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MPLS L2 VPN的VPLS应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楠[1](2021)在《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信网络飞速发展的现状对数据中心的网络质量、运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骨干网使用的VPLS技术将网络全连接,这样的方式存在消耗网络资源、容易引起ARP洪泛的缺陷,后续的演进中提出了将MAC学习迁移到控制层、使用BGP通告对端的EVPN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性能。NP芯片使用微码编程,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和高效的计算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转发层要求,所以采用NP芯片与CPU共同参与MAC学习的方案实现MPLS EVPN的底层驱动。本论文的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MPLS EVPN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重点对MPLS特性和L2/L3VPN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讲解。(2)针对NP芯片的特点和网络需求,设计了NP芯片L2 VPN和L3 VPN业务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通用处理流程。首先提出上行方向业务转发的设计方案,重点描述了业务转发的具体流程和设计思路,接着提出下行方向业务转发模型,重点阐述了其设计思想和细节处理。(3)设计了EVPN业务处理流程,包括MAC地址学习/转发、EVPN桥接等。定义MAC表、转发表、老化表等表项,引入了阻塞信息、老化机制、Flush机制完成MAC地址学习,复用二层业务流程实现转发。(4)初步形成了EVPN叠加SRv6隧道的转发方案。(5)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功能测试,并且分析了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可以得知,本论文中的设计方案均可以实现业务流量转发的需求,方案可行且有效。应用本文中设计的方案后,性能版本中初步测试结果,源MAC学习的速率大约是1300个/秒,可以看出,高端路由器承载业务的能力得到显着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转发效率,有潜力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也使未来EVPN的承载成为可能。
陈丹妮[2](2019)在《BGP EVPN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VPN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来解决传统专用网络必须具有端到端物理链路的缺陷,并通过建立在公共网络平台上的逻辑网络实现专有网络。VPLS作为传统L2VPN在链路冗余、组播通信、易用性等多方面都有严重限制,不能满足随虚拟化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互联需求。针对VPLS技术应用中的缺陷,EVPN提出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为以太网业务部署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模型,这使运营商能够在高带宽,复杂QoS和有保证的SLA等方面满足不断变化的演进需求,使网络更具可扩展性。本论文基于传统方法以及当今主流技术的分析,将MP-BGP作为EVPN的控制平面,VXLAN作为EVPN的数据平面,实现了适用于云数据中心和大型的云计算服务的BGP EVPN技术。文章主要论述了:(1)BGP EVPN方案的设计实现过程,MP-BGP作为EVPN控制平面利用路由信息同步功能,减少消除重叠网络中的流量泛洪。(2)EVPN数据平面VXLAN实现方法,主要包括:VXLAN通信机制、隧道建立、集中式网关部署和分布式网关部署的流量转发过程的实现。(3)EVPN多归连接DF选举算法的分析比较,以及不同EVPN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过程。(4)通过IGMP代理优化EVPN组播子网内的IP多播过程,减少EVPN网络中的IGMP消息洪泛,实现IGMP代理的多活多归场景下的,IGMP加入同步、离开同步的实现过程。(5)BGP EVPN技术的单机基本功能,复杂组网场景功能,以及相关性能的测试及实现。
朱晓艺[3](2018)在《MPLS L2VPN业务在PTN设备上的实现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VPN技术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许多大型企业对于组建企业专网的需求,但这种基于ATM或帧中继技术的VPN技术存在依赖专用传输介质、部署复杂、网络建设成本高等缺点,无法满足企业对于网络灵活性、扩展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基于MPLS技术的MPLS VPN逐渐受到广泛青睐,其中MPLS L2VPN技术以其组网方式简单易实现,可扩展性强,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等优越性能脱颖而出,成为VPN技术的新亮点。伴随着移动承载网络逐渐向分组传送网演进与发展的趋势,各大设备提供商开始争相研究并推出支持MPLS L2VPN业务传输的PTN设备。