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一、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邱红秀[1](2021)在《既济水火法治疗帕金森病失眠阴虚火旺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临床帕金森病失眠相关病例,采用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以既济水火法组方,治疗阴虚火旺证型帕金森病失眠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试验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汉口院区脑病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PD失眠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64例。按照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剔除脱落3例。最终对照组30例,给予抗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口服抗帕金森药)及右佐匹克隆片;观察组31例,给予既济水火法组方联合基础治疗,共干预8周。治疗前对年龄、性别、失眠病程、H-Y分级进行可比性分析。在治疗前后进行量表(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2,PDSS-2;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记录及评定。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结果,并结合中医疗效指标,以验证既济水火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观察对象在治疗前分别进行性别、年龄、失眠病程及H-Y分级统计分析,上述四种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在进行相应量表评分的分析上具有可比性。2.PDSS-2评分两组组内、组间的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显着(P<0.01);且两组间差异显着(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总体差异明显(P<0.05);且此时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3.两组ISI量表评分方面比较:治疗后1周后,观察组评分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显着(P<0.01);且两组间评分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8周时,观察组评分较治疗前评分降幅明显,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明显(P<0.05);且此时,两组间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显着(P<0.01)。4.两组PSQI量表评分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评分,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SRSS量表评分两组的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的评分,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HAMA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低,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5.中医症候积分两组组内、组间的比较:治疗后8周时,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6.中医治疗失眠有效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观察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观察对象的生命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1.既济水火法组方联合抗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可显着改善阴虚火旺证帕金森病患者的失眠症状。2.右佐匹克隆片联合抗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可在短期时间内改善P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且效果明确;但既济水火法组方联合抗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对于改善阴虚火旺证PD患者失眠症状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且临床疗效更为稳定。3.既济水火法组方对改善阴虚火旺证PD失眠患者的焦虑状态有一定优势,右佐匹克隆片对于PD失眠患者焦虑状态临床疗效无优势。4.既济水火法用于治疗PD失眠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良好。

张瑶瑶[2](2021)在《穴位贴敷联合养阴益气法治疗帕金森病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养阴益气法组方治疗帕金森病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江西省中医院住院部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同时符合帕金森病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同时满足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共选择60例。将所选取的60例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观察组和对照组因失访各脱落1例男性患者,两组各29例纳入统计分析),对两组资料的年龄、便秘病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进行t检验,性别进行χ2检验,基础疾病进行Fish确切概率法,H-Y分级进行秩和检验,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组患者六方面临床资料(年龄、H-Y分级、便秘病程、性别、基础疾病、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均具有可比性(P>0.05)。2.观察组口服养阴益气法组方和抗帕金森病常规西药,并外用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抗帕金森病常规西药和乳果糖口服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嘱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常规药物控制血脂、血压等原有基础病,治疗期间患者勿口服其他通便药,勿改变饮食生活作息,治疗期间患者大便未解超过5日,以开塞露外用通便。3.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对两组患者选用慢性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CSS)进行评分,用来评估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在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的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选用中医证候积分、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量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进行评分,用来评估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生活质量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4.计数资料选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选用均数±标准差,组内差异选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选用秩和检验。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以上统计数据选用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便秘有效率,观察组0例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6.2%;对照组0例痊愈,3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75.9%;P值0.3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P>0.05)。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CSS评分,观察组治疗前16.97±5.55,治疗14天后下降为8.41±5.00,t值7.84,P值0.00<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17.21±4.08,治疗14天后变为11.34±5.14,t值7.95,P值0.00<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t值1.89,P值0.85>0.05,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治疗14天后两组组间比较,t值2.20,P值0.03<0.05,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观察组治疗前22.07±2.43,治疗后下降为10.74±1.56,t值23.54,P值0.00<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22.10±1.52,治疗后下降为14.72±1.71,t值21.83,P值0.00<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t值0.65,P值0.95>0.05,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治疗14天后两组组间比较,t值9.32,P值0.00<0.05,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PDQ39评分,观察组治疗前36.69±10.98,治疗后下降为35.83±10.81,t值1.84,P值0.76>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35.97±11.88,治疗14天后降为35.48±12.18,t值2.00,P值0.55>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t值0.24,P值0.81>0.05,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治疗14天后两组组间比较,t值0.11,P值0.91>0.05,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PAC-QOL评分,观察组治疗前71.21±8.93,治疗后降为51.62±9.73,t值39.56,P值0.00<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71.14±8.31,治疗14天后变为57.76±8.56,t值29.34,P值0.00<0.05,组内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t值0.30,P值0.98>0.05,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治疗14天后两组组间比较,t值2.55,P值0.01<0.05,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6.