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测电路与导电介质对模拟静电场测绘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慧[1](2021)在《露天矿台阶内电流场分布对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王宏[2](2021)在《基于二维层状材料新型忆阻器的光电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忆阻器(Memristor)作为第四种电路基本元件,具有结构简单、读写速度快、能耗低、存储密度高等优势,有望突破摩尔定律的极限。模拟式的类脑神经计算和数字式的状态逻辑运算是忆阻器实现信息存储与计算融合的两种方式。尽管忆阻器的研究呈爆炸式增长,但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忆阻材料、阻变机制、模拟可调性、节能、可靠性、异质集成和多功能实现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发新的忆阻材料,多途径探究阻变机制,明确参数演变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如:突触、数字识别和逻辑功能等)拓展,是当下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可调的电子结构及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源转化与存储、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Sn Se等二维层状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制备工艺、物理机制、性能特征和光电调控功能实现等方面,探索了其在忆阻器领域的新应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Sn Se薄膜,并借助掩膜技术构建了Au/Sn Se/NSTO(7%Nb:Sr Ti O3)结构的原型忆阻器件。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Sn Se薄膜具有铁电性,由于其铁电极化对器件结区耗尽层宽度和势垒高度的调制作用,使得该忆阻器可实现电导精确可调和二阶忆阻行为。将具有纳秒脉宽的刺激脉冲施加于该器件,成功模拟了尖峰时序依赖可塑性(STDP)和双脉冲易化(PPF)两种神经突触行为,其能耗仅为66 f J。此外,该器件还可以实现手写体数字识别功能,其精确度可达82.51%。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制备了Pd/Sn1-xSe/NSTO和Ag/Sn1-xSe/NSTO结构的忆阻器。该Pd/Sn1-xSe/NSTO忆阻器的整体性能表现优于一般器件,特别是稳定性、单元之间的差异性、耐久性,开关功率可达约4.1μW和61μW。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了钯(Pd)导电细丝在Sn1-xSe薄膜中形成和断裂的可能性,并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直接在Sn1-xSe层中观察到形成的Pd细丝。金属钯比银具有更高的热动力学稳定性和更低的迁移率,因此基于Pd导电细丝机制的器件性能更加稳定。该器件除了能实现突触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简单计数和加法的运算功能。三、制备了双端Au/Sn Se/graphene/Si O2/Si和Ti/Bi OI/FTO(Sn O2:F)忆阻器件。多层二维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引入,使Sn Se基忆阻器的开关功率达16.7 n W和2.3 n W。通过透射电镜及XPS深度分析,对比处于高阻态和低阻态下器件的元素分布,证实了上述两种结构忆阻器的阻变机制均源于锡空位和氧空位导电细丝形成和断裂。基于空位细丝机制的忆阻器件能模拟突触的长时增强(LTP)和短期抑制(LTD),还能完成STDP和PPF的记忆,与学习规则。四、利用PLD技术制备了大面积多层二维Bi2Te2.7Se0.3薄膜并构建了Pd/Bi2Te2.7Se0.3/Si O2/Si结构的多功能光电耦合忆阻器件。研究了0 m W、5 m W、50 m W和100 m W四种强度的405 nm波长紫光信号和电信号对该器件内部电导的调节。该器件不但能实现“或”门功能,由于光电子再俘获而具有的非挥发性,还能实现信息长期存储;与此同时,该光电耦合器件的电阻对光强有一定的依赖性,致使其可实现多级存储和光信息解调功能。总之,该单个忆阻器件就可以同时实现解调、运算和存储功能。
郭伟红[3](2021)在《温变条件下岩石自然电位及激电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受煤田火灾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煤火燃烧直接导致大量煤炭资源损失,仅新疆地区每年因煤火燃烧直接损失约456.16万t煤炭资源,受威胁煤炭资源储量更高达15.26亿t。煤火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对土壤资源、地表植被、地下水资源、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因此,开展煤田火灾防治工作对保护煤炭资源和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煤火探测是煤火防治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煤田灭火的重要基础。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理论和现场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益成果,但各探测方法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煤火的准确探测仍需开展大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且十分迫切。本文着眼于自然电位法与频域激电法,从岩石物理基础研究入手,利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岩石受热升温过程中自然电位的变化规律,揭示升温过程中岩石自然电位产生的过程和机理;通过不同岩石复电阻率测试试验揭示了烧变前后及温变条件下岩石激电特征变化规律,为频域激电法应用于煤火探测时判断其燃烧状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释依据。