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符号和符号的创造性

论符号和符号的创造性

一、论标志符号的创意(论文文献综述)

杨颖蕊[1](2020)在《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包装与推广的设计符号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国产奇幻电影跟随世界奇幻电影兴起的步伐也获得了火热的发展,尤其在2010年后这股热潮更加澎湃。随着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设计也参与到电影制作、包装与推广的许多方面。电影的海报、片头、道具及其相关衍生品部分对于电影本身而言都意义非常,它们除了是电影本身创作表达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为电影的宣传助力、引发大众讨论之外,又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依托于影片本体系统又可独立制作,提取影片的意向元素进行设计组合。国产奇幻电影对于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与国内对原创设计的追求有着共同的趋势,国产奇幻虽然热门,却在近一两年开始出现疲软态势,本文试图从相关的设计部分入手,为其包装与推广助力,增加其附加值,对2000年后的国产奇幻电影的海报、片头、道具与衍生品部分进行符号学视角下的研究。同时也探讨了几部分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艺术性与为影片服务的商业性、叙事性的平衡。本文首先对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进行了按时间线的梳理,得出国产奇幻在受到西方影响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建构标准,从故事蓝本、主题表达、世界观的传递到角色特征和发展趋势都充满了本民族的特色,在深受中国观众审美影响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力量影响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引导着视觉消费的趋势和对审美的培养。其次通过对院线版电影预告海报与正式海报两大部分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国产奇幻电影海报符号的构建、视觉符号表征的详解以及修辞手法在其中的运用,得出在新时代的跨文化语境与民族文化语境下,预告海报为了更好地展现和推广电影文化内涵,会使用多种艺术性表达手法结合民族文化形式吸引大众的注意,正式海报的堆人头的构图模式和明星效应的强烈商业化表现遭到大众的诟病。接着主要从视觉修辞的角度对国产奇幻电影的片头尾部分进行了研究,摸索了系列化作品中片头尾符号化营造的规律、意义以及修辞使用的效果。得出国产奇幻电影片头的展开模式以序言模式和总结模式为多,片尾则喜爱独立叙述模式。视觉形象符号的设计上以服务影片叙事为主,相对纯艺术化的表达缺失。修辞方面片头使用平面化和示现手法的频率较高,片尾使用渲染修辞较多。系列化作品的出现与延伸使电影制作方、导演及片头设计师已开始有意识地对于片头进行规律化、风格化的尝试。最后对国产奇幻电影的道具和相关联的衍生品部分进行了研究,试图从道具产品的角度对其功能、情感、文化和衍生关系做出研究,运用产品语言的多层次理论表达得出电影中的道具不仅能够展现背景、营造氛围、表明角色信息,更能够在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传递人物情感的同时通过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直指核心。接着发掘出由道具产品所引发的衍生品设计是电影衍生品的重要来源,戏用道具成为衍生产品的主体,陈设道具为实景衍生提供可能性。探讨电影道具衍生品的功能与审美、实用性与装饰性和纪念价值的平衡,以及IP源头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上述四部分作为国产奇幻电影包装与推广的载体,同时综合大众审美、视觉消费、民族文化传播等几种包装推广手段探讨了载体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诗影[3](2020)在《“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艺术表现探究》文中认为“隐喻”手法是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是诗歌创作中的常用手法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隐喻”手法不仅在修辞学中被应用,而且逐步向多个领域拓展延伸。因此,设计师也开始将“隐喻”手法大量的运用到公益海报设计中。本文通过对“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探究,论述了“隐喻”手法的审美特征、设计原则与艺术表现等内容。具体研究过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隐喻”手法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现状进行分析阐释;第二部分:论述公益海报与“隐喻”手法的基本含义、表现特性、和形成缘由;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剖析“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审美特征与设计原则,以“诙谐美、含蓄美、意蕴美”的美感特征和“相似性、和谐性、简洁性、暗示性”的艺术设计原则来为“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提供支持,赋予公益海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视觉语境;第四部分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结合前三部分的探索与理论分析笔者从公益海报的视觉呈现以及涵义表达的角度,对文字、图形、色彩、意味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探索“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多种表现形式。第五部分:总结“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思考,并认识到文化符号的运用为公益海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篇文章通过对“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究,旨在探索传统修辞手法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传承与发展,为公益海报提供新的创作途径。深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设计方法,能够满足受众对公益海报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的双向需求,增加公益海报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其在社会中发挥更有力量的贡献。

