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

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

一、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亮亮[1](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指明

王春晓[2](2020)在《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方式之一,电影具有突出的公共性特征,担负着关注公共生活、启蒙公民、反思和建构公共价值观念的社会责任。但在消费主义文化主宰的当下社会,电影的娱乐性和资本性影响和左右着很多电影创作者的立场和姿态。在这种情势下,贾樟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公共情怀,通过电影积极介入公共生活,影响社会公共领域,用影像世界里的诗性正义引领人们反思和推动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完善。以玛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和公共生活》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依托,本文采用电影介入公共生活的理论视角对贾樟柯电影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电影艺术在介入公共生活的实践中,建构诗性正义的可能。对“公共生活”概念和玛莎·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理论进行界定,继而从公共生活与电影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与诗性正义的关系两个层面,阐述电影艺术作品如何介入公共生活,以及如何在介入公共生活的实践中,最终建构起一种可以对社会公共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的诗性正义。第二部分分析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和公共情怀。结合贾樟柯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经历,可以发现贾樟柯深度沉潜于故乡汾阳县城的故事中,这种沉潜让他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现实,从而以汾阳县城为当代中国的缩影,以汾阳故事观照中国命运,这种超越性姿态让他实现了对中国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贾樟柯及其电影的公共性越来越被世界认识和肯定,他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以电影为媒介,参与政治、社会等公共问题的讨论与发言,彰显出知识分子应有的公共情怀。第三部分分析贾樟柯的电影是如何介入公共生活的。首先,他关注公共事件聚集时代变革,突破线性叙事展示时代群象,通过丰富的场面调度扩增镜头的信息容量,以此建构了以纪录中国为使命的电影世界;其次,贾樟柯以人性为电影创作的基点,以人情书写、生存困境的展示和人性思考来质疑现实和反思道德、法理,为社会公共理性的进展提供人性的参考;最后,贾樟柯通过对镜头理性和感性的调控,对人物语言做加法和减法,对视听美学的探索,有效制衡电影的表意功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观众的影响和对公共生活的介入。第四部分主要从学术研究界、电影研究界和普通电影受众三大受众群体研究分析贾樟柯电影对公共领域的具体影响。在学术研究界,他关注真实中国的理念被广泛发现和认可,引发研究者们对电影“真实美学”的探讨,使电影的“生活实感”和“在场”感成为学术界思考电影与现实关系的焦点。在电影研究界,贾樟柯的影像从内容到风格影响了电影研究界对中国电影的看法,甚至使他们用新的话语来定义中国电影。而从豆瓣网、微博和知乎中,搜集普通电影受众对贾樟柯电影的评价,可以发现,贾樟柯的电影让普通人得以重新发现和审视自己。第五部分主要探究贾樟柯电影中“诗性正义”的具体体现。具有公共情怀的贾樟柯,以其电影对公共生活积极介入,在自己的电影世界中建构起了可供公共社会借鉴的诗性正义观念。比如,他借助电影故事吁请社会:关注普通人的平等与尊严;建构公民社会中理解与同情的人际关系;丰富法律与道德中的人性维度;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与完善。在商业性和娱乐性主导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贾樟柯坚守自己的电影创作初心,在公共生活中积极地发挥其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让电影在公共生活中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激发观众对人性和公共生活的深度思考,消除偏见,平等相处,从而促进人们进一步实现和完善社会正义。当下,如何能够让更多电影创作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良知,发挥其公共性价值,这是我们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梅新林[4](2019)在《“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79年《红楼梦学刊》创刊迄今的四十年间,按照其出刊期数与年限,曾分别于三十、五十、一百辑与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六个重要节点举办过相应的纪念活动。由此回望和总结四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红楼梦学刊》不仅在凝聚红学研究队伍、汇集红学研究成果、引领红学研究发展、促进红学传播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与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形成"三位一体"体制与机制,为推动红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红楼梦学刊》"不惑"之年的庆祝与纪念,必然再次走向对于红学本身发展的学术反思与展望,并于历史与未来的交会中获得富有意义的启示。

