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10年研究实践与思考

晋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10年研究实践与思考

一、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辉[1](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芦旭[2](2015)在《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10月,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随后,全省各地积极响应,尤其以豫东南地区的平顶山市、许昌市等地率先发展,已经推出了第二代新型农村社区模式,如九龙山模式、张庄模式、柏都模式、东明义模式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乡村由于所处地貌地势地貌复杂,目前尚无适宜本地貌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豫西地区农村经济形势好转以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如何提升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问题。本论文研究面向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转型发展的社会现实,疏理该区域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探讨该区域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途径,并提出适宜的景观规划设计基本策略、设计方法与设计导则。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首先,论文在充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融合地域建筑学思想,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原型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出朴素意识形态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其次,论文基于时代背景,从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以及现代生活需求三个层面对当下该研究区域内的乡村聚落发展趋势以及景观发展转型现实,进行分析疏理,剖析研究区域内乡村聚落的发展趋势及其景观环境建设的转型动因。再次,论文通过分析朴素意识形态下的传统乡村景观建设与当下建设现实之间的差异,疏理出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并针对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建设,形成一套与之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生态气候条件相协调的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设计方法与设计导则。最后,论文选取地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三门峡高庙乡为典型研究基地,结合前文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景观设计实践,探讨其景观发展与建设的本土化途径,试图探寻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转型发展的适宜之路。

郭军庭[3](2012)在《潮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增强对华北地区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索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科学开展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生态恢复和适应性流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密云水库以上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异下的水文响应特性,旨在为改善华北地区水量与水体的适应性流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应用非参数秩检验法对研究流域的1961-2009年水文气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合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应用水量平衡原理与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贡献;采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计算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流域内1979-2009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有林地、灌木林地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建筑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的主要转移趋势为草地转为灌木林和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耕地转为草地。流域内政策因素及剧烈的人类活动如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措施等的实施是推动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因素。(2)1961-2009年流域气候因素和产流产沙变化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表明:该流域年、汛期和非汛期径流在1961-2009年间均呈显着减少趋势,并都在1999年发生突变,但年与汛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在此期间没有显着变化,而非汛期的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均显着增加,并分别在1979年和1987年发生突变。年和汛期产沙量都显着减少,并且均于2004年发生突变。分析表明该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3.9%和56.1%,而对年产沙量减少的贡献分别是4.2%和95.8%。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该流域年径流量减少,特别是年产沙量减少的重要原因。(3)用SWAT模型模拟潮河流域径流和产沙具有良好的适用性。SWA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流域内径流深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次减少分布,并随海拔的升高逐次减少,这主要由降雨的空间分布规律决定。另外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也是导致流域径流深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输沙率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主要受到降水、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4)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量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但值的大小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灌木林地>草地>林地>耕地。与1999年土地利用的结果相比较,灌木林地情景下径流增加了158.2%,草地情景下径流增加了4.1%。耕地和林地情景下径流分别减少41.7%和23.7%。不同极端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年产沙量大小表现为:耕地>草地>灌木林地>林地。对比1999年土地利用的年产沙量,耕地情景下年均产沙量增加85.9%,而草地、灌木林地和林地极端情景下年均产沙量分别减少32.1%、45.4%和57.0%。(5)不同的气候变异情景模拟结果显示,径流对降水的变化敏感性高于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水每增加10%,径流平均增加23.9%。温度每增加1℃,径流平均减少6%。输沙对降水的敏感度高于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降水每增加10%,输沙量平均增加44%。(6)潮河流域作为北京地表水资源密云水库的的主要来源地,增加流域产流且和减少流域产沙是潮流流域管理的目标。结合极端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结果和流域土地利用地形分异规律,设计流域内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情景并模拟其径流和产沙,结果表明:空间优化配置情景下,流域内的耕地和有林地面积减少,灌木林和草地面积增加;相对于1999年原地类,流域的年均径流深增加了34.54%,输沙模数减少了14.16%。空间优化配置情境下,年均径流深空间分布除受到降水的空间分布影响外,局部微地形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影响增加。输沙模数的空间分布表明径流是输沙模数变化最敏感的因素。

张文普[4](2010)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举措,不管是从整个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出发,还是开发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小流域综合治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五官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雷波县相关部门收集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水保持情况等基本资料。采用半结构式的农户调查方法(Seim-Structured interviews)对100户农户进行了治理措施及治理效益跟踪调查。应用自然地理学、土壤学、水土保持学及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了五官小流域水土流失成因;总结了该流域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近20a综合治理情况,包括治理阶段、治理措施及投资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价模型计算效益得分,进行效益分析评价;根据综合治理措施的分析和效益评价,指出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治理、开发小流域的对策和建议。经过研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小流域治理以林草措施为主,发展经果林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最重要的一项措施。(2)选取12个指标建立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贡献率大小筛选出了治理度、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商品率3个相对重要的指标。