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地水稻秕粒形成基础的研究Ⅲ.茎鞘叶物质生产与子粒结实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玉[1](2021)在《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寒地水稻生产中搅浆平地导致土壤紧实致密、破坏土壤结构、常规耕作泥温低、插秧基本苗不合理等问题,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耕作模式2水平(A1常规耕作,A2垄作双深);穴苗数4水平(B1每穴3苗,B2每穴6苗、B3每穴9苗,B4每穴12苗),研究旱平垄作双侧双深(垄作双深)耕作栽培新模式下穴苗数对土壤理化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抗倒伏性能、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垄作双深新模式的高产优质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垄作双深降低不同层次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了不同层次的土壤温度。0-5cm、5-10cm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为3.23%和3.55%;分蘖盛期、拔节期、灌浆期垄作双深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常规耕作。土壤温度增幅趋势为:5cm>10cm>15cm>20cm。垄作双深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常规耕作,增幅为0.38-25.57%。2.垄作双深模式下水稻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增长速率、消亡速率分别提高25.49%、15.46%、42.07%、50.47%。分蘖成穗率、增长速率均为B1>B2>B3>B4,分蘖成穗率B1较其它穴苗数分别提高10.10%、43.43%、135.98%,增长速率B1分别提高5.03%、29.35%、39.06%。各处理主茎穗长与分蘖穗长差异极显着,常规耕作和垄作双深主茎穗长较分蘖增幅分别达到15.13-43.70%和14.2-34.66%,常规耕作主茎与分蘖穗长变化大于垄作双深,并随着穴苗数的增多主茎与分蘖穗长差异增大。3.垄作双深模式下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期叶面积指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和灌浆期高效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为21.58%、9.30%、7.37%、7.43%、7.75%、6.80%、4.29%。穴苗数B2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其它,表现为B2>B1>B3>B4。4.垄作双深模式下拔节期、齐穗期、灌浆期叶片SPAD值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分别增加分别为5.58%、2.62%、1.73%;垄作双深提高了齐穗期、灌浆期的光合指标,并在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提高了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B1和B2齐穗期、灌浆期光合指标均高于B3和B4,齐穗期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表现为B2>B1>B3>B4,并随着生育进程酶活性逐渐降低。5.不同耕作模式水稻抗折力差异显着,与常规耕作相比,垄作双深抗折力减小,倒伏指数增大,抗倒伏能力降低。各节间茎粗、茎壁厚、充实度表现为常规耕作大于垄作双深。穴苗数因素各节间抗折力、茎粗、茎壁厚、充实度均表现为B1>B2>B3>B4,倒伏指数表现为B4>B3>B2>B1的趋势。6.垄作双深叶片、茎鞘、穗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常规耕作,分别增加为4.83%、5.75%、2.76%。穴苗数因素叶片氮素积累B2极显着高于B1、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8.03%、13.29%、17.40%;茎鞘氮素积累B2显着高于B1,极显着高于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9.25%、18.23%、13.89%;穗氮素积累表现为B2极显着高于B3、B4,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6.23%、6.38%;叶片、茎鞘氮素积累量耕作模式和穴苗数互作均以垄作双深每穴6苗最高,分别为44.99和34.30kg/hm2。7.垄作双深模式下理论产量增加为2.0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穗数和结实率。穴苗数下理论产量呈现B2>B1>B3>B4,B2达到8975.49kg/hm2,较其它穴苗数分别增加3.10%、6.11%、9.64%,较高的穗数是增产的主要原因。8.垄作双深模式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和食味值,加工品质差异达极显着水平。随着穴苗数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降低均表现为B1>B2>B3>B4;直链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食味值为先升高再降低,以B2食味值最高为82.46分,分别较B1、B3、B4提高1.47、0.20、0.15分。
任高磊[2](2021)在《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省属黄海农场院士创新试验基地进行。本次试验以优质中熟中粳徐稻9号与南粳5718为材料,设计了宽窄行钵苗机插和等行距毯苗机插2种机插方式,配套了 3种控混肥配方(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各占50%,控释氮肥又由10%短效控释肥和40%长效控释肥混合而成;N1:50%速效氮肥+10%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60天的控释肥;N2:50%速效氮肥+10%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80天的控释肥;N3:50%速效氮肥+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100天的控释肥),以常规尿素定量分施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机插条件下不同配方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淮北地区优质中熟中粳机械化种植配套轻简、高效的新型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试验条件中,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相比,宽窄行钵苗机插更具高产优势,产量增幅达2.92%-6.20%。主要因为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生育期长,穗大粒多,群体颖花量大。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均高于或显着高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与CK相比,控混肥N2、N3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产量增幅可达1.60%-8.08%,均以N2处理产量最高。N2、N3处理能协调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的关系,通过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形成足够的群体颖花量获得高产。N2、N3处理在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高于或显着高于CK,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与控混肥N3处理相比,控混肥N2处理在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拥有了更大的高光效物质生产群体,从而产量更高。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处理可获得较高产量,其中控混肥N2、N3处理一次性施肥模式产量较高,且N2>N3。2.在本试验条件下,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在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与积累量和抽穗后水稻叶片氮素转运量及穗部氮素积累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回收利用率、百千克籽粒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 2.92%-6.20%、0.15%-8.19%、0.80%-8.63%、0.25%-4.52%。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3种控混肥处理氮素积累在各生育阶段有所差异。控混肥N2、N3处理氮素积累量在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均高于或显着高于CK,抽穗后水稻叶片、茎鞘和穗部氮素积累量也高于或显着高于CK。控混肥N2处理在拔节至抽穗阶段有较高氮素积累量,而控混肥N3处理在抽穗至成穗期仍能持续供应养分,使得后期氮素积累量较高。控混肥N2、N3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均高于或显着高于CK,氮素回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1.81%-19.83%、13.15%-21.43%。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N2、N3处理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更高,可减少氮素养分的损失。3.在本试验中,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 0.09%-1.07%、0.61%-2.93%和0.17%-2.15%,蛋白质含量提高了 5.48%-10.20%,但其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值略高,因而外观品质受到影响。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能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优化了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其稻米食味值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无显着差异。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控混肥处理均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而控混肥N2、N3处理稻米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值分别比CK低4.11%-13.85%、3.69%-25.64%、1.16%-19.10%,蛋白质含量比 CK 高 1.28%-7.33%,因而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变优。与控混肥N2、N3处理相比,N1处理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降低了蛋白质含量,而且提高了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优化了水稻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最高。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处理可改善部分稻米品质;与CK相比,控混肥N2、N3处理可提高稻米加工品质、改善外观品质和提升营养品质,而控混肥N1处理的蒸煮食味品质最佳。综上所述,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比等行距毯苗处理表现更优,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稻米品质方面,钵苗机插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优于毯苗机插处理,外观品质及食味值略低。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控混肥N2处理表现优越,一次性施用既能增产增效,又可以节本增益;在稻米品质方面,控混肥N2处理可改善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和提升营养品质,其蒸煮食味品质也较好。故宽窄行钵苗机插配套N2处理一次性控混肥配方的插秧施肥一体化技术更适用于淮北地区中熟中粳的优质高效生产。