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安全性评价出现2例腹胀、1例腹痛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提示养阴益气法组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PD便秘安全性好。结论:1.养阴益气法组方联合穴位贴敷、乳果糖口服液可改善PD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和便秘相关生活质量,前者在改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药物敏感性、便秘不易反复方面优于后者。2.穴位贴敷联合养阴益气法组方未改善PD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但对便秘的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且优于乳果糖口服液。3.养阴益气法组方联合穴位贴敷针对PD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谭丽[3](2021)在《中晚期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征,通过观察PD DBS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常见中医症状的出现频率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频率,归纳DBS手术前后患者中医证素特征,初步探讨DBS手术前后中医证素演变特点及中医证候类型分布,为中医治疗PD DBS患者提供辨证依据,为建立临床适用的证候分类标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02月期间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调控中心住院患者,对于符合入组要求的PD患者进行两个时间点(术前1周、术后2周)调查表的填写,包括一般资料及PD中医证候要素量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表)。将调查表中数据统一录入数据库,录入工作全部完成后统一再次核查。利用SPSS 20.0和R 4.0.3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一般采用X±S或M(max,min)表示,计数资料一般采用频数(构成比)表示,中医证候要素频率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中医证候要素积分、UPDRS表积分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UPDRS表积分与中医证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并采用R4.0.3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各种检验的显着性水平均为双侧检验P<0.05。。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收集有效病例80例,共160例次。术前男性34例(42.5%),女性患者46例(57.5%),年龄范围在21~78岁,中位年龄62.5岁;病程范围在3~25年,病程中位数为10年;H-Y分期范围为2.5~5.0期,中位值为4.0期,中期PD患者29例,晚期PD患者51例。2.中医证候要素分布频率:(1)DBS术前各证候要素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为:髓减(97.50%)、肝风(96.25%)、阴虚(81.25%)、气虚(76.25%)、阳亢(75.00%)、肾虚(66.25%)、血虚(58.75%)、内热(57.50%)、脾虚(45:00%)、阳虚(43.75%)、气滞(43.75%)、血瘀(33.75%)、痰浊(6.25%);(2)DBS术后各证候要素出现频率依次为:阴虚(95.00%)、髓减(91.25%)、气虚(88.75%)、血瘀(81.25%)、血虚(78.75%)、阳亢(68.75%)、内热(62.50%)、肾虚(61.25%)、肝风(56.25%)、脾虚(46.25%)、气滞(42.50%)、阳虚(38.75%)、痰浊(30.00%);(3)DBS 术前与术后比较,气虚、血虚、阴虚、痰浊、血瘀、肝风六个证候要素的分布频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均<0.05)。3.中医证候要素积分:(1)术前证候要素积分排在前三位的是髓减、肝风、阴虚证,术后证候要素积分排在前三位的是髓减、阴虚、气虚证;(2)术前与术后比较,血虚、髓减、阳亢、痰浊、血瘀、肝风六个证候要素积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系统聚类分析:(1)DBS术前患者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中医症状为:动作缓慢(91.25%)、筋脉拘挛(87.50%)、步行艰难(87.50%)、行走不稳(85.00%)、四肢乏力(83.75%)、肢体震颤(82.50%)、腰膝酸软(81.25%)、肢胫酸楚(80.00%)、倦怠乏力(78.75%)、性急易怒(76.25%);(2)DBS术后2周患者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中医症状为:倦怠乏力(92.50%)、动作缓慢(88.75%)、四肢乏力(83.75%)、少气懒言(82.50%)、痛有定处(76.25%)、腰膝酸软(75.00%)、大便干燥(72.50%)、肢胫酸楚(72.50%)、肌肤甲错(71.25%)、性急易怒(76.25%);(3)聚类分析得出:DBS术前中医证候类型分为六类:肝肾不足兼心脾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肾虚髓减兼阴虚风动证、肝郁火旺证、湿热内蕴证、气虚血瘀证;(4)DBS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为六类:瘀血阻络证、阴虚内热兼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兼肾虚髓减证、血虚风动证、阴阳两虚证、痰浊内蕴证。5.DBS术前、术后在药物关期时UPDRS Ⅱ评分分别为(21.30±6.47)分、(12.12±5.77)分,平均改善率为(43.38±19.12)%;DBS术前、术后在药物开期时UPDRS Ⅱ评分分别为(13.48±5.64)分、(8.36±4.37)分,平均改善率为(37.48±18.85)%;DBS术前、术后在药物关期时UPDRS Ⅲ评分分别为(42.69±12.71)分、(19.18±9.40)分,平均改善率为(53.99± 18.91)%;DBS 术前、术后在药物开期时UPDRS Ⅲ评分分别为(23.31±10.82)分、(14.33±7.56)分,平均改善率为(35.74±22.58)%。DBS术后患者无论在药物关期还是药物开期时UPDRS Ⅱ、UPDRS-Ⅲ较术前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6.DBS术前患者在药物关期时,UPDRS Ⅱ评分与内热证呈正向弱相关(r=0.312,P=0.005);DBS术前患者在药物关期时,UPDRS Ⅲ评分与内热、肝风证呈正弱相关(r=0.297、r=0.321,P均<0.05);DBS术后患者在药物关期时,UPDRS Ⅱ评分与阳亢证呈负相关(r=-0.243,P=0.03<0.05),与肝风证呈正相关(r=0.230,P=0.04<0.05);DBS术后患者在药物关期时,UPDRS Ⅲ评分与肾虚、气虚证呈正相关(r=0.262、r=0.290,P 均<0.05)。结论:1.中晚期PD患者术前中医证候要素以髓减、肝风、阴虚、气虚、阳亢、肾虚为主,术后中医证素以阴虚、髓减、气虚、血瘀、血虚、阳亢为主;2.DBS术前后中医证素演变特点:术后气虚、阴虚、血虚三类本虚证较前明显增加,血瘀、痰浊两类标实证较前显着增加;肝风证虽减犹存。3.DBS术前患者以运动障碍症状为主症,术后运动症状出现频率减少,以疲劳、便秘等非运动症状为主症;中晚期PD患者术前中医证候类型分为六类:肝肾不足兼心脾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肾虚髓减兼阴虚风动证、肝郁火旺证、湿热内蕴证、气虚血瘀证;DBS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为六类:瘀血阻络证、阴虚内热兼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兼肾虚髓减证、血虚风动证、阴阳两虚证、痰浊内蕴证。4.相关性分析提示,DBS术前日常生活水平可能与内热证表现相关,术前运动功能可能与内热、肝风证表现相关,术后日常生活水平可能与阳亢、肝风证表现相关,术后运动功能可能与肾虚、气虚证表现相关。

孙婷[4](2021)在《新结构化合物生物碱异黄酮LY01和外泌体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学,蒙医药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以及较为完整的文献记载。蒙药嘎顺-包日其格,拉丁名为Sophora alopecuroidesL.,干燥全草和种子用药,能安五脏、定志益精,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湿热泻痢,疮疖溃疡,吞酸胃痛等多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值得深入研究,从中筛选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本实验室前期利用靶向筛选技术从嘎顺-包日其格中获得的新结构化合物LY01,分子量486,具有生物碱和异黄酮的双重结构,结构新颖。实验证明LY01能够抗神经损伤、减轻神经元慢性炎症,影响神经干细胞迁移、分化,具有抗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有应用前景,值得开发。但其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亟待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蒙医学称之为“彻彻热乎病”,属于“赫依”型白脉病。在蒙医药学中,白脉泛指神经,“源出脑中,向下循行”,分布到五脏六腑和四肢,主司运动和知觉等功能。蒙医学认为人体中保持着相互对立统一的状态,一旦人体受到外因干扰,致使平衡失调时,就会引起疾病。帕金森病是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现代医学治疗困难。其发病的机制至今仍然不明确,近年来外泌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外泌体是一类从细胞内释放到外环境的膜性囊泡,由含有跨膜蛋白的双层脂质和一个内核组成,在细胞间信息交流和生物分子传递中发挥重大作用,易于进入细胞影响关键节点基因的mRNA活性,并参与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蒙药嘎顺-包日其格抗白脉病关键活性成分LY01的药理作用和科学机制,评价其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和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并研究LY01对帕金森病中外泌体的调节作用,从行为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层面探索LY01在帕金森病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为源于民族药资源宝库的新结构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关键技术资料,阐释民族药抗白脉病的科学性。