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旱型稻根系形态与机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洁,华晶晶,黄银琪,王振省,林佩佩[1](2017)在《旱、水稻根系生长对水氮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以粳型旱稻中旱3号及粳型水稻淮稻5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土水势和不同氮素处理组合,比较研究了旱稻、水稻根系生长对水氮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稻的平均根数低于水稻,但平均最长根长、根干质量和根直径显着高于水稻。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旱稻、水稻的平均根数和根干质量均逐渐减少,但旱稻的下降幅度小于水稻。旱稻、水稻根干质量随水分胁迫在耕作层上、下层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在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下,旱稻的平均根数、根直径和根干质量均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水稻为中氮>低氮>高氮,其直径和最长根长均为低氮>中氮>高氮,旱稻根系变化幅度大于水稻。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旱稻和水稻根干质量在耕作层上、下层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幅度不同。旱稻根系主要集中在1020 cm耕作层,水稻根系主要集中在05 cm耕作层。旱稻对水分胁迫钝感,对氮素增减敏感,而水稻表现则相反。
冯芳芳[2](2017)在《两种柑橘砧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分析》文中指出干旱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制约柑橘产业的发展,使用抗旱砧木是提高柑橘耐旱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耐旱性较强的三湖红橘(Citrus tangerina Hort.ex Tanaka)和耐旱性较弱的三湖化红(C.tangerina Hort.ex Tanaka×C.aurantium L.)为研究材料,分析这两种砧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形态、生理生化、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差异。进一步研究柑橘水通道蛋白基因,对基因序列及其在干旱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往往导致三湖红橘和三湖化红的株高、生物量以及叶面积的不同程度下降。但干旱能够提高2种砧木的的根冠比,且三湖红橘升高的幅度更高。干旱胁迫10 d前,2种砧木叶片和根系中的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干旱胁迫25 d时则显着高于对照。除了降低三湖红橘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胁迫导致2种砧木的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酶活分析表明,三湖红橘的叶片POD活性在干旱期间先升高后下降,根系P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三湖化红在干旱后则显着低于对照。2种砧木叶片SOD活性在干旱后均下降,而根系中SOD活性则上升。此外,干旱导致2种砧木叶片CAT活性下降,而三湖化红根系中CAT活性则升高。(2)干旱胁迫下2种砧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和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复水后,三湖红橘Pn、Tr、Cs和Ci均有所恢复但仍显着低于对照。三湖红橘的Y(II)、ETR和Fv/Fm在干旱期间及复水后与对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三湖化红的光化学淬灭qL在干旱后期降低的速度较快,复水后又与对照不存在显着差异,非光化学淬灭NPQ在干旱及复水后显着性的高于对照,而三湖红橘复水后与对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三湖红橘的总根系长、根尖数在干旱及复水期间都与对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三湖化红在干旱后期显着高于对照。三湖红橘的总根体积在干旱期间减少,但总根面积减少的幅度小,复水后也没有比较大的改变。一级侧根长度在三湖红橘干旱胁迫10 d后开始增加,而在三湖化红干旱前期没有变化,干旱20 d时显着下降。除三湖红橘的三级侧根外,2种砧木其余茎级侧根的生长均受干旱抑制。2个品种的根系活力在干旱后期都显着低于对照。复水后,三湖化红的根系活力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而三湖红橘仍然显着低于对照。(3)鉴定出4类共35个AQP基因,不同成员在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等方面具有多样性。表达分析显示,干旱导致三湖红橘叶片中CiPIP1;3/2;2/2;3/2;5/2;7、CiNIP1;1/1;2/4;1/4;2/5;1/6;1、CiTIP2;2/3;1/3;2/4;1、CiSIP2;1的表达量升高,而三湖化红CiPIP2;4/2;8、CiNIP1;1、CiTIP1;2/3;1/5;1、CiSIP1;1基因的表达量往往低于对照。此外,干旱后三湖红橘的根系部CiPIP1;1/1;2/1;4/2;1/2;2/2;3/2;5/2;6/2;8/2;9/2;10、CiNIP1;1/1;2/4;2/5;1/6;1/7;1、CiTIP1;3/2;2/3;1/4;1/5;1、CiSIP1;1基因的表达量升高,而三湖化红CiPIP1;2/2;4/2;7/2;9/2;10、CiNIP1;2/2;1/5;1/6;1/7;1、CiTIP1;1/1;2/2;1/2;2/3;1/3;2/4;1/5;1、CiSIP1;1/2;1表达量下降。对比发现,PIP1;2/2;1/2;2/2;3/2;9/2;10、NIP1;2/5;1/4;2、TIP2;2/3;2/5;1在2种砧木中的表达趋势相反。综上所述,三湖红橘抗旱性强于三湖化红,与其在干旱条件叶面积减少和根系构型等形态结构的改变有关。干旱后渗透物质尤其是叶片脯氨酸的积累和POD酶活性的升高,也有助于三湖红橘对干旱的生理适应。此外,PIP1;2/2;1/2;2/2;3/2;9/2;10、NIP1;2/5;1/4;2、TIP2;2/3;2/5;1基因可能也会影响2种砧木的抗旱性。
查晓扞[3](2017)在《水稻第2号染色体深根比主效QTL-qRDR-2的精细定位》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食。干旱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是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因此,研究节水抗旱稻至关重要。根系是水稻重要的吸水器官,较深的根系分布层可以增加水稻的吸水量,提高水稻的避旱性。对控制深根比基因的精细定位,能够帮助我们揭示抗旱机理,加快节水抗旱稻选育进程,同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自2004年以来利用珍汕97B与IRAT109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并利用213个SSR分子标记构建了覆盖全基因组的图谱。通过多年多点鉴定,共检测到四个深根比主效QTL,分别位于第1、2、4、7号染色体。通过回交,结合目标QTL连锁标记前景选择和全基因组背景选择,构建以珍汕97B为背景,含有目标QTL的4个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深根比主效QTL-q RDR-2进行了精细定位,结果如下:1.BC4F1前景与背景检测:本实验室于2015年春,完成含有目标QTL-q RDR-2的BC4F1构建,结合前景连锁标记及背景标记基因型检测,选择目标区段连锁标记基因型双杂合,背景与珍汕97B尽量相似单株,在63个BC4F1中共筛选出32个单株。2.q RDR-2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及重组交换位置的确定:将含有目的片段的近等基因系BC4F1发展为含有8000株的BC4F2群体,利用初定位区间两侧连锁标记RM6与RM240进行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共筛选出289株重组交换单株。通过分析重组交换单株目标区段标记基因型,发现其中14个标记发生重组,包括22个重组交换单株。3.q RDR-2精细定位:本课题于2016年6月,将22个重组交换单株的自交后代种植于上海金山廊下基地,每个重组交换单株种植42个BC4F3单株。利用“篮子法”对每个单株进行表型鉴定,并结合基因型检测,将QTL-q RDR-2定位于分子标记Q2-323与Q2-12之间,物理距离为570kb。4.第二次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及重组交换位置的确定:为了进一步缩小区间距离,在第一次定位的基础上,利用QTL区间两侧连锁标记Q2-323与Q2-12,从4000个F4单株中,筛选出106个重组交换单株。通过分析重组交换单株目标区段标记基因型,发现其中6个标记发生重组,共包括12个重组交换单株。5.候选基因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本实验室根尖RNA-seq数据,在目标区段预7个候选基因:LOCOs02g48360、LOCOs02g48710、LOCOs02g48770、LOCOs02g49160、LOCOs02g49440、LOCOs02g49460、LOCOs02g49720,其中LOCOS02g49160为已知基因OsPIN1。
