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霄[1](2019)在《顾炎武北游不归原因再探》文中提出论文依据顾氏诗文中的相关线索,试对梁啓超提出的顾炎武终老不归乡里的"哑谜"做一解答。顾炎武北游不归原因有四:家难和松江狱的双重威胁是顾氏北游初期不返乡里的主要原因;北游後期经济上的困窘,是顾炎武不能返乡的客观原因;北游极大地拓展了他的生存空间,对顾炎武生平功业着述的实现大有裨益,这是他北游不归的深层原因;此外,北游不归亦是顾炎武深心思虑、考量得失之後作出的抉择,与其遗民心理和清廷羁縻政策下的暮年境遇相关。四点原因之中,後两点才是顾炎武最终决定北游不归的关键。
李贞光[2](2015)在《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述论》文中研究表明《山东考古录》是顾炎武考察山东地理掌故的基础上写成的重要代表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顾炎武治学的科学态度,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该书的研究侧重于该书与《日知录》的关系问题,对其内容的研究较少。《山东考古录》是顾炎武在北游山东一个见证,该书具有较高的历史地理、民俗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山东社会的一部较有价值的书,同时《山东考古录》对《日知录》和《续山东考古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二者的成书。
周可真[3](2014)在《1950-2013年顾炎武着述生平学术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文章主要综述了1950-2013年间中国大陆学界对顾氏遗着的文献学研究、顾氏生平的历史学研究和顾氏学术的整体研究之进展情况,对海外的顾炎武研究仅作了挂一漏万的简述。
连越[4](2012)在《《庄子》典故流变研究》文中指出《庄子》是先秦诸子的重要着作,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语言反映了上古汉语的基本面貌。在《庄子》中有很多丰富奇妙的话语在后代诗文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典故,这些典故有的广为流传,有的渐已亡佚。通过对《中国典故大辞典》以及其他典故词典的统计整理,发现出自《庄子》的典故有240条,这些典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其独特的特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哲学思想、生活情感、志向品行、学识技艺等方面;从形式上来看,包括概括式、缩合式、截取式、复合式、序换式等。笔者在对典源出自《庄子》的典故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借助《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三版),根据分类对每类中的一些典故词语进行沿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以例证为依托,研究各个时期典故形式的变化,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归纳其变体的规律,理清典故词语与典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整理的材料对词典中的疏忽、错误进行辨正。
孙雪霄[5](2011)在《顾炎武诗歌考论》文中研究说明迄今为止,学界对顾炎武的研究呈现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关于顾炎武在经学、理学、史学、经济学、小学等方面的成就及思想,学界前辈都曾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关于顾炎武文学成就的研究,不论是研究视角的广度,还是研究层次的深度,都无法与其学术思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相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究其根源在于顾炎武本身就是一位对清代学术诸领域有着奠基性重大意义且并不以文人自居的研究对象。然而,事实上,顾炎武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且影响深远,堪称清初诗坛之巨擘。本文立足于顾炎武的诗文着述和明清易代史料,对顾炎武生平经历中影响深远但未获关注,或前人有论但存在争议的问题再做考证;对顾诗中隐含的抗清经历、行旅历程等史事进行梳理;结合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实际,对其诗学渊源、诗歌思想和诗艺特色等问题再做深入论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对顾炎武生平的考论。内容包含顾炎武的家学渊源、明清易代之际的社集活动和影响、黄培诗案和济南狱始末、北游不归原因等。笔者结合顾炎武诗文作品和相关史料文献,对前人论述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做了深入的考证,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并初步揭示出这些事件对顾炎武生平、创作的深远影响。