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物不同微波烹饪技巧也不同(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研究说明《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胡茂芩[2](2021)在《川南特色菜肴滑肉的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川式滑肉是川南地区的传统特色菜肴,具有爽滑鲜嫩、营养健康的特点,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但是川式滑肉的加工工艺繁杂,制作难度大,多为厨师按经验制作,品质不稳定。为优化川式滑肉的加工工艺,提升其食用品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道四川传统菜肴,为其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本课题以川南特色菜肴滑肉为研究对象,结合理化、质构、风味及感官等品质特性指标,探究了挂糊、不同熟制方式、不同保藏温度以及不同复热方式对滑肉品质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挂糊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种类淀粉制作滑肉,得出川式滑肉的最佳制作淀粉为精制红薯淀粉。烫面制作工艺为热水温度100℃、热水添加量75%时,挂糊效果最佳。滑肉制作的最佳糊配方为:淀粉15.0%、蛋清15.0%、水7.5%(以烫面中淀粉质量为100%)。2、熟制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研究。研究了煮制、明火蒸锅蒸制、电蒸箱蒸制熟制对滑肉品质的影响,得出煮制3 min,明火蒸锅蒸制4 min,电蒸箱蒸制4.0 min时,滑肉品质较佳。将各熟制方式进行对比,蒸制与煮制在滋味和香味上具有明显差异。煮制、明火蒸锅蒸制、电蒸箱蒸制的总游离氨基酸(TFAA)分别为56.28、73.57、72.77 mg/100g,煮制的呈味氨基酸较蒸制更低。肌肽占总游离物质含量的60%以上,其中煮制的滑肉肌肽含量占比最高(69%)。滑肉熟制效果依次为:煮制>电蒸箱蒸制>明火蒸锅蒸制。3、保藏温度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研究。研究了滑肉在4℃、0℃、-18℃下保藏滑肉的品质变化。在质构品质保持上,滑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在4℃下保藏呈上升趋势,在0℃下保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18℃下保藏时间>9 d以后,变化逐渐趋于平稳。在4℃和0℃条件下保藏,滑肉样品的菌落总数分别在第15 d、27 d超过国家限量标准,TVB-N达到14.87、14.66 mg/100g,十分接近限量标准;-18℃下保藏的滑肉样品,在第33d后其菌落总数和TVB-N均未超标。滑肉保藏时间≤9 d,首选4℃保藏,保藏时间为9~30 d,适宜-18℃保藏。4、复热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影响研究。研究了煮制、明火蒸锅蒸制、电蒸箱蒸制、微波复热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得出煮制1.5 min,明火蒸锅蒸制3 min,电蒸箱蒸制3 min,微波复热时间为80 s时,滑肉的品质较佳。滑肉复热后,其鲜味氨基酸含量(UAA)均提高,苦味氨基酸(BAA)和甜味氨基酸(SAA)均下降,明火蒸锅蒸制复热的UAA、BAA、SAA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经复热后下降,集中在20.14~21.11 mg/100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经复热后增加,集中在28.87~35.32 mg/100g。滑肉中肌肽含量均最高,经复热后均降低,但其占比仍均超过65%。在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上,明火蒸锅蒸制复热后增加,且含量最高(66.74 mg/100g),其余复热方式含量均降低,集中在58.16~63.28 mg/100g。滑肉熟制及复热后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11种、烷烃类10种、醇类4种、酮类2种、其他类5种,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一共有14种,其中醛类是滑肉中种类最丰富、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除电蒸箱蒸制复热以外,其余复热方式均会使滑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降低,并且电蒸箱蒸制复热的己醛含量最高(57.29%);微波复热使得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增加,并且其种类最多,其余三种复热方式均会使滑肉风味物质种类减少。复热效果依次为:电蒸箱蒸制>煮制>明火蒸锅蒸制>微波。
张俊[3](2020)在《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家用电器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新产品研发就成为每个制造商之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争夺点。微波炉行业在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后,初步形成以美的和格兰仕为代表的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在国内市场,两家企业以自主品牌进行全价值链经营,而在国外市场上则以OEM(代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SKD(半散装件)等方式占了全球市场的制造数量70%以上;对百年白色厨房电器制造商美国WHP微波炉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虽然WHP公司增加了在我国市场的规划,控股了合肥荣事达集团,但未来挑战不能不重视。本文以WHP微波炉产品为实例,应用了现代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质量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诊断,剖析了其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从现有产品的品质现状出发,参考了家电行业品质要求,用全面质量管理论理作为依据,提升新产品的质量管理。利用问卷调查、多部门人员参访和历史资料的分析方法,诊断出企业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应用了好几种质量管理工具,如SPC(统计过程控制)、QFD(质量功能展开)、DOE(试验设计)和FMEA(失效模式分析)等,提升了产品的设计、验证和制程工艺能力满足要求。