孙悦恩[5](2019)在《政治抗争中的“台独”论述 ——以《台湾新文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八十年代以来,党外运动席卷全岛,反对力量向国民党权威统治发起猛烈进攻,推动台湾社会在短期内突破政治禁忌,进入政治转型时期。党外杂志在党外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党外运动发展相始终,是党外人士宣传政治诉求和进行群众动员的主要媒介,民进党成立后仍然十分重视发挥杂志的作用。学界对党外政论杂志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硕,《台湾新文化》创刊于民进党成立之际,是为数不多的从文化层面传达政治诉求的文化刊物。杂志与民进党关系密切,分析杂志一系列恶意“去中国化”的“台独”文化论述和公然编造“台湾民族主义”理论,可以梳理民进党初期展开文化论述的基本路径,亦可认识台湾民主化夹带“台独”前行。本文第一章叙述党外运动的发展历程与《台湾新文化》创刊。党外运动的迅速发展为《台湾新文化》出版争取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杂志创刊于台湾政治转型时期,极具政治意味。第二章分析《台湾新文化》以先破后立的手法,在批判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过程中,恶意丑化“中国文化”,并提出要建构所谓“新而独立”的“台湾新文化”,是“文化台独”论述的早期表现。进而揭露杂志以激进的文化论述,配合民进党推行政治运动的实质。第三章通过解读杂志鼓吹“台湾民族主义”思潮的相关言论,再次论证杂志“台独”取向的政治立场。杂志企图强行割裂大陆与台湾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虚构一种“台湾民族认同”,动员民众参与反对运动,甚至是为“台独”运动披上合法的外衣。通过对杂志文化论述的细致探讨与考究,得出结论:在民进党人士和部分台籍知识分子的策划下,杂志的文化论述紧紧围绕政治运动展开,《台湾新文化》成为民进党推行文化动员的前沿阵地。杂志片面地以政治眼光解读文化内涵,是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恶意丑化,公开传播“台独”言论也对两岸和平统一危害甚大。《台湾新文化》研究不仅可供解析民进党成立之初的文化动员策略,也为探讨“台独”逆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广泛传播的背景原因,提供了详实的史料实证,还对今后开展反独促统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齐钢[6](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向忆秋[7](2016)在《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二十年(1990~2009)综论》文中提出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公民以华文为媒介所创作的文学。二十年来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也凸显了存在的问题。加强史料建设、强化作家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是马华文学研究有必要拓展的空间。

王泉[8](2015)在《新世纪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的都市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在都市书写中揭示了都市物化、商品化的态势及其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盛可以、张楚、蔡逸君、钟文音、骆以军等的小说,或书写都市底层人物的命运,或书写都市的"异化"空间,向人们展现了后现代都市表象下潜隐的人性危机及都市文化理念观照下的无奈人生,表现出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

