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望云——走写生之路的艺术大师(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黄胄中国画的速写性表现研究》文中指出
张珂[2](2020)在《绘实存真的写生实践 ——赵望云20世纪三四十年AI写作生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国画面临着转型挑战,作为新时代艺术大众化进程先驱和代表人物的赵望云受到改良运动的影响,在经历了“走向十字街头”、“抗战画刊”、“西部拓荒”等多个阶段后,最终与石鲁、方济众等一起创立了着名的“长安画派”,也奠定了其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本文从多方面多层次对赵望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写生艺术进行研究。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总览赵望云的艺术人生,明确其从“写实”到“写实与写意兼备”,再到晚年“写心”的绘画思想转变历程。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研究赵望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写生作品,梳理并总结他在这个时间段的艺术活动、分析不同时期写生作品的艺术风格,由此深入探讨这段经历对赵望云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五章探究赵望云写生艺术的意义与影响,分析其对“长安画派”所作的的贡献和对当代国画创作的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赵望云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写生艺术,从而对20世纪中国画变革的发展史也进行了梳理,也对艺术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赵望云始终坚持直面生活、不断创新的艺术理念,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到那个时代艺术家的责任担当与时代精神,对我们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与研究价值。
刘筱[3](2018)在《丁士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金陵画派”九老由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张文俊组成,因20世纪60年代“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及其晋京展览《山河新貌》得以确立。其中,鲜为人所知的丁士青为镇江人,幼习丹青,中年卖画养家,57岁时被选聘为副画师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后参与了江苏省国画院一系列重要的写生与创作活动,并留下近百件面貌全新的作品,但由于其自身语言结构、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的独特性,他并没有能够获得如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相匹敌的成就。对丁士青个案的研究正是试图还原其中国画创作的全貌,对其进行公允的价值判断,填补国内美术学界对于“新金陵画派”研究中个案的部分研究空白;在研究方法上,以绘画语言作为逻辑起点,分析现象、总结规律,采用平行比较、纵向剖析的手段,引入缺陷分析,建立起丁士青个案较为完整与客观的研究体系,由此深入思考中国画语言创新的经验与方向。
王雪峰[4](2017)在《展览中的个案:重识伍霖生》文中指出2017年8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184件伍霖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伍霖生最大规模的一次作品展示。作为傅抱石的入室弟子与助手,他是研究傅抱石的专家,也是承继傅抱石思想,以写生作为径路的山水画家,是新金陵画派的重要成员,他和同时代的山水画家一起为20世纪山水画的新变做出了贡献。本期专题遴选伍霖生的部分山水画代表作品,并配发对他的研究文章,旨在让大家重识伍霖生,重新认识他山水画语言的魅力,了解他的艺术人生。
郭茗[5](2017)在《基于写生的传统与创新——赵望云西北山水画水墨语言新探索》文中认为赵望云是我国当代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坚持以写生作为创作基础,开拓了一条传统与创新融合的道路。本文以赵望云西北山水画中呈现的水墨新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作品中的淡墨排叠、枯笔飞白和没骨技法的水墨语言创新性运用,生动再现了西北山水所呈现的地域性审美特征。