第二、三章旨在充分发掘顾诗“以诗纪史”的史料价值,并结合明清易代之际大量的史料文献,对顾炎武一生的抗清经历和行旅历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论:顾炎武以诗笔幽隐地记录着自己的抗清活动,将这些线索穿连起来,就可以从中窥见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活动的真实情景;顾炎武一生游历南北,足迹遍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诸地,经历之广在清初诗人中罕有人匹,而在其人生历程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诗作记录他的行踪,为后人探寻他的行踪事迹留下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以诗来观其行,不仅可以清晰勾勒出其人生行旅轨迹,也可从中窥见其行为背后的心路历程。第四、五、六章主要结合顾炎武的学术风格、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背景和顾炎武诗歌创作实践,对其诗学思想、诗学渊源、诗艺特色作全面深入的考察:顾炎武对古今诗文创作理论和实践做了深刻的反思,就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诗文创作和时代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人品格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诗论主张,对后世诗人的创作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顾炎武学诗自明七子入手,并在承继的同时对其诗学弊病做了深刻的反思,而诗学造诣远非七子可以牢笼,为给自己树立更高的标尺,顾氏“进而益上”,将诗圣杜甫作为师法的对象,在对杜诗的涵咏中锻炼诗艺,在对杜诗精神的承传中将诗歌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顾炎武的诗艺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贯穿着深沉的兴亡主题;情辞凝练古雅、隶事用典熨帖切当,开启有清一代以学问入诗之端倪;诗风如风霜般沉郁沧桑、似松柏般遒劲坚毅,气骨峥嵘,有金石之声。本文力图打破以往学界对顾炎武诗歌研究多浮泛之论而少深入体析的不足,将顾炎武的诗歌创作与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爬梳和充分的诗作实例分析,对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形成更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期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第一,在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背景、诗歌发展史背景和学术思想背景这三重语境下综合考察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充分彰显其诗歌的思想、风格、意义和价值。顾炎武一生不以文人自居,首先是遗民、学者、其次才是诗人,对他来说,诗歌创作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即时地抒写自己的见闻感慨,记录这段硝烟弥漫、血流漂杵的亡国痛史和自己艰辛坎坷但矢志不移的心路历程,依严迪昌所论:“作为遗民诗群中影响深广的杰出爱国者,倘若人们无视顾炎武之为诗,就其本意只相副于诸如‘五谒孝陵,四谒横宫’之类践行,作为明志和张扬舆论、鼓舞士气、激励同志的一种器具的话,那么岂止有悖于诗人原不欲以诗鸣世的初衷,也难以确定其在诗史中应有的切实的地位”。顾炎武诗歌远绍杜甫、近承七子,“逗出一代诗学倾向”,堪为遗民诗典范。他很少单纯地探讨文学问题,常将文学置于治道的高度加以思考的,其诗歌创作其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一脉贯通的。由此可见,如果缺乏社会历史背景、诗歌发展史背景、顾炎武的学术思想背景这三重语境的支撑,就不可能对顾诗做出深刻的体析。第二,综合考察、梳理明清易代之际的史料文献、诗歌中蕴含的史实和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实践,将从三条线索中获得的讯息比照串联,发掘顾炎武幽隐诗笔中蕴藏的史事、情感,并通过对其诗篇的深入体析、品赏,对其诗风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第三,综合运用考据、审美、思辨三种方法全面考察顾炎武的诗歌创作。本文不论是对顾炎武生平事迹的考证,还是对其诗歌思想、诗学渊源、诗艺特色的体析都本着考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以诗史互证的视角发掘其诗歌的史料价值、通过大量的诗作品赏获得对顾诗思想风格的深入体认,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和顾炎武的学术特色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辨析,对顾诗进行全面深入的体析,推动顾诗研究走向深入。
付定裕[6](2009)在《山河、人物与历史——顾亭林北游的文化心境透视》文中认为顾亭林四十五岁开始北游,直至他七十岁客死山西曲沃,"游"乃其生命最后二十五年的基本状态。本文结合顾亭林的诗文着作,从其行游中体悟到的山河、人物、历史三个方面,透视了顾亭林北游的文化心境。