因此本文选取MPLS L2VPN业务在PTN设备上的实现为研究课题,基于一款集中式PTN设备,设计出了一个应用于设备转发层面的可以支持MPLS L2VPN业务的转发模型,重点研究如何在PTN设备上实现用户业务数据的透明传输,以及MPLS标签添加、删除、替换等功能,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介绍了一款集中式PTN设备的框架结构及其使用的软件架构,针对该设备设计出了其完成MPLS L2VPN两种基本类型的业务转发时所需实现的各功能。(2)设计了一个可以支持MPLS L2VPN业务转发的整体模型,并按功能将其划分为L2VPN创建、数据接入与转发、MPLS标签处理等几个模块,介绍各模块的组成,各自实现的功能,以及为创建各配置块所设计的接口函数和代码实现流程,同时设计了实现相关的MAC地址学习、线性1:1保护等功能的接口函数。(3)针对MPLS L2VPN两种常用的业务类型,模拟了各自的实际组网场景,设计整体测试方案,验证了应用该转发模型的PTN设备对用户二层数据报文的处理能力、MPLS标签转发过程中相应的标签处理能力,以及通过LSP1:1、PW1:1等线性保护技术对MPLS L2VPN业务所实现的业务保护能力。本文所研究设计的MPLS L2VPN业务转发模型的软件实现由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C语言完成。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转发模型的PTN设备可以满足目前城域传送网承载MPLS L2VPN业务时对PTN设备提出的行业要求。
周星屹[4](2017)在《模拟光网络环境下IP RAN单机及互通的测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光接入的移动网络宽带化和IP化的发展,全IP已经成为了融合化、全业务承载网的基石。IPRAN基于IP技术来做移动网络的承载,并且参考传统SDH(同步光网络)的一些优势,在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增强,使得其在光网络的灵活性、扩展性以及安全性方面有了一定的优势,伴随着LTE进入运营商的网络,IP RAN迎来了机遇发展期。LTE网络对承载网络的IP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点到点传输类解决方案,IP RAN具有综合化、融合化承载的优势。根据上述情况,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根据集团统一部署,积极进行IPRAN的设备性能测试,本论文来源于该项目。本文首先从运营商网络的整体发展趋势入手,介绍了基于光网络的IPRAN的发展背景以及技术体系架构,并详细对比其与PTN、MSTP等技术的实验原理、相对优势以及关键技术。之后本文详细介绍了 IPRAN的相关技术,如MPLS、VLL、VPLS等,对三层光网络结构进行了概述,并且对联通网研院测试时所使用的测试仪表的测试分类和指标进行了阐明,再后,按照测试拓扑图连接测试设备,利用测试仪表对厂商设备进行模拟光网络环境下单机设备以及互通测试。最后,结合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剖判,总结出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厂商设备在光通信性能表现上的差异性,再根据本次测试分析对下次测试进行优化和展望。
谭建锋[5](2016)在《IP-RAN SDN自动部署技术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移动回传网络的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业务的日益多样化,IP RAN (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络IP化,在国外的叫法是Mobile Backhaul)作为一种比较完美的承载技术,运用十分广泛,世界主流运营商纷纷采用IP RAN来承载各自的综合业务。IP RAN基于IP/MPLS技术标准体系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运营商的城域网、骨干网和承载网络中。IP RAN具有承载效率高,支持点到多点间通信,扩展性好等优点,也能满足承载网络在高带宽提供、三层网络功能提供、IP化和带宽化等业务要求,可以很好的作为3G (3rd Generation,第三代数字通信)及LTE (Long Term Evolution,3GPP长期演)基站的回传网络,但是随着3GLTE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些年4G (4rd Generation,第四代数字通信)的突起,IP RAN网络的高可用性和运维复杂等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同时由于受制于传统网络设备的“垂直式”封闭设计,对新业务响应慢,对于客户的需求反馈也比较滞后。本文通过研究和运用SDN技术特性及NETCONF技术来解决IP RAN网络现期所遇到的运维难和新业务部署慢这两个主要问题,从而达到自动部署IP RAN网络的目的。针对IP RAN网络运维,本文引入NETCONF这一标准协议作为SDN的南向接口,更加灵活地调度网络设备接口。同时,为了能够在IP RAN网络中更加准确地查找设备和快速定位故障,本文引入SDN控制器技术来获取IP RAN网络的全局网络拓扑,集中管理设备和故障排查,能够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从而减低IP RAN网络运维难度,进一步提升自动部署IP RAN网络的能力。针对IP RAN网络新业务部署,本文通过运用SDN控制器来灵活定制业务服务,将业务APP化且能够相互独立部署,弱化业务之间的耦合。同时,本文采用NETCONF技术来操作设备开放的接口,打破原有设备的封闭式设计,无需协商开放新接口和更换设备的运行环境,大大缩短新业务的部署周期,从而能加快自动部署IP RAN网络的速度。本论文根据上述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DN的IP RAN自动部署,为了验证此系统的可行性,本文使用多台虚拟设备来模拟L2VPN接入L3VPN的组网测试,其中使用SOUPUI来替代SDN控制器集中部署业务,使用TestCenter测试仪打流来测试组网的稳定性,使用NETCONF作为SDN控制器与网络设备的接口调度协议。经上述测试,在SDN的控制下的L2VPN和L3VPN能够相互通信,从而验证了IP RAN SDN组网的正确性,同时50ms左右的故障恢复时间验证了IP RAN SDN组网的稳定性和健壮性,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该系统在某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也进一步验证了SDN技术实现自动部署IP RAN网络的可行性。
