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曹朝暾,曹晨忠[1](2021)在《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课堂,突破有机化学键性能理解难点》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化合物含有不同的官能团,分子骨架中的碳原子可以不同的杂化态形成化学键,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化学键性能呈现多样性。采用原子电负性无法解释不同官能团以及碳原子不同杂化态对化学键性能带来的差异,给化学键性能的理解带来困难。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教学课堂,利用碳原子不同杂化态的轨道电负性和电负性均衡原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出碳原子杂化轨道电负性和基团电负性,讨论X-C化学键能、C-C和H-C键长、H-C键酸性以及H-G中1H NMR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用作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性能的变化趋势,突破教学难点,收到良好效果。
王鸣慧,颜雅筠,龙腾腾,江海洋,徐翠梅,刘延英,王守仓[2](2021)在《正红树种子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Foedans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对分离自正红树种子内生真菌污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oedans)进行了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通过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常规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和现代波谱学技术(紫外、核磁共振技术)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1,2-bis(3-indolyl)ethane (1),3-indolylethanol (2),adenosine (3),Uridine (4),Inosine (5)。对化合物进行卤虫致死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5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卤虫的致死率分别为53.1%和36.7%。
王晓雨[3](2021)在《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谭梦锦[4](2021)在《γ-环糊精与多酸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合成与结构解析》文中提出
王赛亚[5](2021)在《塔山综放工作面煤岩光谱识别方法和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锦峰[6](2021)在《二维MXene/铋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是人类长期关注的两大难题,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已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卤氧化铋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微观晶体结构而备受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自制片层结构的Ti3C2为助催化剂,以铋系可见光催化材料BiOBr为模板,制备了两种高效稳定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探讨了制备方法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染料、还原Cr(Ⅵ)、产氢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光催化降解机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简述如下:(1)以“超声辅助机械搅拌”方法优化了HCl/LiF体系下单片层Ti3C2纳米片的制备条件,单因素法探讨了刻蚀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材料组成及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在HCl/LiF刻蚀体系的基础上,控制温度50±5℃,超声功率400W,乙醇为插层剂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出大尺寸低缺陷的单片层Ti3C2纳米片,其片层尺寸大于5μm,并且所制备的材料纯度较高,无明显杂质。(2)以正辛醇为溶剂,通过非良溶剂热法构筑具有可控结构和尺寸的BiOBr/Ti3C2复合光催化材料(OBT),单因素法讨论了溶剂热条件(温度、时间)及Ti3C2添加量对OBT组成、形貌结构及特征的影响规律,并通过Rh 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评价OBT的性质对其可见光响应活性的影响规律,分析OBT的光催化机制。结果表明:以正辛醇为溶剂制备的BiOBr成直径小于5μm的松散花球结构,最优制备条件为溶剂热温度120℃,时间12h,助催化剂Ti3C2添加量0.3g。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10mg的OBT对pH=7、浓度为100mg/L条件下的Rh B染料溶液仍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表明,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得益于其增强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及良好的电子迁移性能,捕获剂实验及顺磁电子波谱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2-)是OBT的主要的活性物种。(3)以无水硝酸铋和溴化钾为原料,NaOH为pH调节剂,在BiOBr花球层间原位生长Bi24O31Br10,构筑二元富铋型光催化材料Bi24O31Br10/BiOBr(BOB),单因素法探讨了pH、煅烧时间对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同时,以前述制备的单片层Ti3C2作为电子受体,制备出Bi24O31Br10/BiOBr/Ti3C2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BOBT),通过多种表征技术探究其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染料降解、重金属Cr(Ⅵ)还原及产氢实验进一步验证其光催化应用性。结果表明:当pH=8,Bi/Br=1/1,400℃下煅烧后,BOBT具有最优的晶型结构,花球状结构逐渐变得松散,直径约为5μm,具有最佳的可见光吸收及电化学响应性,降解实验表明BOBT对不同浓度的Rh B、MO、TBO模拟染料溶液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同时20mg的BOBT对低于20mg/L的Cr(Ⅵ)溶液具有接近100%的还原性,降解后的浓度均达到国标中的限定值;产氢实验表明,在未添加Pt做助催化剂的条件下,相较于纯相BiOBr,所制备的BOB和BOBT的产氢量分别提高约2.30和3.51倍。本文的研究为构建二维MXene/铋基异质结材料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研究。
