一、地质制图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胡涛[1](2020)在《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思南县是我国地灾发育的重点监测区域,该区域地形起伏度较大、断层等不良地质特征广泛发育,为当地地灾形成创造了自然条件。该区域的地灾类型主要是滑坡,其次为崩塌。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思南县的地灾(尤其是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对地灾易发性开展预测并进一步开展地灾危险性评价。区域地灾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大量关注,是地灾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但已有文献显示,已有研究对贵州省内的滑坡失稳机制认识不充分;对县域地灾相关致灾环境因子及各类机器学习模型探索较少;且对县域范围内的崩塌易发性制图尚未有效开展;在滑坡和崩塌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目前还没有研究对贵州省县域范围内的降雨型地灾危险性评价及其基础理论开展深入分析。因此,本文紧扣“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这一主题,综合运用工程地质学、空间地理信息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思南县的滑坡和崩塌空间分布规律、致灾环境因子获取、滑坡失稳机制、地灾易发性评价和降雨诱发地灾危险性评价等展开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对思南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和工程建设规律等的研究基础上,对思南滑坡和崩塌开展详细调研,掌握了崩塌和滑坡发育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及期地质环境特征。(2)利用“3S”技术对思南县地灾相关的致灾环境因子进行了地理空间分析,共获取了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和坡长等)、水文环境(距离河流的距离和地表湿度指数)、土地利用(裸土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覆盖率和归一化建筑物分布指数)以及地层岩性(岩土类型以及距离断裂的距离)等14个致灾环境因子,作为地灾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的输入变量。且对地灾危险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和建模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3)针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建模过程中,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存在难以深入挖掘输入变量之间的内在本质特征以及缺乏自学习能力等确定,提出一种深度学习算法:稀疏链接编码模型来克服上述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中的缺点。通过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模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稀疏链接编码模型不但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了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分布规律,且具有比径向基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可见稀疏链接编码这一深度学习算法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对于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分布规律,可知极高和高滑坡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高程低于600 m、地表坡度较大且以软质岩类为主的区域;而极低和低滑坡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高程较高、地表坡度较小且以硬质岩类为主的区域。(4)以思南境内官寨滑坡为例开展地灾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五天降雨包含的四种雨型中,先升后降型发生概率最大,先降后升型发生概率最小;连续五天累积降雨发生概率随降雨量的增大逐步递减。当累积降雨量一定时,滑坡浸润线变化趋势与各自对应雨型的降雨规律基本保持一致。边坡稳定性系数值在持续性降雨作用下逐步降低,其中累积降雨量一定时滑坡稳定性系数在下降型降雨的作用下,在降雨的前四天稳定系数下降最严重;滑坡稳定性系数在上升降雨作用下,在降雨的前四天稳定系数下降最少。另外滑坡稳定性变化率在上升型降雨的作用下呈现逐渐上升的特征;而下降型降雨作用下稳定性变化率在逐渐下降,另外两种雨型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率介于两者之间。(5)针对思南已知的崩塌地质灾害较少而整个思南县待预测的栅格较多这一典型的机器学习建模的小样本问题,提出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首次用于县域崩塌易发性评价。通过与逻辑回归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向量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逻辑回归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可见粒子群向量机模型在小样本工况下很好的提高了机器学习模型的崩塌预测精度。思南县崩塌易发性结果显示:思南县极高和高崩塌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31.1°和剖面曲率大于14.9的区域,同时软质岩类、不良人类工程活动和较大的地表湿度均会加剧崩塌的发生;此外,极低和低崩塌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小、地形平坦和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6)现有研究大多是对单一的滑坡或崩塌易发性进行评价,极少同时对滑坡和崩塌等综合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易发性评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概率统计的思路,在思南县滑坡易发性评价和崩塌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概率统计预测出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并检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精度。(7)针对地灾易发性评价只能确定地灾发生的空间概率,不能根据研究区地灾发生的诱发因素实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动态的预警。为解决此问题,可将降雨等滑坡和崩塌的诱发因素叠加到地灾易发性评价图上从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对地灾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实现降雨型地灾危险性评价。本研究首先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思南滑坡易发性、并用粒子群向量机模型预测思南县崩塌易发性,通过概率统计计算出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然后求得降雨诱发地灾的平均有效降雨强度I和降雨持时D的关系(I-D阈值曲线);最后将I-D阈值曲线叠加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得到思南县降雨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级别,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临界降雨阈值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能够精确高效的反应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和时间概率。
