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薛凡[1](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中期,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对提高发现陆内矿床能力、认识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解释,引起国内外地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壳幔相互作用是成矿条件产生的诱发机制,对地球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是当前地学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区武夷山成矿带位于我国陆内东南部地区,属于欧亚板块的一部分。华南大陆长期受到板块俯冲的影响,地质构造与岩石圈变形机制复杂多样,由扬子与华夏两大块体拼接而成,沿江南造山带划分华南大陆。区内矿产种类丰富,是全球少见的多金属成矿省,也是研究陆内成矿作用的理想基地。对典型地区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资源开发利用,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对研究区已有的壳幔结构进行整理总结。利用沿“万载-永春”布设的线性短周期密集地震台站剖面,记录的约1个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开展了接收函数研究。基于人工手动挑选的高信噪比远震P波接收函数,选用H-appa网格搜索方法,计算出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与波速比分布特征;使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ommon Conversion Point,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得研究区内陆至沿海地区的高分辨率的莫霍(Moho)界面起伏形态。对比华南大陆武夷山成矿带已有的相关地球物理资料,与本文所做研究分析讨论,对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及构造分布特征进行探讨。本文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壳厚度H介于29.0km~33.5km之间,地壳厚度由内陆至东南沿海整体呈减薄趋势,地壳厚度与地表形态呈正相关;(2)纵横波速比介于1.66~1.79,对应泊松比为0.22~0.27,由内陆至沿海泊松比呈递增趋势,且局部特征与岩浆活动及构造分布具有相关性,推测武夷山成矿带内地壳物质成分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3)H-扫描结果与CCP叠加剖面均显示Moho界面起伏特征与几条断裂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前人在该区域获得的深地震测深资料,推测政和-大埔断裂是一条深大断裂带,直接延伸至地壳底部,是武夷山成矿带内不同构造单元的分接带。
吴逸影[2](2021)在《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文中认为秦岭,由复杂地壳组成,作为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经历了长期、不同构造的演化,为各种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作为中央造山带的主要部分,秦岭西邻青藏高原向东延至大别山,北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扬子地块。探索其壳-幔变形特征、相互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对进一步约束秦岭造山带深部构造变形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SKS波分裂法和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的方法,对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反演,并推断壳-幔耦合型式。SKS波分裂法可以有效计算分析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变形对其构造演化及成因的作用。利用“叠加”分析分别求得最小切向(T)能量法和最小(较小)特征值法计算获取的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φ,δt)。Ps转换波应用接收函数集(JOF)能更有效地估算研究区水平地壳各向异性,进而分析地壳变形特征。该方法包括计算三个单体接收函数和一个联合接收函数,并对估计的各向异性进行可靠性分析。将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方法应用于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多个台站数据,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更精确地计算出地壳各向异性参数、Moho深度和Vp/Vs值结果。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覆盖了 41个地震台站,依据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绘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发现δt的大小不随造山带走势变化,而φ自西向东有南缘呈SW-NE,W-E,NW-SE变化,北缘呈NW-SE,W-E,SW-NE变化,显示出南缘略向北凸、北缘略向南凸的弧形展布,推断造山带两侧刚性较强的扬子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旋转对秦岭造山带南、北缘上地幔变形有约束作用。地壳各向异性在有断裂带的区域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下有较明显的分层,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裂缝及断裂带影响,中-下地壳与上地幔相互作用较多,因此秦岭造山带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地幔的耦合型式有区域性变化。联合Ps转换波接收函数与SKS波分裂的观测结果,对比发现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和上地幔都表现出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两种方法分别观测到秦岭造山带自西向东的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壳-幔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值Δφ变化反映了秦岭造山带下壳-幔耦合类型的变化:Δφ在秦岭造山带西-中部较小,说明壳-幔变形有较强的一致性,壳-幔垂直连贯变形对上地幔变形影响较大,属壳-幔强耦合型;Δφ在秦岭造山带东部较大,且偏离造山带走势发生弧形旋转,一致性较弱,说明秦岭造山带东部发生壳-幔解耦,软流圈物质流动是影响该区域上地幔变形的主控因素。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同时受到裂缝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上地幔变形也存在垂直连贯变形与地幔流动两种机制,因此推断秦岭造山带壳-幔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并不单一且存在自西向东的区域性转换。
