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压力动摇你的婚姻

不要让压力动摇你的婚姻

一、别让压力动摇了婚姻(论文文献综述)

张乔娜[1](2021)在《张爱玲《传奇》修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奇》的初版由《杂志》社于1944年8月15日出版,其中收录10篇小说作品。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设计,都是非常精致的,封面设计无图案,采用一色的孔雀蓝,并由张爱玲亲手设计,仅标记了书名与作者名。同年9月25日,《传奇》再版,封面图案采用炎樱的绘画创作,犹如古绸缎上盘了深色的云头。在1946年11月时,上海山河图书公司正式出版了《传奇(增订本)》。在初版基础上,增订本新增了5篇内容,基本上汇聚了张爱玲的所有代表作。炎樱重新负责封面的设计,与之前不同的是,《传奇(增订本)》借鉴了晚清《点石斋画报》上的时装仕女图作底图,再加上比例不对称的现代人物形象,就如同是鬼魅一般,透过窗户观察仕女的生活。至此,《传奇》出现了初刊本、初版本、再版本、增订本这4个版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版本研究即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而随着版本的变迁,不但可以体现出作家的思想理念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包含着更加丰富全面的写作学、语言学、社会学、修辞学、心理学以及美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汇校,可以将不同版本流变过程中的历史和文学信息予以集中呈现,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思想、美学观念以及文化心态方面的变化。

王京[2](2021)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文中指出在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展开后,女性主义与文化、艺术领域的碰撞中诞生了女性电影。因此,本文首先对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番梳理,然后进入对女性电影和女性意识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题材影片,通过大量阅片对该题材的影片进行初步归纳总结,尤其是对该题材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有了清楚的认识。西蒙·波伏娃所着《第二性》对作者从精神分析、生物学的角度认识母女矛盾的本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母女话语的识别到该题材影片的女性身份建构,这一研究过程使得女性意识的表达方式逐渐呈现。对男权话语的执行或推翻,是“母女关系”题材影片的核心命题,同样也是女性意识从压抑到觉醒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阻碍。本文分别对该题材影片中的女儿和母亲形象进行剖析,对母女关系的变化从性别意识的角度进行审视,最终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母女关系”题材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进而对该题材影片未来的创作,以及女性电影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韩香[3](2020)在《身份、情感与战争身份、情感与战争 ——石黑一雄小说的记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长篇小说中一以贯之的记忆点切入,运用记忆理论,分析作品中巧妙的记忆痕迹以及人物的身份困境和隐抑的情感,再研究战后的美英日之间的关系,以战后儿童的视角分析成年人的创伤,并以此挖掘这些表象下深层的战争根源。作家通过将战争这一内在元素巧妙地通过人物的记忆及由此引发的身份困境和情感来表达,体现了作家本人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人类的情感以及对战争与记忆的思考。论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对石黑一雄的总体研究现状以及记忆理论的框架。第一章“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主要考察石黑一雄作品中个体记忆的痕迹、集体记忆的遗忘,以及记忆与叙事之间的关系。第一节分析作品中个体记忆的痕迹,以及视觉图像在记忆的痕迹消逝过程中的特殊形式;第二节分析作品中集体记忆的遗忘表现,探析健康的有益的遗忘对于和平的可能性;第三节考察人物在叙事过程中,因记忆的碎片化和选择性,所带来的不可靠叙事与空白,产生的读者移情的效果。第二章“记忆主体的身份困境”,以不同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人物所代表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来展现记忆主体的身份困境。第一节讲述《上海孤儿》中班克斯为摆脱失衡的童年,所造成的身份困境;第二节分析《别让我走》中三个克隆人只活到青年的他们,通过对共同生活过的黑尔舍姆的相互承认,来突破被否认的集体的身份困境;第三节考察《浮世画家》中处于晚年的小野增二通过对过去“趋乐避苦”的回忆,来缓解在战后面对“大势已去”的尴尬的身份处境。第三章“记忆主体隐抑的情感”,着重分析不同个体和集体的记忆中所隐抑的复杂情感。第一节主要分析石黑一雄在《上海孤儿》中,人物通过含蓄地对往事的怀旧,并作为抵制遗忘的积极的叙事方式寻求过去更美好、更友善的纯真情感;第二节主要探讨在《无可慰藉》中的瑞德与无名城市的居民所共同经历的哀悼与创伤;第三节主要考察《长日将尽》中,通过史蒂文斯的记忆,挖掘他引以为豪的职业尊严,以及对过去的不可挽回的事物的忏悔。第四章“记忆与战争”,系统研究石黑一雄作品中的记忆所呈现的战争元素,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更核心的根源问题。第一节分析作品中,美国对于战后英国和日本的显着影响;第二节考察作品中战后儿童对于成年人的代际投射;第三节探析记忆主体的战争责任以及记忆的战争根源。第三部分“结语”。对石黑一雄的作品以记忆为载体,以身份困境和情感隐抑为表现方式,以及战争因素作为记忆根源的总结。