高晓丹[4](2019)在《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群体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逐步由依赖传统的媒介转变到多媒体技术极度发展而衍生出新的设计语言,中国的平面设计进入了曲折且迅猛的发展中,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比肩国际的“设计大师”,平面设计拥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与他们的努力和引领是分不开的。“平面不平”正是这个时代真实的写照,设计作品由传统的针对视觉单向的刺激转向于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官的重视。时代的碰撞、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设计多元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思维特征,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新生代平面设计师。中国新生代的平面设计师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在新旧改革的背景下、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碰撞融合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同时,新生代平面设计师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他们有更多的信息资源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对新的形式、新的技术等也往往更加敏感。他们普遍毕业于专业的设计院校受过正规的高校教育甚至于有些还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在学成归来以后将自身的经验知识作用于作品之中,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当今平面设计大发展的时代,不仅仅有前文所提及“设计大师”的引领,也与新生代设计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而,当下对于国内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国内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成长背景出发,概括梳理了“国内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外设计思想的碰撞”以及“国内设计相关领域的发展”对他们设计成长的影响。文章的第二部分将新生代平面设计师按照受教育的背景分为本土设计师和海归设计师,其中以具有代表性新生代平面设计师作为重点研究。笔者通过调查、分析,选取了四位具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师,他们风格迥异,代表了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研究型”教师设计师陈楠、被称为“中国设计崛起”的海报设计师黄海、致力于“中荷”文化交流项目的自由人赵学亦以及“非典型”平面设计师吴帆。本章节中对他们成长经历、受教育背景以及设计作品做了深入简出的分析,来寻求群体设计的特征,以期对新生代平面设计师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基于第二部分中对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分析研究而总结出的对现代设计的一些影响,新生代设计师成长于中国社会、设计大变革的时代下,他们的设计特征必定有时代发展的烙印,本章节对“跨界设计”、“服务设计”、以及“生态设计”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与解析。

陈婷[5](2019)在《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的转换研究 ——从南京的辟邪标志谈起》文中研究表明标志设计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传达着信息,而且是我们生活环境的映射。随着现代人的审美眼光的提升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标志设计越来越趋于精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师应该不断提升对于标志设计的理解和设计水平的提升。对于标志设计的优化是目前不能回避的问题,很多企业也在对标志不断的优化,从很多现实中案例可以发现标志设计的优化存在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平面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标志,研究目的是为探讨标志设计的立体造型到平面图形转换方法,展望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逻辑论证法和个案研究法。首先,在选题确定的情况下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总结文献资料,论证标志图形的本文立体造型向平面造型转化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同时在有辟邪相关理论基础的背景下对其进行研究。其次,通过个案分析法,以南京辟邪作为话题的引入,对辟邪的历史和演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辟邪元素的发展规律。对其表现形式从石刻到标志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再对其立体造型和平面图形标志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再次,根据逻辑论证法由此继续展开对具象标志的立体造型和平面图形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利用相关设计理论归纳总结立体造型到平面图形转换的过程。最后,总结其方法。并且结合总结的方法和目前标志设计的现状展望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立造型的标志表现方式都是基于光的基础上的。笔者发现所有的立体造型标志,都在极力的体现光的存在。可见如果要将立体造型的标志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标志就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减去光的表现手法就可以达到绝对的平面。(二)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过渡简约是第一条件。标志设计的立体从视觉上的丰富性可以看出其要比平面化的标志要复杂,为了逐步向平面图形靠近做减法是必须的。(三)平面图形标志的设计手法多元。本文最终是要实现将立体造型转化为平面造型,我们在立体造型的基础上做减法之后,更要考虑到设计的独特性,那么平面化标志设计方法也是多样的。