侯章帅[2](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胡硕[3](2020)在《基于嫦娥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月球云海地质单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海是月球最古老的月海之一,经历了长时间的岩浆演化,是当前月海岩浆演化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但是,云海也是受到溅射物覆盖影响比较严重的区域,地质单元非常复杂,极大限制了可见光遥感技术对云海地质单元的识别研究。嫦娥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CELMS)数据是我国独有的月表微波探测数据,该数据对浅月表的温度和成分等非常敏感,所用的4个频率通道反映了相应穿透深度范围内的月壤温度和成分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浅层覆盖物的影响。因此,本论文拟基于嫦娥二号卫星CELMS数据,进行溅射物覆盖较为严重的云海地区玄武岩单元的认识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微波辐射计的数据特性,对云海区域的亮温进行了制图。使用正午时段和午夜时段的亮温数据制作了研究区亮温图和亮温差图。然后针对月球微波亮温数据随纬度变化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比值的方法来减弱亮温的纬度效应。通过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了纬度与平均亮温的关系,然后使用亮温与拟合亮温的比值制图,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图像较好的减弱了纬度效应。2、依据比值法构建的正午和午夜的图像,使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了图像分类,分类结果与可见光划分的三期玄武岩成果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依据分类结果和研究区亮温和亮温差的分布,将云海的地质单元进行了进一步划分。3、通过对云海地质单元微波亮温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可见光成果,证明了研究的合理性,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将云海的玄武岩单元划分为了三类,对应了三个期次的岩浆活动,并且玄武岩期次越新,铁钛含量越高。(2)云海中部区域在白天和夜晚的低频图像中都表现出了高亮温,但在高频图像中则没有体现,推测该区域在较深的区域是均一的,且具有较高的下垫面温度。(3)云海中部一个可见光识别的光谱异常区域在微波遥感的低频图像中不可见,验证了该异常可能只存在于较浅的区域。(4)使用微波数据识别的云海西部月陆撞击坑物质区域比可见光识别的面积要小,说明该单元部分区域的月陆溅射物厚度比较小,微波遥感已经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穿透。本文基于嫦娥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对云海地质单元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微波亮温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对云海的地质单元进行划分和分析。通过对云海地质单元的微波亮温特性分析,得到的成果是相对于可见光结果很好的印证和补充,获得了对云海地质单元的新认识。
严涵[4](2020)在《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灾害大国,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思路正朝着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向转变,即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综合减灾要求全面考虑多个灾害种类和灾害发生前后的整个阶段,综合评估灾害系统的多方面要素,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工作内容。灾害系统与地理空间分布信息密切相关,而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可以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各个阶段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类灾害要素的空间数据来源越来越广泛,在线制图技术凭借其快速响应、便于更新的特征,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纵观现有的灾害制图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的研究多注重地图的成图效果;而灾害形势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迫性要求将研究重心转向应急制图的效率,因此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关注制图操作中的各个处理环节。而这些环节多为制图过程中的一些较为零散的技术方法,有些对“制图模板”等概念及其在制图中地位的理解仍存在一些偏差,对灾害应急地图的性质和特征认识不足,缺少一个灾害应急制图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本文提出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将地图制图学与灾害应急领域充分结合,根据灾害应急场景的需求和自适应制图的特征,充分研究灾害应急在线制图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制图技术方法,并通过系统开发的实例进行实践,从而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探讨了典型灾害事件和应急工作的类别和内容,并将其用场景这一概念进行组织,从而进一步研究了灾害应急场景的特征及其对制图的需求,并从需求出发概括总结了灾害应急地图应具有的内容、形式和效率特征。(2)在充分研究灾害应急自适应制图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各项自适应策略。设计了与各类基础灾害制图主题相关的场景规则,以及服务于用户在线制图过程中数据配置、符号可视化、地图整饰等环节和流程规则,并通过制图模板的设计与存储将两种制图规则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灾害应急场景制图解决方案。研究了涉及符号可视化的系统自适应处理方法,设计了丰富的灾害应急相关要素符号和统计符号。通过制图用户空间的设计,实现用户对地图的有效管理和专业性、个性化需求的充分满足。(3)以用户制图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为基础,以自适应策略为具体实现技术,整合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过程的数据、服务和应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灾害应急自适应制图解决方案。(4)通过灾害应急在线制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自适应制图方法进行实践,从内容、功能、效率、体验等方面对其进行实例验证。
银波[5](2020)在《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文中指出地图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出版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进程与文明。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特性是相对固定的,构成要素有地图的地理要素、地图的数学要素以及地图的辅助要素,严肃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严饰的艺术性和严格的保密性是地图四特性。地图的作用和效能合称地图的功能,有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信息传递与交流功能和地图认识与感受功能四个基本功能。地图编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精度高、内容广、工作量大和专业性强。根据编辑工作的阶段性,编辑工作可分为编辑准备工作、编绘过程中的编辑工作、出版准备阶段的编辑工作、地图出版阶段和地图出版后的编辑工作。常见的地图编制方法分摄影测量制图和实测成图、地图资料制图、野外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资料制图、遥感数据测绘和计算机制图几种。