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岩石受热升温过程中自然电位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砂岩在加热过程中能够产生自然电位,且电位幅值变化与测点温度场的变化对应良好。升温过程中,砂岩自然电位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极值大小由温度和升温速率共同决定,升温速率高,自然电位极值较大。结合砂岩SEM测试结果分析了实验过程中自然电位产生和变化的机理,指出升温过程中砂岩自然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热电效应和微裂缝的发育及其扩展引起的电荷分离作用,其中微裂缝等构造发育和扩展过程中的电荷分离作用起主导作用。(2)利用四极法对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岩石复电阻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烧变温度的灰岩复电阻率均有明显的频散效应,且幅值和相位在低频范围内均变化较小,并随着频率的升高变化逐渐显着。经400℃及以上高温处理的灰岩的复电阻率幅值较低温时整体显着下降,数值下降接近103倍;400℃及以上的高温阶段灰岩Cole-Cole模型参数的时间常数τ值显着减小;频散率随烧变温度的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由300℃过渡到400℃时频散率大幅下降。结合SEM测试结果阐明,灰岩经历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出现显着差异是由于温度导致的孔隙度、渗透率、连通性等灰岩内部结构变化造成的。建立了高温岩石复电阻率测试系统,开创性地研究了高温条件下岩石的激发极化现象,通过实验证明高温时岩石存在激发极化现象且高温岩石的复电阻率频谱响应特征与低温时存在明显差异。由离子导体极化时的“双电层”结构,提出高温岩石内部岩石颗粒表面存在类似离子导体的“双电层”结构。(3)频域激电法的探测数据天然包含视电阻率相关数据,即一次物探施工同时得到两组或两组以上不同物探方法的数据,因此本文对砂岩和灰岩的电阻率-温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岩性岩石的电阻率-温度特性曲线基本变化趋势相同。结合能带理论和岩石SEM测试结果,阐明了岩石电阻率-温度特性的变化机理:升温过程中岩石电阻率的变化是载流子浓度、内部结构变化两种因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4)以实测复电阻率数据为建模参数,建立异常体埋深变化以及异常体不同体积的数值模型,分析视频散率异常响应变化规律。对频域激电法煤火探测不同装置形式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二极装置不仅可以确定异常体的水平位置,在底界面的定位上较三极和四极装置形式更为精准。建立了含煤层地电模型并进行电阻率法数值模拟,由含煤层地电模型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可知,二极装置形式对于不同地层的分辨能力较好,可有效判断椭球形煤火异常体的水平及垂向位置。以上研究成果为自然电位法、频域激电法应用于煤火探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释依据,对于促进自然电位法和频域激电法在煤火探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有图87幅,表8个,参考文献146篇。
谢黄骏[4](2021)在《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两相流反演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低温推进剂加注、低温空分、氢液化及液化天然气生产等过程都涉及低温流体的输运,监控相含率及相分布对于这些工业过程有重要意义,也是低温两相流换热及流动特性研究的基本参数之一。低温流体与室温流体如水、乙醇等相比,密度、导热系数及液相介电常数等物性有数量级的差别,在这些物理测量过程中,测量算法的准确度及抗噪性要求更高,对信号采集硬件系统的分辨率及精度要求更严格。另外,低温空化、低温热管等两相流动及换热测量要求减少对流场的干扰。因此理想的低温流体两相流相含率及相分布测量手段应具备如下特点:1)非接触、非侵入;2)可同时测量相含率及相分布;3)硬件对复杂环境的兼容性较高,成本可控;4)环境友好,对人无害。传统的低温流体两相流测量技术中,很难在上述四点需求中做到较好的均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流体两相流相含率及相分布测量方案,研究将多电极电容传感器测得的电容向量分别与空泡率及相分布信息相关联的测量算法。本文在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场特性,相含率测量算法、相分布反演算法等方面,开展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区域的电场分布特性,得到电容变化与测量区域中两相流流场内任意微元介电常数变化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将流体管路截面网格(微元)化,获得传感器边界电容变化量(dCp,q)与每个网格介电常数变化(dεe)的一阶线性关系,从而得到对应于不同电极对的灵敏场(Sp,qe=dCp,q/dεe)。当传感器在测量区域内形成匀强场时,灵敏场处处相等,流体空泡率与任意位置电容变化量呈等斜率的线性关系,此时电容与测量区域相分布无关,然而这也导致了相分布信息的丢失,只能对相含率进行测量。当测量区域内电场不均匀时,在电场线密度较大的位置灵敏度较高,此时相分布将会显着影响电容值,空泡率与电容间的关系高度非线性。2)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在高维空间拟合电容向量与空泡率的映射关系,并针对带噪样本开发模糊回归算法(FLSSVR),利用数值实验初步验证了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结合该算法进行低温流体空泡率计算的可行性。以LN2-VN2作为工质对,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利用LSSVR在高维空间中寻找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电容与低温流体空泡率之间映射关系的可行性。给出了六种典型相分布做为训练样本生成的模板,其中对于无规则相分布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训练样本对各流型的覆盖度。研究了不同归一化方法所得输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线性归一化电容向量作为输入能够获得准确度最高的空泡率计算结果,其相对误差在10%以内,绝对误差在0.020以内。