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论文文献综述)
高月[1](2021)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术不端”是学术界较为敏感和关注的话题。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破坏了学术环境。对此,教育部、各高校均纷纷出台政策对其开展治理,越来越多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探讨。本研究以“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又采用量化研究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开展验证性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包含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又包含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一章针对学术不端进行了理论探讨,分别针对核心概念、不同时期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一项质性研究,旨在探索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针对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设计了访谈提纲并进行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NVivo11为分析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因素包含了个人维度的学术理想、规范认知、学术能力、努力程度、个人压力,组织维度的导师指导、学术规范教育、学术管理制度、学术风气,社会维度的社会风气、作假途径、期刊审稿制度。第三章是一项量化研究,旨在对第二章质性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基于质性研究结果、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形成了研究模型并设计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学导向的学术不端行为意向中学术能力、规范认知、学术理想、学术管理制度、学术风气和努力程度共计6个因素通过了模型检验;关系导向学术不端行为意向中学术能力、个人压力、学术风气、导师指导和学术管理制度共计5个因素通过了模型检验。第四章从个人和组织两方面提出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对策建议,个人方面应树立正确价值观、理性看待压力,自觉主动学习、提高学术能力;组织方面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完善制度建设、发挥制度效能,优化学术环境、营造良好学风。
欧洪明[2](2021)在《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教师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因此,如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国家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政府颁布了大量政策引导、规范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研究引起国家及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发展现状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政策内容、政策价值取向是否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NVivo11软件对已有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进行梳理,了解把握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基本概况,分期其主题演进脉络、政策内容,为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总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NVivo11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清晰把握每个阶段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高频关键词,结合文献分析每个热点主题。第二,运用NVivo11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归纳编码政策中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第三,分析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第四,总结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变特征;第五,提出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将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变迁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高频主题词,分别为“教学、科学技术、创新和能力、自主和创新”。第二,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政策主要从教学学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自由、道德伦理五个方面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要求。第三,基于词频分析和编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由促进经济发展转向知识创新变迁,由关注效率转向关注质量增长变迁,由注重数量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公平发展变迁,由关注工具价值转向关注教师主体性价值变迁。第四,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变的特点有:政策主题极具时代特性,政策内容逐渐丰富化,政策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第五,基于以上,本研究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制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增强政策文本有效性,提高政策主题确立的科学性,适时调整政策内容,丰富政策价值。
刘宇,魏峰,杜云飞[3](2020)在《重复发表与学术失范: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媒体不断曝光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事件使得中国学术界面临着巨大的诚信危机,然而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学术规范水平及其特征究竟如何,有待事实数据的检验。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采集"经济与管理学科"(1994—2014年)的19 389篇重复发表论文为样本,从组织层面揭示学术失范行为的分布特征。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重复发表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且重发论文第一作者的单位类别和重发路径、作者职称之间具有显着稳定的关联性。鉴于此,提升我国学术规范整体水平的关键点在于在组织层面进行制度建设,调整组织的行动逻辑。
史兆新[4](2019)在《科研诚信论》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内在的逻辑而言,我国的科学技术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科研活动积极而有效的推动。并且,科学技术要保持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在世界科技领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契合,又离不开科研活动在依循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价值。就科学研究的本质而言,其作为以“发现”和“发明”为特质和价值追求的事业,决定了这一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该是一种诚信的事业。然而,就当下中国科研诚信的现状而言,“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冲突乃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科研人员未能在诚信问题上达至一种理性的自觉,甚至失守于最基本的底线,从而在科研活动中屡屡发生践踏诚信的事件。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作为源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应该对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积极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必须在关注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影响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科研活动应该如何“作为”这一问题。这不仅为科技发展所必需,同时也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作为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感情系之一员应尽的责任。在科研诚信的相关要素中,科研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特点,科学研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理念和追求。科研诚信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行为之应然,具体地包含内在价值精神和外在行为要求两个方面。科研诚信的内在价值精神需要通过外在的规范得以体现,而外在的规范也需要一定的价值体系作为内在的精神。从而,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乃成为科研诚信的两大要素。科研诚信作为一种对科研工作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其对于科研工作者、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正是这一价值,决定了科研诚信成为科研工作者应该确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遵循的必要性。