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明创造的“敌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1](2021)在《叶剑英军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叶剑英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亲自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从创建到发展一直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指导中国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与我国军队发展现状充分结合,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军事思想。叶剑英一生卓越的军事思想不仅属于过去,更对当下我国强军兴军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系统研究叶剑英军事思想不仅有助于确立其在中国人民军队发展史的地位,更对今天强军兴军战略的推进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以时间为主线,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叶剑英军事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首先,本文以叶剑英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叶剑英军事思想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深刻剖析了叶剑英军事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及其实践基础。其次,从政治建军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军事经济思想、国防现代化思想四个不同方面对叶剑英军事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分别归纳总结其在四个不同方面军事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叶剑英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创新性、时代性、整体性。紧接着,客观分析和评价叶剑英军事思想在我国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最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究了叶剑英军事思想对今天我国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所具有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叶剑英军事思想不仅在我国军队创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今天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成仁[2](2021)在《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解决敖德斯尔研究当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目的,运用文本研究方法,重新解读敖德斯尔小说,试图拓展蒙古族作家研究领域。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互文性研究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中的各种互文现象进行了探讨。论文围绕自涉互文性、与汉文学的互文性以及与后续文学之间的互文性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的复杂构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一节,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再现等问题,具体呈现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第二节,以敖德斯尔的《撒满珍珠的草原》与《创业史》为典型案例,从故事情节的构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第三节中主要从故事情节的互文性,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敖德斯尔小说与萨仁托娅的《远去的战马》之间的互文性。第二章主要就敖德斯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胡仁乌力格尔和连环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现象,使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的三种文本转移以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问题。第一节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变化、影像转码和空间转换等问题,以电影《骑士的荣誉》为例,从剧本小说转变成电影的过程进行了探究。第二节分别从内容增减、文化的再建构和人物形象差异等三个方面对胡仁乌力格尔《阿力玛斯之歌》进行了分析。第三节主要从连环画脚本的改编、艺术形式的转变和不同脚本的对比等三个方面对连环画《骑士的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从文本发生学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的创作发生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以敖德斯尔小说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和手稿修改等问题对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的创作发生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别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等方面讨论了《骑兵之歌》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第二节分别从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和手稿修改问题等两个方面探索了《骑兵之歌》的发生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敖德斯尔小说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尽管敖德斯尔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研究领域尚待开发:例如,敖德斯尔电影文学研究、敖德斯尔作品译介研究和敖德斯尔小说版本研究等。
梅兴无[3](2021)在《坑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山地防御作战中,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坑道战法,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此举不仅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大大增加了志愿军防御的稳定性,也为此后志愿军在战场赢得主动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兴无[4](2021)在《坑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文中指出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山地防御作战中,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坑道战法,构筑其一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此举不仅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大大增加了志愿军防御的稳定性,