韩如冰[3](2020)在《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南陆块由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拼接而成,与华北陆块共同组成了中国大陆东部。在中生代,中国大陆东部经历了碰撞造山、构造体制从压缩到伸展的转换、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三大地球动力学事件。伸展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南东部,且岩浆活动与伸展盆地相伴,构成了独特的盆-岭构造体系。目前,由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依据的缺乏,其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宽频带地震阵列观测是获得地球内部精细三维结构信息的有效途径。利用流动台阵与固定台网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密集覆盖和海量数据,可以大幅度提高地球内部结构的成像分辨率。接收函数方法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其中P波接收函数对地壳精细结构和地幔过渡带(MTZ)的分辨率较高,S波接收函数适用于对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进行深度成像。联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本文获得了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主要间断面(Moho面、LAB、410km间断面、660km间断面)的三维结构图像。从研究区内27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204个固定台站波形记录中,共提取到68892条质量较高的P波接收函数记录。通过H-κ叠加和共转换点(CCP)叠加等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大小和Moho面起伏形态。结果主要揭示了:1)研究区地壳厚度平均为32km,平均泊松比大小为0.24,具有薄地壳、低泊松比的特点;2)南北重力梯度带(NSGL)以东,地壳厚度从西北往东南有变薄趋势;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较厚,平均值大于37km,华北南缘、下扬子、江南造山带地壳相对较薄(28~35km),华夏地块更薄,平均值不到30km。下扬子地块的泊松比最高,平均值大于0.26,华夏地块泊松比次之(0.22~0.27),而江南造山带泊松比最低,平均值不到0.24。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之间同步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3)研究区内存在三处地壳厚度减薄带,分别位于苏鲁造山带南缘,大致沿郯庐断裂带展布(LH1)、赣江断裂沿线(LH2)、湘中-江汉盆地一线(LH3),减薄带地壳厚度平均值小于30km。LH1的向南延伸终止于江南断裂附近,且泊松比偏大,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部分分布其中。LH2呈南西—北东走向,沿着广州—韶关—赣州—吉安—南昌一线展布,北端至江南断裂南侧(29°N),但是与LH1并不连通。LH3沿湘中-江汉系列拉张盆地展布,与LH2相交构成“V”型或“Y”型,交点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以交点为中心世界级钨矿床集中分布。从研究区27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161个固定台站波形记录中,使用估算入射S波最佳极化方向的坐标旋转方法,提取到高质量的S波接收函数9930条。基于13条东西走向的CCP叠加剖面(22°N~34°N),并结合P波接收函数结果,联合构建了研究区具有较高横向分辨率的LAB三维图像,结果主要揭示了:1)研究区的岩石圈厚度分布于55~80km之间,呈现西北厚东南薄的特征。在岩石圈整体减薄的背景上,发育局部薄弱带或独立的薄弱区,表明岩石圈减薄是不均匀的。2)NSGL东侧较其西侧岩石圈厚度减薄15km以上。扬子地块的岩石圈厚度整体大于华夏地块与江南造山带,东南沿海地区和研究区南部岩石圈厚度较小,闽西北武夷造山带局部岩石圈较厚。3)地壳厚度与岩石圈厚度都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向海)变薄,暗示两者的伸展变形是耦合的。郯庐断裂西侧岩石圈减薄区与地壳减薄区LH1大致对应,赣江断裂岩石圈减薄区与地壳减薄区LH2大致对应,进一步表明地壳与岩石圈变形呈强耦合关系。基于提取到的68892条P波接收函数记录,用H-κ方法获得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与速度比,进而修正IASP91全球模型,通过CCP叠加方法获得了MTZ三维精细结构图像,并估算了过渡带内温度与水含量的变化,结果主要揭示了:NSGL以东的研究区存在一个29°N的近东西走向MTZ结构分界,其北部以660km间断面的整体凹陷为特征,由此产生较厚的MTZ,存在两处独立的具有高速、低温和低含水量特征的异常,这两个异常似乎分别对应于两个不同时期的俯冲滞留板片。其南部只有北东走向的窄带状410km间断面凹陷带,与之相联系的是MTZ底部(660km间断面)相对高温、富水的特征。研究结果证实中国大陆东南部存在29°N地幔结构分界线。界线以北,适用前人提出的西太平洋俯冲板片停滞于MTZ模型,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限定了该模型适用区域的南界为29°N,西界至NSGL附近。地壳与岩石圈厚度变化趋势的一致性以及地壳减薄与岩石圈减薄位置的对应关系,都表明岩石圈内部的强耦合性。主要基于“V”型或“Y”型地壳厚度减薄带的存在,尝试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大陆西部相互作用的“平板俯冲—铲刮楔拆沉”触发“软流圈热对流”的动力学模型,来解释29°N以南,岩石圈耦合伸展、局部非线性减薄、410km间断面的局部凹陷以及MTZ底部相对富水等特征。
李凤英[4](2020)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同火山地壳精细结构》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是位于中国东部古老的克拉通。自中生代新生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和改造,东部岩石圈厚度从200 Km减薄至100Km以下,但西部块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对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是如何拉张减薄的、克拉通破坏的范围、以及克拉通破坏是否存在多期目前还存在争议。大同火山群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的造山带,鄂尔多斯东北缘。大同火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地球物理学界、地球化学界科学家广泛的关注。众多学者通过P波层析成像、面波、大地电磁、背景噪声等手段发现大同火山区下方存在低速、低阻、高导的异常体。但对于大同火山群下方的异常体的深度、形态、大同火山区岩浆来源还存在有不同的争议。本文主要利用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在大同火山群布设的166台间距为5 Km的三分量短周期地震记录仪记录到的4个月的远震波形数据,并选取震中距在280~920,震级大于5.0级的211个远震事件进行研究。将记录得到的波形数据截取P波之前20 s,P波之后60 s的波形数据,在0.05~5Hz的范围内滤波,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提取接收函数,并人工筛选出4541条接收函数。最后,利用接收函数H-k叠加和可希霍夫偏移成像研究大同火山精细地壳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以山西断陷为界,研究区域西部地壳厚,东部地壳薄;山西断陷区域内莫霍面深度在35~40 Km,莫霍整体隆起,局部地壳增厚,波速比数值高达2.0,根据山西断陷莫霍深度和波速比分布推测山西断陷并不是均匀拉张,部分区域存在基性岩浆底侵,造成地壳增厚,波速比增大;研究区域地壳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薄,与地貌构造相吻合;接收函数可希霍夫偏移成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同火山下方地壳增厚,对应较高的平均地壳波速比1.85,且增厚区域主要在大同火山群的西面。该观测支持大地电磁和面波成像的结果,即大同火山下方的地幔上涌造成的底侵主要发生在大同火山群西部。