范小青[4](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研究说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王恺婧[5](2020)在《石黑一雄小说“异托邦”研究》文中指出“异托邦”源于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一些空间极具“异托邦”的空间特征——它们异于普通空间,却并不虚幻,在文本构造的世界中真实存在,也与我们当下的生活空间相连,如同镜子一般,折射出了现代生活的诸多问题。本文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小说中表现出的“异托邦”空间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旨在定义这些异类空间,析其特征,挖掘作者构造“异托邦”的意义:揭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唤醒沉醉于世界表象的我们,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下与未来生活的“深渊”,并做出改变。本文在引言中梳理了石黑一雄其人其作作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选择其小说中的“异托邦”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研究问题与意义。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石黑一雄笔下的“异托邦”表现之一——权力空间入手,论述其小说中两种形式的权力“异托邦”空间——可渗透的权力异托邦与伪装开放的权力异托邦,它们具有开放与封闭并存的空间特点;阐释了石黑一雄构造它们的意义,它们共同揭露了权力在现代空间中的运作模式,以及隐蔽、排外的普遍性特点,展现了权力无处不在的现代空间;第二章从石黑一雄笔下的“异托邦”表现之二——文化空间入手,阐释了功能变化的文化”异托邦“和并置多个场所的文化异托邦,论述了功能变化的文化异托邦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运作的特点,反映了战后全球化进程下,多元文化入侵,文化殖民建立,符号拜物教盛行,消费主义社会到来的世界趋势。这章也论述了并置多个场所的文化异托邦,它们具有重构世界的特点,它们的形成预示着世界文化正向“低语境”文化发展。第三章从石黑一雄笔下“异托邦”的表现之三——精神空间入手,阐释了石黑一雄小说中源于家庭的精神异托邦,源于战争的精神异托邦,源于现代科技的精神异托邦,分析了它们打破传统线性时间、制造幻觉、补偿现实缺憾、表达理想愿望等特点,探讨了精神异托邦的成因:破裂的家庭、频繁的战争、失控的现代科技给人造成了严重精神创伤,过度追求高科技也致使人类精神堕落,道德伦理退化;结语总结石黑一雄构造上述“异托邦”空间的意义,揭露了现代空间中权力的运作模式及普遍性特点,反映了全球化进程对文化造成的影响,隐喻了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此外,石黑一雄还塑造了“船舶”异托邦式的人物,鼓舞人们冲破生存困境,面向未来,构成了“异托邦”的终极意义。