刘艳卿[6](2016)在《“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文中指出“长安画派”口述史以特定的口述群体作为叙述者,以多元社会记忆为基点,采用多重内聚焦的回顾式叙述,还原了一个多维立体的“长安画派”和有血有肉的画家群体。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长安画派”口述史是建立在众多微观叙事基础之上的宏大叙事,是一部由多声部综合而成的“长安画派”发展史。“长安画派”口述史不仅补充了有关“长安画派”的细节性史料,提供了文献资料中缺失的关键环节,而且口述者还针对这些史料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所以,“长安画派”口述史亦是一部“长安画派”研究史。同时通过口述者回顾和反思“长安画派”的方式,可以折射出当代人闸释和理解“长安画派”时的文化心态、价值立场、情感取向、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等,由此可见,“长安画派”口述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部当代美术思想史。通过对“长安画派”口述者群体的研究,我们发现“长安画派”的口述者是以“长安画派”为中心,通过血缘、师生等关系组织起来的一个口述群体,他们既是“长安画派”相关事件和人物的见证者,又是“长安画派”“故事”的讲述者和超越者。通过对“长安画派”口述内容的探讨,可以看出: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生活细节、性格特征、故事描述等方式,口述史展现了一个存在于历史场和文化场中的“长安画派”;另一方面,口述内容不仅仅还原了历史事件在过去的面貌,还再现了口述者现在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一个由口述者的体验、记忆、信念、思想、意图等构建起来的心理场和精神场的“长安画派”。从叙述视角、话语类型和叙述策略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来考察“长安画派”口述史的叙述方式,经过由“看”到“说”再到“思”的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我们发现“长安画派”口述史的叙述方式更倾向于“主观—真实”在对口述者、口述内容和口述方式三个重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并进一步探讨了口述史视野下“长安画派”的建构方式。“长安画派”口述史实际上是口述者站在当下的文化价值立场对“长安画派”从内容到形式上重新建构后的结果。口述“长安画派”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口述者的记忆,形式主要依托于口头叙述。因此,记忆内容与叙述形式组成了口述史建构“长安画派”的两个支点。从内容层面来讲,是针对“长安画派”记忆的“图式”和选择性重构;从形式层面来讲,是指向叙述中的诗化模式和转义机制的构建。其中,对“长安画派”记忆的“图式”和选择性重建可以看作口述者在潜意识中对“长安画派”的第一层构建,对叙述语言的诗化模式和转义机制构建可以看作口述者在言语表达上对“长安画派”的第二层构建。在口述者的“长安画派”情结、怀旧情绪和移情心理的作用下,这两个层次的构建在口述者的叙述中合二为一,互相消融,使口述者关于“长安画派”的叙述首尾呼应、连贯统一、自成一体,不仅实现了口述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再现和重演,而且使得口述史建构“长安画派”的方式呈现出一种本质上的趋同性。
路卿[7](2016)在《巍巍万重山雄立天地间 ——变革者李可染的笔墨写生世界》文中研究表明辛亥之后,变革之风席卷全国。厉行千年的中国传统绘画同样面临着时代之变。然而,千年古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若变,究竟何法才是正途?所有的画家都面临着这个时代问题。二十世纪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变革者,跨越时代的创造者——李可染,—则通过走入自然,再师造化走出了一条新的变革之路。因循古法非他所愿,师法西方同样不是上佳选择。“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信念伴随着他游遍中西,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面貌。只是沿袭中国传统“目识心记,勾其大要”的写生方式,抑或移植西方严谨的写生体系到中国画中来,都不是革新中国画的正确道路。为了寻找中国画革新之路,开始多次外出写生。面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李可染开始放弃沿用千年的“游历”式写生方式。在大自然中一笔一笔地对景写生,师法自然之美。笔墨所落之处,不是一种抽象的记录,更非简单的游记性的感受,而是一幅气壮山河的中国山水画。这种对景写生方式,不仅为李可染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变革无疑也是开创性的。同时,李可染的写生范围也不仅仅限于中国地域内的山水环境。在德国四个月的写生时间为他开拓了新的视野。从题材、构图、笔墨技法上皆有创新之处。相对于生硬地移植西方写生技法,这种化他山之石为我之玉的方式才是对中国画的真正革新。本文将系统研究李可染所创立的写生体系的源起、历程以及其影响。全文围绕李可染的写生方式为核心,以对李可染不同阶段写生作品的图像性分析以及特点的变化为基础,旨在对李可染写生途径、方式、方法、个人风格进行仔细剖析,以明确写生对李可染创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山水画的革新。
