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漏电保护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涛[1](2021)在《浅析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开拓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电气设备加入工程的实际开发中。然而,面对种类如此繁多的电气设备,如何做好相应的漏电保护工作,无论是出于对工程本身安全施工角度考虑,还是出于对于设备常规维护方面考虑都至关重要。而未来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将逐步以电气化设备为主,意味着未来施工团队将应用更多自动化设备。因此,当下做好对相应设备漏电保护技术的开发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行业中,对相关漏电保护技术的运用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对相应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估。
关志芳[2](2021)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在当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建筑电气工艺和技术的越发成熟,给建筑电气工程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由于当下的各个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日渐复杂和专业,再加上电气设备本身的性质,使得在开展电气施工中,漏电保护十分重要,经由科学的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可提升建筑电气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建筑电气的漏电保护方面,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有着一定的指导价值。
谢姆西努尔·西热甫[3](2021)在《漏电保护在电气安全方面运用概述》文中认为在电气运行过程中,漏电保护主要发挥保护电路的作用,对非正常电流可以快速识别,切断电源达到保护电气运行安全的目的。电气安全漏电保护可以用于油田建设等多个领域,对于建筑安全施工以及设备安装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漏电保护在电气安全方面的运用方式进行阐述,旨在提升电气系统运作安全系数,减少因漏电产生的安全隐患。
王晔[4](2021)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电气施工中的漏电原理和原因,提出电气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包括接零保护、三级漏电原则、漏电保护装置的合理配置。
邵莹[5](2021)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初探》文中指出建筑电气施工的难度较高,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受电气设备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存在漏电现象,影响施工安全。漏电保护技术是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实用性能,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发挥漏电保护技术最大的价值,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
刘焱昌[6](2021)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因为人们对居住空间更加关注,对其功能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建筑领域中的电气施工逐渐增加,建筑结构方面的施工变得更加复杂。针对目前的电气工程整体施工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这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漏电保护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建筑施工期间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保证企业可以可靠运行。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究电气施工过程中漏电保护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出科学的应用策略。
孙祥[7](2021)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漏电保护技术是漏电保护装置与电气工程相结合实施的保护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防护水平,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漏电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根据漏电保护技术的使用原理和实际案例,探讨了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如何合理、科学地应用。
徐梦隆[8](2021)在《基于绝缘参数辨识的矿井漏电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漏电故障作为矿井低压电网的主要故障之一,严重威胁矿井作业人员安全和矿井供电安全,安全、可靠和快速的低压矿井漏电保护能够为矿井作业人员安全和矿井安全供电提供保障。本文详细介绍几种传统漏电保护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绝缘参数辨识的漏电保护方法。该方法以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为基础,利用各支路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信号,进行绝缘参数辨识。漏电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的绝缘参数辨识结果有显着差异,从而实现可靠、快速的自适应漏电保护。本文利用PSCAD软件搭建低压1140V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在MATLAB软件的M文件中编写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绝缘参数辨识算法进行低压矿井供电线路绝缘参数辨识。分别在不同漏电电阻Rg、不同电源电压初相角θ和不同漏电点的位置三种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情况下,故障支路和非故障支路对地绝缘电阻和对地绝缘电容在极性上的存在明显差异,利用该差异设计的漏电保护装置具有更加准确、快速和抗干扰性强的优点。最后基于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绝缘参数辨识原理对低压矿井漏电保护装置进行了设计,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漏电保护装置硬件电路的开发设计,包括:微处理器、复位电路、晶振电路、零序电压信号调理电路、零序电流信号调理电路和串行通信电路,同时进行漏电保护装置的软件开发包括:主程序、初始化程序和中断程序。并对几种软件和硬件抗干扰措施进行了设计。