尹长根[6](2017)在《贵州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形象设计是对城市外观和内涵的定位与布局,是建立旅游品牌的一个必要因素,也是突出城市个性和差异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贵州气候宜人、空气优良,自然山水风光更是绝美,而镇远古城作为贵州四大古镇之首,是贵州的标志性景点,而青龙洞、祝圣桥、龙舟节是镇远地域文化的代表。镇远古城目前缺失的城市形象视觉符号已经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及情感体验需求。那么怎样将镇远地域文化元素与镇远城市形象设计巧妙结合,凸显镇远古城的旅游视觉形象,既能向旅游消费者传达镇远古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又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对镇远古城文化起到积极地传承和推广作用。本文总共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课题设计的来源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现状和理论依据;第二章论述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和镇远古城形象设计的概述以及关联性;第三章论述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具体运用;第四章论述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原则;第五章分析论文撰写的不足和展望。本文创新点有两点。一、通过对镇远地域文化元素提炼、舍取与重构,做到了镇远城市形象设计元素构成的合理性,达到了造型简洁美观的艺术性。在镇远古城地域文化元素的具体运用上,通过对镇远山水风貌的提炼与概括、建筑形态的舍取与重构、民俗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借用,充分做到了元素的代表性、提取的艺术性、组合的合理性,达到巧妙将相关地域文化元素合理的融入镇远城市形象设计中。二、通过对镇远城市形象合理运用,做到了“形意相通,至精至美”的艺术性原则,达到了“独领风骚,特立独行”的独特性原则。在对镇远古城视觉形象的延展图形、产品包装图案等具体设计上,巧妙运用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元素,带给旅游消费者更好的视觉感受和文化体验,改变当前大多数城市视觉形象都是“千城一面”的现状,赋予镇远城市形象独特的美感和个性。

舒滋椰[7](2017)在《意象思维在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每个国家都迫切地向外输出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正因为这样,设计潮流逐渐回归传统,民族特色顺势回归主流。品牌标志设计如何做到民族化、国际化?一味地照搬传统文化中的形式符号是不可取的,设计者应将客观物象与所要表达的主管情感相融合,创造有艺术情调的品牌标志作品,从而让中国原创走向国际舞台。着名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表示:“人类所熟知的活动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思维大部分是利用‘意象’进行表达的。”意象,是主客体相结合的统一体,是情感与理性等诸多因素的结合体。意象说是东方美学审美观念的核心,意象思维是一种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方式。从思维的角度来讲标志设计也划分在意象思维的领域,是以“象”表“意”,以“意”造“象”的思维创新方式。用意象思维这一表现手法构成品牌标志设计,赋予了标志符号化的意象传达与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内涵,从而掌握意象思维的方法与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将视觉信息精准地传达给每一个受众。而意象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依靠艺术家、设计师主动感悟、理解、认知等进行学习而养成的。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同,其目的是通过意象感悟对客观事物进行详细解剖,同时充分利用想象力与个人情感构想新事物形态的过程,由此来提高创新技能,而培养意象思维技能正是提高艺术家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所以,意象思维对于品牌标志设计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东方美学中的意象思维孕育出了品牌标志设计思维。

王潇[8](2016)在《阿拉伯数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形意研究》文中指出数字不仅作为一种数的书写文字在世界范围传播,而且也是一种造型独特、识别性强的符号,被不同设计师再创造和再表现。科技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从此数字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一切似乎只要和数字有关联,便有了时尚新意的味道。数字是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字信息传达中的特殊元素,而阿拉伯数字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简洁易记的形态在信息传播方面,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标志作为视觉艺术形式的象征性符号,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特殊方式。标志设计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不但要以简单易识别的图形或文字元素进行创意,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视觉时尚感。阿拉伯数字作为一种无地域限制、无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是对阿拉伯数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形”与“意”进行研究。本文在引言部分对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论述。全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基本理论概念入手,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及其标志。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首先从数字标志设计原则和设计形式两方面,对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进行深入阐述;其次重点研究了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中的“形”与“意”,研究思路是通过对现有数字标志作品的分析,归纳出数字标志形意表现技法。“形”是一切事物的外形特征,是体现设计形式美感的外在构成;“意”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联想对各种事物包括标志形的感知和认识,是传达设计寓意的内在构成。“形”与“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形意统一的原则下,再结合笔者的毕业设计,总结出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的创新方法。第三部分是笔者基于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刘亚璟[9](2015)在《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字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产物,它把人类的语言、情感、信息等用视觉符号的形式记载保存下来,是人们进行正常沟通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媒介,它对于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它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可以畅通无阻的进行交流融合,文字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随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变得不同,人类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对文字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图形化处理和设计,以此来达到人们不同用途和风格的目的。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文字随之被用在更多的领域中,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随之发生的变化。标志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悠久的发展历程而慢慢产生的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视力感知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具备迅速的传递效率与广泛的效果。现代的标志设计作品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的,除了以图案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外,还有很多都是以文字元素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来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视觉符号。以文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标志作品,不仅有美好的图形形式,还具有文字传达明确信息的功能,具有强烈的视觉性。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字系统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和内涵都是不一样的,它自身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丰富了标志设计乃至整个平面设计的设计思路,也给设计师们带来了无数的创作灵感。本文主要深入阐述了文字与图形的关系、文字图形化的概念、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再从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两种文字体系——汉字与拉丁字母各自的角度出发,加上笔者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的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寻找出适合于标志表现的创意元素和结合点以及可以利用的表现方法与规律。

