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几种新颖优良的地被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聂移同[1](2021)在《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文中指出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二战后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迫使公众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恢复保育。城市湿地公园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如过分推崇生态功能,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缺乏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或过度迎合公众感受及审美意趣,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评价标准的构建协调公众感知与专家认知之间的矛盾?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为依托,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影响公众生态—审美感知的设计影响因子及其排列组合方法,并提出协调生态系统健康与公众审美体验需求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本论文由7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归纳核心思想;据此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导出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生态美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内涵;以目标变量、空间变量及其作用关系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使用后评价两种方法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章是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以实地调研与相关设计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确定了跨案例对比研究的思路。第四章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的构建,包括公众感知标准、专家认知标准及设计评价标准3部分。公众感知标准通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的实地调研得出,专家认知标准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初步体系,后经专家访谈进行检验与完善。设计评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最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专家认知标准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不具有妥协性,与公众感知标准冲突时,通过设计评价标准进行协调,即在满足专家认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公众感知标准。第五章是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以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为基础,分别探索侧重生态需求、侧重审美需求与生态审美需求兼顾3种情况下设计影响因子的排列组合方式。第六章为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运用第五章得出的设计方法对生态—审美感知程度较差的场地实施优化,将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评价均较差或生态属性完好但审美属性缺失的场地改造为两种属性兼顾的场地,达到审美需求与生态效益发挥协调平衡的状态,缓解“生态—审美”之矛盾。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结论有4点:(1)通过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公众感知标准;(2)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专家认知标准;(3)构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评价标准;(4)基于上述3类标准的分析提出了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郭贵香[2](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地公园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绿地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公园因辐射面积大,服务的人群也更多,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对外窗口,故较高水平的植物景观对公园景观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花境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造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特性,是植物景观的主角,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各地公园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当前公园里面花境景观建设大多存在注重短期效果,公园景观存在趋同性、缺乏地域性特征、观赏效果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花境景观的观赏价值,很多花境毫无美感可言,降低了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水平。因此,如何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公园花境植物景观建设的探讨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综合公园花境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园林美学、园林植物学、审美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调研实际,选取25个花境样地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花境景观植物特性、观赏形式、类型、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之上选取影响花境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特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对现状景观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花境景观类型质量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样本影响因子得分进行分析比较,基于评价和现状调查结果,提出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公园花境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境植物特性方面:调查公园花境使用植物种类共148种,隶属66科,129属,其中以菊科(14种)、禾本科(10种)、百合科(8种)、蔷薇科(7种)、唇形科、马鞭草科(各6种)应用为主。多年生草花和花灌木类植物占比最高,观赏草和其他类型植物的使用明显不足,植物生活型不够丰富,植物观赏特征以观花为主,观叶、观果为辅,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常绿植物在花境中的应用较多,季相变化不明显,同一公园里面花境的植物使用较为单一,缺乏独特性。植物适生效果较好,运用乡土性的植物还有很大开发空间。(2)花境景观形式特征方面:花境的植物组合美、色彩和谐美、艺术构图美、景观空间层次美、景观季相美、疏密感、整洁度、感知美、与环境协调性等都是影响花境美学表现的重要因素,调研总结可知公园花境观赏形式上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色彩运用不足,景观季相变化不丰富,景观的层次较为缺乏,部分花境地域特色性较差,可识别性不强,缺乏创意表达。公园花境的类型依道路空间、林缘草坪空间、节点景观空间、建筑空间、水体空间等进行划分,配置模式以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一二年草花+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观赏草、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乔木运用较多。偏好调查中发现公园游人对花境的视觉美感最为偏爱,喜花色、叶色鲜艳的花境植物。(3)本文主要以花境的美学质量为探讨,构建了以植物特性美、景观形式美、主观感知美为准则层,以物质多样性、植物组合的观赏性等15项指标为指标层的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并制定专家指标赋权问卷,对各层因子权重进行打分,结合各赋值结果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最终指标的权重值,在准则层权重值中景观形式美>植物特性美>主观感知美;在指标层中,权重值靠前的指标有景观的组合观赏性、植物色彩运用、植物的适生性、景观整体艺术性、物种多样性、景观与环境的协调度,这几项是花境景观美感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4)设定花境综合质量分级评价等级,通过各指标得分计算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公园花境等级为I级的样本点有5个,等级评价为II级的有16个,等级为III级的有4个,说明重庆市综合公园里面的花境景观整体水平处于中上等,但优秀的花境景观数量不多,部分花境还需进行改善提升,根据调研实际及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在植物特性层面,合理增加植物物种,丰富植物类型组成;加强乡土植物的挖掘和使用,并进行了使用植物推荐。在景观形式美层面,加强色彩原理的运用,丰富景观色彩变化;丰富花境景观季相变化,合理构建景观空间;强化艺术构图手法,增强景观形式美感;合理配置植物,彰显自然灵动。在主观感知层面,在花境景观周围创造停留空间;打造特色标志景观。针对性的提出花境优化设计遵循原则,结合各层级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选取在评价中得分较低的各类样地进行景观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结合实际,为深入公园花境景观研究做参考。