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诚信的价值既表现在有助于科研工作者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方面,也表现为可以实现对于科研工作者科研行为的有效规制,还表现在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对于科学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对于社会进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治理、道德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方面。对于科研诚信这种价值的确认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科研诚信的自觉,也为科研诚信的达成提供了认知保障。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国家、社会、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等诸多层面。国家层面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为全社会共识的价值导向、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社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文化传统、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科研管理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科研工作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动机、德性修养、法律意识、认知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借助和利用上述影响因素中的积极方面,消解或规避其消极影响,无疑将关乎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行为遵循,科研诚信决不是决策者的任意设定,也并非来自于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纯粹的理论推演,其出发点应该是科研诚信的现实状况,这就需要对于我国科研诚信的“镜像”予以准确的把握。当下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科研诚信在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治理效果欠佳、崇尚诚信的科研风气尚未完全形成等方面。科研诚信作为全社会寄予科研领域的美好愿景,其实现有赖于自身的合理化走向。由于科研诚信的达成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逻辑结果,因之,科研诚信的合理化走向就具体地表现为:在确立科研诚信辩证视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诚信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和加强宣传等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科研组织的多方联动,以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丁双双[5](2018)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学术界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学术研究者学术道德滑坡问题不容忽视,研究生教育领域是其中的重灾区之一。然而,教育部发布的各种学术规范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很多欠缺与不足,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学术道德与规范问题不仅仅关乎研究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也关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建设,更关乎我国整个人才兴国战略大局。各层面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素质培养中存在缺陷的内省反思,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叶继元[6](2018)在《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创新——写在《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出版之际》文中提出本文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继元教授为《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所撰写的总序。《丛书》是教育部于2011年3月首次设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各项任务重大课题《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从学术规范研究背景及其内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颁布及其影响,学术规范论着译本的出版及其意义与深化,《丛书》编写的思路、内容与希望四个方面充分论证了"遵守学术规范、促进学术创新"的重要问题。旨在结合中国科研及其管理实际,总结符合国情的文科学术规范和方法论体系,为学术新人提供一个简洁、科学、实用的研究规则指南,包括学术术语规范,学科理论、学科建制,学术研究规范,学科方法论等,是学术研究应遵循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和技术方法的最好典范。现专题刊发,以飨读者。
曹方方[7](2018)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科学自19世纪起从自然科学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从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的重要使命。而高校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社会科学教师自然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因此,本研究创新性的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问题,以概念界定、实证调研、比较研究、体系构建等四方面作为研究内容,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与人文科学相混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能,同时有助于激发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潜能,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本研究界定了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概念,并在针对社会科学的特殊属性,即研究目的具有社会属性、研究对象具有复杂属性、研究方法具有实践属性、研究结果具有时代属性的基础上,为建立完善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历史分析法,梳理了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历史沿革之后,并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评价主体方面学术权力缺失且行政权力越位;评价客体方面注重科研产出评价却忽视对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投入的评价;评价目的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异;评价标准和方法方面“定量”评价盛行与社会科学研究特殊属性不符;评价制度方面监督,申诉和问责机制缺失导致评价结果公正性难以保证。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些现存问题并采用比较研究法对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借鉴。本研究的学术贡献还表现在基于绩效管理理论、帕累托效率理论、过程激励理论等与本研究最切近的理论,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六要素入手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主体包括学术共同体、学术书刊机构、社会受众、各级政府和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各评价主体权力分配明确;评价客体包括科研成果、影响力、科研赋能;评价目的遵循维护“学术自由”、追求“质量卓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原则,以为高校进行资源分配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为直接目的,以激发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潜能,鼓励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间接目的;评价标准坚持以质量为导向进行评价指标设计并分配权重;评价方法采用“专家评审”为主导,“数据计量”为辅助的方法;评价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回避制度、评价程序制度、评价周期制度、社会公众参与制度、监督、申诉和追责制度以及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应针对社会科学特殊属性建立体现其特征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二是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研究表明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诸多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四是研究说明应基于绩效评价六要素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五是研究显示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被应用情况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高。