宁琳[9](2011)在《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小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文坛与学界关注的热点,它指认的是一批生于六十年代并于九十年代登上文坛的小说家群体,这些作家包括韩东、朱文、鲁羊、何顿、邱华栋、毕飞宇、李冯、陈染、林白、徐坤、东西、张旻、刁斗、述平、海男等。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新生代作家并非一个有着流派性质的作家群体,新生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也绝非整齐划一,而是呈现出庞杂多元的形态,笔者只是从这些作家大致相似的成长环境与其小说呈现出的一些相似特点出发,而将之归属为一体。自九十年代中期新生代崛起于当代中国文坛以来,批评界对其的评判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论文主要对九十年代以来新生代小说的批评状貌及批评方法进行归纳与梳理,并通过解读几位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与批评家的文本,试图对新生代小说写作与批评所涉及到的一些与当代文学本质、作家写作立场与文学价值追求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一思考与回应。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界定新生代小说概念和揭示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清理与总结,确立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预期达到的学术价值,并对研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思路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在第一章中,笔者试图从诸多拥有无限活力与学术潜能的批评家中,选取戴锦华、张钧、葛红兵三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为例,通过回望并阐释他们的新生代小说批评文本,对他们新生代小说批评的风格与特点、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勾勒与梳理,以期对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新生代小说批评家的状貌进行概观性了解与归纳性解读。在第二章中,针对新生代的感性写作这个学术界关注与批评的焦点问题,笔者尝试着从感性写作的性质与表征等问题入手,以新生代的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为例,阐明了新生代作家通过他们的写作将个体的感性体验与社会化存在统一于自我的身体之中,力图廓清“流氓文学”、“妓女文学”、“欲望之奴”等在批评界颇具代表性的典型误读与新生代的感性写作之间在精神本质上的距离,试图建构一种感性写作的合理路径。在第三章中,针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的“个人化写作”风潮,笔者从个人化写作的社会文化语境出发,以新生代的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为例,对个人化写作与传统叙事、个人化写作与创作风格等新生代小说批评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界说,阐明了个人化写作之所以未能获得学界更加广泛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自身的悖论性,并对其内部的诸种悖论进行了阐释。在第四章中,笔者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转型期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出发,对新生代小说平面叙事的文本表征进行了勾勒,并从叙事内容与叙事姿态两个角度入手,结合新生代的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对新生代平面叙事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新生代平面叙事与日常叙事以及启蒙主义理论等新生代小说批评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区分与界定。在第五章中,笔者选取朱文、陈染、何顿这三位在各个题材领域颇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从围绕三位作家创作所展开的批评入手,指出在解读这些新生代作家的创作时,很多批评者往往是指责和批判有余,理性和思考不足,对于现实的表述与问题的解决也显得空洞而乏力,并提倡批评者应该尝试从九十年代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出发,透过新生代文本表层去挖掘他们从未停息的奔突求索所折射出的责任感,但与此同时,也要对一些作家作品的某些倾向提出质疑,以避免其沉沦于身体叙事和世俗化叙事的极端而无法自拔。在结语中,综合正文部分的阐述,笔者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围绕新生代小说展开的批评概况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归纳了新生代小说批评所取得的实绩,指明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批评走向展开构想。

赵丛娜[10](2011)在《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1979-2009)》文中指出本文的论题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以1979年到2009年间的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论文、着作为考察对象,对这三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纵横两维度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反思。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发源于华夏文明的台湾文学在其发展中体现出的独特性,从而呈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必要与重要。正文分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做一个纵向的脉络梳理,将三十年的研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发轫期、发展期、沉潜期)来具体论述;并涉及研究梯队的集结承续。第二章则是对大陆有关台湾文学特质的研究成果做横向的总体述论,台湾文学因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而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的独特风貌历来为大陆研究者所关注,久之形成较为成熟的三大板块研究,即台湾文学的殖民地文学研究、二元结构的台湾文学研究、多元化文学研究。第三章是对大陆这三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从学理上作出个人化的总结与反思,涉及研究理念的衍变、文学史写作的曲折过程,进一步反思大陆学界对台湾文学研究的理论误区及空白区。经过三十年以及三、四代学人的精心开拓、苦心经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坐标已然明晰,两岸学人们也正本着学术理念来正视两岸文学本质上的渊源关系及精神互给,一种公正客观、深层次的研究理路正在逐步完善着。