李朋辉[5](2020)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这里主要简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的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概况,回顾了众多学者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研究成果,并在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该研究区域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建议以及发展展望。对该研究区的研究工作是从华北地区150个三分量宽频流动台站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记录的远震数据中,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的方法提取了16745条高质量的径向P波接收函数。利用H-κ扫描叠加方法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构的分布,并通过波速比的最优值计算得出了研究区泊松比的分布,进而讨论了研究区内地壳的物质组成成分;通过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直观地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的莫霍面形态,并结合其他已有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及上地幔结构并对研究区内区域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另外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山西断陷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主要的研究成果为:(1)研究区地壳厚度介于30—47km,变化范围大,且从西向东具有逐渐减薄的横向变化,并且Moho面深度与地形海拔高度之间存在镜像关系;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厚度相比两侧鄂尔多斯地块与太行隆起地壳厚度较薄,并且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厚度明显厚于吕梁山区以及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厚度,分析是华北克拉通破坏造成的浅部效应在两个构造单元中的体现。(2)鄂尔多斯地块东北部与山西断陷带交界的吕梁山地区下方的Moho面与其西侧的Moho面深度存在大约3km的突变,并且该区域的泊松比值较高,表明该区域下地壳可能存在低速体,分析为大同火山区岩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山西断陷带的形成和构造活动,上地幔上隆形成地幔柱从而导致了该区域的低速特征。(3)山西断陷带的临汾盆地以及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的灵石、霍州区域存在地幔上隆现象,推测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拉张应力造成地幔上涌,地壳减薄,岩石圈被拉张,从而使地表下沉形成断陷带。(4)在研究区的东经111°以西,地壳泊松比分布较为均匀,但是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的交界处泊松比的分布并不均匀,鄂尔多斯地块东部的吕梁山地区存在高的泊松比分布,反映出该区域下地壳存在低速体;山西断陷带下方泊松比要比两侧的山区要高,推测为上地幔物质上涌导致。(5)研究区北纬38°以北地区台站下方地壳的泊松比值较大,而北纬38°以南区域的泊松比值较低,推测出该区域38°以北下地壳出现了部分熔融而呈现出低速特征,北纬38°以南地壳结构仍然保持着稳定地壳的一些结构特征。
宋婷[6](2020)在《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Moho面性质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应用》文中认为Moho面复杂性是目前地震学众多观测中有显示但讨论较少的内容,而Moho面性质研究对于地壳物质组分构成、壳幔物质交换、地球内部温压环境、地块相互作用等重要科学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海量观测资料的积累,为我们尝试研究Moho面复杂性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基于不同Moho面模型全波形理论地震图的模拟,计算了不同频率接收函数。通过对不同Moho面模型理论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系统分析发现接收函数频率特征可以较好反映Moho面性质。根据数值试验结果,我们对不同Moho面性质的接收函数频率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类,以此作为研究Moho面频率特征的重要参考信息。我们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单个固定台站(高台地震台),基于5年的远震记录,对其不同频率接收函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参考数值试验结果对台站下方Moho面形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该台站下方地壳及Moho面速度模型,结果显示高台台站下方Moho面非简单的一级速度间断面,而是一个速度过渡带。结合前人在该区域人工地震和岩石学等研究结果,我们对该台站下方Moho面性质进行了分析探讨。进一步,我们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70个高密度野外流动观测台阵,基于两年的远震记录,根据透射转换点分布,分析了不同剖面叠加PMs震相频率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短周期接收函数分裂特征多变,在绝大多数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分裂特征,区域内沿着剖面方向不同分裂特征交替出现,很可能是因为青藏高原隆升并向东北扩展导致了该区地壳结构的复杂性。接收函数方法作为目前研究地壳结构常用的地震学方法,大部分研究工作中一般假定Moho面为一个尖锐的一级间断面,而未对Moho面本身性质进行更多讨论。随着地震观测资料的海量增加,使得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提取到由Moho面复杂性引起的信息。