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大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基地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花向红,许才军,邹进贵,汪志明[1](2017)在《测绘工程专业硕士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文中认为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建设对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测绘工程专业硕士产学研联合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给出了基地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
常青,冉玲苓,常存,黄妍,吕国辉,杨九如[2](2014)在《理工科工程师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标准。从社会对理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出发,结合理工科院校的特点提出了有效利用实习实践基地,发挥学科和平台优势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工程师培养三级递进式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张志红,潘紫微[3](2011)在《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推进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的形势下,本文作者从高校与企业联合进行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最佳模式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以及产学研合作工程中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培养工作。
刘珊珊[4](2011)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博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矛盾,有必要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规律的研究,建立科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博士研究生工作及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的同时,紧密围绕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挖掘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博士研究生总体创新能力不足,博士生导师总体学术水平、指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扩大规模与保证质量的矛盾,缺乏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单一等,并对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导师队伍、优势学科与行业特色、创新激励机制、管理机制、质量标准及评价机制等关键性因素,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在对影响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因素的基础上,从生源质量、导师队伍、优势学科与行业特色、创新激励机制、管理机制、质量标准及评价机制等六方面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提出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实施体系。通过对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分析,以期对保证和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黄秋萍[5](2010)在《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充分体现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符合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一主旨的培养模式,对于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论文、教学管理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出发,对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有效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
文永勇,刘清友,汤富荣,赵琴琴[6](2010)在《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结合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分析了该校工程硕士教育适应石油行业需要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确立了结合行业特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标;提出了包括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论文研究等一系列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明确指出了工程硕士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大力发展石油行业的工程硕士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九汉[7](2009)在《勇于首创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学习考察广东自主创新情况的报告》文中提出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推进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按照省政协主席会议的要求,3月5日至9日,我和部分政协委员及机关有关同志,就科技创新问题赴广东学习考察。
张国平[8](2009)在《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文中指出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随着人类发展主要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方式的转变,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地位日益重要。小至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其科技创新活跃的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成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成为衡量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与城市相比,县域科技创新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征,创新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这种现状与人口和国土面积占绝大部分的县域经济社会极不相称,也使城乡差别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头在哪里,根基何在?本文认为关键是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在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科技创新的形势和社会氛围下,如何通过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和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当今条件下,加快我国县域发展的重要课题。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县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一起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建设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不仅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我国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难点在县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目前把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还较少见,对科技创新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侧重于县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条件下的产业特色的培育和优势产业塑造。虽然目前有关科技创新和县域经济的研究都非常热,尤其是对科技创新的研究,但专门探讨县域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县域经济普遍不发达,以及县域层面的科技创新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抑或对影响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的因素很难进行独立分析,甚至于认为研究县域科技创新的条件还不成熟,为时过早。本文在县域经济的视野下,探讨科技创新发展问题,试图构建县域科技创新理论,以揭示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趋势,这在目前科技创新研究中有一定的新意。从县域层面把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结合研究是作者的一项大胆探索。之所以选择常熟市作为个案研究的重点,主要原因是:常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域地区之一,科技创新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在全国发达的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经济发达的县域科技创新的经验和规律,对其他县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首先对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科技创新理论进行梳理、贯通和评价,分析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一般模式。然后,以常熟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和考察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常熟市科技创新体系及其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快常熟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选择。全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思路,采用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回顾与横向对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文共分九章,简述如下:第1章绪论。县域科技创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文的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基本概念。主要介绍目前国外、国内有关科技创新的主要理论、发展现状,并作一定的评述。第3章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分析和讨论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发达国家政府构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经验,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第4章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阐述了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县域科技创新的特点,分析县域经济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因素,县域科技创新的模式及其选择。第5章常熟市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分析了常熟的经济地理特征、区位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常熟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第6章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讨论了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对科技进步在常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度。