李济来[9](2021)在《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多物理场耦合故障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底电缆作为实现内陆与岛屿之间、海上平台供电以及海上风电场输电的关键媒介,是沿海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强力保障。随着海洋强国战略不断推进,沿海岛屿与内陆供电网互连规模不断扩大,海底电缆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光电复合海底电缆运行环境特殊,实验成本高,状态信息获取难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中电场、热场、力场以及光场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环境建立了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探究了敷设深度、环境温度(季节变化)、海水与海土之间的换热系数对海缆缆芯工作温度的影响以及在超负荷状态下海缆的响应时间,对海缆常见电气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故障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三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电学分析模型对海缆在额定载流量工作条件下的电磁损耗等关键电学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考虑电阻的温度效应比不考虑温度效应海缆缆芯电磁损耗高约20%,而铠装损耗和屏蔽层的损耗却是有所下降。对屏蔽层和铠装而言,其内部电流是由缆芯铜导体产生的电动势感应长生的,属于电压驱动,刚好与电流驱动的缆芯相反。(2)构建三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电-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海缆在不同敷设深度、不同环境温度以及海水与海土之间换热系数与缆芯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海缆对海土温度影响范围约为1.5m,范围相对有限,而海水与海土之间的换热系数对海缆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环境温度对海缆的工作温度影响较大,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海缆缆芯的工作温度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升高,监测信号中必须要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海缆的影响。(3)基于三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电-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分析海缆在随日周期超负荷运行以及在不同载流量XLPE绝缘层退化条件下各层结构温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海缆在超额定载流量的180%、200%、230%下工作,其应急时间分别为19h、10h、7h;随着XLPE绝缘层退化程度的增加,缆芯温度升高几乎呈正比增大,并且随着载流量的增加,缆芯温度升高越明显。(4)基于三维光电复合海底电缆中电-热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分析研究对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漏电和接地短路等电气故障。研究发现沿海缆长度方向光单元的温度在漏电位置处最高,并沿着漏电处的两侧温度逐步递减,漏电处对光单元温度的影响区域宽度约为5m,漏电损耗功率分别为2W、6W、10W、14W和18W时,光单元在漏电处最大温升为0.72℃、2.16℃、3.61℃、5.05℃和6.49℃,随着漏电严重程度增加呈线性增长。海缆发生接地故障后,随着热量不断从故障处传导至光单元,光单元的最高温度随着时间增加而升高,在海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2400s后,光单元的最高温度约为53℃,由于短路电流路径特性,靠近电源侧的光单元温度比远离电源侧的光单元温度更高。(5)对三芯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电气故障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中电场、热场以及光场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设计了一种基于BOTDR光纤分布式在线故障监测系统。
肖长宏[10](2021)在《试论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文中指出为了改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漏电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了漏电保护技术的作业原理及应用原则,根据电气工程施工要点,提出保护技术应用方案。以某居民建筑施工为例,检验保护技术应用方案可行性。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应用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漏电保护作用,可以作为其他工程施工漏电保护参考依据。
二、漏电保护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漏电保护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漏电的主要原因 |
1.1 电阻丝选择不符合 |
1.2 日常维护不到位 |
1.3 施工团队整体漏电保护意识低下 |
1.4 漏电保护技术的监控不到位 |
2 漏电保护技术的运用准则 |
2.1 协调准则 |
2.2 组织准则 |
3 漏电保护技术运用的原则 |
3.1 接地保护原则 |
3.2 接零保护原则 |
4 电气工程施工环节中对漏电保护技术的实际运用 |
4.1 采用符合相关保护标准的漏电保护器 |
4.2 提升漏电保护设备的装配质量 |
4.3 提升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质量 |
4.4 严格遵循漏电保护技术安装要求 |
5 结语 |
(2)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建筑行业电气施工期间对漏电保护技术加以运用的必要性 |
2 漏电保护技术内涵 |
3 建筑电气工程中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则 |
3.1 接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
3.2 接零保护原则 |
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思路 |
4.1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方法 |
4.2 规范安装漏电保护器 |
4.3 掌握安装保护器的场所 |
4.4 设计配置漏电保护器的方法 |
4.4.1 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选择 |
4.4.2 四极和二极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
4.4.3 等电位联结 |
4.5 漏电保护技术监督 |
4.6 接地保护技术要点 |
5 结语 |
(3)漏电保护在电气安全方面运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漏电保护系统 |
2 漏电保护作用分析 |
2.1 为人体安全提供保障 |
2.2 降低电气火灾隐患 |
3 漏电保护装置应用研究 |
3.1 漏电装置工作原理分析 |
3.2 家庭用电中应用漏电保护装置 |
3.3 建筑施工应用漏电保护装置 |
3.4 漏电装置应用于维护研究 |
(4)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漏电保护原理 |
2 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则 |
3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 |
4 结语 |
(5)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电气施工常见的漏电现象 |
1.1 熔断电阻丝不符合规格 |
1.2 施工现场操作不当 |
1.3 设备老化 |
2 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原则 |
2.1 接零保护原则 |
2.2 接地保护原则 |
2.3 配合原则 |
3 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应用 |