徐杰姣[3](2021)在《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机插水稻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我省推广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机插秧绝大多数为毯状育苗,具有高效省时的优点。但由于播种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秧龄弹性小,在季节紧张的情况下,秧苗素质弱、成苗率低、返青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被更加地放大,反过来又导致部分生产者来年进一步加大播种量,形成了苗越多、苗越弱的恶性循环,导致本田期施氮量增大,特别是分蘖肥用量过多,严重制约了机插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针对苗弱、秧龄弹性小的问题,生产上展了水稻生长调理剂(简称壮秧剂)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些生产者又过分地依赖壮秧剂的调节作用,过度地延长秧龄,对秧苗栽后恢复生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针对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我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姚庄村欣农稻麦合作社及泗洪市稻米文化馆,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开展了壮秧剂比较、播种量、秧田期施肥、秧龄、每穴栽插苗数、施氮量、分蘖肥施用方法等试验。研究了南粳9108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等性状,明确了机插水稻南粳9108壮秧培育和氮肥运筹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绿色、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指标。结果如下:1.壮秧剂比较试验:壮秧剂处理的水稻:1)苗高、茎基宽、根数等秧苗素质均显着优于CK处理。各种壮秧剂处理间秧苗素质差异不大;2)产量均高于CK处理,平均增加13.16%。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伴侣>育秧绿>杰伟>龙旗;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CK处理相比及壮秧剂间均无显着差异;4)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较CK处理显着增加10.01%和12.14%,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均低于CK处理,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CK处理。吸氮量以龙旗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2.播种量试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以75g处理最优,200g处理最差;2)产量显着下降,产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在75g处理下最高;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下降,以75g处理最大;4)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显着下降,均以75g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显着提高,但植株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植株含氮率以200g处理最高,其它三项指标氮肥利用效率均以75g处理最大。结合秧苗素质及栽插效率等因素,干种子直接播种条件下,每盘播种量以120~125g为宜。3.秧田期施肥试验:秧田期施肥处理:1)显着提高了秧苗素质,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优,无壮+无肥处理最弱;2)显着提高了产量及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3)对叶面积系数无显着影响;4)显着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壮+2次肥处理最大;5)显着增加了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4.秧龄试验:随着秧龄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23d处理的株高、茎基宽、根数等指标均最优,38d处理秧苗素质最差;2)产量及构成因素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重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4)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增加,以38d处理最大;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着降低,以23d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5.每穴栽插苗数试验: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1)产量、植株干物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以M5处理最大;2)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增加,以M7处理最大;3)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下降,以M3处理最大。6.施氮量试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以N20处理最大,每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以N25处理、N15处理、不施氮处理最大,处理间产量、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显着;2)叶面积系数、植株干物重均先上升后下降,前者以N25处理最大,后者以N20处理最大;3)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显着增加,均以N30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以N15处理最大,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以N20处理最大。7.分蘖肥试验: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产量呈缓慢下降趋势,N1>N2>N3>N4;弱苗处理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N4>N2>N1,壮苗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弱苗对应处理,壮苗的产量较弱苗平均增加13.66%,弱苗产量最高的处理小于壮苗一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壮苗处理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下,产量的提高均依赖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增加;2)壮苗处理的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弱苗处理;3)壮苗的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均高于弱苗处理,较弱苗平均增加4.67%;4)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含氮率较弱苗平均增加3.47%;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吸氮量较弱苗平均增加9.26%;壮、弱苗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N1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以N3处理最大,弱苗处理以N2处理最大。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较弱苗平均增加0.78%;2)壮、弱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均以N2处理最低,壮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弱苗处理分别降低3.92%和10.58%;3)壮苗处理的食味值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为最大,弱苗处理的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食味品质显着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1处理为最大,壮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0.39%;壮、弱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2.53%;4)壮苗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崩解值较弱苗增加6.07%;壮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呈显着增加趋势,以N1处理最低,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低,弱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较壮苗降低2.99%,10.23%。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壮苗水稻一次施用分蘖肥处理产量最高,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优于其它处理。弱苗水稻多次施用分蘖肥,虽能适度提高产量,但也使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有变劣的趋势。
姜红芳[4](2020)在《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的推广,盐碱地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农民往往比常规稻田施入更多的氮肥,且施肥时期也不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耐盐地水稻稳产与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以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即不施氮肥、农民常规施氮、平衡施氮、减氮施肥和氮肥后移,系统地研究了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营养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苏打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农民常规施氮相比,平衡施氮有效提高了两品种的穗数和穗粒数,实收产量显着提高了11.11%;减氮施肥结实率提高了4.08%、千粒重提高了2.76%,实收产量提高了5.54%。不同粒位的穗粒数表现为中势粒>优势粒>劣势粒,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优势粒>中势粒>劣势粒。2.穗长和单穗重均以平衡施氮最大,减氮施肥次之,均高于农民常规施氮。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较农民常规施氮提高了各部位的一次、二次枝梗数,氮肥后移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一次枝梗数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二次枝梗数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3.与农民常规施氮相比,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提高了齐穗期和灌浆盛期的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同时还提高了拔节期后的光合势、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以及齐穗期、灌浆盛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重和各器官的干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和转化率,且以上各指标均在平衡施氮下影响较大。4.地上部植株氮、磷、钾素积累量均以平衡施氮最高,与农民常规施氮相比,分别提高了35.39%、27.38%和26.21%,其次是减氮施肥,分别提高了12.97%、12.67%和10.39%。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还提高了叶片和茎鞘的氮(磷、钾)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转运贡献率以及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贡献率和偏生产力,降低了土壤氮素依存率。5.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提高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植酸含量,同时还提高了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以及Cu、Mn、Fe、Na、Ca和K含量,改善了稻米的碾磨、外观和营养品质。平衡施氮提高了稻米的完整性和淀粉含量,降低了蒸煮食味品质;减氮施肥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改善了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氮肥后移降低了稻米的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