针对有噪训练数据,计算高维空间中样本点到一次拟合超平面的距离,依此定义模糊隶属度导出FLSSVR算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训练样本带噪情况下相较于LSSVR所获结果平均相对误差降低7.41%,均方根误差减小9.80%。3)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反演得到低温流体相分布图像,提出一种考虑线性化误差的改进算法,基于数值模拟和常温替代工质实验验证了测量准确性。ECT利用反演算法,对已知独立电容测值求介电分布的反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测量区域内的相分布信息并以图像的形式将结果输出。以LN2-VN2作为两相工质对,通过数值实验筛选了适用于8电极电容传感器在低温流体两相流反演时的传统反演算法。利用LSSVR拟合归一化电容向量与线性化误差的关系,并结合传统算法,得到LSSVR耦合的反演算法。数值实验表明,LSSVR耦合的反演算法能够消除传统迭代算法的半收敛现象,极大程度改善反演质量,将图像误差减小27.95%~63.77%,相关性系数提升4.63%~106.39%。搭建了类比于液态甲烷-气态甲烷介电特性的常温介电工质对反演成像实验装置并进行静态实验,结果表明LSSVR耦合的反演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反演精度,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任庆轩[5](2020)在《基于水下主动电场的复杂物体相位特性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水下主动电定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探测和环境感知技术,它的发现是受弱电鱼类主动电定位系统的启发。水下主动电场探测系统(UAES)获取的幅频特性可以有效地评估被测物体的材料组成、形状、电导率等信息。传统的UAES往往仅对幅频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虽然能够的到部分有效信息,但是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相位信息。我们采用单频信号、多频信号、和构造仿生采样信号信号分别对金属组合体和有机体进行了探测,。同时,我们对水下探测系统的探测信号、探测装置进行了创新和升级,提高了其探测效率和探测性能。1.首先进行资料收集,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收集并分析弱电鱼类相关研究,以及水下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阐述弱点鱼类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在研究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假设与展望,梳理理论发展过程和经验。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有意义并且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目标。2.其次应用业界认可度和信号还原度最高的Cole-Cole模型对激发极化效应进行简化,对弱电鱼类的水下电场探测系统进行理论模型搭建。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和谱分析,对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提取特征值。并应用仿生学原理,构建功率密度更低、能量分布更为合适的仿生双峰脉冲信号,作为探测脉冲信号。3.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分别采用如下信号作为水下电场探测系统的激励信号:1)正弦单频激励信号;2)多频方波脉冲信号;3)三角波信号;4)使用仿生学原理构造的脉冲采样信号。被测物体有简单到复杂分别选取:1)无机体中不同几何形状的铜、铁均质体;2)无机体中的均质体组合体和矿石等复杂无机物组合体;3)有机植物体中的香蕉、马铃薯、蛋类和鱼类等植物组织;4)动物有机组织中结缔组织、蛋类的水生动物。并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4.再次,通过绝对相位差和相对相位差两个角度进性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假设和验证。通过具体实验定性研究了电极材料、电导率、被测物体距离和表面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5.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潜在的应用进行展望和可行性分析。
陈蒙蒙[6](2020)在《导电混凝土损伤检测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健康检测和监测技术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兴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具有成本低、便于携带、成像速度快、非倾入等诸多优点,在混凝土损伤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混凝土导电性能较差,限制了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对混凝土本身的导电性进行相关研究,编写适用的ERT图像重建算法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主要工作如下:(1)对混凝土的导电性能进行相关研究,通过掺入石墨等导电材料增加混凝土的导电性,配制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混凝土,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2)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正问题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建模计算,通过选取不同参数条件(边界条件、剖分精度)进行模拟对比,确定最优正问题模拟参数。(3)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图像重建算法进行探索研究,基于EIDORS开源代码在MATLAB平台上自主编写反问题求解和图像重建算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对算法进行功能验证。