韩若辰[6](2020)在《独立与羁绊: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二重性矛盾研究》文中指出古今中外,婚配家庭与政治经济相提并论占据人类社会重要地位,亦为社会学182年发展历程中经典与现代研究的核心议题。时至今日,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婚恋选择”成为衡量社会开放程度和文明进程的风向标,涵盖恋爱择偶、婚姻缔结、家庭模式、生育养育等家庭生命周期过程质量的多变与不稳正静悄悄却极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民生幸福。而女性群体伴随渐进式剧烈改革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困境成为探索研究兼具独异性、个体化特征的现代社会规律和趋势的重要视角。青年白领女性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正以其知识智慧、创造精神、服务意识等独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历经传统与现代交织转型、信息化与个体化思潮并进引领、教育经济双重获得优势等独特社会化过程,白领未婚女性的婚恋选择与婚配模式亦成为管窥社会现代化进程和青年民生幸福的重要参考。基于对来自深圳、杭州、上海、南京等发达地区并就职于大型外企、民企、国企的20多位青年白领未婚女性两年多的访谈资料,探讨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特征与规律的研究发现:1.白领未婚女性的婚恋选择深受富足成长经历、良好教育水平、体面职业和充裕物质生活影响而呈现美好的追求、理想的期待、独立的个性、自主的选择和主体性建构等独立性特征;2.白领未婚女性的婚恋选择依然深受来自家族至亲、伙伴同辈、舆论媒体乃至社会制度的影响而呈现典型的约束性和妥协性特征;3.内在主体层面的独立性追求和外在社会层面的约束性羁绊相互交织渗透,造成白领未婚女性婚恋过程存在主体力量之间、价值取向之间、着力方向之间、根本动因之间的矛盾斗争、冲突风险以及融入和适应、叛逆和反抗、疏离和边缘的三重结果表现;4.构建婚恋领域进步文明、开放多元、异质包容的健康观念和制度政策成为化解白领女性婚恋选择矛盾风险,提升婚恋家庭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焦冲[7](2020)在《原生家庭》文中提出1在电梯里遇见朱小辉时,乔美琪只觉得眼熟,但没能想起对方的名字。当然,她没有死乞白赖地在回忆里翻找,光是眼巴前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心去琢磨一个和故人有几分相像的家伙到底何许人也?况且,早上的电梯里那么多人,即便想起来了,也不方便搭讪,哪怕他有几分帅气。帅又怎样?看他那身廉价西装,那质地粗劣的皮鞋和脚背处的褶皱以及褶皱里的灰尘就知道他不过是个尚无财力和

