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琼北第四纪玄武岩中微型地幔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任强[1](2019)在《西藏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与成矿》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藏北高原腹地,那曲地区班戈县和申扎县境内。本文依托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4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收集前人资料,开展野外路线调查,利用地质学、岩石学、成矿理论等多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发现该区成矿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是资源勘查的重要远景区域。本次研究选择了发育较好和保存完整的永珠蛇绿岩带,首次在该带的东南段发现了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地质填图和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等研究。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主要岩石组成包括变质橄榄岩、变质辉长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单元为钙碱性系列,各岩石单元之间具有同源演化特征。利用席状岩墙群中的辉长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显示锆石成因为岩浆成因,锆石U-Pb谐和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2.8±1.8Ma和164.5±25.3Ma,初步判定该席状岩墙群的成岩年龄可能为中侏罗世。对各岩石组成单元进行的构造环境及成因图解投点均位于洋脊或洋脊与岛弧过渡区。综合室内研究与野外观察,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形成于弧后(弧间)盆地,属SSZ型蛇绿岩。研究区位于两条巨型缝合带之间,经历了晚三叠世(或中侏罗世)-晚白垩世的复杂构造岩浆演化。构造单元划分为1个三级构造单元(永珠蛇绿混杂岩带)和4个四级构造单元(补嘎错古生代断隆、郎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却隆-龙郊古生代断隆和查贡-将溪曲早白垩世岩浆弧带)。该区构造单元的研究丰富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演化历史。研究区的成矿作用与沉积、岩浆和变质有密切关系,利用各类矿化和蚀变信息,初步确定成矿类型及时代。在永珠蛇绿混杂岩带内及附近发现12个矿点,其中9个产于永珠蛇绿岩中,另外3个与永珠蛇绿岩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有一定联系。对这些矿点进行成矿规律分析,在该区初步圈定5处成矿远景区:补嘎错硼成矿远景区、补嘎错铅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布且拉铁铜成矿远景区、布尔卡-贡玛-下吴弄巴硼、砂金成矿远景区和芒热隆巴铜成矿远景区。
张蕊[2](2018)在《藏北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青藏高原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大陆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岩石圈构造演化与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已成为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动力学理论研究的焦点。火山作用与岩石圈的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关系研究的科学价值正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所揭示出的科学问题为大陆动力学理论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约束。本文研究区藏北羌塘地区是新生代火山活动发生最早,岩石系列最多样的火山岩带,它记录了后碰撞火山岩成因机制及构造演化等重要的信息。本文以羌塘30Ma以来形成的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为研究重点,以那丁错36-34Ma形成的具有过度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玄武岩为类比研究对象。对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相学、实验岩石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从岩石学分析得出,羌塘火车头山火山岩岩石类型发育最全,从碧玄岩、碱玄岩到碱玄质响岩、响岩、碱性粗面岩都有出露;鱼鳞山火山岩相对于火车头山火山岩缺少了碧玄岩,碱玄岩类基性端元岩石;戈木错火山岩则缺少响岩质碱玄岩、碱玄质响岩等中间过渡成分。从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得出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不仅随时间具有自南向北迁移的总体规律,化学成分也显示出岩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自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向髙钾钙碱性系列到钾玄岩系列的演变特征。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中多处发现橄榄石、单斜辉石捕掳晶,偶见金云母捕掳晶。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技术对白榴碧玄岩、碱玄岩中橄榄石捕掳晶及橄榄石捕掳晶中出现近菱形的石英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地球化学测试和成因研究。通过与不同地区橄榄石捕掳晶化学成分对比分析,判断火车头山和戈木错橄榄石捕掳晶为岩浆成因。火车头山和戈木错火山岩中橄榄石捕掳晶中广泛存在菱形和它形粒状石英和复杂形态的石英显微脉体和铁镁碳酸盐显微脉体,矿物化学和成分研究确认它们是富含CO2流体交代橄榄岩形成的。本论文重点采用高温高压岩石脱水熔融实验方法,对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中具有母岩浆成分特征的白榴碧玄岩进行了1.0-3.0GPa压力下近液相线相组合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压力小于约1.4GPa以下时,近液相线矿物为橄榄石,随温度降低依次出现单斜辉石、方解石、黑云母、钠长石、透长石。(2)压力在1.41.9GPa区间,近液相线矿物为橄榄石+单斜辉石。这一夜线相矿物的转变特征与意大利罗马地区碧玄岩的脱水熔融实验结果相似。(3)压力自约1.93.0 GPa区间,近液相线矿物由橄榄石+单斜辉石组合转变为单斜辉石。这一转变特征与日本新生代黄长橄霞岩脱水熔融实验结果和意大利罗马地区钾质碧玄岩的脱水熔融实验结果相似,只是液相线矿物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向单斜辉石转变的温度压力区间随实验样品的成分差异而存在一定的变化。日本黄长橄霞岩在H2O=0.57,CO2过饱和情况下,转变压力为1.6 GPa,意大利罗马地区钾质碧玄岩的转变压力为2.0GPa.根据高温高压实验结果确定藏北白榴碧玄岩岩浆可以由以下不同源区在不同温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1)金云母橄榄岩源区在压力小于2.0GPa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2)金云母辉石岩源区在压力大于2.0GPa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生;(3)据Orlando对意大利罗马地区碧玄岩的实验结果,在压力大于3.4 GPa条件下,液相线矿物为石榴石+辉石,指示在压力大于3.4 GPa条件下,可由含金云母的石榴辉石岩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理论模拟计算,对岩浆源区组成的选择提出两方面约束:(1)西昆仑现今岩石圈厚度对该区第四纪产出的白榴碧玄岩岩浆起源深度的限定;(2)白榴碧玄岩稀土元素组成对源岩组成的约束。确定区内白榴碧玄岩的原岩为含金云母和角闪石辉石岩,其形成深度大于3GPa。