刘必梅[3](2021)在《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墓地需求量增加,由此带来人地矛盾和环境破坏。近几年相关部门倡导推行节地生态葬,建设节地生态墓园。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建设生态墓园可以解决人地矛盾和保护生态环境,当前兴起的墓园生态葬区是传统墓园走向生态墓园的过渡。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演绎和实践验证的方法,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探讨墓园生态葬区景观的设计手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上海福寿园、浙江安贤园和钱江陵园等生态葬区的调查分析,总结其具有选址交通便利、景观空间开放、景观小品丰富、生态葬式多样、乔灌木搭配合理、长寿和观赏特征植物应用准确等特点。同时由于建设面积偏小,重节地葬而轻生态葬,也存在景观空间单一、休闲功能缺失、忽略文化景观、墓碑不够隐形等问题。2.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调研,提出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策略。选址上应满足交通便利、风水格局及场地条件良好的要求,总体设计要依据墓园整体风格、地形和立意合理布局,结合功能、植物、葬式和道路进行分区,处理山水与情感空间,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道路规划要考虑规模、分区及特殊时期人流,墓园小品要符合主题和殡葬文化,墓碑应生态、艺术化处理。植物种植强调利用感官、植物文化和多样化空间来表达景观意境,选择长寿、色彩、季相和象征意义的植物。3.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生态葬区为实践案例,结合“两山夹一谷”的地势现状,采用混合式“一轴两片四节点”布局,重点运用珍贵、长寿、多色彩树种,以期达到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生态葬区景观效果,既展示生态葬区的景观优势,又传播节地生态葬的理念,为墓园甚至社会带来了生态效益。
罗妮妮[4](2020)在《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道路在城市中扮演无法取代的空间环境角色,是为人们指示地理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城市形象。于城市景观而言,道路是为了处理城市景观轴线、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目前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状况和地域形象,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将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内涝、热岛效应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由于西安市目前的道路设计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缺乏整理性原则,一直将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上,忽略了对景观植物的设计和建设,原有少数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更是缺乏后期的养护措施。城市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不仅不能够满足生态与经济协调共生的发展需求,而且所展现出的城市道路景观并不能够推动人的使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综合提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海绵城市的加速推广,城市改造和更新备受重视,强化城区道路的提档升级,进而提升城市品质迫在眉睫,因此,目前的整改重点之一是城市的提升与改造,而城市道路景观则是市政景观设计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特选择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五类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作为具体参考,提出了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升改造的方法和策略,并以西咸新区思源环南路为例,在整改之前,将本地自然环境和文化脉络进行系统整理,提出了一系列围绕海绵城市开展设计和建设的方案,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为提升西安市整体道路景观水平和品质提供借鉴,从而整体上提升本市生态功能,为其他城市的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提供经验和借鉴。
吴刘帅[5](2020)在《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泾县马头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教育是一种以自然为师的体验型教育形式,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是确立人与自然正确关系的根本性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由于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教育资源,是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户外自然教室,是实施自然教育、生态旅游最为理想的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自然教育行业的兴起与繁荣,自然教育基地作为开展自然教育的载体平台,如何将儿童自然教育基地与乡村景观规划相融合,打造适宜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自然空间,重构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连接,有效解决儿童的“自然缺失症”现象,是目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论文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实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论文开篇以自然教育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自然教育的概念源泉、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研究,研究发现自然教育理念在国外的发展较为成熟,而我国关于自然教育的研究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而完备的自然教育理论体系。2、文中归纳总结了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分析,通过对4个国内外在乡村中开展的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自然教育活动划分为6种类型。研究发现,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场地在景观规划设计层面需满足以下要求:有可直接感知的自然元素、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营造趣味性的自然场地、满足儿童活动安全和尺度要求。为下文的乡村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和课程活动策划提供基础理论依据。3、选取上海市前小桔创意农场、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台湾关渡自然公园等3个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利用农田、森林、湿地等自然教育资源的景观设计手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其特色之处,提炼出景观特色、课程设计、自然教育活动等规划设计策略。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活动策划、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理论体系。4、基于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策略,并结合泾县马头祥的自然教育资源状况,对泾县马头祥儿童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轴一环一湖”的总体规划布局,并结合九个功能分区详述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针对性设计了涵盖6种类型多种特色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并对交通、水系、植物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设计。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论证理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我国同类型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帮助。