李建强[10](2015)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形和文字是现代标志设计的两大重要元素,如何根据现代标志设计的功能特征、信息载体、传播对象等因素,对图形和文字进行有效结合,已成为当前设计师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分析了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设计元素的呈现方式,提出了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应注意的问题,论述了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的技巧。

二、论标志符号的创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标志符号的创意(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包装与推广的设计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内容和范畴
        1.1.1 内容
        1.1.2 范畴
    1.2 课题相关概念
        1.2.1 设计符号学
        1.2.2 国产奇幻电影
        1.2.3 电影海报、片头、道具与衍生品
    1.3 研究背景
        1.3.1 学科研究视角
        1.3.2 学科应用方向
    1.4 研究现状
        1.4.1 国产奇幻电影研究现状
        1.4.2 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研究
        1.4.3 符号学视角下的电影海报、片头、道具及衍生品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综述
    2.1 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梳理
    2.2 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案例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符号学视角下的国产奇幻电影海报
    3.1 国产奇幻电影海报现状简述
    3.2 国产奇幻电影海报的符号建构
    3.3 国产奇幻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表征
        3.3.1 色彩符号
        3.3.2 图像符号
        3.3.3 文字符号
    3.4 视觉修辞在国产奇幻电影海报中的运用
        3.4.1 内容修辞
        3.4.2 形式修辞
    3.5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奇幻电影海报设计趋向
        3.5.1 民族与时代语境
        3.5.2 商业与美学的平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产奇幻电影片头的视觉研究
    4.1 国产奇幻电影片头的视觉设计与符号化
    4.2 国产奇幻电影片头的符号构建
        4.2.1 影片中的符号与片头中的符号
        4.2.2 片头的展开模式
        4.2.3 片头中的符号
        4.2.4 片头的视觉修辞体系
    4.3 国产奇幻电影片头视觉形象的修辞
        4.3.1 片头中的视觉形象
        4.3.2 片头视觉形象的具体修辞
    4.4 国产奇幻电影片头运镜的修辞
        4.4.1 镜头叙述的类型
        4.4.2 镜头叙述的具体修辞
    4.5 国产奇幻电影片头的未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产奇幻电影的道具及衍生品研究
    5.1 国产奇幻电影中的道具产品语言符号化构建
    5.2 国产奇幻电影道具的多层次表达
        5.2.1 国产奇幻电影道具的类型
        5.2.2 国产奇幻电影道具的功能作用
        5.2.3 国产奇幻电影中道具的运用方式
    5.3 国产奇幻电影道具与衍生品
        5.3.1 戏用道具——衍生产品的主体
        5.3.2 国产奇幻电影衍生品现状
        5.3.3 陈设道具——实景衍生的基础
    5.4 国产奇幻电影衍生品的未来
        5.4.1 平衡与畅想
        5.4.2 受众的情感与期待
        5.4.3 奇幻文化的思索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图片及表格来源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3)“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艺术表现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益海报与“隐喻”手法的解读
    第一节 公益海报的概述
        一、公益海报的基本含义
        二、公益海报的性质
    第二节 “隐喻”手法的概述
        一、“隐喻”手法的基本含义
        二、“隐喻”和“明喻”的对比解析
    第三节 “隐喻”手法的形成缘由
        一、基于内心层面的情感表达
        二、基于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
        三、基于视觉层面的氛围营造
    第四节 “隐喻”手法的表现特性
        一、“隐喻”手法的双关呈现
        二、“隐喻”手法的象征表达
第三章 “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审美特征与设计原则
    第一节 “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审美特征
        一、风趣横生“诙谐美”的流露
        二、委婉隐约“含蓄美”的呈现
        三、触物抒情“意蕴美”的延伸
    第二节 “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原则
        一、形义相通的相似性原则
        二、画面效果的和谐性原则
        三、内容表达的简洁性原则
        四、深层涵义的暗示性原则
第四章 “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公益海报中视觉符号的隐喻表现
        一、以喻“借言”:文字符号的隐喻表现
        1、文字隐喻的“图像化”表达
        2、文字隐喻的“意象性”表达
        3、文字隐喻的“喻示性”表达
        二、以喻“借形”:图形符号的隐喻表现
        1、图形隐喻的“传承性”表达
        2、图形隐喻的“形式性”表达
        3、图形隐喻的“互动性”表达
        三、以喻“借色”:设计色彩的隐喻表现
        1、色彩隐喻的“指向性”表达
        2、色彩隐喻的“情绪化”表达
    第二节 公益海报中“情节式”意味隐喻表现
        一、以点带面,多层面意义的整体表达
        二、意味绵长,耐人寻味的叙事表达
第五章 “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思考
    第一节 增强公益海报的公信力度
    第二节 提高公益海报的文化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论文发表及作品获奖情况