本研究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使用经典的神经毒性药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MPTP)诱导法和C57BL/6小鼠复制帕金森病小鼠模型。20mg/kg MPTP,腹腔注射4次,每次间隔2 h。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LY01低剂量组,LY01中剂量组,LY01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红景天苷,50mg/kg,Salidroside)。LY01给药方案是在第一次注射MPTP前1小时,腹腔分别注射0.067 mg/kg,0.2mg/kg,0.6mg/kg浓度的LY01,之后每天一次,共计10天。2)利用转棒测试法评价小鼠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3)利用组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组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水平;4)利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 IL-10、IL-1β、IL-6、TNF-α、IL-4、TGF-β 的 mRNA 水平;5)利用常规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6)利用组织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蛋白水平。结果1)LY01显着增加了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在转棒上的运动时间(p<0.01);2)LY01显着减少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p<0.05),增加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增加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水平(p<0.05);3)LY01显着降低了 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了 IL-4、TGF-β mRNA 水平(p<0.05);4)LY01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水平(p<0.001),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p<0.01);5)LY01显着增加小鼠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Bcl-2/Bax水平(p<0.05)。结论LY01具有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运动平衡能力,减少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神经元丢失,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缓解神经炎症,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第二部分LY01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1)不同浓度的LY01(3.125μM、6.25 μM、12.5 μM)处理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预保护1 h后,使用1-甲基-4-苯基-2,3-二氢吡啶离子(MPP+)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共同处理细胞24 h;2)MTT法检测SH-SY5Y细胞活力;3)常规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4)利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建立抗炎评价模型,不同浓度的 LY01(3.125 μM、6.25 μM、12.5 μM)预处理 1h 后加入含LPS的培养基,共同处理细胞24 h后,RT-PCR法检测BV2细胞中 IL-1β、IL-6、TNF-α 和 iNOS 的 mRNA 表达量。结果1)浓度为 3.125μM、6.25μM、12.5 μM 和 25μM 的 LY01 均能够增加 SH-SY5Y 细胞的活力(p<0.05,p<0.01,p<0.05,p<0.41);2)浓度为 3.125 μM、6.25 μM、12.5 μM 的 LY01 均能够增加 SH-SY5Y 细胞 SOD 和 T-AOC,显着减少 MDA 水平(p<0.01,p<0.01,p<0.05);3)浓度为 3.125 μM、6.25 μM、12.5 的 LY01 显着减少 IL-1β、IL-6、TNF-α 和 iNOS 的 mRNA 表达量(p<0.01,p<0.05)。结论LY01改善MPP+引起的SH-SY5Y细胞活力降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减轻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第三部分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外泌体的调节作用方法1)使用MPTP诱导C57BL/6小鼠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LY01高剂量组。在第一次注射MPTP前1小时,腹腔注射0.6 mg/kg的LY01,之后每天一次,共计10天。2)使用广泛靶向的代谢组学评估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和大脑中外泌体代谢物的差异;3)使用广泛靶向的代谢组学评估模型对照组小鼠和LY01治疗小鼠之间血清外泌体代谢物的差异。结果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PD模型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外泌体代谢物有69个具有显着差异,脑组织中外泌体代谢物有148个具有显着差异,血清和脑组织外泌体中共有的差异代谢物有25个;2)PD模型小鼠和LY01治疗小鼠的血清外泌体代谢物共有15个具有显着差异;3)上述差异表达的代谢物显着富集酪氨酸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与帕金森病相关的通路中。结论LY01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与调控外泌体代谢物L-多巴有关,其中的机制与酪氨酸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第四部分外泌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外泌体组。在MPTP诱导的C57BL/6小鼠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上,注射健康志愿者血液来源的外泌体,共计4次;2)利用转棒测试法评价小鼠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3)利用组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组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和TH蛋白水平;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5)利用常规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中SOD和MDA水平;6)利用组织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蛋白水平。结果1)外泌体显着增加了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在转棒上的运动时间(p<0.01);2)外泌体显着减少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p<0.0001),增加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增加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水平(p<0.05);3)外泌体显着降低了 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提高了IL-4、IL-10、TGF-β mRNA 水平(p<0.05);4)外泌体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MDA水平(p<0.01),增加SOD水平(p<0.05);5)外泌体显着增加小鼠脑内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Bcl-2/Bax水平(p<0.05)。结论来自健康志愿者的血源性外泌体缓解了小鼠受损的运动协调性,挽救了 PD模型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恢复PD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内稳态。综上,本研究证实了 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和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发现其中的机制与LY01调节外泌体代谢物有关,并进一步证实外泌体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本研究发掘了民族药嘎顺-包日其格治疗白脉病的优势,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活性成分LY01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供了研究基础,增加了研发价值。

