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产权制度和中国经济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18)在《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经验研究 ——基于产权管制放松视角的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的减贫成就无疑是史无前例的,被世界银行称之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也应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然而,截至目前为止,总结中国农村减贫经验并上升为一般理论的学术研究却极其缺乏。“中国减贫奇迹”何以发生,一般性的经验是什么,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历史之问。本文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结合制度经济学与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来对中国农村减贫经验作出解释。首先是基于产权理论,构建“资源—产权—贫困”的一般性理论框架;进而从资源产权制度变迁、产权管制与管制放松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减贫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及计量实证;然后通过中印两国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比较,研究不同资源产权制度的具体减贫效应,提炼中国制度优势;再总结减贫的一般性理论经验,从资源产权与精准扶贫的视角提出中国农村人口进一步减贫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资源是人们获得收入的源泉,而这个源泉并不决定于拥有的实物,而取决于依附在资源上面的权利,权利的价值决定了这个资源的价值。个体陷入绝对贫困实际上是其所拥有的资源权利价值不足导致获取收入不够,而资源权利价值不足则源于分配不均以及产权管制。一方面,越是被分配到数量少、质量差资源(包括拥有的土地等物质资源太少或质量太差,以及缺知识、技术、健康等人力资源匮乏)的个体,其所享有的权利价值就越低,能从资源中获得的收入也越低。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对人们赖以生存的某些重要资源实施产权管制,减少了个体所拥有的资源权利,容易导致普遍性贫困,并且它会引起贫困的恶性循环:产权管制——供给减少——收入降低——需求减少——供给再减少——收入再降低。(2)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中国农村“减贫奇迹”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对这两项资源所形成的产权管制放松及其后续带来的激励和扩散效应。在土地资源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制退出历史舞台,使得土地产权由受严重管制到大幅放松,这不仅增加了农民资源权利,为其积极利用土地提供了内在化激励,而且农业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又推动了乡镇商贸经济蓬勃发展,为更多农民带来商机和提供就业机会。在人力资源方面,城乡分割二元制度的逐步破除及对私营经济的全面管制放松,使得农民重新获得了自由迁移择业权、经商权、非农收入权等人力资源产权的重要内容,大规模农村人口因此流入城镇就业,出现了大量农民企业家及引发了外出打工的“民工潮”,并进而带来快速的人口城镇化,拉动城镇房地产业、零售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为更多农民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中国农村制度改革形成了减贫的良性循环:产权管制放松——内在化激励——供给增加——收入提高——需求增加——供给再增加——收入再提高。(3)中印两国在农村土地和人力资源产权制度上存在重大差异,印度是实行民主与私有制的国家,但实际上腐败与管制是其产权制度的两个显着特征,其农村资源产权一直受到严重管制,土改法及复杂的土地审批制度造就了大量失地农民并形成对原有土地产权的诸多限制,严重的女性歧视、严苛的劳动法规、无处不在的行政管制则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恰恰相反,中国虽然是国有、集体所有占主体的制度,但主要资源产权却是已经明确界定,得到了较好保护。由于真正的市场经济并不以私有制为前提,而是以严格的产权界定和保护为前提,这种差异使得中国比印度能够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让农村各种资源带来最大的减贫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印度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大力对严苛复杂的劳动法规进行改革、清除造成管制的繁琐商业法规、反对女性歧视,这事实上导致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放松,并带来了良好减贫效果。(4)精准扶贫的关键就在于实现资源权利的精准。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来源于资源,精准识别贫困,关键是精准识别个体农户所拥有的主要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权利价值(也即市场价格),由此获得个体农户的客观收入;另一方面,精准帮扶脱贫,关键是要增加贫困者的资源权利价值,由此实现收入提升,而改善资源权利分配与放松资源产权管制是其中两个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农村的精准帮扶应主要从放松农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提升农地资源权利价值、调整资源权利再分配制度等方面着手。
杨志银[2](2017)在《《古兰经》及穆斯林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文中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探究伊斯兰教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早在政治经济学产生之前,诞生于公元7世纪的伊斯兰教和汇集成册的《古兰经》中就蕴藏了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论内容,一千多年来,它规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穆斯林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占全球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穆斯林在参加宗教活动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着经济知识的训练,并由此指导了他们的生产经营。《古兰经》指导下的宗教活动承载着经济学知识的传播,这不是一般教育机构或方式能够与之相比的,《古兰经》中用讲故事的方式普及经济学常识,其生动性迄今难有经济学教材能与之媲美。对伊斯兰教典籍《古兰经》及其教义教规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系统性研究,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钱爱民,付东[3](2017)在《双重产权性质、财务风险质量与债务契约》文中研究表明财务风险质量是从"流动资产-经营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三个递进层级分析得出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综合信息。它能够有效引导银行识别企业风险,与银行贷款规模正相关。企业的国有产权性质弱化了财务风险质量的债务契约功效。银行的国有产权性质部分替代了财务风险质量的债务契约功效,但伴随银行股份化改制的推进,其替代功能趋弱。企业和银行的双重国有产权并未产生弱化财务风险质量债务契约功效的增量作用。