地图出版是一个特殊的出版行业,地图出版行业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主要为政治倾向明显、保密要求特殊、编制科学严谨和知识产权明确。地图编辑工作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意识、独特的专业知识要求、独特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独特的编辑设计流程四个独特性。“问题地图”是指一切错误传递空间信息的载体,它既指错误地运用地图三要素进行地图编制,也指包含使用错误信息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出版物中“问题地图”主要表现存在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或表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情况,以及表现其他不符合地图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集中表现在漏绘和错绘、名称注记错误和变形压盖。常见错误分为中国地图常见错误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常见错误。“问题地图”主要危害包括政治性危害、安全性危害、民族性危害、误导性危害和迟滞性危害五种。“问题地图”产生的原因有作者和编辑国家版图意识淡薄、引用未经合法编制和审核的地图,随意从互联网下载直接使用、未加处理直接引用境外版地图和重印再版时未更新地图资料。“问题地图”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加强地图监管、出版机构合法选编地图和编辑主体提升地图素养三个主要措施来解决。政府部门加强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强化问题地图监管治理、无偿提供地图公共服务。出版机构合规编制报审地图、合法获取使用地图、合情选择合作地图。地图出版者熟悉地图编校知识、掌握地名编校知识和理解地图政策法规,才能更好强化自身的国家版图意识,才能在地图出版工作中遵法守法,才能避免出版物中“问题地图”的产生。
汤文秀[6](2020)在《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图作为最有效的地理空间表示方法,空间事物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表达都离不开它的支持。地图集作为一系列地图的汇集,是在统一的总体设计基础上,通过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系统的逻辑顺序,将地图集的内部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并使用一系列严密的技术规格组织编排的。专题地图集作为专题信息的有机综合体,是专题要素或现象及其空间联系的知识集合。近些年来,资源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为解决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有效的科学信息服务。本文以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为研究重点,以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和地图视觉感受理论这3个现代地图学经典理论为基础,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进行了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收集气象、土地利用、空气质量、污染排放、经济、人口等方面的数据资料,采用转换、校正、配准等方法,解决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图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套合在同一软件平台的问题,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分类分级。(2)结合定西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人文风貌的特点,设计了符合定西市市情和资源环境专题主题的图集内容结构,并依据各图组特点具体设计了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同时,依据图形视觉变量及地图视觉感受论,通过大量的样图试验,设计了图集的基本规格以及色彩、符号和注记等地图语言。(3)确定了以ArcGIS为数据处理平台,以Adobe Illustrator为地图编制平台,以MAPulisher为两者数据连接桥梁,以In Design为排版输出平台的操作软件平台体系,完善了图集编制的工艺流程。(4)最终《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划分了序图组、资源环境图组、社会经济图组和县区详情图组4个图组,共包含46个图幅,其中市级图幅18张,县区级图幅28张。本文设计编制的《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在满足地图美学审美的基础上,对资源环境专题内容进行了科学表达,向图集用户展示和传达了全面客观的地图专题信息,对其他区域资源环境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张庭瑜[7](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耕地面积接近18亿亩的红线,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黄土高原因其稀少的可利用土地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中国土地工程以及环境保护研究的重点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副区之一,面临着复杂的土地问题,特别是由于水利侵蚀引起的在黄土沟道范围内的土地损毁问题,以及在水土流失和侵蚀作用下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本就稀少的可利用土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灾损土地的研究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志丹县作为研究区,收集了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信息,以遥感解译和地面详查的数据为基础,开展志丹县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研究区的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灾损土地的形态特征和所处的地质环境等特征综合分析了志丹县灾损土地的发育分布规律,为研究区沟道的提取以及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建模提供了研究基础。2、基于遥感影像解译了研究区75个沟道的实际起点,采用直方图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沟道实际起点的汇流量集聚区间。提出利用ROC曲线中的尤登指数分析汇流量对黄土沟道的诊断价值,最终利用水文分析的方法判定汇流量的最优阈值,准确提取了研究区的黄土沟道,并对提取结果的精度进行了评价。3、基于Arc GIS平台内的水文分析模块,制备了研究区的地形制图单元,同时选取像元制图单元作为另一种基础制图单元。在两种制图单元的基础上提取高程、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坡度、地表粗糙度、年平均降雨量、地层岩性、沟道缓冲区、水系缓冲区、径流强度指数、NDVI、土地利用类型、居民点缓冲区、道路缓冲区、坡向和地形湿度指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盒维数的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并且以频率密度作为对照,采用信息量、分级栅格占比、分级灾损土地点占比三个关系量详细分析了各评价指标与灾损土地之间的关联情况。4、为避免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干扰,通过计算各诱发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和方差膨胀因子用以检测灾损土地诱发因子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排除造成干扰的因子。然后再计算各诱发因子的信息增益率,排除了贡献度为0的因子,完成了诱发因子的筛选。最终构建出了基于像元制图单元和频率密度的建模数据集(数据集1)、基于地形制图单元和频率密度的建模数据集(数据集2)、基于像元制图单元和盒维数的建模数据集(数据集3)、基于地形制图单元和盒维数的建模数据集(数据集4)。5、选择熵权模型(IOE)、支持向量机模型(SVM)、核函数逻辑回归模型(KLR)和径向基核函数神经网络模型(RBFNN)作为研究区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建模的基础模型。