崔丹[8](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李昱霏[9](2019)在《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身,在宗教场域里就是改教的问题。透过场域审视改教问题是由于个体的价值抉择必定来自场域的教化,并且是在场域之中做出选择。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并结合参与、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东北某地为田野点,通过个体触及场域、在场域中以及场域转换为线索试图对改教问题的复杂性做出剖析。位于东北的H区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转型当中,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又能包容外来文化,呈现多元文化的样态,继而出现多宗教的场域环境,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民间宗教等中国目前所有的宗教类型。但是有明确信仰身份的信徒只占全区人数的一小部分,并且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面对广大信仰未确定、待确定群众信仰任何一种宗教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因此存在很大改教空间。“改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自身复杂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分析场域入手,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到每种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从社会因素到家庭伦理因素,从场域的运行规则到构成场域的各种要素去分析改教的可能,从而找到场域与转身的关系。文章分为了六个部分,导论和第一章是对本研究内容的背景性介绍,导论主要交代了问题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则是对选取田野点的概述,即是对访谈者生活场域的考察,从当地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再到宗教场域的具体情况。宗教场域之间及宗教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来全面了解H区的场域特点。第二章则以场域的运行规则为起点,从惯习、利益、资本几个方面对转身这一具体行动在逻辑和实践上予以解读,即场域为改教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则按照个体触及场域的个人性和仪式性方式,产生出对信仰的不同态度以及可能导致的不同改教结果,改教是在场域与行动者的互动之下完成的。第四章则着重探讨了弥漫在H区场域行动者中的两类无法回避的问题,即血亲性与功利性。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婚姻家庭关系和个人危机这些生活遭遇的基本类型来看如何将个体经历与改教做某种关联,这是场域叠加的结果。第五章通过一个宗教仪式“撇偶像”,来考察行动者如何通过转换场域进行最彻底的改教。描述其仪式过程、探究其历史依据从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这种彻底地场域转换方式是通过对偶像的不同解读来实现的。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反思部分,通过对实证资料的分析首先得出,一个文化场域由于不同文明的进入而变得丰富和多元,故此改造了本土信仰的神灵谱系,使西方宗教成为选项,具备了改教的可能。同时行动者反过来对场域进行改造,改变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包容态度,改变信而不属的认同。其次,改教是场域叠加之后的个体抉择,即便面对同样的境遇却存在截然不同的改教结果,这里既包含个体的差异性和偶然性,同时也是个体通过恒常的信仰来安顿其偶在生命的理性选择。最后对冲突理论、宗教对话理论、世俗化理论以及宗教市场理论做了场域论剖析,认为其在中国文化和语境的适用性上是存在边界的。因此对改教进行实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借此理解宗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曹建萍[10](2019)在《关于《如何提升自尊感》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所选的项目是翻译一本关于自尊感的韩国文学作品。该文学作品是韩国精神科医生尹洪均博士撰写的《如何提升自尊感》。这是一部通过以读书的方式来教会读者如何提升自尊感的作品,讲述了自尊感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再现了自尊感在现代社会上最直接的影响。本作品共计约为18万字。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翻译了 8万余字,翻译成中文后约5万余字。《如何提升自尊感》这部作品于2016年在韩国出版发行,在国内尚无中文译本。在翻译这部作品过程中笔者充分运用翻译基础知识,严格遵守翻译原则并做到“信、达、雅”。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在这一章笔者介绍了本次翻译过程和难点处理方法,以及笔者自身的亲身体验。第二章是翻译项目简介,重点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作品及其作者,以便读者参考,其次在本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上说明了选择《如何提升自尊感》这部作品作为本次翻译项目的初衷,以及希望通过笔者翻译的作品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三章是译前准备,在这一章说明了正式翻译作品之前,笔者进行了平行文本阅读和资料搜集与查询工作,以及准备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言混乱、逻辑混乱等现象时所需要用到的参考书和辅助工作,并审阅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对本次翻译实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第四章是翻译的案例分析,在这一章里,笔者精心挑选了 21个案例,详细说明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多个译文充分进行了对比,并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翻译技巧,使得译文更加准确无误。最后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做出了总结。起初在开始撰写实践报告的时候,笔者并不知道每一部分应该怎样去写、怎样去表达,实践报告每一章内容都需要写什么、怎么写,包括格式和方法都在处于懵懂状态。在这个时候笔者并没有气馁,而是找了很多的优秀实践报告,收集大量的学习材料,请教老师和前辈们。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大概方向以后,笔者重新开始撰写实践报告。但是之后并没有笔者想象的那么简单。写完一遍的文章出现了很多漏洞和内容不搭等现象。于是笔者改了又改,反复好几次。仔细检查每一个句子是否正确。“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通过笔者不断地改正最终完成了本次实践报告。

二、别让压力动摇了婚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让压力动摇了婚姻(论文提纲范文)

(1)张爱玲《传奇》修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传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传奇》前10 篇的版本流变与修改
    第一节 由“初刊本”到“再版本”
    第二节 由“再版本”到“增订本”
第二章 修改案例举隅
    第一节 技术性修改
    第二节 艺术性修改
第三章 特殊文学场域下的张爱玲小说
    第一节 《传奇》的原刊本与初版本阶段
    第二节 《传奇》的初版本与增订本阶段
第四章 从《传奇》前10 篇的修改看张爱玲的创作变化
    第一节 独特的现代观:“反”现代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冷静的生命观:反戏剧化的叙述策略
    第三节 女性的破坏与男性的沉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传奇》前10 篇校勘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女性电影
    1.1 女性主义视角
        1.1.1 作为一种方法论
        1.1.2 作为建构女性电影的关键
    1.2 女性电影
        1.2.1 对女性电影的多种解读
        1.2.2 女性电影理论的三个发展时期
    1.3 女性意识
        1.3.1 女性电影与女性意识
        1.3.2 母女关系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表达
第二章 母女关系建构
    2.1 识别母女话语
        2.1.1 厄勒克特拉情结下的交锋
        2.1.2 女儿是母亲的第二自我——布娃娃游戏
    2.2 “母女关系”题材影片中的女性身份建构
        2.2.1 母亲——颠覆传统“圣母”形象
        2.2.2 女儿——父权家庭中被动的客体
        2.2.3 妻子——悲剧婚姻的受害者
    2.3 女性电影中母女关系的形式
        2.3.1 对立型母女关系
        2.3.2 相依为命型母女关系
第三章 母女关系变化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具体体现
    3.1 女儿——从男权话语执行者到女性意识觉醒
        3.1.1 初潮翻涌的青春期
        3.1.2 在成长疼痛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3.2 母亲——冲破男权对女性意识的压制
        3.2.1 对男权的反抗、家庭话语权的争夺
        3.2.2 传统母亲形象的异化
    3.3 母女关系的恶化——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压抑
        3.3.1 性别意识的觉醒——女儿的日记
        3.3.2 性别意识的压抑——母亲的剪刀
第四章 作品《小伤口》阐述
    4.1 故事梗概
    4.2 “母女关系”题材影片的女性意识表达
    4.3 “对立型”母女关系
    4.4 女性意识从沉默到觉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电影剧本《小伤口》
致谢