(4)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群体研究现状
        (二)个案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相关概述
    一、中国新生代设计师的释义
        (一)中国新生代
        (二)新生代设计师
    二、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代表人物概况
        (一)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代表人物
        (二)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成长方式
        (三)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特征
第二章 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成长背景
    一、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
    二、国外设计思想的碰撞
        (一)西方设计理念的冲击
        (二)日本设计风格的吸收
    三、国内设计领域的发展变化
        (一)大众审美需求的嬗变
        (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支撑
        (三)“南方设计力量”的引领
        (四)中国设计自主性的崛起
第三章 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群体的分类
    一、本土设计师
        (一)代表人物
        (二)群体设计特征
    二、海归设计师
        (一)代表人物
        (二)群体设计特征
第四章 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跨界设计的大胆尝试
    二、服务设计的探索
    三、生态设计的革新
        (一)“人-物-自然”的生态
        (二)“人-机”交互的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个人的研究成果

(5)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的转换研究 ——从南京的辟邪标志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造型的概念
        1.6.2 图形的概念
        1.6.3 立体的概念
        1.6.4 平面的概念
第二章 南京辟邪的历史及其标志图形设计现状
    2.1 南京辟邪的历史
        2.1.1 南京辟邪的发展及其现状
        2.1.2 南京辟邪的外形演变
    2.2 南京辟邪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的转换分析
        2.2.1 南京辟邪的表现形式
        2.2.2 辟邪标志立体造型与平面图形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标志设计中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转换的代表性案例分析
    3.1 早期标志的平面化表达
    3.2 徽标的平面化表达
    3.3 现代标志设计的立体造型与平面图形
        3.3.1 动物形态标志
        3.3.2 人物形态标志
        3.3.3 植物形态标志
        3.3.4 景物形态标志
        3.3.5 人造图形标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觉要素在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转换中的过程探究
    4.1 色彩要素在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转化中的作用
        4.1.1 单色标志图形分析
        4.1.2 多色标志图形分析
    4.2 点线面要素在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转化中的作用
        4.2.1 点元素标志图形分析
        4.2.2 线元素标志图形分析
        4.2.3 面元素标志图形分析
    4.3 空间要素在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转化中的作用
        4.3.1 标志图形的透视关系
        4.3.2 标志图形的错误透视
        4.3.3 标志图形的光影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志设计中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转换的设计方法总结
    5.1 立体到平面的简化
        5.1.1 线条简化
        5.1.2 形状简化
    5.2 平面标志的重构
        5.2.1 图形语义双关
        5.2.2 多元素组合
    5.3 平面标志的虚实结合
        5.3.1 共生
        5.3.2 反衬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贵州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设计的来源及意义
        1.1.1 设计创作来源
        1.1.2 设计创作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
        1.2.1 国内外现状
        1.2.2 理论依据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和镇远古城形象设计的概述以及关联性分析
    2.1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概述
