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登台献茶艺(论文文献综述)
池夏冰[1](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罗淳[2](2020)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院中华文化活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斯洛文尼亚2010年也在首都卢布尔雅那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自建立以来,以商务为特色,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汉语课程,同时也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活动。本文总结整理了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举办的文化活动,详细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案例,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为理论基础,调查了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学生,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公派教师及院长等活动组织方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分析了文化活动举办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全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概述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对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的研究,整理了自成立以来举办过的大型文化活动并加以分析。第三部分结合调查问卷从文化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内容、渠道和效果等方面具体地分析了这些活动。第四部分再深入探讨了这些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五部分结合问卷和访谈结果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以及研究的不足。
郑英[3](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王红[4](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董俐妤[5](2019)在《做茶文化的传播使者》文中指出接触茶,8年整。回想起2011年9月,一位不谙世事的姑娘走进了浙江农林大学。我的专业是"全国特色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这是个年轻的专业,我们是第六届。开学第一课,按照惯例,由王旭烽院长和我们分享。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一个个闪亮的头衔让我在脑海中自觉生成这位教授、院长的形象是高大、气场强大的。而当一位相对娇小,穿着闲适,和蔼可亲的老师出现在我们面前
何婷[6](2019)在《江西赣剧与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赣剧和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的两大戏剧,分布区域在赣东北与赣南地区,在江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有其浓郁的地方方言特色,在戏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争夺梅花奖、荣膺文华奖,还冲出了国门,赴港、澳、台、新加坡等地演出。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并成为地方文化的标志,一提到赣剧就会想到“古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提到“茶”文化就会想到江西的赣南采茶戏。赣剧是江西的古典戏剧,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流行于赣东北一带(今南昌、上饶、景德镇、鹰潭市辖区等地),赣剧的声腔由高腔、昆腔和弹腔构成;赣南采茶戏流行于赣南一带(今赣州市十八个县),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衍生出来的戏剧,起源于明末。其中别有情趣的“矮子步”和丰富多彩的“单袖筒”以及变幻莫测的“扇子花”,共同构成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三要素”。最有特色的唱腔为“三腔一调”(灯腔、茶腔、路腔、杂调),为剧种增添光辉。作为江西戏曲大家族中的两个民间戏剧,由于流传的区域和生存的音乐环境不同,导致两者在音乐、表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出江西赣东北和赣南地区戏剧的曲牌唱腔、剧目类型、舞台角色、舞美设计、演出服装以及传承创新的具体差异,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江西戏曲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赣剧和赣南采茶戏从业人员自身艺术和思想素质,以促进赣剧和赣南采茶戏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表演艺术的角度出发,发现处在赣东北与赣南地区的戏曲存在风格上完全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从而揭示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性。回归到戏剧本身的表演者中,深入剧院进行实地调研。本文由绪论、三个章节和结论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起、明确赣剧与赣南采茶戏的研究现状,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赣剧与赣南采采茶戏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状况,概括出剧种的特点以及剧种的音乐环境,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比较了赣剧与赣南采茶戏在表演艺术特征上的异同。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要章节,要了解戏剧的发展变化,必须建立在戏剧本身的演员上,所以深入剧团调研,以江西省赣剧院和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为例,看到时代变迁下剧目的变化,并了解剧院的传承方式和传承问题及措施建议。结语部分,本文就是以江西的两大戏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表演艺术的异同,对江西南北戏剧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江西戏剧的发展,扩大对地方戏剧的影响力,对两大剧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如今,剧院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戏剧上做了很多措施,对地方戏曲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剧院人员断层的问题还是未得到解决。
