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地层划分的综合地层学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1](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指出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高少锋[2](2017)在《江西德兴斑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文中提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和构造信息是遥感找矿的地质依据,本文以江西德兴斑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为研究对象,以DEM和OLI影像为基础数据,对构造信息和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及分析,主要探讨了分形方法相比传统方法上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势,为区域找矿提供了更全面的找矿信息。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研究区构造信息的特征,本文选用DEM数据和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做准备。利用DEM数据进行计算机自动提取线性构造,结合选择OLI 753假彩色合成图像作为目视解译底图,对研究区的构造信息进一步提取及分析。(2)分析研究区蚀变矿物光谱特征,针对德兴铜多金属矿集区的蚀变类型,将蚀变矿物划分为比值法的铁化因子、硅化因子、泥化因子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含羟基或铁染蚀变矿物因子,分别提取各蚀变信息,并对其5种蚀变因子进行二次主成分分析,得到研究区混合蚀变信息。(3)本文选取基于门限法和分形方法分别提取上述各遥感蚀变信息成果,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剔除混合蚀变信息中的部分假异常信息,最终获取研究区的混合蚀变信息成果。(4)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对研究区提取的构造信息和蚀变信息进行分析和验证,并对遥感找矿信息作进一步空间分析,最终获取德兴地区的构造、蚀变等信息,其与岩性、矿床分布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构造的发育程度及围岩蚀变异常信息仍然是成矿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信息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作为找矿的一种地质记录,其蚀变异常信息不仅具有分形特征而且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相比其他传统方法,如门限法,分形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对遥感蚀变异常信息进行合理分级,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分形方法为地质工作者在研究遥感蚀变信息中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的技术以及准确进行选取阈值的新方法。
江超强[3](2016)在《江西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大雾塘矿区处于大湖塘矿集区的中心部位,为最近几年才发现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以细脉浸染型白钨矿为主,兼有石英大脉型、云英岩型及隐爆角砾岩型。本文在总结大雾塘钨矿区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主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综合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因机制,初步建立该矿区的成矿模式,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大雾塘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具有高硅、碱性、强过铝质、高分异的特征,为S型花岗质岩石;斑状花岗岩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亏损Ti、Ba、Sr、Nb为特征,而中粗粒白云母花岗岩、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均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a为特征,强烈亏损Ba、Ti,轻微亏损Sr、Zr;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较大,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较明显的铕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右倾斜的海鸥型配分趋势;燕山期花岗质岩体的源区以泥质岩为主,而斑状花岗岩源区相对含较多的砂屑岩。(2)大雾塘矿区石英脉从早到晚分可分为钾长石-黑钨矿-石英脉(Ⅰ阶段)、白钨矿-硫化物-石英脉(Ⅱ阶段)、碳酸盐-石英脉(Ⅲ阶段)三个阶段:ⅠⅢ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分布在215245℃、185215℃、155215℃;Ⅰ、Ⅱ阶段流体盐度无明显差别,集中分布在3.5%5.5%Na Cleqv,Ⅲ阶段流体集中区间为2%4%Na Cleqv;ⅠⅢ阶段成矿流体密度呈升高趋势,集中区间依次为0.860.88g/cm3、0.880.92g/cm3、0.900.94g/cm3。