贾峰[8](2015)在《“长安画派”对当代西北地域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文中提出“长安画派”是中国20世纪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主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它以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艺术精神开创性的完成了对西北地域题材绘画的挖掘。在此过程中它提出了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为代表的艺术主张,对后世画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长安画派”艺术发生、发展、演进历程的考证,整理归纳了它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艺术价值观、艺术方法论、形神发展观、笔墨实践论,以及对其代表性艺术作品做了立体式的解读。通过图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找出了黄胄、徐庶之沿着“长安画派”开辟的艺术道路和艺术创作手法,扎根新疆进行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艺术文脉。梳理了陕西本土画家崔振宽、罗平安、赵振川等在继承“长安画派”艺术精神和创作题材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题材中国画创作所做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对以李宝峰为代表的甘肃画家群体和以胡正伟为代表的宁夏画家群体,在西域大漠风情题材中国画创作中与“长安画派”的连接点和差异性。最后,以“长安画派”对当代画家在中国画相关题材创作上所产生的启示为结尾。
崔名芳[9](2013)在《黄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画家黄胄以创作新疆少数民族人物着称于美术界,本文以《黄胄作品集(五卷本)》为研究基础,并查阅大量前人对黄胄生平及黄胄艺术的理论研究,分四部分对黄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创作进行的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一章从黄胄艺术的起点:新疆之行开始,分析论述黄胄进行新疆人物创作的源泉就是写生,直面生活是黄胄一生信奉的格言,道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真理。在黄胄众多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黄胄是很用心的进行采风考察,在他新疆舞蹈题材的创作中,表演者的伴奏乐器、舞姿以及服饰都是经过画家考证的。与黄胄同时期的画家大多会选取劳动的题材,黄胄之所以选择了新疆,选择了新疆歌舞,因为歌舞能够很好地反映民族风情,节庆文化、服饰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民族舞蹈文化都在黄胄的画笔下得到了很生动的展示。本文的第二章将黄胄新疆歌舞题材的创作分为两类去分析,一是三人以下的小型歌舞题材,二是人数较多的大型歌舞创作。其中小型的歌舞题材留存的数量很多,主要创作年代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表现的多是维族舞蹈和塔吉克族民间舞。文中被称之为大型歌舞创作的诸如《庆丰收》(1959年)、《军民一家》(1950年)、《苹果花开的时候》(1951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1976年)。一般是在丰收或传统节日时群众性的歌舞表演。这些画作尺幅大,画面中人物众多,色彩鲜艳,舞者在画面中心的位置,四周是乐器演奏者和观众,观画者好像是坐在舞台下的位置观看演出。这些大型主题性歌舞绘画的创作难度大,费时耗力,使得黄胄得到了美术界同仁的肯定与赞许。文章的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题为“黄胄的新疆人物形象”,分析黄胄塑造的新疆人物形象。先从新疆人物的相貌特征来说明黄胄很准确的抓住了少数民族的外貌特征;第二是舞蹈动态的典型化,黄胄将观察到的舞姿用速写的方式快速记录,将动态的舞蹈落在二维空间的画纸上;第三是将画面中的乐器与现实生活中的乐器做对比,来证明黄胄的绘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画中的乐器都是在新疆地区真实存在的。第四章主要是从黄胄与新疆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黄胄一生创作出众多的新疆题材的绘画作品,这离不开他六次去新疆采风,黄胄曾师从赵望云,学到了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直面生活,从生活中得来素材。从黄胄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他的创作中的线条是从写生的线条演变而来。黄胄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绘画方式,就是由写生稿发展来的创作模式。另外,黄胄艺术的成功与新疆题材的创作密不可分。他的很多获奖作品是新疆题材的绘画,比如《苹果花开的时候》(1951年)在1952年参展并获奖、《打马球》在1953年获全国青年画展一等奖。最后一章为本文作总结,黄胄对新疆艺术形象的塑造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他用一种非传统的绘画语言来塑造新疆人物艺术形象,新疆少数民族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活泼灵动,洋溢着生机,裙子上的衣褶通过复线来表现,能够表现动态中的状态。这种新颖的绘画语言被后来很多学画者推崇,黄胄的画作也成为被临摹学习的对象。可以说,黄胄离不开新疆,没有新疆就没有今天的黄胄,或者成长为别样的黄胄。