(3)身份、情感与战争身份、情感与战争 ——石黑一雄小说的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记忆理论框架
第一章 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第一节 个体记忆的痕迹
    第二节 集体记忆的遗忘
    第三节 不可靠叙事与移情
第二章 记忆主体的身份困境
    第一节 摆脱失衡的童年
    第二节 相互承认的青年
    第三节 寻求认同的晚年
第三章 记忆主体隐抑的情感
    第一节 怀旧与纯真
    第二节 哀悼与创伤
    第三节 忏悔与尊严
第四章 记忆与战争
    第一节 美国之于战后的英国和日本
    第二节 战后儿童的代际投射
    第三节 记忆下的战争责任与战争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石黑一雄小说“异托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石黑一雄其人其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异托邦”表现之一:权力空间
    第一节 可渗透的权力“异托邦”空间
        一、层级监视的权力异托邦
        二、话语规训的权力异托邦
        三、揭示现代权力在空间中的运作模式
    第二节 伪装开放的权力“异托邦”空间
        一、斗争隐蔽的权力异托邦
        二、排斥性的权力异托邦
        三、揭示现代权力的普遍性
第二章 “异托邦”表现之二:文化空间
    第一节 功能变化的文化“异托邦”空间
        一、边缘化的文化异托邦
        二、符号化的文化异托邦
    第二节 并置多个场所的文化“异托邦”空间
        一、并置多个场所的城市空间
        二、揭示全球化进程下“低语境”文化交流现象
第三章 “异托邦”表现之三:精神空间
    第一节 源于家庭的精神“异托邦”空间
        一、错乱分裂的精神异托邦
        二、亲情充溢的精神异托邦
        三、揭示现代家庭分裂给人造成的精神创伤
    第二节 源于战争的精神“异托邦”空间
        一、和平安宁的精神异托邦
        二、弥补战乱的精神异托邦
        三、表达现代人对和平自由的向往
    第三节 源于现代科技的精神“异托邦”空间
        一、科技发展下的精神异托邦
        二、反映现代科技带来的困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石黑一雄作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独立与羁绊: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二重性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理论视角与文献综述
        1.理论视角
        2.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1.思路框架
        2.研究方法
二、独立性: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主体觉醒
    (一)富足地长大:少子化家庭结构下的代际互惠与资源优势
    (二)良好的教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助力和滋养
    (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主体性与个性化的推力
    (四)理想化的婚恋期待:情感至上的现代特质
三、约束性: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社会羁绊
    (一)亲缘群体的过度关注与理想期盼
    (二)同辈和参照群体比较力量的内卷与妥协
    (三)大众传媒多元渲染的推波助澜
    (四)社会制度的宏大滞后及其文化冷漠与再造
四、矛盾与风险:持久过程与“漫长革命”
    (一)从主体觉醒到社会羁绊:一个二重性矛盾
    (二)冲突与风险:矛盾的结果和表现
        1.适应与融入:向主流妥协、顺从
        2.叛逆与反抗:向主流宣战、重塑
        3.疏离与边缘:对主流漠视、再造
五、讨论和建议
    (一)重视性别平等教育与建设
    (二)尊重婚恋选择的自由性与多样性
    (三)构建婚恋选择的包容性与现代性社会
    (四)独立女性自我升华与成长
        1.学习个人成长
        2.学习婚姻和爱情
    (五)社会制度与文化氛围的引领保障
        1.制度政策保障
        2.外部压力调控
        3.文化氛围引领
参考文献
致谢