二、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有关贾樟柯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有关“公共生活视野”研究文学艺术的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创新价值
        一、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合理性
        二、研究的创新价值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介入公共生活,构建诗性正义
    第一节 电影艺术介入公共生活
    第二节 电影艺术与诗性正义的建构
第二章 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与公共情怀
    第一节 从汾阳看中国:贾樟柯的时代“天命”感
        一、贾樟柯的沉潜:“我的边城”
        二、贾樟柯的超越:“我的国”
    第二节 从文艺青年到人大代表:贾樟柯的公共情怀
        一、文艺青年的蜕变:扞卫独立电影
        二、人大代表的担当:关注公共问题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对公共生活的介入
    第一节 纪录中国的“同一部电影”
        一、关注公共事件,聚焦时代变革
        二、突破线性叙事,展示时代“群像”
        三、丰富场面调度,扩增镜头内涵
    第二节 展示公共理性的人性进路
        一、质疑冷峻现实,传递人情暖流
        二、反思法理局限,彰显生存困境
        三、淡化道德评判,维护人性尊严
    第三节 制衡视听语言的表意功效
        一、镜头设计的理性与感性
        二、人物语言的加法与减法
        三、视听美学的粗糙与精致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第一节 对学术研究界的影响:探讨“真实美学”
    第二节 对电影研究界的影响:摆脱电影“常规”
    第三节 对普通电影受众的影响:审视并发现自己
第五章 贾樟柯电影“诗性正义”的追求
    第一节 发现普通人的平等与尊严
    第二节 建构公民社会的理解与同情
    第三节 丰富法律与道德的人性维度
    第四节 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与完善
结语
附录一 贾樟柯导演作品及获奖情况
附录二 贾樟柯简谱
参考文献
    着作
    会议论文集
    汇编
    学位论文
    期刊报纸
    电子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政治抗争中的“台独”论述 ——以《台湾新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台独”研究
        (二) 台湾党外运动与民进党研究
        (三) 台湾党外杂志研究
    三、文章内容与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第一章 党外运动的发展与《台湾新文化》创刊
    一、冲破禁忌:从“党外时代”到民进党成立
        (一) 党外运动的兴起
        (二) “美丽岛事件”后党外运动的走向
        (三) 民进党成立前后的台湾政治生态
    二、《台湾新文化》创刊:开辟反对运动的文化建构新路径
        (一) 杂志创刊背景
        (二) 杂志创刊团体与编辑群
        (三) 杂志宗旨与性质
第二章 以文化运动配合政治运动
    一、杂志“去中国化”的文化论述
        (一) 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文化
        (二) 从反“党国文化”到反“中国文化”
    二、创造“命运共同”的台湾本土文化
    三、“台湾新文化”中的政治参与
        (一) 杂志文人团体的政治意识觉醒
        (二) 杂志社长谢长廷“为权利战斗”的文化观
第三章 所谓“台湾民族”的提出与论述
    一、杂志鼓吹“台湾民族论”的表现形式
        (一) 早期“台湾民族论”的演变
        (二) 杜撰“台湾民族”诞生史
        (三) 虚构“台湾民族认同”
    二、杂志与《中国论坛》的“两结”争论
    三、杂志与台湾基督教长老教会的“住民自决论”
        (一) 七十年代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住民自决”
        (二) 杂志宣扬教会的“台独”神学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新文化》目录
致谢

(6)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一、身体的呈现
    二、规训与反叛
    三、出走与闯入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一、台语VS国语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二、家国的崩解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7)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二十年(1990~2009)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1990年代马华文学研究的特点与成就 二、新世纪十年马华文学研究的特点与成绩 三、马华文学研究二十年的变化、趋势、问题及原因 四、结语