王婷[6](2016)在《基于BGP/MPLS的以太网VPN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在早期网络架构中,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中心之间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广域网链路互联,这些链路跨越广域网上多个三层网关,是标准的三层链路,他们共用同一段私有地址空间,却必须通过出口路由器的NAT功能协助才能传递数据,无法直接通信。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这种跨越三层网关的网络逐渐不能满足新业务的需求,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链路除了要达到以往的带宽、时延等要求外,还提出了衍生二层网络的需求,使得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链路是一个二层通信,这种需求被赋予一个新的专业名词——DCI(数据中心互联)。VPLS技术的出现正是着眼于在现有的广域链路上实现一个二层通道,但VPLS在多归属、冗余、组播、简化配置、负载分担、多路径等上存在缺陷,而这些功能对数据中心很重要。于是又产生了新的技术——集成L2和L3服务的BGP/MPLS-Based Ethernet VPN。本文主要研究实现基于BGP/MPLS的EVPN功能的方案。为此,首先从EVPN的技术原理出发,分析其具体工作过程。在此前提下,介绍现有的MPLS L2 VPN和MPLS L3 VPN技术,了解MPLS VPN基础,并通过对比,分析其相似点和不同点。随后针对EVPN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总结EVPN的优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EVPN的功能需求,提出概要设计和总体实现方案,将EVPN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对各个模块以及模块间的交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最终实现MP-BGP扩展模块以及EVPN管理模块的功能。对于数据转发模块,针对数据转发流程以及相关的硬件表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在路由器系统中集成EVPN模块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测试EVPN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案能够实现EVPN控制平面基本功能。
卢斌杰[7](2014)在《基于TTCN-3的MPLS L2VPN协议测试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PLS L2VPN是指利用MPLS技术在骨干网上实现的虚拟二层网络。在MPLS L2VPN配置过程中使用的协议多样复杂,各厂商又对协议实现互相保密,这就使得不同厂商设备在对接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故,因此就需要对实现MPLS L2VPN所需用到的协议进行研究和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测试,保证在混合组网时各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和一致。本课题来自于通信企业的实际需求,TTCN-3语言是一种在协议测试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脚本语言,本文中所开发的测试工具即基于TTCN-3语言编写。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被测系统的研究被测系统为高端路由器操作系统上的L2VPN模块,其又可细分为VPLS及VPWS子模块,所用到的信令协议包括MP-BGP和LDP。在文中对其主要技术特点及实现方法进行了梳理,在这基础上再通过对其使用的信令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握了协议设计的细节,确定了协议测试需求。2.测试系统的开发在确定测试需求后,完成了测试方案的设计并细化完成测试用例的设计工作。然后搭建了基于TTCN-3的测试系统及环境,利用TTCN-3语言进行了测试自动化套件的编码实现工作。3.组网实验及问题分析设计组网及实验,用此系统对路由交换设备进行了实测,对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
钱炫宇[8](2011)在《基于MPLS第二层VPN的组网测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VPN是指基于MPLS在骨干网上构建虚拟专用网(VPN),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的VPN业务的技术,MPLS L2VPN (Layer2 VPN,第二层VPN)是MPLS VPN的一种类型,它使运营商可以在统一的MPLS网络上提供基于不同数据链路层的二层VPN。MPLS L2VPN主要包括了Martini、Kompella、VPLS这三种方式。目前,绝大部分通信厂家生产的设备都能够支持MPLS L2VPN, H3C便是一家以生产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通信设备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绝大部分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产品都支持MPLS L2VPN。