陈雅晴[6](2020)在《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东阿福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文化是一种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地域性产物,不同地区展现出多样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当地独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气息,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当地源远流长。现今,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越发重要,文化与景观的融合以及文化的展示方法,也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文化主题公园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不同于其它类型主题公园,文化主题公园更注重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特色的表达,营造一个景观环境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具有文化教育特色的休闲活动场所。挖掘文化价值,将文化符号融入景观设计,体现地域文化风情,丰富游客观赏体验,达到精神层次的满足。东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见证着东阿历史的发展进程,反映了东阿当地的民俗风情。文章深入挖掘东阿地域文化,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并萃取了优秀的东阿文化,包括东阿的养生文化、喜鹊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禅养文化。结合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方法,将其运用到山东东阿福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文化与景观合理搭配,突出东阿文化特色,传承东阿历史文脉。文章对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专项研究,对国内外文化主题公园的研究进展以及文化主题公园的相关概念进行整理分析。选取西安大唐芙蓉园、唐山皮影文化主题公园、青州东夷文化标志园和新田孝文化主题公园,四个国内优秀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案例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总结,探讨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的文化挖掘方法、文化表达形式、文化内容展现方式,并总结出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理论、设计要素以及设计方法。将研究的理论投入到实践当中,完成山东东阿福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前,对东阿的自然地理因素、气候状况以及历史人文背景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地现状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综合所有资料对东阿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东阿文化为主题,提炼东阿阿胶文化、喜鹊文化、梵呗文化、黄河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元素,转化为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需要,并遵守设计规范、设计原则和规划设计理念,制定规划设计目标,完成规划设计构思,将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方案实践。山东东阿福地公园采用“一心、一轴、八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形式,共分为入口景观区、中心景区、文化表演区、休闲娱乐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阿胶文化展览区、禅养文化区和喜鹊文化八个功能区。方案设置多个景观体验和休闲娱乐节点,如临水垂钓平台、健身广场、阳光草坪和亲水栈道等,满足公园基本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采用直观展示、抽象展示、再现展示和意境展示的文化景观设计形式。通过文化广场、景观雕塑、文化墙、文化展示牌、景观小品、地面铺装、文化展览、文化表演、文化活动等方式,突出东阿文化主题,确保东阿文化主题的明确性、特色性,潜移默化地加深游客对东阿文化的理解,延续传统文化,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文章对山东东阿福地公园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分区、主要景观节点设计、道路设计、铺装设计、竖向设计、水景设计、植物配置设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并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黄秋丽[7](2020)在《南宁城市公园园林藤本植物及其景观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藤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现代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对南宁城市公园中的园林藤本植物进行调查与分析,从园林藤本植物物种、常用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形式、园林藤本植物典型应用形式、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典型公园四个主要方面展开研究,进而归纳提出南宁城市公园园林藤本植物物种及景观营造的优势、问题与优化建议,以期为南宁园林藤本植物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参考,从而为园林藤本植物景观营造的发展提供助力。此研究是对南宁城市公园园林藤本植物的首次系统性研究,主要调查研究成果如下:(1)在园林藤本植物物种方面:南宁城市公园园林藤本植物共计59种,隶属于25科52属。其中,常用园林藤本植物29种,占比达49.15%,应用频率较高的前三种园林藤本植物为光叶子花(21次)、合果芋(18次)、异叶地锦(18次)。草质藤本植物与木质藤本植物分别为26种、33种,占比分别为44.07%、55.93%,并且依观赏特性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观茎、观根、兼观花叶、兼观花果、兼观叶茎、兼观果茎9类。同时,按应用形式分类,可分为棚架绿化、立柱绿化、假山石绿化、墙面绿化、篱垣绿化、地面绿化、造型绿化、悬垂绿化8类。(2)在常用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形式和园林藤本植物典型应用形式方面:南宁城市公园常用的29种园林藤本植物中代表性园林藤本植物有10种,分别为光叶子花、异叶地锦、合果芋、炮仗花、蒜香藤、使君子、吊竹梅、五爪金龙、龟背竹、绿萝。其中,异叶地锦、龟背竹、绿萝适用于现今其所被应用的所有应用形式,并且景观效果较佳。光叶子花、合果芋、炮仗花、蒜香藤、使君子、吊竹梅、五爪金龙虽均有景观效果欠佳的应用形式,但其多数应用形式景观效果均较佳。同时,棚架绿化、立柱绿化、假山石绿化、墙面绿化、篱垣绿化、地面绿化为园林藤本植物典型应用形式。(3)在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典型公园方面: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典型公园有6个,分别为青秀山风景区、南湖公园、南宁市人民公园、金花茶公园、新秀公园、南宁动物园,并且具有以下可借鉴学习的园林藤本植物景观营造经验:在空间分布上应以“集中分布为主,分散分布为辅”,景观单元应突出“线状>点状>面状”的特点,季相色彩应以“紫色、紫红色、橙黄色、黄色”为参考,并且应具备园林藤本植物应用自身特色。
吴灏然[8](2021)在《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花园植物的应用、专类花园的推广极为迫切。国内对于观赏价值显着的专类花园尚缺少系统研究,故本文研究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中的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明确专类花园的定义并总结归纳其类型范围。通过对国内外专类花园案例相关图文资料搜集和实地踏查,研究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和配置手法,以期为我国专类花园营建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梳理专类花园历史发展脉络,明确专类花园发展渊源和相关概念为:1)专类花园中西方雏形都源自实用性的专类植物栽培;2)以植物和植物科学知识展示为主的传统专类园受到当代主流审美的影响,以满足人们日益精致的观赏需求和使用需求为首位,拓展为类型多元、主题创新的花园类型,即专类花园;3)专类花园植物景观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地域性和功能性,对于设计和营建当代中国花园具有借鉴意义。(2)基于国内外文献专类花园相关资料分析,概述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并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社会学特征5大主题特征为划分依据,提出体现植物亲缘关系、植物生境条件、植物观赏特性、植物特定使用价值、植物生态功能、针对特定人群、具有特殊社会意义和人文历史内涵的8大专类花园类型。(3)从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植物个体的美学特征、植物空间构成形式、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4个方面,系统分析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提出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主题导向,即采取多样造景手法烘托主题,以骨干植物支撑空间结构、主题植物表达空间意境、填充植物丰富空间细节,并运用相关构图原则和植物组团设计手法,创造多样空间体验。(4)对国内外专类花园典型案例进植物景观分析,研究每一类别的专类花园植物造景设计手法,并结合10个专类花园实地调研成果分析国内专类花园建设现状:1)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为主题的专类花园运用最为广泛;2)形成以乔灌木为骨干,多年生草本为主体,一二年生草花为填充的植物造景模式;3)植物品种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多样性欠缺;4)设计理念重艺术而轻生态;5)建设水平与养护水平参差不齐。(5)通过自闭症儿童康复专类花园实践探索,从患儿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出发,探讨康复专类花园的空间构建、植物组合等设计方法,于实践中总结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并提出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的重要意义。(6)根据沪杭地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的花卉资源,推荐在沪杭地区营建岩石园、观赏草园、可食花园等不同类型的专类花园植物材料共317种(含品种)。
