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马嘉伟[1](2021)在《抗心衰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抗心衰方对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评价抗心衰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严格参照纳排标准,选择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证属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心衰方,观察疗程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ST2、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LVEF及安全性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例及4例脱落,最后研究纳入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结果如下:1.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NT-proBNP及ST2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ST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3.LVEF及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EF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均提高(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CRE、UREA、ALT、AST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心衰方可改善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提高心功能分级,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徐元锂[2](2021)在《遵义市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2、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分析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流感疫苗接种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3、实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研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1、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1)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交流、患者访谈,初步形成问卷条目池;(2)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形成临床施测版调查问卷;(3)使用临床施测版调查问卷对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调查以检验问卷信度Cronbach’sα系数;邀请6名专家对问卷评分,计算问卷内容效度,形成最终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2、横断面现状调查:应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遵义市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0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以及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究其知识和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3、干预研究:应用课题组制作的宣教工具,对完成上述横断面调查的289例有效调查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干预3个月后使用课题组编制的问卷再次开展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患者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差异。结果:1、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共35个条目。信度分析显示,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为0.839,重测信度系数为0.842;效度分析显示,I-CVI取值范围为0.83~1.00>0.78,S-CVI/Ave=0.99>0.90。2、横断面现状调查:(1)289例有效调查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信念以及知识和信念标准分均小于60分,依次为56.57±18.13、59.49±19.15、57.65±18.38,处于较低水平;实施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的患者占4.84%。(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知识得分、信念得分以及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状况是知识得分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医生是否告诉过你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过去一年是否患过流感或有过流感样症状”是信念得分的影响因素。3、干预研究:本研究共完成对2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标准分、信念标准分以及知识和信念总的标准分均较干预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检验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3个月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由4.84%(14例)上升至21.43%(5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的测评工具。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水平较低,知识得分、信念得分以及知识和信念总得分受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况、医生是否告诉过需要接种流感疫苗、过去一年是否患过流感或有过流感样症状等因素的影响。3、开展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健康干预对患者行之有效,能提高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
郭洋[3](2021)在《生脉利水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生脉利水汤联合西药治疗正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客观评价生脉利水汤对正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完善中医治疗正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思路。方法: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84例HF-PEF正虚血瘀证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心衰常规治疗:氯沙坦钾片,每天一次,每次5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每天一次,每次25 mg,螺内酯片,每天一次,每次2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利水汤颗粒剂治疗,水冲200ml,日1剂,早晚分服,每组观察时间均为12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6min步行距离、LVEF、BNP、中医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评估生脉利水汤之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就中医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而言:西药联合生脉利水汤治疗心衰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88%(P<0.05),说明联合生脉利水汤治疗心力衰竭之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中医单项症状(乏力、水肿、喘息、唇甲紫暗、心悸、胸闷、气短、自汗、盗汗)方面,西药联合生脉利水汤治疗心衰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西药联合生脉利水汤治疗心衰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2.在治疗心衰指标方面,治疗后西药联合生脉利水汤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单纯西药组的61.9%(P<0.05),另外,西药联合生脉利水汤组在6min步行距离、LVEF、BNP及心功能改善方面较单纯西药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1.在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方面,生脉利水汤联合西药较对照组的有效率更高,改善乏力、水肿、喘息、唇甲紫暗、心悸、胸闷、气短、自汗、盗汗症状更加明显;2.在治疗心衰疗效方面,生脉利水汤联合西药较对照组的有效率更高,在增加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血浆BNP及心功能改善方面更具优势。
