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种旱地地膜 马铃薯获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1](2018)在《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独龙族世居中缅边境,分布于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人口约7000人,与缅甸北部毗邻,少数散杂居于维西、西藏察隅县等地,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其它少数民族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贫原因复杂,扶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也较大。作为“直过”、跨境和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贫困状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落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帮扶政策的前沿阵地和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当前的精准扶贫成效显着,被媒体誉为“独龙江模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以后,独龙江乡修公路、建新居、通4G,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跨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的边境封闭山区,快速进入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封闭的小型社会而言,历史变迁的动力不仅在于生活方式,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文化与观念。在精准扶贫和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的碰撞之中,独龙族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新旧交替中,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一个现代适应的过程,适应不良的情况通过具体社会问题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表现了出来,这是民族贫困地区迅速推进现代化的必然。物质变迁影响认知体系,认知改变又作用于经济结果。社会与观念变迁的特殊性给独龙江乡产业发展打上了极浓厚的乡土烙印,小农式生产在当地有着特殊的生命力。产业扶贫中,村民们在基层政府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具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新小农”模式。伴随观念变迁,村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草果种植,赋予本土元素以现代价值。基层政府以现代技术指导生产和管理,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虽然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新小农”模式在运作中还存在不足,但仍是适宜本土情况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经过“直接过渡”后六十余年的帮扶,独龙江乡的“物质贫困”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观念的发展并未完全跟上物质跨越的步伐,突出表现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文化、教育、组织建设等方面亦较薄弱,“精神贫困”还未能完全得到解决。所以,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除继续完善“新小农”模式,创新旅游扶贫思路,建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还应引导独龙族群众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再生产;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加大基础和职业教育事业投入;落实素质教育与观念扶贫,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协调、发挥各帮扶政策的效能最大化。基于独龙族人口较少、聚居的特点,在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独龙江乡扶贫政策的构建和落实具有很大的可控性和典型性。伴随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扶农业、扶旅游、扶文化、扶智力、扶志向,定能将独龙江乡由过去的原始“秘境”,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美丽乡村,成就扶贫的“中国经验”。
顾章龙[2](2013)在《桂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以广西南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分析评估桂南地区马铃薯发展现状及问题,为指导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南宁市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分析南宁市在推进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各种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在南宁市,2007—2009年3个年度里马铃薯种植业具有稳步上升态势,但2010—2012年3年间,马铃薯产业处于震动徘徊趋势;分析表明,出现如此状况是受气候、管理、品种、技术、投入、政府扶持及产业化经营水平等因素制约所致。要促进桂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加强产业宣传和技术培训,深刻认识产业发展复杂性和艰巨性,重视技术完善与普及,出路在于加大投入和扶持。
杨慧[3](2011)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文中认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着,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丁晓蕾[4](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张振平[5](2004)在《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文中认为烟叶是一种特殊商品,用途单一。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烟叶生产大国,占世界产量近乎一半,若盲目发展,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WTO 和 WHO 的挑战,有计划地发展优质烟叶成为中国烟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进行优质烤烟区划就显得迫在眉睫。1985 年,陈瑞泰等人进行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时,以生态条件为烟草区划标准,仅考虑了适宜性和限制性,显然已不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烟叶吸食质量的要求,也不适用于指导我国烟叶总量饱和之后的烟叶区划种植。