牛余宁[7](2009)在《顾炎武政治旅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顾炎武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一生的行迹入手,分析其出游的政治原因以及旅行中的政治抱负,阐释他旅行的思想根源,以此来探析他政治旅行的特点。中国自古就有旅行风尚,如帝王巡游、使节远游、僧侣释游、士人漫游等等,所有这些旅行都是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末清初历史格局的陵谷变迁,更加强化了政治和旅行的联姻,在这一时期,众多明遗民选择了以游为隐的生存方式。顾炎武作为明遗民的典型代表,他的“游”有着特殊意蕴。他的旅行是在明清政权变革过程中,自我理想、政治抱负的实现过程,是个人价值取向再分配的过程。顾炎武的生命之旅历经了少年文人、青年抗清、中年北游、晚年着述经世的四级阶梯。青年时,顾炎武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痛事实,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抗清队伍,秘密转战于南方广大地区,为匡复故国四处奔波。抗清失败后,炎武伪作商贾,行走于大江南北,仍然怀有复国之志。45岁时,他踏上了北游的历程。北游十五年中,炎武考察探索兴国路线,广结仁人志士,着书立说。在这期间,他逐渐认识到复国无望,于是转变思想,开始为“天下兴亡”着想,可以说北游是顾炎武保国、保天下两种政治使命相结合的旅程。垂暮之年,炎武已不再疲于奔波,而是以结交友人、立言兴邦为重点,最后定居华阴,潜心研究学问,做到“文有益于天下”,以待后王。在半生的旅行中,除了山川探寻、结交志士、着述立说之外,炎武还通过祭陵、登山、拜庙、访碑等活动,寄托遗民之志。顾炎武一生辗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后学,待一治于后王”。他以“游”阴结豪杰、图谋再造,同时用旅行表达“吾辈”之志——“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事开太平”。他的旅行是在特殊情况下,秉着“体国经野之心”、“济世安民之识”,寻求经世致用的有补于国计民生的道理,与政治息息相关。顾炎武站在一个明朝遗民的立场上,从儒家“夷夏之防”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现实,深深感到有“明道救世”的必要,而且这种思想贯穿顾炎武的旅行始终,更使他的旅行过程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因此,顾炎武的旅行在中国旅行史上,尤其是明遗民旅行中,有自己的特色,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生的旅行与政治相通相赞,可谓明遗民旅行的典范。
武少青[8](2007)在《顾炎武旅游考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顾炎武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和个人身世入手,分析其出游的现实原因,详述其一生游历经过。顾炎武出生于有着经世致用家风的官宦家庭,自小饱读经世之学,而嗣母的言传身教,乃至最终的殉国遗训,奠定了亭林的思想根基,使他终身立身严谨,遗而未出。同时,明代旅游之风大盛,出现了如徐霞客等一大批的旅游家,易代之际遗民们发扬这一传统,顾炎武即为他们中的一个。欲有所作为又不能出仕清庭,亭林选择游历这条道路,从早期的联络抗清义士到晚年的拜访遗民学者,亭林正是在旅游中关注现实,着述不休,实现了他在乱世异代中的“为”,本文归之为“以游为业”。出游并非一步到位,亭林的每一次出游又都有着现实的原因在背后推动着,家难是起因,躲避族兄及乡里豪族迫害逼得他不得不远行;而后联络抗清义士之需要,也使得他常年奔波于南京吴中各地;中晚年的长期流寓北方,则是因为其地生活物资更为低廉,最重要的是为了着书立说之需要,使他需要南北奔走,未能定居一地。考察亭林一生游历经过,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早年的读书应试优游生活;明亡前后的武力抗清;卜居南京的联络义士以待再起;中年北游山东,晚年游学关中,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背景及特点。最后剖析亭林旅游行为,认为其所奉行乃在旅游中有所作为的实用主义旅游观,具有目的性,持续性,生产型、审美元素转换等特点。旅游对亭林乃是关注现实了解外界的手段,故其出行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不同于传统文人的短期旅行,亭林乃是以游为生,其旅游行为贯穿了整个后半生,具有持续性;为了应对长期出游的开支,就必须在旅行中有所收益,顾炎武每到一地,即买田置地,化消费为生产;而由于遗民旅游的特殊性及顾炎武的实用主义旅游观,在旅行中更多关注历史、民生,而缺少对自然山水美的关注,导致了审美元素的转换,出游内容也由传统文人的游山玩水转为遗民的谒陵祭庙、地理民生考察;最后,分析旅游对顾炎武自身及后世的影响和意义,得出旅行成就亭林大家地位的结论。旅行中结识的交游学吕对亭林的学问增进不无裨益,而亭林在旅游中形成的学问之道,为学之法,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付定裕[9](2007)在《困境与超拔 ——顾亭林诗歌的文化心灵解读》文中研究表明顾亭林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尤其是近代以来,顾亭林的精神渐渐复活,发挥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顾亭林在近代接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清学开山”、“经世先驱”、“抗清志士”和“启蒙思想者”四种历史面相。