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超[1](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杨万国[2](2021)在《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它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凸出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终极目标是求得人类的自由解放。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具有根本性和基本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本文主要从研究社会历史的起点论、人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论、社会历史主体论、党的性质宗旨论、人的解放发展论以及怎样实现人民性的过程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展开系统性研究。并且主要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这一系列较为现实的领域进行探讨。在全面系统分析、归纳人民性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探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民性的继承和发展及其表现。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人民性经历了从发端、成熟到丰富,再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发端于学生时代和《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成熟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时期;丰富、发展和完善于《形态》之后。在革命实践中真正检验和践行人民性的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既要保卫新生政权的战斗,又要进行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建设的情况下,列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不动摇,最终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主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曙光普照到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这一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也相应地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毛泽东关于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群众观点、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宗旨等思想中国化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的人民主体观,进一步丰富和中国化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中国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中心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的论断、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我为民”情怀等等,无不蕴含着人民性,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中国化最新发展。如何才能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呢?“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1)在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中内化人民性,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和弘扬人民性,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践行人民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保证人民性。

周乾[3](2019)在《论西柏坡精神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文化,集中表现在忧患意识、创业与守业意识、人民本位意识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突出意义。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关键期、攻坚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依靠国家“硬实力”,也依靠国家“软实力”,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依靠国家的“软实力”。弘扬和传承西柏坡精神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体现出来的从严治党、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弘扬和传承西柏坡精神有利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胜利,实现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革命走向建设,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过程中,我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西柏坡精神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基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理念;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行为逻辑;规定了中共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深入挖掘和传承西柏坡精神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

孙志云[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张永刚[5](2015)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理论渊源及价值论析》文中研究指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内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秉持什么样的执政价值取向这个党执政理念中的关键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01年,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被首次正式提出。江泽民在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2(页279)十六大以后,党对"立党为公、

张永刚[6](2014)在《党的执政理念的基本立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文中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秉持什么样的执政价值取向这个党执政中的关键问题,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问题和基本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涵丰富,尤其表现在对"公"和"民"的理解上。