利用数据集1、2、3、4中的验证样本集,采用10折交叉验证法对机器学习模型中径向基核函数的(C,)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选择引导聚类算法(Bagging)对三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集成建模,分别构建了B-SVM模型、B-KLR模型和B-RBFNN模型。最后完成了研究区的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6、为实现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结果的综合评估以及分区模型的对比验证,选取多种统计学指标对模型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并且采用ROC曲线和SCAI种子验证法对各分类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论如下:以地形制图单元作为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的基础制图单元,结合利用盒维数量化诱发因子制备的输入数据集不易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可最大限度的保持数据结构的多元化。由于地形制图单元可与地貌、地质环境以及地质边界相结合,因此各分类模型在地形制图单元上的表现均优于像元制图单元。总的来看,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现优于二元统计学模型,经过集成建模后的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能力也优于原始模型,最终得出B-RBFNN模型更加适合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胡佳澜[8](2019)在《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题地图集的编制与设计是复杂而繁琐的系统工程,期间要运用地图集设计基本理论、地图数据库应用方法、专题底图设计与编制方法、普通地图编制方法等基础理论方法。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整体概况、海洋经济现状、未来规划发展的特点、《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特点及要求,研究了地图集总体设计方法在设计中的灵活运用,设计了符合河北省省情,能够充分展现河北省海洋经济特点的内容结构。在分析各种专题地图数据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海洋经济特点,提出了专题要素数据分类、分级方案并在编制中实现。在分析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图幅开本和比例尺要求,结合河北省特点,设计了综合取舍方案,并在专题地图编制中运用。在分析已经出版的专题地图的优缺点基础上,结合河北省自身优势与特点,进行了设计更新改进。在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特点、表现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后期使用的需要,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图形表格,既使地图集丰富美观,又承载了丰富的内容信息。利用成图数据建立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数据库,为今后地图数据更新、成果充分利用以及电子版等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过程,遵循专题地图集编制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要求,利用地图数据库、多种制图软件,结合地图制图理论与方法进行《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编制实践,运用影像资料结合矢量地图的表达方式,更直观地体现河北省沿海地区实地情况,运用统计方法对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参考认知学的理论,对数据指标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进行了创新,形成表达数据清楚、准确、特征突出而直观易懂的特点。通过专题地图集设计编制实践,完成的地图集数据符合地图内部使用资料要求,为《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为基于该套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河北省海洋经济数据库提供了数据支持,为省级专题地图集的编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何列松[9](2020)在《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协同制图是提高地图制图工作效率,快速更新地图产品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有效方法。目前,CSCW领域单独研究文本、图像编辑、图形设计方面协同工作相对较多,地图(同时包含大量图形、图像、文本、OLE等)协同编辑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DBMS或者DFS研究普通关系型事务相对较多,而针对包含复杂关系的空间数据编辑事务相对较少;协同制图中前台用户交互编辑地图研究相对较多,而后台地理信息数据库同步地永久写入更新前台编辑成果的研究相对较少。面向协同制图研究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解决协同制图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前台地图交互编辑与后台地理信息更新保持数据一致性,提高多用户协同制图交互界面的协调同步性,平衡兼顾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生产更新的效率和成果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针对协同制图中目前存在的地图编辑事务执行和处理效率不高、地图编辑长事务并发处理复杂、多客户端集中协同制图时地图协同同步显示难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协同制图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当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MELT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2.介绍了协同制图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了MELT相关的概念;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归纳了目前协同制图中还存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传统GIS长事务核心问题和开展研究的难点。3.设计了MELT模型,它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模拟协同制图MET,分别提出了基于虚拟内存和普通内存如何管理和操作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数据的方法,说明了基于地图文档代理MET的原理,设计了事务列表管理协同制图MET,而后详细介绍了设计的地图文档模型详细结构。针对一类特殊制图对象OLE进行扩展建模,以支持对OLE对象的事务操作模拟。4.研究了基于单列表和双列表的协同制图事务组织与调度技术,设计了协同制图MET串行化协议,提出相交并发事务处理方法,阐述了协同制图中自动事务和用户长事务的内涵,研究了GRCP自动方法,设计实现了基于矢量栅格混合金字塔索引的协同制图多客户端同步显技术。5.构建了集中式协同制图实验平台CoMapping系统,开发了基于MELT的地图文档多源数据集成软件模块,构建了地图要素编辑功能框架,实验解决了几类典型GRCP的地图编辑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小的地图数据,对基于地图文档模拟的MELT模型进行了事务管理能力测试、事务并发处理实验和基于协同工作组的多客户端地图同步协同显示实验,验证了MELT模型对协同制图机制的支持和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的解决效果。在本论文最后总结中归纳了以下创新点:(1)基于虚拟内存的动态单备份和基于磁盘和内存存储的静态多备份的地图文档模型改进了传统MELT模型,通过地图文档状态备份和变化数据存储管理,成功模拟了数据库MET,克服了DBMS中GIS长事务执行时间长、DDL操作受限等缺点,提高了MET执行效率和MET管理能力。(2)设计了协同制图事务三元组模型,建立了MELT并发处理规则,实现了基于协同制图MELT优化、合并、丢弃等并发处理方法,支持协同制图事务串行化处理,维护了事MELT的ACID特性,确保了地图编辑成果数据的一致性。(3)设计实现了以双线道路交叉口处理、注记压盖同色线划和填充点符的地图图形关系自动处理方法,这些处理不增加地图文档数据量且不影响地图编辑其他流程,不仅显着减少了编辑事务数量和用户编辑工作量,还显着降低了MELT前后地图文档状态变化数据量。(4)采用基于矢量栅格混合金字塔索引,通过将Drawpile改进的CoMapping实验系统,实现了多用户协同制图客户端地图同步显示机制,显着提升了协同制图视图显示的同步协调性。