林群英[5](2021)在《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证治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研究与评价,初步探讨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中医药治疗方案和常用方药,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一定的思路,以辅助帕金森病病人,与西药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缓解病情的进展,减少西药的增量并可缓解西药产生的不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是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询文献,找出从200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文献。以“帕金森病”“颤症”中医药”“中医”“中药”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特别筛选研究样本量多过或等于30例的文献,建立图表数椐库分析文献的内容和总结主要信息。统计软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证治和中医药治疗的一般规律。1.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将所收集到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进行研究,按照临床及循证医学的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把所收集到的文献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进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采用Excel各种图表和计算进行。2.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将所收集文献中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根据每篇文献的内容,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记录文献出处,作者名称、文献标题、证型、治疗方法、所用的方药以及中草药组成,还有治疗的疗程等内容,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分别设计并制作证治规律统计表、治疗方法和用药规律统计表,将Excel中所录入的内容输入统计表中,并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结果1.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利用电子高级检索查询,所查到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文献有149篇。根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去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29篇。在29篇纳入文献中,发表在国家级医学期刊的文献有13篇,占45%。有国家基金项目支持的有3篇,有地方基金项目支持的有3篇,共占21%。在所有纳入文献中,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只有1篇,用数字表法随机方法有23篇,占80%大多数。其他的随机方法有3篇,没有描述随机方法有2篇。在所有29篇纳入文献中,都有用统计学方法。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方面,有19篇文献记录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平均为8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平均值65%。在不良反应率观察方面,只有8篇文献记录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平均为10%,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的平均值25%。2.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证治规律及用药规律的研究利用电子检索查询,所查到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文献共计149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去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32篇。在32篇描述辨证规律分型的文献中,不同证型的表述有27种,出现频数最高的为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血瘀型和痰瘀型。在32篇描述了治法分型的文献中,以滋补肝肾法、益气养血法、祛痰化瘀法和活血化瘀法4种为最常见。在32篇有描述中药用药的文献报道中,共使用了 102味中药,出现频数最高的首八味药物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常用中药,这些中药为补血药白芍、熟地黄和当归,平肝息风药天麻、钩藤和全蝎,平补阴阳药山茱萸,活血化瘀药川芎。其他的常用中药为补血药何首乌、补阴药枸杞子和龟甲、补阳药肉苁蓉、补气药甘草、活血化瘀药丹参和牛膝,利水渗湿药茯苓,平肝息风药地龙和僵蚕。可见补血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和滋补阴阳药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常用中药。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显示,中医药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且可以减轻西药带来的副作用,为病人带来最好的效果,适合长期服用。帕金森病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血瘀痰瘀。临床治疗应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祛痰化瘀法和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帕金森病出现频数最高的首八味药物是白芍、熟地黄、当归、天麻、山茱萸、全蝎、川芎和钩藤,都归肝经、肾经、心经和脾经。结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有一定的标准,接近半数发表在国家期刊,大多数有使用正确的随机对照和统计方法。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方面,加入中医药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在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方面,帕金森病的主要证型是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血瘀型和痰瘀型。临床治疗以滋补肝肾法、益气养血法、祛痰化瘀法和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治疗帕金森病出现频数最高的首八味药物是补血药白芍、熟地黄和当归,镇肝息风药天麻、全蝎和钩藤,补益药山茱萸和活血药川芎。这些药物都归肝经、肾经,心经和脾经。总之,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上,应通过辨证论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配合祛痰活血化瘀和健脾疏肝等多种治法和药物,做到扶正祛邪与调理气血阴阳相结合,并且结合个体的身体体质适当加减用药,才能取得应有的满意效果。

高甜[6](2021)在《八珍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探究八珍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气血亏虚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量表、汉化版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MDS-UPDRS(Ⅱ、Ⅲ)、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的变化,了解其对于帕金森病气血亏虚型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方法在以后的推广和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1.病例资料: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诊治的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病人60例,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通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198),首次62.5mg、每日4次、每6小时一次,1周后调整为125mg、每日3次、每8小时一次,此后维持原有剂量或根据病情增加药物剂量至合适范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八珍汤加减(白芍30g,甘草10g,党参30g,茯苓20g,白术30g,蝉蜕6g,醋鳖甲30g,熟地20g,补骨脂10g,杜仲10g,砂仁10g,牛膝10g,当归10g,再随症加减。大火煮开后小火煎0.5h,煎取400mL,早晚分服,每次200mL。),疗程均为3个月,在3个月结束后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并在研究结束后2个月进行随访。嘱咐患者试验期间调畅情志,均衡营养,适度锻炼,作息规律。3.观察指标:(1)有效性评价:中医症候积分量表、汉化版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MDS-UPDRS(Ⅱ、Ⅲ)、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2)安全性评价: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4.统计处理:数据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研究得到的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中的非等级资料且满足方差齐者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所有统计结果根据P值判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病、H-Y分级等无显着性差异(P>0.05)。(2)经上述方案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MDS-UPDRS(Ⅱ、Ⅲ)评分、PDQ-39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疗效评价: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使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提示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没有发生异常,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八珍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气血亏虚型患者,可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较单纯多巴丝肼片治疗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大量应用多巴丝肼片而产生的副作用,且安全性高、整个研究过程没有出现不良现象,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邱朝阳[7](2020)在《水木和宁方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分析及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水木和宁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同亚型患者的疗效差异,同时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探讨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性研究的方法,根据暴露因素(是否接受水木和宁方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水木和宁方联合美多芭规范治疗,对照组为美多芭规范治疗。