MPLS L2VPN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越来越成熟,且已经有了多篇RFC以及相关草案,统一了MPLS L2VPN的标准。但关于MPLS L2VPN的组网测试技术的资料公开得较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在H3C实习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对MPLS L2VPN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并结合较长时间的测试工作经验,对MPLS L2VPN的几种主要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组网测试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模块的相关内容和国际上关于MPLS L2VPN的协议标准,然后对MPLS L2VPN的几种主要解决方案进行组网测试研究,包括Martini方式L2VPN、Kompella方式L2VPN和VPLS方式L2VPN,最后结合实验室中的测试结果对测试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章芳芳[9](2011)在《基于LDP和BFD的H-VPLS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对其骨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IP网络不仅能够提供电子上网、邮件等服务,还能够提供实时性业务。MPL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集成了ATM交换和IP路由技术,简化了数据转发过程,缩短了数据转发的时间,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MPLS主要应用于MPLS流量工程和MPLS VPN等。MPLS VPN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大网络中,为大行业用户提供跨省跨国的VPN网络服务。VPLS是一种第二层的VPN技术,是基于MPLS的多点到多点的交换式以太网业务。由于VPLS服务必须在所处骨干网的所有边界路由器之间建立全连接,限制了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利于网络的升级。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了H-VPLS,将VPLS网络进行了分层组网。其基本思想是将VPLS网络划分成接入层和核心层。在H-VPLS网络结构中,只在核心网络中进行逻辑全连接,接入层负责将用户的二层报文接入核心层,这样可以层次化网络拓扑和扩展接入范围。同时,边缘接入设备与核心设备之间配置了备份链路,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本文在H-VPLS的系统中运用双向转发检测(BFD),使H-VPLS系统的主备链路切换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网络故障的检测恢复速度,而且对报文的丢包率方面也有着明显的改进效果,满足了高实时性业务所要求的秒级以下的快速故障恢复能力。
秦念[10](2011)在《基于MPLS的二层VPN研究与软件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PN是不同地点的主机和系统组成的网络。在过去,连接这些站点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由服务提供商提供的ATM或帧中继专线。VPN服务在传统上是在服务供应商网络中使用ATM和帧中继等协议以直接转发的形式提供的。最近,服务供应商一直在寻找创建VPN的替代技术。为了支持二层VPN服务,MPLS协议族如LDP,RSVP-TE必须支持由Martini方式提出的LSP和LDP协议和Kompella方式提出的扩展BGP协议。MPLS需要支持特定虚电路的协商。本文首先通过分析MPLS L2VPN相较于MPLS L3VPN的优势,确定以MPLS L2VPN为重点研究方向。针对MPLS L2VPN的两种实现方式:Matini和Kompella,从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以Martini方式实现MPLS L2VPN。最后,结合实习所在公司的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在公司软件平台上,完成MPLS L2VPN模块的移植,并通过测试来验证代码的基本功能。
二、基于MPLS L2 VPN的VPLS应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PLS L2 VPN的VPLS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概况 |
1.2.2 国内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MPLS EVPN相关技术介绍 |
2.1 BGP协议 |
2.1.1 BGP-4 协议 |
2.1.2 MP-BGP协议 |
2.2 MPLS VPN技术 |
2.2.1 MPLS特性 |
2.2.2 MPLS L2VPN |
2.2.3 BGP/MPLS IP VPN |
2.3 EVPN基本原理 |
2.3.1 EVPN概述 |
2.3.2 控制层面 |
2.3.3 转发层面 |
2.3.4 功能与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MPLS基本业务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3.1 设备功能 |
3.2 Fosv5 软件平台构架 |
3.3 NP芯片介绍 |
3.3.1 子系统和数据路径 |
3.3.2 相关表项和引擎 |
3.4 通用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3.4.1 Ingress通用流程 |