从各指标的贡献率来看,治理度(0.5127)>林草覆盖率(0.2605)>土壤侵蚀模数(0.1504)>土壤肥力(0.0764);人均粮食产量(0.4887)>人均纯收入(0.3041)>农业总产值(0.1374)>土地生产率(0.0698);农产品商品率(0.4668)>教育水平(0.2776)>人均耕作面积(0.1603)>贫困人口比例(0.0953)。根据贡献率大小,筛选出了治理度、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商品率3个指标,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相对重要。(3)综合效益由1989年的0.41提高到2007年的1.45,增加253.66%,达到Ⅲ等水平,综合治理已达到中级标准,小流域处于中级良性循环状态,与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4)经济效益得分最高,已达到Ⅳ等水平,但增幅和贡献率最小。经效益得分计算,经济效益(1.65)>生态效益(1.45)>社会效益(1.34);从效益增幅看,社会效益(318.75%)>生态效益(245.24%)>经济效益(217.31%)。其中,2007年的生态效益值为1.45,比1989年的0.42增加了245.24%。经济效益由1989年0.52提高到2007年的1.65,增加了217.31%。社会效益分值由1989年0.29提高到2007年的1.39,增加了379.31%;从效益贡献率看,生态效益(0.5396)>社会效益(0.2970)>经济效益(0.1634)。(5)各项效益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但在某一治理阶段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综合效益变化趋势和幅度与生态效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经济效益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且增幅越来越大;社会效益在2002-2007年间呈下降趋势。①措施布局欠合理;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不够协调;③破坏现象普遍存在;④粮食产量提高缓慢;⑤后期资金投入不足。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②各项措施有效结合,三大效益协调发展;③加强管护,防止破坏;④发展节水农业;⑤鼓励发展民营水保。

魏琦[5](2010)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联系和沟通农区和牧区的重要纽带,也是中、东部平原农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在阻隔荒漠化南侵和涵养流向农区的江河水资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生态保护和改善中极为重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驱动作用下,尤其是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甚至是破坏性利用(如过度放牧和滥垦滥采滥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地区承受的压力已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从而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林西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垦荒和采矿,加上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林西县的实证研究,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定量确定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揭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形成的机制,阐明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规律,系统总结和评价林西县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的经验、技术措施和成效,探讨林西县进一步开展生态脆弱性治理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草地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在研究的手法上,本项研究突破传统的以统计模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把定量遥感技术应用到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研究中,结合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分析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发展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同时,我们以林西县的生态治理实践为契机,在典型剖析的基础上,分析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本文从林西县实际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生态治理需要,从成因与表征两个方面选用了气候、地形、营力、经济发展等8个要素18个具体指标来构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定量确定了林西县生态脆弱程度,提出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等级划分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形成机制;结合MODIS遥感定量分析,从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两个方面分析验证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林西县以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技术措施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林西县继续深化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同时也积极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促进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林西县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分别为:微度脆弱、低度脆弱、中度脆弱、高度脆弱和极度脆弱。这5个等级对应的生态脆弱度指数(EVI)范围分别为:EVI低于25为微度脆弱,EVI在26-40之间为低度脆弱,EVI在41-55之间为中度脆弱,EVI在56-70之间为高度脆弱,EVI高于70为极度脆弱。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林西县的生态脆弱度指数值为41.59,属于中度脆弱等级,且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高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微度和低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生态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林西县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不仅空间差异大,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密切相关。2000-2009年间,林西县的全县平均植被指数NDVI值为0.59,最大值是2004年的0.68,最小值是2000年的0.42,高低相差达0.26。植被指数NDVI越大,表示绿色植被越多,因而也意味着生态系统越健康。2000-2009年间林西县全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63,最高是2004年,达到0.77,而最低是2000年,只有0.39,与最高的2004年相差达1倍。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巨大振荡,说明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受到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是脆弱性较大的表现。林西县近年来的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实践,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包括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退化和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以及优良牧草种植繁育等。分别实施了干旱山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建植、低山丘陵区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植和河谷平川区优质草产品高效生产基地建植技术措施,重点发展了寒旱区尖叶胡枝子栽培、沙化地柠条锦鸡儿栽培、退化耕地粮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高寒区优质高产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草地建植等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林西县生态治理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不仅增加了就业,拉动了地方经济,而且提高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近年来林西县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很快,2008年与2000年相比,分别实现了57%和88%的涨幅。退耕还草工程对林西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影响,人工草地建植不断增加,牧草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过去的5.3%增加到25.0%,上升了近20.0%,经济作物占耕地的比重由原来的8.3%增加到13.3%,而粮食作物占耕地比重则相应地降低了24.7%。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还加强了林西县当地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经营水平,带动了当地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长远来看,是有效保障当地生态安全,降低生态脆弱性,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实施,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有较全面转变,但是重点区域的草畜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总之,本项研究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根据植被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中的高度重要性,创造性地尝试从植被覆盖的角度来分析验证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发展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技术与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赵建民[6](201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农林水事活动。