欧达[5](2020)在《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于2019年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司前村进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秧龄(T)、播量(Q)两个因素,主区处理为T,设3个秧龄水平,分别为T1(60d)、T2(50d)、T3(40d);副区处理为Q,设4个不同播量水平,分别为Q1(每孔2粒)、Q2(每孔3粒)Q3(每孔4粒)Q4(每孔5粒)。分别研究了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干物质积累特性、养分吸收、群体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秧龄对秧苗素质均达显着或极显着影响。随着秧龄的减小,苗高、叶挺高、茎基宽、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呈降低趋势变化,叶龄、叶面积和重高比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变化,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分支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随着播量的增加,茎基宽呈下降趋势变化,而叶面积、重高比、根表面积和根分支数则相反,根冠比和根平均直径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以12个水稻秧苗农艺性状指标为调查对象,利用平均隶属函数值法分析秧苗的综合素质结果表明,T3Q4处理水稻秧苗期性状隶属值较高。2.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地上部生长特性的影响随着秧龄的降低,株高(拔节期、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孕穗期)干物质积、累总量(拔节期、孕穗期)、光合势(拔节-孕穗)、净同化率(拔节-孕穗)、作物生长率(移栽-拔节、拔节-孕穗)呈降低趋势变化,茎蘖数(成熟期)、叶面积指数(抽穗期)呈相反趋势,株高(抽穗期)、茎蘖数(拔节期)、叶面积指数(拔节期)、在干物质积累总量(抽穗期)在光合势(孕穗-抽穗)、净同化率(孕穗-抽穗)、作物生长率(孕穗-抽穗)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株高(成熟期)、茎蘖数(孕穗期、抽穗期)、干物质积累总量(成熟期)、作物生长率(抽穗-成熟)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变化。播量对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均达显着或极显着影响。随着播量的增加,株高在孕穗期呈降低趋势变化,株高在抽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叶面积指数在拔节期呈升高趋势变化;随着播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抽穗期)、净同化率(孕穗-抽穗)、作物生长率(孕穗-抽穗)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而作物生长率(抽穗-成熟)先降低后升高趋势。3.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随着秧龄的减小,拔节期(氮、磷、钾)素和抽穗期(磷)素积累总量呈降低趋势变化,抽穗期(氮、钾)素积累总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成熟期(氮、磷、钾)素积累总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变化。随着播量的增加,拔节期(氮)素和抽穗期(钾)素积累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随着秧龄的减小,拔节-抽穗阶段(氮、钾)素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抽穗-成熟阶段(氮、钾)素积累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随着秧龄的减小,拔节-抽穗阶段磷素积累量呈降低趋势变化,抽穗-成熟阶段磷素积累量呈相反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加,抽穗-成熟阶段(氮、钾)素积累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抽穗-成熟阶段磷素积累量呈升高趋势,拔节-抽穗阶段钾素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着秧龄的减小,拔节期(茎鞘)和成熟期(茎鞘、叶、穗)氮素、成熟期(叶、穗)磷素、成熟期(茎鞘、穗)钾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拔节期(叶)和抽穗期(茎鞘、叶)氮素、成熟期(茎鞘)磷素、成熟期(叶)钾素均呈升高趋势;抽穗期(穗)氮素、拔节期(茎鞘、叶)、和抽穗期(穗)磷素、拔节期(茎鞘)、抽穗期(穗)钾素呈降低趋势;抽穗期(茎鞘、叶)磷素、拔节期(叶)和抽穗期(茎鞘、叶)钾素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加,拔节期(茎鞘、叶)和抽穗期(茎鞘)氮素,拔节期(茎鞘)、抽穗期(茎鞘)、成熟期(穗)磷素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拔节期(叶)、抽穗期(茎鞘)、成熟期(穗)钾素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抽穗期(穗)磷素、成熟期(茎鞘)氮素积累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4.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随着秧龄的减小,净光合速率(Pn)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而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呈逐渐降低变化,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在拔节、孕穗、抽穗三个时期均呈降低趋势变化,蒸腾速率(Tr)在拔节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孕穗期呈升高趋势变化,在抽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着秧龄的减小,SPAD值(拔节期、孕穗期)呈降低趋势变化,SPAD值(抽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随着播量的增加,Gs在拔节期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在孕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i在拔节期呈升高趋势,在抽穗期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互作对Pn(抽穗期)、Ci(抽穗期)、Tr(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5.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秧龄和播量对产量达显着影响,随着秧龄的减小,产量呈升高趋势变化,在T3处理下产量可达8725.63 kg/hm2。随着播量的增加,产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中Q4处理高于其他处理,Q4处理下产量可达8491.58 kg/hm2。互作对产量无显着影响,以T3Q4组合产量最高,最高产量为9060.68kg/hm2。随着秧龄的减小,结实率呈降低趋势变化,每穗总粒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变化,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有效穗数呈升高趋势变化。随着播量的增加,结实率、每穗总粒重、千粒重和有效穗数均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中结实率、每穗总粒重、千粒重均以Q1处理下最高,而有效穗数以Q4处理最高。互作对有效穗数达极显着水平。综合钵苗机插秧苗素质、地上部生长特性、养分吸收、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在本试验所设置的处理范围内,该地区适宜钵苗机插水稻秧龄为40天,播种量为5粒,产量为9060.68kg/hm2。
熊强强[6](2020)在《双季稻“旱涝急转”的致灾及灾后氮素补偿机制》文中提出旱涝急转是指水稻先期经历持续干旱,接着因一场暴雨以上的强降水或雨量较大的连阴雨致使迅速转旱为涝的天气过程,是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频发的一种气象灾害,常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江西地处长江中游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双季水稻主产区,其旱、涝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旱涝急转灾害严重损害了水稻生产。迄今为止,有关该区域水稻幼穗分化期常发生的旱涝急转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开展水稻穗分化期旱涝急转的产量形成机制和旱涝急转后产量恢复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研究探讨了双季稻穗分化期旱涝急转的致灾性及不同外源物质的产量恢复效应,主要包括:(1)以双季早、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选择该区域发生旱涝急转的时期,即水稻的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0)、干旱不涝(CK1)、不旱淹涝(CK2)及旱涝急转(T1)等处理,考查光合、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另外,结合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双季早稻穗分化期旱涝急转下的致灾响应机制。(2)设置了包括旱涝急转后供氮处理(T1_N)在内的10余种恢复措施,研究了旱涝急转后恢复效应的生理基础及其转录翻译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双季早、晚稻旱、涝及旱涝急转条件下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早稻和晚稻CK1、CK2、T1的单株产量分别较CK0下降了55.79%、38.02%、63.40%和57.78%、37.31%、61.07%。早、晚稻均以T1下降幅度最大,总体上干旱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大于淹涝。旱、涝及旱涝急转初期早、晚稻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其中早、晚稻以CK1、T1的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大。早、晚稻叶片T1的SOD、POD、CAT活性较CK0均显着性升高,MDA含量也不同程度升高。但T1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性降低。2、采用LC-MS对稻穗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并对穗的蛋白质进行了i TRAQ定量分析。在T1和CK0比较组之间,水稻穗中共鉴定出522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和107个差异代谢物(DMs);在T1和CK1比较组之间,水稻穗中共鉴定出528个DEPs和110个DMs;在T1和CK2比较组之间,水稻穗中共鉴定出82个DEPs和124个DMs。已鉴定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表明,光合作用代谢、能量代谢途径和活性氧反应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导致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3、十余种不同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包括氮素等处理表明,双季早、晚稻旱涝急转胁迫后以供氮处理产量恢复效应最好,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穗数得到明显增加,部分无效分蘖在氮素刺激下生长转好,发育成了有效穗;施氮将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平衡、氮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等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过程来达成水稻旱涝急转逆境胁迫后生长快速恢复的效能。4、采用核糖体谱分析结合RNA-seq测序技术,对旱涝急转胁迫后供氮恢复的转录和翻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表明,转录和翻译水平之间共享了少部分的响应基因(上调基因的14.0%和下调基因的6.6%),揭示旱涝急转胁迫后供氮恢复转录和翻译反应的独立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基因的翻译效率受其序列特征的影响很大,包括GC含量、编码序列长度和归一化最小自由能。全基因组分析发现7003个基因含有u ORF(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与未翻译的u ORFs相比,多个翻译的u ORFs促进了翻译效率的提高。水稻旱涝胁迫后施氮处理的u ORF的翻译效率较未施氮处理u ORF的翻译效率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降低。本研究发现幼穗分化期旱、涝及旱涝急转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形成不利,尤其旱涝急转严重损害水稻产量的形成,表明旱涝急转存在一定程度的叠加减产效应。本研究还探讨了旱涝急转后不同外源物质的产量恢复效应,其中以供氮恢复较好,并且定义了旱涝急转胁迫后供氮反应的全基因组翻译调控的格局,有助于理解水稻高度动态的翻译机制,为未来的大田生产和育种提供思路。
李晓[7](2020)在《水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冷害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已成为限制黑龙江省水稻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属于喜温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极为敏感,若孕穗期遭遇较强低温影响,会造成生理活性降低、颖花不育、结实率降低、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水杨酸(SA)、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在水稻抗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试验以耐冷品种东农428和冷敏感品种松粳10为材料,孕穗始期冷水灌溉10 d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同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Pro和GABA,旨在筛选出SA、Pro和GABA最适施用浓度,根据筛选结果对SA、Pro和GABA进行单剂及其复配剂(SP、SG、PG和SPG)试验,研究3种外源物质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揭示3种外源物质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规律,明确3种外源物质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进而确定最佳的复配组合。本试验旨在丰富水稻耐冷研究的生理基础,为水稻化控保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SA、Pro和GABA可促进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且东农428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松粳10,说明东农428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更强。当SA、Pro和GABA浓度分别为0.50 mmol·L-1、40 mmol·L-1和4 mmol·L-1时两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最高,SA处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高于Pro和GABA处理,并且Pro处理和GABA处理作用效果相似。(2)不同浓度SA、Pro和GABA可影响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颖花发育。