然而不同的历史光谱所映现出的亭林精神无不打上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印迹。本论文以文化心灵为研究视角,以亭林诗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顾亭林从生命困境中超拔的精神历程。分三部分展开论述,上篇顾亭林的生命困境,顾亭林的生命困境根源于他的价值世界随明王朝的覆灭而破碎,国身通一的价值观念、忠义节烈的性格、王朝正统观、以及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是他生命困境的内在依据。中篇顾亭林“北游”的心境,顾亭林北游二十五,他的心灵逐渐向山河、民生和历史文化的广大天地延展,丰富的生命体验促使他在历史文化世界中重建自己的价值世界。下篇顾亭林的精神超拔,顾亭林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辨,打破了儒家“修齐治平”的价值实现链条,他将生命的重心置于挽颓风、存绝学、开太平之上,重建起新的价值世界,实现了精神的超拔。
袁爱国[10](2001)在《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文中研究指明顾炎武四至泰山,留有诗作,并研究泰山,搜集碑刻,经营田产。他在众多领域都为有清一代的 泰山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二、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北游不归原因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2)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考古录》的成书背景 |
二、《山东考古录》的史料价值 |
(一) 《山东考古录》纠正史籍记载之误 |
(二) 《山东考古录》的历史地理史料价值 |
(三) 《山东考古录》的民俗史料价值 |
(四) 《山东考古录》的社会生活史料价值 |
三、《山东考古录》的地位及其影响 |
(3)1950-2013年顾炎武着述生平学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论着概览 |
二、对顾氏遗着的文献学研究 |
三、对顾氏生平的史学研究 |
(一) 年谱 |
(二) 传记 |
(三) 评传 |
(四) 小传 |
(五) 考证 |
四、对顾氏学术的整体研究 |
五、海外的相关研究 |
(4)《庄子》典故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典故及相关术语界定 |
1.1.1 典源、典面、典形、典故词语 |
1.1.2 典故与成语 |
1.1.3 典故与寓言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
1.2.1 课题来源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庄子》典故统计及分类 |
2.1 《庄子》典故统计结果 |
2.2 《庄子》典故分类 |
2.2.1 寓言 |
2.2.2 重言 |
第三章 《庄子》典故流变例析(上) |
3.1 概括式 |
3.1.1 邯郸学步 |
3.1.2 庖丁解牛 |
3.2 缩合式 |
3.2.1 凫短鹤长 |
3.2.2 槁木死灰 |
第四章 《庄子》典故流变例析(下) |
4.1 截取式 |
4.1.1 整体截取 |
4.1.1.1 相濡以沫 |
4.1.2 部分截取 |
4.1.2.1 词形不变 |
4.1.2.2 加字截取 |
4.1.2.3 减字截取 |
4.1.2.4 换字截取 |
4.2 复合式 |
4.2.1 管窥蠡测 |
4.3 序换式 |
4.3.1 傥来物 |
4.3.2 太仓稊米 |
4.3.3 捉衿见肘 |
4.3.4 每况愈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顾炎武诗歌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顾炎武生平四考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明清易代之际的社集活动和影响 |
第三节 黄培诗案和济南狱始末考 |
第四节 北游不归原因再探 |
第二章 顾炎武抗清经历征考:以诗纪历 |
第一节 臣事弘光 临危赴阙:顾炎武抗清初志考 |
第二节 从军苏州 举义昆山:顾炎武抗清实迹考 |
第三节 联络义士 心系南明:顾炎武潜谋恢复考 |
第四节 北游中国 俟时再举:顾炎武北游抗清行志考 |
第三章 顾炎武行旅历程征考:以诗纪行 |
第一节 江南流转 |
第二节 北国游历 |
第四章 顾炎武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文须有益于天下"——立言之旨 |
第二节 "未尝不似,而未尝似"——诗文代变 |
第三节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内容与形式 |
第四节 "士当以器识为先"——文人品德 |
第五章 顾炎武的诗学渊源 |
第一节 对前后七子的承继与反思 |
第二节 "学杜得神" |
第六章 顾炎武的诗艺特色 |
第一节 "继体风骚,扶持名教"——深沉的兴亡主题 |
第二节 "诗无长语,事必精当,词必古雅"——学问化倾向 |
第三节 "风霜之气,松柏之质"——沉雄悲壮的诗风 |
结语 |
附录一 顾炎武姓名字号考 |
附录二 顾炎武行迹交游表 |