梅兴无[5](2020)在《攻不破的东方堡垒——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坑道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世纪50年代初发生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下简称联军)进行了历时3年的浴血奋战。在战役相持阶段的山地防御作战中,装备处于劣势的志愿军创造出坑道战的作战形式,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较好地保存了志愿军有生力量,杀伤、消耗、钳制敌人,稳定防御态势,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邹婷婷[6](2020)在《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文中提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形成发展之中,其“天道”1和“人道”2相互补充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传统人文精神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这种蕴含丰富人学思想的学问对企业文化建设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在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中得到彰显。作为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本土源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饱受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举步维艰。卢作孚、范旭东、穆藕初和刘鸿生等一批近代民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上大刀阔斧、立志求新,他们开创了中国的新式工业,代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几代企业家将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文化的强大力量支撑着近代民族企业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文章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人文文化的解构为主线,依据大量文献史料,选取民生公司、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穆藕初和刘鸿生企业等典型的近代民族企业为案例,详细阐述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中传统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并与国外东西方企业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历史定位,提出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研究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论述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通过对中国近代企业史的研究回顾,指出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研究是非常重要却又十分薄弱的部分,在此基础上介绍研究的主题和范围,阐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概念辨析。在释义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揭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在联系,展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管理价值。第三部分,“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由“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传统文化来源入手,详细论述其中“民为本”、“敬德”和“诚”、“善”等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近代民族企业实例,阐明“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由“礼教”和“乐教”两个方面入手,详细论述其中制“礼”、教“礼”、“美育”和“榜样教育”等内容,结合近代民族企业实例,阐明“礼乐教化”对企业制度管理和职工教化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中日对“家”、“个人与集体”、“物质和精神”的观念差异,选取近代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松下公司作为比较对象,探究中日两国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异同,揭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历史定位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中日近代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第六部分,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东西方对“家”、“人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的观念差异,选取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本IBM公司为比较对象,探究中西方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异同及融合,揭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东西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第七部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评析与启示。集中探讨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体现研究的现实价值。
梅兴无[7](2020)在《坚如磐石的堡垒——记上甘岭前线的坑道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时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着名的莫过于上甘岭战役。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下简称"联军")的殊死较量中,创造性地将坑道作业发挥到极致,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较好地保存了志愿军有生力量,杀伤、消耗、钳制了敌人,为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梅兴无[8](2020)在《上甘岭的坑道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着名的战役莫过于上甘岭战役。当时,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殊死较量中,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一个主要原因是志愿军利用坑道战,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较好地保存了志愿军有生力量,杀伤、消耗、钳制了敌人,最终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张悦[9](2020)在《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文中提出接管、改造和建设是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国营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太原钢铁厂是当时华北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这一企业不但是山西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而且是中国较早生产特殊钢产品的钢铁厂,在当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该企业后,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发动企业干部、职工,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太原钢铁厂前身西北炼钢厂的创建和早期发展。第二章探讨太原钢铁厂的接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接管准备工作,如成立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组建接管机构和解放厂区等。接收工厂后逐渐“变接为管”,开展职工工作、清点企业资产设备和恢复生产,为改造和建设工作奠定基础。第三、四章为改造和建设,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企业管理机构及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变革管理组织机构和建立党群组织;其二,对企业人员的改造,通过思想教育和群众运动对干部、职员、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等群体进行改造,使企业人员实现“现代化”与“政治化”的转变;其三,转变经营方式,建立定额管理制和经济核算制等新型经营制度,并通过生产竞赛实现企业增产;其四,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生产技术,并引进特殊钢生产设备;其五,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文化扫盲、职业技术和政治教育,建立职工学习制度。第五章探讨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意义与经验。太钢的成功接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企业接管政策的成熟。企业改造与建设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党政干部领导与群众动员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太原钢铁厂的接管、改造与建设过程中,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经验。通过探究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以小见大地厘清1949年前后中国国营企业的发展线索。