祝杨菲[10](2019)在《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浙江省滑坡灾害地图制图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土体(或岩体)在受到雨水浸泡、地震等因素影响下,大面积向下滑动的自然灾害现象。滑坡灾害破坏性强,危害极大,每年给世界各国带来高达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浙江省地形复杂,地貌形态与地质岩性多样,断裂构造分布较广,为滑坡灾害孕育和发生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同时,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常出现极端暴雨天气,为滑坡灾害发生提供了水文气候条件。由于复杂的地理特征和气候背景,浙江省成为我国滑坡灾害最频发的地区之一。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可开发土地资源逐渐紧缺,人类活动不断向丘陵山地地区推进。同时,近年来台风活动逐渐增强,暴雨等极端天气引发的滑坡灾害威胁也在逐渐加剧。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不仅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浙江省滑坡灾害的分布规律,同时也能挖掘浙江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区等信息。因此,研究浙江省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可以为浙江省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与预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基于ArcGIS、MATLAB等软件平台和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对浙江省的滑坡灾害风险进行点状要素地图制图综合研究。论文首先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将滑坡空间分布图层与孕灾环境因子、致灾因子图层叠加,运用分类统计方法和确定性系数CF值分析了各个因子对滑坡发育和分布的影响。根据浙江省滑坡灾害的特点,从致灾因子及孕灾环境等角度考虑,选取了地形坡度、地貌类型、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暴雨日数和滑坡灾害程度区划5个图层作为制图约束条件。在MATLAB软件平台上构建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以1995-2015年浙江省滑坡灾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滑坡点进行风险等级值模糊推理。之后以模糊推理结果去模糊化后得到滑坡点的灾害风险等级值为基础建立制图综合尺度,在ArcGIS软件平台上进行不同尺度的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滑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a)浙江省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北部和西部有小范围集中,中部有大范围稀疏分布,东南部有大范围集中分布。(b)浙江省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6-8月,其中8月最为集中,这与浙江省的降水时间分布密切相关。除2月由于天气寒冷等因素,滑坡灾害发生次数较少外,其余月份滑坡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2)基于分形分维法对研究区滑坡灾害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滑坡灾害空间分布的维数值Ds为1.1142,该区域的分形标度与灾害点分布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483,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浙江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分形特征。(3)通过对研究区滑坡灾害与各影响因子分布关系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浙江滑坡灾害主要分布特征为:地形坡度范围在8°-30°、地貌类型为小起伏山地和中起伏山地、年降水量达到1000mm以上、年暴雨日数在3-7日范围内的地区。(4)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结果,揭示了浙江滑坡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域一共有4处:(a)浙江北部的安吉县;(b)浙江西部的江山市、常山县;(c)浙江中部的东阳市;(d)浙江东南部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苍南县、乐清市、温州市区鹿城区和瓯海区、平阳县、瑞安市、泰顺县、文成县和永嘉县。其中50%60%的滑坡灾害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山地。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方法,能高效、直观地反映出浙江省滑坡灾害高风险区域,更能揭示滑坡灾害的实际地理规律。
二、地质制图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制图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地质灾害环境因子的研究现状 |
1.2.2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分析 |
1.2.3 降雨型滑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
1.2.4 诱发地灾的临界降雨阈值计算模型综述 |
1.2.5 地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 |
1.3.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思南自然地质环境特征 |
2.1 思南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 思南气象水文及土地利用 |
2.2.1 气象水文信息 |
2.2.2 思南土地利用信息 |
2.3 思南地层岩性分析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岩土工程性质及水文性质 |
2.4 思南地质构造 |
第三章 思南滑坡及崩塌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
3.1 基于遥感和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及应用 |
3.1.1 基于遥感和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原理 |
3.1.2 数字高程模型和Landsat TM8 影像分析 |
3.2 思南县滑坡发育特征分析 |
3.3 思南县崩塌发育特征 |
3.4 思南地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4.1 地灾平面分布 |
3.4.2 地灾空间分布 |
3.4.3 地灾时间分布 |
3.4.4 思南县重大地灾特征及危害 |
3.5 RS和GIS获取滑坡和崩塌致灾环境因子 |
3.5.1 地形地貌因子分析 |
3.5.2 水文因子分析 |
3.5.3 土地利用因子 |
3.5.4 地层岩性因子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
4.1 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的研究思路 |
4.2 稀疏链接编码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过程 |
4.2.1 频率比分析 |
4.2.2 稀疏链接编码模型简介 |