李耿[7](2021)在《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文中提出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最大的一类,目前已有超过五万余种已知化合物被发现。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萜开始被研究以来,这类化合物展现出了巨大的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与陆生植物相比,海洋生物(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及其微生物等)通常长期生活在高压,高盐,缺氧和无光的苛刻环境中,进化出了强大的化学防御系统,来源于海洋的萜类化合物常常被观测到具有抗炎或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为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因此,这也吸引了众多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目光。本学位论文中,作者完成了来源于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另外,基于13C和2H同位素标记技术,作者研究了一种来源于放线菌的二萜合成酶的酶催化机理,并对酶表达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探索。在采自广西涠洲岛软珊瑚Sarcophyton ehrenbergi样品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本论文共报道30个化合物,包括28个西松烷型二萜、2个甾体。这些化合物共有了17个新化合物,其中包含6个罕见的6、19位成,-不饱和内酯的西松烷二萜。据文献调研,此类化合物在海洋中目前仅有4例,而且本文通过可靠地验证(X-ray单晶衍射/TDDFT-ECD计算),纠正了两个化合物的错误结构,总结出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对相应的圆二色谱确定,不饱和丁内酯的绝对构型的经验规则应用范围做出改进,这将对该类化合物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自海南西瑁岛的软珊瑚Klyxum flaccidum两批样品,通过正向硅胶柱、凝胶柱、HPLC分离手段进行分离,运用质谱、核磁、旋光、X-ray单晶、TDDFT-ECD计算等手段,对样品中的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总计共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其中有22个新化合物(2个新骨架化合物),16个已知化合物。该样品中主要分得的化合物骨架类型为eunicellin,属于C2,C11位环化的西松烷型二萜。两个新骨架结构是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具有6/5/8/3四环新颖二萜骨架化合物。本文也对新骨架化合物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推测和解释。课题组与药理活性筛选实验室合作,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并得到了一批对炎症因子TNF-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例如化合物2-2、2-19、2-22、2-23和3-21,它们与阳性药的抑制活性水平相当。这些研究不仅增加了对上述生物样品的化学成分了解,而且为上述化合物进一步的成药性研究供了理论基础。因本文作者对上述分离得到的C2,C11位环化的西松烷型二萜的生物合成途径感兴趣,在导师的引荐下,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远赴德国波恩大学Jeroen S.Dickschat教授的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在德期间,作为在中国课题的延续,作者总结了过去十年(2010-2020)所有的C2,C11位环化西松烷,将它们重新归类,并出了合理的生物合成假说。该假说根据二萜的碳骨架和氧化方式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讨论和生物活性总结。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详细研究过这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除此之外,本论文还报道了一种来自于放线菌Catenulispora acidiphila的新型二萜环化酶(Ca CS),并且阐明了多个不同骨架的酶表达二萜产物。借助新颖的同位素标记手段,作者对这些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也用同位素标记的特殊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此外,通过运用化学合成的具有反应性受阻特性的底物类似物6,7-双氢-GPP,从而导致了脱轨产物的产生,酶促级联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更深入研究。
朱丽丽[8](2021)在《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背清风藤(Sabia discolor Dunn)植物资源丰富,生长能力强,药用价值高,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份。为了进一步了解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更好地发现它的药理活性作用,本实验对它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将白背清风藤(3.8 kg)的干燥茎干粉碎,用乙醇室温渗漉提取,减压回收提取液;把粗提物悬浮于适量的水中,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石油醚(3.8 g)和乙酸乙酯部位(30.0 g)。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借助现代波谱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DPPH法和ABTS法对白背清风藤的萃取部位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最后综合这两种方法对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从白背清风藤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 15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20-taraxastene-3α,28-diol(1)、20-hydroxy-lupan-3-one(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齐墩果酸(4)、monogynolA(5)、ent-18Hα,3β,20β-ursanediol(6)、蒲公英烷-3β,20β 二醇(7)、juglangenin A(9)、1-oxo-erythrodiol(10)、1-oxo-3,16-oleandiol(11)1β,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12)、1α,3β-dihydroxyl-olean-12-en-28-oic acid(1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7)、β-豆甾醇(18)。其中,化合物6和1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5、9、10和12为清风藤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3、7、14和16~18为首次从白背清风藤中分离得到。此外,对白背清风藤各萃取部位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和ABTS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而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与L-抗坏血酸接近,IC50=1.34 mg/mL。