熊亮[10](2020)在《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文中指出现代社会,人们既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制下,也处在机器体系的程式里,更处于现代性的流变中。何谓现代性的流变?现代性如何流变?现代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究现代性逻辑预设、反思与批判以及未来去向,可以深刻地阐释现代性的诸多元素嬗变的来龙去脉,而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为探究现代性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向度。18世纪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是对神的挑战;今天有人又说“机器是人”,这是对人的挑战,现代性就是在人与机器的关系里孕育了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性、自然范畴、工具理性以及主体性等特征,也正是诸多的特征特质让人们感受到今天仍然生活在现代性的流变框架里。因此,一部现代性的流变史,就是一部人与机器的关系史,探究人与机器的关系,既可以追溯现代性的发育生成,也可以反思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更可以探索现代性的未来旨趣。从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一部名着谈起,拉美特利的重要着作《人是机器》掀起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历史直觉:西方人从神学转向人学,从中世纪的圣经故事转向近代工业革命的人—机器—自然的故事,在工业革命驱动背后的机器革命,告示了一种世界观转化“人是上帝儿子”转化为“人是机器”。“人是机器”现代性起源的解读:一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论本体论。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和建构的图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涵盖了“物”的开发和激活、资本的嬗变和转型、土地要素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范式的显现。二是自然是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历史性作用,一种新观念已经进入现代意识,动力这个概念不具有政治意义,它不是控制人们的能力,而是征服自然的能力,“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是改变并利用自然创造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分工与交换是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在斯密看来,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即市场、人人皆商人”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能否普遍应用到社会,英国早期兴盛的成功奥秘就在于此。“人是机器”机器崇拜在这一时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它不仅展现了人类通过对象化劳动创造的工具征服和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品,也揭开了被神学所遮蔽的自然界和人,更是人类从附魅的神性自然转向了祛魅的机械自然观,人类逐渐追求理性、崇尚秩序以及构建制度,追求一种确定性、精准性以及因果关系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在机器崇拜的视域下孕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性,激活人的欲望。二是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分离。三是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的方案。四是历史进步观念,历史发展的趋势。五是历史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由于理工工具的过度膨胀以及人类主体性的无穷欲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忧患,现代性的忧患也就引发人类对现代性的诊断,开启了一种机器异化的历史哲学沉思。卢梭基于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的角度来诊断现代性,提出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是一种历史化进程。人的秉性是自然的、是趋善的,科学技术、理性机器泯灭了人天然的善与爱,给人类带上“伪善的面具”,遮蔽了人类相互之间的猜疑、斗争和奴役,腐化了人的心灵与斗志,给人类带来了惩戒,消解了人类美德的民族性、独特性和魅力性,助长人的闲适与骄逸,给人类带来了惰性,造就了人类时间的多余、多事和多败,科学进步每前进一步,人类道德就堕落一步。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所打造的社会状态都是人类带着“伪善的面具”去追求带着“枷锁的自由”,人类的行为和道德被对象化的工具所异化,人类失去了道德至善的禀赋,理性工具是产生异化的根源之所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二律背反。在黑格尔看来,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两大重要范畴,就是处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市民精神与国家精神以及历史特殊性与普遍性。现代世界的核心特征市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在市民社会里产生的,而扬弃这种背离主要是靠思辨的精神来进行调和。在微观的市民社会领域中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人性、欲望、财富、机器、劳动以及分工等范畴,在宏观的国家领域中也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普遍精神、普遍利益、自由、必然等范畴,对于现代性的发生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论的分析,深刻地分析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更为深刻的则是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对现代性产生的作用。资本就是现代性的本质以及内在的规定,通过对资本这一范畴的深刻剖析,认识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从而揭示现代性深刻的一对又一对二律背反范畴。从现代性本质的批判来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中的五种对立关系: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等。从货币史、交换史、工业史以及世界交往史来视角来考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规律,同时也澄明了在现代性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紧张与外在竞争必然要回答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没有间断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对象化工具—机器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机器的便利同时,机器也在“酸蚀”着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对“机器”的现代性批判旨趣:一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把“机器”作为工具肆意破坏自然,将自然“被宰制”的对象,带来了深刻的自然危机;工具理性把一切都加以量化、价值化,使得人的需求唯一性,导致“单向度”的人;工具理性将一切事实纯粹化,导致目的的“无意义”,侵蚀着人的心智。