(9)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何谓“新生代”?
    二、新生代小说批评的社会历史语境
    三、国内新生代小说批评的研究现状
        (一) 命名的焦虑
        (二) 新生代小说作家访谈
        (三) 对新生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四)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新生代小说批评
        (五) 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生代小说批评
        (六)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生代小说批评
        (七) 对新生代小说的整体批评
        (八) 某一向度上的新生代小说批评
    四、论文的选题依据与价值
    注释
上篇 关键词解读
    第一章 感性写作
        一、“本质性写作”与“流氓文学”
        (一) 什么是“本质性写作”?
        (二) “流氓文学”之争
        (三) 如何界定?
        二、女性文学与“写性文学”
        (一) 新生代作家的女性写作
        (二) 理论争鸣
        (三) 不可等视
        三、都市写作与“欲望之奴”
        (一) 新生代笔下的欲望都市
        (二) 关于“欲望之奴”
        (三) 为之正名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个人化写作
        一、“个人化写作”的文化语境
        (一) “读者改变文学”
        (二) 后现代文化语境
        (三) 市场经济背景
        二、“个人化写作”与“私人化写作”
        (一) “个人化”即“私人化”?
        (二) “个人化”与“私人化”的内涵
        (三) 不同的见解
        三、“个人化写作”与传统叙事
        (一) 当代文学叙事
        (二) “浮出历史地表”
        (三) 理论争鸣
        四、“个人化写作”的悖论性
        (一) 关于“真实性”
        (二) “个人”与“公共”
        (三) 可否“超越”?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平面叙事
        一、平面叙事的后现代语境
        (一) 后现代主义与新生代小说的联系
        (二) 后现代主义与平面化
        二、日常化的平面叙事
        (一) 新生代的日常叙事
        (二) 惹发争鸣
        (三) 对“深度”的阐释
        (四) 其他的声音
        三、“观光者”姿态的平面叙事
        (一) 新时期文学叙事姿态的衍变
        (二) “观光者”姿态
        (三) 理论争鸣
        (四) 如何理解“启蒙”?
        小结
        注释
下篇 个案分析
    第四章 批评家论
        一、没有屋顶的房间——戴锦华论
        (一) 学术风格
        (二) 新生代女性批评
        (三) 戴锦华与刘思谦、台湾女性批评的比较
        二、一个真正的殉道者——张钧论
        (一) 关于作家访谈
        (二) 《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
        (三) 论文成果
        三、挚爱飞翔的精灵——葛红兵论
        (一) 求学经历与学术立场
        (二) 新生代小说批评
        (三) 悖论与局限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生存之痛
        一、虚无之痛——朱文
        (一) 无处不在的“虚无”
        (二) 关于“虚无”的争议
        (三) “虚无”释义
        二、孤独之痛——陈染
        (一) 悖论丛生的异性之间
        (二) 矛盾重重的同性之间
        (三) 声声断断的生命续语
        三、尴尬之痛——何顿
        (一) 世俗化的都市叙事
        (二) 隐晦的“尴尬”
        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
    第一节:研究历史梳理
        一、发轫期(1979-1991)——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文学研究
        二、发展期(1992-1999)——“自觉”研究时代的到来
        三、沉潜期(2000-至今)——颠覆与突破并举
    第二节:台湾文学研究之学术梯队
        一、开疆辟土之第一梯次
        二、承前启后之第二梯次
        三、多元开放之第三梯次
第二章:台湾文学特质的研究
    第一节:殖民地文学之研究
        一、重审“皇民文学”
        二、再申“反抗文学”
        三、侧写“民族认同”
    第二节:二元结构文学之研究
    第三节:多元化文学之研究
第三章: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之总结、反思
    第一节:衍变中的台湾文学研究理念
        一、研究视野:从微观到宏观
        二、研究思维:由封闭到开放
    第二节:反思中完善的台湾文学史写作
    第三节:互为“他者”的两岸文学之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后记

四、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公共生活视野下的贾樟柯电影研究[D]. 王春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J]. 梅新林. 红楼梦学刊, 2019(04)
  • [5]政治抗争中的“台独”论述 ——以《台湾新文化》为例[D]. 孙悦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7]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二十年(1990~2009)综论[J]. 向忆秋. 闽台文化研究, 2016(02)
  • [8]新世纪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的都市书写[J]. 王泉. 城市学刊, 2015(02)
  • [9]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研究[D]. 宁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8)
  • [10]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1979-2009)[D]. 赵丛娜. 苏州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