本文同时编写了重建图像质量评价软件以对图像重建效果进行评价。(4)提出对重建图像添加透明度并叠加的图像二次处理方法,编写图像二次处理程序,该程序可以实现对未知分布场域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准确成像。(5)搭建了电阻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6)探究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对混凝土内部损伤的动态检测能力,基于本文搭建的数据采集系统,对配制的导电混凝土的裂缝损伤、孔洞损伤进行实验,利用本文编写的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电阻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和图像重建算法对混凝土的裂缝和孔洞进行有效的检测,本文提出的图像二次处理方法可以显着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度。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汪茹[8](2020)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及逆运算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电网规模的扩大,输电电压等级从高压(110~220k V)逐渐提高到超高压(500k V),输电工程的规模、传送距离、负载容量都在快速增长中,输电线路附近空间的电场环境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本文以超高压输电线路线下电场为研究对象,对电场计算及其逆运算进行分析研究。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计算和研究这一课题,对于环境电磁限值问题和指导输电工程选址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模拟电荷法计算输电线路二维模型下的电场分布,分析了不同条件时对线下电场的影响。在考虑弧垂的情况下提出了输电线路三维模型电场计算方法,通过实验计算结果,验证了三维电场计算明显提高计算精度性。为了优化三维电场计算中模拟电荷参数的设置,提出了结合智能算法的寻优模拟电荷法。选择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分别和模拟电荷法结合,使用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值和检验点误差值建立适应度函数。在二维电场计算和三维电场计算中均进行了实验计算,通过寻优结果对三种智能算法的计算效率进行了比较。利用工频电场逆运算原理,提出一种无损检测线上电压的方法。引入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测量电场数值进行预处理,减少逆运算中因为畸形数据产生的不稳定性。对多介质运行环境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条件下进行了逆运算仿真实验。并选取一段实际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建立两种测量方案,通过逆运算结果值比较两种测量方案的优劣。基于上述工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提出了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模型及方法,更加符合实际超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距传输的真实情景。通过计算结果证明了线下电场三维计算方法显着提高了电场计算的有效性和精确性。2.结合智能算法,提出了寻优模拟电荷算法。将其应用在二维和三维计算模型中,均寻找到了模拟电荷最优参数设置和最小误差值。比起传统的模拟电荷算法,寻优模拟电荷算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鲁棒性。3.利用电场逆运算原理,提出一种无损检测线上电压方法。同时引入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电场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病态矩阵的产生,提高了逆运算求解的精确性和鲁棒性。4.在电场逆运算线上电压的实际工程使用中,提出两种测量方式,根据得到的测量数据分别计算求解线上电压,比较了两种测量方式的优劣。测量方法的讨论,对无损检测线上电压实际工程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罗天[9](2020)在《水下电磁场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作为地球生命的源泉和摇篮,数亿年来,海洋中的生物不断进化,海底世界所蕴含的“宝藏”越来越神秘。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停下探索海洋的脚步。为了探索水底世界的神秘,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探索水底世界。水下通信作为探索水下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们探索黑暗水下世界的“明灯”。本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仿真和系统实现等方面对水下电磁场无线通信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所示:1.针对水下所处的特殊环境,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有耗媒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在有耗媒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会随着频率、媒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在两层媒质中电磁波从源点到场点的路径有三条,分别是直射路径,反射路径,上越下路径;对于多层媒质中电磁波传播路径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多个两层媒质中电磁波传播路径叠加的问题,多层媒质中场点的场分量是由多条路径共同作用而生成的。2.