二是“机器”世界观的异化:人生活在流水线上,每天都要从事同一单调的工序,但是又不能造成工序任何一环节的错误,使得人失去了创造性,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压抑的状态。三是消费的异化从马克思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转向景观拜物教,景观打造的幻象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人们偏离消费本身。“机器”本身是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是过于追求“机器”,“机器”权力逐渐主导并限制着人的生活,使得人失去生活的意义目的。“机器”形态、性质在发生着变化,人与“机器”之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性发生着流变,然而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并没有停止。智能化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认识论的转换发生了转换,由“人是机器”转向“机器是人”。进入“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的物性、主体性、理性主义、历史整体主义以及历史进步观念在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化,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构建了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由于现代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代性场域里的唯物史范畴也在面临着质疑:生命、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是否只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分工、交换、无人车间是否在改变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继续在被人征服,还是在与人日趋和谐?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在造福人类?工具理性是导致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异化理论是继续深化,还是走向终结?“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被筑堤愈加巩固,还是被掘墓走向终结?这有待于人类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地验证,有待于人类在现代性的流变里反思着人类未来的三种抉择: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以及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不可否认的是“机器是人”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机遇,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挑战。“机器是人”时代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连串的机遇:一是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多元化以及闲暇性。二是交换形式的便捷性、跨时空性以及颠覆性。三是消费方式的瞬时性、多样性以及快捷性。四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五是人类自身的改造。高科技可以把自身作为技术手段,使人类能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我进化的新手段。“机器是人”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是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与机器鸿沟在缩小。二是机器越来越智能化,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人的依赖性越来愈小。三是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未来将会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人类一旦将全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交给机器,人类将一无是处,并且人的器官都将退化。四是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失去了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关注,自然和外部世界成为机器主宰的对象,人类失去了对客体的反思。五是人类在智能手机、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时间将智能手机、电脑作为“身体的部件”,越来越沉浸在虚拟空间里生活,人类失去交往的意义。六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无视道德规则的底线,践踏人类生命,如基因编辑婴儿,是对人类行为规范底线的践踏,在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一种权力。现代性场域里人、机器、社会以及国家的理论观念在发生着嬗变,也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面对现代性的流变,人类未来何处何从?德日进在《人类的未来》里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督教方案,唯有在统一世界内在深处的顶峰上最终出现的一个自主集合中心,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在仍然分崩离析的人类群体内部充分激起,维持并释放出期待的促进共识力量,也就是真正的超级爱,要有真正的大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方案,使人类个体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终结的地方隐约地看到集体思考和同情提升到某种状态,使每个个体从参与中得益,就足以激励人类个体并使其确定前进的方向。”在德日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案里,可以看出个人进入到集体的思考和同情就是为了获得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人类社会处于马克思第二大形态“人对物的依赖”前提下,人类无法摆脱资本的逻辑和机器的体系,但是追求人类的历史进步、历史整体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之所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对“机器是人”所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悲观者担忧人类会遭受对象化智能化机器的灭绝,人类会走向终结局面,乐观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为人类减轻了劳动的负担,人类会实现全面解放。尽管如此,人类生产力还在发展,人类社会还在前进,人类探索自然、外部世界乃至发明创造智能化机器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案,不仅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指引了行动的方向,而且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贡献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人类在现代性前进路上的“明灯”。
二、发明创造的“敌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明创造的“敌人”(论文提纲范文)
(1)叶剑英军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叶剑英军事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叶剑英军事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 |
(二)列宁军事理论 |
(三)西方及日本等国的军事理论 |
(四)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 |