彭卿[10](2012)在《叶浅予抗战漫画研究 ——以《抗战漫画》(1938.1.1-6.16)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叶浅予早期的漫画作品入手,对画面风格、艺术手法、艺术形式来源进行探源,得出四个漫画特色:批判性和幽默性、速写性、连环性、装饰性。以分析这四个特色的形成、流变和影响为主要方法,结合着对画家个人经历和性格的考察,三者互动,相互影响,导出叶浅予的艺术性格和艺术观的成熟过程。重点以叶浅予抗战初期的《抗战漫画》作品为考察中心,配合分析上海漫画时期、转向国画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风格、手法、作用的对比,阐释其漫画特色流变的缘由和影响,以叶浅予抗战漫画生活为衔接点,厘清其从漫画走向国画的原因。
二、赵望云——走写生之路的艺术大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望云——走写生之路的艺术大师(论文提纲范文)
(2)绘实存真的写生实践 ——赵望云20世纪三四十年AI写作生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赵望云的艺术人生 |
第一节 不忘初心的绘画实践者 |
第二节 立足时代的艺术革新者 |
第三节 绘心抒情的精神守望者 |
第二章 步入平民人生:赵望云写生艺术的现实关怀 |
第一节 艺术理念:到民间去与画乡间人 |
一、从乡间走来 |
二、回到乡间去 |
第二节 生动敦厚:代表作品与艺术风格 |
一、丰富作品 书写现实情状 |
二、写实风格 直击社会强音 |
第三节 情长旨远:农村写生创全新风气 |
一、“走出象牙塔” |
二、“建立新世界” |
第三章 高举艺术画笔:赵望云写生艺术的爱国襟怀 |
第一节 满腔热血创抗战画刊 |
第二节 笔墨为枪担时代责任 |
第四章 聚焦西北文化:望云写生艺术的人文情怀 |
第一节 承古研习:继承探索技法之升华 |
一、以友为师融传统于实践 |
二、敦煌习画汇神采于表达 |
第二节 旅行写生:面向生活 风于自然 |
一、叙景记人 注重生活感 |
二、表意抒怀 强调主观化 |
第三节 风貌大成:质朴雄高立己之宗派 |
一、质朴雄高的画面格调 |
二、西北画坛的文化铸就 |
第五章 赵望云早期写生艺术的意义及影响 |
第一节 引航指向:奠基“长安画派” |
一、长安画派的奠基大师 |
二、蓄力传承的育人良师 |
第二节 硕学大儒:为“大众”艺术 |
一、引领:助推国画转型 |
二、启迪:大众创作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丁士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题解 |
二、本文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
第一章 溯源: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前丁士青的中国画语言探微(20世纪50年代末期之前) |
第一节 通过1957年之前的毛笔画探寻其绘画语言的图像、视觉空间 |
第二节 通过20世纪 40-50 年代的指画管窥其绘画语言的技法、经验空间 |
第三节 通过几段口述材料还原的丁士青 |
小结 |
第二章 遇困:丁士青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初对中国画语言的微调(20世纪50年代末期)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术创作局面 |
第二节 丁士青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后参与的集体创作 |
第三节 丁士青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后的指画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求变:丁士青在江苏省国画院组织的集体写生活动中的语言新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出现的写生热潮 |
第二节 江苏省国画院在20年代50年代末期组织的集体写生活动及丁士青的创作情况 |
第三节 丁士青在1960年“两万三千里”写生活动中及其之后的中国画创作 |
第四节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其他集体写生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内敛:丁士青暂别江苏省国画院创作集体之后中国画语言的内向行走(20 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
第一节 变为记忆的风景——丁士青1964年之后的山水画创作 |
第二节 时局变动与寄情于诗——回归镇江老友圈 |
第三节 画意外的唱和——颤笔梅花中绘画语言的内向回归 |
小结 |
结语:从作为非主流叙事的丁士青个案角度再看“新金陵画派” |
一、丁士青中国画实践的艺术得失与现实启迪 |
二、再看“新金陵画派”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定位 |
三、隔山有眼——实现中国画语言的价值立足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丁士青年表 |
(4)展览中的个案:重识伍霖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五 |
(5)基于写生的传统与创新——赵望云西北山水画水墨语言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赵望云山水画创作地域性特征 |