朱华杰[8](2017)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不端是全球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都认识到学术不端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风气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危害,纷纷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维护学术诚信。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成绩显着。但学术不端行为仍在研究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既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在社会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防范学术不端,十分必要、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聚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对相关概念及关系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本章从整体进展和个别探索两个维度,对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进行了梳理。一是立足我国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全局,紧密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整体进展。二是以武汉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努力与探索进行了具体呈现。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摸清研究生学术行为现状,掌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面向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遵守情况、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原因、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建议期待等,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本章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有效举措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4个方面: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以生为本,倡导自律;加强教育,重在预防;重在执行,严惩不贷。这些经验可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借鉴。第五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处理惩罚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和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重点内容包括:培育学术精神、提升研究能力和强化规范意识。第六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本章从基础支撑、合力构建和全程教育等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更好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强调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坚实支撑。探讨了从组织力量、制度力量和队伍力量等三方面构建合力,通过入学前教育、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毕业教育和网络教育,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赵癸萍[9](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朱顺[10](2015)在《当代学术创新的困境及法律应对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界对于学术创新的认知主要是围绕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领域等展开,并强调学术创新应当有助于增进学术总量并促进学术繁荣。然而,由于学术活动被职称评审、津贴考核、学术年会、科研课题、毕业升学等问题所绑架,学术活动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诱发了学术研究中的重复、抄袭、剽窃以及形式创新等不符合学术创新要求的情形。鉴于我国有着庞大的学术研究队伍,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制度构建,应对学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拓宽发展路径,二是加强学术规范立法,三是强调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
二、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文献综述 |
(一)文献的检索情况 |
(二)学术不端行为相关概念的研究 |
(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表现的研究 |
(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研究 |
(六)已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解析 |
一、学术与不端的概念 |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回溯 |
一、科学建制前的学术不端行为 |
二、科学建制后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 |
第三节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归因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计划行为理论 |
第二章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设计 |
一、质性研究目的 |
二、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资料收集 |
第二节 质性研究数据分析 |
一、访谈资料的扎根分析过程 |
二、理论饱和度检验 |
三、初步研究模型阐释 |
第三章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设计过程 |
一、变量定义 |
二、研究假设提出与正式模型形成 |
三、变量的测量 |
四、预调查的实施 |
五、正式调查的实施 |
六、正式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一、假设检验结果 |
二、影响因素讨论 |
第四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对策建议 |
一、个人维度 |
二、组织维度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2)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政策 |
1.2.2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1.3 研究现状的综述 |
1.3.1 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基本情况分析与研究设计 |
2.1 政策文本来源与选择 |
2.1.1 政策文本的来源 |
2.1.2 政策文本的选择 |
2.2 政策基本概况分析 |
2.2.1 政策发文形式 |
2.2.2 政策发文主体 |
2.3 研究设计 |
2.3.1 确立研究目的和问题 |
2.3.2 研究工具的选择 |
2.3.3 研究阶段划分 |
2.3.4 研究实施 |
第3章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主题的词频分析 |
3.1 1949-1977 年政策主题的词频分析 |
3.2 1978-1994 年政策主题的词频分析 |
3.3 1995-2011 年政策主题的词频分析 |
3.4 2012年-至今政策主题的词频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内容的编码分析 |
4.1 编码过程 |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编码结果分析 |
4.3.1 关于教学学术节点的分析 |
4.3.2 关于科学研究节点的分析 |
4.3.3 关于社会服务节点分析 |
4.3.4 关于学术自由节点的分析 |
4.3.5 关于道德伦理节点的分析 |
第5章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
5.1 由促进经济发展转向促进知识创新 |
5.2 由注重数量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公平发展 |
5.3 由关注工具价值转向教师主体性价值 |
第6章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进特点及建议 |
6.1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进的特点 |
6.1.1 政策主题极具时代特性 |
6.1.2 政策内容逐渐丰富化 |
6.1.3 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 |
6.2 建议 |
6.2.1 增强政策文本有效性 |
6.2.2 提高政策主题确立的科学性 |
6.2.3 适时调整政策文本内容 |
6.2.4 丰富政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科研诚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 |
一、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强劲发展的需要 |
二、我国科研诚信之“实然”与“应然”相分离的现实呼唤 |
三、以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回应现实期待的需要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外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科研诚信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和结构 |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内涵与特点 |
一、科学的概念 |
二、科学研究的内涵 |
三、科学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科研诚信的内涵与特点 |
一、诚信的概念 |
二、科研诚信的内涵 |
三、科研诚信的特点 |
第三节 科研诚信的内在结构 |
一、学界相关研究对于把握科研诚信内在结构的启示 |
二、价值和规范形态:科研诚信的基本向度 |
第二章 科研诚信的价值 |
第一节 为科研工作者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
一、为科研行为提供良好理念 |
二、对科研行为予以有效规制 |
三、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 |
四、有利于增强科研工作者发展的可持续性 |
第二节 为科学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持 |
一、确保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方向 |
二、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 |
三、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 |
第三节 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