那么,全面分析烟叶种植的适宜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来进行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进一步对烟区进行细分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本研究是在我国烟草种植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资源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烟区烟叶生产实践,对烟区的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土壤背景和烟叶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区域划分标准,确定区域目标,规划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有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对我国优质烤烟种植按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和土壤背景进行划分。并划分成 2 区 5 带 11 分区。2 区指南方和北方优质烤烟区;5 带指云贵高原优质烤烟带;湘南赣南闽西粤东优质烤烟带;秦巴山区低山丘陵优质烤烟带;豫西豫中优质烤烟带;鲁中南潍南缓岗浅丘优质烤烟带。11 分区指:(1)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2)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3)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4)湘西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5)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6)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7)鄂西鄂北优质烤烟分区;(8)豫西优质烤烟分区;(9)豫中优质烤烟分区;(10)<WP=6>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11)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2、通过研究,优质烤烟分区的基本气候条件有九项,分别为:(1)还苗伸根期平均温度; (2)旺长期平均温度; (3)成熟期平均温度;(4)大田生长期大于 10℃的积温;(5)大田期日照时数;(6)还苗伸根期降雨量;(7)旺长期降雨量; (8)成熟期降雨量;(9)大田期温度。 3、研究了地质背景区与优质烤烟地区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的关联性。通过对我国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及地貌形成特征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在重要的构造单元中,不同优质烤烟带和分区中形成土壤母岩的分布不同,产生条件不同,具有明显的地貌单元,这些单断构造造成各种岩石形成的母岩条件,也就为不同类型优质烤烟带和分区的划分提供了地质背景。 4、通过对我国土壤区划、土壤肥力状况背景的综合分析,南方烟区为富铝质土区,北方烟区为硅铝质土区。富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红壤、地带性黄壤及非地带性紫色土。硅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棕壤和褐土,也是优质烤烟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出了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条件,并结合对各优质烤烟分区描述,提出了各分区存在的问题及各分区相应的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措施。 5、通过对 11 个优质烟烤烟分区的烟叶质量与进口烟叶质量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分区气候、地质和土壤的差异,导致烟叶质量上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配套的科学技术措施、生产建议和政策建议。
张文开[6](2002)在《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鲜明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异特征,导致耕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耕地利用阶段、耕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从特色农业、耕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耕地计划利用、加入WTO等方面探索耕地优化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寻找适合福建省不同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途径,提出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模式。 通过研究,福建省耕地分布区划分为粮食专门生产区、牧草专门生产区、水果专门生产区、茶叶专门生产区、烤烟专门生产区、马铃薯专门生产区等。在地貌、生态气候、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全省划分出115个耕地利用分区。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方针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为方式,科技创新为手段,结构调整为杠杆,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耕地利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全省性由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和必要投资的耕地利用系统,耕地与园地的相互可逆转化,主导农作物为主的区域条块专门化耕作与小范围综合性耕作相结合、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罗君,计晓梅[7](2001)在《试种旱地地膜 马铃薯获成功》文中研究表明
刘景莉[8](1999)在《加强农技推广 促进农业增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以来,青海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教兴农“3231”工程(即到“八五”末实施农业“丰收计划”300万亩,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间套复种粮食作物面积10万亩)和“42517”工程(即到“九五”末实施农业“丰收计划”400万亩、每年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推广间套复种技术50万亩,累计培训具有“绿色证书”的农民技术骨干1万名,良种推广面积达到700万亩),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各项综合配套的农业增产技术,全面提高了科学种田的整体水平,培育了一大批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新型农民.六年来,全省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137项,其中获省、部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9项,青海省农林业科技进步奖17项.与此同时,不断改进技术推广办法,实行项目管理,层层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集团科技承包,通过“丰收计划”、统一供种、病虫统防统治、农机统种统收、新技术推广与常规技术普及相结合、资金与任务合理匹配等手段,把技术推广工作纳入政府行政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管叔其,张祎,查旵松,刘中柱[9](1993)在《岳西县改造中低产田初步尝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岳西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县,由于低产土壤分布广,自然灾害频繁,物化投入少等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水平低,广大群众没有摆脱贫困。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优化种植结构等措施,已取得显着效果。对于山区低温冷害类型和生理机制等方面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同时也闯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
