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NOOC与壳牌达成战略联盟(论文文献综述)
陶凤,赵天舒[1](2021)在《淘汰燃油车 英国放大招》文中认为淘汰燃油汽车,是英国减碳路线中的重要一步,2030年,则是英国售卖燃油车的最后期限。从那以后,英国大街小巷行驶的将会是电动汽车。但与理想不匹配的是,英国充电站的数量远远不够,甚至存在“充电盲区”。为了让人们放心大胆地开上电动车,英国政府不仅打算以每年14.5万个?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高凡婷[2](2021)在《油企何处去?——数字化现实与想象》文中认为"未来10年,数字化将给油气行业创造1.6万亿-2.5万亿美元的价值",全球最大的上市咨询公司埃森哲预测。昔日,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如今,谁抢占了数字化先机,谁就能立于不败。写在前面金秋9月,2021服贸会在京开幕,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纷纷亮相。其中,"梦想云"综合智能平台、"梦镜"头盔、一体化产业链沙盘等来自中国石油企业的数字化成果,因其极具颠覆性,引来了大量参观者。
韦进深,李芳玲[3](2021)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文中指出国际政治的参与情境决定行动者的博弈行为类型,参与情境变迁将导致行动者行为发生变化。能源安全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凸显了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改变了二战后国际能源政治的参与情境,构建了行动者新的博弈类型,调整了国际能源政治行动者的博弈策略。为了有效应对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美国通过协调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关系,设置能源安全国际议程,最终确定了新的国际能源秩序。当前,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周亚敏[4](2021)在《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善治作为一个全球性目标,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和约束条件。与此同时,由于自北向南的碳泄漏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中和进程决定了全球气候善治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巴黎协定》开启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全球盘点的"混合多边主义"模式,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多元行为体开展治理实验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制度框架。文章讨论了实现全球气候善治的核心理论要素及架构,归纳出后巴黎时代多元行为体基于不同认知开展的气候治理实验,梳理了全球气候治理理念的转型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通过论证"一带一路"开展气候治理实验的条件及方向,探讨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机制与路径。文章认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坚持发展导向的前提下,秉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探索兼顾增长与减排的现实路径,实现削峰发展和早日达峰,为全球碳中和进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国际社会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化解国际权力政治对气候议题的牵制。
杜泽学,黄顺贤,曹东学[5](2021)在《石化低碳转型发展绿氢的挑战与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将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作为工业原料和替代燃料,用于炼油化工、冶金、建材制造和交通运输等脱碳难度大的行业,能够发挥显着的碳减排作用。国际上一些着名的石油公司在新能源和氢能业务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不少项目展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但是,绿氢生产因太阳能和风能能量密度低,电解水制氢经济性差而面临占地多、成本高等难题。石化转型发展氢能不仅能够巩固交通能源供给的优势地位,而且有助于减少自身的碳排放,建议加强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开发,提高工艺经济性水平,降低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降低发展风险,获得更多发展先机。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高凡婷[6](2021)在《冲出石油圈》文中指出"要想避免全球‘高温’,人类必须忍痛割爱,放弃化石燃料",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日内瓦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报告时指出。报告称,自19世纪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量,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1摄氏度,到21世纪末可能上升2.7摄氏度。打一场极为残酷的"转型硬仗",冲出石油圈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已在所难免。
郭扬[7](2020)在《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简称管道工程公司)是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服务公司之一,隶属于中海油集团。该公司长期致力于海底油气管道生产、研发、涂敷、安装,并从事港口及码头建设等相关业务。管道工程公司在2007年创立时突破了层层技术封锁,实现了我国海洋油气管道技术的突破,借国际油价走高之东风,享海油集团内销之红利,迅速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2014年末国际油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管道工程公司作为海洋石油开采服务公司,业务受到严重冲击,过去的高油价市场环境掩盖的很多矛盾与问题相继浮现。此后,管道工程公司积极响应中海油集团号召,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拓展国际业务,迎来了缓慢复苏。然而2020年3月国际油价再遭重创,北海布伦特原油与德州轻质原油价格均发生暴跌,油价重回30美元低位,创下近四年来新低,刚刚复苏的国际石油市场再次步入寒冬。在此背景下,管道工程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苛的挑战。本文以管道工程公司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作为切入点,将战略管理理论相关知识应用于现实案例之中。论文以海洋油气管道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为背景,以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合理运用战略分析工具,对管道工程公司在此次危机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危机后的经验与教训,结合管道工程公司自身的优势劣势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制定一套适合管道工程公司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战略目标与战略保障措施,为管道工程公司长期面对低油价市场环境提供参考。通过PEST分析对管道工程公司当前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当前背景下产业环境进行分析。结合管道工程公司内部优劣势分析,构建SWOT矩阵。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扭转型战略作为战略方向;选择密集型发展战略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类型;选择内部发展和战略联盟作为公司战略实施途径。在战略实施方面,以加速组织机构调整,重视技术研发,加速全球化布局,坚持降本增效为核心建议,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改良意见与保障措施。管道公司面临的很多发展问题与中小型国有企业具有类似性。此次管道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与供给侧改革、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关系密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解决东北国有企业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与借鉴意义。