该项成果对藏北新生代后碰撞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理论模拟依据。根据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示踪研究确定了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起源于具EM2性质的富集地幔,指出羌塘地区在30Ma前和30Ma后岩浆源区经历了由以具有亏损性质的软流圈地幔为主向具有EM2性质的岩石圈地幔的转变。综合实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岩石圈地幔的蠕变速率计算,讨论了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幔的相互转化关系和条件。探讨了羌塘碱性钾质-超钾质岩浆起源与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关系。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提出藏北后碰撞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为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和早期断离板片沉降驱动的藏北深部热地幔物质上涌与岩石圈地幔脉动式增厚-减薄熔融机制,为青藏高原后碰撞期间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张阳[3](2017)在《南宫山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质遗迹特征、演化及保护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旅游热的兴起,地学旅游蔚然成风,一大批以服务于科学观光与科普教育的地质公园也应运而生,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众多珍贵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与保护。而火山岩地质遗迹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自然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然而针对火山岩地质遗迹形成机制与演化模式的系统性研究仍然十分缺乏,现有研究多从物质基础或构造条件等单因素出发,缺乏对其形成的综合要素的深入探讨,尚未出现较为成熟的系统性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南宫山地质公园的火山岩地质遗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资料及野外调查数据,深入剖析了形成南宫山火山岩地质遗迹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同时以地质遗迹类型研究的最新理论为参考,划分了南宫山火山岩地质遗迹类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评价。通过分析南宫山地区的古火山活动机制、隆升剥蚀特征、构造活动情况、基础物质条件与表生地质作用,对南宫山火山岩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着重对南宫山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机制、发育阶段与演化模式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1)总结了南宫山地质公园范围内的火山岩地质遗迹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岩崩塌类与火山岩石类两大类,以及四亚类与十五型。通过评价分析,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普遍评分较高,是地质公园最核心的地质遗迹类型。(2)系统分析了南宫山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机制。得出了该类地质遗迹主要受构造背景、物质基础、新构造运动、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二元性地层结构与45°的高陡边坡地形是其形成的基础条件;喜山期的地壳阶段性抬升和流水侵蚀、融冻等表生地质作用分别在其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与改造作用;而成岩后的构造变动才是其形成的根本性因素。(3)提出了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经历了抬升、解体、崩离、垮落、堆积及滑坡六个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的演化模式。总结出五种形成演化的组合序列,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最普遍的组合序列为“火山石体→火山岩石丛→火山岩石嶂→火山岩石林→二次火山岩石丛”。反映了本地区的节理发育与钙质胶结物含量的特殊性,并体现出侵蚀方式的多旋回特征。(4)南宫山火山岩石类地质遗迹是大陆边缘裂谷的产物,形成于早志留世中、晚期。岩浆通过上溢乡东北方向的古火山机构以夏威夷一斯特朗博利型喷出,逐渐固结成岩后,在经历了早白垩世中晚期的快速隆升和晚白垩世—中新世的缓慢隆升,通过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最终形成。(5)南宫山火山岩石类地质遗迹的演化过程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中新元古代褶皱基底形成及大陆边缘裂解→晚震旦世—志留纪被动大陆边缘裂陷盆地演化→华力西—燕山期拆离、推覆、走滑变形演化→喜山期断块升降再造→第四纪外动力地质作用改造。(6)野外勘察发现南宫山地区共有中、小型地质灾害点十七处,主要为不稳定性滑坡,而危岩崩塌与泥石流灾害较少。针对威胁南宫山地质遗迹的灾害隐患,提出了分级划设地质遗迹保护区与EBG策略(即控制公园环境容量与建筑容量,并建立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南宫山火山地质遗迹是多种内应力与外应力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对它的形成与演化的正确认知是发挥地质遗迹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根本保证,更是未来合理保护与恰当利用的基础。
徐义刚,樊祺诚[4](2015)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历来受到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历史,总结了近年来在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玄武岩成因与西太平洋俯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范乐夫[5](2015)在《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构造演化》文中指出藏北羌塘地区广泛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是岩石圈构造演化的记录,为高原的隆升机制及深部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深部岩石探针和研究窗口。本文对北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采用电子探针、激光ICP-MS技术对火山岩中发现的的橄榄石、金云母和单斜辉石巨晶以及斑晶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地球化学测试和成因研究,综合分析了巴毛穷宗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岩浆作用过程和岩浆源区性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综合地球物理最新研究成果,对藏北岩石圈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探索藏北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起源与岩石圈构造演化关系提供新的约束。巴毛穷宗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渐新世(1934Ma)。主要岩石组合为碧玄岩-碱玄岩、碱玄质响岩、响岩质碱玄岩、响岩、粗面玄武岩、碱性粗面岩。