李梦达[4](2017)在《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的关系及TaSAB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小麦品种抗旱能力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挖掘利用小麦抗逆基因TaSABP2,以不同抗旱类型品种洛旱6号(抗旱性强)、洛旱8号(抗旱性强)、西农979(抗旱性中等)、矮抗58(抗旱性中等)、郑麦366(抗旱性弱)、郑麦9023(抗旱性弱)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室柱栽试验和大田栽培试验,探索小麦根系纵深生长与品种抗旱能力的关系、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生理特性,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与抗旱性有关的小麦抗逆基因TaSABP2,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实时定量表达检测。结果表明:(1)柱栽条件下小麦根深在挑旗期达最大值,越冬至挑旗期间根系生长速度快。挑旗期和抽穗期不同抗旱类型品种间的根深差异达显着水平,其中抗旱性强的品种最大根深较深;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总根干重和深层根干重小,根系生理活性强。籽粒灌浆期表现为抗旱性越强,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越强。(2)大田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干旱减产率较低,抗旱系数较大,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干旱减产率较高,抗旱系数较小。生育前期干旱的年份处理间的产量水平差异主要是由成穗数的不同引起的,生育后期干旱的年份处理间的产量水平差异主要是由千粒重的不同导致的。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籽粒湿面筋含量、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数等指标的高低及干旱条件下的变化值(或变化百分比)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与品种抗旱性的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取样时间、同一水分处理抗旱性强的品种根系生理活性高于抗旱性弱的品种。(3)克隆到小麦TaSABP2基因,TaSABP2基因的cDNA全长878 bp,开放阅读框807 bp。编码268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9.6 kD,等电点5.91,属于酸性蛋白,原子总数为4165个,分子式为C1338H2081N353O378S15。BLASTX比对表明TaSABP2基因核苷酸及其氨基酸序列与短柄草(XP003567195)核苷酸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TaSABP2基因编码蛋白包含Abhydrolase及PLN02211两个结构域及酶活性中心序列(VVLVGHSLGG),属于Abhydrolase超家族。TaSABP2基因编码蛋白可能定位于叶绿体及细胞质上,属可溶性蛋白。此外,TaSABP2基因编码蛋白有12个丝氨酸、5个苏氨酸、3个酪氨酸可能被磷酸化。无规则卷曲是其蛋白二级结构中最大量的结构元件,α-螺旋、β转角和延伸链分散于整个蛋白质中。TaSABP2基因氨基酸序列同其他9种植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较,发现功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TaSABP2基因编码蛋白三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要结构元件,β转角和延伸链较少。TaSABP2基因的各组织表达量强弱顺序为花药>雌蕊>穗节>颖壳>根>叶>茎;植物激素ABA、BR处理及干旱、盐胁迫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量迅速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未必具有较大的根干重或深层根干重,但根系下扎深且具有较强的深层根根系生理活性,尤其是生育后期的生理活性。产量构成因素、籽粒湿面筋含量、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数等指标的高低及干旱条件下的变化值(或变化百分比)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与品种抗旱性的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成功克隆的小麦TaSABP2基因对小麦的抗逆性有一定作用,为提高其抗旱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蔡丽艳[5](2016)在《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文中研究说明干旱胁迫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文章从植物根系和叶片的形态结构变化两方面,分析了植物如何适应干旱胁迫,增加对水分亏缺的耐受性。
褚光[6](2016)在《不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调控技术》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但另一方面,随着产量的增加,需要加大水肥资源的投入,在生产上往往出现高产、水肥利用效率低的情况。如何实现高产与水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这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植物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形态和生理对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均有重要作用。与地上部相比,人们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及其与水分养分利用的关系了解较少。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的差异及其与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关系,探讨了通过调控水稻根系形态生理、提高水分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8号(杂交粳稻)和非节水抗旱稻品种陵香优18(杂交粳稻)种植于大田,自移栽后10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和重干湿交替灌溉(AWSD)2种灌溉模式。结果表明,在CI下,2个供试品种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根系形态生理(根系生物量与根系氧化力)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AWSD下,旱优8号的根系分布深,根干重、根长密度、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与叶片中Z+ZR含量、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合酶的活性均要显着高于陵香优18。与CI相比,AWSD降低了陵香优18的产量,但对旱优8号产量则无显着影响。在AWSD下,旱优8号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陵香优18提高9.2-13.4%与9.0-13.7%。相关分析表明,根干重与地上部干物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根系氧化力、根系中Z+ZR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叶片中Z+ZR含量、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合酶的活性也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较好的根系性能是节水抗旱稻在AWSD下获得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2.