一、对于社会治理的价值 |
二、对于道德建设的价值 |
三、对于市场经济的价值 |
第三章 影响科研诚信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 |
一、科研诚信制度的价值意蕴 |
二、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 |
三、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 |
第二节 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
一、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
二、社会舆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关注度 |
三、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 |
第三节 科研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
一、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 |
二、科研管理者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
三、科研管理者是否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 |
第四节 科研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
一、科研动机 |
二、德性修养 |
三、法律意识 |
四、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
第四章 科研诚信的现实镜像 |
第一节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的显着成绩 |
一、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 |
二、科研诚信已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 |
三、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 |
四、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
第二节 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
二、科研诚信治理有待加强 |
三、不良科研风气仍需继续纠治 |
第五章 科研诚信愿景的达成 |
第一节 确立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辩证视野 |
一、逻辑起点:准确把握科研守信之实然与应然 |
二、功能设定:贬抑科研失信之恶与褒扬科研诚信之善 |
三、目标向度:科研守信之德性与德行 |
第二节 充分利用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的思想资源与实践经验 |
一、我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转换 |
二、借鉴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 |
第三节 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加强和完善教育 |
三、借助宣传媒介以养成科研人员正确的义利观 |
第四节 多方联动: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
一、政府切实履行对于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责任 |
二、实现社会诚信:为科研诚信提供环境支持 |
三、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诚信素质的养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创新——写在《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出版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规范研究背景及其内容 |
二、《规范》的颁布及其反响 |
三、学术规范论着、译本的出版及其意义与深化 |
四、《丛书》编写的思路、内容与希望 |
(7)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1.6.1 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这一管理问题 |
1.6.2 通过实证调研揭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状 |
1.6.3 比较研究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总结其先进经验 |
1.6.4 基于实证调研及切近的理论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
1.6.5 运用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法设计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并分配其权重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绩效与绩效评价 |
2.1.2 科研绩效评价 |
2.1.3 社会科学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 |
2.1.4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1 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2 帕累托效率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3 过程激励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4 关键绩效指标(KPI)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5 层次分析(AHP)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历史沿革 |
3.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奠基阶段(1949-1965年) |
3.1.1 社会科学倍受冷落与高等教育“以俄为师” |
3.1.2 科研活动遭受忽视且“定性”评价为主导 |
3.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停滞阶段(1966-1976年) |
3.3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恢复阶段(1977-1997年) |
3.3.1 高等教育快速恢复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全面启动 |
3.3.2 相关法律相继涌现致使“定量”评价登上历史舞台 |
3.3.3 社会科学逐渐繁荣推动评价体系初步构建 |
3.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
3.4.1 岗位津贴制度推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步入正轨 |
3.4.2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受到重视且第三方评价机构得以发展 |
3.4.3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全面展开 |
3.4.4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实践经验逐渐丰富 |
第4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证调研与分析 |
4.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证调研 |
4.1.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访谈提纲设计及结果 |
4.1.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奖励办法个案选取与实施及结果 |
4.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成绩与问题及成因分析 |
4.2.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已取得的成绩 |
4.2.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5章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及借鉴 |
5.1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
5.1.1 英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
5.1.2 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
5.2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
5.2.1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共性分析 |
5.2.2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分析 |
5.3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经验借鉴 |
5.3.1 “同行专家”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中居于核心地位 |
5.3.2 “社会影响”是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客体重要组成 |
5.3.3 “目的明确”是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 |
5.3.4 “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标准是构建良好学术环境的关键 |
5.3.5 完善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是评价结果公正性的重要保证 |
第6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及其权力分配 |
6.1.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 |
6.1.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权力分配 |
6.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客体的确定 |
6.2.1 “科研成果”是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水平的最直接体现 |
6.2.2 “影响力”是判断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价值的重要维度 |
6.2.3 “科研赋能”是评价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行为的关键 |
6.3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定位 |
6.3.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