3.4.2 Egress通用流程 |
3.4.3 保护倒换 |
3.5 L2VPN业务转发的微码设计 |
3.5.1 VPWS |
3.5.2 VPLS |
3.6 L3VPN业务转发的微码设计 |
3.7 MPLS VPN业务转发的实现 |
3.7.1 L2VPN测试与分析 |
3.7.2 L3VPN测试与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MPLS EVPN业务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4.1 NP芯片预处理的设计与实现 |
4.2 MAC地址学习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4.2.1 预处理流程 |
4.2.2 MAC学习流程 |
4.2.3 学习报文上送 |
4.3 MAC老化流程 |
4.3.1 Aging机制 |
4.3.2 Flush机制 |
4.4 桥接业务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4.4.1 桥接原理 |
4.4.2 EVPN的桥接 |
4.5 加锁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4.6 普通业务的 MAC 处理与MPLS EVPN的 MAC 处理 |
4.7 测试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EVPN叠加SRv6 隧道 |
5.1 SRv6 背景介绍 |
5.2 SRv6 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5.2.1 SRv6 原理 |
5.2.2 流程设计 |
5.3 EVPN over SRv6 的微码设计 |
5.4 实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2)BGP EVPN技术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4 本课题的组织架构 |
2 VPN技术分析 |
2.1 虚拟专用网络概述 |
2.1.1 VPN隧道协议 |
2.1.2 VPN多级组网场景 |
2.2 L3VPN技术介绍 |
2.3 L2VPN技术分析比较 |
2.3.1 MPLS L2VPN技术 |
2.3.2 VPLS与 EVPN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EVPN相关技术 |
3.1 EVPN技术概述 |
3.2 BGP协议原理 |
3.2.1 BGP消息类型 |
3.2.2 BGP有限状态机 |
3.2.3 多协议BGP |
3.2.4 EVPN前缀路由 |
3.3 VXLAN技术 |
3.3.1 VXLAN基本概念 |
3.3.2 VXLAN通信机制 |
3.3.3 VTEP远端发现和租户地址学习 |
3.4 本章小结 |
4 BGP EVPN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BGP EVPN VXLAN网络 |
4.2 MP-BGP EVPN控制平面 |
4.2.1 总体框架结构 |
4.2.2 BGP邻居建立处理流程 |
4.2.3 BGP路由处理流程 |
4.3 BGP EVPN邻居建立 |
4.4 EVPN建立VXLAN隧道 |
4.5 EVPN VXLAN数据平面 |
4.5.1 集中式网关流量转发 |
4.5.2 分布式网关流量转发 |
4.6 EVPN多归连接及DF选举 |
4.7 EVPN网络间互通 |
4.7.1 VXLAN EVPN和 MPLS EVPN互通 |
4.7.2 EVPN和 IPVPN互联 |
4.8 本章小结 |
5 EVPN组播优化方案 |
5.1 IGMP代理的必要性 |
5.2 BGP组播路由构造 |
5.2.1 选择组播以太网TAG路由 |
5.2.2 IGMP加入同步路由 |
5.2.3 IGMP离开同步路由 |
5.3 IGMP代理 |
5.3.1 IGMP通告代理 |
5.3.2 IGMP查询代理 |
5.4 多活多归连接机制 |
5.4.1 IGMP加入同步 |
5.4.2 IGMP离开同步 |
5.5 本章小结 |
6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EVPN基本功能测试 |
6.1.1 VTEP VXLAN转发功能测试 |
6.1.2 IBGP EVPN路由传递及VXLAN转发表构建 |
6.1.3 EBGP EVPN路由传递及VXLAN转发表构建 |
6.2 集中式网关组网功能测试 |
6.3 分布式网关组网功能测试 |
6.4 EVPN组播IGMP代理功能测试 |
6.5 EVPN路由表项容量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3)MPLS L2VPN业务在PTN设备上的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MPLS L2VPN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MPLS L2VPN相关技术原理 |
2.1 MPLS VPN技术 |
2.1.1 MPLS VPN技术相关原理 |
2.1.2 MPLS VPN的分类及对比 |
2.2 MPLS L2VPN技术 |
2.2.1 MPLS L2VPN技术实现原理 |
2.2.2 MPLS L2VPN的基本业务类型 |
2.3 MPLS-TP技术原理 |
2.3.1 MPLS-TP技术概述 |
2.3.2 多业务承载技术PWE3 |
2.3.3 传输隧道LSP |
2.4 本章小结 |
3 软件系统结构及MPLS L2VPN业务功能设计 |
3.1 集中式PTN设备简介 |
3.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3.3 MPLS L2VPN业务相关功能设计 |
3.3.1 VPWS功能设计 |
3.3.2 VPLS功能设计 |
3.3.3 MAC地址学习功能设计 |
3.3.4 线性保护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MPLS L2VPN转发模型设计及实现 |
4.1 MPLS L2VPN转发模型的设计 |
4.2 L2VPN的创建 |