不同氮肥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以粳稻品种云氮3号、连粳7号、武运粳24与甬优2640(杂交粳稻)为材料,观察同一施氮水平(200 kg hm-2)下不同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个品种中,大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甬优2640获得最高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云氮3号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最低。整个生育期较大的10-20cm根层根系生物量、较大的根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较高的叶片中氮代谢酶活性、抽穗期根尖细胞中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以及灌浆期较高的根系氧化力、根系与叶片中Z+ZR的含量以及剑叶净光合速率等是甬优2640获得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原因。3.轻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个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粳稻),扬两优6号(两系杂交籼稻)与甬优2640(杂交粳稻)为材料,种植于大田。自移栽后7 d至成熟期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和轻干湿交替灌溉(AWMD),观察这2种灌溉模式对水稻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相比,AWMD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3个供试品种产量分别提高了5.34%、5.85%和6.62%,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灌溉水量)分别提高了28.9%、25.3%和27.6%。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灌浆期较高的根系氧化力、根系伤流液强度、根系与叶片中Z+ZR的含量、剑叶净光合速率、籽粒中较高的蔗糖合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合酶活性、较大的深层(10-20 cm)根系生物量、较高的分蘖成穗率与叶面积指数。表明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改善水稻根系和地上部植株的生理功能,进而提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4.施氮量与灌溉模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为材料,种植于大田。设置常规灌溉(CI)和轻干湿交替灌溉(AWMD)2种灌溉模式以及低氮(LN,120kghm-2).中氮(MN,240 kg hm-2)以及高氮(HN,360 kg hm-2)3种施氮水平,观察其对根系形态生理及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AWMD+MN组合的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最高。AWMD+MN组合显着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生物量,特别是10-20cm根层根系生物量,并提高了灌浆期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与叶片中Z+ZR含量、剑叶净光合速率以及籽粒中蔗糖合酶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说明AWMD与MN的协同作用改善了根系与地上部生长,进而提高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5.改良技术栽培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杂交粳稻常优5号种植于大田,设置3种栽培模式:不施用氮肥(0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与改良技术栽培。改良技术栽培改良了3种栽培技术:1.增加栽插密度;2.优化氮肥管理;3.轻干湿交替灌溉。结果表明,与当地高产栽培相比,改良技术栽培产量增加17.6-18.5%,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67.0-69.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7-28.3%。改良技术栽培获取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原因主要在于较大的产量库容和根系生物量、较高的分蘖成穗率、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抽穗期根尖细胞中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淀粉体等细胞器、灌浆期较高的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伤流液强度、根系与叶片中较高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以及籽粒中蔗糖合酶以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6.纳米碳对水稻根系性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杂交粳稻甬优2640种植于大田。设置4个纳米碳施用量处理:C0,不施纳米碳;C1,施用纳米碳684 Lhm-2;C2,施用纳米碳1026 Lhm-2;C3,施用纳米碳1710 L hm-2,观察了不同纳米碳施用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碳可以显着提高水稻产量,以C2处理产量最高,但C2处理与C3处理的产量无显着差异。施用纳米碳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干物重与根干重,提高灌浆期水稻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与叶片中Z+ZR含量、剑叶净光合速率以及籽粒中蔗糖合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表明纳米碳可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每公顷施用纳米碳1026 L可以获得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上,根系形态生理与水稻产量及水分养分吸收利用有密切的关系;较深的根系分布、较大的根长密度、较高的根系细胞分裂素(Z+ZR)含量和较强的根系氧化力是水稻高产与水分或养分高效利用品种的重要根系性状;采用轻于湿交替灌溉、综合栽培管理模式或施用纳米碳等措施可以改善水稻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植株的生理功能,进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姜元华[7](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朱琳[8](2014)在《夏蜡梅幼苗耐旱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年生夏蜡梅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四个梯度的土壤含水量,从形态特征、生物量、生理特性、光合荧光特性和细胞器超微结构几个方面研究了夏蜡梅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引种和栽培夏蜡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夏蜡梅幼苗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蔫、干枯甚至死亡现象。轻度干旱下幼苗的生长尚可维持,中度和重度干旱下会受到严重抑制,对根系的抑制作用尤为显着。(2)夏蜡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剧显着下降。干旱处理会抑制夏蜡梅叶绿素的合成。轻度干旱的幼苗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而中度和重度干旱的幼苗由于相对含水量的迅速下降导致叶绿素浓度上升,均在胁迫中期出现显着上升的现象。干旱处理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说明夏蜡梅能够通过调节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例适应轻度或短期的干旱。另外,夏蜡梅的保护酶系统活性能够相互协调清除活性氧,同时丙二醛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相关性显着。渗透调节类物质的含量在胁迫期间均显着上升。(3)干旱胁迫会使夏蜡梅幼苗的光合能力显着降低。各处理的幼苗均出现“午休”现象,重度胁迫的幼苗净光合速率由双峰型变为峰值很小的单峰型。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随着胁迫的加剧,非气孔限制占主导作用。且气孔限制是夏蜡梅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各项荧光参数表明:干旱胁迫会使夏蜡梅将捕获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部分显着减少,用于热耗散的部分显着增加。(4)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夏蜡梅叶肉细胞器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叶绿体较线粒体对干旱更为敏感。(5)主成分分析显示夏蜡梅幼苗对轻度干旱有一定耐受力,中度和重度干旱对其伤害较大。因此,在华东地区将夏蜡梅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推广时,非旱季可以通过适度控水防止其徒长,旱季应注意及时灌溉。