陈凯凯[9](2021)在《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开发光催化体系将太阳能转换为高密度化学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光敏剂作为光吸收主体和电子传递的媒介,在光能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光敏剂(比如[Ru(bpy)3]2+)受限于激发态寿命短、可见光吸收弱等问题,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旨在围绕新型金属光敏剂的制备与光物理性能调控,实现高效光解水产氢(H2)与二氧化碳(CO2)光还原;同时开发高活性非贵金属光敏剂,构建廉价光催化体系用于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的制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激发态Ru(II)配合物光敏剂光催化产氢性能。通过引入芘和芘炔,实现激发态类型的有效调控,获得三种不同激发态类型的光敏剂(Ru-2、Ru-3和Ru-4)。研究结果表明与3MLCT配合物(Ru-1和Ru-2)相比,3IL配合物(Ru-4和Ru-3)的光催化活性整体提高了3倍以上,这主要归因于3IL光敏剂更为优越的光稳定性和长的激发态寿命(Ru-4,τ=120μs)。进一步开发铜光敏剂替代贵金属光敏剂进行光催化研究。将跨键能量转移(TBET)策略应用于构筑强可见光吸收和长激发态寿命的Cu(I)基光敏剂,用于高效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型光催化反应。开发出首例强可见光吸收Cu(I)基光敏剂(Cu-2和Cu-3)。Cu-3在518 nm处的摩尔消光系数高达162260 M-1cm-1,比传统铜光敏剂(Cu-1)高62倍。Cu-3的光催化性能高于传统铜光敏剂(Cu-1)和贵金属光敏剂([Ru(bpy)3]2+和[Ir(ppy)3]+)。最后我们开发了不含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HAFPs)进行光催化研究。利用Bodipy基元构筑了一系列光敏剂B-1到B-8,并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B-8展现了优异的光催化活性,CO产率高达1311.4μmol,选择性接近100%,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高效分子光敏剂的方法。
史俊娟[10](2021)在《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不对称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DNA、病毒衣壳、蛋白质都是通过不对称基元在多重非共价作用下构建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精准分子结构。受到自然界分子组装的启发,超分子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模仿自然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由于配位键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和可预测性,金属配位驱动超分子自组装被广泛应用于超分子的设计和构筑。目前金属配位超分子体系大多是基于对称配体构筑的,利用不对称配体设计合成超分子结构的报道比较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基于2,2′:6′,2′′-三联吡啶的不对称配体,并通过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离散超分子结构。通过结构设计引入空间位阻或噻吩基团,构筑了精准可控金属超分子组装体。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金属配位的超分子组装。分别介绍了基于对称配体的金属超分子组装,基于不对称配体金属超分子组装以及三联吡啶配体构筑金属超分子结构的常用三种方法,并提出课题。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2,2′:6′,2′′-三联吡啶的不对称双层四齿配体LA和LB,通过与Zn2+组装研究了不对称配体的组装行为。从理论上讲,不对称双层四齿配体在组装过程中会形成四种配位模式,对应的超分子体系会产生四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目前,核磁、ESI-MS、TWIM-MS和晶体分析是大家常用来分析结构的重要工具。因为不对称因素的存在,氢的化学环境变得复杂,核磁图谱会变宽导致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而且如果同分异构体结构尺寸差别细微,碰撞截面积(CCSs)接近,质谱也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对于同分异构体体系,不对称配体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晶体堆积方式,长晶体的方式只能得到一种或者几种同分异构体,无法反应溶液状态里同分异构体存在的真实情况。本章内容通过超高真空度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UHV-LT-STM)对同分异构体进行研究。通过STM数据统计和DFT计算分析,体系内最多的分子A1是结合能最高,结构最稳定。通过调节双层配体层间距控制配位模式,层间距较小的配体LB会形成对应一种超分子构象的单一的配位模式。其次还对两个超分子体系的多级组装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超分子A可以形成纳米线。与超分子A的多级组装不同,超分子B形成了直径50 nm-250 nm的纳米球,这是因为(1)配体B的层间距较小及三联吡啶八面体的配位方式阻碍了π-π相互作用;(2)超分子B的体系中七聚体和八聚体内角大于120°,这可能导致超分子非平面结构,分子间有序的堆积方式被打乱。第三章设计并合成了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化合物2),与Zn2+配位形成的配合物S2。研究发现,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只能和自身发生配位形成均配物。通过核磁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化合物2和Zn2+成功组装,但是特征峰化学位移异常。通过单晶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解析,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S2是五配位的扭曲结构,且噻吩基团和三联吡啶基团之间有π-π相互作用。这个结果解释了核磁信号反常的现象。令人惊喜的是,化合物2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与Zn2+、Cd2+、Ni2+、Cu2+、Co2+、Mn2+发生配位,不与Fe2+和Ru2+配位,且与阴离子种类无关。基于以上的结论,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有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和未修饰的三联吡啶的120°双齿不对称配体L1和L2。配体L1通过分步法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分别含有Fe2++Zn2+、Ru2++Cd2+的金属可控分布的组装体,通过ESI-MS对组装体表征发现体系内存在四聚体和六聚体。并通过一锅法实现了双金属(Fe2++Zn2+)可控分布的超分子结构的制备。为了得到金属可控分布且组分单一的超分子,本章设计了刚性较大的配体L2,配体L2通过分步法与金属离子配位只得到了中间体,未能得到双金属的大环组装体。可能的原因是L2的刚性较大,在配位过程中无法弯曲以克服6,6′′位噻吩修饰三联吡啶扭曲配位产生的张力。