刘文杰[8](2019)在《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互联网的核心转变为产业互联网和服务互联,即通过互联网打通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有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而中国小型民企面临外部融资困难、创新人才匮乏的双重困境。有研究表明,中国小型民企的资源获取大量依赖“社会关系”。而互联网广泛的连接性,为个体之间的联结、沟通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式,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超越了血缘、业缘等的局限,因共同的目标、身份认同、兴趣联结等集结在一起,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集体行动,为小型民企关系网络的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由新媒体技术开启的更具新型化、互动性的接触方式和交流方式,必然导致小型民营企业关系网络新的构成和建构机制。本文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对新媒体技术与小型民企关系网络建构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旨在了解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哪些技术特征影响了科技类小型民企的新媒体技术使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小型民企关系网络(本文定义为创新共同体)具有哪些特征?其建构机制是怎样的?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理论,新媒体技术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聚焦企业主为核心的“创新”关系网络并定义为创新共同体,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分别探究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时期(PC时代,1994-2004;移动社交时代,2004-2016;智能媒体时代,2016至今)的新媒体技术发展、科技类小型民企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流与实务(新媒体使用与行动者网络建构)和基于新媒体技术应用及活动、实务而形成社会安排或社会组织形式(创新共同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互动逻辑和社会结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PC时代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的人际沟通模式以及组织沟通模式影响较小。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私人机制和政府机制发生作用进而形成“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这一时期创新共同体以企业主为中心,以企业主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依托;网络成员比较单一,情感因素致使关系固化;原生与衍生关系交织向外围辐射。(2)移动社交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参与性、协作性和分布式实践显着提升,实现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日常生活网络化,改变了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组织间的沟通形式,互动更具双向性和动态性,企业组织形态更加扁平化。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媒介机制发生作用,企业关系网络向“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演化。这一时期创新共同体由若干的利益网络和工具网络构成,呈现“多级”状态;资源通过交错的社会网络关系分支在网络个体间相互渗透;相对固定的网络位置,基于利益和工具的理性互信、互动、互惠程度高。(3)智能媒体时代数据驱动的新媒体实现了人与万物的连接,内容生产、分发渠道与用户体验等媒介要素发生颠覆性变化,企业内外部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小型,且组织结构流动性更强,跨部门的渗透更强。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通过联盟机制和媒介机制发生作用,形成“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这一时期共同体日趋小型和多元化;企业通过新媒体技术建构与融合强弱双重关系,实现绩效的最大化;在关系网络的形成与维护中,信任与身份认同等的嵌入作用愈发深刻与显着。(4)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创新共同体的建构是由器物(技术)、个体惯习共同作用的社会结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演进和互联网设备的革新让社会信息和情感的流动异常频繁,同时由于个体(关键行动者)能量的差异导致的媒介使用能力参差不齐,进而影响组织新媒体技术的采用以及沟通形态。(5)作为行动者的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凭借其带宽、移动性等技术特征实现作为互惠工具,同时积极参与信任、身份认同等价值理性的再造,成为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积极力量,以达成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成员彼此的利益互惠与情感共享,呈现出从遵循技术逻辑过渡到关注人的主体性的整体发展线索。本文采用了结合科技(新媒体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研究路径,聚焦科技类小型民企的创新过程,用创新共同体定义小型民企利用新媒体技术建构的创新关系网络,探讨新媒体技术、企业主的新媒体技术使用和创新共同体建构的互动,一方面拓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的空间,为小型民企关系网络建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解释性框架,同时为中国民企的现代化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杨洋[9](2018)在《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油气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垄断特征明显。