4.3 业务转发处理设计与实现 |
4.3.1 UNI侧数据接入与转发 |
4.3.2 NNI侧数据接入与转发 |
4.3.3 LSP标签的处理 |
4.3.4 PW标签的处理 |
4.4 MAC地址学习功能的实现 |
4.4.1 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 |
4.4.2 MAC地址老化 |
4.5 线性1:1 保护功能的实现 |
4.5.1 保护组的创建 |
4.5.2 保护倒换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MPLS L2VPN业务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MPLS L2VPN业务测试 |
5.1.1 VPWS业务测试 |
5.1.2 VPLS业务测试 |
5.2 MAC地址学习测试 |
5.3 保护业务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4)模拟光网络环境下IP RAN单机及互通的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通信网络 |
1.2 IPRAN技术的研究背景 |
1.3 IPRAN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的安排 |
2 IP RAN功能及定义 |
2.1 IP RAN定义 |
2.2 IPRAN各功能平面 |
2.3 IPRAN技术特色 |
2.3.1 IP RAN标准协议接口 |
2.3.2 时钟 |
2.3.3 QoS机制 |
2.4 IPRAN与其他技术的比较 |
2.4.1 IP RAN与MSTP对比 |
2.4.2 IP RAN与PTN对比 |
2.4.3 IP RAN与TDM/SDH对比 |
3 IP RAN相关技术介绍 |
3.1 MPLS技术 |
3.2 VPN技术 |
3.2.1 二层MPLS VPN |
3.2.2 三层MPLS VPN |
3.3 VLL技术 |
3.3.1 产生背景 |
3.3.2 原理及网络架构 |
3.4 VPLS技术 |
3.4.1 产生背景 |
3.4.2 原理及网络架构 |
3.5 PWE3技术 |
3.5.1 静态PW和动态PW |
3.5.2 单跳PW和多跳PW |
4 IP RAN的光网络结构及测试仪表介绍 |
4.1 三层光网络结构 |
4.1.1 核心层 |
4.1.2 汇聚层 |
4.1.3 接入网 |
4.2 测试仪表介绍 |
4.3 测试分类及指标 |
4.3.1 丢包率 |
4.3.2 吞吐量 |
4.3.3 延迟 |
4.3.4 背对背帧 |
5 模拟光网络环境下IP RAN单机设备测试 |
5.1 测试内容及场景描述 |
5.2 测试设备配置 |
5.2.1 QoS配置要求 |
5.3 综合测试检查 |
5.4 测试验证 |
5.4.1 ACL功能验证 |
5.4.2 QoS功能验证 |
5.4.3 可靠性测试 |
6 模拟光网络环境下IP RAN设备互通测试 |
6.1 测试目的及方案 |
6.1.1 互通测试拓扑及测试步骤 |
6.1.2 P设备测试拓扑及测试步骤 |
6.2 被测厂商业务组织方案 |
6.2.1 单厂家网络内部组织及保护方案 |
6.2.2 跨厂家业务与保护配置 |
6.3 测试结果验证 |
6.3.1 接入环断纤 |
6.3.2 汇聚环断纤 |
6.3.3 汇聚设备断电 |
6.3.4 核心设备断电 |
6.3.5 P设备断电 |
6.4 测试结果总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IP-RAN SDN自动部署技术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目标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IP RAN业务承载技术 |
2.1.1 MPLS技术 |
2.1.2 MPLS L2VPN技术 |
2.1.3 MPLS L3VPN技术 |
2.2 IP RAN可靠性技术 |
2.2.1 PW冗余保护 |
2.2.2 BFD检测技术 |
2.3 SDN相关技术 |
2.3.1 SDN架构 |
2.3.2 SDN实现方案 |
2.3.3 SDN控制器和北向接口技术 |
2.3.4 南向接口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PW+L3VPN非联动解决方案及SDN解决方案 |
3.1 传统综合业务承载方案 |
3.2 PW+L3VPN业务承载方案 |
3.2.1 PW+L3VPN业务实现方案 |
3.2.2 PW+L3VPN业务保护方案 |
3.2.3 MPLS L2VPN接入MPLS L3VPN实现 |
3.3 IP RAN SDN自动部署解决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 RAN SDN自动部署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4.1 IP RAN SDN系统架构设计 |
4.2 NETCONF模块设计 |
4.2.1 模块数据结构设计 |
4.2.2 模块内部流程设计 |
4.3 MPLS L2VPN用户态模块设计 |
4.3.1 模块数据结构设计 |
4.3.2 模块内部流程设计 |
4.4 MPLS BFD模块设计 |
4.4.1 模块数据结构设计 |
4.4.2 模块内部流程设计 |
4.5 L2VFIB模块设计 |
4.5.1 模块数据结构设计 |
4.5.2 模块内部流程设计 |
4.6 L2VFW模块设计 |
4.6.1 模块数据结构设计 |
4.6.2 模块内部流程设计 |
4.7 VE口模块实现 |
4.7.1 模块数据结构设计 |
4.7.2 模块内部流程设计 |
4.8 IP RAN SDN配置组网实现 |
4.8.1 L2VPN进程使能 |
4.8.2 VSI配置 |
4.8.3 PW模版创建 |
4.8.4 PW创建 |
4.8.5 VE口配置 |
4.8.6 AC绑定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P RAN SDN模拟组网的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方案整体介绍 |
5.2 组网测试实验平台的搭建 |
5.3 IP RAN SDN组网连通性测试 |