刘红,李瑞娥,张慧芳[4](2016)在《“双重产权”背离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检视与释析》文中研究表明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基本依托,其开发利用既可为人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又能获取国民素质提高和陶冶情操的社会效益,因此,产权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双重属性。然而,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产权目标、激励及涵盖范围也表现迥异,进而使产权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出现背离。"双重产权"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产权效率,而且对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双重产权"属性背离的检视与释析,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视域,寻求两者并行不悖的制度安排。
刘红,李瑞娥,张慧芳[5](2014)在《“双重产权”视域的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检视与解读》文中指出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基本依托,其开发利用既可为人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又能获取国民素质提高和陶冶情操的社会效益,因此,产权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双重属性。然而,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产权目标、激励及涵盖范围也表现迥异,进而使产权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出现背离。"双重产权"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产权效率,而且对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双重产权"属性背离的检视和深层解读,试图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视域,寻求两者并行不悖的制度安排。
王博[6](2014)在《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的演进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产权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产权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逻辑关系将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个方向是物质资本产权的地位将逐步降低,相应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将逐渐减少。一个方向是非物质资本产权的地位会逐步提升,最终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因此,产权制度变迁将经历一个从产权独享、产权非中性到产权分享、产权中性的演进。
李瑞娥,冯涛[7](2010)在《林权改革:如何使“双重属性产权”并行不悖》文中研究说明森林资源广泛的经济价值使国内外关于林权界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意义的产权上,而林业资源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它有着不可忽视的环境产权特征,两种产权范式具有不同的目标、追求与结果。如何使双重产权并行不悖,是中国林权改革的重大问题。为此,通过对双重属性产权不同的人格化代表、不同的效率目标及不同的功能定位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构建将林权经营放在共同遵守的经济秩序与社会规则中,以实现双重产权的相容互盈。
宋敬涌[8](2009)在《以劳动力产权为依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文中提出本文再提并分析劳动力产权,就是希望在我国能真正建立起明晰的劳动力产权制度,以劳动力产权为依托,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王珏[9](2004)在《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劳动力产权是和物质财产产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物质财产产权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劳动力产权则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劳动力。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主要是物质财产产权得到了充分实现,劳动力产权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得到实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物质财产产权主导的单一产权制度。单一产权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完善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制度,从财产制度看,就是通过实现劳动力产权,从而确立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这就需要形成“见物又见人”的双重财产观;需要培育双重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需要确立利润共享的分配制度。
王珏[10](2004)在《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文中认为劳动力产权是和物质财产产权相对的一个概念 ,物质财产产权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 ,劳动力产权则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劳动力。与物质财产产权相比 ,劳动力产权同样具有收益性、排他性、流动性、分解性和交易性等基本属性 ,其特殊性表现为强排他性、有限转让性和使用弹性等。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就是人的自由不断实现和扩大的过程 ,也是劳动力产权逐步实现的过程。但是另一方面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主要是物质财产的产权得到充分实现 ,劳动力的产权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实现 ,产权制度基本上是物质财产产权主导的单一产权制度。单一产权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完善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制度。从财产制度看 ,就是通过实现劳动力产权 ,从而确立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这就需要形成“见物又见人”双重财产观 ;需要培育双重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 ;需要确立利润共享的分配制度