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设计和合成了两个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双层含有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和未修饰三联吡啶的四齿配体LA和LB及一个内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三层六齿配体LC。LA是内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双层配体,LB是外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双层配体。配体LA与Cd2+组装得到了精准离散的超分子七元环,但是配体LB却无法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基于对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位模式进行了分析,外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体LB组装时,配体内层长度和角度的调整能力较弱无法使得整个体系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在配体LA可以形成七边形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了高代数的三层配体LC。但是遗憾的是,配体LC与Cd2+也无法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这可能的原因是外侧两层三联吡啶的协同配位与内层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扭曲的配位模式无法平衡。
二、《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课堂,突破有机化学键性能理解难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碳原子价轨道电负性的计算 |
2 χCL(j)与X-C键能的关系 |
3 χCL(j)与C-C和H-C键长的关系 |
4 χCL(j)对H-C键酸性的影响 |
5 基团电负性对1H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 |
(2)正红树种子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Foedans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材料 |
1.3 提取分离 |
1.4 卤虫致死活性筛选 |
2 化合物结构鉴定 |
(6)二维MXene/铋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催化简介 |
1.1.1 光催化原理 |
1.1.2 光催化应用 |
1.1.3 可见光催化材料 |
1.2 卤氧化铋可见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铋系可见光催化材料 |
1.2.2 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性能调控 |
1.2.3 富铋型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 |
1.3 二维MXene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二维MXene纳米材料简介 |
1.3.2 二维层状MXene纳米材料的制备 |
1.3.3 二维层状MXene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二维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可见光降解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少层Ti_3C_2的制备 |
2.2.3 单层Ti_3C_2的制备 |
2.2.4 BiOBr/Ti_3C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2.3 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及性能评价 |
2.3.1 理化性质 |
2.3.2 光化学性质 |
2.3.3 电化学性质 |
2.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3.5 光催化活性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Ti_3C_2基底材料的理化性质 |
2.4.2 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 |
2.4.3 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2.4.4 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3 三元富铋型Bi_(24)O_(31)Br_(10)/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Bi_(24)O_(31)Br_(10)/BiOBr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3.2.3 Bi_(24)O_(31)Br_(10)/BiOBr/Ti_3C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
3.3 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及性能评价 |
3.3.1 理化性质 |
3.3.2 光化学性质 |
3.3.3 电化学性质 |
3.3.4 光催化性能评价 |
3.3.5 光催化活性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Bi_(24)O_(31)Br_(10)/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 |
3.4.2 Bi_(24)O_(31)Br_(10)/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3.4.3 Bi_(24)O_(31)Br_(10)/BiOBr/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4 结果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性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以及部分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一种肉芝软珊瑚属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肉芝软珊瑚属(Sarcophyton)珊瑚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近况 |
2.1.1 西松烷二萜 |
2.1.2 Sarcomililate型二萜 |
2.1.3 Sarinfane型二萜 |
2.1.4 Sarcotroane型二萜 |
2.1.5 Capnosane型二萜 |
2.1.6 Sarsolenane型二萜 |
2.1.7 Lobane型二萜 |
2.1.8 小结 |
2.2 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ehrenbergi)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
2.2.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 |
2.2.2 生物活性测试 |
2.2.3 实验部分 |
第三章 2,11-Cyclized Cembranoids骨架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以两种Klyxum属珊瑚为例 |
3.1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的研究近况(2011-2020) |
3.1.1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简介 |
3.1.2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立体化学和生物合成途径假说 |