钻孔由深部到地表,包裹体均一温度具较明显的降低趋势,压力也具降低趋势,而盐度不具规律性变化。另外,成矿流体在演化的过程中经历了沸腾作用、与低温低盐度大气降水混合作用,表明其物理化学条件经过多次变化,这可能是钨发生沉淀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3)激光拉曼光谱显示,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H4、N2,还含有少量的CO2气体,表明钨多金属矿可能在较为还原的环境下沉淀形成。(4)通过对大雾塘矿区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非常小,δDVSMOW值介于-71.3‰-65.4‰之间,δ18OH2O值介于1.61‰3.65‰之间,在δD-δ18OH2O关系图中均落在岩浆水区域的左侧,说明大雾塘钨矿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并混合部分的大气降水;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可能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也有部分是深源甲烷转化而来;根据铅同位素组成及有关参数研究表明,铅具有多来源的特征,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混合了少量的上地壳物质。(5)通过对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岩成矿年龄和成矿机制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将大雾塘矿区成矿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矿作用主要与斑状花岗岩有关,第二阶段成矿则主要与中粗粒白云母花岗岩、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等有关,并建立了该矿区的成矿模式图。
章森桂,张允白,严惠君[4](2015)在《《中国地层表》(2014)正式使用》文中研究表明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在"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基础上,历经八年的编制,最近正式发布《中国地层表》(2014)。《中国地层表》建立了中国年代地层系统与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精确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各地质时期岩石地层的展布状况,各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年龄、生物地层序列(列数列各阶期的主导化石门类的组合序列)、磁性地层、地质事件、海平面升降等的变化特征。《中国地层表》(2014)是实用性很强的全国统一的多重划分地层表,是地质行业的重要标准规范,充分反映了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我国地层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参考了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地层学研究、地质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张克信,潘桂棠,何卫红,肖庆辉,徐亚东,张智勇,陆松年,邓晋福,冯益民,李锦轶,赵小明,邢光福,王永和,尹福光,郝国杰,张长捷,张进,龚一鸣[5](2015)在《中国构造-地层大区划分新方案》文中指出中国大陆是由泛华夏陆块群、劳亚和冈瓦纳2个大陆边缘、3个大洋(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洋陆转换逐渐集合长大而成的.在中国大陆增生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大洋岩石圈板块构造向大陆岩石圈构造转换、增生、碰撞聚集,形成了以华北、塔里木、扬子为核心的3个陆块(地台)区、8个造山系(阿尔泰-兴蒙、天山-准噶尔-北山、秦-祁-昆、羌塘-三江、冈底斯、喜马拉雅、华夏、台东)镶嵌组成的复式大陆.在造山系中,还包含了大洋消亡、陆陆碰撞形成的6个对接带(额尔齐斯-西拉木伦、南天山、宽坪-佛子岭、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雅鲁藏布、江绍-郴州-钦防).根据中国大陆的上述地史演化特点,提出按陆块区(地台区)、造山带区和对接带区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造山带区洋-陆转化时间、生物古地理区系、地层类型与地层序列等9条原则进行全国构造-地层大区综合区划新方案.上述3大陆块区、6大对接带和8大造山系构成了中国大陆的17个构造-地层大区.
史志刚[6](2014)在《江西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位于扬子块体东南部的“江南造山带”是扬子与华夏两个古老块体于元古代时期碰撞而形成的巨型构造带。庐山地区是“江南造山带”构造体系中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对于分析整个“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以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为框架,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收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及实验测试,系统解决了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认识,其中主要结论和创新性成果如下: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限定了星子岩群原岩的沉积下限是806Ma,定位于武陵运动(820±Ma)构造转换面之上,属于板溪期沉积地层。