5.3.1 组网ping测试 |
5.3.2 部分关键报文分析 |
5.4 IP RAN SDN组网可靠性测试 |
5.4.1 PW主备切换测试 |
5.4.2 丢包率和恢复时间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BGP/MPLS的以太网VPN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MPLSVPN技术 |
2.1 MPLS原理 |
2.2 MPLSVPN技术 |
2.2.1 BGP/MPLSVPN技术 |
2.2.2 VPLS技术 |
2.2.3 EVPN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VPN工作原理 |
3.1 EVPN网络架构 |
3.2 EVPN网络初始化 |
3.2.1 基本参数 |
3.2.2 MP-BGPEVPNNLRI |
3.3 基于MAC的转发模型 |
3.3.1 基于VLAN的业务接口 |
3.3.2 VLAN绑定业务接口 |
3.3.3 VLAN敏感的业务接口 |
3.4 基于MPLS的转发模型 |
3.4.1 基于MPLS转发模型对基于VLAN的业务接口的影响 |
3.4.2 基于MPLS转发模型对VLAN绑定业务接口的影响 |
3.4.3 基于MPLS转发模型对VLAN敏感业务接口的影响 |
3.5 两种转发模型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VPN网络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需求分析 |
4.2 总体设计 |
4.3 数据平面转发 |
4.3.1 硬件转发需求 |
4.3.2 数据转发流程 |
4.4 控制平面主要功能实现 |
4.4.1 实例的创建、删除、更新 |
4.4.2 ES自动发现和DF选举 |
4.4.3 快速收敛和水平分割 |
4.4.4 别名和备用路径 |
4.4.5 MAC学习 |
4.4.6 MAC移动 |
4.4.7 BUM优化 |
4.4.8 MP-BGP相关扩展 |
4.5 EVPN实验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7)基于TTCN-3的MPLS L2VPN协议测试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MPLS L2VPN简介 |
1.2 协议测试简介 |
1.3 本文背景及意义 |
1.4 本文组织 |
2 背景技术概述 |
2.1 MPLS技术简述 |
2.2 MPLS L2VPN技术简述 |
2.3 MPLS L2VPN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被测系统研究 |
3.1 网络操作系统 |
3.2 信令及RFC |
3.3 LDP协议 |
3.3.1 发现消息 |
3.3.2 会话消息 |
3.3.3 通告消息 |
3.3.4 通知消息 |
3.4 BGP协议 |
4 基于TTCN-3语言的测试集设计 |
4.1 TTCN-3简介 |
4.2 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4.2.1 测试需求分析 |
4.2.2 测试点测试用例设计 |
4.2.3 测试构架设计 |
4.2.4 ASN设计 |
4.2.5 测试端口设计 |
4.2.6 常量定义 |
4.2.7 报文模板定义 |
4.2.8 工程结构及编码 |
4.3 本章小节 |
5 实验及测试结果分析 |
5.1 实验组网及准备 |
5.1.1 组网 |
5.1.2 测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2.1 交换机端配置准备 |
5.2.2 脚本端配置准备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报文为按照协议进行封装 |
5.3.2 系统收到异常报文后出错 |
5.3.3 系统收到特定结构的报文处理有误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MPLS第二层VPN的组网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MPLS概述 |
1.2 MPLS VPN概述 |
1.2.1 MPLS L2VPN |
1.2.2 MPLS L3VPN |
1.3 本文背景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文组织 |
第二章 MPLS L2VPN技术综述 |
2.1 MPLS L2VPN综述 |
2.1.1 Martini方式的L2VPN |
2.1.2 Kompella方式的L2VPN |
2.1.3 VPLS方式的L2VPN |
2.2 MPLS L2VPN应用场景 |
2.3 MPLS L2VPN标准 |
第三章 Martini方式L2VPN组网测试研究 |
3.1 Martini方式基本组网测试研究 |
3.1.1 Martini方式基本组网 |
3.1.2 Martini方式基本组网测试分析 |
3.1.3 Martini方式基本组网测试方案 |
3.2 Martini方式冗余链路测试研究 |
3.2.1 Martini方式冗余链路组网 |
3.2.2 Martini方式冗余链路组网测试分析 |
3.2.3 Martini方式冗余链路组网测试方案 |
第四章 Kompella方式L2VPN组网测试研究 |
4.1 Kompella方式组网 |
4.2 Kompella方式组网测试分析 |
4.3 Kompella方式组网测试方案 |
第五章 VPLS方式L2VPN组网测试研究 |
5.1 VPLS方式全连接型组网测试研究 |
5.1.1 VPLS方式全连接组网 |
5.1.2 VPLS方式全连接组网测试分析 |
5.1.3 VPLS方式全连接组网测试方案 |
5.2 VPLS方式分层组网测试研究 |
5.2.1 VPLS方式分层组网 |
5.2.2 VPLS方式分层组网测试分析 |
5.2.3 VPLS方式分层组网测试方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项目 |
(9)基于LDP和BFD的H-VPLS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H-VPLS 系统的网络基础 |
2.1 MPLS 技术的产生及应用 |