戴嘉艳[10](2010)在《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村为个案》文中认为农业民俗是传统农业时期,广大农耕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体会、感知和思考,以认识自然、探索规律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与农耕民众的生存需求和心理需求相适应,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包括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农事信仰和祭祀活动。其中包含着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成分,还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生相谐的生态文化特征。千百年来伴随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延续得以维系和传承,其文化内涵与攻能也因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21世纪农业依然是中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国家把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放在整体发展战略的首位,并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给农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又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对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结合具体族群,加强对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继承,又使其既有文化价值在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得以体现和提升。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我国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地——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一个典型的农耕村落为个案,从特定族群和区域出发,以生态文化特征为视角,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着重考察农业生产技术过程民俗和农事信仰、仪礼民俗的表现形态、社会功能、生态价值以及发展变迁状况,在此基础上揭示农业民俗的本质以及生成、演进的基本规律和相关文化内涵。同时也希望对它所作的研究,能够为将农业民俗置于一定的发生空间与传承场域,并结合具体族群的民俗生活、生计和生境进行整体研究提供个案依据。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通过对达斡尔族东北聚居地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概况的介绍,一方面说明达斡尔族农耕生计及相应文化传统形成的客观生态条件和民族际遇方面的社会原因,另一方血反映农业发展对当地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背景下,结合地方文献和田野调查材料,进一步认识阿尔拉村的具体生态和生计情况。第二章:农业生产技术过程民俗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态认知水平。它主要涉及耕作传统与技术方式、农具制作使用以及时序节令运用和相应农事安排等方面的民俗事象。达斡尔族的农业生产技术过程民俗体现出较强的民族地域特征,本章从生态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此了解和认识达斡尔族农耕民众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互动中进行文化选择与民俗建构的基本情况。第三章:本章通过对农事信仰、禳灾仪礼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生态动因、生态思维和生态观念的探讨,了解民众在农耕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之问精神联系的内涵和本质。并在此基础上透过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来认识这种联系在引导人们敬畏自然,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物我同构中,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作用机制。第四章:农业民俗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在当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而面临两种现实际遇,其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渐趋式微;其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引发的生态问题又使农业民俗的既有价值受到重新重视。本章对此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达斡尔族农业发展现状,对农业民俗在现实语境下继续发挥固有的生态文化功能和实现生态价值的现代提升,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结合生态文化特征的研究,表明农业民俗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稳定传承和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互动中的适应关系和和谐状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在人为作用下的恶化,已改变并打破了这一适应与和谐状态,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也被疏离,农业民俗趋向式微。而生态危机引发的现实困境唤起人们对农业民俗的重新重视,使其既有的生态价值在现代语境下获得全新提升,则意味着现代民俗观的重塑和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具有的那种相依存的精神联系得以再度加强,从而有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试种旱地地膜 马铃薯获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种旱地地膜 马铃薯获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独龙族研究 |