(五)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
第二节 叶剑英军事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斗争实践 |
(二)叶剑英军旅生涯的自身实践 |
第二章 叶剑英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政治建军思想 |
(一)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者 |
(二)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
第二节 人民战争思想 |
(一)战争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
(二)要重视民兵建设 |
第三节 军事经济思想 |
(一)经济发展和军事建设是辩证统一的 |
(二)把有限的人力物力优先发展重点武器装备 |
(三)要坚持勤俭建军的方针 |
第四节 国防现代化思想 |
(一)要大力发展无产阶级军事科学 |
(二)要整顿科研机构以实现国防工业现代化 |
(三)要不断调整编制体制以提高部队素质 |
(四)要实现军队训练现代化 |
(五)要加速后勤现代化 |
第三章 叶剑英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叶剑英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创新性 |
(二)时代性 |
(三)整体性 |
第二节 叶剑英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叶剑英军事思想是马恩列军事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二)叶剑英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叶剑英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
第三节 叶剑英军事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坚决贯彻政治建军这一原则 |
(二)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 |
(三)持续推动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
(四)持续深化军队改革以实现军队现代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敖德斯尔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
第一节 敖德斯尔小说的自涉互文性 |
一、人物再现的互文 |
(一)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互文性 |
(二)党的好干部形象的互文性 |
(三)民族儿童形象的互文性 |
二、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一)社会主义竞赛情节的互文性 |
(二)收养孤儿情节的互文性 |
(三)爱情故事的互文性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自然景物描写 |
(二)草原春节的描写 |
第二节 敖德斯尔小说与汉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三、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新力量:娜仁斯其格/梁生宝、高增福和徐改霞 |
(二)中间人物:梁三老汉/老希力莫 |
(三)旧势力:莎木腾/三大能人(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 |
第三节 敖德斯尔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 |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
二、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
(一)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义士:义德尔/苏克 |
(二)党在骑兵支队的代表:哈达巴图/青克尔 |
(三)反动叛匪:扎拉森、何富贵/宾巴 |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
(一)静态画面——没落破败的王府 |
(二)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
第二章 敖德斯尔小说文本转移研究 |
第一节 从“剧本”到电影 |
一、从语言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一)故事情节 |
(二)人物及其人物关系 |
二、影像转码:隐喻 |
(一)戏剧性的隐喻 |
(二)意识形态的隐喻 |
三、从抽象场景到具体场景 |
(一)选择场景展现空间 |
(二)骑兵训练的场景 |
(三)热闹非凡的召庙村 |
第二节 从小说到胡仁乌力格尔 |
一、内容的变化 |
(一)内容的增加与删减 |
(二)内容的细化 |
二、驯马程式的转变 |
三、传统搏克文化的淡出 |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
第三节 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 |
一、从剧本小说到连环画脚本 |
二、从文字艺术到图像艺术 |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
(二)连环画中的蒙古元素 |
(三)骑兵“再现” |
三、连环画《骑士的故事》两种版本之间的对比 |
(一)对初版本脚本的删减和添加 |
(二)脚本的修改 |
第三章 敖德斯尔小说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前文本”的创作经验研究 |
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 |
(一)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的对应 |
(二)人物形象的原型 |
二、作家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和吸收 |
三、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其经历 |
第二节 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
(一)《骑兵之歌》现存手稿基本信息 |
(二)现存手稿与印刷作品的文本校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参考作品 |
参考论文 |
采访调研 |
后记 |
(3)坑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论文提纲范文)
坑道“是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汗水发明创造的” |
“构筑一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
“中国军队已在朝鲜山头阵地之下挖掘了实际的地下城市” |
(4)坑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论文提纲范文)
坑道“是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汗水发明创造的” |
“构筑一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
“中国军队已在朝鲜山头阵地之下挖掘了实际的地下城市” |
(5)攻不破的东方堡垒——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坑道战(论文提纲范文)
坑道战法,被敌空炮火力逼出来的创造 |
科学筑城,构建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 |
依托坑道,志愿军上甘岭上显神威 |
(6)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重建文化自信 |
1.1.2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人文精神 |
1.1.3 探寻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本土源头 |
1.1.4 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研究回顾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主要概念辨析 |
2.1 文化与传统文化 |
2.1.1 文化界说 |
2.1.2 传统文化 |
2.2 人文精神与中华人文精神 |
2.2.1 人文精神释义 |
2.2.2 中华人文精神 |
第3章 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 |
3.1 “以史为鉴” |
3.1.1 民为本 |
3.1.2 敬德 |
3.2 “以天为则” |
3.2.1 “诚” |
3.2.2 “善” |
第4章 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 |
4.1 以礼为教 |
4.1.1 制“礼” |
4.1.2 教“礼” |
4.2 以乐为教 |