本文最新的研究结果改变了前人将星子岩群作为扬子古块体东南缘出露的古老变质结晶基底的观点,也基本否定了将星子岩群作为“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古老变质核的前提。同时,此最新成果也证实前人关于观音桥片麻状花岗岩与星子岩群之间的侵入关系需要重新审视。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精确测定了汉阳峰组的成岩年龄为838+4Ma,将汉阳峰组定位在武陵运动(820±Ma)构造转换面之下的双桥山群下部层位。结合筲箕洼组和汉阳峰组的年代测定结果及地球化学成分和产出构造环境分析,将筲箕洼组与汉阳峰组统一划分为一个多期喷发的新元古代早期滨海-陆相裂谷型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可以与皖南溪口群下部,以及湘东冷家溪群下部相对比。庐山垄筲箕洼组细碧角斑岩化岩石组合从构造环境到形成时代与“江南造山带”中皖南伏川蛇绿岩、鄣源超基性岩、湖南文家市基性岩类似,可以相互对比。首次根据野外观测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确定庐山地区在~840Ma正处于大陆边缘弧后裂谷火山口附近的位置,属滨海到陆相环境,是火山弧向弧后小洋盆的过渡区。火山喷发以裂隙式间歇喷溢为主,伴有强烈的爆发作用。庐山地区出露双桥山群横涌组和计林组。双桥山群横涌组以上层位原岩形成时限稍晚,最可能在832~823之间。横涌组原生沉积构造特征表明本组沉积环境属较为活动的海盆环境。计林组属海进体系域至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形成期间沉积的凝缩层。庐山地区保留的南华系地层不全,较明确的只有莲沱组与南沱组。莲沱组基本层序特征构成海进相序,南沱组反映冰川后退-前进交替特征。对庐山地区局限出露的新元古代仰天坪组粉砂质泥岩首次开展了较深入研究。根据有限的同位素定年结果结合野外层位关系将仰天坪组初步划定为横涌组与莲沱组之间的新元古代地层。通过对仰天坪组野外特征分析,结合地球化学成分构造环境投图的结果,推断仰天坪组沉积环境是新元古代板溪期火山弧后的深水海盆。在总结前人“江南造山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最新的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结果,重建了庐山地区自新元古代早期至南华纪的年代地层格架,提出了“江南造山带”中、东段包括庐山地区在内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模式。
周豪[7](2014)在《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野外露头实测、地震资料分析、钻井资料、岩性编录和室内镜下分析、实验等,对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南华系进行划分与对比,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根据沉积特征、岩性组合划分为三个分区:康滇分区,秦岭-大别山分区,湘渝黔分区;其中康滇区最大厚度可达4000-5000m,为裂陷沉积的产物;发育溢出相玄武岩-英安岩和火山碎屑岩;秦岭-大别山区为河流-冰湖和冰湖冰碛岩沉积和少量的火山碎屑岩。湘渝黔发育浅水-深水海湾或泻湖沉积,发育黑色含碳质锰质板岩。并对该区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分为两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为莲沱组到大塘坡组,MSC2为南沱组和陡山沱组,其中陡山沱组可以进行区域对比。根据沉积相和岩性等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沉积相,冰前期——莲沱组为河、湖相沉积相;对古城组和南沱组两套含砾岩系探讨了砾石的成因为冰碛产物,得出其沉积环境为大规模冰川覆盖的沉积环境;间冰期——大塘坡组为深水还原环境;并探讨了沉积和构造演化特征:中元古代早期至晚期,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分离,古华南洋形成。中元古代末至新元古代初,“晋宁-四堡”运动使古华南洋开始关闭。新元古代早期末,新元古代华南裂谷盆地开始发育。
尹崇玉[8](2013)在《中国南华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国际对比》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年表成冰系目前标定的下界年龄(850Ma)是一个未定的前寒武纪界线年龄(GSSA),真正底界层型(GSSP)还有待国际地层委员会成冰系地层分会深入工作后确定。近年来,新元古代成冰系(Cryogenian)底界和内部划分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1)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基本限定成冰纪除广泛发育早冰期("Sturt")和晚冰期("Marino")的大致时限外,在大致750-720Ma时段还出现局部小范围的冰期杂砾岩沉积;(2)进一
尹崇玉,高林志[9](2013)在《中国南华系的范畴、时限及地层划分》文中研究说明南华系是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审议通过,介于震旦(埃迪卡拉)系和青白口系之间的一个系级年代地层单位,地层范围是原震旦系下统含有新元古代冰积杂砾岩的地层。"南华系"名称来源于刘鸿允先生称谓的"南华大冰期"。由于近年来在华南和新疆获得了大量南华系SHRIMP锆石U-Pb年龄资料,结合莲沱组及其相当层位碎屑建造中发现指示寒冷气候的化学地层证据,南华系底界确定为出现新元古代最早冰期寒冷事件杂砾岩或与之相当的碎屑岩建造的下界;同时依据在华南和新疆所获得的南华系同位素年龄和化学地层资料,以及南华系所出现冰期或寒冷事件的地层序列,将南华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中、上三统。下统时限为725780Ma,中统时限为660725Ma,上统时限为635660Ma。南华系的下、中、上三统分别相当全球新元古代Kaigas冰期(≈770735Ma),Sturtian冰期(≈715680Ma),Marinoan冰期(≈660635 Ma)。依据目前的同位素年龄资料,南华系底界年龄被厘定为780Ma;顶界年龄即震旦系底界年龄为635Ma。