火山岩的全碱含量较高,Na2O/K2O为0.333.33,平均为0.87,主体为一套钾质火山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全岩Mg#变化范围较大,最高可达71.08;全岩稀土总量在825.84×10-61720.11×10-6之间,平均为1241.2×10-6,LREE/HREE为20.73408.72,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现右倾型,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异强烈;岩石(La/Yb)N介于40.9122.13,(Ce/Yb)N介于27.7581.45,δEu为0.741.38,仅有微弱的负Eu异常或正Eu异常。在εNd(t)-87Sr/86Sr图解中, 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负的εNd(t)值(-0.45-11.39)和高的87Sr/86Sr值(0.70790.7094),从碧玄岩到响岩εNd(t)值显示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但87Sr/86Sr值变化不明显,表明岩浆有着复杂的演化过程。矿物学的研究表明,橄榄石巨晶和金云母巨晶均为捕掳晶,其中橄榄石巨晶的化学组成显示为岩浆结晶成因特征,金云母巨晶为地幔来源,单斜辉石巨晶为岩浆早期结晶成因。碧玄岩-碱玄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普遍发育有复杂的环带结构,部分核部为绿色,称为“绿色辉石”,绿核辉石环带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反映了同源碱性钾质岩浆在壳内岩浆房中发生了岩浆补给—混合作用,复杂的环带结构记录了混合岩浆的结晶过程。Sr-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揭示出壳内岩浆房发生的补给岩浆在Nd同位素组成上与先存岩浆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巴毛穷宗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Sr、Nd含量分别是羌塘麻粒岩包体的11.5倍和5.46倍,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不能用岩浆同化新生地壳岩石来解释,随着岩浆演化εNd(t)值的增大趋势反映出补给岩浆的熔融过程中存在OIB型软流圈地幔物质的贡献。区内碧玄岩和碱玄岩具有母岩浆的Mg#和Cr含量,其Sr-Nd同位素组成指示岩浆起源于古俯冲作用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综合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和藏北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青藏高原南部冷地幔下降流和西昆仑-可可西里地幔上升流是受新特提斯和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断离所驱动的统一地幔对流体系。随着亚洲大陆的持续缩短,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前缘不断北移,冷地幔下降流随之不断向北扩展,并推挤藏北地幔低速体不断向北迁移。巴毛穷宗的岩浆活动暗示了现今西昆仑-可可西里上地幔低速体在3419Ma时位于羌塘之下。
袁晓博[6](2014)在《晚新近纪南海西北缘板内玄武岩基本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出露于我国雷琼、越南昆嵩地区的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橄榄拉斑玄武岩及其超铁镁质幔源包体(Mg#:89.7792.48)的16个样品进行了岩相学、常微量地球化学、过渡元素及Rb-Sr、147Sm/144Nd、143Nd/144Nd、206Pb/204Pb同位素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晚新近纪以来南海西北缘的雷琼和昆嵩地区玄武岩富集Nb、Ta、Hf等高场强元素,呈明显的OIB特征,玄武岩板内、深源成因,结合其他地学资料,判定雷琼地区存在较高的区域热异常,推断南海西北缘有一个地幔柱。2.地幔柱产生的火山喷发活动起始于晚中新世,属南海停止扩张以后的产物,与南海开裂无明显必然联系。3.与雷琼和越中玄武岩相对比,南海北缘三水盆地始新世玄武岩具有与之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且越南晚中新世火山岩与三水盆地始新世玄武岩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这一比较结果暗示南海及西北缘地区地幔柱在时间、空间上因构造运动发生转移的可能性。4. Sr-Nd-Pb同位素特征指示南海及西北缘玄武岩岩浆产生源区为DM与EMII混合端元,结合过渡元素源区判别特征表明研究区在形成大量玄武质熔浆的同时,可能受到俯冲洋壳组分的浸染。
邓碧平[7](2014)在《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老王寨金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滇西三江地区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强烈且频繁,具有长期活动性。在晚古生代,区域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拉张与断陷;而从华力西晚期到印支期转为以挤压活动为主;进入燕山期,该区构造运动表现为先挤压后拉张;到喜山期则以推覆运动为主。进入碰撞造山阶段,可分为3个碰撞期:主碰撞(6541Ma)、晚碰撞(4026Ma)和后碰撞(250Ma)三个阶段。尤其是晚碰撞期成矿作用十分强烈,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构造转换带上,成矿高峰期集中于35±5Ma。与此相关的4个重要成矿事件中,与大型剪切系统有关的剪切带型金成矿事件形成了着名的哀牢山大型金矿带。其中,滇西老王寨金矿即发育在陆内转换造山环境,严格受大规模走滑-推覆-剪切作用控制,受控于统一的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幔源或壳幔混源岩浆-流体活动关系密切。滇西新生代老王寨金矿是哀牢山金成矿带上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发育在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拼接部位,处于极不稳定的过渡型构造单元及深大断裂构造强烈活动地带,这种地带既有利于构造-岩浆-深部流体活动,提供成矿物质,又有利于构筑良好的赋矿环境,从而有利于成矿。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成矿理论并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重点对滇西老王寨金矿开展深入研究和探讨,论证并提出了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机制,建立了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演化成矿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据滇西老王寨金矿区围岩、矿化岩、矿石和脉体的岩相学鉴定发现,伴随多种蚀变(硅化、碳酸盐化、硫化物化、硅灰石化、纤闪石化等)和多期蚀变叠加,岩矿石中发育沿矿物解理缝、裂隙、粒间贯入或穿插有黑色不透明物质;经扫描电镜、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确认,该物质主要是一种由硅酸盐、石英与硫化物、碳酸盐不均匀混熔或分熔并富含白钨矿、金红石和镜铁矿(磁铁矿)的超显微隐晶集合体物质,这些不同微晶矿物在显示沉淀共晶结构的同时又表现出熔离交生关系。这种超微观岩相学特征,反映了地幔流体属性伴随地幔流体作用过程中深度及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发生由熔浆流体→超临界流体→地壳热液流体演变,也正是这一作用和演化过程引发壳幔物质相互作用而混染叠加,进而促进成矿作用。因此,该黑色不透明物质作为地幔流体作用的一种微观踪迹,是促进金矿成矿的重要深部地质地球化学动力源和物质源。(2)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具有岩浆水性质;成矿流体包裹体中3He/4He值介于0.16083.47Ra,居于地壳与地幔的特征值之间;20Ne/22Ne、21Ne/22Ne比值为9.81612.64、0.02670.0481,接近地幔比值;40Ar/36Ar、38Ar/36Ar比值变化于307.5681.7、0.17690.2132,都相应地居于地球大气和MORB的比值之间;128136Xe/130Xe相对于大气均表现出过剩特征,尤其是129Xe和136Xe的过剩揭示成矿流体中有地幔Xe的参与或加入。成矿流体中富含Cl-、HCO3-、CO2、CH4等络阴离子以及S2-、HS-配合物,含矿流体的性质总体表现为碱性,且不同矿石类型的矿石矿物的C、S同位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幔源特征。