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正面临低油价的冲击,存在常规油气采收率低,非常规油气田的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旋律下,油气垄断企业如何高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油气垄断企业经营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国内外文献对油气垄断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基于行业或产业层面,将垄断属性与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具有垄断属性的油气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分析归纳、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有关研究方法,围绕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的垄断属性、影响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提升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和建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总体逻辑思路是:通过研究我国油气垄断的属性、油气垄断的市场集中度,分析确定我国油气垄断的市场结构,考虑到我国油气垄断的特殊性,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时,将垄断作为单独的一类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共同研究,发现各类影响因素对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根据各类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参考现有研究,构建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三家油气垄断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多角度评价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和建议。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一是研究借鉴市场结构、技术创新有关理论,界定了我国油气垄断存在自然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三重属性,分析了我国油气行业和国外油气行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分析描述了我国油气企业在垄断经营前提下的技术创新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采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分析垄断属性、油气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诸多不同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利用ISM模型分析多因素的影响作用方式和层级结构,利用DEMATEL模型分析各类因素的影响强弱关系。三是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油气垄断企业2005-2017年的数据为依托,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基于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以投入为导向分析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效率;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从整体出发评价三大油气垄断企业的综合技术创新效率。最终发现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利用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或较高水平,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并具有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四是基于比较视域,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与10家代表性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评价,采用同期横向比较方法对比分析我国油气垄断企业与国外三家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与国内代表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国外代表性企业相比偏低。五是基于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依托实证评价结果,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种视角,从国家创新政策、油气经营管理体制、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等诸多方面,为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了策略与建议。本文的研究丰富完善了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方面的理论研究,对未来我国油气行业的改革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对油气垄断企业在今后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调整技术创新战略,降低经营活动和技术创新过程的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指导和参考。
弋菲[10](2018)在《油价波动背景下海油工程盈利能力分析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能源,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近年来,石油价格波动日益剧烈,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不断影响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统计了近15年来石油价格数据,并收集了石油公司的财务数据,建立了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盈利因子模型,参考前人的指标选择,结合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包含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经营现金保障倍数等9个数据,更加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水平。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盈利能力因子得分,对研究对象每年的盈利能力进行定量评分,并将盈利因子得分和国际油价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盈利因子同油价的相关性高低。根据相关性和回归方程,分析油价波动对各大石油公司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海油工程、中海油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海油工程要坚持提倡走出去战略;提高新兴业务经营规模和效益;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发挥科技作用;降本增效等。因为海油工程的国内收入主要来源于中海油,所以对中海油的战略发展也提出建议,中海油需要协调上下游业务发展,寻找利润增长点;根据盈亏平衡点进行业务组合等。
二、CNOOC与壳牌达成战略联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NOOC与壳牌达成战略联盟(论文提纲范文)
(1)淘汰燃油车 英国放大招(论文提纲范文)
新楼标配充电站 |
刚需还是浪费 |
减碳加速度 |
(2)油企何处去?——数字化现实与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 |
第一篇章 |
第二篇章 |
第三篇章 |
第四篇章 |
第五篇章 |
第六篇章 |
记者手记 |
(3)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分析框架 |
1.1 情境—行动者模式分析概况 |
2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情境要素的变化 |
2.1 行动者集合的变化 |
2.2 行动者的权力 |
2.3 行动者的行为方式 |
2.4 行动者行为的影响范围 |
2.5 信息 |
2.6 成本和收益 |
3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类型变化 |
3.1 国际能源政治制度情境的变化 |
3.2 国际能源政治关系情境的变化 |
3.3 国际能源政治常人情境的变化 |
3.4 危机期间国际能源政治的集群情境 |
4 国际能源政治情境变迁的影响 |
4.1 国际能源行为体之间的博弈类型和博弈策略发 |
4.1.1 美国与西方盟友的协调博弈及策略选择 |
4.1.2 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劝说博弈及策略选择 |
4.2 美国在能源问题上的利益认知发生改变 |
4.3 能源安全治理方案出台和国际能源机构成立 |
5 结语 |
(4)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碳排放的三个典型特征及问题的提出 |