李子祥[7](2013)在《胡锦涛群众观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胡锦涛的群众观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分别从胡锦涛群众观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实践路径以及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高翔莲[8](2012)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一直重视执政理论建设与执政能力提升。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党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和知识化;党自身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变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和市场经济也严峻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容易滋生骄傲自满、不求上进的情绪;长期执政,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作风;全面和长期执政,容易滋生腐败。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巨大考验。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党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执政理念教育,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内化为共产党人的信念,外化为共产党人的行动,是党必须解决好的现实课题。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对“为什么执政、为谁执政和如何执政”等基本问题的全面系统回答,那么,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则是对“为什么教育、教育什么和如何教育”等基本问题作出的全面系统的回答。本文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基本问题: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础上,解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内容与特征;然后,以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为依据,在阅读历史史料与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必然性,梳理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轨迹,分析不同时期的教育内容及其特点;再次,以党的执政党建设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党的执政实践为客观依据,厘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执政理念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最后,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执政与教育思想、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理念及其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原则、方法和路径,揭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规律。全文共分8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选题的基本问题。包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对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等概念的界定,执政理念教育历史必然性的论证,执政理念教育主客体的厘定,执政理念教育的内容体系的建构,均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和执政党建设研究的内容。其二,提出的执政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路径,均可为当下和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教育和干部教育提供借鉴。论文检索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包括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及其教育的研究、关于外国政党执政理念及其教育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与本选题相关内容的研究。认为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内容的研究,较为全面和系统,但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研究还很少涉猎,成果鲜见。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这方面的专着。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取透视历史、探求规律、比较借鉴等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重点辨析了政党与执政党、执政理念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执政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本文认为,政党和执政党都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论其性质如何,都具有阶级性、组织性和中介性等特征。执政党,是通过制度性选举或暴力革命而执掌一国政权的政党,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整个执政活动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党对“为何执政,为谁执政和如何执政”等一系列执政的基本问题作出的全面的系统的回答,由核心理念、基本理念、具体理念三部分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具有鲜明的党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的创新性等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以执政理念为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有特定的教育对象、特殊的教育目的、特别的教育方法和特别的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统和优势,执政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第三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列宁斯大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本文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区分为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共产党没有自己私利,共产党人是社会的公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执政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斯大林虽然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但是,其执政理念和实践有诸多的历史局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执政的好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员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注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等等。新中国成立中共全面执政后,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几代领导人在执政党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党风建设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共产党要民主执政,接受监督;共产党人要甘当人民勤务员;党的干部队伍必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共产党干部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三个代表”;共产党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等等,这些思想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必然性。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全面系统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必然性。首先,从党肩负的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从民主革命时期特殊的党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的角度,阐述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其次,从党肩负的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现实责任、长期全面执政面临的巨大考验、改革开放后党的自身变化、党执政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等四个方面,阐述对共产党人进行执政理念教育的现实紧迫性。本文认为,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的执政也是革命的一部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党的历史使命,是党革命和执政的核心理念。执政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全面执政后,进行执政理念教育,就是为了使共产党人更好地牢记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现实责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进入21世纪,世情、国情、党情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同时,还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进行执政理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危险、接受考验的迫切需要。第五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轨迹。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把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演进轨迹划分为民主革命时期、全面执政后、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并逐一展开论述。按照党史的分期,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执政理念教育划分为建党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四个时期,并对这几个时期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做了分别阐述。本文认为,民主革命时期执政理念教育的特点是:执政理念教育寓于革命理念教育之中;党的领导干部是教育的重点对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教育的重点内容。按照党史和国史的分期,把全面执政后的执政理念教育,划分为社会主义革改造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两个阶段;把改革开放后的执政理念教育,区别为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时期和新世纪新时期三个阶段。本文认为,不同历史时期执政理念教育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彰显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却留下了相同的启示。这就是:执政理念教育必须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党的政党制度建设同时并举。第六章,厘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和目标。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主体是专门从事包括执政理念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或个人,主体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与教学的能力,才能胜任执政理念的教育者。执政理念教育的客体是全体共产党人,不论其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必须接受执政理念的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二者互为前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又可以相互转化,在此时是教育者,在彼时可能就是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客体在教育过程中,虽然各有自己的任务,但目标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是纵向的垂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横向的平等的同志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共生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个体目标是使共产党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社会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牢记党的执政理念,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党政干部队伍”。第七章,构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内容体系与逻辑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为依据,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按逻辑关系把执政理念教育的内容凝练为:国家与立党为公,人民与执政为民,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与社会和谐,科学与科学执政,民主与民主执政,法治与依法执政等七大范畴,其中国家与立党为公、人民与执政为民,是核心教育内容,应该放在执政理念教育的首位。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与社会和谐,科学与科学执政,民主与民主执政,法治与依法执政,则是国家与立党为公、人民与执政为民两大理念的系统展开,并从属于这两大理念,是执政理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七大范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内容体系。第八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和具体路径,并探索了教育规律。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执政与教育思想、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理念及其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理,依据党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与具体路径。本文总结和归纳了三个基本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借鉴相结合;提出了七个基本方法:理论学习教育法、榜样教育法、案例教育法、体验教育法、模拟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延伸教育法,这些教育方法不是全日制教育教学方法的简单照搬照抄,而是针对成人和党员干部的特点在众多的教育方法中选择的;设计了两条具体路径:“从以理服人到以情达理”,“从学理话语到通俗话语”。执政理念教育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情达理的路径。概念与范畴是执政理念的学术或学理的表达,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在党员干部中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首先要使它通俗化,实现从学理话语到通俗话语的转换。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必须遵循“学理话语——通俗话语”的路径。论文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执政与教育思想、借鉴外国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要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规律、教育内容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规律、执政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一致的规律。