4.2.3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
4.2.4 逻辑回归模型 |
4.3 滑坡环境因子频率比分析 |
4.3.1 思南县滑坡灾害概况 |
4.3.2 基于遥感和GIS的思南县滑坡影响因子选取 |
4.3.3 滑坡影响因子的频率比分析 |
4.4 思南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析 |
4.4.1 稀疏链接编码建模的空间数据库 |
4.4.2 稀疏链接编码预测滑坡易发性结 |
4.4.3 RBFNN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 |
4.4.4 Logistic回归模型建模过程 |
4.4.5 各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降雨概率及雨型作用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
5.1 降雨型滑坡稳定性研究思路 |
5.2 降雨概率统计及滑坡稳定性计算理论 |
5.2.1 连续五天降雨概率统计 |
5.2.2 滑坡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5.2.3 稳定性计算理论 |
5.3 官寨滑坡及其地质模型 |
5.3.1 官寨滑坡概述 |
5.3.2 官寨滑坡地质模型 |
5.4 各工况下滑坡渗流场与稳定性分析 |
5.4.1 滑坡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 |
5.4.2 不同雨型及累积降雨量的渗流场 |
5.4.3 不同雨型及降雨量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粒子群向量机的思南崩塌易发性评价 |
6.1 思南崩塌易发性预测的研究思路 |
6.2 粒子群向量机模型理论简介 |
6.2.1 统计学习理论及结构风险最小化 |
6.2.2 支持向量机 |
6.2.3 粒子群向量机 |
6.3 思南崩塌及建模环境因子 |
6.3.1 思南地理及崩塌概况 |
6.3.2 思南崩塌的基础影响因子分析 |
6.4 粒子群向量机预测思南崩塌易发性 |
6.4.1 崩塌易发性评价建模流程 |
6.4.2 粒子群向量机预测崩塌易发性 |
6.4.3 RBFNN评价思南县崩塌易发性 |
6.4.4 逻辑回归模型评价崩塌易发性 |
6.4.5 各模型的崩塌预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思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
7.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思路 |
7.2 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7.2.1 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7.2.2 思南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7.3 思南地灾临界降雨阈值计算 |
7.4 思南地灾危险性评价及讨论 |
7.4.1 地灾危险性评价分级 |
7.4.2 地灾危险性评价实例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
2.1 区域地质演化 |
2.1.1 全球构造背景 |
2.1.2 华南演化历史 |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
3.2.2 ARCGIS简介 |
3.2.3 GPLATES简介 |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
4.1 阿瑟尔期 |
4.2 萨克马尔期 |
4.3 亚丁斯克期 |
4.4 空谷期 |
4.5 罗德期 |
4.6 沃德期 |
4.7 卡匹敦期 |
4.8 吴家坪期 |
4.9 长兴期 |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
5.2 原型原位重建 |
5.3 小结 |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基于嫦娥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月球云海地质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月球探测进展 |
1.2.2 云海地区研究现状 |
1.2.3 月球微波遥感 |
1.3 研究内容 |
1.3.1 CELMS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1.3.2 云海地质单元划分 |
1.3.3 云海微波热辐射特性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 |
2.2.1 CELMS数据 |
2.2.2 其他月球遥感数据 |
第3章 云海微波亮温制图 |
3.1 CELMS数据预处理 |
3.2 云海亮温制图 |
3.2.1 云海正午时段亮温 |
3.2.2 云海午夜时段亮温 |
3.2.3 云海昼夜亮温差 |
3.3 云海比值亮温图 |
3.3.1 纬度拟合亮温 |
3.3.2 正午时段的比值亮温 |
3.3.3 午夜时段的比值亮温 |
第4章 基于微波遥感的云海地质单元划分 |
4.1 基于微波遥感的云海图像分类 |
4.2 云海分类结果分析 |
4.3 云海地质单元划分 |
第5章 云海地质单元亮温特性分析 |
5.1 月壤被动微波遥感辐射传输模拟 |
5.2 云海铁钛含量反演 |
5.3 地质单元亮温特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灾害理论与综合减灾 |
1.2.2 “3S”技术与灾害研究 |
1.2.3 灾害应急地图 |
1.2.4 自适应技术与制图 |
1.2.5 分析与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灾害应急场景与地图 |
2.1 灾害与应急 |
2.1.1 突发公共事件 |
2.1.2 灾害事件的类别 |
2.1.3 应急工作范围 |
2.2 灾害应急场景 |
2.2.1 灾害应急场景特征 |
2.2.2 灾害应急场景对制图的需求 |
2.3 灾害应急地图 |
2.3.1 灾害应急地图内容 |
2.3.2 灾害应急地图形式 |
2.3.3 灾害应急制图效率 |
第三章 自适应制图策略与实现 |
3.1 自适应制图概述 |
3.1.1 自适应技术的内涵 |
3.1.2 自适应制图需求 |
3.1.3 自适应制图策略 |
3.2 灾害应急制图知识规则 |
3.2.1 制图规则的内涵与定位 |
3.2.2 灾害应急制图规则及其分类 |
3.2.3 制图场景规则的设计与组织 |
3.2.4 制图流程规则的形式化表达 |
3.3 灾害应急制图模板 |
3.3.1 制图模板设计思维 |
3.3.2 制图模板外部联系 |
3.3.3 制图模板内部结构 |
3.3.4 制图模板构建与存储 |
3.4 灾害应急地图符号引擎 |
3.4.1 地图符号引擎的定位与特征 |
3.4.2 要素符号的设计 |
3.4.3 统计符号的设计 |
3.5 自适应制图用户空间 |
3.5.1 制图用户空间的特征 |
3.5.2 自适应制图用户空间技术 |
第四章 自适应制图流程与实例设计开发 |
4.1 自适应制图技术流程 |
4.2 灾害应急在线制图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总体架构 |
4.2.2 系统功能模块 |
4.2.3 数据库设计 |
4.2.4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概述 |
4.3 系统实现与方法验证 |
4.3.1 系统界面与功能实现 |
4.3.2 应用实例与评价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
一、基本结构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图与地图出版 |
第一节 地图的要素、特性和功能 |
一、地图三要素 |
二、地图四特性 |
三、地图四功能 |
第二节 地图编辑和地图出版 |
一、地图编制方法和过程 |
二、地图出版特性 |
三、地图编辑特性 |
第三章 “问题地图”集中表现和常见错误 |
第一节 “问题地图”集中表现 |
一、漏绘和错绘 |
二、名称注记错误 |
三、变形和压盖 |
第二节 “问题地图”常见错误 |
一、中国地图常见错误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常见错误 |
第四章 “问题地图”主要危害和产生原因 |
第一节 “问题地图”主要危害 |
一、政治性危害 |
二、安全性危害 |
三、民族性危害 |
四、误导性危害 |
五、迟滞性危害 |
第二节 “问题地图”产生原因 |
一、政治层面原因 |
二、经济层面原因 |
三、技术层面原因 |
第五章 “问题地图”解决措施 |
第一节 政府部门加强地图监管 |
一、加强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
二、强化问题地图监管治理 |
三、无偿提供地图公共服务 |
第二节 出版机构合规选编地图 |
一、合规编制报审地图 |
二、合法获取使用地图 |
三、合情选择合作地图 |
第三节 编辑主体提升地图素养 |
一、熟悉地图编校知识 |
二、掌握地名编校知识 |