为了评价水土保持的实施效果、明确水土保持的目的与意义、对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比较与优选,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涉及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单一指标不可能评价其综合效益,因此,人们常用两类方法进行评价:即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通过优选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以延河流域中尺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价了水土保持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驱动因子,分析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完善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需要从水土保持对方方面面的影响中选择出评价指标并归一化,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和权重,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水土保持对各方面的影响转化为一个最终的评价值,但该值只是一个相对值,并不具有真实的生态学或经济学、社会学意义,在评价指标选取、归一化和权重因子确定等方面常常因人而异,差距甚大,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之间不能直接比较。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提出的若干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出现的频率在67个评价指中选定了13个常用的评价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价值与使用价值,可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能值、虚拟水等指标衡量。但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尚不成熟。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区分了存量价值与增量价值;在生态足迹核算中初步提出并解决了中间产品、产量因子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能值划分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与生态系统维持能值,并根据二者间的关系将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在进行虚拟水计算时区分了“蓝虚拟水”与“绿虚拟水”,初步构建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评价体系。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模型,本文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的水圈、土圈、生物圈、大气圈效应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并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用四个指标表示,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能值与虚拟水量。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实证研究表明:从1997年到2004年,研究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66元增加到2364元,其中人均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农业增加值)由1300元增加到1487元,人均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由666元增加到877元;研究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3hm2增加到2.28hm2,其中内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1.20hm2增加到1.24hm2,外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0.83hm2增加到1.04hm2;人均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输由3024.6Gsej增加到3745.1Gsej,其中内部能值由586.2Gsej增加到697.8Gsej,外部能值由2438.4Gsej增加到3047.3Gsej;研究区水土保持提高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的效益由1997年的2435m3/人增加到2004年的2884m3/人,其中内部效益由898m3/人增加到1084m3/人,外部效益由1537m3/人增加到1800m3/人。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的内部价值高于外部价值,但外部使用价值高于内部使用价值。且生态系统外部服务的增速较快。上述4种评价结果显示:林地的生态系统边际服务功能最高,其次是梯田与果园,草地最低。农田与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表现为内部服务与经济效益,林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外部服务与生态、社会效益。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显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由65.95%增加到72.90%,研究区社会效益方面目标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效益方面提高较快,尤其是治理程度和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成效尤为显着。目前,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等指标已经达标,治理程度与林草覆盖度等指标也完成了目标值的70%-90%,但在侵蚀模数、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等指标方面目标实现程度仍较低,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之重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其判别功能,可以指出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理论上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扩大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实践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初步完成了预定目标,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张金鑫[7](2009)在《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坡耕地上的传统耕作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传统耕作技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高产高效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及其技术体系已成为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措施和技术需求。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基础上,选取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对黄土高原各区的农业耕作效应进行分析,基于各区农业耕作的主要限制因素,把黄土高原地区分为水蚀区、风蚀区及风蚀水蚀区三个大的水土保持耕作区,并提出各区相应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为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特色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其主要结论如下:(1)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区域水土保持耕作类型和特点。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两法”种植适宜25°以下坡耕地;坑田与地孔田用于20°以下的地形破碎的缓坡地;抗旱丰产沟适于干旱地区和丘陵坡地;垄向区田适合<6°的坡耕地;等高耕作是坡耕地实施其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础。以增加地面覆盖度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垄膜沟种耕作法是起垄种植与地膜种植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粮草带状种植适用于山地及丘陵区坡耕地;草田轮作是作物与牧草轮换种植方式。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少耕、免耕是水土保持耕作的基础技术;免耕+秸秆覆盖是免耕与秸秆覆盖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方式;深松耕法旱作农业区建立蓄水用墒型机械耕作制度的有效方式之一。(2)归纳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三大水土保持耕作区(水蚀区、风蚀区和风蚀水蚀区)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及其流程。针对以水蚀为主的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Ⅰ区)、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Ⅲ区)、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Ⅴ区)和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Ⅵ区),提出以“免耕+秸秆粉碎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针对以风蚀水蚀为主的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Ⅱ区)、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Ⅳ区)、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Ⅶ区)和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Ⅷ区),提出以“免耕+秸秆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针对以风蚀为主的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Ⅸ区)和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Ⅹ区),提出以“免耕+留茬覆盖+深松耕”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流程。