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浓度分别为0.50 mmol·L-1、40 mmol·L-1和4 mmol·L-1时东农428和松粳10花粉粒育性和颖花分化数最高。此外,SA主要促进水稻二次颖花分化、Pro和GABA主要促进水稻一次颖花分化。(3)不同浓度SA、Pro和GABA可促进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籽粒干物质积累。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浓度分别为0.50 mmol·L-1、40 mmol·L-1和4 mmol·L-1时东农428和松粳10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多。(4)不同浓度SA、Pro和GABA可显着增加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对松粳10产量的调控作用大于东农428。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浓度分别为0.50 mmol·L-1、40 mmol·L-1和4 mmol·L-1时东农428和松粳10产量最高,3种外源物质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促进作用为SA>GABA>Pro。(5)最适浓度SA(0.50 mmol·L-1)、Pro(40 mmol·L-1)和GABA(4 mmol·L-1)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节间长度和叶面积指数影响显着。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单剂出了可增加东农428和松粳10节间长度,复配处理对节间长度影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东农428孕穗期-乳熟期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松粳10孕穗期-蜡熟期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SP、SG、PG和SPG处理东农428和松粳10叶面积指数增幅高于单剂处理。(6)最适浓度SA、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可显着提高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东农428和松粳10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增加;SP、SG、PG和SPG处理两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调控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并且在冷水胁迫结束后仍能够维持较高水平的叶绿素含量。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两品种根系活力显着增加;SP、SG、PG和SPG对两品种根系活力的调控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东农428和松粳10在SPG处理下具有更高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和根系活力。(7)最适浓度SA、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存在影响。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单剂及任意两者复配处理东农428和松粳10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输出量均显着增加,复配效果优于单剂,其中含有SA处理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输出量更高;SPG处理两品种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输出量最高但仍与显着低于正常对照。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两品种茎鞘、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和茎叶干物质贡献率显着下降;SP、SG、PG和SPG处理两品种茎鞘、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和茎叶干物质贡献率降幅大于单剂且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8)最适浓度SA、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颖花发育影响显着。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东农428和松粳10花粉粒育性显着增加且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SP、SG、PG和SPG处理两品种花粉粒育性增幅高于单剂处理,东农428花粉粒育性高于松粳10。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两品种颖花分化数增加、颖花退化数和退化率下降,且对二次颖花效果>一次颖花;SP、SG和PG处理两品种颖花分化数增幅大于单剂,颖花退化数和退化率有所降低;SPG处理松粳10颖花分化数最多、颖花退化数和退化率最低,东农428颖花分化数、退化数和退化率与任意两者复配处理差异不显着。(9)最适浓度SA、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着,对松粳10产量的调控作用大于东农428。冷水胁迫处理下,SA、Pro和GABA单剂处理东农428和松粳10产量均显着增加,对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的促进作用为SA>GABA>Pro;SP、SG和PG处理对水稻产量的调控效应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含有SA的处理产量更高;SPG处理两品种产量最高但仍显着低于正常对照,复配处理对水稻产量的促进作用为SPG>SP>SG>PG。
孙琪[8](2020)在《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探究吉林省直播水稻适宜播种方式及播期,本试验采用大田试验,以低温发芽试验发芽指标较优的三个早熟品种白粳1号、长白9号和龙粳3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穴播和条播两种播种方式;设置三个播期,分别为Ⅰ(5月5日)、Ⅱ(5月10日)、Ⅲ(5月15日)。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和播期下,直播稻生育期、茎蘖动态、花后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茎秆化学成分含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播期的推迟,穴播和条播处理下,三个品种全生育期均变短,且播种至拔节期和拔节至抽穗期的天数逐渐减少,但抽穗至成熟期的天数逐渐增加。2.不同播种方式下,茎蘖动态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穴播处理各个时期茎蘖数均高于同一播期条播处理各个时期茎蘖数。随着播期的推迟,穴播和条播处理三个品种各生育时期茎蘖数均表现为Ⅱ>Ⅲ>Ⅰ。3.不同播种方式下,白粳1号、长白9号和龙粳31号抽穗期穴播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较条播处理平均高21.73%、20.87%和13.66%,成熟期穴播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较条播处理平均高20.27%、16.18%和11.95%;穴播处理抽穗至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及转运率均高于同一播期条播处理。随着播期的推迟,穴播处理下,两个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Ⅱ>Ⅲ>Ⅰ。条播处理下,白粳1号和龙粳31号两个生育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Ⅱ>Ⅲ>Ⅰ;长白9号两个生育时期茎鞘和穗干物质积累量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Ⅱ>Ⅲ>Ⅰ,叶片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降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转运量及转运率均表现为Ⅱ>Ⅲ>Ⅰ。4.不同播种方式下,白粳1号、长白9号和龙粳31号抽穗期穴播处理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较条播处理平均高19.58%、22.94%和22.40%,成熟期穴播处理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较条播处理平均高16.17%、15.26%和14.16%;穴播各处理抽穗至成熟期各器官氮素转运量及氮素转运率均分别高于同一播期条播处理。随着播期的推迟,穴播处理和条播处理下,两个生育时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及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为Ⅱ>Ⅲ>Ⅰ,抽穗至成熟期氮素转运量和氮素转运率均表现为Ⅱ>Ⅲ>Ⅰ。5.抽穗期茎秆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及木质素相对含量均分别高于同一播期成熟期处理。不同播种方式下,穴播各处理抽穗期和成熟期茎秆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及木质素相对含量均分别高于同一播期条播处理。随着播期的推迟,穴播和条播处理下,抽穗期和成熟期茎秆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及木质素相对含量均表现为Ⅱ>Ⅲ>Ⅰ。6.不同播种方式下,穴播处理产量均高于同一播期条播处理产量,与条播处理相比,穴播处理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有所提高,白粳1号、长白9号和龙粳31号平均增产25.90%、24.70%和24.87%。随着播期的推迟,穴播和条播处理下,产量均表现为Ⅱ>Ⅲ>Ⅰ,播期的推迟提高了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但降低了每穗粒数,且对不同品种千粒重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综上所述,穴播处理群体结构合理,物质积累及产量均优于条播处理,播期过早或过迟均会降低直播稻产量,减少花后物质的积累与转运。吉林省直播稻种植适宜方式为穴播方式,播期Ⅱ为适宜播期。
管正策[9](2019)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明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籼稻C两优华占为供试品种,于2017-2018年在贵州省三穗县长吉镇机寨村开展钵苗机插水稻下进行不同密度和施氮量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两水平裂区设计,设密度(D)和施氮量(N)两个因素,主区为D处理,副区为N处理,有3种密度水平分别为21.65万穴/hm2(33×14cm)、16.84万穴/hm2(33×18cm)、12.63万穴/hm2(33×24cm)和4种施氮量水平(0kg N/hm2、75 kg N/hm2、150 kg N/hm2、225 kg N/hm2)。分别研究了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地上部分生长特性、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和氮素利用。试验结果表明:1、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1)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试验中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为150kg/hm2时产量最高,最高产量分别为8964.49kg/hm2。随着密度的降低,产量有一定降低的趋势,密度分别为12.63万穴/hm2时产量最低,为7359.81kg/hm2。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施氮量为150kg/hm2和密度为21.65万穴/hm2组合处理下产量最高,为9572.88kg/hm2。(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千粒重、结实率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总是在N4(225kg/hm2)处理下表现最低。随着密度的降低,有效穗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互作对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2、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地上部分生长特性的影响(1)施氮量与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作物生长率等影响显着。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孕穗期、成熟期)、叶面积比率(拔节-抽穗)、干物质积累量(孕穗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光合势(拔节-孕穗、孕穗-抽穗)、叶面积(孕穗期、抽穗期)、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净同化率(拔节-抽穗)、作物生长率(孕穗-成熟)、株高(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拔节期、抽穗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密度的降低,作物生长率(移栽-拔节)、叶面积指数(拔节期、孕穗期)、光合势(拔节-孕穗、孕穗-抽穗)、茎蘖数(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各关键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总生物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密度的降低,叶面积指数(抽穗期)、株高(拔节期、成熟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互作对叶面积指数(孕穗期)、叶面积(抽穗期)、叶面积比率(拔节-抽穗)的影响达显着水平,而对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拔节-抽穗、抽穗-成熟)、作物生长率(拔节-孕穗、孕穗-成熟)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3、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关键时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期SPAD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孕穗期、抽穗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密度对SPAD值的影响差异不显着。