附录三 顾炎武诗歌韵目代字考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顾炎武政治旅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中国古代旅行与明遗民的生存方式 |
1、中国古代旅行风尚 |
(1) 旅行与政治旅行 |
(2) 中国古代早期的旅行活动 |
(3) 明朝中后期的旅行 |
2、易代背景下的明遗民及其"游"的生存方式 |
(1) 孤臣余绪易代之际的抉择 |
(2) 明遗民"游"的生存常态 |
3、政治旅行的典型——顾炎武 |
(1) 顾炎武生平 |
(2) 顾氏旅行的积淀——15-27岁 |
(3) 顾氏旅行动向的转折之年——32岁 |
二、顾炎武怀抱政治理想之旅——保国、保天下 |
1、"感四国之多虞"——顾炎武从军保国之旅(33—35岁,1645——1647年) |
2、"混迹同佣贩"——大江南北旅行时期(36—45岁,1648——1657年) |
(1) 伪作商贾,离乡出游 |
(2) 与人为谋,共求大业 |
3、"丈夫志四方"——北游时期的活动(45—60岁,1657——1672年) |
(1) 山川恣搜寻 |
(2) 纠合豪杰,互砥砺气 |
(3) 盛年游隐,潜心着述 |
4、"眷眷桑榆光"——顾炎武的垂暮之年(61—70岁,1673——1682年) |
(1) 驱车关塞,不觉逾年 |
(2) 贤达挚友,笃于明智 |
(3) 着书益多,以待后王 |
5、顾炎武走访大江南北的其他活动 |
(1) 拜谒陵墓 |
(2) 登山壮志 |
(3) 拜谒庙、祠、寺 |
(4) 访碑拓石 |
三、顾炎武政治旅行的思想根源——夷夏之防 |
1、清代以前中国历史上"夷夏"观念的演变 |
2、明清之际遗民的"夷夏之别" |
3、顾炎武旅行的"华夷"之思 |
四、顾炎武政治旅行之特点 |
1、治国平天下的旅行实践 |
2、游于物内——事功与旅行结合 |
3、高怀傲物之游作,尽显遗民之志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顾炎武旅游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顾炎武研究现状 |
二、顾炎武旅游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身世 |
(一) 遗民旅游的时代背景 |
(二) 顾炎武的个人身世 |
三、顾炎武出游的现实原因 |
(一) 避征避荐,力保名节 |
(二) 家难迭起,豪族构罪行刺 |
(三) 联络声气、结交异士 |
(四) 北方物资低廉更易生活 |
(五) 着书立说之需要 |
四、顾炎武一生的游历经过 |
(一) 第一阶段:青年时期,以昆山、唐市为中心 |
(二) 第二阶段:明亡前后的抗清避难之游 |
(三) 第三阶段,卜居南京,游历江南,联络抗清义士,关注形势变化 |
(四) 第四阶段:山东游历期,章丘桑家庄 |
(五) 第五阶段,关中游历期,以访学交游着述为主 |
五、顾炎武旅游行为研究 |
(一) 传统文人旅游 |
(二) 顾炎武的旅游观 |
1、从“以游为隐”到“以游为业” |
2、实用主义旅游观 |
六、顾炎武旅游的影响及意义 |
(一) 旅行中的交游学侣 |
(二) 亭林与清代金石学 |
(三) 亭林与清代舆地学 |
七、综述 |
(一) 开清代考据学之风 |
(二) 启有清经世致用之学 |
(三) 发民族精神之大义 |
附录 |
着作年谱 |
顾炎武交游年表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困境与超拔 ——顾亭林诗歌的文化心灵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生命困境:家国、忠义与经世 |
一、国身通一 |
二、忠义节烈 |
三、国族认同 |
四、经世致用 |
中篇 游的心境:山河、人物与历史 |
一、中原想象与北方社会 |
二、山川:却喜对山川,壮怀稍开豁 |
三、人物:尚冀异州贤,山川态搜寻 |
四、历史: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
下篇 精神超拔:兴亡、天下与文化 |
一、王朝兴亡 |
二、心存天下 |
三、文化坚守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一 |
二 |
三 |
四 |
六 |
七 |
四、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北游不归原因再探[J]. 孙雪霄. 中华文史论丛, 2019(01)
- [2]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述论[J]. 李贞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2)
- [3]1950-2013年顾炎武着述生平学术研究综述[J]. 周可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 [4]《庄子》典故流变研究[D]. 连越. 中南大学, 2012(02)
- [5]顾炎武诗歌考论[D]. 孙雪霄. 山东大学, 2011(11)
- [6]山河、人物与历史——顾亭林北游的文化心境透视[J]. 付定裕. 殷都学刊, 2009(03)
- [7]顾炎武政治旅行研究[D]. 牛余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09(12)
- [8]顾炎武旅游考论[D]. 武少青. 上海师范大学, 2007(05)
- [9]困境与超拔 ——顾亭林诗歌的文化心灵解读[D]. 付定裕.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尚冀异州贤 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J]. 袁爱国.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