三、理解地图政策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第2章 基本概念、理论与技术方法 |
2.1 基础概念 |
2.1.1 地图 |
2.1.2 地图集 |
2.2 现代地图学基础理论 |
2.2.1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 |
2.2.2 地图信息传输理论 |
2.2.3 地图视觉感受理论 |
2.3 地图集设计与编制方法 |
2.3.1 地图集的设计 |
2.3.2 地图集的编制 |
2.4 资源环境地图集优秀案例分析 |
2.4.1 《中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 |
2.4.2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地图集》 |
2.4.3 《江苏省资源环境与发展地图集》 |
第3章 《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的设计 |
3.1 项目概述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要求 |
3.1.3 设计原则 |
3.1.4 技术依据 |
3.2 制图区域概况 |
3.3 资料收集和分析 |
3.3.1 基本资料 |
3.3.2 补充资料 |
3.3.3 参考资料 |
3.4 图集的基本规格设计 |
3.4.1 图集开本及装帧设计 |
3.4.2 图集数学基础设计 |
3.4.3 图集比例尺设计 |
3.4.4 图集版式设计 |
3.5 图集的内容选取 |
3.5.1 图集图组设计 |
3.5.2 图集内容结构 |
3.6 图集的表示方法设计 |
3.6.1 图集内容表达设计 |
3.6.2 图集色彩、符号及注记设计 |
3.7 图集的制图综合 |
3.7.1 制图综合 |
3.7.2 重要图面要素的处理 |
3.8 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 |
3.8.1 操作平台 |
3.8.2 工艺流程 |
第4章 《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的编制 |
4.1 数据的处理与分类 |
4.1.1 地名数据 |
4.1.2 界线数据 |
4.1.3 水系数据 |
4.1.4 交通数据 |
4.1.5 遥感数据 |
4.1.6 专题空间数据 |
4.1.7 专题统计数据 |
4.1.8 文字图片资料 |
4.2 序图组编制 |
4.2.1 数据准备 |
4.2.2 表示方法 |
4.2.3 成图编制 |
4.3 资源环境图组编制——气象图 |
4.3.1 数据准备 |
4.3.2 表示方法 |
4.3.3 成图编制 |
4.4 社会经济图组编制——人口图 |
4.4.1 数据准备 |
4.4.2 表示方法 |
4.4.3 成图编制 |
4.5 县区详情图组编制 |
4.5.1 数据准备 |
4.5.2 表示方法 |
4.5.3 成图编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A 地市级地图符号规范 |
附图B 专题图地图符号规范 |
附图C 县区级地图符号规范 |
附图D 中心城区图符号规范 |
附图E 《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展示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2.2 侵蚀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和水文 |
2.1.3 社会经济情况 |
2.1.4 土地利用状况 |
2.1.5 区域生态情况 |
2.1.6 地形地貌 |
2.1.7 地层岩性 |
2.1.8 区域地质构造 |
2.1.9 矿产资源开发情况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灾损土地发育规律分析以及沟道提取技术 |
3.1 研究区灾损土地发育规律研究 |
3.1.1 研究区灾损土地发育类型与分布情况 |
3.1.2 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特征分析 |
3.1.3 地质灾害发育的形态规模特征分析 |
3.1.4 研究区土地损毁发育规模及分布情况 |
3.2 研究区沟道提取技术 |
3.2.1 数据源和技术路线 |
3.2.2 基于尤登指数的沟道提取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灾损土地诱发因子的分析与量化 |
4.1 划分制图单元 |
4.1.1 像元制图单元 |
4.1.2 地形制图单元 |
4.2 样本预处理 |
4.3 灾损土地诱发因子分析 |
4.4 数据源和诱发因子分级 |
4.5 诱发因子量化分析与数据集的构建 |
4.5.1 频率密度与盒维数 |
4.5.2 诱发因子量化分析 |
4.5.3 数据集的构建 |
4.6 诱发因子筛选 |
4.6.1 多重共线性问题检测方法概述 |
4.6.2 多重共线性问题检测结果及分析 |
4.6.3 信息增益率计算原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1 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模型简介 |
5.1.1 二元线性统计分析模型 |
5.1.2 机器学习模型 |
5.1.3 集成建模 |
5.2 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2.1 基于IOE模型的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2.2 基于SVM模型的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2.3 基于KLR模型的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2.4 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2.5 基于集成模型的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 |
5.3 模型评估 |
5.3.1 统计学指标简介 |
5.3.2 基于统计学指标的模型评估结果 |
5.4 模型验证和对比 |
5.4.1 模型对比方法简介 |
5.4.2 模型对比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地图集编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内容安排 |
第2章 专题地图集编制的理论基础 |
2.1 专题地图集概述 |
2.1.1 专题地图集的定义与特点 |
2.1.2 专题地图集的类型 |
2.2 专题地图集的设计 |
2.2.1 专题地图集开本及图幅幅面的设计 |
2.2.2 专题地图集内容与目录的设计 |
2.2.3 专题地图集图幅的分幅设计 |
2.2.4 专题地图集比例尺设计 |
2.2.5 专题地图集图幅的编排次序设计 |
2.2.6 专题地图集图幅类型及图幅内容表达设计 |
2.2.7 专题地图集图面配置设计 |
2.2.8 专题地图集地图投影的选择和设计 |
2.2.9 专题地图集图示图例设计 |
2.2.10 专题地图集的整饰设计 |
2.2.11 专题地图集底图内容设计 |
2.3 小结 |
第3章 专题地图集的编制方法 |
3.1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
3.2 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 |
3.2.1 以表示质量特征为主的分类法 |
3.2.2 以表示数量特征为主的分类法 |
3.2.3 以表示全能指标特征为主的分类法 |
3.3 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方法 |
3.3.1 数据类型 |
3.3.2 数据源及获取 |
3.3.3 数据分类处理方法 |
3.3.4 数据分级处理方法 |
3.4 遥感制图方法 |
3.4.1 遥感图像的特征 |
3.4.2 遥感制图的理论 |
3.4.3 遥感制图的方法 |
3.5 专题地图集的图形、色彩和注记设计方法 |
3.5.1 图形设计 |
3.5.2 色彩设计 |
3.5.3 注记设计 |
3.6 专题地图集编制中的制图综合 |
3.6.1 制图综合的概念 |
3.6.2 专题地图集制图综合的方法 |
3.6.3 影响专题地图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
3.7 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设计 |
4.1 图集资料来源 |
4.2 图集内容设计 |
4.3 图集内容选取 |
4.3.1 图集内容选取总体原则及要求 |
4.3.2 序图篇内容选取 |
4.3.3 海情现状篇内容选取 |
4.3.4 规划发展篇内容选取 |
4.4 图集表达方式设计 |
4.5 图集符号设计 |
4.6 图集色彩设计 |
4.7 图集的数学基础 |
4.8 图集图例设计 |
4.9 图集图面效果设计 |
4.10 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海洋经济地图集》的图幅编制 |
5.1 图集版式的设计及地理地图的制作 |
5.1.1 版式设计 |