互作对拔节期SPAD值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呈上升趋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均呈增加趋势,胞间CO2(Ci)在拔节、孕穗和抽穗三个时期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在抽穗期呈下降趋势变化,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Pn和Gs在拔节期呈增加趋势,孕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在抽穗期呈降低趋势;Ci在拔节和抽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在孕穗期呈下降趋势;Tr在拔节期呈增加趋势,孕穗期呈降低趋势,而在抽穗期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WUE在拔节和孕穗期呈增加趋势;PNUE在孕穗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而产量呈降低的趋势。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孕穗期和抽穗期Pn、拔节期和抽穗期Gs、抽穗期Tr、主要生育期WUE和PNUE均达极显着水平。4、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养分累积特性的影响(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抽穗期总(氮、磷、钾)素、拔节期总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密度的降低,拔节期总(氮、磷、钾)素、抽穗期总(氮、磷、钾)素、成熟期总(氮、磷、钾)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互作对拔节期总氮素、成熟期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而对成熟期总(磷、钾)素、拔节期总钾素积累量的影响达显着影响。(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期(茎鞘、叶)钾素、抽穗期茎鞘(磷、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成熟期穗(氮、磷、钾)素、成熟期叶(磷、氮)素、成熟期叶氮素、抽穗期(叶、穗)氮素积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密度的降低,抽穗期茎鞘(氮、磷、钾)素、抽穗期叶(氮、钾)素、抽穗期穗(氮、磷、钾)素、拔节期(茎鞘、叶)磷素积累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拔节期茎鞘氮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互作对成熟期(茎鞘、穗)氮素、拔节期叶氮素、抽穗期穗磷素的积累量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抽穗-成熟氮素积累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拔节-抽穗磷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密度的降低,拔节-抽穗磷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互作对氮、磷、钾素(拔节-抽穗、抽穗-成熟)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5、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齐穗期剑叶荧光参数的影响(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光化学效率(Fv/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变化规律不明显,而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o)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密度的降低,Fv/Fm、ETR呈逐渐增加的趋势,q N、Fo呈相反的趋势,而Fm呈先增后减的趋势。6、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1)施氮量和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率产生显着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FPE)、氮肥农学利用率(FAE)、氮肥生理利用率(FPE)、氮肥偏生产力(PFP)、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GPE)、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NDGPE)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NRG)呈相反趋势,氮收获指数(NHI)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密度的降低,FAE、FPE、NGPE、NDGPE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NRG有一定的增加趋势,NHI变化规律不明显。互作对水稻FPE、FAE、FPE、PFP、NRG、NHI、NDGPE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本试验中,氮肥吸收利用率为56.85%。7、综合钵苗机插水稻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量、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和光合特征、荧光参数、氮素利用率等指标上的表现,在本试验所设置的处理范围内,该地区钵苗机插水稻以D2N3处理为适宜的机插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16.84万穴/hm2(33×18cm)和150kg/hm2;产量为9304.05kg/hm2。
杨罗浩[10](2019)在《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发展粳稻生产,既可满足市场对优质精米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温光资源的利用率和产量。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北部地区,气候特征适宜发展晚粳稻。但仍存在优良品种缺乏、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等制约晚粳发展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解决。本试验以鄂粳403和甬优2640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氮肥运筹模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资源利用,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稻田土壤和田面水氮磷含量的影响,为湖北省晚粳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清洁生产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密度下,随施肥量的增加鄂粳403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氮量为225kg·ha-1、N:P2O5:K2O=1:0.5:1时产量最高。在施氮量为0-225kg/ha范围内提高施肥量,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呈增加趋势,千粒重呈降低趋势。在相同施肥量下增加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呈增加趋势,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呈下降趋势;在高施肥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经济产量的提高。2.在相同施肥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其最大增长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呈增加趋势,但叶面积快速增长期呈缩短趋势。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肥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及其最大增长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高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积累速率和快速积累期平均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氮量为225kg·ha-1时达到最大。经济产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增长速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群体结构特征为:叶面积指数最大速率约为0.39d-1,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约为0.34d-1,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在移栽后17天左右,快速增长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移栽后11天和24天左右,快速增长期14天左右;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约为0.26t·ha-1·d-1,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约为0.22t·ha-1·d-1,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在移栽后39天左右,快速增长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移栽后15天和63天左右,快速积累期48天左右。3.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氮量在0-225kg·ha-1内增加鄂粳403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呈增加趋势;在相同施肥量下提高种植密度加工品质降低。增加施肥量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先降后升,当施氮量为225kg·ha-1外观品质最好;提高种植密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减少。4.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增加施肥量,植株氮磷钾最大吸收量呈先增后减趋势,磷快速吸收期呈缩短趋势,磷吸收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氮吸收速率在高密度下呈先增后减趋势;钾吸收速率在高施肥量下较大,在中低施肥量下较小。在相同施肥量下增加种植密度,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氮钾吸收速率呈增加趋势,氮钾快速吸收期呈缩短趋势,而磷快速吸收期呈延长趋势。经济产量与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养分吸收特征为:氮最大吸收速率约为3.08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2.66kg·ha-1·d-1,快速吸收期28天左右;磷最大吸收速率约为0.72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0.62kg·ha-1·d-1,快速吸收期87天左右;钾最大吸收速率约为10.3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8.9kg·ha-1·d-1,快速吸收期21天左右。5.各时期施肥显着提高田面水总氮、溶解性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但只有追施穗肥增提高铵态氮含量。总氮、溶解性总氮和铵态氮含量在移栽后30和60天较低;硝态氮含量在移栽后7天最低,但随后呈增加趋势,到移栽后30天比较稳定。田面水总磷、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均于移栽后快速降低,于移栽后45天达到较低水平且趋于稳定。在施肥处理中,种植密度为4寸×8寸、施氮量为165kg·ha-1和195kg·ha-1处理的全生育期田面水氮磷含量相对较低。各生育时期氮磷吸收量分别与田面水总氮、总磷及可溶性总磷含量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6.在施肥处理中,各时期稻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种植密度为4寸×8寸、施氮量为225kg·ha-1和255kg·ha-1时较高,以种植密度为4×6寸、施氮量为165kg·ha-1时较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增加施肥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先增后减,速效磷含量在高密度下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各形态氮磷含量与田面水各形态氮磷含量关系不密切。7.追施穗肥可显着提高甬优2640经济产量并增加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经济产量与群体干最大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呈显着正相关。穗肥全部作促花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及二者增长速率、氮磷钾养分最大吸收量及吸收速率均为最大。穗肥全部作保花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穗中干物质分配比例。经济产量与群体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分蘖末期到成熟期整株氮磷吸收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氮快速吸收期和灌浆结实期营养器官中氮磷吸收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追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