分析表明,矿区金的助溶剂和矿化剂主要是CO2、CH4、HCO3-和Cl-、S2-、HS-,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均主要源于深部地幔,在参与蚀变成矿过程中,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而有利成矿。(3)成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NaCl-H2O、CO2-H2O型,成矿阶段的热液属于中低温度(140.0260.0℃)、低盐度(约4.6504.495%)、中低密度(0.918~0.926g/cm3)的流体,成矿流体中金主要是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以AuS-、Au(HS)2-、AuAsS32-、AuSbS32形式迁移,并在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盐度、pH值、氧逸度、硫逸度降低的情况下解析,发生成矿作用,形成金矿床。(4)滇西哀牢山金矿带包括老王寨金矿床的成矿时限(主要介于2050Ma)与金矿化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成岩时代(2843Ma)都集中在喜马拉雅期,该时期正是哀牢山断裂带发生拉张构造运动、伴随大量幔源富碱侵入岩和煌斑岩岩浆侵位的时代,这预示金矿床的形成与该区喜马拉雅期发生的拉张构造运动-幔源岩浆活动-地幔流体作用有关。(5)岩矿石常量元素在成矿蚀变过程中的带进带出主要表现为硅化、碱质的增加,不同岩矿石在明显富集LILE、HFSE、LREE的同时具有相对高87Sr/86Sr(>0.7050)、低143Nd/144Nd(<0.512638)、高206Pb/204Pb(17.819.1)以及Ce、Eu组合异常反向演化特点。这是富集地幔源区本身特征的反映,也是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的重要标志。富硅成矿流体和原生成矿硅化石英的δ30Si介于-2.4‰-0.1‰,而矿化蚀变斑岩、花岗斑岩、煌斑岩和富碱斑岩的δ30Si变化于0.4‰0.0‰;煌斑岩和富碱斑岩的δ30Si值(0.0‰0.4‰)与矿化蚀变砂岩和矿化蚀变斑岩的δ30Si值(0.3‰0.5‰)基本一致,但是后者更大。据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原理和机制可推测:富硅成矿流体可能源于原始地幔,而富碱岩浆可能源于交代富集地幔;并且富碱斑岩可能受到富硅成矿流体一定程度地交代作用,随着富硅成矿流体从斑岩向围岩运移,流体性质相应地由幔源向壳源过渡。(6)滇西新生代老王寨金矿床的形成与深部地质过程有关,是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演化引发并促进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的结果。综合研究表明,因印度大陆与扬子地块斜向汇聚和相向俯冲,导致滇西金沙江—哀牢山发育大规模走滑断裂、逆冲推覆和剪切作用及深部地幔流体作用,在此过程中,原始地幔逐渐向交代富集地幔转化过渡并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硅不饱和的超基性-基性岩浆、碱性岩浆及与此相伴并具熔浆性质的含矿地幔流体,它们彼此混合但互不混溶,构成多相熔浆;随即,该多相熔浆驱动地幔底侵,导致热点升高,诱发深部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硅饱和的长英质岩浆,并与幔源底侵的多相熔浆进一步发生不相溶的混合,构成壳幔混源的多相混浆;而含矿地幔流体则伴随多相混浆沿深大断裂通道上升侵位并结晶成岩形成超基性-基性岩浆岩、煌斑岩、正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岩石组合的同时,由于深度、环境温压及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流体性质由熔浆→地壳热液演化,导致黑色不透明物质中出现熔离交生结构与沉淀共晶结构共存及硫酸盐与硫化物伴生的特有微观现象;与此同时,含矿地幔流体作为一种透岩浆流体,除可对源自混浆的不同结晶岩石进行同步交代蚀变成矿外,也可在具备通道条件下从岩浆或岩体中分离,进入到流动条件较差的次级裂隙中或有利赋矿的岩石界面,不断地与其它岩体、围岩地层相互作用而不可避免地引发强烈的壳幔物质、能量交换,进而促进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从而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陈霞玉[8](2014)在《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地貌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地表广泛出露的新生代玄武岩是大陆内部幔源岩浆作用的典型代表。为了探讨与这种幔源岩浆作用相关的地幔深部过程如何改造大陆地貌,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重新统计了该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定量分析了玄武岩分布区的地貌类型,并尝试探讨了玄武岩分布区与周边地区在地貌、重力异常上的空间关系。本文利用精细的图像处理技术,针对中国中-东部地区地质图件中的新生代玄武岩进行了像素提取,将其与高精度地貌图叠加。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获取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出露地表的新生代玄武岩总面积及各分区面积数据,隐伏在盆地中的玄武岩未统计在内。本文中国中-东部的分界为南北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盆地以西为中国中部,盆地以东为中国中部,而中国中部与中国西部的边界为吕梁山最西端所在经线。相关统计结果表明:(1)我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总面积为80600±3300km2;(2)以东部新生代盆地为界,盆地以西的中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面积为35487±1451km2,盆地以东的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面积为45094±1844km2,两地面积比为44:56;(3)按时代划分,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随时代变新分布面积递增,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分别占总面积的0.4%、21.1%和78.5%;(4)中部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北方,由北至南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出露区,分别为松辽盆地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7334±300km2)、锡林郭勒地区(13843±566km2)和华北北缘区域(14310±238km2);(5)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分布范围广泛,从黑龙江至海南岛均有出露,大致也可划分为三个区域,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东北地区(35380±1447km2)、从山东到福建零星分布的华东地区(1707±70km2)以及位于海南岛、雷州半岛的雷琼地区(8006±327km2);(6)总体来说,我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北方,以山东省为分界的北方玄武岩面积达71247±2850km2,南方玄武岩面积达9334±373km2,两地面积比为88:12。在地貌特征上,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区地貌高程上以低海拔地貌为主,中海拔次之,高中海拔最少;无论是低海拔还是中海拔地区,玄武岩出露地区均以低起伏地形为主,主要为低丘陵、平原和高丘陵三类,仅少部分分布在小起伏山地和中起伏山地中,未见分布于中起伏中山与高中海拔平原两类地貌的玄武岩。而朝鲜境内的长白山玄武岩部分则分布于中起伏中山地貌上。各地区玄武岩喷发区的地貌与周围地貌存在耦合与解耦两种形式。其中中国中部的锡林郭勒地区、大兴安岭五岔沟等地区、华北北缘赤峰地区玄武岩喷发区、中国东部的东北长白山地区、五大连池地区、伊春地区、山东、浙江等地区的玄武岩分布区与周围地区的地貌类型耦合;而中部的华北北缘集宁地区、大兴安岭诺敏河地区、东部的镜泊湖地区、南京地区及雷琼地区的玄武岩喷发区与周围地貌差异较大。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均分布于布格重力正异常值附近,且布格重力异常较周边地区明显,新生代玄武岩分布与重力正异常之间呈现出四种空间关系。