4.2.1 美育 |
4.2.2 榜样教育 |
第5章 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
5.1 关于“家”的观念 |
5.1.1 雇佣制度 |
5.1.2 工资福利制度 |
5.2 关于个人与集体的观念 |
5.2.1 决策方式 |
5.2.2 人才选用制度 |
5.3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
5.3.1 企业价值观 |
5.3.2 精神教育 |
第6章 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
6.1 关于“家”的观念 |
6.1.1 权责划分 |
6.1.2 工资体系 |
6.2 关于人与自然的观念 |
6.2.1 管理者职责 |
6.2.2 申请审批流程 |
6.2.3 创新奖励制度 |
6.3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
6.3.1 制度建设 |
6.3.2 机构设置 |
6.3.3 评价体系 |
第7章 结论 |
7.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评析与启示 |
7.1.1 仁爱管理 |
7.1.2 仁礼统一 |
7.1.3 和谐管理 |
7.1.4 先义后利 |
7.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Ⅰ 典籍类 |
Ⅱ 论着类 |
Ⅲ 论文类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坚如磐石的堡垒——记上甘岭前线的坑道战(论文提纲范文)
开挖坑道 |
7日血战 |
保护坑道的较量 |
最后的反击 |
(8)上甘岭的坑道战(论文提纲范文)
筑城 |
拼夺 |
坚守 |
反击 |
(9)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宏观研究 |
(二)区域研究 |
(三)关于太原工业接管、改造与建设的研究 |
三、研究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太原钢铁厂的前身:西北炼钢厂 |
第一节 西北炼钢厂的创建与早期发展(1932-1937) |
一、西北炼钢厂创建的条件 |
二、西北炼钢厂的筹备与建设过程 |
第二节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太原铁厂(1937-1945) |
一、“军管理”时期(1937-1942) |
二、“日华合办”时期(1942-1945) |
第三节 阎锡山集团接收后的西北炼钢厂(1945-1949) |
一、接收与复名 |
二、复工与炼钢生产的军事化 |
第二章 接管工作的开展 |
第一节 接管工作的准备 |
一、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与工人运动的发展 |
二、接管机构的成立和接管工作的准备 |
三、太原城北工厂区的解放 |
第二节 接管工作内容 |
一、入厂接管与宣布政策 |
二、维护工厂稳定与秩序 |
三、实行“原职”政策与稳定职工情绪 |
四、清点企业的资产和设备 |
五、调动职工参与,恢复企业生产 |
第三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的意义 |
第三章 改造与建设(上) |
第一节 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 |
一、变革组织机构 |
二、建立党群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
三、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的影响 |
第二节 改造企业人员 |
一、企业人员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企业人员改造 |
三、人员改造的结果:生产生活的“政治化”与“现代化” |
第四章 改造与建设(下) |
第一节 改革经营制度与发动生产竞赛 |
一、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
二、开展生产竞赛运动 |
第二节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创新 |
一、引进人才、设备与兴办基建工程 |
二、技术改进与创新 |
三、研发、试制特殊钢产品 |
第三节 职工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扫盲运动与文化教育 |
二、职业技术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章 对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评价 |
第一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与中国共产党城市政策的成熟 |
第二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的成效 |
一、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二、推动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
三、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 |
第三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工作的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现代性流变及相关研究的意义 |
一、现代性、流变的概念及多维度 |
(一)现代性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
(二)流变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
(三)现代性的流变及其相关因素 |
二、现代性流变运动与“机器”变革的关系 |
三、现代性流变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一)关于“人是机器”论断研究 |
(二)现代性与“机器”关系研究 |
(三)关于“机器是人”论断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研究 |
(二)关于人与机器异化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机器是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
(四)简评 |
第三节 内容与重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范围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人是机器”,近代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直觉 |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
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界观 |
二、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解读 |
一、“物”的开发和激活 |
二、资本的嬗变和转型 |
三、土地要素的改变 |
四、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法国战斗唯物主义思想的投射 |
一、“彻底而又坚决”的无神论世界观 |
二、“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机械自然观 |
第四节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由神学转向人为中心、自然为本 |
一、人为中心的属性及地位 |
二、自然为本源的法则及规律 |
第二章 “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 |
第一节 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新自然科学四种范畴的诠释 |
一、自然:被人改造的质料 |
二、自然性:主体把握客体的逻各斯范畴 |
三、自然法:统治宇宙万物的规则秩序 |
四、新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拷问确证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
二、科学技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关系 |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精神财富的关联 |
第三节 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解读:自然 |
一、自然范畴的历史嬗变 |
二、工具理性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
三、征服自然的理想状态与现代性起源的关联 |
第三章 “人是机器”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
第一节 物化的机器与分工关系 |
一、劳动分工的缘由 |
二、劳动分工与机器的关系 |
三、劳动分工的结果及论断 |
第二节 英国早期兴盛: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 |