谢辉[7](2018)在《创新“非遗”传承机制 “记忆档案”焕发青春》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四大基本职能之一,高校如何依托人才和学术优势,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纳入职责范围,让"记忆档案"焕发生机和活力,十分重要,意义深远。为此,笔者所在的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不但使部分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皖西"非遗")得以传承、保护,而且还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拓展之中,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周南[8](2018)在《上海“昆大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昆大班”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华东戏曲研究院招生开办的第一届“昆曲演员训练班”。班上学员接受全新的公办戏校模式的教育,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由国家培养的昆剧专业演员。该班先后培养出蔡正仁、岳美缇、华文漪、梁谷音、张洵澎、王芝泉、蔡瑶铣、计镇华、方洋、刘异龙、张铭荣、成志雄、杨春霞等一批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的京昆表演艺术家,被全国戏曲教育界公认为“成材率最高的班级”。上海“昆大班”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昆剧表演艺术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接续力量,是继苏州“传”字辈科班之后行当最齐、能戏最多、表现能力与创作能力最强、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最高、国内外影响最大、艺术生命最长的专业昆剧表演群体。他们在新中国昆剧演出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昆剧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出人出戏、高效成才的艺术传承经验更是为当代昆剧人才培养工程树立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成功范本,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上海“昆大班”艺术生涯的系统梳理,归纳其艺术特色和成就地位,同时以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作为例证,围绕昆剧演员的培养与成才、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这两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以史带论,深入考察研究,为昆剧艺术的当代传承总结出一些可资参考的规律要素。论文大致以上海“昆大班”的成长过程为线索,加以历时性的论述。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昆大班”的创建背景,在回溯新中国成立前后昆剧在上海地区的生存状态,包括当时的演出情况以及演员境况的基础上,论述在戏改政策背景下成立的华东戏曲研究院对于昆剧的挽救与促新促变;第二部分详述“昆大班”的创建情况,包括招生考试的具体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源特色,从而对招生遴选这一关乎昆剧人才培养的源头环节进行经验总结;第三部分集中论述“昆大班”在上海戏校的教学培养和初步成果,并通过与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学堂式科班教育模式以及江苏“继”字辈、浙江“世”字辈等同辈昆剧演员的“团带班”培养模式的深入比较,分析戏校培养模式的特色和优势,进而探讨“昆大班”高成才率的原因;第四部分综述“昆大班”在上海昆剧团初创的20年间对于昆曲剧目和昆剧表演的继承、发展和革新,由此概括其艺术成就及当代影响,并举代表性剧目为典型案例,着重分析归纳“昆大班”的艺术特色;第五部分阐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昆大班”从舞台演出为主到以教学传承为主的角色转型,检阅其教学成果与施教特色,并结合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的新时代语境,反思当代昆剧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发表个人的几点思考,提供讨论。
覃聪聪[9](2018)在《茶艺表演解说词创作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艺表演是展现和传播茶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茶艺表演,能够集中地展现茶的品质、历史、茶道精神等,使茶文化在短时间里能得到快速、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其中,茶艺解说词是茶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点睛之笔,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更好地欣赏,帮助理解茶艺的主题、过程和特色。如何写出一篇恰当、精彩的茶艺解说词,是当前茶艺师面临的难题。因此,本文在对大量茶艺表演及解说词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创作目的、内容结构、用词等角度出发,系统地总结了茶艺解说词创作的一般规律。要使品饮者在短时间内充分品味茶文化,了解茶叶的冲泡、品饮方法及价值,解说词在内容上应该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阐述茶叶的来龙去脉;二是介绍茶叶的冲泡技艺;三是讲述与茶相关的人文故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解说词在茶艺表演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过度的解说就会画蛇添足。因此,解说词应结合茶艺主题与营造的环境,做到简练、精当、恰到好处。总体来说,在文辞创作时应该考虑专业用词、观演双方、雅俗共赏、节奏韵律、修辞手法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最后,在实际创作中,茶艺解说还需要注意把握好时事性、本土化的问题。