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将患者分为AR亚型、TD亚型及混合型。收集患者基线一般资料、安全性指标及治疗前后疗效性量表指标包括UPDRS量表、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进行总体疗效评定。实验研究:C57BL/6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建立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帕金森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水木和宁方15 g/kg、30 g/kg、60 g/kg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早晚各1次,溶剂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次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α-syn、TH表达;WB和RT-PCR方法检测中脑黑质α-syn、TH及UPS相关蛋白E1、Parkin、UCH-L1、ubiquitin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临床研究:1.治疗组和对照组纳入病例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疾病病程、伴随疾病、文化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基线特征一致。2.UPDRS评分:两组患者规范治疗后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R亚型治疗组患者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TD亚型患者UPD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AR亚型及TD亚型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总体疗效评定,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AR亚型及TD亚型治疗组患者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服用药物治疗期间安全性良好。实验研究:1.模型评价:C57BL/6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降低(P<0.01)伴α-syn阳性表达升高(P<0.01),模型小鼠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2.行为学:干预治疗后,水木和宁方15 g/kg、30g/kg、60 g/kg组小鼠行为学较模型组改善(P<0.01)。3.病理:干预治疗后,免疫组化结果示中药各治疗组中脑黑质α-syn蛋白及m RNA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1),TH阳性细胞数及m 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4.UPS通路:水木和宁方治疗后,WB、PCR结果示中药各治疗组中脑黑质TH、UPS相关蛋白E1、Parkin、UCH-L1及ubiquitin蛋白及m 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α-syn蛋白及m 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1.水木和宁方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可以降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而且安全性良好。2.水木和宁方可通过调节UPS功能,促进α-syn的降解,减轻异常聚集的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

陈燕[8](2020)在《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研究,评价补肾活血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PD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03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患者,符合中医颤证肾虚血瘀证和西医PD的诊断,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入选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予西药加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变更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方案。统一由规定的2名神经内科医师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III)、39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以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尿酸(U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监测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有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临床试验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共收集病例60例,无病例脱失。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药物用量、改良H&Y分级、UPDRSIII评分、PDQ-39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UA和Hcy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I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UPDRSII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DQ-39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UA、Hcy水平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方面: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用药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性级别为I级。结论:1.补肾活血汤可以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肾虚血瘀型PD临床疗效佳。2.补肾活血汤治疗PD的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清UA水平,降低血清Hcy水平有关,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3.补肾活血汤的药物安全性好。

高晓[9](2020)在《益气养血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评价益气养血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将选取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住院病人34例,门诊病人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已编号的纳入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进入临床试验后原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维持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多巴丝肼片治疗,每日用量125mg-1500mg,每天3-4次,入组前稳定剂量后,试验期间药量不变。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服用益气养血止颤方,疗程均为4周。疗程完成后,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Integral,TCMSI)、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后UPDRS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 I、II、III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的UPDRS各部分评分及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PDQ-39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而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运用益气养血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的PD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UPDRS、PDQ-39以及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较好。

沈赟[10](2020)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和强光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下颏肌电和夜间异常行为与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目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REM)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前驱期生物学标志。RBD诊断需要两个关键特征,即梦境行为演绎(Dream-enactment behavior,DEB)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骨骼肌失弛缓现象(REM-sleep without atonia,RWA)。临床上并非所有的PD患者都能诊断为合并性RBD,且较少研究同时评估PD患者的DEB和RWA。因此,我们详细分析我们中心PD患者这两种RBD关键特征,探寻与临床症状的潜在关系。方法:我们收集了所有完成多导睡眠监测的PD患者共175例。所有PD患者进行完整的临床评估,包括统一帕金森氏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Hoehn&Yahr(H&Y)分期,病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抗帕金森药物换算为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最终纳入研究的PD患者共145例。REM睡眠期紧张性下颏肌电增高(tonic RWA%)≥30%和/或时相性下颏肌电增高(phasic RWA%)≥15%定义为诊断RBD的下颏肌电异常临界值。患者在REM睡眠期的运动行为和/或声音,似乎能表现出某种目的或能与次日晨起梦境回忆相对应,纳入DEB相关行为。