针对有耗媒质中的天线,本文利用MATLAB对有耗媒质中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天线模型及其辐射特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有耗媒质中,采用低频电磁波的偶极子天线主要考虑其近场的辐射特性,天线的辐射特性与电磁波频率以及媒质的电磁特性有关。3.针对水下电磁场通信应用场景,本文利用CST电磁仿真软件对不同媒质模型中电磁场的传播特性展开研究。针对深海应用场景,建立无限大海水媒质模型;针对近水平面应用场景,建立空气-海水媒质模型;针对近海底应用场景,建立海水-土壤媒质模型;针对浅水区域应用场景,建立空气-海水-土壤三层媒质模型。通过建模仿真后所得到的结果表明在不同媒质模型中,电磁场的传播特性和幅频特性有较大差异,媒质和电磁波频率会影响电磁场的传播特性;空气-海水媒质、海水-土壤媒质以及空气-海水-土壤媒质中电偶极子的辐射场特性均好于无限大海水媒质中电偶极子的辐射场特性;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两层和三层媒质中电磁波从源点到场点的传播路径。文中还研究了模型参数对电偶极子辐射场传播特性的影响,电极间距和极间电流会影响电偶极子的辐射场传播特性;在多层媒质中,源点深度会影响电偶极子的辐射场传播特性,不同的源点深度表现出不同的辐射场传播特性。4.本文根据水下电磁场通信信道的仿真分析,依据理论基础,设计实现水下电磁场无线通信系统,并根据仿真数据对通信系统进行功率设计,通过外场测试验证水下电磁场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本文最后对水下电磁场无线通信系统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叙述。
谢宁,魏欣雨,张程武,吐尔迪·吾买尔[10](2019)在《静电场描绘实验中导电介质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拟法描绘静电场是大学物理实验必修实验项目之一。在实验开设过程中,随着实验仪器的使用,产生稳恒电流场的导电介质不断磨损,介质层均匀性的破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极大。通过配比10wt%的导电炭黑环氧树脂基导电涂料作为静电场描绘仪的导电介质,在满足介质硬度要求和制备成本低廉的前提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导电涂料作为同轴圆柱面间的导电介质,其电压分布的测量结果和无限长同轴线缆横断面上理论电势分布较为吻合,相对误差在3%以内。
二、探测电路与导电介质对模拟静电场测绘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测电路与导电介质对模拟静电场测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二维层状材料新型忆阻器的光电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忆阻器起源 |
1.2 忆阻器简介 |
1.2.1 功能层材料 |
1.2.2 制备工艺及表征手段 |
1.2.3 物理机制 |
1.2.4 忆阻器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界面工程 |
1.3.2 功能材料的元素掺杂 |
1.3.3 低维材料的引入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意义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铁电极化效应的Au/SnSe/NSTO二阶忆阻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二维SnSe材料铁电性理论预测 |
2.2.1 理论计算方法 |
2.2.2 铁电性计算结果 |
2.3 靶材富硒含量对SnSe薄膜及其忆阻器件特性的影响 |
2.3.1 SnSe薄膜及Au/SnSe/NSTO器件的制备 |
2.3.2 不同硒含量的SnSe薄膜表征 |
2.3.3 硒含量对Au/SnSe/NSTO器件忆阻特性影响 |
2.4 铁电二阶忆阻器电阻转换机制及其应用探索 |
2.4.1 二维铁电SnSe材料薄膜表征 |
2.4.2 二维SnSe材料铁电性及忆阻特性研究 |
2.4.3 Au/SnSe/NSTO二阶忆阻器的铁电机制 |
2.4.4 Au/SnSe/NSTO二阶忆阻器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d导电细丝机制的Pd/Sn_(1-x)Se/NSTO高稳定性忆阻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Sn_(1-x)Se材料薄膜厚度对忆阻性能影响 |
3.2.1 Pd/Sn_(1-x)Se/NSTO器件的制备 |
3.2.2 功能层材料厚度对Pd/Sn_(1-x)Se/NSTO忆阻器电学特性的影响 |
3.2.3 Pd/Sn_(1-x)Se/NSTO忆阻器的电阻转换机制猜想 |
3.3 基于Pd导电细丝的高稳定性忆阻器及其应用 |
3.3.1 Sn1-xSe材料表征 |
3.3.2 基于Pd导电丝的高稳定性忆阻器阻变特性 |
3.3.3 Pd/Sn_(1-x)Se/NSTO忆阻器件的Pd导电丝机制 |
3.3.4 Pd导电丝机制理论预测 |
3.3.5 基于Pd导电细丝高稳定忆阻器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空位导电细丝机制的忆阻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锡空位导电细丝机制的低功耗忆阻器研究 |
4.2.1 多层二维SnSe和 graphene材料及器件制备与表征 |
4.2.2 Au/SnSe/graphene/SiO_2/Si器件电学特性及突触应用 |
4.2.3 Au/SnSe/graphene/SiO_2/Si器件锡空位导电细丝机制 |
4.3 基于氧空位导电细丝机制的忆阻器研究 |
4.3.1 纵向二维BiOI材料制备 |
4.3.2 纵向二维BiOI材料微观形貌 |
4.3.3 Ti/BiOI/FTO结构器件制备 |
4.3.4 Ti/BiOI/FTO器件的电学特性及突触应用 |
4.3.5 Ti/BiOI/FTO器件氧空位导电细丝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多功能光电耦合忆阻器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层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制备及表征 |
5.2.1 多层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制备 |
5.2.2 多层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微观形貌 |
5.3 Pd/Bi_2Te_(2.7)Se_(0.3)/SiO_2/Si光电器件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