祝心怡[9](2020)在《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同化现象也日益加深。同时人口分布过于密集和集中导致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频发,如大量的耕地和水体被城市建设所占用,林地被砍伐。而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新命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相关研究方法,对高安市绿地特色地域规划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考证,并最终归纳总结如何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系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对高安这座城市具有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在高安的人工环境塑造方面更是相得益彰,独具一格。高安市分布有华林寨—上游湖景区、贾家古村等着名历史文化景点,并随着历史和人文环境的演化和影响逐步形成高安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地域特色的不足之处,并总结得出两方面提升意见:生态环境方面,在突出和挖掘城市周边自然资源的同时,注意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自然景观的打造;人工环境方面,结合自身城市中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城市特色绿地空间规划。争取能找到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模式。
林秋华[10](2019)在《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文中对绍兴市区39处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文献查阅,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地被植物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部分地被植物进行了质量评价,总结归纳了绍兴市区常用的地被植物配置模式。最后针对地被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214种,隶属于75科,143属。灌木类与草本类地被植物占比较大,分别为34.58%和55.14%。观花与观叶地被植物种类分别有126种和94种。地被植物的应用频度大部分较低,高于60%的仅6种,而低于20%的有170种。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种类、应用形式均最为丰富。(2)对绍兴市区85种地被植物就植株质量、观赏特性和应用质量三个准则层,植株高度、覆盖能力、花期花色等10个评价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匍枝亮绿忍冬(Lonicera nitida‘Maigrun’)、金叶大花六道木(Abelia grandiflora‘Francis Mason’)等10种可在绍兴市区广泛推广应用的地被植物。(3)归纳了绍兴市区常用的单种、两种和多种地被植物的配置模式,并针对四季分别推荐了繁花型、花木型、花叶型、耐荫型、色叶型、观赏草型、冬果型和绿叶型共8种地被植物配置模式。(4)指出了绍兴市区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应用种类、植物景观、生态适应性和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1)开发野生和乡土地被植物资源,推广应用优良地被植物资源,适当引进新优地被。(2)注重地被植物配置多样性与协调性,营造特色地被植物景观。(3)了解地被植物生态习性,配置遵循生态原则。(4)多选用养护成本低,管理粗放的地被植物,对养护工人予以专业知识和技术上的培训。
二、介绍几种新颖优良的地被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种新颖优良的地被植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1.4.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感知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
2.1.2 湿地公园类型 |
2.1.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2.2 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 |
2.2.1 感知与认知 |
2.2.2 生态美学 |
2.2.3 生态—审美感知 |
2.3 扎根理论 |
2.3.1 扎根理论的起源与流派 |
2.3.2 扎根理论的特征 |
2.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
2.4 使用后评价 |
2.4.1 使用后评价概念及类型 |
2.4.2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
2.4.3 使用后评价的应用 |
2.4.4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
2.5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3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 |
3.1 同类型对象研究 |
3.1.1 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3.1.2 本研究的界定 |
3.2 研究对象选择 |
3.2.1 选择依据 |
3.2.2 选择结果 |
3.3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
3.3.1 场地概况 |
3.3.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3.3.3 水体设计 |
3.3.4 植物设计 |
3.3.5 地形设计 |
3.3.6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
3.4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
3.4.1 场地概况 |
3.4.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3.4.3 水体设计 |
3.4.4 植物设计 |
3.4.5 地形设计 |
3.4.6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存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构建 |
4.1 公众感知标准 |
4.1.1 调研方法及步骤 |
4.1.2 资料收集 |
4.1.3 访谈过程 |
4.1.4 受访者类型划分 |
4.1.5 数据分析 |
4.1.6 标准构建 |
4.2 专家认知标准 |
4.2.1 研究步骤 |
4.2.2 文献分析 |
4.2.3 专家访谈 |
4.2.4 标准构建 |
4.3 设计评价标准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文献收集 |
4.3.3 标准构建 |
4.4 三类不同标准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 |
5.1 典型节点空间选取 |
5.1.1 选取原则、方法及步骤 |
5.1.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
5.1.3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
5.1.4 确定设计影响因子 |
5.2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2.1 问卷设计原则 |
5.2.2 问卷结构 |
5.2.3 问卷收集 |
5.3 数据分析 |
5.3.1 分析方法 |
5.3.2 基础数据分析 |
5.3.3 坑塘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3.4 生态安全岛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3.5 溪涧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 |
6.1 优化节点空间选取 |
6.2 坑塘湿地优化 |
6.2.1 场景2 优化策略 |
6.2.2 场景4 优化策略 |
6.3 生态安全岛优化 |
6.3.1 场景10 优化策略 |
6.3.2 .场景17 优化策略 |
6.4 溪涧湿地优化 |
6.4.1 场景20 优化策略 |
6.4.2 场景26 优化策略 |
6.4.3 场景28 优化策略 |
6.5 优化结果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调查问卷 |
附录—Ⅴ 生态安全岛数据分析表格 |
附录—Ⅵ 溪涧湿地数据分析表格 |
致谢 |
(2)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界定 |
1.2.1 中心城区 |
1.2.2 综合公园 |
1.2.3 花境 |
1.2.4 景观美学评价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花境的研究与实践 |
1.3.2 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研究进展 |
1.3.3 重庆地区花境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景观评价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园林美学理论 |
2.1.2 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
2.1.3 景观三元论 |
2.1.4 审美心理学 |
2.2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和评价方法 |
2.2.1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 |
2.2.2 景观美学评价方法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4 层次分析法用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合理性 |
2.4.1 层次分析法选取依据及优势 |
2.4.2 层次分析法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
2.4.3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园花境实地调研分析 |