6.3.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界定 |
6.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 |
6.4.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
6.4.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
6.5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6.5.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5.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
6.6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6.6.1 完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回避”制度 |
6.6.2 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程序制度 |
6.6.3 建立灵活合理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周期制度 |
6.6.4 建立广泛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
6.6.5 完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监督、申诉和追责制度 |
6.6.6 建立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 |
第7章 结论 |
7.1 应针对社会科学特殊属性建立体现其特征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
7.2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
7.3 研究表明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诸多经验供我国借鉴 |
7.4 研究说明应基于绩效评价六要素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
7.5 研究显示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被应用情况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8)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的总体概况 |
(二) 研究的多维视角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践进程 |
一、整体进展 |
(一)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动态把握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二) 在学风建设全局中全面审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二、个案呈现—以武汉大学为例 |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二)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
(三) 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
三、主要问题 |
(一) 思想认识方面 |
(二) 教育活动方面 |
(三) 规范建设方面 |
第二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知行状况调查分析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一) 性别分布 |
(二) 年级分布 |
(三) 学位类别分布 |
(四) 学科分布 |
(五) 工作经历 |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与遵守情况 |
(一) 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情况 |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遵守情况 |
三、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影响因素 |
(一) 社会和学界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 研究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
(三) 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 |
四、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主要期待 |
(一) 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导师的重要作用 |
(二) 在招生录取、毕业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专项审查 |
(三) 进一步提升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实效性 |
(四) 制定专门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
第三章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域外借鉴 |
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
(一) 设立专职机构 |
(二) 制定政策法规 |
(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以生为本,倡导自律 |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
(二) 签署誓言,倡导自律 |
(三)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
三、加强教育,重在预防 |
(一) 教育内容具体明确 |
(二) 教育方法灵活多样 |
四、强化监管,重在执行 |
(一) 执法必严,违规必究 |
(二)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
第四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与重点内容 |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二) 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
(三) 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
(四)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五) 严明纪律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
(六) 遵守规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 |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点内容 |
(一) 培育学术精神 |
(二) 提升研究能力 |
(三) 强化规范意识 |
第五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化策略 |
一、夯实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支撑 |
(一) 深化招生改革,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
(二) 明确培养目标,推进培养机制改革 |
(三) 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
(四) 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正确的学术导向 |
二、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强大合力 |
(一) 组织力量:健全机构,明确权责 |
(二) 制度力量:明确标准,重在执行 |
(三) 队伍力量:全员参与,各司其责 |
三、推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全程教育 |
(一) 重视入学前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二) 加强入学阶段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三) 注重课程中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四) 抓实毕业环节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五) 做好网络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状况问卷调查 |
附录三: 个别访谈 |
后记 |
(9)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10)当代学术创新的困境及法律应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学术目的与结果的背离 |
二、学术创新的涵义辨析 |
三、问题的背景: 学术队伍庞大与学术不端泛滥 |
四、问题的化解: 净化学术环境与促进学术创新 |
( 一) 拓宽发展路径 |
( 二) 加强学术规范立法 |
( 三) 强调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 |
五、结论 |
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高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演进研究[D]. 欧洪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重复发表与学术失范: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例[J]. 刘宇,魏峰,杜云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科研诚信论[D]. 史兆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研究[J]. 丁双双. 传媒与艺术研究, 2018(02)
- [6]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创新——写在《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出版之际[J]. 叶继元.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1)
- [7]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曹方方. 东北大学, 2018(01)
- [8]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D]. 朱华杰. 武汉大学, 2017(06)
- [9]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当代学术创新的困境及法律应对问题研究[J]. 朱顺.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