5.3.1 Pd/Bi_2Te_(2.7)Se_(0.3)/SiO_2器件制备 |
5.3.2 Pd/Bi_2Te_(2.7)Se_(0.3)/SiO_2器件光电特性 |
5.4 Pd/Bi_2Te_(2.7)Se_(0.3)/SiO_2/Si器件机理 |
5.5 二维Bi_2Te_(2.7)Se_(0.3)材料器件的应用 |
5.5.1 布尔逻辑“或”门运算 |
5.5.2 非易失多级存储 |
5.5.3 光电信息解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主要工作总结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温变条件下岩石自然电位及激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能带理论与岩石的激发极化效应 |
2.1 电子产生机制的能带理论 |
2.2 微破裂导致裂隙尖端电荷分离 |
2.3 岩石的激发极化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变条件下岩石自然电位响应特征研究 |
3.1 自然电位测试系统 |
3.2 试样制备及电极布置 |
3.3 实验方案及误差控制 |
3.4 温变条件下岩石自然电位测试结果 |
3.5 温变条件下岩石自然电位产生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烧变前后岩石复电阻率演变规律研究 |
4.1 复电阻率测试系统 |
4.2 实验内容及方案 |
4.3 复电阻率测试结果 |
4.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温变条件下岩石激电特征及电阻率演变规律 |
5.1 高温岩石复电阻率测试系统 |
5.2 高温岩石复电阻率测试实验方案 |
5.3 复电阻率测试结果 |
5.4 岩石的电阻率-温度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6 频域激电法煤火探测数值模拟 |
6.1 有限单元法 |
6.2 模型设计及准确度验证 |
6.3 布极方式及频率选择 |
6.4 均匀半空间视频散率分布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ole-Cole模型参数反演计算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两相流反演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低温流体两相流相分布及相含率测量研究的意义 |
1.2 现有两相流相含率及相分布检测方法 |
1.2.1 相分离直接测量法 |
1.2.2 照相法 |
1.2.2.1 非侵入式照相法 |
1.2.2.2 内窥式照相法 |
1.2.3 光学法 |
1.2.3.1 非接触式激光测量法 |
1.2.3.2 光纤探针法 |
1.2.3.3 Schlieren成像技术 |
1.2.3.4 激光干涉法 |
1.2.4 声学法 |
1.2.5 辐射衰减法 |
1.2.6 核磁共振技术 |
1.2.7 示踪粒子法 |
1.2.8 电学法 |
1.2.8.1 射频法 |
1.2.8.2 弧面双电极结构电容传感器 |
1.2.8.3 非对称双电极结构电容传感器 |
1.2.8.4 同心环结构电容传感器 |
1.2.8.5 多电极结构电容传感器 |
1.3 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流体测量关键技术及主要问题 |
1.3.1 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流体测量关键技术 |
1.3.2 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流体测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正问题计算 |
2.1 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电场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
2.2 电容计算 |
2.3 传感器静电场的有限元计算 |
2.4 灵敏场 |
2.4.1 灵敏度计算 |
2.4.2 弧形双电极及8电极电容传感器灵敏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低温流体空泡率计算方法 |
3.1 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
3.1.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
3.1.2 核函数的构建 |
3.1.3 LSSVR的模糊化及基于高维空间距离的模糊隶属度 |
3.2 基于FLSSVR的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空泡率测量方法 |
3.2.1 训练样本的获取 |
3.2.2 测量噪声的添加 |
3.2.3 训练样本数量、参数取值及输入/输出的数据归一化 |
3.2.4 空泡率拟合结果 |
3.3 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空间滤波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ECT的低温流体相分布测量方法 |
4.1 反问题灵敏场及ECT线性近似方程的导出 |
4.2 经典反演算法的导出 |
4.2.1 线性反投影算法(LBP) |
4.2.2 Tikhonov正则化算法(TR) |
4.2.3 Landweber迭代 |
4.2.4 迭代的Tikhonov正则化(ITR) |
4.2.5 同步迭代重建技术(SIRT) |
4.2.6 全变分1范数正则化算法(TV L1-norm) |
4.2.7 迭代与正则化的关系 |
4.3 各算法应用于低温流体两相流的反演成像数值实验 |
4.4 改进的反演算法 |
4.4.1 改进的Tikhonov正则化算法 |
4.4.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线性化误差计算及改进反演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相分布测量验证性实验 |
5.1 常温替代工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测量 |
5.2 常温替代工质对的ECT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水下主动电场的复杂物体相位特性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下电场原理、模型搭建与实验处理方法 |
2.1 弱电鱼探测机制 |
2.2 主动电场探测建模 |
2.2.1 弱电鱼主动电场探测模型 |