二、新疆风土人情对赵望云笔墨风格的影响 |
三、赵望云西北山水画水墨语言新探索 |
(一) 用墨排叠表现西北地区的朴茂之美 |
(二) 用枯笔飞白表现西北地区的苍劲之美 |
(三) 用没骨技法表现西北地区的地域之美 |
四、结论 |
(6)“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界定与研究现状 |
1.2 “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 |
1.2.1 “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 |
1.2.2 “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的价值 |
1.3 “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基本构想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1.5 小结 |
第二章 见证与超越——“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者研究 |
2.1 “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者的特点 |
2.1.1 “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者概述 |
2.1.2 “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者的特点 |
2.2 “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者的类型 |
2.2.1 异叙述者与同叙述者 |
2.2.2 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 |
2.3 超越伟大的“故事”——“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者的职能分析 |
2.3.1 “长安画派”口述者的基本叙述职能 |
2.3.2 “长安画派”口述者对“故事”的“超越”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还原与反思——“长安画派”口述内容研究 |
3.1 多元描述:“我”记忆中的“长安画派”——兼论口述史中“长安画派”的发展轨迹 |
3.1.1 孕育与诞生 |
3.1.2 发展与流变 |
3.2 立体还原:“我”所认识的“长安画派”代表画家——口述史中“长安画派”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分析 |
3.2.1 口述史视野下赵望云的艺术人生 |
3.2.2 口述史视野下石鲁的艺术人生 |
3.2.3 口述史视野下何海霞的艺术人生 |
3.3 深沉反思:“长安画派”对“我”的影响——口述史中“长安画派”的影响与当代价值 |
3.3.1 “长安画派”代表画家的人格魅力及其影响 |
3.3.2 “长安画派”的艺术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与话语——“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方式研究 |
4.1 “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视角分析 |
4.1.1 固定内聚焦型视角 |
4.1.2 多重内聚焦型视角 |
4.2 “长安画派”口述史话语类型分析 |
4.2.1 叙事性话语 |
4.2.2 非叙事性话语 |
4.3 “长安画派”口述史叙述策略分析 |
4.3.1 浓缩:叙述时间的“畸变” |
4.3.2 跳跃:叙述节奏的律动 |
4.4 小结 |
第五章 重构与蝶变——“长安画派”口述史的建构方式及其深层研究 |
5.1 “长安画派”口述史的建构方式 |
5.1.1 内容建构:记忆的“图式”与选择 |
5.1.2 形式建构:叙述的诗化与转义 |
5.2 情结、怀旧与移情——“长安画派”口述史建构方式的深层心理分析 |
5.2.1 “长安画派”情结 |
5.2.2 怀旧情绪 |
5.2.3 移情心理 |
5.3 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结论 |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7)巍巍万重山雄立天地间 ——变革者李可染的笔墨写生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李可染变革中国画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李可染变革之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李可染变革之师承 |
第三节 李可染的爱国情结与艺术使命感 |
第二章 李可染写生之变革分析 |
第一节 写生之内涵 |
第二节 写生之历程 |
第三节 写生之变革 |
第三章 李可染革新写生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改变 |
第二节 写生方式的当代变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8)“长安画派”对当代西北地域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长安画派”的艺术演进 |
2.1 文化的自觉:赵望云的早期农村写生运动 |
2.2 价值的外化:拓荒西北绘画事业 |