叶佳晨[10](2017)在《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研究 ——以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和中华文化与世界多语言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效地将中国文化传播与推广到世界各地,承担着传播与推广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中华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可谓是最优秀最独特的代表之一,中国文化的基本人文要素,都较为完好地保存于中华茶文化之中。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想要达到推广的新高度,就必须以开放的思维来寻求与积极探讨新的推广机遇,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茶文化推广是一项长期的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使命,而孔子学院的飞速发展也对茶文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整合这两者之间的资源,使其更好地无缝对接,一来促进孔子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加强海外文化推广与建设;更重要的是,借由孔子学院平台,茶文化得以在国际舞台上更好更完整更深入地呈现出来、传播出去、推广开来。孔子学院在十二年中飞速发展,而目前的茶文化推广以简单的基础兴趣课教学为主,伴有茶文化主题活动开展,虽在全球孔子学院越来越多地被举办,且极受欢迎与追捧,却普遍存在教学方式与活动内容单薄、形式固定、缺乏新意、互动缺失等问题,难以生动地把深入的茶文化精神内涵推广开来,不具可持续性。本研究基于此,就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从受众分析、角度分析、形态提出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与研究。系统观察和分析属地国家的受众类型与特征,有针对性地减少文化干扰,可大大促进茶文化在当地实际推广效率和成果。本研究分别根据年龄层次的不同和语言基础、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的不同来区分,总结出针对幼儿的“体验式的文化打包式输出”、针对中小学年龄层的“内涵与趣味性并进的文化输出”、针对大学及以上年龄层的“有深度的叙述性文化输出”;以及针对有语言和文化基础受众的“文化本土输出者的目的性培养”、针对无基础受众的“丰富多彩的体验型呈现”。结合受众分析,具体地考量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切入口和角度。本研究在实践基础上,根据现实受众反馈情况,提出的茶的健康疗效、茶的历史故事、茶俗与茶礼、茶艺呈现、茶乐与中国传统乐器、茶书画、茶类审评与茶具鉴赏,七个茶文化推广角度,并配合实际案例图片。对于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研究总结和提出五种切实可行的推广形态,来应用和指导全球孔子学院茶文化推广者的现实工作开展,包括体验互动式形态、观摩式形态、艺术呈现式形态、讲习教学式形态、情境教学式形态。
二、大学生登台献茶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登台献茶艺(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序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育戏剧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文化体验教学 |
第三节 总结 |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一、长期参与 |
二、三角检验 |
三、自我反思 |
四、外部审查 |
五、深度描述 |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
三、阅读交互理论 |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
一、《卖炭翁》 |
二、《背影》 |
三、《愚公移山》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院中华文化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汉语全球化和孔子学院的建立 |
二、斯洛文尼亚汉语教学背景介绍 |
三、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概述 |
一、关于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研究 |
二、关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汉语教学及孔子学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设及现状 |
一、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汉语教学情况 |
二、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简介 |
三、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的中华文化活动(2010-2019)统计与分析 |
一、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的中华文化活动统计(2010-2019) |
二、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举办的时空分布统计 |
三、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分析 |
第三节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个案研究 |
案例一“天下一家”——2019年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洛文尼亚赛区预选赛 |
案例二“奋勇向前”——2019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端午节龙舟比赛 |
案例三‘Get together’——2019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师生聚会 |
第三章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介绍与说明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第二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传播者分析 |
第三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参与者分析 |
第四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评价 |
一、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参与者对中华文化活动的总体评价 |
二、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参与者对具体不同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评价 |
第五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举办方式分析 |
第六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效果分析 |
第四章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总结 |
第一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举办的成功之处 |
一、总体效果好 |
二、受众评价高 |
三、结合当地特色,借助各方力量,打造精品活动 |
第二节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举办的不足之处 |