胡兵辉[8](2006)在《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以及在这种新形势下该区必然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实选择,紧紧抓住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环节——降水资源化,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通过对黄土高原资源环境进行辨识,并结合可行性评价,得出该区降水数量满足降水资源化的要求,且在降水资源化技术上,该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降水资源化技术不但增产增收效果显着,且降水资源利用工程区位优势明显,不会引发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故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2)本文阐述了降水资源化理论潜力(Rt)、可实现潜力(Ra)、现实潜力(Rr)三个概念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将降水资源化分为三种主要方式:降水就地利用、降水叠加利用和改变地表入渗能力降水异地利用。依据降水资源化的理论潜力开发度(Ra/Rt)、现实潜力开发度(Rr/Rt)和实际需水程度(Rd/Rt)三个指标可对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典型地区——渭北旱塬为代表,通过对该区生态用地构成及降水量等资料的分析,初步估算了其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认为渭北旱塬降水资源化潜力是相当大的,目前的开发度较低,尚需通过各种降水资源化技术增进。并针对旱作农田,提出了降水资源化潜力开发增进的技术途径。(3)综合考察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类型区主要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和水分影响率,发现主要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较大,但现实水平较低。并依据降水资源化现实,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4)依据黄土高原旱区人民群众长期与干旱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最新农业工程技术措施,依托农业科技进步,结合三种降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提出了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如图5-9所示)。具体技术措施的实施,需要重视黄土高原旱农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与农业生产的总体布局,以建立有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结构,包括造林草、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小型水利以及作物配置、合理耕作等措施都要加以采取,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以提高降水生产力的目的。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常丹东[9](2006)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水土保持研究表明,水土保持在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减少侵蚀产沙的同时,会减少流域产水量、河川水资源量。本文结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及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重点课题“山区水土保持用水与雨水资源利用”,面向缺水严重的黄河流域,开展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其目的在于协调“三生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为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与合理配置利用提供依据。论文首先对“水土保持用水”的概念与范畴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指出水土保持用水与“生态需水”、“生态耗水”、“生态缺水”等有明显的差别。水土保持用水是指特定的区域(流域)内,某一时段内由于实施造林、种草、梯田、坝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改变流域下垫面,所占用(减少)的河川水资源量。水土保持用水虽然不涉及水资源的配置问题,但是它对流域水资源总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流域水资源评价与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生态环境建设分区是研究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的重要前提,是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用水定额的基础。本研究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分区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HCAM),结合专家集成法,对研究区各省进行分区,再对各省分区进行合并,将全流域划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沿河阶地与平原区、风沙区、河源区6个区,本文水土保持用水只涉及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3个区。本研究针对现有水文法及水保法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定额的不足,首次提出了在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作用的实测资料确定减水定额的方法,并求算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减水定额。客观地确定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是推求水土保持用水总量的另一重要依据。本研究参考国家颁布数据,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收集了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资料,运用分区分措施按县叠加的方法求算了山丘区各分区现状(2000年)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从分区及全流域两方面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提出了运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乘以治理面积计算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求得研究区现状水土保持用水量为14.46×108m3,减沙量为3.04×108t;2010年

高增刚[10](2005)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中,土地资源始终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位置。与其他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非农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削弱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也是我国煤、油、天然气能源矿产富集区,又是“十一五”期间和21世纪投资建设新能源的重要化工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同农、林、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就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上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黄土高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特殊地貌类型。深厚的黄土沉积,切割破碎的地形,恶劣的气候资源,加上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特点,加之黄土高原地区既是一个内陆地区,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更应重视对新问题的研究及整个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关系黄土高原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的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面临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可供量有限,农业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土地、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黄土高原地区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又是一个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地区,做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退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污染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制度不稳,宏观管理失控等现实问题,这些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国土资源学、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恢复生态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归纳概括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内涵、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土

二、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机遇
        1.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土地整合
        1.1.3 套用城市模式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探索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1.5.1 人类聚居环境学
        1.5.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研究
        1.5.3 风景园林中有关乡村景观的美学理论