曹梦晗[9](201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开创了执政为民发展的新局面,开辟了执政为民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发展与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提高是伴随进行的,执政为民思想也随着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因此,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有助于厘清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创新的历史轨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历史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精华和实质,凸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独有魅力;有助于人们理性透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化对执政为民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的执政为民发展提供思想指南。本文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发展切入,对其基本内容、价值与启示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探求。首先,述评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演进的历史过程,完整地理清了它的来龙去脉;其次,阐释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较好地把握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刻内涵;最后,公允客观地解读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价值的现实启示,较深刻地透视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规律与厚重底蕴,做到了全文的自然回归。本文构架由前言和正文的三个部分组成。前言。解读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选题的重大意义;综述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本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说明了本文所体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发展。这一部分部分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生成来由和发展过程出发,为透视新时期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与奠基。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是执政为民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执政经验的正确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其生成的现实动因。也就是说,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是历史与现实相作用的必然结果。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顺序,通过系统梳理党的领导人、党的文献等关于这一问题的重要论述,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是基本形成、丰富发展和开拓创新,此部分主要从动态上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一部分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其基本内容的构成,这是本文的重点之处。本部分着力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战略目标、基本要求、和重要实现路径三个方面来阐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力求将微观把握与宏观审视结合起来。文章主要归纳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总体目标、价值目标、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实现执政为民的重要路径,并着力从宏观审视与微观把握两个层面,揭示执政为民发展的方向问题、途径问题和原则问题,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执政为民理论的发展。第三部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与启示。这一部分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客观分析与评价,是全文的精华所在,亦是本文的归宿和落脚点。本文主要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和经验启示两方面入手,着力探析这一思想的重大影响和意义。其重要价值体现在: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指导了并将继续指导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实践的发展。另外,本文详细阐述了执政为民思想的三条重要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执政为民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二是完善党的执政体制,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的制度保障;三是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执政为民水平。透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现实启示不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为了深化对执政为民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执政为民实践的发展。本文在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在写作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运用了文献解读、比较研究、历史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等研究方法。其主要创新点是:一是通过考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历程,不仅对执政为民思想进行了纵向的整体性把握,而且注重对各个历史阶段执政为民思想的个性分析,体现了时间上的继起与空间上的并存,做到了对执政为民思想深层次、多角度的透视,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二是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本文虽重在研究执政为民思想,但新时期党的执政为民思想是该阶段党执政为民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涉及到执政为民实践层面上的内容,其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了该时期执政为民理论的发展,这是本文的第二个亮点。三是本文所论述的三条重要现实启示,主要是“更加坚定党的思想路线、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执政为民启示的透视,以期探求更多完善执政为民实践的方法途径,这在此问题的研究方面并不多见,是本文的又一个创新点。