韩迎春[9](2014)在《旱稻种质资源的评价及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提供主要粮食来源。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温升高,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干旱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挑战。因此对抗旱性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旱稻种质资源的评价及早稻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也更为关注。本实验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河南省常用早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指纹图谱构建。前期已明确了第9染色体存在根系抗旱相关的QTL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基因生物学预测信息、水旱稻序列差异筛选可能与早稻根系发育及抗旱相关的基因,并进一步鉴定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38对SSR引物,对河南常用的10个早稻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10个早稻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35-0.90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78,表明旱稻间遗传基础狭窄。利用RM552、RM171、RM5、RM308、RM338、RM17、 RM5877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构建的核心指纹图谱能区分出10个旱稻品种。2、通过水稻基因组测序信息及相关文献,在根系抗旱相关QTL热点区域内获得20个可能与抗旱性相关的基因。对水稻越富、旱稻IRAT109的20个基因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初步筛选到OsWRKY62、OsbHLH1202个可能与旱稻IRAT109根系抗旱有关的候选基因。进而在24个水早稻材料间进行两个候选基因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OsbHLH120在早稻中具有特有的基因序列,且与根基粗、根长存在极显着相关关系。3、OsbHLH120能被不同胁迫诱导表达,且其表达依赖ABA信号途径。水稻越富根系中OsbHLH120基因在ABA和高盐胁迫后表达量显着升高,却对PEG胁迫响应不明显,而叶片中OsbHLH120基因在PEG胁迫后表达量较高;旱稻IRAT109根中的OsbHLH120等位基因能够被3种胁迫诱导,尤其是PEG和高盐胁迫,且PEG胁迫后根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叶片;这可能是水稻中的OsbHLH120基因更多的参与叶中的渗透调节及离子平衡;由于基因序列的改变,早稻中OsbHLH120等位基因则更主要参与根中渗透调节及植株离子平衡,增强旱稻根系的耐旱性。4、在距OsbHLH120基因转录起始密码子下游627-643bp处,早稻与水稻相比存在15个碱基的缺失,根据这一序列特点设计了该基因的功能标记InDel-bHLH120。通过该标记可以有效筛选鉴别含有特异OsbHLH120基因序列的早稻种质资源,也可用于后代分离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综上所述,河南常用早稻品种间遗传基础狭窄,需要引进不同地区的优良早稻种质,拓展育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以培育高产、抗旱的优质品种。筛选出的抗旱候选基因OsbHLH120不仅与早稻根系发育有关,而且能够被不同的胁迫诱导,参与渗透调节及离子平衡调节,增强早稻根系的避旱性与耐早性,但是仍需进一步深入分析旱稻特异OsbHLH120等位基因在抗旱生理调节中的具体调控作用。该基因功能标记InDel-OsbHLH120能够用于抗旱种质的筛选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助于抗旱水稻的培育。
康涛[10](2013)在《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系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干旱敏感型品种花育23号和抗旱型品种花育25号为材料,在防雨棚栽培池内进行土柱栽培试验,设置充足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2个水分处理,分别在播种后30d、50d、75d、103d和132d对地上部植株和不同土层根系样品进行采集,系统研究干旱胁迫对两花生品种根系形态、根系生理生化特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干旱胁迫使两品种地上部干物质重在播种75d后显着降低,对花育25号地上部干物质重在生育前期有促进作用。在两种水分处理下,花育25号的单株根系干物质重在全生育期显着大于花育23号。干旱胁迫使花育23号根系干物质重在全生育降低,而对花育25号根系干物质重在生育前期有促进作用。2)随生育的推进花育25号的单株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达峰值的时间晚于花育23号,说明花育25号抗衰老能力大于花育23号。两种水分处理下,花育25号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高于花育23号。在播种50d以后,与充足灌水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使花育23号的各根系特征指标均降低,但使花育25号的根系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在生育末期增加。3)两种水分处理下,花育25号各土层内根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大于花育23号,干旱胁迫使两品种020cm土层内根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旺盛生长期显着地降低,但花育25号的降低幅度低于花育23号。在生育终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花育23号80100cm土层内根系各特征指标,但对花育25号的根系有一定促进作用。根系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中下土层土壤内根系形态性状对产量形成有重要的作用。4)随生育进程,两品种020cm和2040cm土层内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处理下,两品种020cm土层内根系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量最大增幅出现的时间不同,花育25号分别出现在在播种后30d至50d,其最大增幅分别为102.08%和395.79%,而花育23号延迟到播种后50d至75d,其最大增幅分别为63.91%和331.42%。表明,花育25号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相对更早。5)花生根系活力随生育的推进,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充足灌水处理下在播种后75d达峰值,而干旱胁迫提前至播种后50d达峰值。与充足灌水处理相比,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两品种的根系活力在除播种后50d外的其余生育期均降低。干旱胁迫下,两品种020cm和2040cm土层内根系活力在播种后3050d有最大增幅,花育25号分别为203.62%和393.97%,而花育23号分别为74.62%和227.22%。6)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两花生品种的荚果和籽仁产量,花育23号荚果和籽仁的减产率均在55%以上,而花育25号仅在38%以下。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两品种籽仁蛋白质含量,而对可溶性糖无显着影响;花育23号脂肪含量和油酸/亚油酸(O/L)值因干旱胁迫而显着降低,其降低幅度分别为7.66%和16.83%,但干旱胁迫对花育25号脂肪含量和O/L值无显着影响。