陆朱豪[4](2021)在《耳穴增强刺激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心率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耳心穴以薄荷膏浸润的王不留行籽压豆增强刺激对比以凡士林浸润的王不留行籽压豆治疗,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率的影响,为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76名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予5%浓度薄荷膏浸润的王不留行籽于单侧心穴行耳穴压豆,对照组予凡士林浸润的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比较患者各时间点心率的变化,分析耳穴增强刺激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心率的进一步影响。结果: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治疗后,在首次调整直接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试验组心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心率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NT-proBNP和NYHA心功能分级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耳穴增强刺激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不优于传统耳穴治疗,但有进一步降低心率的作用。
童康[5](2021)在《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结合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方法进行临床研究,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住院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6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推荐的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即分别在午时(11:00-13:00)施灸“心俞”附近区域及酉时(17:00-19:00)施灸“肾俞”附近区域,每天施灸2次,每次约40分钟,每周施灸5天,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NT-pro BNP、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MLHFQ分值)、中医症状评分、人体体重及人体成分分析(细胞外水分/身体总水分,即ECW%)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变化观察效果,并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结果:1.本研究共入组患者64例,其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有60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总脱落率6.25%。2.基线比较:试验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及基础用药等方面,经过检验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NT-pro BNP、MLHFQ分值、中医症状评分、体重及ECW%等方面,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安全性方面: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在试验第三天,施灸处皮肤出现轻微烫伤,经过不良反应事件评估及安全性评价后,考虑与热敏灸操作方法有关,与烫伤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度,继续参与试验直至研究结束。结论:1.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2.相比单纯西医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能更有效改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在NT-pro BNP、MLHFQ分值、中医症状评分、体重及ECW%等各项指标,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柯艺文[6](2021)在《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易筋经康复训练对HFrEF及HFmr EF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LVEF、心肺功能、6WMT、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客观评价易筋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药常规治疗配合易筋经训练,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LVEF、心肺功能(METS、AT、Peak V02)、6WMT、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变化,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程方面经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T-proBNP: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LVEF: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有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4)6MWT: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距离均有提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5)CPET:治疗前,两组患者METS、AT、Peak V0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METS较治疗前改善(P<0.05),AT、Peak V02无改善(P>0.05)。治疗组METS、AT、Peak V02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6)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在躯体维度、情感维度均有改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维度中,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有所改善(P<0.05),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单项症候:治疗后,对照组在心悸、胸闷、面浮肢肿方面有所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短、咳嗽、疲倦乏力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中医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各症状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疗效判定:(1)疾病疗效判定:治疗后,对照组NYHA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60.60%,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60.60%,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安全性统计:课题进行期间,患者未出现不良事件。课题前后一般检测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易筋经作为对HFrEF及HFmrEF患者的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患者的NT-proBNP,提高LVEF、6MWT,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心肺储备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洋[7](2021)在《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于2020.01~2020.12先后来就诊,经治疗达到稳定状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其中符合标准的共60例,将其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都分别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加诺欣妥,治疗组加诺欣妥和生脉散加味,具体用药及药物剂量随临床症状加减。由本院药房统一提供中药饮片,由煎药室进行煎煮,每次150ml,每日两次,连续观察4周,记录受试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及各项数据,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NT-pro BNP、血压、诺欣妥用药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及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另外,在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优势,特别是在自汗盗汗、舌苔方面改善较明显。2.心功能: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6.67%和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优。3.NT-Pro BNP: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 BNP浓度均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4.血压:组内比较,治疗两周和四周时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两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诺欣妥用药情况:两组患者诺欣妥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NT-pro BNP水平。3.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能够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逐渐增加诺欣妥剂量,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为改善心衰患者远期预后提供基础。