本研究基于数值试验结果和单个固定台站、流动观测台阵资料的总结分析,展示了研究Moho面复杂性的可行性,为Moho面性质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胡昊[7](2020)在《用OBS远震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西南印度洋中脊深部结构及洋脊-热点相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海底地震仪(OBS)远震数据求取接收函数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探讨了海水多次波和沉积层对求取接收函数的影响,并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同时,使用2011年在南海西南次海盆采集的OBS被动源远震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了可靠的结果。进一步使用该方法处理了2010年在西南印度洋中脊采集的OBS远震数据,通过接收函数反演的深部结果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岩浆供给和持续热液活动成因进行了解释,并从地幔转换带减薄推测洋脊下方存在热异常。在此基础上,为探讨西南印度洋中脊与克洛泽热点相互作用的争议,以克洛泽岛上的台站数据作为补充,通过区域波形反演和接收函数结果结合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的区域地幔转换带热异常为西南印度洋中脊和克洛泽热点作用关系提供了地球物理学证据,认为西南印度洋中脊与克洛泽热点并不存在直接的离轴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主要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成果:(1)解决了从OBS远震数据求取接收函数的难题,并证明其可行性,在此过程中,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海水多次反射波和沉积层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OBS求取接收函数的影响因素。第一个结论是,海水多次反射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直分量作为等效震源的假设,但是由于多次波在径向分量上的极化波与垂直分量上的波形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使用反褶积去除等效震源的过程中会较好的压制多次波对接收函数的影响,最终使得海水多次反射波对接收函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从而并不影响接收函数后续的处理,如H-k叠加求取莫霍面深度和平均洋壳波速比、共转换点叠加(CCP stacking)获得间断面低速带成像结果和反演洋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第二个结论是,沉积层的耗散作用会使得接收函数的波形变化较大,莫霍面的多次震相难以区分并且相对较弱,难以使用H-k叠加求取莫霍面深度和平均洋壳波速比、CCP叠加获得间断面低速带成像结果,但是由于其它约束条件可以获得,如海水厚度和速度,我们依然可以使用反演方法获得沉积层-洋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最后通过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实测OBS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做了验证,并获得了南海西南次海盆的S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推测残留扩张洋脊下方存在岩浆房。(2)通过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处的实测OBS远震数据求取接收函数,获得了“龙旗”热液喷口附近洋脊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莫霍面深度以及地幔转换带厚度。首先,S波速度模型显示该处洋脊下方4~6 km处存在一个低速层,波速约2.6km/s,推测可能存在岩浆房或部分熔融,且可能是热液活动的持续供热来源。其次,对比同一地区接收函数和主动源P波层析成像结果发现莫霍面具有不同的深度(如南海西南次海盆和西南印度洋中脊),并且接收函数的结果总是比主动源P波层析成像结果要深,通过地震射线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个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地球物理学角度证明莫霍面是一个岩石相变的转换带(厚度约2~3 km),而不是简单的地震速度不连续面。最后,根据地幔转换带减薄的现象,推测洋脊下方存在一个182~237K的地幔正温度异常。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喷口区下方地幔转换带减薄和温度异常与扩张洋脊下方的的地幔情况一致,而不是受到周边热点的影响。(3)克洛泽岛上台站远震数据的接收函数CCP叠加结果显示,410面和660面的起伏较大,地幔转换带厚薄不一,具有很强的横向不均匀性。并且地幔中存在大量的低速带,推测这些低速带为岩浆活动,是地幔转换带在温度异常作用下脱水造成区域物质熔点降低而形成。另外,区域波形反演结果显示克洛泽热点至西南印度洋中脊之间的区域地幔转换带减薄,推测西南印度洋中脊英多姆转换断层、加列尼转换断层和克洛泽热点所包围的区域存在地幔温度异常(124.97~165.72 K)。最后,结合西南印度洋中脊和克洛泽热点下方地幔转换带均减薄的现象,认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离轴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克洛泽热点和区域地幔温度异常共同导致地幔转换带中矿物组分脱水,并表现出一系列的低速带。水的加入致使区域物质熔点降低,克洛泽热点、西南印度洋中脊及它们之间下方的熔融物质在地幔流和洋中脊低压作用下向西南印度洋中脊迁移,并最终形成洋中脊玄武岩。
张毅[8](2019)在《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东部壳幔间断面结构》文中指出对于中国东部壳幔间断面结构,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基于传统的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存在沉积层的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该方法需要进行两次叠加,第一次叠加利用沉积层底界面上的转换波得到沉积层厚度和波速比,第二次叠加则利用沉积层的结果和在莫霍面上的转换波得到地壳厚度和波速比。泰勒级数展开和带沉积层的理论模型“恢复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误差很小(<0.8%)。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说明,当台站下方存在一定厚度的沉积层时,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得到的沉积层和地壳厚度与人工地震测深结果相近;但此时用H-Κ叠加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而无法使用。我们采用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几个大型盆地如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的结构,得到了这些盆地内的沉积层和地壳厚度。结果表明:在台站密集区,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能清晰地勾勒出沉积盆地与盆地内次级构造单元的形态,且结果与已知的地质构造有较好的对应。