研究对象被分为四组:1)临床RBD组:患者有明确的DEB行为,RWA高于下颏肌电异常临界值;2)亚临床DEB组:患者有明确的DEB行为,但RWA低于下颏肌电异常临界值;3)亚临床RBD组:患者RWA高于下颏肌电异常临界值,但缺乏明确的DEB行为;4)正常REM睡眠期组:患者无明确的DEB行为,且RWA低于下颏肌电异常临界值。结果:PD患者共有145例,平均年龄64.7±9.8岁,94例为男性。调整年龄后,相关分析发现两种RWA%与H&Y分期、UPDRS III得分、PD病程和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睡眠1期呈正相关,与MoCA得分、NREM-2期和REM睡眠期呈负相关。PD的病程与RWA相关,而与DEB无关。合并DEB的PD患者年龄更大,H&Y分期和UPDRS III得分更高,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更大,MoCA得分更低,下颏肌电失弛缓程度更严重。与亚临床DEB组相比,临床RBD和亚临床RBD组的PD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和睡眠参数更为接近。比正常REM睡眠期相比,两组的H&Y分期、UPDRS III得分更高,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更大,MoCA得分更低,睡眠结构更紊乱,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D病程在四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D诊断两个关键因素RWA和DEB与PD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PD的病程与RWA相关,与DEB无关。亚临床RBD与亚临床DEB可能存在不同的疾病演变过程。随着PD疾病进展,RWA可能会持续增加,而DEB症状可能会出现波动甚至消失。RBD症状(RWA和DEB)的不同改变及差异,反应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退行过程中的差异。第二部分强光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影响初步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存在生物节律紊乱,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强光作为一种可行的调控生物节律的治疗手段,或许可以成为PD治疗的新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尚无PD患者接受强光的临床相关研究报道。方法:我们对27位PD患者进行连续7天,每天一小时的10,000 Lux强光照射。所有PD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一天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在结束后第三周进行非运动症状评估。运动症状评估主要选用UPDRS量表及Hoehn&Yahr分期。非运动症状评估包括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oCA量表)、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生活质量(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39)、日间嗜睡(ESS量表)、整体睡眠状况(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帕金森病睡眠量表第二版(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2,PDSS-2)、RBD(RBD筛查量表和香港版)、睡眠时型(清晨型和夜晚型问卷自评量表)、自主神经功能(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量表)及其他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on-motor symptom Questionnaire,NMSQ)。结果:最终完成干预及随访的PD患者共23位,平均年龄64.9±11.6岁,14例为男性。选用配对T-检验对PD患者强光照射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强光可以显着改善PD患者睡眠质量,包括日间嗜睡程度、睡眠总体状况、入睡及睡眠维持。ESS总分、PSQI量表总分和PDSS-2总分治疗前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强光可能可以改善P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MoCA量表总分和延迟记忆因子分在接受强光前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运动症状和其他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自主神经功能,强光前后并未见到明显统计学差异。强光后,PD患者睡眠时型表现出中间型比例减少、中度清晨型增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强光后三周,PD患者的睡眠量表评分大部分恢复基线水平,HAMA和NMSQ量表评分反而出现增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强光对合并日间嗜睡的PD患者影响相对更大。结论:PD患者接受强光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由于观察时间短、患者数目少,我们初步认为强光对PD患者的睡眠及认知功能的作用可能是相对积极但却较为温和、短暂的。将来我们会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增加评估的项目及观察时间、人群,更为客观而全面反应强光对PD的临床作用。

二、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既济水火法治疗帕金森病失眠阴虚火旺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基础
    1.帕金森病失眠的西医学认识
        1.1 帕金森病的西医学认识
        1.2 失眠的现代医学认识
        1.3 帕金森病失眠的西医学认识
    2.帕金森病失眠的中医学认识
        2.1 帕金森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2.2 失眠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2.3 帕金森病失眠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学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脱落标准
    3.研究方案
        3.1 分组方法
        3.2 干预方法
        3.3 临床观察指标
        3.4 疗效判定
        3.5 数据处理
        3.6 技术路线
    4.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疗效评价观察资料比较
        4.3 安全性比较
讨论
    1.研究结果分析
        1.1 治疗前的资料分析
        1.2 疗效结果分析
    2.既济水火法治疗帕金森病失眠阴虚火旺证的理法方药依据
        2.1 机理浅议
        2.2 既济水火法组方释义
        2.3 潘德祥教授运用既济水火法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经验
    3.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失眠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表1:知情同意书
    附表2:2016 版 PD 诊断标准
    附表3:失眠诊断标准
    附表4:帕金森氏病 Hoehn—Yahr(修正)分级量表
    附表5: 帕金森病睡眠质量量表(PDSS-2)
    附表6: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附表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附表8: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附表9:汉密尔顿抑焦虑表(HAMA)
    附表10:中医临床症候评分量表
    附表11:武汉市中医医院中药饮片煎服方法
致谢

(2)穴位贴敷联合养阴益气法治疗帕金森病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分组情况
    1.3 纳入对象基本情况
    1.4 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治疗时间
    2.3 注意事项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3.1 一般观察指标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3.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4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纳入资料可比性分析
    5.2 治疗后两组便秘有效率比较
    5.3 治疗前后两组CSS评分比较
    5.4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5 治疗前后两组PDQ39 评分比较
    5.6 治疗前后两组PAC-QOL评分比较
    5.7 两组安全性比较
6 讨论
    6.1 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6.2 西医对帕金森病便秘的认识
    6.3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6.4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6.5 养阴益气法组方的选择依据
    6.6 穴位贴敷的选择依据
    6.7 西药的选用依据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3)中晚期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帕金森病中医研究进展
        1. PD病因病机
        2. PD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3. 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
        4.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帕金森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临床表现
        3. 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及方案
        4. 数据管理
        5. 统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DBS手术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3. DBS手术前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 DBS手术前后患者UPDRS Ⅱ、UPDRS Ⅲ评分对比
        5. DBS手术患者UPDRSⅡ、UPDRSⅢ评分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