二、寒地水稻秕粒形成基础的研究Ⅲ.茎鞘叶物质生产与子粒结实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地水稻秕粒形成基础的研究Ⅲ.茎鞘叶物质生产与子粒结实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1.2.2 稻田插秧基本苗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地点与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
2.3.2 根系干重及伤流量测定 |
2.3.3 株高及分蘖的调查 |
2.3.4 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测定 |
2.3.5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6 抗折力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7 植株氮含量的测定 |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
2.3.9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1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容重的比较 |
3.2.2 0-20cm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比较 |
3.2.3 土壤酶活性的比较 |
3.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1 株高的比较 |
3.3.2 分蘖动态的比较 |
3.3.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性的比较 |
3.3.4 叶面积指数(LAI)的比较 |
3.3.5 根系伤流量的比较 |
3.4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1 功能叶片SPAD值的比较 |
3.4.2 光合性能的比较 |
3.4.3 冠层透光率的变化 |
3.4.4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 |
3.5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3.5.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的影响 |
3.5.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各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倒伏指数的影响 |
3.5.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各节间粗、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重的影响 |
3.6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7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垦粳8 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加工品质的比较 |
3.7.2 外观品质的比较 |
3.7.3 营养品质的比较 |
3.7.4 食味品质的比较 |
3.7.5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7.6 穴苗数和水稻产量、食味值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4.2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抗倒性影响的探讨 |
4.4 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
4.5 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 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
5.3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4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5.5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成熟期氮素积累的影响 |
5.6 耕作模式和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水稻机械种植主要栽培方式 |
2.2 缓控释肥的应用 |
2.3 一次性施肥技术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产量形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 穗型结构 |
2.3 茎蘖动态 |
2.4 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2.5 阶段干物质积累 |
2.6 群体生长率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含氮率 |
2.2 阶段氮素积累量 |
2.3 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差异 |
2.5 抽穗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
2.6 氮素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 |
2.4 淀粉RVA谱特征值 |
2.5 食味值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产量的影响 |
1.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1.3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2 江苏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1 床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2 壮秧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分蘖成穗的影响 |
1.3.1 基质、壮秧剂的影响 |
1.3.2 播种量、秧龄的影响 |
1.3.3 密度的影响 |
1.3.4 施氮量的影响 |
1.4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库形成的影响 |
1.4.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的影响 |
1.4.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库的影响 |
1.5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的影响 |
1.6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性状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6.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的影响 |
1.6.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7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1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3 施肥时期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4 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8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8.1 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1.8.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1.8.3 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8.4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9 江苏省机插水稻生产和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1.9.1 生产现状分析 |
1.9.2 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培育 |
2.2.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2.2.2 播种量试验 |
2.2.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2.2.4 秧龄试验 |
2.2.5 每穴栽插苗数试验 |
2.2.6 施氮量试验 |
2.2.7 分蘖肥试验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3.2 茎蘖数的调查 |
2.3.3 各器官干物重及叶面积的测定 |
2.3.4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5 各器官含氮率的测定 |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
2.3.7 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测定 |
2.3.8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壮秧剂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1.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1.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2.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2.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秧田期施肥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3.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3.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3.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 秧龄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4.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4.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4.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5.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5.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5.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 施氮量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6.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6.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 分蘖肥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7.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7.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7.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秧田期处理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等性状的影响 |
4.1.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4.1.2 播种量试验 |
4.1.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4.1.4 秧龄试验 |
4.2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施氮量试验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不同秧苗素质、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稻米品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苏打盐碱地水稻的研究现状 |
1.2.2 稻田的氮肥利用情况 |
1.2.3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氮肥施用时期及其比例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产量的测定 |
2.5.2 株高的调查 |
2.5.3 分蘖和成穗率的调查 |
2.5.4 SPAD值与光合特征参数的测定 |
2.5.5 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5.6 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
2.5.7 品质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1 氮肥运筹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氮肥运筹对不同部位穗粒数的影响 |
3.1.3 氮肥运筹对不同部位结实率的影响 |
3.1.4 氮肥运筹对不同部位千粒重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1 氮肥运筹对穗长、单穗重的影响 |
3.2.2 氮肥运筹对枝梗数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1 氮肥运筹对株高动态的影响 |