该论文把QFD、FMEA、DOE、SPC等工具科学的融合在一起,为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新产品的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顾客要求,同时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成本。并从企业文化、组织流程、人才培养及信息化管理四个方面提供实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的执行。同时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善,全面推行6S管理,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制造出客户满意的好产品。通过采取上述改善措施,WHP微波炉产品SIR(客户投诉率)则由2.5%降低至1.8%,产品质量改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管理水平也得到显着的提升。对加强WHP微波炉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保持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梁连英[4](2020)在《基于眼动追踪的用户体验度量方法研究 ——以微波炉介面优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技术发展迅速,为我国小家电行业从技术到服务体验层面的发展加油助力,尤其在家电产品的隐性服务方面,产品介面体验的质量不断增强。本文研究对象为微波炉,目前微波炉产品类型多样、功能完善、产业链条完备,微波炉行业更需要寻求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为突破点。在微波炉产品设计过程中,转向以用户的体验服务为核心,操作介面的设计是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同时也是用户与产品接触不可或缺的媒介。因此为设计产品介面提供一个普适性准则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操作介面体验是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以用户体验五要素的角度出发,以微波炉介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用户介面和微波炉产品介面设计的现状进行研究,梳理微波炉产品介面发展阶段,归纳分析操作介面设计演进的特征,以及对新增的产品功能所对应的体验价值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已有用户的电话访谈、电商、卖场销售的用户体验评价,结合前期相关文献对于微波炉介面研究分析,发现微波炉的介面优化需要从信息架构、信息功能分类、体验交互的次数和反馈信息提示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眼动追踪技术验证原微波炉介面,进行眼动分析,得出微波炉介面优化的平均首次注视时间、注视点顺序、效率的指标,通过眼动指标分别对介面的信息架构、交互逻辑、信息分类以及介面的视觉表现进行用户评价,结合用户的Likert量表数据和卡片分类的分析内容,修正微波炉用户介面的介面度量方法,进一步验证微波炉介面的信息架构,对比改进后的微波炉介面优化原型,对介面方案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本课题研究是以用户体验五要素在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领域的一次探索,为微波炉介面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设计学学科的视角运用眼动追踪方法度量微波炉介面,使得产品介面的信息架构更合理,交互逻辑用户认知化,增强介面的视觉表现和反馈方式,从而提高用户介面体验。希望能够补充眼动追踪技术方法下的微波炉介面设计理论体系,得出介面度量的设计方法,为符合用户介面体验的眼动技术度量提供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的实例应用。
秦钰[5](2020)在《中国美食类纪录片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开播打开了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市场大门,自此以后,一大批以饮食文化为核心的纪录片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纪录片不仅展示了中国因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而拥有的丰厚物产,还展现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的菜系分布。更重要的是,美食纪录片成为一种媒介,向全世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饮食文化类纪录片,多是从国际传播和创作方法上进行探讨,尚未发现有前人从语言学角度系统地研究此类纪录片的语言现象以及内在规律。因此,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搜集,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命名理据,可以发现这些名称以四音节占据主体地位,并且主要以偏正短语的结构形式呈现。通过对解说词的语言特点的挖掘,发现其具备很强的节奏感、艺术感。结合多模态的理论知识,发现解说词与声音、画面都有互动关系。最后,通过挖掘解说词背后的民族习俗、人情百态和传统文化,有利于深化民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松芳[6](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李颖[7](2019)在《微波炉市场需顺应智能化潮流》文中指出木木家装修,这两天一家人为了一件厨房电器——微波炉打起了"口水官司"。木木家的第一台微波炉是在木木高二那年买的,那时的早餐基本上都是微波炉主厨。在这17年中,木木家更换了5台微波炉。最近,木木的老妈不知道从哪儿看到一篇文章,说微波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食物的营养价值会流失、微波辐射损伤大脑等等,新家不装微波炉了。