应用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187个远震事件,采用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得到了该区沉积层和精细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结果表明南北重力梯度带两侧具有明显的结构差异,西侧的地壳较厚、平均泊松比较低,而东侧地壳薄、平均泊松比较高,对两个构造单元泊松比与地壳厚度特征分析表明位于重力梯度带西侧的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区可能仍较为稳定,而东部地壳则在伸展和减薄过程中受到下伏地幔热物质的侵入,使地壳中的铁镁质组分大幅增加,高度演化的地壳说明极有可能经历过拆沉,本文得到的上述地壳特征也许是华北克拉通东部比西部受到更严重破坏和改造的地壳响应。应用整个华南地区的固定地震台记录的762个远震事件,采用CCP叠加方法研究了该区410和660间断面及地幔过渡带结构,叠加时分别使用了一维和三维速度模型。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东部,地幔过渡带没有出现大面积增厚,说明西向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并没有停滞在华南块体东部下方的地幔过渡带中;而在研究区西部,地幔过渡带的局部增厚可能是由拆沉的扬子克拉通岩石圈滞留于过渡带中造成的。本次结果还揭示位于华南西侧的腾冲火山可能起源于上地幔,可能是由于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在腾冲火山下方发生断裂引发了热物质上涌而形成的火山。而海南地幔柱则可能起源于下地幔,海南地幔柱的热异常可能呈倾斜状态。
邵若潼,沈旭章,张元生[9](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本文利用径向和切向接收函数确定地壳各向异性的方法,处理了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横跨西秦岭北缘等断裂的24个密集宽频带流动台站远震资料,得到了研究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平均快波方向呈现NW-SE、NWW-SEE及NNW-SSE,平均分裂时间0.56s.甘东南中部及北部地区快波方向与GPS速度方向、前人利用XKS波分裂获取的快波方向及该地区断层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说明该地区壳幔运动可能是耦合的.同时研究区南部少数台站快波方向呈现NNW-SSE,与断裂方向及GPS速度方向有一定夹角,表明台站下方壳幔运动可能是解耦的.全区快波方向自北向南由近E-W逐渐转变为NW-SE,最后变为NNW-SSE.据此推测地壳在该区的变形挤压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趋势,这与该区块体挤压应力方向一致.
陈一方[10](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现今的构造活动被认为是正在进行中的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碰撞的结果。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隆升及其深部过程,是了解大陆碰撞变形与演化机理的关键。基于地质或地球物理观测的研究,众多地球科学家提出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不同的物理模型,主要可分为挤压增厚、构造挤出、下地壳流动、拆沉及地幔上涌、印度板块俯冲或双向俯冲等。近年来通过面波成像、接收函数反演或联合反演、地震环境噪声以及走时层析成像等方法探测表明,力学性质较软的高原内部速度偏低,具有克拉通属性的阿拉善与鄂尔多斯反之,表明东北部克拉通对青藏高原物质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但已有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岩石圈范围内的速度结构、间断面结构、电性结构等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因研究尺度的限制、数据分布的不足或缺少绝对速度结构的支持尚难以满足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需求,所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间断面结构及其变形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第四纪以来鄂尔多斯地体受上地幔东南方向的拖拽和青藏高原东北缘不断扩张的作用下产生逆时针运动。阿拉善地体在周缘大型断裂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整体缓慢向东运动,与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地体会聚。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边界带是银川-河套断陷盆地,其成因被认为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幔对流所致。银川-河套断陷盆地地震活动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1739年平罗8级强震。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对理解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张的动力学模型及强震机理与预测极为关键,但目前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及其边界带区域的地震学观测资料相对较少,所以该区域深部地震学证据的获取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利用中国科学探测台阵项目二期及祁连台阵部分流动台站所记录数据,其观测时间分别为2013-2015和2016-2017年。台站覆盖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台间距为~35 km或~15 km。通过采用接收函数的三维共转换点叠加技术,获取了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阿拉善块体以及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结构,试图进一步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和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间深部变形关系这两个科学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的工作得到以下的研究结果:1)阿拉善块体的Moho面深度在45-50km之间,北祁连断裂和昆仑断裂之间的Moho深度为50?55 km,松潘甘孜块体内部地壳厚度为~70km。在雅布赖山以北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大约在100km的深度,从北至南到阿拉善块体南端LAB的深度逐渐从100km变深至150km。在祁连造山带的北边界下方LAB最深为~180km,而中祁连块体的岩石圈厚度明显小于东北缘地区的其他地块且只有~100km。同时,在北祁连断裂下方存在明显的莫霍面错断,龙首山断裂和北祁连断裂之间地壳厚度较薄且在龙首山北边的Moho面上方存在连续的正震相界面,中祁连的岩石圈已进入北祁连造山带下方。2)基于岩石圈间断面成像结果,我们认为祁连山造山带下方存在岩石圈范围内的被动俯冲及东北缘地区有局部地壳的缩短和增厚迹象,它们都是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北运动且青藏高原东北缘受到坚硬的阿拉善块体阻挡后的远端效应。这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深部动力学过程。