        2.1.1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的释义
        2.1.2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的分类
        2.1.3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
    2.2 旅游形象标志设计概述
        2.2.1 视觉形象标志设计的概念解析
        2.2.2 城市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释义
        2.2.3 镇远旅游形象标志元素的提炼
    2.3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和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的关联性
        2.3.1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2.3.2 城市旅游形象标志设计中对文化的传承
        2.3.3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与镇远形象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3.1 山水风貌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提炼与概括
        3.1.1 提炼千姿万态的山水风貌
        3.1.2 山水风貌元素的简洁概括
        3.1.3 表现了图形符号的相像性
        3.1.4 山水风貌的具体运用小结
    3.2 建筑形态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舍取与重构
        3.2.1 舍取风格独特的建筑形态
        3.2.2 建筑形态元素的合理重构
        3.2.3 诠释了图形构造的地域性
        3.2.4 建筑形态的具体运用小结
    3.3 民俗文化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挖掘与创新
        3.3.1 挖掘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3.3.2 民俗文化元素的大胆创新
        3.3.3 增强了图形语言的通俗性
        3.3.4 民俗文化的具体运用小结
    3.4 传统工艺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传承与借用
        3.4.1 传承极富特色的传统工艺
        3.4.2 传统工艺元素的巧妙借用
        3.4.3 延伸了图形表现的艺术性
        3.4.4 传统工艺的具体运用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旅游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原则探析
    4.1 万众注目,举目即辨——识别性原则
        4.1.1 规范化一的行为识别
        4.1.2 简洁明了的视觉识别
        4.1.3 直观鲜明的色彩识别
    4.2 形意相通,至精至美——艺术性原则
        4.2.1 设计形式与表现内容的“和谐统一”
        4.2.2 创意构思与表现手法的“平中见奇”
        4.2.3 图形设计与色彩表达的“虚实相生”
    4.3 独领风骚,特立独行——独特性原则
        4.3.1 独特别致,简单明了
        4.3.2 以少胜多,立意深刻
        4.3.3 标新立异,个性突出
    4.4 情感共鸣,雅俗共赏——共识性原则
        4.4.1 文化底蕴深厚,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4.4.2 视觉造型简洁,能成为受众的沟通桥梁
        4.4.3 民族特色鲜明,能激发受众的文化认同
    4.5 一脉相承,广泛运用——通用性原则
        4.5.1 满足不同环境中的“识别性”
        4.5.2 做到不同产品中的“通用性”
        4.5.3 实现不同载体中的“复制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不足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7)意象思维在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意象思维概述
    第一节 意象思维概念
    第二节 意象思维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意象思维方式的起源与表现
        二、西方相关领域对意象思维的肯定
    第三节 品牌标志设计与意象思维的联系
第三章 品牌标志设计现状概述
    第一节 品牌标志的概念与发展
        一、品牌标志的概念
        二、品牌标志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标志的分类
        一、按照造型手法分类
        二、按照标志的内容分类
    第三节 品牌标志的构建原则
第四章 传统意象思维之于品牌标志设计
    第一节 品牌标志设计中的意象思维
    第二节 品牌标志意象构型表现手法
        一、比兴托物比喻象征
        二、虚实相生含蓄象征
        三、夸饰造型整合形态
        四、气韵生动动静融合
        五、组旧翻新具象重构
        六、大象无形抽象升华
第五章 意象思维对品牌标志设计的启示
    第一节 联想和想象——标志设计的意象联想
    第二节 象罔——品牌标志设计中的意象空间
    第三节 立像以尽意——品牌标志设计的意象传达
    第四节 观物取象——品牌标志设计中的图形意象
    第五节 得意忘象——品牌标志设计中的文字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作品
致谢