第7章常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察与评价。提出了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构成,并应用主成份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常熟市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还结合常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提示了常熟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现状。第8章常熟市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主要阐述了目前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吸引外资、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9章常熟市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在分析了常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常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设想,常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常熟市要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引领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在发展路径上要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创新方式上要以开发重大产品和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在创新体制上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发展部署上要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并重,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在资源配置上要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效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沈国东[9](2008)在《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及作用,阐述了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过程中的体系创新问题,同时列举了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工作的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工作要点。作者概述了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的重要性,对其工作基础进行了优势分析,明确了建设目标及主要任务,同时设计并推出了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示范等五大科技示范推广平台;另一方面,本文还对诸暨市“二镇四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中的山下湖示范镇等六个实际案例进行了讨论,并对该工程进行了效益分析;最后还对诸暨市新农村建设中科技示范推广工作落实所需的保障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赛江涛,黎明[10](2008)在《适应需求 强化管理 切实保证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文中研究指明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在与教学实习点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学校与教学实习点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既体现了办学的灵活性又不失原则性,既适应了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以及生产部门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应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和加强对教学实习点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学校和生产部门的共同发展。
二、依托大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基地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托大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基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测绘工程专业硕士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地建设模式 |
1.1 基地建设方式 |
1.2 双导师指导体系 |
1.3 基地管理方法 |
2 产学研联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 |
2.1 建设情况 |
2.2 实施效果 |
3 结束语 |
(2)理工科工程师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分析 |
1. 从企业的需求来分析 |
2. 从学校现有条件角度来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模式 |
1. 培养模式新颖、科学, 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化实践技能的要求 |
2. 有效利用学科与科研条件, 整合资源, 针对就业方向实现专业目标化培训 |
三、结语 |
(3)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产学研合作培养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最佳模式 |
1. 产学研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人才培养特点和定位决定。 |
2. 产学研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 |
3. 产学研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由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 |
二、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 |
1. 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设置。 |
2. 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 建立稳定的骨干合作培养基地。 |
3. 充分发挥学校内部资源, 建立高水平的联合实验室和技术中心。 |
4. 聘请国内外着名企业的高水平专家, 拉近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距离。 |
三、 产学研合作工程中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
1. 构建开放型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模式。 |
2. 构建高校负责企业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
3. 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保障产学研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
四、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
1. 坚持“质量至上”是关键。 |
2. 坚持“服务企业和政府决策”是保证。 |
3. 坚持“市场导向”是出发点。 |
(4)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发达国家博士研究生教育及研究概况综述 |
1.2.2 国内博士研究生教育及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博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分析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内涵 |
2.1 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概念 |
2.1.1 高等教育质量 |
2.1.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2.1.3 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2.2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
第3章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 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 |
3.2 导师队伍 |
3.3 优势学科与行业特色 |
3.4 创新激励机制 |
3.5 管理机制 |
3.6 质量标准及评价机制 |
第4章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
4.1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
4.1.1 政府 |
4.1.2 市场 |
4.1.3 教育评估中介机构 |
4.2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 |
4.2.1 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
4.2.2 导师队伍建设 |
4.2.3 优势学科与行业特色 |
4.2.4 创新激励机制 |
4.2.5 管理机制 |
4.2.6 质量评价体系 |
结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校企合作是各国培养工程硕士的普遍经验 |
2.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实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
3. 校企合作对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意义 |
3.1 有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
3.2 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 创设良好的培养环境 |
3.3 有利于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工程硕士的技术创新能力 |
4.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探索 |
4.1 突出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 优化课程体系 |
4.2 积极落实“双导师制”, 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
4.3 校企携手, 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
4.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设好工程硕士实践基地 |
(6)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教育发展情况 |
2 依托行业需要, 积极发展工程硕士教育 |
3 主动适应需要, 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
3.1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
3.2 校校联合培养模式 |
3.3 全日制培养模式 |
3.4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
4 加强工程硕士教育管理, 确保培养质量 |
4.1 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调动和促进各方面积极性 |
4.2 健全管理制度, 实施规范管理 |
4.3 加强过程管理, 确保培养质量 |
4.3.1 加强招生管理, 提高生源质量 |
4.3.2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
4.3.3 加强论文环节管理,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
4.3.4 加强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环节的组织管理 |
5 正确理解培养目标, 坚持突出能力培养, 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
5.1 正确理解工程硕士培养目标 |
5.2 优化课程设置, 突出能力培养 |
5.3 转变教学方式, 培养实践能力 |
5.4 结合论文研究, 强化实践能力 |
5.5 发挥行业优势, 产学研联合培养 |
6 结 语 |
(7)勇于首创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学习考察广东自主创新情况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东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 |