一、活动举办时间难以固定 |
二、活动举办地点较单一 |
三、活动宣传力度较弱 |
四、活动内容不够新颖和深入 |
五、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
第五章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改进建议 |
第一节 调整中华文化活动的时空分布 |
一、活动时间相对固定 |
二、活动地点更加多样 |
第二节 提升中华文化活动组织者的能力 |
一、建立已举办的中华文化活动案例库 |
二、培训新任汉语教师志愿者举办文化活动的能力 |
三、制定明确的年度文化活动方案 |
第三节 丰富中华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
一、立足商务特色,寻求与商务有关的文化活动着力点 |
二、根据不同年龄段受众设置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活动 |
三、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
第四节 创新中华文化活动的宣传方式 |
第六章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2019年举办的文化活动 |
附录二 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至2019年开展的中华文化活动一览表 |
附录三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调查问卷(学生版-中文) |
附录四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调查问卷(学生版-英文) |
附录五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调查问卷(学生版-斯语) |
附录六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七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开展访谈记录(中方院长和公派教师) |
附录八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开展访谈记录(外方经理、助理等-英语版) |
附录九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活动开展访谈记录(外方经理、助理等-斯语版) |
致谢 |
(3)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
二、核心概念 |
(一)学徒制 |
(二)现代学徒制 |
(三)艺徒制 |
(四)现代艺徒制 |
(五)苏州评弹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
五、理论基础 |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
(二)活态传承理论 |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
一、自我 |
二、选择 |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
一、意料之中 |
二、意料之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
第三节 技能大赛 |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
一、五四歌会 |
二、寻师问道 |
第五节 其他活动 |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
一、考取“传预班” |
二、升入“传承班” |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
一、抄脚本 |
二、背书 |
三、跟码头 |
四、毕业公演 |
五、毕业考核 |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
一、拜师仪式 |
二、师徒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
第一节 开码头 |
第二节 独做 |
第三节 夫妻档 |
第四节 老听客 |
一、三类听客 |
二、听客的影响 |
第五节 评弹团体 |
第六节 行会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
(4)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江西赣剧与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现状 |
1.1.2.1 对戏剧、戏曲类非遗研究的现状综述 |
1.1.2.2 赣剧的文献综述 |
1.1.2.3 赣南采茶戏的文献综述 |
1.2 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的概述 |
2.1 赣剧概述 |
2.1.1 赣剧的历史源流 |
2.1.2 赣剧的基本特点 |
2.2 赣南采茶戏概述 |
2.2.1 赣南采茶戏的历史源流 |
2.2.2 赣南采茶戏的基本特点 |
2.3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的剧团及发展情况 |
2.3.1 赣剧 |
2.3.2 赣南采茶戏 |
2.3.3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的剧团及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江西赣剧与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特征对比 |
3.1 唱腔和曲牌 |
3.1.1 赣剧的唱腔 |
3.1.2 赣剧的曲牌 |
3.1.3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 |
3.1.4 赣南采茶戏的曲牌 |
3.1.5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曲牌唱腔对比异同性 |
3.2 剧目的种类 |
3.2.1 赣剧剧目 |
3.2.2 赣南采茶戏剧目 |
3.2.3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剧目类型对比 |
3.3 舞台角色 |
3.3.1 赣剧的角色分类 |
3.3.2 以丑角为中心的赣南采茶戏 |
3.3.3 角色行当对比分析 |
3.4 舞美设计对戏剧的作用及特点 |
3.5 演出服装 |
3.5.1 赣剧服饰 |
3.5.2 赣南采茶戏服饰 |
3.5.3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服饰对比差异 |
3.6 乐器种类 |
3.6.1 赣剧伴奏乐器分类 |
3.6.2 赣南采茶戏伴奏乐器分类 |
第四章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创新 |
4.1 赣剧与赣南采茶戏剧目演变 |
4.1.1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剧目变化 |
4.1.2 江西省赣剧院剧目变化 |
4.2 剧院传承培养方式 |
4.3 剧院面临的传承问题 |
4.4 剧院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采访与资料收集以及图片整理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创新“非遗”传承机制 “记忆档案”焕发青春(论文提纲范文)
一、收集“非遗”资料, 皖西“非遗”建档入馆 |
二、搭建“非遗”平台, 皖西“非遗”有效传承 |