二、双重产权制度和中国经济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重产权制度和中国经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经验研究 ——基于产权管制放松视角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内容安排与逻辑思路 |
1.5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述评 |
2.1 要素供给与贫困 |
2.1.1 物质资本要素与贫困 |
2.1.2 人力资本要素与贫困 |
2.2 分配制度与贫困 |
2.2.1 不平等占有与贫困 |
2.2.2 不平等分配与贫困 |
2.3 权利制度与贫困 |
2.3.1 基本权利制度与贫困 |
2.3.2 产权制度与贫困 |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及本文贡献 |
2.4.1 现有文献评析 |
2.4.2 本文贡献 |
第3章 理论框架:资源—产权—贫困 |
3.1 资源与贫困 |
3.1.1 资源匮乏与贫困 |
3.1.2 资源利用机会匮乏与贫困 |
3.1.3 两者的比较 |
3.2 资源的产权结构、管制与贫困 |
3.2.1 资源的产权结构 |
3.2.2 资源的产权约束与管制 |
3.2.3 资源的产权管制与贫困 |
3.3 资源的产权管制放松与减贫 |
3.3.1 资源的产权管制放松 |
3.3.2 放松管制与减贫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人口减贫:一个产权视角的历史回顾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土地产权管制 |
4.2.1 土改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0-1952年) |
4.2.2 初级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2-1955年) |
4.2.3 高级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5-1958年) |
4.2.4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1958-1978年) |
4.2.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总体变迁与管制 |
4.3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 |
4.3.1 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权与转让权 |
4.3.2 农村人力资源的收入权 |
4.3.3 农村人力资源产权制度总体变迁与管制 |
4.4 双重产权管制与农村人口贫困:一个实证检验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指标与数据选择 |
4.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人口减贫:一个产权视角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的总体理论框架 |
5.3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土地产权管制放松 |
5.3.1 管制放松的制度演变 |
5.3.2 产权重新界定与减贫 |
5.4 制度变革下的农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放松 |
5.4.1 管制放松的制度演变 |
5.4.2 产权重新界定与减贫 |
5.5 产权管制放松与农村人口减贫:一个实证检验 |
5.5.1 模型构建 |
5.5.2 指标与数据选择 |
5.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权管制下的印度农村人口贫困及与中国比较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基础:产权管制与贫困 |
6.2.1 产权管制下的权利再分配与贫困 |
6.2.2 产权管制下的分工与贫困 |
6.2.3 产权管制下的供给与贫困 |
6.3 印度的产权制度特点:管制与腐败 |
6.3.1 民主制下的产权管制 |
6.3.2 私有制下的产权管制 |
6.4 印度的资源产权管制与农村人口贫困 |
6.4.1 农村土地资源产权管制 |
6.4.2 农村人力资源产权管制 |
6.4.3 产权管制下的印度农村贫困 |
6.5 中印农村资源产权制度比较及减贫效果 |
6.5.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比较 |
6.5.2 农村人力资源产权制度比较 |
6.5.3 总体比较及减贫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进一步减贫的产权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基础:资源产权与精准扶贫 |
7.2.1 基本假设与初始状态 |
7.2.2 权利贫困与精准识别 |
7.2.3 产权与精准帮扶 |
7.3 现阶段中国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一个产权视角的案例分析 |
7.3.1 案例简介 |
7.3.2 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与分析 |
7.3.3 精准帮扶的实践与分析 |
7.4 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产权策略选择 |
7.4.1 精准识别农村贫困户:客观识别资源权利价值 |
7.4.2 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户:人力资源产权管制放松 |
7.4.3 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户:提升土地资源权利价值 |
7.4.4 精准帮扶农村贫困户:资源权利再分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8.1.1 贫困的根源 |
8.1.2 中国农村“减贫奇迹”的制度性经验 |
8.1.3 相比于印度中国在农村减贫方面的产权制度优势 |
8.1.4 如何推进中国农村精准扶贫 |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及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2)《古兰经》及穆斯林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一) 伊斯兰教经典中的经济理论 |
(二) 伊斯兰教国家的经济理论 |
(三) 伊斯兰现代经济学 |
二、伊斯兰教经济主体具有“人性”与“神性”属性和“利他”本质 |
(一) 伊斯兰教经济的主体性是“人性”与“神性”的统一 |
(二) 伊斯兰教经济主体具有“利他”属性和追求两世吉庆的经济目的 |
(三) 伊斯兰教经济学者全面批判主流经济学的“两大基石” |
三、伊斯兰教开启了稳定的经济制度 |
(一) 伊斯兰社会经济制度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
(二) 伊斯兰教“两权”分离与统一融为一体的“双重产权制度” |
(三) 人人平等的分配制度 |
1. 伊斯兰教反对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 |
2. 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社会分配论 |
(四) 其它经济制度 |
1. 兼顾个人邻里社会利益的遗产继承制度 |
2. 今生来世双重约束的债权债务制度 |
3. 今生与来世的双重惩罚制度 |
4. 统计制度 |