3.1 调研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重庆花境发展基本情况概况 |
3.2 调研方案 |
3.2.1 调研对象与评价主体的选择 |
3.2.2 调研内容 |
3.2.3 调研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花境植物特征分析 |
3.3.2 花境景观组合美分析 |
3.3.3 花境景观色彩美分析 |
3.3.4 花境景观构图艺术性分析 |
3.3.5 花境景观空间层次美分析 |
3.3.6 花境景观季相美分析 |
3.3.7 花境景观管护分析 |
3.3.8 花境景观感知美分析 |
3.3.9 花境景观类型分析 |
3.3.10 花境景观偏好调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
4.1 花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4.2.2 因子权重值计算步骤 |
4.2.3 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
4.2.5 权重结果与分析 |
4.3 综合景观评价计算 |
4.3.1 评价指标赋值计算 |
4.3.2 综合评价计算 |
4.4 综合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花境样本点景观质量分析 |
4.4.2 花境景观类型质量分析 |
4.4.3 景观评价因子各样本比较分析 |
4.4.4 景观美学评价得分较优样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公园绿地花境景观优化策略 |
5.1 综合公园花境景观存在的问题 |
5.1.1 物种组成特性方面 |
5.1.2 植物色彩的搭配 |
5.1.3 花境的层次结构 |
5.1.4 花境的季相景观 |
5.1.5 景观的特色性和创新性 |
5.1.6 花境景观的管理养护 |
5.2 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原则和策略 |
5.2.1 优化原则 |
5.2.2 优化策略 |
5.2.3 公园花境景观的养护管理问题及策略探讨 |
5.3 花境景观优化设计 |
5.3.1 主景花境优化 |
5.3.2 庭院花境优化 |
5.3.3 林缘花境优化 |
5.3.4 路缘花境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花境植物名录表 |
附录2:花境植物运用频率统计表 |
附录3:花境问卷调研表 |
附录4: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5:各样地指标得分结果汇总 |
附录6:花境景观美学评价样地照片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矛盾的尴尬局面 |
1.1.2 生态环境的逐渐破坏 |
1.1.3 殡葬观念的扬弃继承 |
1.1.4 生态葬的推广发展 |
1.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相关理论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墓园殡葬文化 |
1.3.1.1 西方殡葬文化 |
1.3.1.2 东方殡葬文化 |
1.3.1.3 东方殡葬文化与生态葬的“矛盾” |
1.3.2 生态葬 |
1.3.2.1 国外绿色殡葬 |
1.3.2.2 国内生态葬 |
1.3.2.3 国内外的生态葬形式 |
1.3.2.4 生态葬的发展优势 |
1.3.3 墓园景观 |
1.3.3.1 国外墓园景观 |
1.3.3.2 国内墓园景观 |
1.3.3.3 国内墓园景观与生态葬的结合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墓园生态葬区案例研究 |
2.1 国内墓园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 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
2.2.1 上海福寿园 |
2.2.1.1 园区建设情况 |
2.2.1.2 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2 浙江安贤园 |
2.2.2.1 园区建设情况 |
2.2.2.2 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2.3 其他 |
2.2.3 钱江陵园 |
2.2.3.1 园区建设概况 |
2.2.3.2 生态葬区建设情况 |
2.2.4 调查结果分析 |
2.2.4.1 建设情况对比 |
2.2.4.2 植物配置对比 |
2.2.4.3 存在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策略 |
3.1 设计原则 |
3.2 选址影响因素 |
3.2.1 在墓园中选址 |
3.2.2 风水格局 |
3.2.3 场地条件 |
3.3 总体设计策略 |
3.3.1 景观空间布局 |
3.3.2 分区划分 |
3.3.2.1 以生态葬式划分 |
3.3.2.2 以功能分区划分 |
3.3.2.3 以植物特色划分 |
3.3.2.4 以道路划分 |
3.3.3 景观空间营造 |
3.3.3.1 山水空间布置 |
3.3.3.2 情感空间组织 |
3.3.3.3 空间利用率提升 |
3.3.4 道路系统规划 |
3.3.5 墓园小品设计 |
3.4 植物种植策略 |
3.4.1 植物配置原则 |
3.4.1.1 因地制宜,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
3.4.1.2 综合考虑,发挥植物的有效功能 |
3.4.1.3 打破“僵”局,植物景观要灵活布局 |
3.4.1.4 合理搭配,建植物生态群落景观 |
3.4.1.5 长远考虑,兼顾近期和远期效果 |
3.4.2 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 |
3.4.2.1 利用人的感官,配置相应植物 |
3.4.2.2 利用植物文化,营造植物意境 |
3.4.2.3 处理植物空间,多样化烘托意境 |
3.4.3 植物种类选择 |
3.4.3.1 长寿植物的应用 |
3.4.3.2 植物色彩、姿态的搭配 |
3.4.3.3 植物季相的变化 |
3.4.3.4 植物的象征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4 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实践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项目概况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文化背景 |
4.2.3 地理区位及设计范围 |
4.2.4 场地现状分析 |
4.2.4.1 地形地貌 |
4.2.4.2 植被现状 |
4.2.4.3 风水格局 |
4.2.5 SWOT分析 |
4.3 总体设计 |
4.3.1 规划目标 |
4.3.2 设计构思 |
4.3.3 规划布局 |
4.3.4 功能分区 |
4.3.5 道路交通 |
4.4 植物种植设计 |
4.4.1 种植设计理念 |
4.4.2 植物景观布局 |
4.4.3 节点植物配置 |
4.4.3.1 红梅傲雪 |
4.4.3.2 红豆相思 |
4.4.3.3 杜鹃啼血 |
4.4.3.4 玉兰芳馨 |
4.4.3.5 樱雪云影 |
4.4.4 种植形式分析 |
4.4.5 植物季相分析 |
4.4.5.1 常绿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 |
4.4.5.2 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及观赏期 |
4.4.5.3 植物色彩分析 |
4.4.6 植物特殊寓意分析 |
4.5 专项设计 |
4.5.1 文化景观 |
4.5.1.1 文化墙 |
4.5.1.2 雕塑小品 |
4.5.2 地面铺装 |
4.5.3 墓位设计 |
4.5.3.1 骨灰容器 |
4.5.3.2 墓碑 |
4.5.4 互联网殡葬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点(案例)植物种类目录 |
附录B “福寿园”生态葬区植物种类目录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城市道路的组成 |
2.1.2 城市道路分级及其分类 |
2.1.3 景观 |
2.1.4 城市道路景观 |
2.1.5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的类型 |
2.1.6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
2.1.7 城市道路景观的特征 |
2.2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
2.2.1 辅助道路交通安全功能 |
2.2.2 景观功能 |
2.2.3 社会功能 |
2.2.4 生态需求功能 |
2.2.5 微型活动场所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海绵城市理论 |
2.3.2 线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3.3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2.3.4 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3.6 景观美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现状调研 |
3.1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以科技路为例 |
3.2.1 道路概况 |
3.2.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2.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2.4 配套设施 |
3.2.5 特色节点 |
3.2.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2.7 总结 |
3.3 生活性道路景观设计——以翠华路为例 |
3.3.1 道路概况 |
3.3.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3.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3.4 配套设施 |
3.3.5 特色节点 |
3.3.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3.7 总结 |
3.4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以雁塔西路为例 |
3.4.1 道路概况 |
3.4.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4.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4.4 配套设施 |
3.4.5 特色节点 |
3.4.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4.7 总结 |
3.5 立交桥道路景观设计——以二环南路东段为例 |
3.5.1 道路概况 |