(一) 建立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
(二) 建立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队。 |
(三) 建立皖西非物质文化展馆。 |
(四) 兴建“非遗”传习舞台——水上演艺广场。 |
(五) 建立皖西“非遗”教学实训基地。 |
三、开展“非遗”活动, 皖西“非遗”活力四射 |
(一) 寿州锣鼓魅力凸显。 |
(二) 霍山石斛形成产业。 |
(三) 大别山民歌传唱四方。 |
(四) 皖西庐剧师生青睐。 |
四、创新传承机制, 皖西“非遗”焕发青春。 |
(一) 推行项目化管理。 |
(二) 唤起大学生皖西“非遗”保护意识。 |
(三) 把皖西“非遗”传承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结合起来。 |
五、结束语 |
(8)上海“昆大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昆大班”的成立背景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前中叶昆剧艺术在上海的生存状态 |
一 民国时期上海昆剧舞台的短暂复兴与重归沉沦 |
二 建国前后“传”字辈在沪演出余势及舞台谢幕 |
第二节 戏改政策背景下华东戏曲研究院对昆剧的挽救与促变 |
一 华东戏曲研究院的成立及其对“传”字辈的聘任重用 |
二 筹建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 |
第二章 “昆大班”的招生举措与学员构成 |
第一节 百里挑一的招生考试 |
第二节 “昆大班”生源特色 |
一 家庭条件与成分出身 |
二 考学动机与入行基础 |
第三章 上海戏校对“昆大班”的教学培养 |
第一节 上海戏校的办学条件 |
一 师资配备 |
二 校舍条件 |
三 助学待遇 |
第二节 上海戏校的教学特色 |
一 新式学制 |
二 课程设置 |
三 教学开展 |
四 毕业分配 |
第三节 “昆大班”的学习成果 |
一 剧目学习成果 |
二 人才初步成果 |
第四章 “昆大班”的昆剧艺术新典范 |
第一节 从“末代子孙”到承前启后的新人 |
一 昆剧禁演时期“昆大班”的艺术境遇 |
二 上海昆剧团成立与“昆大班”的出人出戏 |
第二节 昆剧表演的“昆大班”特色 |
一 演出文本精炼化 |
二 舞台表演风格化 |
三 舞美应用多元化 |
第三节 “昆大班”的成就地位与当代影响 |
第五章 “昆大班”的教学传承 |
第一节 教学成果 |
第二节 教学特色 |
第三节 昆剧传承的当代困境与几点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昆大班”学员表 |
附录二 张洵澎老师访谈记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 作者简历 |
二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9)茶艺表演解说词创作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古籍文献(传统论说文体) |
1.3.2 当代茶文化的研究 |
1.3.3 茶艺表演的研究 |
1.3.4 关于茶艺表演解说词的研究 |
1.4 相关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茶道 |
2.2 茶艺 |
2.3 茶艺表演 |
第3章 茶艺解说词的作用 |
3.1 建构 |
3.2 说明 |
第4章 茶艺解说词的创作 |
4.1 茶艺解说词应该包含内容 |
4.1.1 介绍所用茶叶 |
4.1.2 说明冲泡技艺 |
4.1.3 讲述与茶叶相关的人文背景 |
4.2 茶艺解说词创作应考虑的因素 |
4.2.1 专业用词 |
4.2.2 观演双方 |
4.2.3 雅俗共赏 |
4.2.4 节奏韵律 |
4.2.5 修辞手法 |
4.3 茶艺解说词创作的其他注意事项 |
4.3.1 把握时事创作新篇 |
4.3.2 注意茶艺解说词的本土化 |
第5章 茶艺表演解说词常见的错误 |
5.1 技法混淆,常识错误 |
5.2 详略不当,词不达意 |
5.3 抄袭成风,创作困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研究 ——以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正文 |
2.1 茶文化精神内涵与推广 |
2.1.1 茶文化定义 |
2.1.2 茶文化精神内涵 |
2.1.3 世界范围内的茶文化推广 |
2.1.4 小结 |
2.2 孔子学院及其茶文化推广现状 |
2.2.1 孔子学院的发展与现状 |
2.2.2 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现状 |
2.2.3 小结 |
2.3 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受众分析(以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
2.3.1 根据年龄层次 |
2.3.1.1 幼儿——体验式的文化打包式输出 |
2.3.1.2 中小学年龄层——内涵与趣味性并进的文化输出 |
2.3.1.3 大学及以上年龄层——有深度的叙述性文化输出 |
2.3.2 根据语言水平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 |
2.3.2.1 有基础的受众——文化本土输出者的目的性培养 |
2.3.2.2 无基础的受众——丰富多彩的体验型呈现 |
2.3.3 小结 |
2.4 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角度(以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
2.4.1 茶的健康疗效 |
2.4.2 茶的历史故事 |
2.4.3 茶俗与茶礼 |
2.4.4 茶艺呈现 |
2.4.5 茶乐与中国传统乐器 |
2.4.6 茶书画 |
2.4.7 茶类审评与茶具鉴赏 |
2.4.8 小结 |
2.5 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形态 |
2.5.1 体验互动式形态 |
2.5.2 观摩式形态 |
2.5.3 艺术呈现式形态 |
2.5.4 讲习教学式形态 |
2.5.5 情境教学式形态 |
2.5.6 小结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大学生登台献茶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院中华文化活动研究[D]. 罗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4]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做茶文化的传播使者[J]. 董俐妤. 茶博览, 2019(08)
- [6]江西赣剧与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对比研究[D]. 何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创新“非遗”传承机制 “记忆档案”焕发青春[J]. 谢辉. 办公室业务, 2018(14)
- [8]上海“昆大班”研究[D]. 周南. 上海戏剧学院, 2018(12)
- [9]茶艺表演解说词创作规律的研究[D]. 覃聪聪.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10]基于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推广研究 ——以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叶佳晨. 浙江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