四、多元要素的生产论和穆斯林的生活方式 |
(一) 兼顾两世目的的多元要素生产论 |
(二) 反对浪费和主张适度消费 |
(三) “五大功课”的宗教生活 |
五、有序竞争和政府调控的市场论 |
(一) 在符合《古兰经》规定的商业道德规范基础上建立有序竞争市场 |
(二) 伊斯兰教文化用品市场 |
(三) 政府监管和宏观调控市场 |
六、经济周期性和循环可持续发展论 |
(一) 城市经济周期和国家生命周期论 |
(二) 伊斯兰教国家经济和伊斯兰银行发展的特殊性 |
(三) 清真寺经济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和主要来源 |
(四) 人与自然和生产与环保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论 |
(五) 中国伊斯兰教主要教派的经济思想 |
(3)双重产权性质、财务风险质量与债务契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制度背景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 财务风险质量与银行信贷 |
2. 企业产权性质与财务风险质量的债务契约有用性 |
3. 债权人产权性质与财务风险质量的债务契约有用性 |
4. 双重产权性质的增量效果 |
二、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1. 因变量 |
2. 自变量 |
3. 控制变量 |
(三)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三)关于银行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四、研究结论 |
(4)“双重产权”背离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检视与释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评述 |
三、旅游资源:产权属性背离之检视 |
四、旅游资源“双重产权”背离的释析 |
(一) 旅游资源“双重产权”的一般描述 |
(二) 旅游资源“双重产权”背离的探析 |
五、困境破解:产权洽和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
(6)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的演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忽略产权制度到产权制度至关重要—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演进 |
二、 从产权单一、产权模糊到产权多元、产权清晰—基于物质资本产权的改革 |
三、 从产权独占、产权非中性到产权分享、产权中性—基于非物质资本产权的发展 |
(一)分享经济理论的发展 |
(二)劳动力产权理论的演化 |
(三)联合产权理论的论述 |
(四)中性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 |
四、 总结性评价 |
(7)林权改革:如何使“双重属性产权”并行不悖(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
二、“双重产权”的目标偏差与悖行 |
(一) 经济意义的产权目标 |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性。 |
2.“经济人”在林业经营中潜能的释放。 |
3.顺应了利益关系调整的要求。 |
(二) 环境意义的产权目标 |
(三) 双重产权目标的悖行 |
1.两种产权范式具有不同的人格化代表。 |
2.两种产权范式具有不同的效率原则。 |
3.两种产权范式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 |
三、双重属性产权并行不悖的制度话题 |
(一) 双重产权属性的制度难题 |
(二) 双重属性产权并行不悖的制度结构 |
1.稳定的秩序与制度结构是双重产权并行不悖的基础。 |
2.稳定的秩序与制度结构是产权和谐的保证。 |
3.政府的环境产权投资。 |
4.产权补偿是产权和谐的利益保证。 |
四、启示与思考 |
(8)以劳动力产权为依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理解劳动力产权 |
(一) 劳动力产权的科学内涵 |
(二) 劳动力产权的特征 |
二、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基本条件 |
(一) 形成“见物又见人”的双重财产观 |
(二) 培育双重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 |
(三) 确立利润共享的分配制度 |
(四) 不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三、以劳动力产权为依托,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一) 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力产权 |
(二) 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为契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10)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力产权概念辨析 |
二、劳动力产权的特性分析 |
三、劳动力产权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四、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基本条件 |
四、双重产权制度和中国经济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人口减贫经验研究 ——基于产权管制放松视角的解释[D]. 张超.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2]《古兰经》及穆斯林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J]. 杨志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2)
- [3]双重产权性质、财务风险质量与债务契约[J]. 钱爱民,付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4]“双重产权”背离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检视与释析[J]. 刘红,李瑞娥,张慧芳. 改革与战略, 2016(04)
- [5]“双重产权”视域的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检视与解读[A]. 刘红,李瑞娥,张慧芳. 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 2014
- [6]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的演进路径[J]. 王博. 理论月刊, 2014(04)
- [7]林权改革:如何使“双重属性产权”并行不悖[J]. 李瑞娥,冯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8]以劳动力产权为依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 宋敬涌.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 [9]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J]. 王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06)
- [10]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 王珏. 南方经济, 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