3.1 选择漏电保护器 |
3.2 安装漏电保护器 |
3.3 三级漏电保护技术 |
3.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
4 结语 |
(6)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应用漏电保护技术的必要性 |
2 漏电保护技术工作原理及控制要点 |
(1)工作原理。 |
(2)技术控制要点。 |
3 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
(1)协同性原则。 |
(2)组织性原则。 |
(3)接地保护原则。 |
(4)接零保护原则。 |
(5)三级漏电保护原则。 |
4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利用漏电保护技术 |
(1)科学选择漏电保护装置。 |
(2)安装漏电保护器。 |
(3)科学配置漏电保护器。 |
(4)漏电保护器的运行。 |
5 结束语 |
(7)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气工程漏电保护分析 |
2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原则 |
2.1 质量优先 |
2.2 安全至上 |
2.3 规范原则 |
3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 |
3.1 工程综述 |
3.2 合理选择防护装置 |
3.3 完成防护设备的安装操作 |
3.4 合理应用漏电保护器 |
3.5 对配置保护器进行优化与设计 |
3.6 增加施工区漏电保护技术的安全维护 |
3.7 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管和推广 |
4 结语 |
(8)基于绝缘参数辨识的矿井漏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低压矿井漏电保护分析 |
2.1 引言 |
2.2 低压矿井漏电保护要求 |
2.3 传统漏电保护原理 |
2.4 漏电保护特征量分析 |
2.5 总结 |
3 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算法 |
3.1 低压矿井供电系统特点及系统模型 |
3.2 可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 |
3.3 总结 |
4 可变遗忘因子 RLS 参数辨识漏电保护方法的仿真 |
4.1 引言 |
4.2 漏电电阻不同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故障位置不同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漏电角不同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比 |
4.6 总结 |
5 矿井漏电保护系统开发设计 |
5.1 引言 |
5.2 微处理器 |
5.3 硬件单元电路 |
5.4 软件部分设计 |
5.5 抗干扰措施 |
5.6 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多物理场耦合故障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理论基础 |
§2.1 有限元分析法基本思想 |
§2.2 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理论基础 |
§2.2.1 传热基本理论 |
§2.2.2 电学相关分析理论 |
§2.3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 |
§2.4 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关键电学参数分析 |
§3.1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有限元模型 |
§3.1.1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物理结构 |
§3.1.2 海缆结构简化和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损耗分析 |
§3.2.1 海缆损耗分析与计算 |
§3.2.2 模型正确性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电-热耦合多物理场分析 |
§4.1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电-热多物理场分析模型 |
§4.1.1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中的电-热多物理场耦合关系 |
§4.1.2 模型的边界条件相关设置 |
§4.2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海底电缆敷设深度影响分析 |
§4.2.2 气候变化影响分析 |
§4.3 海底电缆工况因素影响分析 |
§4.3.1 超负荷运行仿真 |
§4.3.2 XLPE绝缘层老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故障分析与检测方法 |
§5.1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电-热-力-光多物理场间耦合关系 |
§5.2 在线监测原理 |
§5.3 海缆电气故障特征分析 |
§5.3.1 漏电故障特征研究与分析 |
§5.3.2 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研究与分析 |
§5.4 基于BOTDR光纤分布式温度在线故障监测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试论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漏电保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漏电保护技术作业原理 |
2 建筑电气工程中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原则 |
2.1 组织性原则 |
2.2 协同性原则 |
2.3 接地保护原则 |
2.4 接零保护原则 |
2.5 三级漏电保护原则 |
3 建筑电气工程中漏电保护技术应用方法 |
3.1 漏电保护器的合理选择 |
3.2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及控制 |
3.2.1 安装位置的选取 |
3.2.2 漏电保护器供电控制 |
3.2.3 导向交叉控制 |
3.3 漏电保护器的科学配置 |
4 应用实例 |
4.1 工程简介 |
4.2 漏电保护技术应用 |
4.3 应用效果分析 |
5 结论 |
四、漏电保护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林松涛. 中国设备工程, 2021(22)
- [2]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 关志芳. 居舍, 2021(32)
- [3]漏电保护在电气安全方面运用概述[J]. 谢姆西努尔·西热甫. 电子世界, 2021(16)
- [4]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分析[J]. 王晔. 集成电路应用, 2021(08)
- [5]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初探[J]. 邵莹. 四川水泥, 2021(08)
- [6]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J]. 刘焱昌. 住宅与房地产, 2021(22)
- [7]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 孙祥. 房地产世界, 2021(13)
- [8]基于绝缘参数辨识的矿井漏电保护研究[D]. 徐梦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多物理场耦合故障分析方法研究[D]. 李济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10]试论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漏电保护技术[J]. 肖长宏. 科学技术创新,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