张永刚[10](201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文中认为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建设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所谓执政理念是指执政党对执掌政权的基本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要达到的愿景所形成的认识,其主要内容包括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么执政,实现何种执政目标等党执政实践中的重大原则性问题。一个政党能不能执政,尤其是能不能长期执政,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政党是否具有反映客观实际的执政理念。当前,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对执政理念的研究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随着中国共产党实现由局部执政向全国执政、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党的执政理念也先后经历了萌芽(中华苏维埃时期)、初步形成(延安时期)、形成(党的八大)、形成体系(党的十五大)和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演进过程。党的执政理念的演进过程,呈现出几个方面的明显特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主要动力,坚持把握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执政理念问题,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为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做出很大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握全局、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和谐为内容的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的价值在于落实。党执政以来,特别是党实现全国执政以来,贯彻实施党的执政理念,先后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也给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党的执政理念带来了挑战。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思想认识是前提,只有在思想认识上明确何谓执政党、党的执政实质是什么等问题,落实执政理念的举措才能方向正确,为此,应通过强化执政意识来解决人们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党的组织建设是基础,为此,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为此,应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二、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一、政党与执政党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党的执政理念
        二、党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执政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相关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阐释
        (一)人民的概念
        (二)人民性的内涵与外延
        (三)人民性的特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一、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人民性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前马恩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后马恩理论体现的人民性
    二、列宁丰富并发展了人民性
        (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性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一、毛泽东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二、邓小平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一)社会主义本质观蕴含的人民性
        (二)“三个有利于”体现了人民性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向人民
        (二)“三个代表”的归宿在人民
    四、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
        (一)“以人为本”直接诠释着人民性
        (二)和谐社会论充分彰显了人民性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一、“中国梦”终究是人民梦
        (一)人民梦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人民性
        (二)人民梦的理论内涵彰显了人民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人民性的最高表现
        (一)理论建设为人民
        (二)实践发展靠人民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践行人民性
        (一)“初心使命”主题教育的主旨在于坚守人民性
        (二)“初心使命”主题教育丰富并深化了人民性
    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领袖人民情怀
        (一)“无我为民”在理论上深化了人民性
        (二)“无我为民”在实践上垂范了人民性
第四章 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路径
    一、在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中内化人民性
        (一)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过程是内化人民性的前提
        (二)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的过程对内化人民性意义深远
    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和弘扬人民性
        (一)全面从严治党对保持和弘扬人民性意义重大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和弘扬人民性最可靠的方法
    三、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践行人民性
        (一)在制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熔铸人民性
        (二)在推进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践行人民性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保障人民性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人民性的制度基础
        (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保障人民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论西柏坡精神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 选题缘由
        2.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关于西柏坡精神形成的背景研究
        2.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研究
        3.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价值研究
        4.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研究述评
        5. 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背景研究
        6. 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研究
        7. 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研究
        8. 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研究述评
    (三)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1. 研究方法
        2. 重难点
    (四) 本文的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1.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
        2. 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
    (一) 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由战争向和平转变
        1.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
        2. 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实现和平建国
    (二)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1. 军事战略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2. 民主政权建设由农村转向城市
    (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由革命向建设转变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2. 建设社会主义是巩固新生政权的必要途径
    (四) 西柏坡精神的形成
二、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一)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1. “两个敢于”——敢于接受挑战,敢于积极进取
        2. “两个善于”——善于实事求是,善于破旧立新
        3. “两个坚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
        4. “两个务必”——务必反腐倡廉,务必从严治党
    (二) 西柏坡精神的实质
        1.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集中体现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3. 实事求是、敢打必胜的品质
        4. 从严治党、发扬民主的特征
        5. 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本质
    (三) 西柏坡精神的重大意义
        1.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守
        2.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
        5.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原则
三、西柏坡精神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贡献
    (一) 西柏坡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基础
        1. 从总体上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保住底线、与时俱进
        2. 从内容上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
    (二) 西柏坡精神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理念
        1.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遵循
    (三) 西柏坡精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略
        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建设民主政治
        2. 中国共产党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担当
    (四) 西柏坡精神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1. 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处理党与人民、党与国家的关系
        2. 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3. 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处理政府组织层级之间的关系
    (五) 西柏坡精神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行为逻辑
        1. 中国共产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
        2. 中国共产党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科学估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3. 中国共产党要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正确认识与处理当前的主要任务
    (六) 西柏坡精神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
        1. 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2. 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发扬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四、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 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三) 坚持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四) 立足中国社会实际,积极回应新时代课题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2.2 基层政府实践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理论渊源及价值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
    1. 立足于“公”层面的理解
    2. 立足于“民”层面的理解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渊源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 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 人类政治文明成果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意义
    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 是规范执政权力的重要保证
    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 为践行党的宗旨提供了新的判断标准

(6)党的执政理念的基本立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
    1. 立足于“公”层面的理解。
    2. 立足于“民”层面的理解。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 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的价值
    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 是规范执政权力的重要保证。
    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提出, 为践行党的宗旨提供了新的判断标准。

(7)胡锦涛群众观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胡锦涛群众观时代背景的研究
二、对胡锦涛群众观主要内容的研究
    (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 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 “三为民”群众观。
    (四)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三、对胡锦涛群众观实践路径的研究
四、对胡锦涛群众观价值和意义的研究