(二)民族地区扶贫研究 |
(三)民族发展研究 |
(四)现代小农经济研究 |
三、研究旨趣与创新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重难点与创新 |
四、理论关照与核心概念 |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
(二)发展的概念与内容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独龙族与独龙江乡概况 |
一、独龙族的历史与文化 |
(一)历史图景 |
(二)文化素描 |
二、独龙江乡的自然生境与沿革 |
(一)自然生境 |
(二)区位沿革 |
第二章 独龙江乡扶贫历程与社会发展 |
一、早期帮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直接过渡”时期的帮扶工作 |
(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的帮扶工作 |
二、“十二五”时期整体式扶贫与物质生活水平的飞跃 |
(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政策的制定 |
(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六大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
(三)整体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三、精准扶贫与内生式发展的推进 |
(一)精准扶贫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
(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
(三)落实精准扶贫中对象的精准 |
(四)精准扶贫阶段的帮扶特点 |
第三章 扶贫与现代观念发展 |
一、扶贫:现代观念形成的背景 |
(一)政府鼓励农民进入市场经济体系 |
(二)现代生活带来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
二、市场意识:现代观念的内容 |
(一)经济要素进入知识结构 |
(二)工具主义影响价值观念 |
三、碎片化:观念转变的特点 |
(一)信息获得的碎片化 |
(二)知识构成的碎片化 |
四、不适:观念发展与物质进程不同步的结果 |
(一)观念发展不同步引起的具体社会问题 |
(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趋势 |
(三)出现不适是发展中的必然 |
第四章 扶贫与现代特色产业发展 |
一、独龙江乡产业扶贫的历程 |
(一)有心栽花:旅游业发展缓慢 |
(二)无心插柳:草果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
(三)关键:基层政府的大力扶持 |
二、独龙江乡产业发展的“新小农”模式 |
(一)“新小农”模式的概念 |
(二)“新小农”模式的特点 |
三、“新小农”模式中的本土元素 |
(一)“懒”与“闲暇” |
(二)“北京时间”与“独龙时间” |
(三)“头人”和“老县长” |
四、“新小农”模式中传统小农元素的现代价值 |
(一)传统小农社区空间结构保留了生存“安全阀” |
(二)小农“生存理性”价值取向降低了市场风险 |
(三)小农式生态逻辑保证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
五、“新小农”模式运作中的问题 |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难 |
(二)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不足 |
第五章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
一、扶农业:完善“新小农”模式 |
(一)培养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二)帮助小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
(三)提供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支持 |
(四)加大拓宽融资渠道的力度 |
(五)面向市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六)全面推动特色种植品种的产业化经营 |
二、扶旅游: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创新旅游发展思路 |
(一)新思路:整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元素 |
(二)思路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 |
(三)整合资源推动旅游扶贫的具体对策 |
三、扶文化:推动文化再生产 |
(一)帮助群众在实践中增加本土文化认知 |
(二)培养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 |
(三)引导群众构建地方核心价值 |
(四)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四、扶智力:继续加大基础与职业教育事业投入 |
(一)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
(二)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就近就业条件 |
五、扶志向:落实素质教育和观念扶贫 |
(一)丰富教育形式,落实素质教育 |
(二)活用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
六、共同发力:实现各帮扶政策的最大效能 |
(一)增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发挥政策的综合效能 |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社会扶贫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独龙江乡《村规民约》 |
附录4:微信截图授权 |
附录5:独龙江乡巴坡村贫困户名单 |
(2)桂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以广西南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南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 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
2.1 对马铃薯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
2.2 冬春气候不稳定 |
2.3 忽视最佳种植时间 |
2.4 马铃薯生产技术未成熟, 推广普及有待提高 |
2.5 部分种植户思想准备不足, 依赖性较强 |
2.6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扶持滞后 |
2.7 品种选择不适宜 |
2.8 脱毒种薯价位高, 影响推广与普及 |
2.9 忽视水肥管理与投入 |
2.1 0 农机化水平低 |
3 对策与建议 |
3.1 提认识 |
3.2 抓技术 |
3.3 重管理 |
3.4 推良种 |
3.5 增投入 |
3.6 抓适时播种 |
3.7 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
3.8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 |
(3)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内容的界定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初步发展(1689~1897)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互市贸易 |
一、齐齐哈尔互市贸易 |
二、库克多博—祖鲁海图边境互市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沿江边区农产品贸易 |