3.3.2 氮肥运筹对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3.3.3 氮肥运筹对SPAD值的影响 |
3.4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1 氮肥运筹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2 氮肥运筹对结实期高效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3 氮肥运筹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
3.4.4 氮肥运筹对群体干物质重的影响 |
3.4.5 氮肥运筹对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4.6 氮肥运筹对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4.7 氮肥运筹对光合势的影响 |
3.4.8 氮肥运筹对净同化率的影响 |
3.4.9 氮肥运筹对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3.5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5.1 氮素吸收积累与转运的比较 |
3.5.2 磷素吸收积累与转运的比较 |
3.5.3 钾素吸收积累与转运的比较 |
3.6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3.6.1 碾磨品质的比较 |
3.6.2 外观品质的比较 |
3.6.3 营养品质的比较 |
3.6.4 蒸煮食味品质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氮肥运筹下盐碱地水稻产量的探讨 |
4.2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4.3 氮肥运筹下盐碱地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探讨 |
4.4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
5.2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5.3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4 氮肥运筹对盐碱地稻米品质的影响 |
5.5 盐碱地氮肥运筹方式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1 常规毯苗机插研究发展概况 |
1.1.2 钵苗机插研究发展概况 |
1.2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的影响 |
1.2.1 播量和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2 播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1.2.3 秧龄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秧苗素质各指标测定 |
2.4.2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秧苗综合素质的比较分析 |
2.4.3 分蘖动态和最高茎蘖数 |
2.4.4 叶面积、叶面积指数 |
2.4.5 干物质及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 |
2.4.6 粒叶比、光合势、净同化率、作物生长率 |
2.4.7 光合特征参数和SPAD值 |
2.4.8 植株全氮磷钾含量 |
2.4.9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1 出苗情况 |
3.1.2 苗期地上部性状 |
3.1.3 苗期干物质 |
3.1.4 苗期根系性状 |
3.1.5 苗期综合素质 |
3.2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株高和茎蘖数的影响 |
3.2.1 株高 |
3.2.2 茎蘖数 |
3.2.3 茎蘖动态 |
3.3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1 叶面积指数 |
3.3.2 干物质积累总量 |
3.3.3 穗后干物质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 |
3.3.4 干物质分配比例 |
3.3.5 粒叶比 |
3.3.6 光合势 |
3.3.7 净同化率 |
3.3.8 作物生长率 |
3.4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主要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1 叶片光合特征参数 |
3.4.2 SPAD值 |
3.5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养分积累特性的影响 |
3.5.1 氮素积累量 |
3.5.2 磷素积累量 |
3.5.3 钾素积累量 |
3.6 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
3.6.1 产量 |
3.6.2 产量构成因素 |
4.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1.2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
4.1.3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4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发育的影响 |
4.1.5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6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版图 |
(6)双季稻“旱涝急转”的致灾及灾后氮素补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旱涝急转 |
1.1.1 旱涝急转的概念 |
1.1.2 旱涝急转的标准 |
1.2 旱涝急转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 |
1.3 旱涝急转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 旱、涝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5 旱涝急转致灾性的分子基础 |
1.5.1 水稻应对旱、涝的遗传基础 |
1.5.2 旱、涝胁迫下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 |
1.6 减轻水稻旱、涝灾害的措施 |
1.6.1 培育抗旱、耐涝品种 |
1.6.2 改善田间管理 |
1.6.3 施用外源物质 |
1.6.4 氮素解除旱、涝胁迫的生长恢复效应 |
1.7 外源物质恢复效应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1.8 植物转录翻译机制研究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致灾的生理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栽培方法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2.1.4.2 光合参数指标 |
2.1.4.3 产量及产量结构 |
2.1.5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旱涝急转对双季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2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光合参数的差异性 |
2.2.3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性 |
2.2.4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性 |
2.3 讨论 |
3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致灾的生理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栽培方法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3.1.4.2 光合参数指标 |
3.1.4.3 SPAD值 |
3.1.4.4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1.4.5 产量及产量结构 |
3.1.5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旱涝急转对双季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光合参数和叶绿素的变化 |
3.2.3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性 |
3.2.4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性 |
3.2.5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处理下Fv/Fm的变化 |
3.3 讨论 |
4 蛋白组和代谢组分析双季早稻旱涝急转下的致灾机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方法 |
4.1.1.1 试剂 |
4.1.1.2 蛋白质提取 |
4.1.1.3 胰酶酶解 |
4.1.1.4 iTRAQ标记 |
4.1.1.5 HPLC分级 |
4.1.1.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4.1.1.7 数据库搜索 |
4.1.2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4.1.2.1 蛋白注释方法 |
4.1.2.2 KEGG通路注释 |
4.1.2.3 基于蛋白功能富集的聚类分析 |
4.1.3 代谢物的鉴定与分析 |
4.1.3.1 样本前处理 |
4.1.3.2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4.1.4 数据预处理 |
4.1.5 多元统计分析 |
4.1.6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和定性分析 |
4.1.7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基于KEGG数据库)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质谱质控检测 |
4.2.2 定量蛋白和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4.2.3 蛋白质功能描述和GO分析 |
4.2.4 蛋白质-蛋白质间的互作 |
4.2.5 代谢物分析 |
4.2.6 KEGG pathways分析 |
4.3 讨论 |
4.3.1 旱涝急转处理下代谢调节的变化 |
4.3.2 旱涝急转处理下ROS的变化 |
5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不同外源物质(氮素)的恢复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栽培方法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5.1.4.2 光合参数指标 |
5.1.4.3 SPAD值 |
5.1.4.4 叶绿素荧光参数 |
5.1.4.5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5.1.4.6 干物质和氮素利用测定 |
5.1.4.7 产量及产量结构 |
5.1.5 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双季早稻不同外源物质(氮素)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恢复的影响 |
5.2.2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干物质和氮素利用的差异性 |
5.2.3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差异性 |
5.2.4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性 |
5.2.5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氮代谢相关酶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性 |
5.2.6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性 |
5.2.7 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6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不同外源物质(氮素)的恢复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栽培方法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1.4.1 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 |
6.1.4.2 光合参数指标 |
6.1.4.3 SPAD值 |
6.1.4.4 干物质和氮素利用测定 |
6.1.4.5 产量及产量结构 |
6.1.5 数据处理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双季晚稻不同外源物质(氮素)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恢复的影响 |
6.2.2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干物质和氮素利用的差异性 |
6.2.3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差异性 |
6.2.4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差异性 |
6.2.5 双季晚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氮代谢相关酶和游离脯氨酸的差异性 |
6.3 讨论 |
7 双季早稻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转录翻译机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栽培方法 |
7.1.3 试验设计 |
7.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7.1.4.1 RNA-seq和 Ribo-seq测序样本收取 |
7.1.4.2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7.1.4.3 RNA数据分析 |
7.1.4.4 核糖体图谱测序 |
7.1.4.5 Ribo-seq数据分析 |
7.1.4.6 翻译组与转录组的结合分析 |
7.1.4.7 翻译效率的计算 |
7.1.4.8 uORF的鉴定和翻译定量 |