    第三节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DBS手术前后患者中医证素演变特点
        3. DBS手术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析
        4. DBS手术前后患者UPDRSⅡ、UPDRSⅢ评分对比分析
        5. DBS术前后患者UPDRSⅡ、UPDRSⅢ评分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4)新结构化合物生物碱异黄酮LY01和外泌体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蒙医“白脉病”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疾病的联系
        1.1.1 蒙医“白脉”理论概述
        1.1.2 蒙医对白脉病的认识
        1.1.3 白脉病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疾病的联系
        1.1.4 白脉病与帕金森病的联系
    1.2 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1.2.1 帕金森病概述
        1.2.2 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1.2.3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
        1.2.4 帕金森病的影响因素
        1.2.5 帕金森病的诊断
        1.2.6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1.2.7 帕金森病的治疗
    1.3 外泌体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进展
        1.3.1 外泌体概述
        1.3.2 外泌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1.3.3 外泌体参与帕金森发病
        1.3.4 外泌体作为帕金森病的生物标志物
        1.3.5 外泌体的治疗作用
    1.4 嘎顺-包日其格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现代药学研究
        1.4.1 传统医学应用
        1.4.2 现代药物化学研究
        1.4.3 现代药理学研究
        1.4.4 研究意义
        1.4.5 新化合物
第二章 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仪器
        2.1.3 试剂
    2.2 方法
        2.2.1 动物在体给药
        2.2.2 转棒测试
        2.2.3 收取样本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5 免疫荧光染色
        2.2.6 组织总蛋白提取
        2.2.7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2.2.8 Western blot
        2.2.9 组织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2.10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2.2.11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
        2.3.1 LY01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运动能力
        2.3.2 LY01减少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2.3.3 LY01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的神经炎症
        2.3.4 LY01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氧化应激损伤
        2.3.5 LY01减少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
    3.1 材料
        3.1.1 实验细胞
        3.1.2 仪器
        3.1.3 试剂
    3.2 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3.2.3 MTT检测细胞活力
        3.2.4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3.2.5 细胞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3.2.6 建立炎症细胞模型
        3.2.7 细胞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3.2.8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LY01增加PD模型细胞的活力
        3.3.2 LY01减轻PD模型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3.3.3 LY01减轻LPS诱导的BV2细胞的神经炎症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外泌体的调节作用
    4.1 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仪器
        4.1.3 试剂
    4.2 方法
        4.2.1 提取血清外泌体
        4.2.2 外泌体处理
        4.2.3 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鉴定血清外泌体形态、粒径和浓度
        4.3.2 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与正常小鼠之间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
        4.3.3 LY0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血清外泌体中代谢物的影响
        4.3.4 LY01调控差异代谢物统计及分析
        4.3.5 LY01调控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及富集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外泌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5.1 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仪器
        5.1.3 试剂
    5.2 方法
        5.2.1 采集健康志愿者血清外泌体
        5.2.2 外泌体蛋白定量(microBCA法)
        5.2.3 动物给药
        5.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2.5 免疫荧光染色
        5.2.6 组织总蛋白提取和蛋白浓度测定
        5.2.7 Western blot
        5.2.8 组织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5.2.9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5.2.10 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
        5.3.1 血清外泌体对PD模型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5.3.2 血清外泌体对PD模型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
        5.3.3 血清外泌体调节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炎症和抗炎因子的mRNA水平
        5.3.4 血清外泌体减轻PD模型小鼠氧化应激损伤
        5.3.5 血清外泌体调节PD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
        5.3.6 血清外泌体代谢物作为P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证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概述
    一、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相关认识
        1. 帕金森病的相关中医病名研究
        2.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4.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存在的问题
    二、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1. 西医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认识
        2. 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诊断方法
        3. 西医对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4. 西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对近10年帕金森病的文献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文献学研究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探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新加波对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和研究特点
    1. 研究现状
    2. 西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概况
    3.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概况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结论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1. 本研究的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的不足之处
    4. 今后的研究方向
附录: 纳入文献的方药和中药组成
致谢
作者简介

(6)八珍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入组患者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1.6 治疗方法
        1.7 观察指标
        1.7.1 入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1.7.2 治疗前后症状观察指标
        1.7.3 疗效观察指标
        1.8 安全性指标
    2.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结果比较