王珊珊[8](2021)在《腹针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腹针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以此客观评价腹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病房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选取主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配穴脐周四穴(水分、阴交、双天枢),每次针刺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10min行针1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C-MLHFQ)评分、(NHYA)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评估。并将两组收集完成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腹针联合西药疗法对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心功能、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以此探析腹针联合西药疗法对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的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进行组内比较,(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气阴两虚型心衰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在降低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食少、尿少等症状的积分上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食少、尿少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常规西药组为66.67%,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进行组间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上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C-MLHFQ)评分:治疗后,两组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组内比较(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3.(NHYA)心功能:治疗后,两组(NHYA)心功能改善程度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高于照组的36.67%(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NHYA)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4.血浆NT-proBNP水平: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组内比较(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在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腹针联合西药治疗可降低气阴两虚型CHF患者NT-Pro BNP水平,且降低程度优于常规西药组。2.腹针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气阴两虚型CHF患者的中医证候、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在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食少及尿少等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尤为突出,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3.腹针联合西药疗法优化了气阴两虚型CHF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吴凌涛[9](2021)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MPV、UA、Cys-C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型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尿酸(UA)、胱抑素C(Cys-C)的相关性,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思路,进而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方法收集通过诊断、纳入标准的CHF患者18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NYHA心功能及HF分类的分组,测定血MPV、UA、Cys-C、NT-pro 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所有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相关病史、证候信息、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等信息,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心功能Ⅳ级的血MPV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Ρ<0.05);随着血清UA、Cys-C、NT-pro BNP水平升高,心衰程度逐渐加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5)。2.经相关性分析,NT-pro BNP与MPV呈正相关(r=0.259,Ρ<0.05),与UA呈正相关(r=0.684,Ρ<0.05),与Cys-C呈正相关(r=0.780,Ρ<0.05)。3.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随着气虚血瘀证到气阴两虚血瘀证,再到阳气亏虚血瘀证的演变,心衰程度逐渐加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5)。4.按HF分类分组,气虚血瘀证主要分布在HFp EF组,气阴两虚血瘀证主要分布在HFmr EF组,两证型间HF分类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阳气亏虚血瘀证主要分布在HFr EF组,与其他证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Ρ<0.05)。5.总体上:阳气亏虚血瘀证的血MPV水平比气虚血瘀证高(Ρ<0.05)。按不同心脏基础病分类比较:在冠心病心衰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血MPV水平无统计学差异(Ρ>0.05);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中,阳气亏虚血瘀证的血MPV水平比气虚血瘀证高(Ρ<0.05)。6.总体上:血清UA、Cys-C、NT-pro BNP水平随着气虚血瘀证到气阴两虚血瘀证,再到阳气亏虚血瘀证的演变逐渐升高(Ρ<0.05)。按不同年龄段分层比较:在51~60岁、61~70岁年龄段,血清UA、Cys-C水平随着气虚血瘀证到气阴两虚血瘀证,再到阳气亏虚血瘀证的演变逐渐升高(Ρ<0.05);在71~80岁年龄段,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UA、Cys-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Ρ>0.05)。7.兼痰饮证和非兼痰饮证的血MPV、UA、Cys-C、NT-pro BNP水平及NYHA心功能分级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Ρ<0.05)。兼痰饮证组以心功能Ⅲ级为主,非兼痰饮证以心功能Ⅱ级为主;兼痰饮证的血MPV、UA、Cys-C、NT-pro BNP水平高于非兼痰饮证(Ρ<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MPV、UA、Cys-C均存在相关性,血清UA、Cys-C水平能反映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演变,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MPV、UA、Cys-C水平高低与是否兼痰饮证有关,可辅助识别痰饮证。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MPV、UA、Cys-C水平对病情的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周算算[10](2021)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地兰对急性左心衰(阳气虚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地兰对急性左心衰(阳气虚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科病房住院急性左心衰竭(阳气虚脱证)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治疗组(n=30)。两组患者均基于临床表现给予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地兰联合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心衰Lee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乳酸(Lac)、N末端前体脑利尿肽(NT-pro BNP)水平变化。并观察7d内急性左心衰再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衰Lee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以上2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提升,Lac、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NT-pro BNP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a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Lac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7d内急性左心衰再发生率(3.33%),显着低于对照组(10.00%)。结论:西地兰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地兰,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Lee氏评分;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提高LVEF,降低Lac、NT-pro BN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二、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抗心衰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