7.1.4.9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
7.1.5 数据处理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ibo-seq和 RNA-seq数据特征 |
7.2.2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转录和翻译水平 |
7.2.3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基因翻译效率 |
7.2.4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基因序列特征 |
7.2.5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基因上游开放阅读框架(uORF) |
7.2.6 旱涝急转氮素恢复下的翻译后u ORF介导的m ORF翻译 |
7.3 讨论 |
7.3.1 旱涝急转胁迫后氮素恢复下的转录和翻译响应 |
7.3.2 旱涝急转胁迫后氮素恢复下的翻译效率与基因的序列特征关系 |
7.3.3 旱涝急转胁迫后氮素恢复下的uORF介导的翻译机制 |
8 全文总结与讨论 |
8.1 讨论 |
8.2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
8.2.1 水稻旱涝急转致灾的生理学基础 |
8.2.2 水稻旱涝急转下的蛋白与代谢 |
8.2.3 水稻旱涝急转后的恢复效应及其生理基础 |
8.2.4 水稻旱涝急转后氮素恢复的转录翻译机制 |
8.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4 本研究的不足 |
8.5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水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温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2 低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低温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4 水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与作物耐冷性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SA、Pro和 GABA最适施用浓度筛选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样与测定方法 |
2.2 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最适浓度SA、Pro和 GABA单剂及复配组合筛选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取样与测定方法 |
2.3 有关计算公式 |
2.3.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计算公式 |
2.3.2 颖花形成相关计算公式 |
2.3.3 籽粒灌浆计算公式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SA、Pro和 GABA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生理特性 |
3.1.2 产量形成 |
3.2 SA、Pro和 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生长发育 |
3.2.2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3.2.3 产量形成 |
4 讨论 |
4.1 不同浓度SA、Pro和 GABA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4.1.1 不同浓度SA、Pro和 GABA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2 不同浓度SA、Pro和 GABA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SA、Pro和 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1 SA、Pro和 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SA、Pro和 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2.3 SA、Pro和 GABA单剂及复配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播种方式对直播稻的影响 |
1.3 播期对直播稻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试验公式及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的影响 |
3.2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4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5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茎秆化学成分的影响 |
3.6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的影响 |
4.2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4.3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4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5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茎秆化学成分的影响 |
4.6 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钵苗机插发展概况 |
1.1.1 钵苗机插移栽水稻特点 |
1.1.2 国内钵苗机插水稻发展概况 |
1.1.3 国外钵苗机插水稻发展概况 |
1.2 密度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的影响 |
1.2.1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分蘖动态和最高茎蘖数 |
2.4.2 株高 |
2.4.3 叶面积、叶面积指数 |
2.4.4 干物质积累量 |
2.4.5 作物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叶面积比率、粒叶比、光合势 |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特征参数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 |
2.4.7 齐穗期剑叶荧光参数 |
2.4.8 植株全氮磷钾含量 |
2.4.9 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产量 |
3.1.2 产量构成因素 |
3.1.3 产量与密度和施氮量的回归模型分析 |
3.2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株高和茎蘖数的影响 |
3.2.1 茎蘖动态 |
3.2.2 关键时期株高和茎蘖数 |
3.3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的影响 |
3.3.1 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 |
3.3.2 干物质积累量 |
3.3.3 作物生长率 |
3.3.4 净同化率和叶面积比率 |
3.3.5 粒叶比 |
3.3.6 光合势 |
3.4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关键时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1 SPAD值 |
3.4.2 叶片光合特征 |
3.4.3 叶片氮含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 |
3.4.4 施氮量与叶片氮含量和SPAD值建立回归模型分析 |
3.5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齐穗期剑叶的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1 剑叶荧光参数 |
3.6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养分累积特性的影响 |
3.6.1 关键时期养分积累量 |
3.6.2 阶段养分积累量 |
3.6.3 各器官养分积累量 |
3.7 施氮量与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氮肥吸收、农学、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 |
3.7.2 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与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 |
4.2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与氮素利用率的关系 |
4.3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栽培条件下的群体发育特点 |
4.4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栽培条件下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吸收积累特点 |
4.5 施氮量和机插密度栽培条件下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版图 |
(10)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 中国水稻“籼改粳”发展历程 |
1.2 粳稻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与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 |
2.2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3 稻田氮磷迁移转化与农田面源污染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 |
2.6 实验分析方法 |
3 模型与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群体发育及特征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产量影响 |
4.4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稻米品质的影响 |
4.5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4.6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稻田土壤和田面水养分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下晚粳的产量形成 |
5.2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4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稻田土壤与田面水养分含量的影响.. |
6 结论 |
第三章 晚粳适宜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5 调查测定项目 |
2.6 实验分析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群体发育及特征 |
4.3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4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5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 讨论 |
5.1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5.2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 |
5.3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养分氮吸收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5.4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
6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寒地水稻秕粒形成基础的研究Ⅲ.茎鞘叶物质生产与子粒结实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垄作双深模式与穴苗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 王文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D]. 任高磊. 扬州大学, 2021
- [3]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徐杰姣. 扬州大学, 2021
- [4]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D]. 姜红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
- [5]播量和秧龄对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欧达. 贵州大学, 2020(02)
- [6]双季稻“旱涝急转”的致灾及灾后氮素补偿机制[D]. 熊强强.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7]水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孕穗期冷水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D]. 李晓.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播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稻花后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D]. 孙琪.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9]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管正策. 贵州大学, 2019(12)
- [10]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D]. 杨罗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