        1.5.4 景观形态学理论
        1.5.5 景观生态学理论
    1.6 本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
        1.6.1 “景观”、“文化景观”、“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
        1.6.2 “聚落”、“乡村聚落”与“新型乡村聚落”
        1.6.3 “景观安全格局”与“乡村景观安全途径”
    1.7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
        1.7.1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7.2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原型及景观特征分析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的类型
        2.1.1 地表型聚落
        2.1.2 靠崖型聚落
        2.1.3 地坑型聚落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空间原型
        2.2.1 合院式民居空间原型要素
        2.2.2 窑洞式民居建筑原型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实态考察
        2.3.1 靠崖式聚落实态考察——师家沟古村
        2.3.2 地坑式聚落实态考察——三门峡陕县
        2.3.3 地表式聚落实态考察——山西襄汾县丁村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分析
        2.4.1 聚落景观的经济性功能内涵
        2.4.2 聚落景观的传统视觉美表现
        2.4.3 聚落景观的生态性营建经验
        2.4.4 聚落景观的地域性建造表达
        2.4.5 聚落景观的精神性社会需求
    2.5 本章小结
3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的现实与转型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集约发展新趋势
        3.1.1 新型城镇化政策下的研究区域乡村集约发展
        3.1.2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导引下的景观格局变化
        3.1.3 现代农业土地流转需求下的乡村集约发展
    3.2 现代生活新需求影响下的乡村景观转型
        3.2.1 基层乡村环境的逐步衰落
        3.2.2 现代生活设施的需求现实
        3.2.3 现代出行方式的更新发展
    3.3 城镇休闲新需求策动下的乡村景观附庸
        3.3.1 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
        3.3.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现实考察
    3.4 朴素意识形态下的传统聚落景观与当下建设现实的博弈
        3.4.1 “缓慢发展”与“快速集约”
        3.4.2 “家园美化”与“景观规划”
        3.4.3 “生活实用”与“理性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疏理
    4.1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构成
        4.1.1 新型乡村聚落的自然景观
        4.1.2 新型乡村聚落的人文(风貌)景观
        4.1.3 新型乡村聚落的生产景观
        4.1.4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三元属性
    4.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4.2.1 气候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2.2 地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2.3 水体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2.4 植物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3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风貌要素
        4.3.1 物质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3.2 非物质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3.3 色彩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4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生产要素
        4.4.1 乡村生产景观与风景园林设计
        4.4.2 乡村生产景观的特点
        4.4.3 乡村生产景观的相关要素
    4.5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的疏理流程
        4.5.1 现场调查——认识解读现状特质
        4.5.2 分析提炼——提取梳理相关要素
        4.5.3 分类整合——构建要素体系框架
        4.5.4 转异升华——明晰要素原型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5.1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尺度分类
        5.1.1 研究尺度的分类
        5.1.2 本研究尺度的界定
    5.2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基本策略
        5.2.1 基本理念——“功能主导,四元和谐”的绿色设计理念
        5.2.2 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循环节约”的绿色规划原则
        5.2.3 规划设计——“经验更新,适应产业”的本土规划模式
        5.2.4 建设管理——“动态调控,自我提升”的绿色建设模式
    5.3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5.3.1 “地域认知”——提取景观要素把握地域特征
        5.3.2 “交叉融合”——组织景观要素建构景观空间
        5.3.3 “本土营造”——传承要素内涵延续人文记忆
    5.4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5.4.1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5.4.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内容
        5.4.3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成果要求
    5.5 本章小结
6 实践探索:三门峡高庙乡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规划设计
    6.1 基地现状信息提取
        6.1.1 规划的缘起与背景
        6.1.2 基地景观要素提取
        6.1.3 基地建设现状把控
        6.1.4 居民建设意愿调查
    6.2 基于自然地理的景观格局架构
        6.2.1 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6.2.2 景观空间结构架构
        6.2.3 聚落景观空间细分
    6.3 场地形态的特色控制:化零为整融入自然
        6.3.1 场地现实特征分析
        6.3.2 场地整合设计实践
    6.4 生态技术适宜性运用:雨水收集低技节能
        6.4.1 传统雨水收集经验
        6.4.2 雨水收集利用实践
    6.5 整体风貌创新延续:记忆延续风貌传承
        6.5.1 本土材料应用试验
        6.5.2 历史记忆特色空间
        6.5.3 新型社区民居更新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待深入与拓展的空间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3)潮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气候变异对流域产流和产沙的影响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流和产沙的影响
        1.2.3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流和产沙的影响的研究方法
    1.3 相关水文模型模拟比较
        1.3.1 TOPMODEL
        1.3.2 TOPOG
        1.3.3 MIKE SHE
        1.3.4 新安江模型
        1.3.5 DHSVM模型
    1.4 SWAT模型的选择
        1.4.1 SWAT模型原理和结构
        1.4.2 SWAT模型的应用及发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地质和地貌情况
        2.1.2 土壤情况
        2.1.3 气候情况
        2.1.4 植被情况
        2.1.5 径流情况
        2.1.6 社会经济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资料收集及处理方法
        2.2.2 统计分析方法
        2.2.3 SWAT模型模拟方法
3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3.1.2 土地利用变化率
        3.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1.4 土地利用地形分异规律
    3.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3.3 小结
4 流域气候变异统计分析
    4.1 降水趋势性变化及突变点分析
        4.1.1 降水量年际变化规律
        4.1.2 降水量年内变化规律
    4.2 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变化及突变点检
        4.2.1 潜在蒸散发年际变化规律
        4.2.2 潜在蒸散发年内变化规律
    4.3 小结
5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流和输沙的影响
    5.1 水文过程趋势性变化及突变点分析
        5.1.1 径流变异规律
        5.1.2 输沙量变异规律
    5.2 突变点前后的水文、气象、泥沙特征分析
    5.3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分别对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
        5.3.1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分别对流域年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
        5.3.2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分别对流域年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
    5.4 讨论
    5.5 小结
6 应用SWAT模型模拟流域生态水文过程