2.2.2 激发极化效应 |
2.2.3 模块化模型 |
2.3 实验装置 |
2.3.1 实验装置总览 |
2.3.2 电极选型 |
2.3.3 数据采集模块(ADC)选型 |
2.3.4 采集程序 |
2.4 数据处理过程 |
2.4.1 相频信息提取 |
2.4.2 实验结果处理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下电场探测实验 |
3.1 无机体实验设计 |
3.2 空白区域实验 |
3.3 单质体 |
3.3.1 铜质被测物体 |
3.3.2 铁质被测物体 |
3.4 无机物组合体 |
3.4.1 铜立方体+铜圆柱体组合体 |
3.4.2 铜立方体+铜板组合体 |
3.4.3 铁立方体+铁环组合体 |
3.4.4 铜立方体+铁立方体 |
3.5 复杂无机被测物体 |
3.6 无机体实验小结 |
3.7 有机生命体实验设计 |
3.8 植物组织 |
3.8.1 植物根茎-马铃薯 |
3.8.2 植物果实-香蕉 |
3.9 动物组织 |
3.9.1 蛋类 |
3.9.2 结缔组织-猪肾脏 |
3.9.3 水生动物-黄颡鱼 |
3.10 有机生命体实验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和应用探究 |
4.1 绝对相位差 |
4.2 相对相位差 |
4.3 使用多频信号进行探测 |
4.4 相差影响因素讨论 |
4.4.1 电极影响 |
4.4.2 电导率影响 |
4.4.3 被测物体距离 |
4.4.4 物体表面材料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应用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应用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导电混凝土损伤检测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导电混凝土制备及其导电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仪器 |
2.4 导电混凝土试件制备 |
2.5 电阻率测试 |
2.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及其正问题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ERT系统的构成 |
3.3 ERT技术原理 |
3.4 ERT正问题描述与有限元求解 |
3.5 ERT正问题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ERT反问题描述及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ERT反问题描述 |
4.3 ERT反问题求解方法 |
4.4 基于EIDORS的 ER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
4.5 图像重建算法质量评价标准 |
4.6 反问题求解及图像重建算法的数值模拟验证 |
4.7 不同激励条件下的ERT反问题模拟研究 |
4.8 数据缺失情况下的ERT反问题模拟研究 |
4.9 图像二次处理算法研究 |
4.10 本章小结 |
5 导电混凝土的ERT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ERT系统搭建 |
5.3 混凝土损伤实验研究 |
5.4 本章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超高压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及逆运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常见电磁场数值方法介绍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数值计算方法 |
2.1 模拟电荷法原理及其参数设置 |
2.1.1 模拟电荷法基本原理 |
2.1.2 模拟电荷法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下电场计算步骤 |
2.1.3 模拟电荷类型及其计算方法 |
2.1.4 模拟电荷和匹配点的设置 |
2.2 有限元法 |
2.2.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2.2.2 有限元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
2.2.3 基于Maxwell的有限元法应用 |
第三章 超高压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计算 |
3.1 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计算 |
3.1.1 输电线路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2 线下电场的计算 |
3.1.3 精度校验 |
3.1.4 三相双回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计算 |
3.2 不同条件下对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影响 |
3.2.1 不同导线对地高度对线下电场的影响 |
3.2.2 不同杆塔类型对线下电场的影响 |
3.2.3 不同分裂导线对线下电场的影响 |
3.2.4 地形起伏对线下电场的影响 |
3.2.5 多介质环境下对线下电场的影响 |
3.3 基于三维计算模型对线路下电场的计算 |
3.3.1 超高压输电线路三维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导线各参数的计算 |
3.3.3 基于三维模型的模拟电荷法的计算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合智能算法的寻优模拟电荷法 |
4.1 智能算法原理和计算步骤 |
4.1.1 三种智能算法 |
4.1.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1.3 遗传算法 |
4.1.4 模拟退火算法 |
4.2 寻优模拟电荷算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
4.2.1 优化算法的参数和原理 |
4.2.2 适应度函数 |
4.3 寻优模拟电荷算法实验 |
4.3.1 实验模型的建立 |
4.3.2 二维模型下的寻优模拟电荷算法实验 |
4.3.3 三维模型下的寻优模拟电荷算法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压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逆运算 |
5.1 超高压输电线路线下工频电场逆运算原理 |