但木木说,微波炉有辐射,工作时门缝处辐射最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甘阳阳[8](2019)在《民居厨房PM2.5污染物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M2.5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可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厨房烹饪是PM2.5的重要来源,深入研究PM2.5的散发及其运输和分布特征,对有效控制厨房内的PM2.5污染,减少人员暴露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于厨房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排放特征、油烟散发实测、浓度影响因素分析等,关于厨房内气流组织、温度和PM2.5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对L型厨房内的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其控制策略展开了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总结不同烹饪活动对颗粒物的散发和浓度影响,包括烹饪方式、油和燃料等,论述厨房颗粒物污染情况。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测量了不同烹饪方式下厨房内PM2.5、PM10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增长趋势和平均浓度。第二,根据实测厨房建立模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散发量和门窗开闭状态下,研究了厨房内的气流组织、温度分布和PM2.5浓度分布。定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厨房内和各截面的PM2.5平均浓度。得出了PM2.5散发和运动分布的一般规律。第三,为对厨房PM2.5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空气幕送风方式,以期改善厨房内的气流组织。建立模型,使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对厨房内的PM2.5和热流的控制效果,并对三种射流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射流速度。研究结果表明:(1)煎、炒时的浓度增长最为剧烈,PM2.5、PM10的峰值浓度为1400、1800μg/m3,增长倍数分别约为60倍和30倍。烹饪源散发率对厨房内PM2.5浓度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打开门或窗户会使PM2.5浓度显着降低,原因在于气流组织对PM2.5分布影响很大。(2)空气幕射流气流对烹饪区域产生了很好的包裹效应,可以阻隔PM2.5的扩散和热流的蔓延。运用空气幕送风可使厨房内平均降温1-2℃,PM2.5排除率提高到44-75%。当空气幕射流速度为0.6m/s时,控制效果最佳。
王艺珂[9](2019)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下科普类文本的翻译》文中认为中国图书市场的不断繁荣见证了发展中国家原创科普作品的蓬勃发展,这确保了科普作品研究工作的开展。科普文旨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根据纽马克对文本类型的划分,笔者将科普文定义为具有呼吁功能的信息型文本,交际翻译理论对此类文本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国内科普英语现状,分析科普文文本类型和本次翻译实践的特点,选取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理论。笔者将交际翻译理论归纳为“重效果”、“轻形式”和“译者的自由裁量”三个层面,通过例证探讨并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于指导此次翻译实践,使译文更加清晰流畅,地道易读,从而使译文读者达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
《烹调知识》杂志社[10](2016)在《《烹调知识》2016年1~12期目次总索引》文中提出
二、食物不同微波烹饪技巧也不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物不同微波烹饪技巧也不同(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
第一节 画舫录记 |
一、李斗生平 |
二、行旅历程 |
三、文心会友 |
第二节 历史背景 |
一、城池水系 |
二、盐商富庶 |
三、文化繁荣 |
四、天子南巡 |
五、社会风尚 |
六、方志编修 |
第三节 文献述考 |
一、版本辑要 |
二、版本考订 |
三、辑录实例 |
四、佐证考辩 |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
第一节 “舫”的解字 |
一、“水”与“舟”的哲学 |
二、“方”“舟”解字 |
三、“舫”的象形会意 |
第二节 “舫”的由变 |
一、从“并木”到“并舟” |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
三、“舫”的内涵转变 |
第三节 画舫遗存 |
一、实物遗存 |
二、图像遗存 |
第四节 外籍载录 |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
二、中外游船比较 |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
第一节 扬州“舫”源 |
一、驳船改造 |
二、当地制造 |
三、域外引进 |
第二节 名号牌匾 |
一、画舫雅称 |
二、画舫舫扁 |
第三节 功能种类 |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
九、龙船与龙船市 |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
十一、书画船 |
第四节 画舫形制 |
一、画舫之“形” |
二、画舫之“饰” |
三、画舫之“具” |
第五节 画舫游路 |
一、城门水关 |
二、画舫码头 |
三、景点聚集 |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
第一节 李斗游记 |
一、江园七夕夜游 |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
第二节 游事雅趣 |
一、画舫礼仪 |
二、画舫娱乐 |
三、游事服务 |
第三节 画舫交游 |
一、诗会雅集 |
二、湖上交游 |
三、湖上叫化 |
第四节 画舫泛游 |
一、西湖舟游 |
二、秦淮画舫 |
三、苏州画舫 |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
第一节 画舫“市” |
一、“市”“会”习俗 |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
三、百业竞驰 |
第二节 陆上画舫 |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
二、从舫居到舫屋 |
三、别致陆地游 |
第三节 奢靡之游 |
一、清扬之“奢” |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
三、游宴奢靡 |