第一类:玄武岩喷发范围轮廓线与重力正异常高值范围轮廓线几乎重合,玄武岩具有喷发规模非常大,玄武岩分布区地貌类型简单,并与周围地貌耦合,以平原为主等特点。中国中部锡林郭勒地区的阿巴嘎-达日甘嘎第四纪玄武岩属于第一类。第二类:玄武岩喷发主体在重力正异常高值区,喷发规模不及第一类,且具有四种地貌中最为复杂的类型,多达8-12类,该类玄武岩地貌与周围地貌耦合。包括中国中部华北北缘赤峰新近纪玄武岩、大兴安岭地区的阿尔山、柴河、五岔沟第四纪玄武岩,中国东部东北地区长白山第四纪玄武岩等。地表同步抬升的特征不及锡林郭勒玄武岩明显。第一、二类玄武岩均分布在中国北方,具有喷发规模大,且火山形态保存较好等特点。第三类:新生代玄武岩的喷发区主体位于重力正异常高值区边界外围。该类玄武岩的喷发规模较第一、二类小,多呈零散分布,喷发年代相对较老,玄武岩地貌也较简单,除南京地区苏北玄武岩外,其余地貌与周围地貌均耦合。这类玄武岩主要为中国东部东北地区五大连池-伊春第四纪玄武岩、鸡西新近纪玄武岩、鲁西新近纪玄武岩、苏北新近纪玄武岩和浙东新近纪玄武岩。第四类:新生代玄武岩喷发区位于相邻若干重力正异常高值区域的鞍部,喷发规模与第二类相似,玄武岩地貌类型较简单,与第一类的区别是以低丘陵地貌为主,平原次之,少部分为高丘陵地形,且玄武岩喷发位置的地表裂隙发育。且具有玄武岩喷发区地貌明显区别于周边地貌的特征。如中国东部东北地区龙岗-镜泊湖玄武岩、中部华北北缘地区集宁张家口大同新近纪及第四纪玄武岩、大兴安岭地区诺敏河第四纪玄武岩及中国南部的雷琼第四纪玄武岩。具体表现为:张家口集宁玄武岩下伏地区的两侧重力正异常鞍部为汾渭裂谷,雷琼地区被琼州海峡分隔,龙岗-镜泊湖地区玄武岩位于北部张广才岭-老爷岭及南部的长白山地中间的夹心地带,诺敏河地区玄武岩沿河谷分布。且雷琼地区玄武岩与镜泊湖地区玄武岩出现布格重力正异常与地势解耦。根据玄武岩的喷发面积、与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的关系及地貌类型,本文把中国中-东部地区软流圈上涌引起的地表响应方式简单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形。第一类玄武岩形成背景为大规模的软流圈上涌彻底改造或继承了先前地貌(布格重力正异常等值线轮廓几乎重合)。当软流圈上涌规模非常大且上覆地表裂隙不发育时,表现为地表的整体抬升伴随玄武岩浆同步喷发,以中海拔平原型为主的简单型地貌说明地表被整体改造,以中国中部锡林郭勒地区玄武岩为代表。第二类玄武岩形成背景为较大规模的软流圈顶面遭遇较高密度地壳,且地表发育裂隙。响应形式为玄武岩沿裂隙喷发叠加于先存地表,喷发区域快速抬升。在新生代,燕山地区和大兴安岭快速隆升,在长白山地区呈现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垂线方向与新生代玄武岩地貌演化方向一致,说明了软流圈的上涌进一步造成该地区地壳密度的增大。第三类玄武岩形成背景为中等规模的软流圈顶面遭遇裂隙不发育的上覆地壳,首先造成地表部分抬升,进而引发裂隙或隐伏裂隙的发育,当裂隙发育为玄武岩浆打开通道,地表响应形式由抬升转为火山喷发,中国东部山东地区鲁西新近纪玄武岩及鲁西隆起即为代表。第四类玄武岩形成背景为较大规模的软流圈上涌于上覆地壳密度较低处且地表处发育有活动裂隙,此时玄武岩会沿裂隙带喷出,同时软流圈的流动会推动地表裂谷的进一步形成,如中国中部华北北缘张家口集宁玄武岩及相关地貌。而当软流圈上涌规模不大,且上覆地表裂隙不发育,造成地表部分抬升引发裂隙或隐伏裂隙的发育,当裂隙发育为玄武岩浆打开通道,则的地表响应形式由抬升转为火山喷发,中国南部的雷琼玄武岩即为代表。总之,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喷发位置与布格重力异常的关系,说明了地表抬升和玄武岩喷发是软流圈上涌的两种响应方式,而玄武岩浆的喷发及喷发的位置取决于抬升引发或先存裂隙的位置。
程志国,张招崇,张东阳,黄河[9](2013)在《新疆巴楚爆破角砾岩筒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过程的约束》文中认为本文对新疆巴楚爆破角砾岩筒的矿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爆破角砾岩主要由胶结物和超镁铁质包体构成,胶结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单斜辉石、橄榄石、角闪石和金云母,它们既有金伯利质岩浆本身结晶出来的矿物斑晶,也有与超镁铁质包体同源的捕掳晶。胶结物中晚期结晶的矿物比早期结晶的矿物更加富镁,矿物环带表现为反环带,指示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研究发现爆破角砾岩中超镁铁质包体与周围的层状岩体在矿物学上存在诸多不同,暗示包体可能不是来自于后者。对比发现,巴楚金伯利岩与中国东部华北地台含矿金伯利岩在克拉通固结年龄、岩石圈厚度、岩石出露位置及岩浆来源深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不同,这些对巴楚金伯利岩成矿构成了不利因素。
孟祥丽[10](2012)在《琼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方法在获取地球深部结构特征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方法在大地构造深部环境研究、地震孕育深部动力学背景及国土资源勘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人工地震测深方法是获取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最为有效的方法。琼北地区是一个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本文对穿过琼北地区的一条近200km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震相特征,分别采用基底折射波走时反演、反射波走时反演、一维走时反演及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等多种分析处理方法,得到了琼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的结构和构造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地壳可分为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三个结构层,其中上地壳厚度为11.5-14.5km,中地壳厚度为5.6-8.5km,下地壳厚度为6.0-8.2km。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地壳底界面的形态起伏较为明显,其深度为11.5-14.5km,中地壳底界面的深度为18.0-21.7km,莫霍面的深度为26.0-29.5km;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0-8.15km/s,其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加大,至40.0km深时速度为8.38-8.56km/s。对琼北地区的壳幔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中下地壳存在走向北西的低速带,上地幔中的低速区北移,集中到了琼北火山区北端至琼州海峡地区,火山区的中下地壳还存在比较活跃的热运动,热物质可能来源于北部琼州海峡。因此,可以推断曾经作用于探测区下的岩浆应源自于地震测线北部地区的地幔。同时深入了解整个雷琼地区合理尺度的壳幔结构特征及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对整个雷琼地区(特别是海口及其邻近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意义重大。
二、琼北第四纪玄武岩中微型地幔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琼北第四纪玄武岩中微型地幔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条件 |
1.1.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1.1.2 研究区自然条件 |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项目依托及选题 |
1.2.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选题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1.3.2 蛇绿岩研究现状 |
1.3.3 永珠蛇绿岩带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岩石地层特征 |
2.3 构造位置及构造演化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 野外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测试 |
3.2.1 成矿元素分析 |
3.2.2 岩矿鉴定分析 |