        3.3 安全性指标判定
    4.小结
讨论
    1.祖国医学关于帕金森病的认识
        1.1 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
        1.2 帕金森的中医治疗
    2.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3.本研究中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
    4.本研究药物组成及配伍意义
    5.研究结果分析
    6.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附录2
致谢

(7)水木和宁方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分析及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水木和宁方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分析
    资料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收集整理资料
        2.3 质量控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临床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1.4 文化水平
        1.5 伴随疾病
        1.6 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
        1.7 运动亚型
        2 疗效评价
        2.1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2.2 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
        2.3 总体疗效评定
        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1.1 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导师辨治帕金森病的的学术思想
        2.1 病因病机
        2.2 治疗
        3 水木和宁方组方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患者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比较
        4.2 水木和宁方临床疗效分析
        4.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水木和宁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动物
        1.2 主要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帕金森病模型制备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药物制备
        2.4 各组小鼠行为学检测
        2.5 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TH、α-syn
        2.6 Western Blot检测泛素化相关蛋白表达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泛素化相关蛋白基因表达
        2.8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模型小鼠死亡率、行为学观察
        2 鱼藤酮对C57BL/6 小鼠中脑黑质TH、α-syn表达的影响
        3 水木和宁方对PD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3.1 步态分析实验
        3.2 游泳实验
        4 水木和宁方对PD小鼠中脑黑质TH、α-syn的影响
        5 水木和宁方对PD小鼠α-syn、TH、UPS相关蛋白的影响
        6 水木和宁方对PD小鼠α-syn、TH、UPS相关分子mRNA的影响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发病的认识
        1.1 病因学
        1.2 神经病理学
        1.3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2 帕金森病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关系
        2.1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2.2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
        3 结果分析
        3.1 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C57BL/6 小鼠模型评价
        3.2 水木和宁方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作用机制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8)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PD的认识
        1.1 概述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
        1.4 发病机制
        1.5 治疗
        1.6 血清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与PD的相关性
    2 中医对PD的认识
        2.1 古代中医对颤证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PD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病例和不良反应的处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补肾活血汤的理论基础
    2 补肾活血汤方药组成及分析
    3 现代药理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运动功能方面
        4.2 生活质量方面
        4.3 中医证候方面
        4.4 血清UA、Hcy水平方面
        4.5 临床疗效方面
        4.6 用药安全性方面
    5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益气养血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探讨
    1 中医对PD的认识
        1.1 关于PD的中医病名论述
        1.2 关于PD的中医病因病机
        1.3 PD的中医辨证分型
        1.4 中药汤剂的辨证治疗
        1.5 针灸治疗
    2 西医学对PD的认识
        2.1 定义
        2.2 流行病学
        2.3 病因
        2.4 发病机制
        2.5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程度评定标准
        2.6 伦理学要求
        2.7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的临床资料比较
        3.2 治疗后结果
        3.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3.4 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气血理论的探讨
        1.1 从气血与肝脾肾的联系探讨PD的病因病机
        1.2 从气血辨证论治PD
    2 导师对气血亏虚型PD患者的治疗思路
    3 对益气养血止颤方的解释
        3.1 本方来源及其临床应用
        3.2 本方方义及其现代药理学解析
    4 益气养血止颤方对气血亏虚型PD的疗效分析
        4.1 益气养血止颤方对UPDRS量表的影响
        4.2 益气养血止颤方对PDQ-39量表的影响
        4.3 益气养血止颤方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10)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和强光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下颏肌电和夜间异常行为与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强光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影响初步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睡眠障碍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济水火法治疗帕金森病失眠阴虚火旺证的临床观察[D]. 邱红秀.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穴位贴敷联合养阴益气法治疗帕金森病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D]. 张瑶瑶.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晚期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 谭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新结构化合物生物碱异黄酮LY01和外泌体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D]. 孙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5]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证治规律探讨[D]. 林群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八珍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气血亏虚型的临床观察[D]. 高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水木和宁方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分析及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机制研究[D]. 邱朝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D]. 陈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益气养血止颤方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高晓.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和强光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影响研究[D]. 沈赟.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帕金森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