5.1.2 设计制作地理底图 |
5.1.2.1 矢量数据底图制作流程 |
5.1.2.2 影像底图制作流程 |
5.2 经济概况图幅编制 |
5.2.1 编写图幅设计书 |
5.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5.2.3 数据加工成图 |
5.3 围填海规模情况图幅编制 |
5.3.1 编写图幅设计书 |
5.3.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5.3.3 数据加工成图 |
5.4 河北省涉海单位图幅编制 |
5.4.1 编写图幅设计书 |
5.4.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5.4.3 数据加工成图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总体解决方案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制图理论与方法 |
2.1 协同制图概念 |
2.1.1 协同制图的CSCW起源 |
2.1.2 协同制图相关概念 |
2.2 协同制图模型与方法 |
2.2.1 长事务模型 |
2.2.2 长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
2.3 地图制图协同工作机制 |
2.3.1 工作组机制 |
2.3.2 基于任务划分的协同制图工作流 |
2.4 基于MELT的空间数据库更新机制 |
2.4.1 基于C/S架构的协同制图数据库更新 |
2.4.2 基于B/S架构的协同制图数据库更新 |
2.5 协同制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2.5.1 基于空间数据的协同制图事务效率问题 |
2.5.2 协同制图长事务并发处理复杂度问题 |
2.5.3 协同制图地图同步显示问题 |
2.5.4 传统GIS长事务核心问题 |
2.5.5 研究难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LT模型构建 |
3.1 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变化的MET存储模型 |
3.1.1 虚拟内存的MET存储模型 |
3.1.2 普通内存的MET存储模型 |
3.1.3 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备份与变化的MET模型 |
3.2 地图文档模型定义 |
3.2.1 基于虚拟内存的地图文档模型变量定义 |
3.2.2 文档状态信息在虚拟内存中统一存储 |
3.2.3 地图文档中MET三元组模型 |
3.2.4 基于地图文档的MELT模型 |
3.3 OLE对象的编辑事务支持 |
3.4 基于MELT模型的I/O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LT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
4.1 协同制图事务组织与调度技术 |
4.2 协同制图长事务并发处理技术 |
4.2.1 协同制图MET串行化协议 |
4.2.2 相交事务并发处理方法 |
4.2.3 协同制图中自动事务与用户长事务 |
4.3 基于MELT的GRCP自动处理方法 |
4.3.1 几种典型的GRCP问题 |
4.3.2 GRCP模型及其扩展 |
4.3.3 几种典型GRCP方法 |
4.3.4 其他GRCP技术体制设计 |
4.4 协同制图多客户端同步显示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ELT的协同制图实验 |
5.1 集中式协同制图实验平台的构建 |
5.2 基于MELT的地图文档多源数据集成 |
5.3 地图要素编辑 |
5.3.1 地图要素编辑功能划分 |
5.3.2 地图编辑处理功能模块架构 |
5.3.3 地图要素编辑处理的工作流程 |
5.3.4 地图要素编辑测试 |
5.4 GRCP的地图编辑 |
5.4.1 GRCP的地图编辑功能 |
5.4.2 GRCP测试 |
5.5 基于地图文档的MELT模型实验 |
5.5.1 基于MELT模型的事务管理能力测试 |
5.5.2 面向协同制图的MELT并发处理实验 |
5.5.3 基于协同制图工作组的多客户端地图同步显示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6.3.1 应用前景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浙江省滑坡灾害地图制图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点状要素制图综合及灾害制图研究现状 |
1.2.2 分形模型及其地质灾害应用进展 |
1.2.3 确定性系数研究滑坡灾害敏感性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植被资源 |
2.1.4 水文资源 |
2.1.5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数据及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3 研究理论与方法 |
3.1 图层约束理论 |
3.2 模糊推理系统 |
3.2.1 模糊理论概述 |
3.2.2 模糊理论基础 |
3.2.3 模糊推理系统 |
3.3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
3.3.1 Anusplin插值简介 |
3.3.2 Anusplin插值原理 |
3.3.3 Anusplin插值流程 |
3.4 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3.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4.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3.5 滑坡灾害分布特征评价方法 |
3.5.1 分形分维理论 |
3.5.2 分形分维计算方法 |
3.6 滑坡灾害相关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
4 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4.1 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规律 |
4.1.1 时间分布规律 |
4.1.2 空间分布规律 |
4.1.3 滑坡灾害引发因素 |
4.2 基于分形分维法评价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特征 |
4.2.1 计算原理 |
4.2.2 滑坡灾害分形特征 |
4.3 滑坡地质灾害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
4.3.1 地形地貌条件 |
4.3.2 降水因素 |
4.4 小结 |
5 浙江滑坡灾害风险地图制图综合 |
5.1 制图约束图层 |
5.2 制图综合模糊推理系统设计与运行 |
5.2.1 确定模糊系统的结构 |
5.2.2 构建隶属度函数 |
5.2.3 制图约束图层权重的确定 |
5.2.4 建立模糊推理规则 |
5.2.5 模糊规则推理执行过程 |
5.3 滑坡灾害风险地图自动综合结果 |
5.4 浙江省滑坡灾害高风险区域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地质制图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 胡涛.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基于嫦娥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月球云海地质单元研究[D]. 胡硕. 吉林大学, 2020(08)
- [4]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D]. 严涵. 武汉大学, 2020(06)
- [5]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D]. 银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以《定西市资源环境地图集》为例[D]. 汤文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灾损土地易发性分区研究[D]. 张庭瑜. 长安大学, 2020(06)
- [8]海洋经济地图集编制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胡佳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9]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D]. 何列松.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10]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浙江省滑坡灾害地图制图综合研究[D]. 祝杨菲.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