2.3 艺术形象与模式整合:集体风格的形成 |
2.4 本性的回归:个性的发散与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反思 |
第三章 “长安画派”的艺术遗产 |
3.1 “为谁而艺术”——“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观 |
3.2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长安画派”的艺术方法论 |
3.3 “以神造型,画贵全神”——“长安画派”的形神观 |
3.4 “物化为我,我化为笔墨”——“长安画派”的笔墨论 |
第四章 “长安画派”的艺术传承与影响 |
4.1 天山脚下盛开的“长安”花——黄胄、徐庶之的新疆题材绘画 |
4.2 从写生到抽象:崔振宽的焦墨山水画 |
4.3 从写意到符号:罗平安的符号化山水画 |
4.4 在西北土地上掘一口深井——李宝峰的人物画艺术 |
第五章 “长安画派”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黄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
1.2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2章 黄胄的新疆写生 |
2.1 黄胄新疆写生的经历 |
2.2 黄胄现存的关于新疆舞蹈速写与创作 |
第3章 黄胄新疆舞蹈人物绘画创作 |
3.1 单人舞绘画创作 |
3.2 主题性歌舞绘画创作 |
第4章 黄胄的新疆歌舞人物形象 |
4.1 民族人物画的特征 |
4.2 舞蹈动态绘画的典型化 |
4.3 独特的民族器乐绘画 |
第5章 新疆与黄胄绘画风格的形成 |
5.1 写生创作模式的确立 |
5.2 新疆人物题材与黄胄的成功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10)叶浅予抗战漫画研究 ——以《抗战漫画》(1938.1.1-6.16)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弁言:“这是一个漫画时代” |
一、中国漫画发展概况 |
1. 寓讽刺于政治宣传的传统 |
2. 30 年代初漫画和现代艺术 |
3. 漫画大众化 |
(1)从“为艺术而艺术”到“艺术为大众” |
(2)形势所趋——浅显的口号与宣传单 |
(3)旧瓶装新酒——战时漫画大众化的尝试 |
二、现代漫画的定义和种类 |
第一章 漫画尊先道,当年上海帮 |
一、叶浅予早期漫画风格特点 |
1. 批判性和幽默性 |
2. 速写性 |
3. 连环性 |
4. 装饰性 |
二、艺术性格和思想的奠基 |
1.“形式美”的发端 |
2.“自由主义”辩 |
(1) “所谓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狂热表现” |
(2) 艺术的“自由主义” |
(3) “30年代的浪漫主义” |
3.“海派”活跃者:“倔”和“闯” |
三、走向抗战之原因 |
第二章 刀笔诛倭寇,怒目斥虎狼 |
一、第一期抗战的文化氛围 |
二、《抗战漫画》 |
1. 《抗战漫画》的性质与价值 |
2. 《抗战漫画》的题材 |
3. 叶浅予在《抗战漫画》中的作品 |
(1) 作品名录 |
(2) 艺术手法和特点 |
·速写:从点睛法到写实法 |
·夸张法的再现:从幽默性到讽刺性 |
·隐喻法和符号象征法 |
·不直指暴行画面的“讽刺批判”:对质疑抗战性的回应 |
第三章 苍生与牛鬼,一代笔端留 |
一、脱去漫味的速写思维 |
二、艺术观的成熟 |
1. “形式观”的成熟 |
2. 从“美极则丑,丑极则美”到“纯粹的美”:“传统观”的形成 |
三、人生际遇的安排 |
1. 叶浅予的抗战之路 |
(1) 1941年,他没有去延安 |
(2) 1944年,他被“请”出中美合作所 |
2. 身份问题和绘画选择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赵望云——走写生之路的艺术大师(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胄中国画的速写性表现研究[D]. 李超. 青岛大学, 2021
- [2]绘实存真的写生实践 ——赵望云20世纪三四十年AI写作生艺术研究[D]. 张珂.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丁士青研究[D]. 刘筱.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9)
- [4]展览中的个案:重识伍霖生[J]. 王雪峰. 中国书画, 2017(10)
- [5]基于写生的传统与创新——赵望云西北山水画水墨语言新探索[J]. 郭茗. 戏剧之家, 2017(05)
- [6]“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D]. 刘艳卿. 西北大学, 2016(04)
- [7]巍巍万重山雄立天地间 ——变革者李可染的笔墨写生世界[D]. 路卿.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8]“长安画派”对当代西北地域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影响[D]. 贾峰. 西北大学, 2015(10)
- [9]黄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研究[D]. 崔名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10]叶浅予抗战漫画研究 ——以《抗战漫画》(1938.1.1-6.16)为中心[D]. 彭卿.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