    6.1 SWAT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6.1.1 空间数据库建立
        6.1.2 属性数据库建立
    6.2 基于DEM的水文参数提取
        6.2.1 流域河网生成
        6.2.2 子流域划分
        6.2.3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6.3.1 LH-OAT方法简介
        6.3.2 灵敏度分析结果
    6.4 流域径流和泥沙模拟的参数校准与验证
        6.4.1 SWAT模型的适用性评价指标
        6.4.2 参数率定
        6.4.3 流域径流泥沙基准期参数率定与结果验证
    6.5 小结
7 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异情景的生态水文响应
    7.1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7.1.1 极端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设计
        7.1.2 极端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结果
    7.2 流域不同气候变异情景模拟
        7.2.1 不同气候变异情景
        7.2.2 不同气候变异情景模拟结果
    7.3 流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情景
    7.4 小结
8 结论与工作展望
    8.1 结论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金沙江干热河谷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概况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1.2.3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内涵
        1.2.4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1.2.5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
        1.2.6 文献评述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
        2.3.2 农户调查
        2.3.3 效益评价
    2.4 技术路线
    2.5 创新点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五官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成因分析
        3.1.1 水土流失状况
        3.1.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3.2 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及措施
        3.2.1 流域治理情况
        3.2.2 综合治理功能分区
        3.2.3 综合治理措施分类及配置
    3.3 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3.3.1 效益分类
        3.3.2 效益评价原则
        3.3.3 评价指标体系
        3.3.4 分析评价过程
        3.3.5 效益分析
        3.3.6 评价结果
第四章 问题与建议
    4.1 问题
    4.2 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牧交错带的范围界定
        1.2.2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问题
        1.2.3 对生态脆弱性的认识
        1.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1.2.5 生态脆弱性治理
        1.2.6 林西县生态治理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途径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土壤类型
        2.1.3 气候
        2.1.4 水文水资源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生态环境问题
        2.3.2 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3.1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脆弱性的基本概念
        3.1.2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成因理论
    3.2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2.1 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
        3.2.2 综合型指标体系
        3.2.3 评价原则
    3.3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3.3.1 模糊评价方法
        3.3.2 层次分析评价法
        3.3.3 主成分分析法
        3.3.4 灰色关联评价法
        3.3.5 生态脆弱性指数评价法
        3.3.6 指数指标法
        3.3.7 综合评价法
        3.3.8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4.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4.1.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思路与方法
        4.1.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1.4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因子权重确定
        4.1.5 生态脆弱性分级
        4.1.6 遥感植被指数在验证生态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4.1.7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关系分析
    4.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4.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2.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为中等
        4.2.3 态脆弱性时空变化
        4.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的验证
        4.2.5 生态脆弱性与周边比较
    4.3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成因分析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性
        4.3.2 区域气候变化与生态脆弱性
        4.3.3 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脆弱性
        4.3.4 畜牧业发展与生态脆弱性
    4.4 林西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4.4.1 植被指数与生态脆弱性
        4.4.2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
    5.1 退耕还草技术优化组合
    5.2 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
    5.3 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
    5.4 退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5.5 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评价
    6.1 退耕还草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
        6.1.1 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6.1.2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6.1.3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6.2 退耕还草工程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6.2.1 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6.2.2 人工种植牧草的生态效益
        6.2.3 牧草对土壤肥力及后作产量影响
        6.2.4 退耕还草工程优化种植业结构
    6.3 耕还草工程与畜牧业发展
        6.3.1 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6.3.2 林西县饲草料生产现状
        6.3.3 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6.3.4 植树与种草效益比较分析
        6.3.5 解决草畜失衡的方法和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研究的附图和附表
作者简历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1.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1.1.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1.1.3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1.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2.1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外延
        1.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评析
    2.1 水土保持单项效益评价方法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2.2.1 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2 基于其他方法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3.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存在的问题
    3.3 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3.3.2 能值与能流理论
        3.3.3 水帐户与虚拟水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4.1 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1.1 土圈效益
        4.1.2 水圈效益
        4.1.3 大气气圈效益
        4.1.4 生物圈效益