二、抗旱型稻根系形态与机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旱型稻根系形态与机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旱、水稻根系生长对水氮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动态 |
1.2.2 根系形态、根构型 |
1.2.3 地上部干物质量、植株含氮量及氮素利用 |
1.2.4 考种与计产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旱稻、水稻部分根系形态性状的比较 |
2.1.1 根数的比较 |
2.1.2 根直径的比较 |
2.1.3 最长根长的比较 |
2.1.4 根质量的比较 |
2.2 土水势和氮素对旱稻、水稻根构型的影响 |
2.3 旱稻、水稻根系生长与氮素吸收利用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旱稻、水稻根系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差异 |
3.2 旱稻、水稻根系对氮素响应的差异 |
(2)两种柑橘砧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胁迫对植株的影响 |
1.2.1.1 干旱胁迫对植株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1.2 干旱胁迫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1.3 干旱胁迫对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2 植物水通道蛋白的分类、表达调控及功能 |
1.2.2.1 植物水通道蛋白的分类 |
1.2.2.2 植物水通道蛋白的表达调控及功能 |
1.2.3 植物的耐旱机理 |
1.2.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两种柑橘砧木生长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植株生长形态的测定 |
2.1.2.2 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1.3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干旱胁迫对两种砧木生长土壤环境的影响 |
2.2.1.1 干旱胁迫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2.1.2 干旱胁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2.2 干旱胁迫对两种砧木生长形态的影响 |
2.2.2.1 干旱胁迫对株高的影响 |
2.2.2.2 干旱胁迫对生物量的影响 |
2.2.2.3 干旱胁迫对根冠比的影响 |
2.2.2.4 干旱胁迫对叶面积的影响 |
2.2.3 干旱胁迫对两种砧木生理生化的影响 |
2.2.3.1 干旱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2.2.3.2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3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3.4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2.2.3.5 干旱胁迫对脯氨酸的影响 |
2.2.3.6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的影响 |
2.2.3.7 干旱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干旱胁迫对两种砧木生长形态的影响 |
2.3.2 干旱胁迫对两种砧木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两种砧木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叶绿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根系构型的影响 |
3.2.4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柑橘砧木叶片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2 柑橘砧木根系形态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四章 柑橘AQP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干旱胁迫下两种柑橘砧木AQP基因的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4.1.3 序列检索和引物设计 |
4.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5 基因表达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柑橘AQP基因的序列分析 |
4.2.1.1 柑橘AQP基因家族的特性 |
4.2.1.2 柑橘AQP多序列比对 |
4.2.1.3 柑橘AQP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 |
4.2.1.4 柑橘AQP基因染色体定位 |
4.2.1.5 柑橘AQP基因结构分析 |
4.2.2 干旱胁迫对两种柑橘砧木AQP基因表达的影响 |
4.2.2.1 两种柑橘砧木叶片AQP基因的表达 |
4.2.2.2 两种柑橘砧木根系AQP基因的表达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柑橘AQP基因的序列特征 |
4.3.2 两种柑橘砧木AQP基因的表达特点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水稻第2号染色体深根比主效QTL-qRDR-2的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抗旱机制 |
1.1.2 水稻抗旱的鉴定方法 |
1.1.3 水稻抗旱的相关指标 |
1.1.4 水稻抗旱性相关QTL |
1.2 QTL定位 |
1.2.1 分子标记类型及比较分析 |
1.2.2 作图群体 |
1.2.3 QTL定位原理及图位克隆 |
1.2.4 QTL定位方法 |
1.2.5 影响QTL定位因素 |
1.2.6 QTL定位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群体构建材料 |
2.2 深根比QTL的初定位及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3 重组交换单株的筛选 |
2.4 目标区段分子标记的开发 |
2.5 DNA样品的制备及扩增 |
2.6 分子标记检测 |
2.7 深根比的检测 |
2.8 表型数据的分析 |
2.9 QTL精细定位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3.2 qRDR-2位点区间多态性标记筛选鉴定 |
3.3 重组交换单株基因型的分析 |
3.4 qRDR-2精细定位 |
3.5 qRDR-2区间的第二次重组单株筛选及其重组交换位置的确定 |
3.6 候选基因的预测 |
4 讨论 |
4.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方法 |
4.2 环境及人为因素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4.3 qRDR-2精细定位 |
4.4 qRDR-2遗传效应 |
4.5 节水抗旱的研究意义 |
4.6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 |
附录B1:PAGE凝胶电泳 |
附录B2: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附录B3:1.5×CTAB配方 |
附录B4:各种试剂配方 |
附录C |
致谢 |
(4)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的关系及TaSAB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 |
1.1.1 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 |
1.1.2 植物生理生化调节与抗旱性 |
1.2 抗逆基因TASABP2 |
1.3 植物抗旱性的评价指标 |
1.3.1 农艺性状指标 |
1.3.2 生理生化指标 |
1.3.3 产量指标 |
1.4 植物抗旱性的鉴定方法 |
1.4.1 田间直接鉴定法 |
1.4.2 模拟干旱条件法 |
2 引言 |
3 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根深和深层根系活性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设施建造与试验设计 |