(8)阿拉伯数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形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的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阿拉伯数字及其标志的基本概述
    2.1 阿拉伯数字的概述
        2.1.1 数字的概念
        2.1.2 数字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2.1.3 数字艺术的概念
    2.2 阿拉伯数字标志的概述
        2.2.1 数字标志的功能及特征
        2.2.2 数字标志的应用范围
        2.2.3 数字标志的优势
第3章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研究
    3.1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
        3.1.1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原则
        3.1.2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式
    3.2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
        3.2.1 标志的形与意
        3.2.1.1 融合自然的形
        3.2.1.2 人工创意的形
        3.2.1.3 事物属性的意
        3.2.1.4 人工创意的意
        3.2.2 阿拉伯数字标志的形意表现技法
        3.2.2.1 同构技法
        3.2.2.2 正负形技法
        3.2.2.3 立体造型技法
        3.2.2.4 元素替换技法
        3.2.3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创新方法
        3.2.3.1 意前形后
        3.2.3.2 形前意后
        3.2.3.3 意与意的联想
        3.2.3.4 意的置换
        3.2.3.5 形与形的联想
        3.2.3.6 形的重复
第4章 基于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4.1 《丹江口市33周年》选题背景
    4.2 《丹江口市33周年》设计思路
        4.2.1 主题定位
        4.2.2 发现元素
        4.2.3 毕业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文字图形化的基本概述
    2.1 文字图形化的定义
    2.2 文字与图形的关系
        2.2.1 文字起源于图形
        2.2.2 文字与图形的差异性
    2.3 文字图形化与图画文字的异同
    2.4 文字图形化的设计趋势
第三章 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3.1 标志的概述
        3.1.1 标志的定义
        3.1.2 标志的功能
        3.1.3 标志的分类
        3.1.4 标志的发展趋势
    3.2 标志设计作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文化内涵的缺失
        3.2.2 识别特征的不足
        3.2.3 标志形象的趋同
        3.2.4 创新意识的匮乏
    3.3 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3.3.1 提升了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
        3.3.2 增加了标志设计的直观性
        3.3.3 扩展了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
        3.3.4 提高了标志设计的创新性
第四章 文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1 中文文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1.1 以装饰字为主要元素
        4.1.2 以篆刻形式为主要元素
        4.1.3 以书法艺术为主要元素
        4.1.4 以图文交融法为主要元素
    4.2 英文文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2.1 单个字母为主要元素
        4.2.2 多个字母组合为主要元素
        4.2.3 字母的形象化为主要元素
第五章 文字图形化应用于标志设计中的规律与方法研究
    5.1 文字图形化应用于标志设计的原则与规律
        5.1.1 简洁性和统一性原则
        5.1.2 识别性与特征性原则
        5.1.3 传统性和时代性原则
    5.2 文字图形化应用于标志志设计的方法
        5.2.1 关注文字本身的特征
        5.2.2 注意文字与图形之间的界限
        5.2.3 遵循合理的记忆规律
        5.2.4 利用文字的认知和传播特点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和文字的呈现方式分析
    1.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元素的呈现方式
    2.现代标志设计中文字元素的呈现方式
二、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的有效结合技巧
    1.以图形“画龙”,以文字“点睛”
    2.文字图形化不同技法的组合与应用
    3.对中国传统图形元素、文字元素“形”与“意”的开发与应用
三、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四、论标志符号的创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国产奇幻电影包装与推广的设计符号学研究[D]. 杨颖蕊. 江南大学, 2020(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艺术表现探究[D]. 赵诗影.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8)
  • [4]中国新生代平面设计师群体研究[D]. 高晓丹. 河南大学, 2019(01)
  • [5]立体造型向平面图形的转换研究 ——从南京的辟邪标志谈起[D]. 陈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贵州镇远地域文化元素在镇远古城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尹长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7]意象思维在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研究[D]. 舒滋椰.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阿拉伯数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形意研究[D]. 王潇. 湖北工业大学, 2016(08)
  • [9]文字图形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亚璟.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10]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与文字有效结合的研究[J]. 李建强. 四川戏剧, 2015(04)

标签:;  ;  ;  ;  ;  

论符号和符号的创造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