3.5.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5.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5.4 配套设施 |
3.5.5 特色景观节点 |
3.5.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5.7 总结 |
3.6 商业街道路景观设计——以小寨东路为例 |
3.6.1 道路概况 |
3.6.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6.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6.4 配套设施 |
3.6.5 特色节点 |
3.6.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6.7 总结 |
3.7 西安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1 道路景观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
3.7.2 规划缺乏前瞻性,后续发展不足 |
3.7.3 景观设计缺乏人本意识 |
3.7.4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
3.7.5 功能性服务设施缺乏系统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策略及方法 |
4.1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原则 |
4.1.1 安全性和功能优先的原则 |
4.1.2 以人为本原则 |
4.1.3 植物配置原则 |
4.1.4 生态性原则 |
4.2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目标 |
4.2.1 强调道路与沿线环境的整体感 |
4.2.2 完善参与性与统一性 |
4.2.3 建立序列性和导向性 |
4.2.4 回归城市慢行生活 |
4.3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设计 |
4.3.1 植物设计 |
4.3.2 路面与铺地 |
4.3.3 节点景观设计 |
4.3.4 步行道 |
4.3.5 道路景观小品 |
4.3.6 道路功能服务设施 |
4.4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 |
4.4.1 道路标准化设计 |
4.4.2 通过微型活动场所推动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联 |
4.4.3 加强交叉口道路节点的特色 |
4.4.4 路面设计 |
4.4.5 加强景观带的人文关怀 |
4.4.6 海绵城市的融合设计 |
4.4.7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
4.4.8 服务设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应用研究——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思源环南路 |
5.1 项目背景 |
5.2 现状分析 |
5.2.1 功能设施不健全 |
5.2.2 景观质量差 |
5.2.3 缺乏人性化 |
5.3 改造设计的理念 |
5.3.1 功能定位 |
5.3.2 周边用地性质 |
5.3.3 交通规划 |
5.4 场地特征 |
5.4.1 道路空间特征 |
5.4.2 设计依据 |
5.4.3 思路解读 |
5.4.4 设计理念 |
5.4.5 设计目标 |
5.4.6 设计范围及面积 |
5.4.7 改造原则 |
5.5 重要节点改造设计 |
5.5.1 道路标准段 |
5.5.2 联系周边用地的微型活动场所设计 |
5.5.3 道路分区及节点设计 |
5.5.4 路面设计 |
5.5.5 海绵城市道路景观设施设计 |
5.5.6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
5.5.7 服务设施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泾县马头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自然缺失现象日益严重 |
1.1.2 自然教育的兴起 |
1.1.3 宏观政策的支持与考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然教育及其相关概念 |
2.1.2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的概念 |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大自然教育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儿童设计学理论 |
2.2.4 景观感知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2.3.1 自然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
2.3.2 自然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
2.3.3 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特征与活动案例分析 |
3.1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类型 |
3.2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特点 |
3.2.1 地域性 |
3.2.2 季节性 |
3.2.3 自发性 |
3.2.4 可持续性 |
3.3 乡村中的自然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
3.3.1 生态性开发原则 |
3.3.2 特色性开发原则 |
3.3.3 文化性开发原则 |
3.4 在乡村中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分析 |
3.4.1 乡村自然资源的独特性 |
3.4.2 乡村景观类型的丰富性 |
3.5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分析 |
3.5.1 案例介绍 |
3.5.2 儿童自然教育活动的特征分析 |
3.5.3 儿童自然教育活动的教育内容 |
3.5.4 活动场地的设计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然教育实践案例研究 |
4.1 上海市前小桔创意农场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规划设计 |
4.1.3 小结 |
4.2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特色 |
4.2.3 小结 |
4.3 台湾关渡自然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自然教育场地与设施 |
4.3.3 自然教育活动 |
4.3.4 运营管理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
5.1 规划策略 |
5.1.1 规划设计原则 |
5.1.2 项目选址与定位 |
5.1.3 布局模式 |
5.1.4 景观要素设计 |
5.2 自然教育课程活动设计 |
5.2.1 以对象制定活动 |
5.2.2 以条件制定活动 |
5.3 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设计 |
5.3.1 自然教育解说的形式 |
5.3.2 自然教育解说的内容 |
5.3.3 自然教育解说的设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践案例——以泾县马头祥儿童自然教育基地为例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上位规划解读 |
6.1.3 区位分析 |
6.1.4 自然条件 |
6.1.5 现状分析 |
6.1.6 基地SWOT分析 |
6.1.7 市场分析 |
6.2 规划目标 |
6.3 规划依据 |
6.4 规划设计理念 |
6.5 总体规划 |
6.6 规划设计分区 |
6.6.1 入口服务区 |
6.6.2 农事体验区 |
6.6.3 户外拓展区 |
6.6.4 湿地认知区 |
6.6.5 苗木认知区 |
6.6.6 森林拓展区 |
6.6.7 森林观察区 |
6.6.8 动物喂养区 |
6.6.9 文创生活区 |
6.7 专项规划 |
6.7.1 交通规划 |
6.7.2 水系规划 |
6.7.3 植物规划 |
6.7.4 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
6.8 自然教育活动策划 |
6.9 经济技术指标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东阿福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化主题公园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主题公园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主题公园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1.4.2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1.4.3 山东福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归纳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文化主题公园相关概念概述 |
1.7.1 主题公园 |
1.7.2 文化 |
1.7.3 文化主题公园 |
第2章 文化主题公园调研与案例分析 |
2.1 调研方法与内容 |
2.1.1 调研方法 |
2.1.2 调研内容 |
2.2 文化主题公园案例调查分析 |
2.2.1 大唐芙蓉园 |
2.2.2 唐山皮影主题公园 |
2.2.3 青州东夷文化标志园 |
2.2.4 新田孝文化主题公园 |
2.3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总结 |
2.3.1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3.2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
2.3.3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第3章 山东东阿福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3.1 基地概况 |
3.1.1 基地背景 |
3.1.2 区位概况 |
3.1.3 基地区位概况 |
3.2 东阿文化分析 |
3.2.1 养生—阿胶文化 |
3.2.2 吉祥—喜鹊文化 |
3.2.3 生态—黄河文化 |
3.2.4 历史—民俗文化 |
3.2.5 梵呗—禅养文化 |
3.3 设计总则 |
3.3.1 设计依据 |
3.3.2 设计原则 |
3.3.3 规划设计目标 |
3.3.4 规划设计理念和构思 |