陈诚[10](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结合野外岩性观察、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金粟山组中赋存的火山凝灰岩样品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测试,并绘制相关的判别图,分析凝灰岩的源岩属性和形成的构造背景环境。此外,采用逐步判别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锆石SHRIMP U-Pb测年,对金粟山组中分布的火山凝灰岩与北美上密西西河谷地区分布的Millbrig、Deicke、Elkport和Dickeyville四层着名钾质斑脱岩进行同源性研究。同时对金粟山组碳酸盐岩进行碳氧同位素研究,建立该地区的碳同位素地层格架,探讨晚奥陶世全球古气候变化特征。西陵沟剖面和赵老峪剖面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该地区上奥陶统地层系统复杂,沉积相变较明显。研究区涉及岩性组有泾河组、金粟山组和桃曲坡组,重点为金粟山组,其岩性主要为薄层暗色灰岩,局部富集硅质条带灰岩及少量页岩和重力流成因的砾屑灰岩,为深水碳酸盐岩相沉积。该组含多层火山凝灰岩,其新鲜面颜色为橙黄色—土黄色,摸起来手感光滑柔润,具有纹层层理,厚度在数厘米范围内。矿物成分分析显示,凝灰岩主要由粘土矿物和非粘土矿物组成。前者主要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矿物;后者为锆石、石英、方解石和高岭石等矿物组成。化学元素测试表明,火山凝灰岩含较高的K2O,平均含量大于3.5%,并相对富集Th、U等微量元素。根据上述特征分析,该火山凝灰岩为钾质斑脱岩。应用Ga-Zr/TiO2和Nb/Y-Zr/TiO2源岩判别图,表明本区钾质斑脱岩的源岩为流纹英安岩,属于中酸性岩浆成因;结合Zr-TiO2和Y-Nb构造背景判别图,显示其形成于同碰撞火山岛弧环境中。对XLG-124.5、XLG-115.7、ZLY-106.3和ZLY-110.2钾质斑脱岩样品进行SHRIMP U-Pb测年,分别取得了(451.5±4.9)Ma、(465±8.3)Ma、(457.5±5.1)Ma和(452.1±5.1)Ma谐和年龄。结合目前Millbrig和Deicke斑脱岩已取得的测年数据,说明XLG-124.5、ZLY-110.2和Millbrig、ZLY-106.3和Deicke斑脱岩形成于相同时代,但采用逐步判别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显示:金粟山组中赋存的斑脱岩与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地区分布的Millbrig、Deicke、Elkport和Dickeyville四层着名斑脱岩并不具有同源性质。根据此时期秦岭造山带演化特征,推测本区分布的钾质斑脱岩源岩可能来自沿商—丹洋盆北缘展布的火山弧喷发。而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发生的强烈沉降和沉积转换可能与北秦岭弧后盆地的拉伸与扩张密切相关。西陵沟剖面金粟山组X7段碳同位素正异常的偏移量为2.11‰、X1段为2.45‰;赵老峪剖面的Z3段碳同位素正异常表现为双峰式偏移形态,上下偏移幅度分别4.86‰和4.93‰。据生物地层和SHRIMP测年约束,X7和Z3段的碳同位素正异常可能代表GICE偏移,而X1段可能为MDICE偏移。晚奥陶世时期气候变化可能与此时期活跃的火山活动有关。
二、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地层划分的综合地层学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地层划分的综合地层学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2)江西德兴斑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造信息提取 |
3.1 线性构造类型和基本特征 |
3.1.1 线性构造类型 |
3.1.2 线性构造特征 |
3.2 线性构造的解译标志 |
3.3 线性构造的解译方法 |
3.3.1 DEM线性构造解译 |
3.3.2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
3.3.3 构造解译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蚀变矿物光谱信息 |
4.1 矿物反射光谱原理 |
4.2 蚀变矿物类型 |
4.3 蚀变矿物光谱特征 |
4.3.1 与羟基有关的蚀变矿物 |
4.3.2 与铁染有关的蚀变矿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
5.1 遥感数据源 |
5.2 影像预处理 |
5.2.1 辐射定标 |
5.2.2 大气校正 |
5.2.3 影像裁剪 |
5.2.4 掩膜处理 |
5.3 蚀变因子的建立 |
5.3.1 比值蚀变因子 |
5.3.2 主成分分析蚀变因子 |
5.3.3 二次主成分分析蚀变因子 |
5.4 蚀变信息提取 |
5.4.1 基于门限法的蚀变信息提取 |
5.4.2 基于分形理论的蚀变信息提取 |
5.4.3 门限法与分形理论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 |
5.5 空间分析及验证 |
5.5.1 聚类分析 |