2.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
2.3 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及分类 |
2.4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 |
2.5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2.6 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清标志物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及组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5 脱落病例处理 |
2.6 治疗方案 |
2.7 观测指标 |
2.8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分析 |
3.2 疗效指标观察 |
3.3 安全性指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2. 抗心衰方组方与药理分析 |
3. 临床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2 西医临床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4. 结论 |
5.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单词缩写对照表 |
附录(二)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
附录(三)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遵义市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的构建 |
1 建立问卷条目池 |
2 Delphi专家咨询 |
3 专家咨询结果 |
4 问卷信效度评定 |
5 调查问卷的最终形成 |
第二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流感病毒及其疫苗接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与结局影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二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干预工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生脉利水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试验 |
1.临床资料 |
1.1 样本量估算 |
1.2.病例来源 |
1.3.一般资料 |
1.4.病例选择 |
2.方法 |
2.1.随机分组方法 |
2.2.治疗方法 |
2.3.观察指标 |
2.4.医学伦理学要求 |
2.5.统计分析方法 |
3.临床观察结果 |
3.1.疗效评价 |
3.2.治疗后两组心衰指标 |
3.3.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4 两组安全性指标 |
3.5 剔除、脱落病例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于 HF-REF 的认识 |
2.中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3.生脉利水汤组方及配伍特点 |
4.生脉利水汤治疗心衰的结果分析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患者一般情况 |
表二:辅助检验及检查 |
表三:不良事件观察记录 |
知情同意书·知情告知页 |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
综述 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耳穴增强刺激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心率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理论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1.1 概念 |
1.2 流行病学 |
1.3 病因 |
1.4 病理生理机制 |
1.5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心衰病的中医外治法 |
3. 耳穴刺激干预心衰的现代理论依据 |
4. 心衰患者的心率控制及β受体阻滞剂的困境 |
5. 薄荷油的作用及安全性 |
6. 小结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和组成 |
2.2 入组前知情同意书 |
2.3 试验方案 |
2.4 耳穴压豆操作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比较 |
3.2 干预效果比较 |
3.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耳穴作用机理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耳穴作用机理的认识 |
3. 研究结果讨论 |
3.1 基线资料分析 |
3.2 评价指标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试验类型 |
3.2 样本量估计及分组方法 |
3.3 干预方法 |
3.4 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的具体施灸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基础情况指标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3 疗效评估指标 |
5 不良反应评价 |
5.1 不良反应观察 |
5.2 评估不良反应与试验药物或热敏灸的相关性 |
6 安全性评价 |
7 心血管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8 质量控制 |
9 统计学处理 |
10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的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试验前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
2.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相比 |
2.2 两组患者原发疾病相比 |
2.3 两组患者基础用药情况相比 |
3 疗效评估指标比较 |
3.1 两组患者试验前后NT-proBNP比较 |
3.2 两组患者试验前后MLHFQ分值比较 |
3.3 两组患者试验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试验前后体重比较 |
3.5 两组患者试验前后ECW%比较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
1.2 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 |
1.3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1.4 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现状 |
1.5 心力衰竭的药物研究现状 |
2 中医学对心衰病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心衰病名的认识 |
2.2 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对心衰病证型的认识 |
2.4 中医药对心衰病的治疗研究 |
3 热敏灸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依据 |
3.1 艾灸疗法的研究近况 |
3.2 热敏灸疗法的概述 |
3.3 热敏灸治疗心力衰竭的选穴依据 |
4 子午流注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依据 |
4.1 子午流注的概述 |
4.2 子午流注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
4.3 子午流注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础情况分析 |
5.2 疗效指标分析 |
5.3 安全性分析 |
6 课题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艾灸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中止观察标准 |
2.6 脱落病例标准 |
2.7 剔除病例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干预方法 |
3.3 依从性保证 |
4 观察项目 |
4.1 一般性观察项目 |
4.2 安全监测 |
4.3 疗效观察指标 |
4.4 疗效判断标准 |
5 不良反应处理 |
6 质量控制 |
7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疗效指标比较 |
3.1 疾病疗效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3.5 NT-ProBNP水平比较 |
3.6 LVEF比较 |
3.7 6MWT比较 |
3.8 CPET指标比较 |
3.9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4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课题的设计思路 |