3.1.3 试验管理 |
3.1.4 测定时期、项目与方法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根系深度的变化 |
3.2.2 小麦生育期内根干重的垂直变化 |
3.2.3 小麦生育期内根系生理活性的垂直变化 |
3.2.4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3 结语与讨论 |
4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生理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田间管理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抗旱性评价 |
4.2.2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构成因素 |
4.2.3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湿面筋含量 |
4.2.4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株高 |
4.2.5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单株分蘖数 |
4.2.6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单株次生根数 |
4.2.7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根系生理活性 |
4.3 结语与讨论 |
5 小麦抗旱相关基因TaSABP2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种植与处理 |
5.1.2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5.1.3 小麦TaSABP2基因全长cDNA扩增 |
5.1.4 小麦TaSABP2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5 半定量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小麦TaSABP2基因cDNA克隆 |
5.2.2 小麦TaSABP2基因全长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
5.2.3 小麦TaSABP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4 小麦TaSABP2基因与其他植物序列比对和树化分析 |
5.2.5 小麦TaSABP2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5.2.6 小麦TaSABP2基因喷施激素及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表达分析 |
5.3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5)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根系结构与抗旱性 |
2植物叶片结构与抗旱性 |
(6)不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词 |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根系与水分高效吸收利用的关系 |
1.2.1 节水抗旱稻根系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关系 |
1.2.2 干湿交替灌溉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关系 |
1.3 水稻根系与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关系 |
1.3.1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根系差异 |
1.3.2 氮肥运筹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1.3.3 新型肥料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1.4 水氮互作对水稻根系与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1 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2 水氮互作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1.5 栽培技术对水稻根系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5.1 水稻强化栽培 |
1.5.2 实地养分管理 |
1.5.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1.5.4 栽培技术集成与优化 |
1.6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
1.6.1 存在问题 |
1.6.2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目的 |
1.6.3 本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2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叶片生理特性的测定 |
2.1.4 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2.1.5 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 |
2.1.6 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 |
2.1.7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
2.1.8 考种与计产 |
2.1.9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与叶片水势 |
2.2.2 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2.3 根干重、地上部干物重与根冠比 |
2.2.4 根长、根直径与根系吸收表面积 |
2.2.5 根系氧化力以及根系和叶片中Z+ZR含量 |
2.2.6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 |
2.2.7 籽粒中酶活性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3 不同氮肥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
3.1.2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
3.1.3 叶片生理特性的测定 |
3.1.4 根系形态生理测定 |
3.1.5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
3.1.6 考种与计产 |
3.1.7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氮素积累、氮肥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 |
3.2.3 叶面积指数 |
3.2.4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 |
3.2.5 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与根冠比 |
3.2.6 根长、根直径与根系吸收表面积 |
3.2.7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 |
3.2.8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片中Z+ZR含量 |
3.2.9 根系氧化力与根系中Z+ZR含量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4 轻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4.1.2 叶片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4.1.3 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4.1.4 籽粒中酶活性的测定 |
4.1.5 考种与计产 |
4.1.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片水势 |
4.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3 灌溉用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4.2.4 分蘖数与分蘖成穗率 |
4.2.5 叶面积指数 |
4.2.6 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与根冠比 |
4.2.7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片中Z+ZR的含量 |