(一)全球碳排放的主体是G20国家 |
(二)全球碳排放的行业主体是化石能源利用 |
(三)全球碳排放中的碳泄漏问题依然严峻 |
(四)问题的提出 |
二、实现全球气候善治的核心理论要素 |
(一)行为体的偏好:政治行为体、市场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 |
(二)国际气候制度的架构及效力 |
(三)以认知共同体推进治理实验弥补现有缺陷 |
三、后巴黎时代多元行为体的治理实验 |
(一)政治行为体层面的治理实验:基于俱乐部思维的欧盟模式 |
(二)市场行为体层面的治理实验:基于成本—收益计算的自律举措 |
(三)非国家行为体层面的治理实验:基于效率和正义的网络结构 |
四、全球气候治理理念的转型 |
(一)现实主义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牵制 |
(二)“共同的人类身份”意识的觉醒——“奥斯陆原则”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五、“一带一路”开展气候治理实验的条件及方向 |
六、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机制及路径 |
(一)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机制 |
1.完善绿色合作理念 |
2.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
3.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和最佳实践 |
(二)机制化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路径 |
七、结 语 |
(5)石化低碳转型发展绿氢的挑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石油公司发展氢能业务的作为 |
2 绿氢发展面临的挑战 |
2.1 占地问题 |
2.2 投资成本问题 |
3 石油石化发展绿氢业务的建议 |
(1)加快绿氢成套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运作权。 |
(2)积极发展新能源和绿氢生产,开展绿氢炼化示范。 |
(3)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创新投资和管理模式,差别化管理新能源业务。 |
(4)超前布局加氢站,扩大交通氢能市场份额。 |
4 发展展望 |
(6)冲出石油圈(论文提纲范文)
快见顶的需求 |
一轮供需博弈 |
一次禁“烟”消费 |
一场净零革命 |
逼出来的改变 |
北美:加速“去碳化” |
欧洲:探索“差异化” |
亚洲:抢占“大能源” |
输不起的竞赛 |
转身非易事 |
“数”“智”一体化 |
油企下一站 |
(7)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章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1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简介 |
2.2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发展现状 |
2.3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章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3 SWOT分析 |
第4章 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4.1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4.2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3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4.4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关系网络的相关研究视角 |
2.1.1 经济学视角 |
2.1.2 社会学视角 |
2.1.3 传播学视角 |
2.2 企业关系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 |
2.2.1 资源依赖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嵌入理论 |
2.2.4 行动者网络理论 |
2.3 企业关系网络的协调机制 |
2.3.1 市场机制 |
2.3.2 政府机制 |
2.3.3 联盟机制 |
2.3.4 私人关系机制 |
2.3.5 媒介机制 |
2.4 企业关系网络的测度与绩效 |
2.4.1 结构维度与绩效 |
2.4.2 关系维度与绩效 |
2.5 已有研究的评述 |
2.5.1 新媒体时代小型民企建构关系网络的实践 |
2.5.2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视角的选择 |
3.1.1 以新媒体技术与行动者网络建构为分析路径 |
3.1.2 聚焦科技类小型民营企业主为核心的“创新”关系网络 |
3.1.3 以“创新共同体”定义本文的研究对象 |
3.2 研究框架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案例选择 |
3.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4.3 本研究设计的信效度分析和研究伦理说明 |
4 PC时代破土——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4.1 固定化:PC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
4.2 PC时代的行动者网络建构 |
4.2.1 前期准备 |
4.2.2 企业关系网络的建构 |
4.3 破土:PC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使用 |
4.4 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4.4.1 沟通机制:平面式 |
4.4.2 网络结构特征:层级化 |
4.4.3 私人关系与政府调控下的网络生产 |
4.4.4 单中心辐射式创新共同体 |
5 移动社交时代重组——多级渗透式的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5.1 移动化:移动社交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
5.2 移动社交时代行动者网络的建构 |
5.2.1 前期准备 |
5.2.2 企业关系网络的建构 |
5.3 重组:移动社交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使用 |
5.4 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5.4.1 沟通机制:交叉式 |
5.4.2 网络结构特征:扁平化 |
5.4.3 市场机制和媒介链接下的网络拓展 |
5.4.4 多级渗透式创新共同体 |
6 智能媒体时代进化——立体嵌入式的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6.1 智能化:智能媒体时代的新媒体技术 |
6.2 智能媒体时代行动者网络的建构 |
6.2.1 前期准备 |
6.2.2 企业关系网络的建构 |
6.3 进化:智能媒体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使用 |
6.4 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
6.4.1 沟通机制:链接式 |
6.4.2 组织结构:小型化与流动性 |
6.4.3 联盟组合与数据驱动下的网络优化 |
6.4.4 立体嵌入式创新共同体 |
7 结论与讨论:创新共同体——技术与个体惯习的同构 |
7.1 新的可能性:作为互惠工具的新媒体技术 |
7.1.1 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新媒体技术 |
7.1.2 信息交流的平台 |
7.1.3 印象管理的手段 |
7.1.4 网络转译的渠道 |
7.2 个体惯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
7.3 创新共同体的历史变迁 |
7.3.1 结构变迁:小型、多元、流动性与复杂结构 |
7.3.2 关系变迁:信任与身份认同 |
7.4 从技术逻辑到人的主体性 |
7.5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关系网络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对象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
1.2.2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 |
1.2.3 垄断与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观点、思路与方法 |