5.5.2 地质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江西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其方法、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1.3.3 主要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晋宁期岩浆岩 |
2.3.2 燕山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构造特征 |
3.2 岩浆岩特征 |
3.2.1 晋宁期花岗闪长岩 |
3.2.2 燕山期花岗岩 |
3.3 矿体特征 |
3.4 矿石特征 |
3.5 围岩蚀变 |
3.6 成矿阶段 |
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4.3 岩浆源区 |
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 样品的选取、测试及研究方法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其分类 |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 |
5.3.1 成矿流体温度与盐度 |
5.3.2 成矿流体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
5.3.3 成矿流体密度、压力及深度 |
5.4 激光拉曼分析 |
5.5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6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分析测试方法 |
6.2 氢-氧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铅同位素 |
7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 控矿因素 |
7.1.1 岩浆岩因素 |
7.1.2 构造因素 |
7.1.3 蚀变因素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地层表》(2014)正式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地层表》(2014)的编制过程 |
2 《中国地层表》的内容 |
3 《中国地层表》的特点 |
4 《中国地层表》的重要意义 |
4.1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最新的和最具权威性的地层划分对比框架和国内外地层对比意见 |
4.2为地质部门提供了一个行业标准 |
4.3 《中国地层表》是地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资料 |
(5)中国构造-地层大区划分新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划原则 |
2 各构造-地层大区特征简介 |
2.1 阿尔泰-兴蒙构造-地层大区(I) |
2.2 额尔齐斯-西拉木伦构造-地层大区(II) |
2.3 天山-准噶尔-北山构造-地层大区(III) |
2.4 南天山构造-地层大区(IV) |
2.5 塔里木构造-地层大区(V) |
2.6 华北构造-地层大区(VI) |
2.7 宽坪-佛子岭构造-地层大区(VII) |
2.8 秦-祁-昆构造-地层大区(VIII) |
2.9 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IX) |
2.10 扬子构造-地层大区(X) |
2.11 江绍-郴州-钦防构造-地层大区(XI) |
2.12 华夏构造-地层大区(XII) |
2.13 台东构造-地层大区(XIII) |
2.14 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构造-地层大区(XIV) |
2.15 冈底斯构造-地层大区(XV) |
2.16雅鲁藏布构造-地层大区(XVI) |
2.17喜马拉雅构造-地层大区(XVII) |
3 结论 |
(6)江西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区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论文预期研究目标 |
六、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一、地层 |
二、岩浆岩 |
三、变质岩 |
四、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
第三章 星子岩群地层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讨论 |
一、星子岩群概述 |
二、原岩沉积时代和变质时代分析 |
三、地层单位对比关系 |
四、星子岩群大地构造意义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庐山垄群地层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讨论 |
一、筲箕洼组特征分析 |
二、汉阳峰组特征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仰天坪组地层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讨论 |
一、岩石学特征 |
二、地层单位时代划分对比关系 |
三、仰天坪组沉积环境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桥山群和南华系地层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讨论 |
一、双桥山群地层特征及构造环境 |
二、南华系莲沱组地层特征及构造环境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区域对比讨论 |
一、新元古代地层区域对比 |