3.2.3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3.2.4 同位素定年分析 |
第4章 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 |
4.1 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 |
4.1.1 地质特征 |
4.1.2 岩石学特征 |
4.1.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4.2 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的演化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 |
4.2.1 演化特征 |
4.2.2 构造环境判别 |
第5章 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构造及演化 |
5.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5.1.1 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 |
5.1.2 分界断裂特征 |
5.1.3 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 |
5.2 地质构造发展史 |
5.3 永珠蛇绿岩带的演化历程 |
第6章 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成矿远景 |
6.1 矿产概况及特征 |
6.1.1 矿产概况 |
6.1.2 矿产及分布特征 |
6.2 主要矿产讨论 |
6.2.1 沉积变质型布且拉铁铜矿床 |
6.2.2 热液型补嘎错铅多金属矿点 |
6.2.3 热液型芒热隆巴铜矿点 |
6.2.4 金矿化萨卡1 号金矿(化)点 |
6.2.5 基性岩墙群中(贯入式)石英脉型铜矿化-昌拉铜矿点 |
6.3 区域成矿规律 |
6.3.1 成矿地质背景 |
6.3.2 找矿远景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藏北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依托的研究项目 |
1.6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羌塘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 |
2.2.2 羌塘地区古生代地层 |
2.2.3 羌塘地区中生代地层概况 |
2.2.4 羌塘地区新生代地层概况 |
2.3 区域新生代火山岩 |
第3章 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及时空演化 |
3.1 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带状迁移 |
3.1.1 羌塘火山岩带 |
3.1.2 中昆仑—可可西里火山岩带 |
3.1.3 西昆仑—东昆仑火山岩带 |
3.2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系列组成特征 |
3.3 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
第4章 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4.1 火车头山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1.1 火山岩地质特征 |
4.1.2 岩石组合和矿物组成特征 |
4.1.3 火车头山火山岩地质年代 |
4.2 鱼鳞山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2.1 火山岩地质产状 |
4.2.2 岩石组合和矿物组成特征 |
4.3 戈木错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学特征 |
4.3.1 火山岩地质产状 |
4.3.2 岩石组合和矿物组成特征 |
4.4 白榴碧玄岩、碱玄岩中橄榄石捕掳晶的成因特征 |
4.4.1 捕掳晶证据 |
4.4.2 橄榄石捕虏晶成因分析 |
4.4.3 橄榄石捕掳晶中近菱形石英的成因研究 |
第5章 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源区性质 |
5.1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1 火车头山地区火山岩 |
5.2.2 鱼鳞山地区火山岩 |
5.2.3 戈木错地区火山岩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5 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6章 白榴碧玄岩脱水熔融实验 |
6.1 实验简介 |
6.2 实验设备与过程 |
6.2.1 实验设备 |
6.2.2 实验样品分析方法 |
6.3 实验条件 |
6.3.1 样品特征 |
6.3.2 样品制备 |
6.3.3 实验组装 |
6.3.4 实验过程 |
6.4 实验结果 |
6.4.1 白榴碧玄岩1~3GPa脱水熔融实验结果 |
6.4.2 实验结果的平衡分析 |
6.4.3 实验结果对岩浆源区组成的约束 |
6.5 实验、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源区判定 |
6.5.1 西昆仑现今岩石圈厚度对白榴碧玄岩岩浆起源深度的限定 |
6.5.2 白榴碧玄岩稀土元素组成对熔融过程的约束 |
第7章 羌塘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讨论 |
7.1 羌塘30Ma前后岩浆源区性质的转变 |
7.2 岩浆起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
7.2.1 大陆岩石圈双倍增厚的必要条件 |
7.2.2 岩石圈地幔蠕变速率对岩石圈增厚幅度的约束 |
7.2.3 地壳增厚对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之间的温度梯度的影响 |
7.2.4 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与造山带岩石圈极限厚度 |
7.2.5 羌塘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宫山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质遗迹特征、演化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1.3 研究价值 |
1.2 文献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火山岩地质遗迹研究 |
1.2.2 南宫山地区相关地质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线路 |
1.5 创新点与完成的工作量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次研究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学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地势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1.6 动植物资源 |
2.2 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2.2.1 地貌景观大类 |
2.2.2 地质构造大类 |
2.2.3 水体景观大类 |
2.2.4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
2.3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
2.3.1 中新元古代时期 |
2.3.2 晚寒武世到晚奥陶纪世 |
2.3.3 早志留纪世至晚志留世 |
2.3.4 泥盆纪到白垩纪 |
2.3.5 古近纪到第四纪 |
2.4 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
2.4.1 区域构造带的基本特征 |
2.4.2 区域构造带运动学特征 |
2.4.3 区域构造层划分 |
2.4.4 褶皱构造特征 |
2.5 区域地层描述 |
2.5.1 紫阳—平利地层小区 |
2.5.2 高滩—兵房街地层小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岩相学特征及典型剖面 |
3.2.1 南宫山滔河口组岩相学特征 |
3.2.2 典型剖面特征 |
3.3 地球化学特征 |
3.4 碱性玄武岩源区特征 |
3.4.1 碱性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成因 |
3.4.2 碱性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 |