一、黑龙江以北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初步发展 |
二、乌苏里江以东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俄商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
一、清政府对俄国商人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态度 |
二、松花江流域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1897~1917)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俄大豆贸易的兴起 |
第二节 粮食贸易及俄资粮食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
第三节 中俄农业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
一、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
二、茶叶贸易及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 |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开展 |
第三章 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的曲折发展(1917~1949) |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的曲折发展 |
一、十月革命至“九·—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
二、伪满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停滞 |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开展 |
第二节 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衰变 |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
二、伪满时期俄资农产品加工业的萎缩 |
三、解放战争时期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局部恢复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交流的曲折发展 |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农畜新品种、农机具的引进 |
二、伪满时期农业技术交流成果的延续 |
三、东北解放区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技 |
第四章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的飞跃发展(1949-1961)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苏联农产品贸易 |
一、东北地区对苏口岸的农产品贸易 |
二、苏联对输出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东北农作物质量安全措施 |
三、黑龙江省对苏农产品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业优良品种 |
一、苏联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
二、苏联畜牧良种的引进 |
第三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机具与进口农机具国产化 |
一、苏联半机械化农具的推广使用 |
二、苏联机械农具的引进与东北机械农具国产化 |
三、苏联拖拉机的引进与东北地区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 |
四、中国东北地区引用苏联农机具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人员交流与互访 |
一、农业专家及领导人互访 |
二、聘请苏联专家来东北 |
三、选派留苏学生 |
四、苏联专家管理工作 |
第五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全面发展(1980~)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
一、设立专门农业科研机构、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
二、通过农业部“948计划”实施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
三、通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
四、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 |
二、黑龙江省农科院与俄罗斯农科院全俄大豆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
三、地方科研机构农业合作项目与技术培训内容 |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良种、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 |
一、农业劳务输出的形式 |
二、吉林省对俄农业劳务输出情况 |
三、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 |
第六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述评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特点 |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 |
二、中国东北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受国际市场制约 |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一定盲目性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成效 |
一、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
二、科技交流的成效 |
三、人员交流的成效 |
四、负面影响及失误 |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影响因素 |
一、地缘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经济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4)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5)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烟草的起源与传播 |
1.1.1 烟草的起源 |
1.1.2 烟草的传布 |
1.2 烟草的类型与分布 |
1.2.1 烟草的类型 |
1.2.2 烟草的分布 |
1.3 烟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3.1 土壤 |
1.3.2 气候 |
1.4 烤烟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
1.4.1 世界烤烟生产情况 |
1.4.2 中国烤烟生产现状 |
1.5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5.1 选题的背景 |
1.5.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6 项目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框架结构 |