二、广东自主创新的主要经验 |
1、创新要素由所有转向所用。 |
2、创新载体由政府转向企业。 |
3、创新体系由内生转向外联。 |
4、创新驱动由扶持转向激励。 |
三、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
(8)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1.2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县域科技创新的理论 |
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2.3 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综述 |
2.4 几个基本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 |
3.1 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的依据 |
3.2 发达国家政府构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经验 |
3.3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县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
4.1 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
4.2 县域科技创新的特点 |
4.3 县域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因素 |
4.4 县域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常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 |
5.1 常熟的经济地理特征 |
5.2 常熟的区位特色 |
5.3 常熟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5.4 常熟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
6.1 科技创新在常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
6.2 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6.3 科技创新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4 科技进步对常熟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常熟科技创新能力的考察与评价 |
7.1 科技创新能力的涵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7.2 常熟与苏州其它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分析 |
7.3 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评价 |
7.4 常熟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基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调查 |
7.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常熟市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8.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 面临的挑战 |
8.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常熟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
9.1 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9.2 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 |
9.3 科技创新的发展重点 |
9.4 对策与措施 |
9.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企业调查问卷 |
后记 |
(9)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现代农业科技与新农村建设 |
1.1 概述 |
1.2 农业科技示范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意义及作用 |
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
1.2.2 农业科技示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1.3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的体系创新 |
1.3.1 国内外农业科技示范服务体系现状 |
1.3.2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科技示范服务体系现状 |
1.3.3 农业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
1.4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示范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重点 |
1.4.1 树立科技示范第一要素的思想 |
1.4.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示范的工作方向 |
1.4.3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管理和保障措施 |
1.4.4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重点工作 |
1.5 结语 |
第二章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概述 |
2.1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的重要性。 |
2.1.1 "枫桥经验"是全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精神示范的典型 |
2.1.2 民营块状工业三种模式集群创新发展的典型 |
2.1.3 跨区域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科技示范典型 |
2.2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的工作基础和优势分析 |
2.2.1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发展基础好 |
2.2.2 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效实施 |
2.2.3 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有力 |
2.2.4 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政策支持与领导组织力度大 |
2.3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的目标与任务 |
2.3.1 总体目标 |
2.3.2 主要任务与预期效果 |
第三章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的具体内容 |
3.1 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示范 |
3.1.1 珍珠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
3.1.2 畜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
3.1.3 香榧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
3.2 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示范 |
3.2.1 五金创新服务平台 |
3.2.2 袜业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
3.2.3 环保装备创新服务平台 |
3.3 区域块状产业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
3.3.1 高性能铜合金与关键部件制造升级技术 |
3.3.2 多功能机电一体化刺绣机 |
3.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空调设备 |
3.3.4 电脑袜机技术改造 |
3.3.5 高效低污染的喷气织机 |
3.3.6 轴承轴瓦集成创新制造设计技术 |
3.4 农民培训和农村社区建设技术示范 |
3.4.1 岗位技能培训 |
3.4.2 新型农业主体培训 |
3.5 农村新社区建设共性技术示范推广 |
3.5.1 生态农业技术 |
3.5.2 化肥农药等污染防治技术 |
3.5.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
3.5.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
3.5.5 饮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
3.5.6 农村社区卫生技术服务 |
第四章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实例分析 |
4.1 山下湖示范镇 |
4.1.1 概况 |
4.1.2 示范总体目标 |
4.1.3 示范内容 |
4.2 山下湖镇新桔城科技示范村 |
4.2.1 概况 |
4.2.2 示范特色 |
4.3 店口科技示范镇 |
4.3.1 概况 |
4.3.2 示范建设目标 |
4.3.3 示范内容 |
4.4 店口镇南联科技示范村 |
4.4.1 概况 |
4.4.2 示范特色 |
4.5 店口镇亭凉树下科技示范村 |
4.5.1 概况 |
4.5.2 示范特色 |
4.6 阮市镇金岭科技示范村 |
4.6.1 概况 |
4.6.2 示范特色 |
第五章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效益分析 |
5.1 主要农业和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效益(与2006年相比) |
5.2 全市科技示范建设效益 |
第六章 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的保障措施 |
6.1 领导保障 |
6.2 政策保障 |
6.3 科技支持保障 |
6.4 示范投入保障 |
参考文献 |
(10)适应需求 强化管理 切实保证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教学实习点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的必要性 |
二、与教学实习点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 |
(一) 共同做好招生工作 |
(二) 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并做好教学工作 |
(三) 建立双导师制度, 做好论文工作 |
(四) 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 |
三、与教学实习点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的思考 |
(一) 必须明确学校与教学实习点的职责分工 |
(二) 加强对教学实习点的指导和管理 |
(三) 通过教学实习点建设促进生产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
四、依托大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基地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测绘工程专业硕士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模式[J]. 花向红,许才军,邹进贵,汪志明. 测绘地理信息, 2017(06)
- [2]理工科工程师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常青,冉玲苓,常存,黄妍,吕国辉,杨九如. 学理论, 2014(15)
- [3]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 张志红,潘紫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04)
- [4]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刘珊珊.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5]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模式探讨[J]. 黄秋萍. 中国科技信息, 2010(08)
- [6]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文永勇,刘清友,汤富荣,赵琴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7]勇于首创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学习考察广东自主创新情况的报告[J]. 张九汉. 江苏政协, 2009(05)
- [8]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D]. 张国平. 复旦大学, 2009(12)
- [9]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方案研究[D]. 沈国东. 浙江大学, 2008(07)
- [10]适应需求 强化管理 切实保证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J]. 赛江涛,黎明. 高等农业教育,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