3)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壳内间断面结构差异明显,位于两块体构造边界之间的银川河套盆地Moho深度大于两侧地块;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成层性好,壳内康拉德界面信息清晰可见;鄂尔多斯西边界以东60-70km范围内Moho间断面从东至西逐渐变深;以37.5°N为界,鄂尔多斯内部地壳厚度逐渐变深,康拉德界面逐渐变浅;鄂尔多斯地体北端康拉德界面强度明显低于其中部,下地壳厚度呈相反趋势。4)根据间断面成像证据进一步确定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分属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同时,我们猜测贺兰山以西70-80km范围内和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北段均存在局部地壳发生增厚变形的可能性。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技术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间断面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已有的各向异性观测可知青藏高原东北缘有显着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各向异性强度较大区域,地壳和上地幔延迟时间高达0.4 s和1.6 s。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Ps转换震相的到时随反方位角有余弦变化特征,S波接收函数相比P波接收函数入射角更大,台站下方的射线路径更长,当其在各向异性较强的区域中传播时不同反方位角转换震相到时的延迟时间会更加明显。接收函数时深转换是将其转换震相到时归位于地下发生转换的界面深度,所以各向异性引起的不同反方位角到时偏差会直接影响对深度的判断。在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区域,S波接收函数转换震相的到时延迟引起的对深度成像的影响难以忽略不计。所以,如何避免地下介质中各向异性对接收函数成像的影响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各向异性介质中S波接收函数走时校正的思路与过程,发展基于HTI模型各向异性校正方法,通过在单层和多层(快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下进行正演计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论述及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各向异性走时校正研究可知:5)我们发展的基于HTI模型各向异性走时校正的方法,成功的在单层和多层(快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的各向异性介质中对齐不同反方位角接收函数的Moho面和LAB的转换震相走时。6)各向异性走时校正能够加强单台接收函数转换震相的可追踪性,能量增强的叠后转换震相在时深转换后更利于对界面深度的识别与判断;在考虑三维成像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对提高成像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二、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华南大陆东南部地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简介 |
2.2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2.3 华南大陆地质概况 |
2.4 华南大陆基本构造格架 |
2.5 地质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 |
第3章 接收函数研究方法 |
3.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
3.2 接收函数原理 |
3.3 接收函数提取 |
3.3.1 频率域接收函数提取 |
3.3.2 时间域接收函数提取 |
3.4 转换震相走时 |
3.5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计算 |
3.6 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技术 |
第4章 华南武夷山成矿带接收函数研究 |
4.1 数据资料来源 |
4.2 接收函数计算 |
4.3 H-κ网格搜索 |
4.4 H-κ结果分析 |
4.5 共转换点偏移成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研究 |
1.2.2 重磁资料分析 |
1.2.3 大地电磁测深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SKS波分裂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SKS波分裂原理 |
2.2 SKS波分裂的识别与计算 |
第三章 SKS波分裂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及各向异性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地震台站的方位校正 |
3.3 结果验证 |
3.4 综合分析 |
第四章 接收函数原理与计算方法 |
4.1 接收函数原理 |
4.2 计算方法 |
第五章 接收函数研究秦岭造山带地壳各向异性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处理 |
5.2.1 Ps转换波方位角变换特征 |
5.2.2 单个接收函数横波分裂及其影响因素 |
5.2.3 接收函数集(JOF)横波分裂算法 |
5.3 结果验证 |
5.3.1 信噪比测试 |
5.3.2 谐波分析 |
5.3.3 Moho面倾斜 |
5.4 综合分析 |
第六章 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 |
6.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6.2 壳幔变形及耦合型式 |
6.2.1 地壳变形特征 |
6.2.2 上地幔变形特征 |
6.2.3 壳幔耦合型式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区地壳上地幔主要间断面研究现状 |
1.2.1 地壳结构(Moho面) |
1.2.2 岩石圈结构(LAB界面) |
1.2.3 地幔过渡带结构(“410”、“660”) |
1.3 研究区的构造地质概况 |
1.3.1 基本地质概况 |
1.3.2 区域构造演化简述 |
1.3.3 华南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内容概述 |
1.4.1 拟解决的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震台阵观测与野外数据采集 |
2.1 地震台阵观测 |
2.2 野外数据采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收函数研究方法 |
3.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
3.2 接收函数的基本原理 |
3.2.1 P波接收函数 |
3.2.2 S波接收函数 |
3.3 接收函数的研究方法 |
3.3.1 H-κ叠加方法 |
3.3.2 共转换点叠加(CCP)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结构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分布 |
4.2 P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
4.3 莫霍面结构 |
4.3.1 H-κ叠加结果 |
4.3.2 CCP叠加剖面结果 |
4.3.3 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形态研究 |