(8)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及其教育的研究
        1.2.2 关于外国政党执政理念及其教育的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相关概念解析
    §2.1 政党与执政党
        2.1.1 政党
        2.1.2 政党的特征
        2.1.3 执政党
    §2.2 执政理念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
        2.2.1 执政理念的一般内涵与特征
        2.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
        2.2.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特征
    §2.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
        2.3.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内涵
        2.3.2 执政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3.1.2 列宁斯大林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
        3.2.1 民主革命时期党关于执政的基本思想
        3.2.2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理论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必然性
    §4.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4.1.1 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
        4.1.2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现实责任
        4.1.3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4.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党情审视
        4.2.1 民主革命时期的特殊党情
        4.2.2 长期执政对共产党的巨大考验
        4.2.3 改革开放后共产党的自身变化
    §4.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世情与国情审视
        4.3.1 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国际环境
        4.3.2 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国内环境
        4.3.3 执政理念教育是执政环境的现实需要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轨迹与启示
    §5.1 民主革命时期的执政理念教育
        5.1.1 民主革命时期执政理念教育历程
        5.1.2 民主革命时期执政理念教育的特点
    §5.2 全面执政后的执政理念教育
        5.2.1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执政理念教育的初步展开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执政理念教育的曲折经历
    §5.3 改革开放后的执政理念教育
        5.3.1 改革开放初期的执政理念教育
        5.3.2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时期的执政理念教育
        5.3.3 新世纪新阶段的执政理念教育
    §5.4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历史启示
        5.4.1 执政理念教育必须与中心任务相结合
        5.4.2 执政理念教育必须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5.4.3 执政理念教育必须与党的制度建设同时并举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主客体与目标
    §6.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
        6.1.1 执政理念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6.1.2 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6.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模式
        6.2.1 执政理念教育主体应具备的资格与条件
        6.2.2 执政理念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共生模式
    §6.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目标
        6.3.1 执政理念教育的个体目标
        6.3.2 执政理念教育的社会目标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及其逻辑
    §7.1 国家与立党为公理念
        7.1.1 爱国与廉政的统一
        7.1.2 正确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
    §7.2 人民与执政为民理念
        7.2.1 正确理解“人民”的新内涵
        7.2.2 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
        7.2.3 牢记并贯彻群众路线
    §7.3 发展与科学发展理念
        7.3.1 发展才是硬道理
        7.3.2 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7.4 和谐与社会和谐理念
        7.4.1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7.4.2 自觉践行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
    §7.5 科学与科学执政理念
        7.5.1 科学执政的重要性
        7.5.2 树立和贯彻科学执政理念
    §7.6 民主与民主执政理念
        7.6.1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7.6.2 自觉践行民主执政理念
    §7.7 法治与依法执政理念
        7.7.1 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统一
        7.7.2 自觉践行依法执政理念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原则、方法与规律
    §8.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主要原则
        8.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8.1.2 认识与实践相结合
        8.1.3 继承与借鉴相结合
    §8.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基本方法
        8.2.1 理论学习教育法
        8.2.2 榜样教育法与案例教育法
        8.2.3 体验教育法与模拟教育法
        8.2.4 比较教育法和延伸教育法
    §8.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具体路径
        8.3.1 从以理服人到以情达理
        8.3.2 从学理话语到通俗话语
    §8.4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的基本规律
        8.4.1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规律
        8.4.2 教育内容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规律
        8.4.3 执政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一致的规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基本构架与主要观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发展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生成条件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主观条件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客观依据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形成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丰富发展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开拓创新
第二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二)价值目标: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
        (一)保障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
        (二)牢筑执政为民的政治保障
        (三)创造执政为民的社会条件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实现路径
        (一)思想品格:“求真务实”
        (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
        (三)根本途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三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执政理论
        (二)指导了新时期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创新执政为民的理论与实践
        (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的制度保障
        (三)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执政为民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选题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思想
        2.1.1 政党
        2.1.2 无产阶级政党
        2.1.3 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
    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执政理念概述
        2.2.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概述
        2.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概述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过程
        3.1.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萌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3.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初步形成:延安时期
        3.1.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形成:党的八大
        3.1.4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的形成:党的十五大
        3.1.5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
    3.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特征
        3.2.1 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3.2.2 坚持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主要动力
        3.2.3 坚持把握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基本原则
第4章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
    4.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1.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
        4.1.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渊源
        4.1.3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意义
    4.2 把握全局、科学发展
        4.2.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4.2.2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
    4.3 全面小康、社会和谐
        4.3.1 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
        4.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目标的新发展
第5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贯彻实施:进展与挑战
    5.1 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所取得的进展
        5.1.1 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5.1.2 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5.1.3 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5.1.4 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5.1.5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5.2 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面临的挑战
        5.2.1 国际因素带来的挑战
        5.2.2 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5.2.3 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带来的挑战
第6章 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路径
    6.1 不断增强执政意识
        6.1.1 执政意识的含义
        6.1.2 执政意识的内容
        6.1.3 增强执政意识的途径
    6.2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6.2.1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6.2.2 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6.3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6.3.1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6.3.2 完善公共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6.3.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3.4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四、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2]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研究[D]. 杨万国. 大理大学, 2021(10)
  • [3]论西柏坡精神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贡献[D]. 周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理论渊源及价值论析[J]. 张永刚.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5(03)
  • [6]党的执政理念的基本立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J]. 张永刚.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4(02)
  • [7]胡锦涛群众观研究综述[J]. 李子祥. 传承, 2013(12)
  • [8]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D]. 高翔莲.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D]. 曹梦晗.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10]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 张永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