3.5 碱性玄武岩岩浆演化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山岩地质遗迹的类型、特征和评价 |
4.1 火山岩地质遗迹类型 |
4.1.1 火山岩石类地质遗迹 |
4.1.2 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 |
4.2 火山岩地质遗迹的特征 |
4.2.1 火山岩地质遗迹景观特征 |
4.2.2 火山岩地质遗迹分布特征 |
4.3 火山岩地质遗迹评价 |
4.3.1 评价方法确定 |
4.3.2 确定评价对象样本矩阵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山岩石类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
5.1 形成机制 |
5.1.1 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5.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形成环境的指示 |
5.1.3 火山活动时代分析 |
5.1.4 古火山活动中心分析 |
5.1.5 古火山喷发方式推测 |
5.1.6 隆升剥蚀特征分析 |
5.2 演化过程 |
5.2.1 中新元古代大陆边缘裂解及褶皱基底形成 |
5.2.2 晚震旦世— 志留纪被动大陆边缘裂陷盆地演化 |
5.2.3 华力西-燕山期拆离、推覆、走滑变形演化 |
5.2.4 喜马拉雅期断块升降再造 |
5.2.5 第四纪时期外动力作用改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火山岩崩塌类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
6.1 形成机制 |
6.1.1 构造背景 |
6.1.2 物质基础 |
6.1.3 新构造运动 |
6.1.4 外动力条件 |
6.1.5 地形地貌条件 |
6.2 发育阶段 |
6.2.1 抬升与崩塌解体阶段 |
6.2.2 崩塌崩离阶段 |
6.2.3 崩塌垮落阶段 |
6.2.4 崩塌堆积阶段 |
6.2.5 崩后滑坡阶段 |
6.3 演化模式 |
6.3.1 形成过程 |
6.3.2 形成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质遗迹保护 |
7.1 自然灾害分析 |
7.1.1 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
7.1.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7.1.3 地质灾害防治 |
7.1.4 其它自然灾害概况 |
7.2 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 |
7.2.1 保护分区划分原则 |
7.2.2 保护分区划分 |
7.3 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
7.3.1 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
7.3.2 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
7.3.3 地质遗迹保护步骤 |
7.4 生态环境与其它景观保护 |
7.4.1 水资源环境与水体景观保护 |
7.4.2 生物资源保护 |
7.4.3 人文景观保护 |
7.4.4 生态环境保护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回顾 |
2近期主要研究进展 |
2.1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 |
2.2新生代玄武岩的成因与西太平洋俯冲 |
3展望 |
3.1新生代火山活动与西太平洋俯冲之间关系 |
3.2沿重力梯度带分布的晚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 |
3.3火山灰年代学与年轻火山岩的定年 |
3.4用火山灰研究岩浆演化 |
(5)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条件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分析方法 |
3.2.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3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巴毛穷宗火山岩的矿物学特征 |
4.1 橄榄石、金云母和单斜辉石的矿物学特征 |
4.2 矿物化学 |
4.2.1 分析方法 |
4.2.2 橄榄石的矿物化学 |
4.2.3 金云母的矿物化学 |
4.2.4 单斜辉石斑晶的矿物化学 |
第5章 巴毛穷宗火山岩的成因及意义 |
5.1 矿物平衡温压条件的估算 |
5.1.1 橄榄石斑晶的温度计算 |
5.1.2 单斜辉石斑晶的温度、压力计算 |
5.2 绿核辉石的成因 |
5.3 岩浆作用判别 |
5.4 岩浆源区性质 |
5.4.1 原生岩浆 |
5.4.2 源区性质 |
第6章 羌塘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晚新近纪南海西北缘板内玄武岩基本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现状 |
1.3.1 南海研究现状 |
1.3.2 板内玄武岩的研究 |
1.3.2.1 板内玄武岩概述 |
1.3.2.2 板内玄武岩分类 |
1.3.2.3 板内玄武岩特征 |
1.3.2.4 板内玄武岩指示意义 |
1.3.3 南海周缘晚新近纪玄武岩研究 |
1.3.3.1 南海西北缘雷琼地区玄武岩 |
1.3.3.2 南海西缘昆嵩地区玄武岩 |
1.3.3.3 南海海山 |
1.4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雷琼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活动 |
2.2 越南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活动 |
第三章 雷琼、昆嵩板内玄武岩野外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3.1 雷琼、昆嵩野外样品采集及地质概况 |
3.2 雷琼、昆嵩板内玄武岩岩相学特征 |
3.2.1 雷琼板内玄武岩岩相学特征 |
3.2.2 越南板内玄武岩岩相学特征 |
3.2.3 板内玄武岩包体岩相学特征 |
第四章 雷琼、昆嵩板内玄武岩时代厘定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测试方法 |
4.2 雷琼、越南板内玄武岩年代讨论 |
4.3 雷琼、昆嵩板内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玄武岩包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3.1 包体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2 包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雷琼、昆嵩板内玄武岩产出构造环境 |
4.4.1 雷琼玄武岩构造环境 |
4.4.2 越南玄武岩构造环境 |
4.4.3 包体构造环境 |
附表 |
第五章 讨论 |
5.1 南海及西北缘板内玄武岩与地幔柱 |
5.2 南海及西北缘新生代两期板内玄武岩的对比研究 |
5.2.1 南海演化中的三水盆地玄武岩 |
5.2.2 两期板内玄武岩岩石物理特征对比 |
5.2.3 两期板内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5.2.3.1 常量元素对比 |
5.2.3.2 过渡元素对比 |
5.2.3.3 两期玄武岩同位素对比特征 |
5.2.4 对两期板内玄武岩认识 |
5.3 板内玄武岩特征与南海的演化关系 |
附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7)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老王寨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1.2.2 地幔流体及其作用研究现状 |
1.2.3 矿床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重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构造单元及其演化 |
2.1.2 深大断裂系统及其演化 |
2.2 遥感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
2.2.1 遥感地质特征 |
2.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层概况 |
2.4 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概况 |