4.2.8 根系氧化力、根系中Z+ZR含量以及根系伤流量 |
4.2.9 籽粒中酶活性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5 施氮量与灌溉模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5.1.2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
5.1.3 叶片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5.1.4 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5.1.5 籽粒中酶活性的测定 |
5.1.6 考种与计产 |
5.1.7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2.2 水分利用效率 |
5.2.3 氮肥利用效率 |
5.2.4 叶面积指数 |
5.2.5 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与根冠比 |
5.2.6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根系氧化力 |
5.2.7 根系与叶片中Z+ZR含量 |
5.2.8 根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 |
5.2.9 籽粒中酶活性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6 改良技术栽培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茎蘖动态 |
6.1.4 叶片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6.1.5 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6.1.6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
6.1.7 籽粒中酶活性测定 |
6.1.8 考种与计产 |
6.1.9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产量与水分、氮肥利用效率 |
6.2.2 分蘖数与分蘖成穗率 |
6.2.3 叶面积指数、绿叶面积持续期与作物生长速率 |
6.2.4 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与根冠比 |
6.2.5 根系与叶片生理特性 |
6.2.6 根尖细胞超微结构 |
6.2.7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转运 |
6.2.8 籽粒中酶活性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7 纳米碳对水稻根系性状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7.1.2 叶片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7.1.3 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测定 |
7.1.4 籽粒中酶活性的测定 |
7.1.5 考种与计产 |
7.1.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7.2.2 氮肥利用效率 |
7.2.3 分蘖数与分蘖成穗率 |
7.2.4 叶面积指数 |
7.2.5 根干重、地上部干物重与根冠比 |
7.2.6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片中Z+ZR的含量 |
7.2.7 根系氧化力、根系中Z+ZR含量 |
7.2.8 根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 |
7.2.9 籽粒中酶活性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8 总结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讨论 |
8.4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7)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籽粒灌浆动态 |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
2.2.1 茎蘖组成特征 |
2.2.2 穗部性状特征 |
2.2.3 籽粒灌浆特征 |
3 讨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3 产量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3 讨论 |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灌浆特性 |
2.2.1 群体灌浆特性 |
2.2.2 籽粒充实特征 |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株型指标 |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
2.2.1 叶片大小 |
2.2.2 受光姿态 |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
2.3.2 颖花/叶、实粒/叶 |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系形态特征 |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
2.2 根系生理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
2.2.1 载荷特性 |
2.2.2 穿刺特性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
2.3.1 茎秆形态特征 |
2.3.2 茎秆解剖结构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
2.2.1 食味计指标 |
2.2.2 质构仪指标 |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分积累特征 |
2.2 养分分配特征 |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夏蜡梅幼苗耐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夏蜡梅研究进展 |
1.1.1 夏蜡梅的分类地位及起源 |
1.1.2 夏蜡梅群落学研究 |
1.1.3 夏蜡梅繁殖方法研究 |
1.1.4 夏蜡梅迁地保护策略研究 |
1.2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的抗旱机理 |
1.2.2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植物水分生理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植物保护酶系统活性及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1.2.6 评价植物抗旱能力的指标 |
1.3 夏蜡梅的抗旱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
3.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1 外部形态和生长指标 |
3.1.2 生物量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形态和生长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1.2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
4.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4.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1.5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4.1.6 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测定 |
4.1.7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Chl(a+b))的影响 |
4.2.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Chla/b的影响 |
4.2.3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
4.2.4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4.2.5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2.6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影响 |