5.1 S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
5.2 CCP叠加剖面结果 |
5.3 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 |
6.1 地幔过渡带结构与水含量 |
6.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6.2.1 速度模型与CCP叠加 |
6.2.2 温度与水含量的估计 |
6.3 MTZ的结构特征 |
6.4 MTZ的温度与水含量估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动力学探讨 |
7.1 三维结构模型及其动力学意义 |
7.2 主要结论和建议 |
7.2.1 主要结论 |
7.2.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同火山地壳精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背景 |
1.1.1 华北克拉通概述 |
1.2 大同火山区概述 |
1.2.1 大同火山区的构造背景 |
1.2.2 大同火山群分布特征 |
1.2.3 大同火山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研究 |
2.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
2.2 接收函数方法的研究 |
2.2.1 接收函数方法的基本理论 |
2.2.2 接收函数的提取 |
2.3 接收函数动校正 |
2.3.1 接收函数动校正 |
2.3.2 转换波走时和校正量的计算 |
2.4 接收函数成像的方法 |
2.4.1 接收函数H-K方法 |
2.4.2 接收函数可希霍夫偏移成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同火山区地壳精细结构研究 |
3.1 台站布设与数据获取 |
3.2 数据挑选与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挑选和预处理 |
3.2.2 P波接收函数提取 |
3.3 接收函数H-k |
3.4 接收函数偏移成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同火山区地壳精细结构分析 |
4.1 华北克拉通 |
4.2 山西断陷 |
4.3 大同火山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地震探测的研究 |
1.2.2 天然地震方面的研究 |
1.2.3 重磁方面的研究 |
1.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1 地质构造背景 |
2.2 地质演化历史 |
2.3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
3 接收函数方法原理 |
3.1 接收函数简介 |
3.1.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
3.1.2 接收函数方法原理 |
3.2 基于接收函数的地壳结构研究 |
3.2.1 接收函数的H-κ扫描叠加方法 |
3.2.2 接收函数的CCP叠加成像方法 |
3.3 影响接收函数的因素 |
4 研究区壳幔结构研究 |
4.1 数据准备 |
4.2 数据处理 |
4.2.1 预处理 |
4.2.2 坐标旋转 |
4.2.3 接收函数的提取 |
4.2.4 接收函数的筛选 |
4.3 地壳厚度与泊松比 |
4.4 CCP壳幔结构剖面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研究区地壳物质组成 |
5.2 研究区Moho面形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Moho面性质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Moho面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1.1 Moho面的研究意义 |
1.1.2 Moho面的研究现状 |
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地壳结构研究成果 |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 |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研究成果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接收函数及其频率特征 |
2.1 接收函数原理 |
2.2 接收函数研究现状 |
2.3 接收函数频率特征 |
2.3.1 不同频率接收函数计算方法 |
2.3.2 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Moho面的数值试验 |
2.3.3 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的单台应用-以高台(GTA)台为例 |
第三章 接收函数频率特征揭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Moho面性质 |
3.1 数据来源 |
3.2 单个台站的接收函数频率特征 |
3.3 不同剖面的接收函数叠加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用OBS远震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西南印度洋中脊深部结构及洋脊-热点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洋中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洋中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
1.2.2 洋脊扩张速率与洋壳厚度关系 |
1.2.3 海底热液喷口 |
1.3 西南印度洋中脊构造研究进展 |
1.4 OBS接收函数研究进展 |
1.5 地幔转换带研究 |
1.6 莫霍面转换带研究 |
1.7 论文内容和框架 |
1.8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 |
2.1 SWIR地质构造背景 |
2.2 SWIR厚地壳和残留岩浆房 |
2.3 SWIR与克洛泽热点关系 |
第三章 数据和方法 |
3.1 数据 |
3.1.1 南海西南次海盆OBS数据 |
3.1.2 SWIR三维地震试验OBS数据 |
3.1.3 克洛泽岛上台站数据 |
3.1.4 数据预处理 |
3.2 计算理论地震图 |
3.2.1 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 |
3.2.2 反射透射系数计算 |
3.2.3 传播矩阵方法 |
3.3 接收函数方法 |
3.3.1 接收函数求取 |
3.3.2 H-k叠加 |
3.3.3 接收函数反演 |
3.3.4 CCP叠加 |
3.3.5 接收函数叠加速度谱 |
3.4 波形反演 |
3.4.1 波形反演 |
3.4.2 体波和面波分离反演 |
第四章 OBS接收函数数值模拟 |
4.1 海水层多次波影响 |
4.2 沉积层影响 |
4.3 OBS数据接收函数方法试验 |
第五章 SWIR(49°39′E)洋壳结构及其意义 |
5.1 SWIR洋壳结构 |
5.2 莫霍面转换带 |
5.3 地幔MTZ温度异常 |
第六章 SWIR和克洛泽热点相互作用 |
6.1 区域地幔温度异常 |
6.2 地幔转换带脱水现象研究 |
6.3 关于SWIR与克洛泽热点作用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8)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东部壳幔间断面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
1.2 接收函数的理论基础及提取方法 |
1.2.1 等效震源假定 |
1.2.2 时间域接收函数的提取方法 |