2.1 西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 心脏康复与中医康复 |
2.4 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适用性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NT-ProBNP水平分析 |
3.3 LVEF与 NYHA心功能分级分析 |
3.4 CPET与6MWT分析 |
3.5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
3.6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分析 |
3.7 安全性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健身气功易筋经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医药在处理血压与心衰关系方面的优势 |
2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对病因的认识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2.4 西医对血压与心衰关系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1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
2.1.2 心功能分级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终止标准 |
2.7 脱落标准 |
2.8 终止、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3.3 治疗周期 |
4 观察指标 |
4.1 安全性指标 |
4.2 疗效性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疗效评价标准 |
5.2 纽约(NYHA)心功能分级及其疗效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程 |
1.4 基础疾病 |
2 临床疗效对比 |
2.1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
2.2 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 |
2.3 血压比较 |
2.3.1 治疗前后收缩压结果比较 |
2.3.2 治疗前后舒张压结果比较 |
2.4 NT-Pro BNP水平比较 |
2.5 诺欣妥用药情况比较 |
2.6 不良反应情况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组方依据 |
3 药物分析 |
4 疗效分析 |
4.1 对中医症候积分的疗效分析 |
4.2 对血清NT-pro BNP疗效分析 |
4.3 对心功能的疗效分析 |
4.4 对血压的疗效分析 |
4.5 诺欣妥用药情况分析 |
4.6 对不良反应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8)腹针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案 |
2.4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
2.5 观察指标和疗效指标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3 医学伦理问题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 |
4.2 基线资料统计与分析 |
4.3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
4.4 不良反应事件情况 |
分析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调查 |
1.3 病因、诱因及发病机制 |
1.4 治疗方法 |
2 传统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 病名起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心衰病气阴两虚证 |
2.4 常用中医治疗方法 |
3 腹针疗法治疗心衰病(气阴两虚型)的理论依据 |
3.1 腹针疗法特点 |
3.2 腹针治疗心衰病的机理 |
3.3 腹针选穴依据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
4.2 疗效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MPV、UA、Cys-C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收集 |
2.2 研究对象分组 |
2.3 观察指标检测 |
2.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基本资料分析 |
2 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与各观察指标的关系 |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MPV、UA、Cys-C与 NT-pro BNP的相关性 |
4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HF分类的关系 |
5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各观察指标的关系 |
5.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MPV的关系 |
5.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清UA、Cys-C的关系 |
5.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的关系 |
6 慢性心力衰竭兼痰饮证和非兼痰饮证与NYHA心功能分级、各观察指标的关系 |
讨论 |
1 慢性心力衰竭的古今认识 |
1.1 中医学认识 |
1.2 西医学认识 |
2 各观察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
2.1 血MPV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
2.2 血清UA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
2.3 血清Cys-C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
2.4 各观察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意义 |
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各观察指标的关系 |
3.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的关系 |
3.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HF分类的关系 |
3.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MPV的关系 |
3.4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清UA、Cys-C的关系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流程图 |
附表B 慢性心力衰竭病例登记表 |
附表C 中医辨证分型信息表 |
附表D 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证型与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地兰对急性左心衰(阳气虚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于急性心衰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 西地兰的现代药理研究 |
4 参附注射液中医认识及现代药理研究 |
临床研究 |
1.1 一般资料 |
1.2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方法 |
附表2 Lee氏评分计分值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抗心衰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马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遵义市CHF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D]. 徐元锂.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生脉利水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的研究[D]. 郭洋.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耳穴增强刺激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心率影响的临床研究[D]. 陆朱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子午流注择时热敏灸疗法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D]. 童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易筋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柯艺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D]. 刘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腹针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衰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王珊珊.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MPV、UA、Cys-C的相关性研究[D]. 吴凌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地兰对急性左心衰(阳气虚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算算.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对照组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论文; 心衰的临床表现论文; 现代中医论文; nt-probn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