3.4 总体规划 |
3.4.1 总体布局 |
3.4.2 分区设计 |
3.5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
3.5.1 入口广场 |
3.5.2 亲水平台 |
3.5.3 民俗文化广场 |
3.5.4 滨水木栈道 |
3.5.5 花海漫步 |
3.5.6 黄河文化生态岛与临水垂钓平台 |
3.5.7 禅文化体验区阳光草坪 |
3.5.8 喜鹊文化广场 |
3.6 文化特色设计 |
3.6.1 直观展示文化景观 |
3.6.2 抽象展示文化景观 |
3.6.3 再现展示文化景观 |
3.6.4 意境展示文化景观 |
3.7 专项设计 |
3.7.1 道路交通设计 |
3.7.2 铺装设计 |
3.7.3 景观建筑设计 |
3.7.4 园林小品设计 |
3.7.5 竖向设计 |
3.7.6 水景设计 |
3.7.7 植物配置设计 |
3.7.8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3.8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件 |
(7)南宁城市公园园林藤本植物及其景观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藤本植物 |
1.3.2 植物景观 |
1.4 藤本植物的价值 |
1.4.1 观赏价值 |
1.4.2 生态价值 |
1.4.3 文化价值 |
1.5 藤本植物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研究概况 |
1.5.2 国内研究概况 |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的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调查区域概况、调查方案及数据处理 |
2.1 调查区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环境 |
2.2 调查方案及数据处理 |
2.2.1 园林藤本植物物种调查 |
2.2.2 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典型公园调查 |
第三章 园林藤本植物物种调查结果分析 |
3.1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1 物种分布分析 |
3.1.2 应用频率分析 |
3.1.3 科属种的构成分析 |
3.1.4 生活型组成分析 |
3.1.5 物种来源分析 |
3.1.6 观赏特性分析 |
3.1.7 应用形式分析 |
3.1.8 物种特点分析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用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形式分析 |
4.1 种类及应用次数 |
4.2 各植物应用形式汇总对比与分析 |
4.2.1 应用形式汇总 |
4.2.2 应用形式景观效果对比 |
4.2.3 应用形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园林藤本植物典型应用形式分析 |
5.1 各应用形式汇总 |
5.2 典型应用形式分析 |
5.2.1 棚架绿化 |
5.2.2 立柱绿化 |
5.2.3 假山石绿化 |
5.2.4 墙面绿化 |
5.2.5 篱垣绿化 |
5.2.6 地面绿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园林藤本植物应用典型公园调查结果分析 |
6.1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1.1 青秀山风景区 |
6.1.2 南湖公园 |
6.1.3 南宁市人民公园 |
6.1.4 金花茶公园 |
6.1.5 新秀公园 |
6.1.6 南宁动物园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园林藤本植物物种及景观营造优势、问题与优化建议 |
7.1 物种及景观营造的优势 |
7.1.1 物种的优势 |
7.1.2 景观营造的优势 |
7.2 物种及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
7.2.1 物种存在的问题 |
7.2.2 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
7.3 物种及景观营造的优化建议 |
7.3.1 物种的优化建议 |
7.3.2 景观营造的优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研究的创新点 |
8.2.2 研究的不足 |
8.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1 附表 |
附录2 附表 |
附录3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专类花园相关概念及辨析 |
2.1 花园探析 |
2.1.1 花园起源与发展 |
2.1.2 花园概念 |
2.2 专类花园探析 |
2.2.1 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 |
2.2.2 专类花园概念 |
2.2.3 专类花园植物元素概念 |
2.3 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专类园 |
2.3.2 专类花园与专类园的比较 |
2.4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国内外研究分析与提炼 |
2.4.1 国内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4.2 国外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
3.1 调研方法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方法 |
3.2 体现植物亲缘关系的专类花园 |
3.2.1 景观特征 |
3.2.2 案例分析 |
3.2.2.1 观赏草园(Grass Garden) |
3.2.2.2 植物造景分析 |
3.3 体现植物生境条件的专类花园 |
3.3.1 景观特征 |
3.3.2 案例分析 |
3.3.2.1 岩石花园(Rock Garden) |
3.3.2.2 植物造景分析 |
3.4 突出植物观赏特性的专类花园 |
3.4.1 景观特征 |
3.4.2 案例分析 |
3.4.2.1 草花园(Flower Garden) |
3.4.2.2 植物造景分析 |
3.5 突出植物使用价值的专类花园 |
3.5.1 景观特征 |
3.5.2 案例分析 |
3.5.2.1 可食花园(Edible Garden) |
3.5.2.2 植物造景分析 |
3.6 突出植物生态功能的专类花园 |
3.6.1 景观特征 |
3.6.2 案例分析 |
3.6.2.1 蝴蝶花园(Butterfly Garden) |
3.6.2.2 植物造景分析 |
3.7 针对特定人群的专类花园 |
3.7.1 景观特征 |
3.7.2 案例分析 |
3.7.2.1 盲人花园(Garden For The Blind) |
3.7.2.2 植物造景分析 |
3.8 体现特殊社会意义的专类花园 |
3.8.1 景观特征 |
3.8.2 案例分析 |
3.8.2.1 纪念花园(Memorial Garden) |
3.8.2.2 植物造景分析 |
3.9 彰显人文艺术内涵的专类花园 |
3.9.1 景观特征 |
3.9.2 案例分析 |
3.9.2.1 艺术型花园(Art Garden) |
3.9.2.2 植物造景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手法 |
4.1 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 |
4.1.1 基于生活型的花园植物分类 |
4.1.2 基于景观空间结构的花园植物分类 |
4.2 植物个体美学特征 |
4.2.1 花园植物的视觉特征 |
4.2.2 花园植物的其他特征 |
4.2.3 视觉构图设计运用要点 |
4.2.3.1 构图原则 |
4.2.3.2 植物组团的设计手法 |
4.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
4.3.1 花园植物的空间特征 |
4.3.2 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2.1 单体空间的特征 |
4.3.2.2 空间布局要点 |
4.3.2.3 空间序列排布 |
4.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属性 |
4.4.1 审美意境的生成 |
4.4.2 专类花园植物材料选择 |
4.5 小结 |
5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实践探索 |
5.1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 |
5.1.1 前期分析 |
5.1.2 规划设想 |
5.1.3 概念方案 |
5.1.4 分区设计 |
5.1.5 植物造景设计 |
5.2 浙沪专类花园植物推荐表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城市化对绿地系统的要求 |
1.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要求 |
1.2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 |
1.1 高安市绿地概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自然条件 |
1.1.3 自然资源 |
1.1.4 人文资源 |
1.1.5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
1.2 区域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1.2.1 区域绿地分类 |
1.2.2 区域绿地现状分析 |
1.3 规划区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1.3.1 绿地现状调查方法 |
1.3.2 公园绿地调查分析 |
1.3.3 防护绿地调查分析 |
1.3.4 广场用地调查分析 |
1.3.5 附属绿地调查分析 |
1.3.6 园林绿化树种调查分析 |
1.3.7 古树名木调查 |
1.3.8 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调查 |
1.3.9 城市绿地总体评价 |
1.4 SWOT分析 |
1.4.1 优势(strength) |
1.4.2 劣势(weakness) |
1.4.3 机遇(opportunity) |
1.4.4 挑战(threats) |
第三章 规划总则与相关研究 |
1.1 规划依据 |
1.2 规划期限 |
1.3 人口规模 |
1.3.1 规划近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
1.3.2 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
1.4 规划范围 |
1.5 规划指导思想 |
1.6 规划原则 |
1.7 规划目标与指标 |
1.7.1 总体目标 |
1.7.2 具体目标 |
1.7.3 规划指标 |
1.8 相关规划研究 |
1.8.1 《高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分析 |