3.1.3 Solenopodin A类二萜 |
3.1.4 Labiatin A类二萜 |
3.1.5 Eunicellins类二萜 |
3.1.6 小结 |
3.2 软珊瑚Klyxum flaccidum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3.2.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 |
3.2.2 生物活性测试 |
3.2.3 实验部分 |
第四章 来自放线菌Catenulispora acidiphila的二萜合成酶Catenul-14-en-6-ol Synthase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
4.1 萜类的生物合成 |
4.1.1 萜类的定义 |
4.1.2 异戊二烯焦磷酸 (IPP)的形成——甲羟戊酸 (Mevalonate,缩写为MVA)和非甲羟戊酸途径 |
4.1.3 C_5单元的聚合 |
4.1.4 萜类合成酶 |
4.1.5 同位素标记技术在探究二萜合成酶生物合成机理的应用 |
4.2 来自放线菌Catenulisporaacidiphila的二萜合成酶Catenul-14-en-6-ol Synthase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
4.2.1 前言 |
4.2.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3 实验部分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重要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清风藤属的研究进展 |
1.1 清风藤属的植物简介 |
1.1.1 清风藤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
1.1.2 清风藤属植物的生药鉴定 |
1.2 清风藤属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1 倍半萜类 |
1.2.2 五环三萜类 |
1.2.3 生物碱 |
1.2.4 苯衍生物 |
1.2.5 其他类 |
1.3 清风藤属的药理活性 |
1.3.1 对子宫作用 |
1.3.2 保肝作用 |
1.3.3 抗炎镇痛作用 |
1.3.4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
1.3.5 抗流感病毒作用 |
1.3.6 抑制脂肪堆积作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4 清风藤属的提取分离 |
1.4.1 提取工艺 |
1.4.2 柱色谱法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1.5.4 创新点 |
2 白背清风藤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显色剂 |
2.2 植物材料 |
2.3 白背清风藤的提取与萃取 |
2.4 白背清风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 |
2.5 白背清风藤石油醚部位的分离纯化 |
2.6 小结 |
3 白背清风藤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1 化合物简述 |
3.2 乙酸乙酯部位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2.1 化合物6 |
3.2.2 化合物11 |
3.3 乙酸乙酯部位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1 化合物1 |
3.3.2 化合物2 |
3.3.3 化合物3 |
3.3.4 化合物4 |
3.3.5 化合物5 |
3.3.6 化合物7 |
3.3.7 化合物9 |
3.3.8 化合物10 |
3.3.9 化合物12 |
3.3.10 化合物14 |
3.4 石油醚部位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1 化合物16 |
3.4.2 化合物17 |
3.4.3 化合物18 |
3.4.4 化合物5 |
3.5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3.6 小结 |
4 白背清风藤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DPPH法抗氧化实验 |
4.3 ABTS法抗氧化实验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 |
4.5.1 白背清风藤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
4.5.2 白背清风藤对ABTS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
4.6 讨论 |
4.7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相关图谱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分子光敏剂受光激发后的发光机制 |
1.3 分子光敏剂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
1.3.1 含贵金属的配合物光敏剂 |
1.3.2 非金属配合物光敏剂 |
1.3.3 含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光敏剂 |
1.3.4 不含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光敏剂 |
1.4 分子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4.1 Ru(II)配合物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4.2 Cu(Ⅰ)配合物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4.3 纯有机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Ru(II)光敏剂的制备与光催化产氢研究 |
2.1 引言 |
2.2 Ru(II)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
2.2.1 分子设计 |
2.2.2 中间体以及Ru-2、Ru-3和Ru-4 的合成路线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药品 |
2.3.2 实验仪器 |
2.3.3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实验过程及计算方法 |
2.4.2 Ru(II)配合物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2.4.3 Ru(II)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
2.4.4 Ru(II)配合物磷光淬灭实验 |
2.4.5 Ru(II)配合物电化学测试 |
2.4.6 Ru(II)配合物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可见光吸收铜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u(Ⅰ)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
3.2.1 Cu(Ⅰ)光敏剂分子的设计 |
3.2.2 中间体与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药品 |
3.3.2 实验仪器 |
3.3.3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 |
3.3.4 光谱测试方法及DFT理论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3.4.2 Cu-2、Cu-3 激发光谱 |
3.4.3 Cu-1、Cu-2、Cu-3 的纳秒、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分析 |
3.4.4 Cu-1、Cu-2、Cu-3 的电化学分析 |