1.4.1 主要观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重点 |
1.5.3 研究难点 |
第2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1.1 市场结构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油气资源及其产业 |
2.1.4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2.2 油气垄断现状分析 |
2.2.1 我国油气垄断属性分析 |
2.2.2 油气垄断市场结构分析 |
2.3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2.3.1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 |
2.3.2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成绩 |
2.3.3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
2.3.4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1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垄断属性影响因素 |
3.1.2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
3.1.3 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
3.2 基于ISM模型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3.2.1 建立影响因素集及分析相关性 |
3.2.2 构建可达矩阵 |
3.2.3 描绘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3.3 基于DEMATEL模型的影响因素强弱分析 |
3.3.1 模型分析步骤 |
3.3.2 模型构建与计算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
4.1.2 确定评价指标的依据 |
4.1.3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4 评价指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的评价 |
4.2.1 DEA方法 |
4.2.2 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 |
4.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4 应用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 |
4.3.1 BP神经网络方法 |
4.3.2 评价指标处理 |
4.3.3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应用 |
4.3.4 BP神经网络评价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比较研究 |
5.1 与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
5.1.1 比较分析模型及比较样本企业选择 |
5.1.2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比较分析 |
5.1.3 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析 |
5.2 与国外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
5.2.1 国外样本油气公司简介 |
5.2.2 国内外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 |
5.3 小结 |
第6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策略及建议 |
6.1 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 |
6.1.1 研究结果 |
6.1.2 原因分析 |
6.2 策略与建议 |
6.2.1 基于企业管理层面的提升策略 |
6.2.2 针对政府层面的提升建议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油价波动背景下海油工程盈利能力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国际油价波动的研究 |
1.3.2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 |
1.3.3 油价波动对石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 |
1.4 研究结构和内容 |
1.4.1 逻辑结构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油价波动和盈利能力相关概述 |
2.1 油价波动概述 |
2.2 油价波动成因 |
2.2.1 石油供需影响 |
2.2.2 投机因素 |
2.2.3 美元汇率 |
2.2.4 欧佩克 |
2.2.5 战争及冲突 |
2.3 盈利能力概述 |
2.3.1 盈利能力指标 |
2.4 盈利能力的评价方法 |
2.4.1 因子分析法 |
第3章 海油工程盈利能力状况 |
3.1 海油工程简介 |
3.2 海油工程盈利现状 |
3.2.1 各个板块的盈利能力现状 |
3.2.2 总体的盈利能力现状 |
第4章 盈利能力与油价波动相关性分析 |
4.1 海油工程及海油集团各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4.1.1 海油工程盈利能力分析 |
4.1.2 中海油盈利能力分析 |
4.1.3 中海油化学盈利能力分析 |
4.1.4 中海油服盈利能力分析 |
4.2 油价波动背景下海油工程及海油集团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4.2.1 海油工程与中海油盈利能力比较 |
4.2.2 海油工程与中海油服盈利能力比较 |
4.2.3 海油工程与中海油化学盈利能力比较 |
4.2.4 中海油子公司盈利能力小结 |
4.3 中石化及各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4.3.1 石化油服盈利能力分析 |
4.3.2 中国石化盈利能力分析 |
4.3.3 中石化集团盈利能力小结及启示 |
4.4 中石油及各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4.4.1 大庆华科盈利能力分析 |
4.4.2 中国石油盈利能力分析 |
4.4.3 中油工程盈利能力分析 |
4.4.4 中石油集团盈利能力小结及启示 |
第5章 海油工程及中海油集团发展建议 |
5.1 油价波动背景下海油工程发展建议 |
5.1.1 提倡走出去战略,提高新兴业务经营规模和效益 |
5.1.2 增强高端产品份额,拓展业务种类 |
5.1.3 降本增效 |
5.2 油价波动背景下中海油集团战略建议 |
5.2.1 协调上下游业务一体化发展,寻找利润增长点 |
5.2.2 根据盈亏平衡点进行业务组合 |
5.2.3 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CNOOC与壳牌达成战略联盟(论文参考文献)
- [1]淘汰燃油车 英国放大招[N]. 陶凤,赵天舒. 北京商报, 2021
- [2]油企何处去?——数字化现实与想象[J].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高凡婷. 国企管理, 2021(22)
- [3]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J]. 韦进深,李芳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4]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J]. 周亚敏. 当代亚太, 2021(05)
- [5]石化低碳转型发展绿氢的挑战与建议[J]. 杜泽学,黄顺贤,曹东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06)
- [6]冲出石油圈[J].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高凡婷. 国企管理, 2021(20)
- [7]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郭扬. 吉林大学, 2020(08)
- [8]新媒体技术与科技类小型民企创新共同体的建构 ——基于三家民企的案例研究[D]. 刘文杰. 武汉大学, 2019(01)
- [9]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 杨洋.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10]油价波动背景下海油工程盈利能力分析及建议[D]. 弋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