1.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优质烤烟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 烤烟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
2.1.1 烤烟的生长发育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栽培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优质烤烟质量形成的基本条件 |
2.2.1 优质烤烟的概念 |
2.2.2 优质烤烟的质量标准 |
2.2.3 优质烤烟生产的基本条件 |
2.3 国外(主要生产国)优质烤烟生产的基本要素 |
第三章 中国烤烟区划研究进展 |
3.1 中国烤烟种植分布和烤烟区划现状分析 |
3.1.1 烤烟种植分布 |
3.1.2 烤烟区划现状分析 |
3.2 中国烤烟区划的基本理论 |
3.2.1 烤烟区划的原则 |
3.2.2 烤烟区划的方法 |
3.2.3 烤烟区划的结论 |
3.3 烤烟区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烤烟区划研究方向和思路 |
第四章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背景 |
4.1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类型及地理分布 |
4.1.1 秦岭、淮河以北优质烤烟气候带 |
4.1.2 秦岭、淮河以南优质烤烟气候带 |
4.2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特征分析 |
4.3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指标的划分 |
4.3.1 中国优质烤烟区划气候条件研究现状 |
4.3.2 国内外优质烤烟的气候条件比较 |
4.3.3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优质烤烟区划的地质背景 |
5.1 地质背景与构造单元 |
5.1.1 地质背景 |
5.1.2 主要构造单元 |
5.1.3 代表性地质背景区形成 |
5.2 地貌与优质烤烟 |
5.2.1 不同地貌单元及其特征 |
5.2.2 地貌与优质烤烟的关系 |
5.3 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 |
5.3.1 土壤母岩与优质烤烟的关系 |
5.3.2 地质背景对烤烟品质的宏观制约 |
第六章 中国优质烤烟土壤背景分析 |
6.1 中国地带土壤区划与植烟土壤 |
6.1.1 中国土壤区划与分区 |
6.1.2 中国主要植烟土壤及分布 |
6.2 中国土壤肥力状况与植烟土壤养分 |
6.2.1 中国土壤肥力 |
6.2.2 中国植烟土壤养分及其特征 |
6.3 优质烤烟与土壤钾素 |
6.3.1 中国土壤含钾矿物 |
6.3.2 土壤对钾固定的状况 |
6.3.3 不同植烟土壤的供钾能力 |
6.4 优质烤烟与土壤质地 |
6.5 中国优质烤烟的土壤综合评价 |
第七章 中国优质烤烟综合区划 |
7.1 生态、地质、土壤综合分析 |
7.1.1 气候地带性 |
7.1.2 地质、土壤地带性 |
7.2 中国优质烤烟种植区域划分 |
7.2.1 区划原则和命名 |
7.2.2 区划指标 |
7.3 优质烤烟区划的划分 |
第八章 优质烤烟分区描述 |
8.1 优质烤烟分区描述 |
8.1.1 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2 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3 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 |
8.1.4 湘南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
8.1.5 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 |
8.1.6 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 |
8.1.7 鄂北鄂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8 豫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9 豫中优质烤烟分区 |
8.1.10 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 |
8.1.11 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
8.2 优质烤烟分区烟叶质量评价 |
8.2.1 烟叶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8.2.2 各优质烤烟分区烟叶质量评价 |
8.3 关于区划的几点说明 |
8.4 存在问题与生产建议 |
8.4.1 存在问题 |
8.4.2 生产建议 |
8.5 优质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 |
8.5.1 当前优质烤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8.5.2 优质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土地与耕地 |
一、 土地的概念 |
二、 耕地的概念 |
三、 耕地优化利用 |
四、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论文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目的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上篇 耕地利用基础篇 |
第一章 人口、耕地和粮食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人口 |
一、 行政区划 |
二、 人口分布 |
三、 人口增长趋势 |
(一) 相关系数分析 |
(二) 回归分析 |
第二节 人口与耕地 |
一、 全国土地概况 |
二、 福建省土地与耕地 |
(一) 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 |
(二) 耕地利用变化 |
(三) 耕地分布特征 |
第三节 粮食安全 |
一、 粮食生产与食品消费 |
(一) 粮食生产概况 |
(二)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 |
(三) 粮食安全生产 |
二、 粮食安全对耕地的要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耕地自然条件 |
第一节 耕地地质条件 |
一、 大地构造演化与特征 |
二、 岩石特征与分布 |
(一) 沉积岩 |
(二) 侵入岩 |
(三) 变质岩 |
(四) 喷出岩 |
第二节 农业地貌条件 |
一、 地貌基本特征 |
二、 地貌要素对耕地的影响 |
(一) 地貌起伏度 |
(二) 海拔与耕地利用 |
(三) 地形与风 |
三、 地貌分区 |
(一) 分区原则 |
(二) 地貌分区 |
第三节 农业气候条件 |
一、 福建省气候的主要成因 |
(一) 季风气候 |
(二) 区域性气候 |
(三) 局部地形气候 |
二、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区域特征与评价 |
(一) 热量资源 |
(二) 降水资源 |
(三) 光资源 |
三、 农业气候区 |
(一) 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
(二) 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区 |
(三) 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
四、 福建省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与农业生态气候分区 |
(一) 农业生态气候模型 |
(二)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 |
(三)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区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耕地土壤条件 |