1.9 《瑞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析 |
1.9.1 规划范围 |
1.9.2 背景解读 |
1.9.3 空间布局策略 |
1.9.4 功能结构 |
1.9.5 绿化系统规划 |
1.9.6 景观系统规划 |
第四章 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1.1 理论简述 |
1.2 高安市绿地适宜性评价 |
1.2.1 影响因子选取与分析 |
1.2.2 影响因子权重的给定 |
1.2.3 多因子叠加分析 |
1.2.4 评价结果分析 |
1.3 市域绿地结构与布局 |
1.3.1 规划原则 |
1.3.2 市域绿地规划结构 |
1.3.3 区域绿地分类发展规划 |
1.3.4 风景游憩绿地规划 |
1.3.5 区域设施防护绿地规划 |
1.3.6 生产绿地规划 |
1.3.7 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控制 |
第五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1.1 高安市城市格局演变 |
1.1.1 中心城区形态演变 |
1.1.2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1.1.3 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
1.1.4 城市空间环境分析 |
1.2 规划对策 |
1.3 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
1.4 各片区景观风貌引导 |
1.4.1 老城区 |
1.4.2 城北新区 |
1.4.3 瑞阳新区 |
1.4.4 新世纪工业园区 |
1.5 规划指标 |
1.6 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
1.6.1 绿地布局调整 |
1.6.2 公园绿地布局 |
1.6.3 绿地指标 |
1.6.4 绿地系统结构 |
1.7 公园绿地(G1)规划 |
1.7.1 规划原则 |
1.7.2 规划指标 |
1.7.3 公园绿地规划 |
1.8 防护绿地(G2)规划 |
1.8.1 道路防护绿地 |
1.8.2 高压走廊绿带 |
1.8.3 卫生隔离绿带 |
1.8.4 防风林带 |
1.9 广场用地(G3)规划 |
1.9.1 广场用地(G3) |
1.10 附属绿地(G4)规划 |
1.10.1 附属绿地规划指标 |
1.10.2 居住绿地规划 |
1.10.3 工业附属绿地规划 |
1.10.4 公共设施附属绿地 |
1.10.5 仓储及市政设施附属绿地规划 |
1.10.6 城市道路绿地 |
第六章 专项规划 |
1.1 树种规划 |
1.1.1 树种规划原则 |
1.1.2 植物现状分析 |
1.1.3 树种规划目标 |
1.1.4 树种总体规划 |
1.1.5 植物规划指标 |
1.1.6 一般树种规划 |
1.2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
1.2.1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原则 |
1.2.2 防灾避险总体规划 |
1.2.3 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
1.3 生态修复规划 |
1.3.1 生态修复定义与特点 |
1.3.2 生态修复规划 |
1.3.3 高安市城区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1.3.4 高安市单体生态修复项目规划 |
1.4 城市绿道规划 |
1.4.1 绿道的定义 |
1.4.2 城市绿道功能 |
1.4.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
1.4.4 高安市绿道规划 |
1.4.5 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
1.5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1.5.1 古树名木等级划分 |
1.5.2 古树名木的价值 |
1.5.3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
1.5.4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
1.5.5 高安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 |
1.5.6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分析与评价 |
1.5.7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
1.5.8 管理要求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10)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被植物基础知识 |
1.2.1 地被植物的概念 |
1.2.2 地被植物的分类 |
1.2.3 地被植物的作用 |
1.3 国内外地被植物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地被植物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地被植物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相关理论 |
2.1 园林生态学 |
2.2 园林美学 |
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4 色彩应用理论 |
2.5 地被植物配置原则 |
2.5.1 科学性原则 |
2.5.2 功能性原则 |
2.5.3 经济性原则 |
2.5.4 安全性原则 |
2.5.5 艺术性原则 |
3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调查与结果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条件 |
3.1.3 自然环境 |
3.1.4 植物资源 |
3.2 调查时间与地点 |
3.3 调查内容及数据整理 |
3.3.1 调查内容 |
3.3.2 数据整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种类组成 |
3.4.2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生活型分析 |
3.4.3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
3.4.4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4.5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
3.5 小结 |
4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质量评价 |
4.1 评价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德尔菲法 |
4.2.2 层次分析法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1 评价结果与等级划分 |
4.3.2 评价分析 |
4.4 小结 |
5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研究 |
5.1 地被植物在不同园林绿地类型中的配置模式研究 |
5.1.1 公园绿地 |
5.1.2 广场用地 |
5.1.3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 |
5.1.4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
5.1.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附属绿地 |
5.2 绍兴市园林地被植物景观常用配置模式总结 |
5.2.1 单种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5.2.2 两种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5.2.3 多种(三种及以上)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5.3 绍兴市区地被植物配置模式推荐 |
5.3.1 春景型 |
5.3.2 夏景型 |
5.3.3 秋景型 |
5.3.4 冬景型 |
5.4 小结 |
6 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地被植物应用种类方面 |
6.1.2 地被植物景观配置方面 |
6.1.3 地被植物生态适应性方面 |
6.1.4 地被植物管理方面 |
6.2 提升策略 |
6.2.1 丰富地被植物种类,推广应用优良地被植物 |
6.2.2 注重地被植物配置多样性与协调性,营造特色地被植物景观 |
6.2.3 遵循生态原则,合理配置植物 |
6.2.4 完善后期养护工作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绍兴市区园林绿地主要应用地被植物名录 |
附录二: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质量评价体系权重值专家问卷 |
附录三: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介绍几种新颖优良的地被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D]. 聂移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贵香. 西南大学, 2021(01)
- [3]墓园生态葬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丽水市云和县福寿园为例[D]. 刘必梅.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罗妮妮. 长安大学, 2020(06)
- [5]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研究 ——以泾县马头祥为例[D]. 吴刘帅.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东阿福地公园为例[D]. 陈雅晴.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7]南宁城市公园园林藤本植物及其景观调查与分析[D]. 黄秋丽. 广西大学, 2020(02)
- [8]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吴灏然. 浙江大学, 2021(01)
- [9]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祝心怡.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绍兴市区园林绿地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研究[D]. 林秋华.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