    4.2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2.1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4.2.2 水土保持对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4.2.3 水土保持对流域能值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自然特征
        5.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5.2 实证研究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5.3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5.3.1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评价
        5.3.2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评价
        5.3.3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5.4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的影响
        5.4.1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2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3 基于虚拟水与水帐户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4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综合评价与比较
    5.5 研究区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1 系统理论及其在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
        6.1.1 系统及系统理论的基本特点
        6.1.2 基于系统理论进行多目标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6.2 水土保持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2.2 权重因子确定
        6.2.3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6.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计算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不同农产品与工业品能值含量计算
附录二 几种农用生产资料的生态足迹计算
致谢
作者简介

(7)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保持耕作的概念
        1.2.2 水土保持耕作的类型
        1.2.3 水土保持耕作的进展
        1.2.4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研究
        1.2.5 水土保持耕作研究不足与趋势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分区概况
        2.2.1 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Ⅰ)
        2.2.2 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Ⅱ)
        2.2.3 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Ⅲ)
        2.2.4 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Ⅳ)
        2.2.5 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Ⅴ)
        2.2.6 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Ⅵ)
        2.2.7 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Ⅶ)
        2.2.8 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Ⅷ)
        2.2.9 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Ⅸ)
        2.2.10 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效应分析
    3.1 水土保持技术方法
        3.1.1 “两法”种植
        3.1.2 等高耕作法
        3.1.3 坑田与地孔田
        3.1.4 抗旱丰产沟
        3.1.5 隔坡水平沟
        3.1.6 大垄沟种植技术
        3.1.7 垄作区田
        3.1.8 垄膜沟种耕作法
        3.1.9 草田轮作
        3.1.10 粮草带状种植
        3.1.11 秸秆覆盖
        3.1.12 少耕法与免耕法
        3.1.13 深松耕法
    3.2 黄土高原各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1 Ⅰ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2 Ⅱ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3 Ⅲ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4 Ⅳ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5 Ⅴ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6 Ⅵ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7 Ⅶ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8 Ⅷ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9 Ⅸ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2.10 Ⅹ区气象及作物覆盖度因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1 黄土高原各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1 Ⅰ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2 Ⅱ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3 Ⅲ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4 Ⅳ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5 Ⅴ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6 Ⅵ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7 Ⅶ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8 Ⅷ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9 Ⅸ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1.10 Ⅹ区典型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4.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2.1 以防治水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2.2 以防治风蚀与水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2.3 以防治风蚀为主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内外降水资源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1.1 雨水利用的含义与途径
    1.2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进展
    1.3 国内外雨水高效利用的主要类型
    1.4 中国雨水资源农业利用进展
    1.5 国内外雨水高效利用的共同特点
    1.6 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本研究工作设计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自然降雨特征分析
    2.4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2.5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潜力研究
    3.1 降水资源化潜力计算与评价
    3.2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初步估算
    3.3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开发与增进
第四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
    4.1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系统的降水生产潜力
    4.2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
    5.1 降水就地入渗自然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5.2 降水就地富集叠加被动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5.3 降水汇集异地主动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5.4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
第六章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
    6.1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6.2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
    6.3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关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水土保持用水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1 概念界定
        1.1.1 水土保持用水
        1.1.2 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利用
        1.1.3 生态用水
        1.1.4 生态需水
    1.2 概念辨析
        1.2.1 水土保持用水与生态用水
        1.2.2 生态用水与生态需水
        1.2.3 水土保持用水与生态需水
    1.3 水土保持用水研究主要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方法与研究展望
        1.3.3.1 研究方法
        1.3.3.2 研究展望
2 研究区概况