一、 土壤分布特征 |
(一) 地带性水平分布 |
(二) 土壤垂直分布特征 |
(三) 土壤区域性分布特征 |
二、 耕作土壤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
(一) 淹育型水稻土 |
(二) 渗育型水稻土 |
(三) 潴育型水稻土 |
(四) 潜育型水稻土 |
三、 高产水稻土的分布与培育 |
第五节 耕地水分条件 |
一、 径流深分布规律 |
二、 水分平衡 |
三、 耕地地下水补给特征 |
四、 福建沿海地区地貌、气候与水分平衡 |
(一) 东部沿海地区地貌基本格局 |
(二) 主要县(市)地貌类型 |
(三) 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与地貌关系分析 |
(四) 地貌、气候与耕地利用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耕地利用地域效益分异 |
一、 地域效益分异原理 |
二、 地域效益分异 |
(一) 城镇周围地区 |
(二) 全省其它地区 |
第二节 耕地利用的因素分析 |
一、 因素因子的选择 |
(一) 因素因子选择的原则 |
(二) 因子分值标准化计算 |
二、 因素因子分析计算 |
(一) 人口与耕地利用 |
(二) 区位条件 |
(三)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四) 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
(五) 城镇集聚规模 |
(六) 城镇基础设施 |
(七) 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 |
第三节 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评价 |
一、 各县市区评价因素分值计算 |
二、 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分区 |
(一) 总分频率柱状图法 |
(二) 聚类分析法 |
三、 社会经济区主要特征 |
第四章 耕地利用阶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耕地利用阶段 |
一、 农业合作社阶段 |
(一) 土地改革阶段 |
(二) 耕地利用互助合作阶段 |
二、 人民公社阶段 |
(一) 人民公社成立与“一平二调”阶段 |
(二) 调整与恢复阶段 |
三、 “文化大革命”和整顿恢复阶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 |
一、 耕地联产承包经营阶段 |
二、 协调发展阶段 |
三、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阶段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规模集约经营阶段 |
一、 耕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耕地播种面积减少 |
(二) 卖粮难 |
(三) 产出少 |
(四) 土地质量下降 |
(五) 耕地效益降低 |
二、 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 |
(一) 耕地使用权流转 |
(二) 农村市场化建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耕地生产潜力 |
第一节 耕地光合生产潜力 |
一、 光合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一) 光合生产潜力表达方式 |
(二) 太阳总辐射 |
(三) 光合生产潜力 |
(四) 述评 |
第二节 耕地光温生产潜力 |
一、 光温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二、 光温生产潜力 |
三、 述评 |
第三节 耕地气候生产潜力 |
一、 地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二、 地气候生产潜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三、 述评 |
第四节 耕地生产潜力 |
一、 基本原理与计算步骤 |
二、 划分因素指标区 |
三、 确立因素与因素权重 |
(一) 沿海平原区 |
(二) 丘陵山地区 |
(三) 低丘台地区 |
(四) 山间盆地区 |
(五) 滨海围垦区 |
四、 单元划分 |
(一) 单元划分原则 |
(二) 单元划分方法 |
五、 因素分级与分值 |
六、 编制指定作物 |
七、 计算单元因素分 |
(一) 单元因素分值计算方法 |
(二) 单元生产潜力指数确定 |
第五节 实例研究 |
一、 闽侯县侯官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耕地质量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因子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二、 南安市后堀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耕地质量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因子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三、 漳浦县温斗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四、 耕地生产潜力分析对比 |
(一) 耕地生产潜力对比 |
(二) 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 |
第六节 小结 |
下篇 耕地利用实践篇 |
第六章 耕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与可持续利用 |
第一节 耕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 |
一、 耕地投入与报酬 |
二、 福建省耕地投入现状 |
三、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耕地联产承包与规模经营 |
一、 规模经营理论 |
二、 规模经营实践 |
(一) 规模经营方式 |
(二) 规模经营实践 |
三、 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 |
(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三) 加快农业产业化 |
第三节 耕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展 |
一、 耕地内涵挖潜 |
(一) 健全树立设施有潜可挖 |
(二) 提高复种指数有潜可挖 |
(三) 提高机械化程度有潜可挖 |
(四) 采用镶嵌农林符合系统有潜可挖 |
(五) 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有潜可挖 |
二、 耕地外延扩展 |
(一) 以围垦为主的海岸带耕地开发利用 |
(二) 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兼具的山区耕地开发利用——以闽清为例 |
(三) 园地——耕地转化 |
三、 耕地计划利用 |
第四节 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
二、 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 |
三、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二) 提高农产品质量 |
(三)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
(四) 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
四、 耕地可持续利用——以笏石半岛为例 |
(一) 土地利用基本状况 |
(二)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耕地资源优化利用 |
第一节 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特色农业概述 |