(7)原生家庭(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一、希腊神学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结论
文献目录
附录 《致济慈》献诗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H区场域概况
    第一节 H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H区的宗教历史与现状
        一、天主教的历史与现状
        二、基督新教的历史与现状
        三、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
        四、佛教的历史与现状
        五、道教及民间宗教的存续
    第三节 各宗教场域之间及与其他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宗教之间的互动有无
        二、各宗教与宗教管理部门的互动
        三、各宗教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在场域中转身
    第一节 场域对转身的影响
        一、场域影响转身的因素
        二、场域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节 场域与转身逻辑分析
        一、场域的进退出入与信仰的形成和转身
        二、价值转身背后的场域逻辑
        三、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对转身的反思
    第三节 场域与转身的实践关系
        一、被拉入场域——传教
        二、在场域中——宗教资本继承
        三、转换场域——主动寻求宗教
    小结
第三章 改教的发生:触及场域
    第一节 接受信仰的路径
        一、个人性
        二、仪式性
    第二节 触及场域类型
        一、接受型
        二、抗拒型
        三、冷漠型
    第三节 触及场域的结果导向
        一、直接结果导向
        二、间接结果导向
    小结
第四章 改教中的血亲性与功利性:在场域中
    第一节 婚姻与改教
        一、择偶
        二、婚姻生活
        三、婚姻危机
    第二节 危机与拯救
        一、疾病
        二、苦难
        三、突发危机
        四、死亡
    小结
第五章 一种改教仪式:场域转换
    第一节 “撇偶像”仪式的过程与内容
    第二节 撇偶像的历史依据
        一、是否出自圣经
        二、是否等同于驱鬼仪式
        三、撇偶像可否被称为仪式
    第三节 偶像之于不同宗教的意义
        一、偶像的意指
        二、拜偶像还是破偶像——仪式背后的意义
        三、中国文化中的“不二智慧”
    第四节 场域转换何以可能
        一、坚定的佛教信仰者
        二、场域转换的条件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信仰在场域中完成转身
        一、中国人的神灵谱系
        二、改教是对场域的改造
        三、改教是场域的叠加
    第二节 场域改教的判定及边界
        一、世上的事和天国的事
        二、公民身份与基督徒身份
        三、谦卑的话语体系
        四、与迷信划清界限
        五、从信仰教化到生活教化
    第三节 西方改教理论在中国场域中的边界
        一、从冲突理论到宗教对话
        二、从世俗化理论到宗教市场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关于《如何提升自尊感》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介绍
    2.3 翻译目的及意义
第三章 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翻译
        4.1.1 题目翻译
        4.1.2 惯用语以及谚语的翻译
        4.1.3 专业术语的翻译
    4.2 翻译方法的运用
        4.2.1 意译法
        4.2.2 分译法
        4.2.3 转换译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别让压力动摇了婚姻(论文参考文献)

  • [1]张爱玲《传奇》修改研究[D]. 张乔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D]. 王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身份、情感与战争身份、情感与战争 ——石黑一雄小说的记忆研究[D]. 韩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5]石黑一雄小说“异托邦”研究[D]. 王恺婧. 扬州大学, 2020(02)
  • [6]独立与羁绊: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二重性矛盾研究[D]. 韩若辰.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20(09)
  • [7]原生家庭[J]. 焦冲.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8]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D]. 李昱霏.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10]关于《如何提升自尊感》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曹建萍.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不要让压力动摇你的婚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