第四节 画舫禁游 |
第五节 画舫游衰 |
结语 |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川南特色菜肴滑肉的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挂糊肉制品概述 |
1.1.1 滑肉 |
1.1.2 川式滑肉的加工工艺 |
1.1.3 挂糊概述 |
1.1.4 挂糊肉制品研究现状 |
1.1.5 挂糊类菜肴研究现状 |
1.2 影响挂糊肉制品品质的因素研究进展 |
1.2.1 糊的种类与特性 |
1.2.2 熟制方式 |
1.2.3 保藏方式 |
1.2.4 复热方式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挂糊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川式滑肉的制作 |
2.2.2 淀粉种类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2.2.3 烫面制作工艺优化 |
2.2.4 川式滑肉糊配方优化研究 |
2.2.5 评定指标测量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淀粉种类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2.3.2 烫面制作工艺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2.3.3 川式滑肉糊配方优化研究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熟制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煮制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3.2.2 明火蒸锅蒸制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3.2.3 电蒸箱蒸制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3.2.4 熟制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影响对比研究 |
3.2.5 评定指标测量方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煮制熟制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3.3.2 明火蒸锅蒸制熟制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3.3.3 电蒸箱蒸制熟制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3.3.4 熟制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影响对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保藏温度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方法 |
4.2.2 评定指标测量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保藏温度对滑肉水分含量的影响 |
4.3.2 保藏温度对滑肉感官品质的影响 |
4.3.3 保藏温度对滑肉质构品质的影响 |
4.3.4 不同温度下保藏微生物变化规律 |
4.3.5 不同温度下挥发性盐基氮变化规律 |
4.3.6 保藏温度对滑肉风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复热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煮制复热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5.2.2 明火蒸锅蒸制复热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5.2.3 电蒸箱蒸制复热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5.2.4 微波复热对川式滑肉品质的影响 |
5.2.5 复热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影响对比研究 |
5.2.6 评定指标测量方法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煮制复热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5.3.2 明火蒸锅蒸制复热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5.3.3 电蒸箱蒸制复热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5.3.4 微波复热对滑肉品质的影响 |
5.3.5 复热方式对川式滑肉品质影响对比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氨基酸色谱图 |
附录 B 滑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物质组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1.4 质量管理相关工具的应用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的结构 |
第二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
2.1 WHP公司简介 |
2.2 WHP微波炉公司组织架构 |
2.3 WHP微波炉公司产品概况 |
2.4 WHP微波炉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现状 |
2.4.1 WHP微波炉新产品开发流程 |
2.4.2 WHP微波炉新产品导入流 |
2.4.3 WHP微波炉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状况 |
2.5 WHP微波炉产品的质量现状 |
2.5.1 WHP微波炉新产品的设计质量状况 |
2.5.2 WHP微波炉公司新产品的生产质量状况 |
2.5.3 WHP微波炉公司现有产品的市场品质现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问题形成原因的诊断分析 |
3.1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问题现状分析 |
3.1.1 访谈问题统计与分析 |
3.1.2 现有产品在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3.2 WHP微波炉新产品品质问题鱼骨图分析 |
3.2.1 人员问题 |
3.2.2 机器问题 |
3.2.3 物料问题 |
3.2.4 环境问题 |
3.2.5 方法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