5.1.1 工频电场逆问题的原理和应用 |
5.1.2 工频电场逆问题的计算模型与系数矩阵 |
5.1.3 输电线路线上电压的逆运算 |
5.2 电场逆运算的优化处理 |
5.2.1 卡尔曼滤波法原理 |
5.2.2 卡尔曼滤波法对逆运算的预处理实验 |
5.3 超高压输电线路线上电压的逆运算算例实验 |
5.3.1 超高压导线下电场逆运算的仿真算例实验 |
5.3.2 实际超高压输电线路算例的建立 |
5.3.3 实验数据的采集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总结 |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水下电磁场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水下电磁场理论 |
2.1 有耗媒质中电磁场的传播特性 |
2.1.1 传输媒质的电磁参数 |
2.1.2 有耗媒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基本理论分析 |
2.1.3 多层媒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 |
2.2 有耗媒质中的天线模型及其辐射特性分析 |
2.2.1 电偶极子天线模型及其辐射特性分析 |
2.2.2 磁偶极子天线模型及其辐射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耗媒质中电磁场的CST建模与仿真 |
3.1 无限大海水媒质中电磁场的CST建模与仿真 |
3.1.1 电场传播特性分析 |
3.1.2 电场幅频特性分析 |
3.1.3 磁场传播特性分析 |
3.1.4 磁场幅频特性分析 |
3.2 空气-海水两层媒质电磁场的CST建模与仿真 |
3.2.1 电场传播特性分析 |
3.2.2 电场幅频特性分析 |
3.2.3 磁场传播特性分析 |
3.2.4 磁场幅频特性分析 |
3.3 海水-土壤两层媒质电磁场的CST建模与仿真 |
3.3.1 电场传播特性分析 |
3.3.2 电场幅频特性分析 |
3.3.3 磁场传播特性分析 |
3.3.4 磁场幅频特性分析 |
3.4 空气-海水-土壤三层媒质电磁场的CST建模与仿真 |
3.4.1 电场传播特性分析 |
3.4.2 电场幅频特性分析 |
3.4.3 磁场传播特性分析 |
3.4.4 磁场幅频特性分析 |
3.5 电偶极子辐射场传播特性对比分析 |
3.5.1 电场特性对比分析 |
3.5.2 磁场特性对比分析 |
3.6 模型参数对电偶极子辐射场传播特性的影响 |
3.6.1 电极间距对电偶极子辐射场传播特性的影响 |
3.6.2 极间电流对电偶极子辐射场传播特性的影响 |
3.6.3 源点深度对电偶极子辐射场传播特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1.1 模拟通信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1.2 数字通信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2 模拟通信系统电路设计 |
4.2.1 发射机电路设计 |
4.2.2 接收机电路设计 |
4.2.3 工作模式设计和电源设计 |
4.3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
4.3.1 语音压缩及编译码电路 |
4.3.2 FPGA核心板设计 |
4.3.3 MCU核心板设计 |
4.3.4 AD/DA模块设计 |
4.3.5 工作模式设计和电源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通信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 |
5.1 数字通信系统软件模块总体设计 |
5.2 单片机模块软件设计 |
5.2.1 MCU与 FPGA的数据交换 |
5.2.2 MCU与上位机和语音编译码模块的数据交换 |
5.3 FIFO模块的设计 |
5.4 信道编译码模块设计 |
5.4.1 RS编码模块 |
5.4.2 RS译码模块 |
5.5 BPSK信号的调制模块 |
5.6 BPSK信号的相干解调模块 |
5.6.1 载波同步 |
5.6.2 位同步 |
5.6.3 帧同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实验室测试 |
6.1.1 电源模块测试 |
6.1.2 接收机测试 |
6.1.3 发射机测试 |
6.1.4 实验室系统测试 |
6.2 外场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静电场描绘实验中导电介质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模拟法原理 |
2 同轴圆柱面模型制作 |
3 实验结果及数据 |
4 结 语 |
四、探测电路与导电介质对模拟静电场测绘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露天矿台阶内电流场分布对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影响研究[D]. 李鹏慧.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二维层状材料新型忆阻器的光电特性与行为机制研究[D]. 王宏. 河北大学, 2021(09)
- [3]温变条件下岩石自然电位及激电特征研究[D]. 郭伟红.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多电极电容传感器的低温两相流反演理论和实验研究[D]. 谢黄骏. 浙江大学, 2021
- [5]基于水下主动电场的复杂物体相位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 任庆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导电混凝土损伤检测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 陈蒙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超高压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及逆运算的研究[D]. 汪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9]水下电磁场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D]. 罗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静电场描绘实验中导电介质的制备[J]. 谢宁,魏欣雨,张程武,吐尔迪·吾买尔. 大学物理实验,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