2.5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概况 |
2.6 成矿作用与矿产概述 |
第3章 老王寨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与岩石组合特征 |
3.2 地质构造特征 |
3.3 岩浆岩组合与岩石特征 |
3.4 变质岩组合与岩石特征 |
3.5 矿床的控矿与赋矿特征分析 |
3.6 矿体特征 |
3.7 矿石特征 |
3.8 围岩蚀变 |
3.9 主要矿段基本特征 |
第4章 矿床岩矿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成矿作用中流体微观踪迹物质特征 |
5.1 黑色不透明物质岩相学特征 |
5.2 黑色不透明物质超显微特征和成分分析 |
5.3 黑色不透明物质的地幔流体属性 |
5.4 地幔流体作用与成矿关系 |
第6章 成矿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1 样品采集、制备和测试 |
6.1.2 流体包裹体类型 |
6.1.3 各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 |
6.2 流体包裹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6.2.1 温度、盐度和密度 |
6.2.2 压力和就位深度 |
6.3 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特征 |
6.3.1 激光拉曼光谱成份分析 |
6.3.2 流体化学成分类型 |
6.3.3 流体的酸碱度 |
6.3.4 流体的氧化还原电位 |
6.3.5 流体的氧逸度和硫逸度 |
6.4 金活化迁移形式 |
6.5 金沉淀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 |
第7章 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演化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机制研究 |
7.1 成岩成矿时代讨论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
7.2.1 S 同位素示踪 |
7.2.2 C、O 同位素示踪 |
7.2.3 H、O 同位素示踪 |
7.2.4 锶、钕、铅同位素示踪 |
7.2.5 稀有气体同位素示踪 |
7.2.6 硅同位素示踪 |
7.3 地幔流体作用及其演化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机制讨论 |
7.4 成矿模型 |
第8章 老王寨金矿深部找矿潜力预测 |
8.1 地质构造条件 |
8.2 深部隐伏矿体判断依据 |
8.3 主要矿段深部找矿潜力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8)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地貌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及面积统计原理 |
2.2 统计方法应用验证 |
2.3 地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中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分布规律 |
3.1 中国中部 |
3.1.1 大兴安岭地区 |
3.1.2 锡林郭勒地区 |
3.1.3 华北北缘(广义的汉诺坝玄武岩) |
3.2 中国东部 |
3.2.1 东北地区 |
3.2.2 华东地区 |
3.2.3 雷琼地区 |
第四章 中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与地貌关系初步探讨 |
4.1 中国中部 |
4.1.1 中国中部地区玄武岩出露区地貌特征 |
4.1.2 中国中部玄武岩出露区重力布格异常特征 |
4.1.3 中国中部玄武岩地表响应讨论 |
4.2 中国东部 |
4.2.1 东北及华东地区玄武岩出露区地貌特征 |
4.2.2 东北及华东地区玄武岩出露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4.2.3 东北及华东地区玄武岩地表响应讨论 |
4.2.4 雷琼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地区地貌特征 |
4.2.5 雷琼地区布格重力异常图特征 |
4.2.6 雷琼地区地表响应特征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分布规律汇总 |
5.2 地貌特征 |
5.3 地表响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9)新疆巴楚爆破角砾岩筒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过程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及岩石学特征 |
2 分析方法与结果 |
2.1 橄榄石 |
2.2 单斜辉石 |
2.3 角闪石 |
2.4 金云母 |
3 讨论 |
3.1 矿物来源:捕掳晶或斑晶 |
3.2 包体成因 |
3.2.1 异源包体 |
3.2.2 同源包体 |
3.3 与中国东部含矿金伯利岩对比 |
3.3.1 矿物学对比 |
3.3.2 含矿性对比 |
3.4 岩浆演化及其物理化学条件 |
4 结论 |
(10)琼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背景和内容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2 琼北地区地质构造概况及地震剖面位置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构造概况 |
2.3 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位置 |
2.4 地震波激发及数据采集仪器 |
3 资料的分析处理 |
3.1 震相的对比分析 |
3.2 一维地壳模型的建立 |
3.2.1 平均速度的求取 |
3.2.2 地壳界面深度的计算 |
3.2.3 Pg 波走时反演(W-H 方法) |
3.2.4 反射波走时反演(PLUCH 方法) |
3.2.5 一维地壳结构模型的建立 |
3.3 二维非均匀介质地壳模型计算 |
3.4 二维地壳速度结构与构造 |
3.4.1 上地壳结构 |
3.4.2 中地壳结构 |
3.4.3 下地壳结构 |
3.4.4 上地幔上部 |
3.5 地壳结构和断裂构造 |
3.5.1 地壳结构特征 |
3.5.2 基底断裂 |
3.5.3 地壳深部断裂 |
4 主要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1.1 上地壳结构 |
4.1.2 中地壳结构 |
4.1.3 下地壳结构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琼北第四纪玄武岩中微型地幔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与成矿[D]. 任强. 吉林大学, 2019(10)
- [2]藏北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研究[D]. 张蕊. 吉林大学, 2018(12)
- [3]南宫山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质遗迹特征、演化及保护研究[D]. 张阳. 长安大学, 2017(01)
- [4]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回顾与展望[J]. 徐义刚,樊祺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4)
- [5]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构造演化[D]. 范乐夫. 吉林大学, 2015(08)
- [6]晚新近纪南海西北缘板内玄武岩基本特征研究[D]. 袁晓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 [7]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研究 ——以滇西新生代老王寨金矿为例[D]. 邓碧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地貌响应[D]. 陈霞玉. 南京大学, 2014(03)
- [9]新疆巴楚爆破角砾岩筒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过程的约束[J]. 程志国,张招崇,张东阳,黄河. 地质学报, 2013(08)
- [10]琼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D]. 孟祥丽. 东华理工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