(一) 特色农业的涵义 |
(二) 特色农业的特征 |
(三) 特色农业的内容 |
二、 优势特色农业品分布特征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地方特色农产品分布带 |
(二) 各县市传统地方特色农产品分布 |
三、 市场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产品的质量与品牌 |
(二) 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 |
四、 区位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五、 特色农业小结 |
第二节 耕地生产专门化 |
一、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区域专门化 |
二、 福建省耕地专门生产区划分 |
(一) 农业专门生产区划分原则 |
(二) 区域农业生产专门区划分 |
三、 福建省区域农业生产区 |
(一) 粮食为主生产区 |
(二) 水果为主生产区 |
(三) 茶叶生产区 |
(四) 牧草生产区 |
(五) 闽西南盆地烤烟生产区 |
(六) 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生产区 |
第三节 耕地利用分区划分原则和分区类型 |
一、 划分原则 |
二、 主要农作物种植战略方向 |
三、 分区类型 |
第四节 耕地优化利用分区主要特点与耕作模式 |
一、 西部武夷山耕地利用区 |
二、 闽中谷地耕地利用区 |
三、 闽西南丘陵耕地利用区 |
四、 鹫峰山—戴云山西北坡耕地利用区 |
五、 鹫峰山—戴云山东南坡耕地利用区 |
六、 闽东南山地丘陵耕地利用区 |
七、 沿海平原台地耕地利用区 |
八、 半岛岛屿丘陵台地耕地利用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WTO规则与福建省耕地利用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加入WTO的对策 |
一、 WTO允许的农业措施 |
(一) 一般服务 |
(二) 农民收入支持措施 |
(三) 农业结构 |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利用与WTO |
(一) 美国、加拿大耕地利用与WTO |
(二) 台湾耕地利用与WTO |
(三) 日本、韩国对应WTO措施 |
第二节 WTO与福建耕地利用 |
一、 加入WTO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一) 有利条件 |
(二) 面临的问题 |
二、 耕地利用基本对策 |
(一) 建立耕地优化利用领导机构 |
(二) 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政策 |
(三) 适应农业协议和规则,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
(四) 推动耕地规模经营 |
(五) 大力引进外资,加强示范园区建设 |
(六) 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
(七) 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 |
(八)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第三节 小结 |
附录1 注释:名词说明 |
附录2 符号意义 |
中文摘要 |
致谢 |
(10)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相关概念 |
第一章 村落的自然生态、社会环境与生计方式 |
第一节 达斡尔族东北居地的自然生境和社会历史 |
一、族源与民族发展述略 |
二、黑龙江中上游和嫩江流域的自然生境 |
三、融入徙居地的农业开发 |
第二节 村落生态状况与农耕生计方式 |
一、阿尔拉村:迁居与村落的建立 |
二、村落农业生态与以农为主的生计方式 |
第二章 农业生产技术过程民俗与民众生态认知的文化表达 |
第一节 生态适应与文化选择:耕作传统及相应的生产俗制 |
一、大山耕作习俗及其生态基础 |
二、"园田半年粮":园田经济及其自足性 |
三、生境适应:多种经营,丰歉互补 |
第二节 农具与耕作技术民俗及其生态特征 |
一、环境的规定性与农具的制作、使用习俗 |
二、"休耕"、"轮作"的耕作方式与民众的生态认知 |
第三节 对自然节律生态感知基础上的作物种植、收获与加工习俗 |
一、节气的地域民族化解释与相应农事安排 |
二、秋收冬藏体现的生态智慧 |
第三章 农事信仰及其生态内蕴 |
第一节 农事信仰及其生态动因 |
一、寄予自然的精神诉求——卜丰歉、测农事 |
二、春祈秋报,感恩自然——祭敖包 |
三、被赋予农事保护作用的诸神及相关俗信 |
第二节 农事禳灾与民众生态观念的内化和彰显 |
一、求雨:仪式、功能和所包含的生态思维 |
二、驱除病虫害、驱疫习俗与朴素的生态意识 |
第四章 农业民俗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发展变化及其生态价值的全新提升 |
第一节 人文生态变迁与农业民俗的式微 |
一、现代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与传统耕作俗制的汰失 |
二、现代生活方式与农业民俗传承氛围的淡化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现状引发对传统农业民俗的现实关注 |
一、环境破坏与农业生态困境的出现 |
二、对传统农耕知识经验的省思与拾取 |
第三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民俗生态价值的全新提升 |
一、农业科技培训与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
二、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在更高层次上向传统生产方式的回归 |
结语 |
一、以生计为中心的文化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得以稳态延续的根 本保障 |
二、文化的生物性适应与社会性适应—人类维持所处生态环境动态 平衡的生存机制 |
三、回归传统与文化重构—建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文化支持体 系的现实途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试种旱地地膜 马铃薯获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D].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2]桂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 顾章龙. 广西农学报, 2013(04)
- [3]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D]. 杨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4]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5]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D]. 张振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6]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D].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7]试种旱地地膜 马铃薯获成功[J]. 罗君,计晓梅. 河北农业, 2001(12)
- [8]加强农技推广 促进农业增产[J]. 刘景莉. 青海农技推广, 1999(01)
- [9]岳西县改造中低产田初步尝试[J]. 管叔其,张祎,查旵松,刘中柱. 山地研究, 1993(03)
- [10]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 ——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村为个案[D]. 戴嘉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