2.1.1 MPLS 技术 |
2.1.2 基于MPLS 技术的VPN 应用 |
2.2 H-VPLS 系统 |
2.2.1 H-VPLS 的提出背景 |
2.2.2 H-VPLS 系统中PW 的建立 |
2.2.3 H-VPLS 的基本传输构件 |
第三章 BFD 技术 |
3.1 BFD 的产生背景 |
3.2 BFD 工作原理 |
3.3 BFD 运行模式 |
3.4 BFD 报文格式 |
3.5 BFD 会话状态机与会话建立 |
第四章 H-VPLS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概述 |
4.2 H-VPLS 控制层面模块设计 |
4.2.1 VPLS 的PW 和AC 交换模型 |
4.2.2 H-VPLS 系统设计框图 |
4.2.3 H-VPLS 系统运行设计 |
4.2.4 接口设计 |
4.2.5 数据结构与主要流程设计 |
4.3 H-VPLS 报文转发流程设计 |
4.3.1 报文封装 |
4.3.2 报文处理 |
4.3.3 数据转发过程 |
第五章 BFD 技术应用于H-VPLS 系统 |
5.1 概述 |
5.2 H-VPLS 系统的PW 冗余备份机制 |
5.2.1 UPE 和NPE 之间的链路备份 |
5.2.2 H-VPLS 系统PW 状态机 |
5.3 BFD 检测与通知 |
5.3.1 分布式系统BFD 工作基本原理图 |
5.3.2 LDP 创建BFD 会话 |
5.3.3 BFD 通知链路缺陷 |
5.4 BFD 技术运用于H-VPLS 的主备PW 切换 |
5.4.1 利用LDP 协议检测UPW |
5.4.2 利用BFD 检测UPW |
第六章 基于LDP BFD 的H-VPLS 系统验证 |
6.1 测试方案 |
6.2 环境描述 |
6.3 组网测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MPLS的二层VPN研究与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MPLS 技术原理 |
2.1 MPLS 基本概念及技术 |
2.1.1 MPLS 的关键技术 |
2.1.2 MPLS 基本原理 |
2.2 MPLS 的体系结构 |
2.3 MPLS 的转发流程 |
2.4 MPLS 的技术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PLS VPN 原理 |
3.1 传统VPN 技术 |
3.1.1 VPN 定义与分类 |
3.1.2 VPN 相关技术 |
3.2 MPLS VPN 概述 |
3.2.1 MPLS VPN 基本概念与原理 |
3.2.2 基于MPLS 的二层VPN 技术 |
3.2.3 基于MPLS 的三层VPN 技术 |
3.3 MPLS VPN 与传统VPN 比较 |
3.4 MPLS L3VPN 与MPLS L2VPN 分析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PLS 的二层VPN 分析 |
4.1 Martini 方式的MPLS VPN |
4.2 Kompella 方式的MPLS VPN |
4.3 Martini 方式与Kompella 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PLS 二层VPN 的设计 |
5.1 开发工具和软件平台 |
5.2 总体结构设计 |
5.3 MPLS 相关模块的设计 |
5.3.1 二层VPN 数据库设计 |
5.3.2 轮询任务设计 |
5.3.3 LDP 模块设计 |
5.3.4 数据转发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PLS 二层VPN 的主要模块实现 |
6.1 数据转发的实现 |
6.1.1 客户侧收发包 |
6.1.2 网络侧收包转发 |
6.2 LDP 的实现 |
6.2.1 CLIT 任务 |
6.2.2 LDP 任务 |
6.2.3 RRT 任务 |
6.3 轮询任务的实现 |
6.4 协议测试 |
6.4.1 MPLS 性能转发 |
6.4.2 L2 VPN 下增加一个Martini 交换信息 |
6.4.3 LDP 向对等体通告标记映射消息 |
6.4.4 Martini 交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四、基于MPLS L2 VPN的VPLS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D]. 王嘉楠.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BGP EVPN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 陈丹妮.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9(06)
- [3]MPLS L2VPN业务在PTN设备上的实现研究[D]. 朱晓艺.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8(05)
- [4]模拟光网络环境下IP RAN单机及互通的测试[D]. 周星屹.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1)
- [5]IP-RAN SDN自动部署技术实现研究[D]. 谭建锋. 东南大学, 2016(03)
- [6]基于BGP/MPLS的以太网VPN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婷.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6(04)
- [7]基于TTCN-3的MPLS L2VPN协议测试系统设计与研究[D]. 卢斌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8]基于MPLS第二层VPN的组网测试研究[D]. 钱炫宇. 南京大学, 2011(10)
- [9]基于LDP和BFD的H-VPLS系统研究[D]. 章芳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11(10)
- [10]基于MPLS的二层VPN研究与软件实现[D]. 秦念.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