二、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7)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4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分区及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各分区地层 |
3 各地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康滇分区 |
3.2 秦岭-大别山分区 |
3.3 湘渝黔分区 |
4 南华纪裂谷盆地的形成机理 |
4.1 裂谷基的形成阶段 |
4.2 幔柱作用与地堑盆地的形成阶段 |
4.3 裂陷沉降与裂谷体的充填阶段 |
4.4 被动沉降(下拗)与裂谷盖的形成阶段 |
5 地震地层划分和解释 |
5.1 概述 |
5.2 川西地区 |
5.3 川中地区 |
5.4 川东地区 |
5.5 四川盆地内巨厚沉积岩的特征 |
6 岩相类型与古地理演化 |
6.1 沉积相类型 |
6.2 古地理演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南华系的范畴、时限及地层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华系的底界定义 |
二、南华系底界年龄 |
三、南华系的年代地层划分 |
四、华南南华系的区域对比 |
五、讨论与结论 |
(10)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钾质斑脱岩研究现状 |
1.2.1 钾质斑脱岩定义及特征 |
1.2.2 钾质斑脱岩研究状况 |
1.3 奥陶纪碳同位素偏移特征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概况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 |
2.4.1 基底形成阶段(太古宙—古元古代) |
2.4.2 华北克拉通内裂陷槽发育阶段(中、新元古代) |
2.4.3 华北陆表海盆演化(震旦纪—早古古代) |
2.4.4 克拉通坳陷与碰撞边缘形成阶段(晚古生代—中三叠世) |
2.4.5 大型内陆湖盆发育阶段(晚三叠世) |
2.4.6 盆地分离与形成阶段(早侏罗世—第四纪) |
第3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沉积相和研究区特征 |
3.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区沉积相特征 |
3.1.1 环潮坪滨岸粗碎屑相 |
3.1.2 潮坪—内陆棚浅海相 |
3.1.3 中外陆棚相 |
3.1.4 陆棚边缘深水盆地相 |
3.1.5 陆架坡折—台地前坡相 |
3.1.6 深水陆坡浊积相 |
3.1.7 深水盆地相 |
3.2 研究区域特征 |
3.2.1 研究剖面沉积特征 |
第4章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若干地质问题的讨 |
4.1 金粟山组中钾质斑脱岩的基本特征 |
4.1.1 矿物成分和化学元素测试方法 |
4.1.2 样品测试结果 |
4.1.3 钾质斑脱岩的源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环境分析 |
4.2 金粟山组钾质斑脱岩的年龄及标志层意义 |
4.2.1 锆石测试方法 |
4.2.2 SHRIMP测试结果 |
4.2.3 金粟山组中钾质斑脱岩标志层意义 |
4.3 金粟山组斑脱岩的同源性分析 |
4.4 金粟山组沉积古地理背景与北秦岭小洋盆的关系 |
4.5 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特征 |
4.5.1 碳同位素测试方法及结果 |
4.5.2 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可行性分析 |
4.5.3 碳同位素正偏移性质 |
4.5.4 碳同位素偏移对比及其可能的成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地层划分的综合地层学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2]江西德兴斑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D]. 高少锋. 长安大学, 2017(04)
- [3]江西大雾塘钨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 江超强. 东华理工大学, 2016(08)
- [4]《中国地层表》(2014)正式使用[J]. 章森桂,张允白,严惠君. 地层学杂志, 2015(04)
- [5]中国构造-地层大区划分新方案[J]. 张克信,潘桂棠,何卫红,肖庆辉,徐亚东,张智勇,陆松年,邓晋福,冯益民,李锦轶,赵小明,邢光福,王永和,尹福光,郝国杰,张长捷,张进,龚一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2)
- [6]江西庐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D]. 史志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
- [7]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D]. 周豪.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8]中国南华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国际对比[A]. 尹崇玉.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3
- [9]中国南华系的范畴、时限及地层划分[J]. 尹崇玉,高林志. 地层学杂志, 2013(04)
- [10]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D]. 陈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