4.1 改善人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 |
4.1.1 绩效和福利改善 |
4.1.2 员工的教育与职业规划改善 |
4.1.3 改进项目管理人员架构 |
4.2 改善新产品开发阶段质量管理体系 |
4.3 生产流程的改进 |
4.3.1 建立SPC管理流程 |
4.3.2 机器的改进 |
4.3.3 物料的改进措施 |
4.3.4 环境的改进 |
4.4 改进效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的保障措施 |
5.1 明确战略,让质量文化成为公司意志 |
5.2 人才保障 |
5.3 过程保障 |
5.4 信息系统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眼动追踪的用户体验度量方法研究 ——以微波炉介面优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概述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微波炉介面设计概述 |
2.1.1 用户操作介面的定义 |
2.1.2 用户操作介面的研究进展 |
2.1.3 微波炉的介面发展 |
2.1.4 微波炉产品介面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
2.2 微波炉介面交互评价研究 |
2.2.1 微波炉目标用户信息处理过程分析 |
2.2.2 微波炉用户体验行为研究 |
2.2.3 微波炉用户线下操作体验调查 |
2.3 微波炉介面设计经验与启发 |
第三章 基于用户体验问题评价与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 |
3.1 介面优化设计的目标用户需求及产品功能分类 |
3.1.1 用户需求梳理 |
3.1.2 产品介面基础功能信息分类 |
3.2 建立基于用户体验五要素的微波炉介面用户匹配模型 |
3.2.1 用户模型的比较 |
3.2.2 用户匹配模型方案 |
3.3 微波炉介面图标设计 |
3.3.1 图标优化设计 |
3.3.2 介面信息架构 |
3.4 介面优化设计 |
第四章 基于眼动追踪的微波炉介面度量方法研究 |
4.1 用户体验度量 |
4.1.1 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
4.1.2 用户体验度量的分类 |
4.2 基于眼动追踪的介面度量研究 |
4.2.1 现有介面优化设计的体验度量方式 |
4.2.2 基于眼动追踪的介面体验度量 |
4.3 介面度量选取指标 |
第五章 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眼动追踪实验验证 |
5.1 原产品研究规范概述以及实验测试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产品概述 |
5.1.3 实验材料 |
5.1.4 实验的流程与任务 |
5.2 眼动实验的度量测试结果统计及分析 |
5.2.1 眼动数据分析(节选) |
5.2.2 介面度量指标结果 |
5.3 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验证 |
5.3.1 验证目的 |
5.3.2 验证的方法 |
5.3.3 优化介面设计的验证安排和流程 |
5.3.4 微波炉产品介面迭前后的对比分析 |
5.4 介面度量研究在微波炉介面设计中的体现 |
5.5 评价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分析优劣 |
5.6 介面度量研究方法的应用推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线上、走访调研资料 |
附录2 用户访谈资料 |
附录3 Midea X7-321D实验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4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 |
附录5 微波炉介面优化设计评价量表 |
(5)中国美食类纪录片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食类纪录片片名及章集名分析 |
第一节 词汇分析 |
一、语音特点 |
二、常用的语素和词 |
三、词汇组合的信息功能 |
第二节 语法结构特点 |
一、结构类型 |
二、不平衡现象 |
第二章 美食类纪录片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
第一节 解说词的通俗性 |
一、简洁凝练 |
二、贴近生活 |
第二节 解说词的匀称性 |
一、富有韵律的词汇 |
二、增强节奏的修辞手法 |
三、长短句相配合 |
第三节 解说词的艺术性 |
一、生动的修辞格 |
二、幽默的表达技巧 |
第四节 解说词的句式表达 |
一、频繁使用主动句 |
二、多为陈述句 |
三、口语句和书面语句结合 |
第三章 解说词与其他模态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解说词与画面的互动 |
一、补充人物信息 |
二、明确环境信息 |
三、为画面作铺垫 |
四、促进画面转场自然 |
五、突出画面细节 |
六、挖掘画面深层内涵 |
第二节 解说词与声响的互动 |
一、为解说渲染氛围 |
二、为解说提供情感素材 |
三、辅助解说外化人物情绪 |
第四章 解说词展现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解说词反映的社会生活 |
一、手艺传承 |
二、跨国传播 |
三、人生态度 |
第二节 解说词传递的情感类型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二、故乡情怀和童年记忆 |
三、亲情 |
四、邻里情 |
第三节 解说词传播的民族传统文化 |
一、传统节庆 |
二、传统习俗 |
三、家族祭祀 |
第四节 解说词折射的时代社会发展 |
结语 |
附录 中国美食类纪录片部分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微波炉市场需顺应智能化潮流(论文提纲范文)
微波炉加热原理 |
微波加热会致癌? |
微波炉做出的食物会营养流失? |
微波炉温热血液的梗 |
微波安全事故从何而来? |
微波炉市场进入沉睡期 |
(8)民居厨房PM2.5污染物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PM_(2.5)的标准限值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居厨房颗粒物散发规律与污染分析 |
2.1 概述 |
2.2 厨房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 |
2.3 民居厨房颗粒物散发研究现状 |
2.3.1 不同烹饪活动的散发强度差异 |
2.3.2 烹饪风格差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厨房PM_(2.5)污染物浓度实测与分析 |
3.1 概述 |
3.2 实测目标与方法 |
3.2.1 测试对象及仪器 |
3.2.2 检测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模型建立 |
4.1 软件概述 |
4.2 数学模型 |