4.2.7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3.3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4.3.4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5.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5.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5.2.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5.2.3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5.3.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六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6.1 测定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夏蜡梅幼苗抗旱性综合分析 |
7.1 相关性分析 |
7.2 主成分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9)旱稻种质资源的评价及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栽培稻种质资源鉴定 |
1.1.1 栽培稻种质资源概述 |
1.1.2 DNA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作用 |
1.1.2.1 DNA分子标记 |
1.1.2.2 DNA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
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 |
1.2.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调节机制 |
1.2.2水稻抗旱相关基因研究 |
1.2.2.1 抗旱相关水稻根系性状基因的定位研究 |
1.2.2.2 水稻生理途径相关抗旱基因的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河南旱稻种质资源评价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材料 |
3.2.3 DNA序列多态性分析的实验方法 |
3.2.4 水、旱稻根系性状测定的实验方法 |
3.3 候选基因OsbHLH120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3.3.1 试验设计 |
3.3.2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3.3.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3.4 OsbHLH120功能标记开发 |
3.4.1 试验材料 |
3.4.2 引物设计 |
3.4.3 DNA提取及PCR扩增 |
3.4.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早稻种质的分子评价 |
4.1.1 河南常用早稻品种的SSR分子标记多态性 |
4.1.2 河南常用旱稻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4.1.3 河南常用早稻品种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 |
4.1.4 河南常用旱稻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4.2 旱稻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 |
4.2.1 根系抗旱QTL热点区域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2 候选基因DNA序列多态性分析 |
4.2.3 水旱稻材料间OsbHLH120、OsWRKY62 DNA序列多态性分析 |
4.2.4 OsbHLH120序列多态性与根系性状的关系 |
4.3 候选基因OsbHLH120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4.3.1 OsbHLH120对PEG胁迫的响应 |
4.3.2 OsbHLH120对ABA胁迫的响应 |
4.3.3 OsbHLH120对高盐胁迫的响应 |
4.4 OsbHLH120蛋白结构预测及进化树分析 |
4.4.1 OsbHLH120蛋白结构预测 |
4.4.2 OsbHLH120基因进化树分析 |
4.5 OsbHLH120的功能标记开发及应用 |
4.5.1 InDel-OsbHLH120对水旱稻材料的基因型分析 |
4.5.2 InDel-OsbHLH120对F_2群体的基因型分析 |
5 讨论 |
5.1 早稻指纹图谱的应用及旱稻育种 |
5.2 功能标记OsbHLH120的开发与应用 |
5.3 OsbHLH120在早稻抗旱中的作用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系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花生根系的研究进展 |
1.2.3 干旱胁迫对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 试验材料 |
2.2 设计与处理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测定项目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干旱胁迫对花生根系生长的影响 |
3.1.1 干旱胁迫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2 干旱胁迫对花生不同土层深度根系干物质重的影响 |
3.1.3 干旱胁迫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 干旱胁迫对花生根系生理特征的影响 |
3.2.1 干旱胁迫对花生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对花生根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1 干旱胁迫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花生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2 干旱胁迫对根系生理特征的影响 |
4.1.3 干旱胁迫对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干旱胁迫对两花生品种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干旱胁迫对两花生品种根系生理特征的影响 |
4.2.3 干旱胁迫对两品种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四、抗旱型稻根系形态与机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旱、水稻根系生长对水氮响应的研究[J]. 张亚洁,华晶晶,黄银琪,王振省,林佩佩.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1)
- [2]两种柑橘砧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分析[D]. 冯芳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3]水稻第2号染色体深根比主效QTL-qRDR-2的精细定位[D]. 查晓扞.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4]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的关系及TaSAB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李梦达.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5]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J]. 蔡丽艳.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06)
- [6]不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水稻品种的根系特征及其调控技术[D]. 褚光. 扬州大学, 2016(02)
- [7]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
- [8]夏蜡梅幼苗耐旱性研究[D]. 朱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9]旱稻种质资源的评价及抗旱候选基因的筛选[D]. 韩迎春.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4)
- [10]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系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D]. 康涛.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