1.3 接收函数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接收函数叠加方法研究进展 |
1.3.2 接收函数偏移方法研究进展 |
1.3.3 接收函数与其它资料的联合反演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本文所用的接收函数方法 |
2.1 共中心点(CCP)偏移方法 |
2.2 H-Κ叠加方法 |
2.3 迭代H-Κ叠加方法 |
2.4 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 |
2.4.1 改进的迭代H-Κ叠加方法的原理 |
2.4.2 假设条件带来的误差 |
2.4.3 用带沉积层模型的“恢复试验”检测误差 |
2.4.4 实际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东部沉积层及下方地壳结构研究 |
3.1 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沉积层及地壳结构进展 |
3.2 数据和方法 |
3.2.1 研究所用数据 |
3.2.2 研究方法及主要参数 |
3.3 结果 |
3.3.1 中国东部沉积层结果 |
3.3.2 中国东部沉积层下方地壳结果 |
3.4 讨论 |
3.4.1 本文方法与CRUST1.0 模型的中国东部沉积层结果比较 |
3.4.2 本文方法与CRUST1.0 模型的中国东部地壳结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地壳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方法与数据 |
4.3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研究结果 |
4.3.1 地壳厚度结果 |
4.3.2 泊松比结果 |
4.4 讨论 |
4.4.1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泊松比变化及其构造意义 |
4.4.2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重力均衡状态 |
4.4.3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精细结构对克拉通破坏机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所用数据 |
5.3 结果及解释 |
5.3.1 一维模型叠加结果 |
5.3.2 三维模型叠加结果 |
5.4 讨论 |
5.4.1 华南陆块东部地幔过渡带厚度变化 |
5.4.2 扬子克拉通地幔过渡带内的残留块体 |
5.4.3 海南地幔柱的起源及形态 |
5.4.4 腾冲火山的起源及机制探讨 |
5.4.5 华南陆块地幔过渡带含水量异常及温度分布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9)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与方法 |
1.1 观测资料及处理 |
1.2 方法 |
1.2.1 各向异性介质接收函数特征 |
1.2.2 T分量接收函数加权叠加方法 |
2 结果和讨论 |
2.1 结果 |
2.2 讨论 |
2.2.1 各向异性理论模型 |
2.2.2 Ps转换波得到各向异性结果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 |
3 结论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机制及动力学过程 |
1.1.2 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地壳结构研究 |
1.1.3 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走时变化研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接收函数的基本理论和偏移成像 |
2.1 接收函数发展背景简介 |
2.2 接收函数 |
2.2.1 接收函数的提取 |
2.2.2 接收函数的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 |
2.3 S波接收函数 |
2.4 接收函数偏移成像 |
2.4.1 动校正(Move-out)与接收函数深度偏移 |
2.4.2 共转换点叠加(CCP) |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隆升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
3.1 研究背景 |
3.2 数据及方法 |
3.3 成像结果 |
3.3.1 Moho面及壳内结构 |
3.3.2 岩石圈软流圈间断面结构 |
3.3.3 合成数据与观测结果的比对 |
3.4 讨论 |
3.4.1 岩石圈结构及与前人结果对比 |
3.4.2 深部动力学过程揭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地壳间断面结构 |
4.1 研究背景 |
4.2 数据及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接收函数的提取与共转换点叠加 |
4.3 Moho及壳内间断面结构成像结果 |
4.4 结果讨论 |
4.4.1 地壳结构与前人结果对比 |
4.4.2 深部块体间变形关系揭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各向异性介质中S波接收函数成像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方法简介 |
5.2.1 接收函数的提取及正演计算 |
5.2.2 接收函数到时的余弦校正 |
5.3 正演测试及方法检验 |
5.4 实测数据的各向异性走时校正 |
5.4.1 数据 |
5.4.2 校正测试 |
5.5 S波接收函数走时校正的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基本情况: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四、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武夷山成矿带地壳结构[D]. 薛凡.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D]. 吴逸影. 西北大学, 2021(10)
- [3]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D]. 韩如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同火山地壳精细结构[D]. 李凤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研究[D]. 李朋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
- [6]利用接收函数频率特征研究Moho面性质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应用[D]. 宋婷.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
- [7]用OBS远震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西南印度洋中脊深部结构及洋脊-热点相互作用[D]. 胡昊. 浙江大学, 2020
- [8]应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东部壳幔间断面结构[D]. 张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构造意义[J]. 邵若潼,沈旭章,张元生.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9)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间断面研究[D]. 陈一方.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