    2.1 范围及行政区划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水系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气候
        2.2.6 水资源
    2.3 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2.4 水土流失危害
        2.4.1 加剧土壤干旱
        2.4.2 淤积水利设施
        2.4.3 淤积河道
        2.4.4 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
    2.5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2.5.1 水土保持工作成绩
        2.5.2 水土保持规划
3 生态环境建设分区
    3.1 分区目的与原则
        3.1.1 分区目的
        3.1.2 分区原则
    3.2 分区方法
        3.2.1 以省(自治区)为单位的分区方法
        3.2.1.1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3.2.1.2 分区基本数学原理
    3.3 全流域分区方法
    3.4 分区范围及基本单元的确定
    3.5 分区成果
        3.5.1 按省分区成果
        3.5.1.1 青海省
        3.5.1.2 甘肃省
        3.5.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3.5.1.4 内蒙古
        3.5.1.5 陕西省
        3.5.1.6 山西省
        3.5.1.7 河南省
        3.5.2 按流域分区成果
        3.5.2.1 流域分区图
        3.5.2.2 分区包含县(市、旗)名称
        3.5.2.3 各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生态经济特征指标
4 分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
    4.1 黄土丘陵沟壑区
        4.1.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1.2 典型流域调查与分析
        4.1.2.1 流域概况
        4.1.2.2 治理过程
        4.1.3 建设模式
        4.1.3.1 建设目标
        4.1.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1.3.3 措施配置
    4.2 黄土高塬沟壑区
        4.2.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2.2 典型流域调查与分析
        4.2.2.1 流域概况
        4.2.2.2 治理过程
        4.2.3 建设模式
        4.2.3.1 建设目标
        4.2.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2.3.3 措施配置
    4.3 土石山区
        4.3.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3.2 典型流域调查与分析
        4.3.2.1 流域概况
        4.3.2.2 治理过程
        4.3.2.3 效益分析
        4.3.3 建设模式
        4.3.3.1 建设目标
        4.3.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3.3.3 措施配置
5 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计算
    5.1 黄土丘陵沟壑区
        5.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
        5.1.2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
        5.1.2.1 造林
        5.1.2.2 种草
        5.1.2.3 梯田
        5.1.2.4 坝地
    5.2 黄土高塬沟壑区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
        5.2.2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
        5.2.2.1 造林
        5.2.2.2 种草
        5.2.2.3 梯田
        5.2.2.4 坝地
    5.3 土石山区
        5.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定额
        5.3.2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
        5.3.2.1 造林
        5.3.2.2 种草
        5.3.2.3 梯田
        5.3.2.4 坝地
6 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确定
    6.1 水土保持措施现状(2000 年)保存面积
        6.1.1 梯田、人工草地、坝地
        6.1.1.1 按省分区确定
        6.1.1.2 按流域分区确定
        6.1.2 人工造林
    6.2 远期水土保持措施规划面积
        6.2.1 2010 年水土保持措施规划面积
        6.2.2 2030 年水土保持措施规划面积
7 水土保持用水计算
    7.1 2000 年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计算
    7.2 2010 年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计算
    7.3 2030 年水土保持用水减沙量计算
    7.4 与现有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8 水土保持与雨水资源利用
    8.1 雨水资源理论潜力计算
        8.1.1 计算方法
        8.1.2 计算结果
    8.2 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利用计算
        8.2.1 计算方法
        8.2.2 水土保持措施雨水资源利用定额确定
        8.2.2.1 林草措施
        8.2.2.2 梯田
        8.2.2.3 坝地
        8.2.3 计算结果
    8.3 水土保持雨水资源利用评价分析
        8.3.1 评价方法
        8.3.2 结果分析
9 水土保持用水的调控
    9.1 问题的提出
    9.2 水土保持用水的驱动力分析
    9.3 水土保持用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9.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标准对用水量的影响
        9.3.2 不同分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用水减沙分析
        9.3.3 单项措施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分析
        9.3.4 不同树种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分析
        9.3.5 不同草种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分析
        9.3.6 治坡措施与治沟措施用水减沙分析
        9.3.7 “三生用水”比率分析
    9.4 调控对策
        9.4.1 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标准
        9.4.2 合理确定治理重点
        9.4.3 合理配置综合治理措施
        9.4.4 选择用水减沙比率小的树种、草种
        9.4.5 合理配置坡面措施与沟道措施
        9.4.6 引入市场机制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10)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1.3 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范围、位置、地貌及土地资源类型
    2.2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2.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3.1 自然因素
    3.2 人为因素
    3.3 政策因素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4.1 总体布局与长远规划相互协调
    4.2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4.3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4.4 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4.5 开发与治理相结合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5.1 改良土壤环境,加大整治力度
    5.2 开发“四荒”资源,深化土地改革
    5.3 治理土壤侵蚀,搞好水土保持
第六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
    6.1 农业用地综合整治模式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6.3 陕北“山川秀美”工程模式
    6.4 退耕还林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芦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3]潮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D]. 郭军庭.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4]金沙江干热河谷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 张文普.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5]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D]. 魏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1)
  •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D]. 赵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7]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D]. 张金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8]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用水研究[D]. 常丹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10]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高增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晋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10年研究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