3.4.5 Cu-1、Cu-2、Cu-3的DFT理论计算 |
3.4.6 Cu-1、Cu-2、Cu-3 在光催化实验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重原子光敏剂合成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
4.2.1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设计 |
4.2.2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合成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药品 |
4.3.2 实验仪器 |
4.3.3 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
4.3.4 化合物B-8 的单晶结构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无重原子光敏剂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
4.4.2 无重原子光敏剂吸收光谱研究 |
4.4.3 无重原子光敏剂的发光光谱研究 |
4.4.4 无重原子光敏剂及催化剂的电化学研究 |
4.4.5 无重原子光敏剂的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
4.4.6 无重原子光敏剂理论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配位超分子自组装 |
1.2 基于对称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组装 |
1.2.1 基于对称单吡啶配体形成的超分子结构 |
1.2.2 基于对称二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结构 |
1.2.3 基于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结构 |
1.2.4 基于其它对称配体的组装 |
1.3 基于不对称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组装 |
1.3.1 基于不对称单吡啶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
1.3.2 基于不对称二联吡啶和菲罗琳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
1.3.3 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
1.4 目前基于三联吡啶组装的超分子组装方法分类 |
1.4.1 弱配位金属一锅法 |
1.4.2 强金属分步法 |
1.4.3 异配多组分法 |
1.5 提出课题 |
1.5.1 设计思想 |
1.5.2 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不对称配体的金属大环的组装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超分子复合物A的构筑及表征 |
2.3.1 超分子复合物A的构筑及核磁和质谱表征 |
2.3.2 超分子复合物A的 STM表征及DFT理论计算 |
2.4 超分子复合物B的构筑和表征 |
2.4.1 金属大环复合物B的构筑及核磁质谱表征 |
2.4.2 金属大环复合物B的STM表征 |
2.5 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多级组装及表征 |
2.5.1 离散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TEM表征 |
2.5.2 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多级组装TEM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噻吩基团修饰的不对称配体合成与双金属大环的组装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合成、组装与表征 |
3.3.1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合成 |
3.3.2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组装与表征 |
3.3.3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自分类性质研究 |
3.3.4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金属选择性研究 |
3.4 基于噻吩修饰和未修饰的三联吡啶不对称配体的合成、组装和表征 |
3.4.1 合成长版不对称配体L1 |
3.4.2 长版不对称配体L1的组装和表征 |
3.4.3 合成短版不对称配体L2 |
3.4.4 短版配体L2的组装和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内外层不对称修饰的多齿三联吡啶配体的组装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3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A的组装和表征 |
4.3.1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A的合成 |
4.3.2 不对称配体LA的组装和表征 |
4.3.3 一锅法组装 |
4.4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B的组装和表征 |
4.4.1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B的合成 |
4.4.2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B的组装和表征 |
4.5 三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C的合成和组装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将电负性研究新成果引入课堂,突破有机化学键性能理解难点[J]. 曹朝暾,曹晨忠.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06)
- [2]正红树种子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Foedans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王鸣慧,颜雅筠,龙腾腾,江海洋,徐翠梅,刘延英,王守仓. 广东化工, 2021(18)
- [3]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D]. 王晓雨. 鲁东大学, 2021
- [4]γ-环糊精与多酸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合成与结构解析[D]. 谭梦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塔山综放工作面煤岩光谱识别方法和适应性研究[D]. 王赛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二维MXene/铋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 宋锦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D]. 李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8]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D]. 朱丽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 陈凯凯.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10]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D]. 史俊娟.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