4.2.1 流体控制方程 |
4.2.2 湍流模型 |
4.2.3 颗粒相模型 |
4.3 数值模拟过程 |
4.4 厨房物理模型 |
4.5 网格划分及检验 |
4.5.1 网格划分 |
4.5.2 网格独立性检验 |
4.6 边界条件及颗粒相的设置 |
4.6.1 边界条件 |
4.6.2 颗粒相设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厨房内PM_(2.5)污染物数值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分析平面 |
5.3 烹饪源不同PM_(2.5)散发量的影响 |
5.3.1 对厨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5.3.2 对厨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5.3.3 对厨房内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5.4 门窗开闭状态的影响 |
5.4.1 对厨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5.4.2 对厨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5.4.3 对厨房内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气幕对厨房内PM_(2.5)污染物的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空气幕送风系统 |
6.3 不同空气幕射流速度的影响 |
6.3.1 对厨房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
6.3.2 对厨房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6.3.3 对厨房内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下科普类文本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Research Background |
Source Texts Selection |
Thesis Emphasis |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1 TRANSLATION PROCEDURE |
1.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and Analysis |
1.1.1 Parallel Texts Reference |
1.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Type |
1.1.3 Analysis of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Texts |
1.2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
1.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
1.4 Summary |
Chapter 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PRINCIPLES ASGUIDANCE |
2.1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2 Research Status of PSE in China |
2.3 PSE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
2.3.1 Reasons of Choosing the Theory |
2.3.2 Methods of Using the Theory to Guide the Practice |
2.4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
2.5 Summary |
Chapter 3 A CASE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THEORY |
3.1 Effect-focus |
3.1.1 Adding the Ordinal Numbers |
3.1.2 Order Changing in Translation |
3.1.3 Splitting |
3.1.4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Application |
3.2 Free Delivery of Content |
3.2.1 Note-adding |
3.2.2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
3.2.3 Specification of Words |
3.3 Translator’s Discretion |
3.3.1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
3.3.2 Disambiguation |
3.4 Summary |
CONCLUSION |
NOT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ARGET TEXT |
四、食物不同微波烹饪技巧也不同(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川南特色菜肴滑肉的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D]. 胡茂芩. 成都大学, 2021(07)
- [3]WHP微波炉新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眼动追踪的用户体验度量方法研究 ——以微波炉介面优化为例[D]. 梁连英.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中国美食类纪录片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D]. 秦钰.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7]微波炉市场需顺应智能化潮流[J]. 李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9(09)
- [8]民居厨房PM2.5污染物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D]. 甘阳阳.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 [9]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下科普类文本的翻译[D]. 王艺珂. 兰州大学, 2019(08)
- [10]《烹调知识》2016年1~12期目次总索引[J]. 《烹调知识》杂志社. 烹调知识,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