一、早期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科学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
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
第三节 机器崇拜时代的开始及现代性特征的生成 |
一、机器崇拜的缘由 |
二、机器崇拜的表现 |
三、现代性发育生成的特征原则 |
第四章 卢梭:从自然人到文明人——关于历史化的忧患 |
第一节 卢梭的忧患意识 |
一、忧患历史化的进程:由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 |
二、忧患历史化的工具:农业和冶金术的使用 |
三、忧患历史化的思维:理性对人的束缚与异化 |
四、忧患历史化的终点:自然的“回环闭合”运动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导致人性道德的异化 |
一、追问科学技术的溯源 |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异化的表现 |
三、科学技术导致人类道德异化的结果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本质:二律背反 |
第五章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中“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 |
一、黑格尔哲学的自然异化 |
二、黑格尔哲学异化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黑格尔晚期重要着作:《法哲学原理》中的现代性诊断 |
一、现代性的起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与意志定在 |
三、现代性的诊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背离 |
第三节 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 |
一、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合理性 |
二、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扬弃 |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机异化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从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
一、异化的开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批判精神 |
二、异化劳动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成熟 |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解剖了人机关系的本质 |
一、机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作用 |
二、机器与资本范畴的关系 |
三、机器、劳动以及人的关系 |
四、人机关系的异化问题 |
五、人机关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性:《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 |
二、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 |
三、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 |
四、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 |
五、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 |
第四节 马克思之后对“机器”的现代性诊断与反思 |
第七章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 |
第一节 20世纪图灵测试一种大胆的设想:“机器是人” |
一、人工智能发端的前奏:两大测试实验 |
二、人工智能“三阶段说”及其特征 |
第二节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经济哲学表征 |
一、人工智能与工业产业的再升级 |
二、人工智能与新型的社会分工 |
三、人工智能与重新定义世界的思维方式 |
第八章 由“机器是人”引发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
第一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一个形上学问题:生命的原理与机器的原理能否重叠? |
一、智能化机器具有生命吗? |
二、智能化机器会有意识吗? |
三、智能化机器要伦理道德吗? |
第二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二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消失了吗? |
一、智能化机器取代人劳动的表现与担忧 |
二、智能化时代“无人工厂”与劳动价值论 |
三、智能化时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会消失吗? |
第三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三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
一、异化理论及其在智能化时代的嬗变 |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
第九章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的关系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延异 |
一、智能化机器显现人类遗忘缺陷的记忆 |
二、智能化机器“检查”一切具体的资源 |
三、智能化机器的外化表现得以澄明并被解蔽 |
第二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断裂 |
一、智能化机器使得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完全“短路” |
二、智能化机器与人在时空发生断裂的表现 |
三、智能化机器与人对真理的认知 |
第三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重塑 |
第十章 “机器是人”命题背后关于人类的遭遇、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的未来忧思 |
第一节 智能化时代现代性的转换、遭遇、发展及隐忧 |
一、历史进步与历史整体性观念 |
二、自然是继续被人征服,还是与人日趋和谐? |
三、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造福于人类? |
四、工具理性是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 |
五、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 |
第二节 人类面对智能化机器未来的三种抉择 |
一、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 |
二、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 |
三、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 |
第三节 “机器是人”视野中的人类未来 |
结语 |
一、现代性流变的总体轮廓:概念范畴的反思 |
二、现代性流变的核心轴线:人机关系的嬗变 |
三、现代性流变的风险危机:终结论的沉思 |
四、现代性流变的未来去向:人类面临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发明创造的“敌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剑英军事思想研究[D]. 刘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D]. 成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坑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J]. 梅兴无. 人民周刊, 2021(03)
- [4]坑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N]. 梅兴无. 人民政协报, 2021
- [5]攻不破的东方堡垒——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坑道战[J]. 梅兴无. 世纪风采, 2020(12)
- [6]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D]. 邹婷婷. 中山大学, 2020(03)
- [7]坚如磐石的堡垒——记上甘岭前线的坑道战[J]. 梅兴无. 党史文汇, 2020(11)
- [8]上甘岭的坑道战[J]. 梅兴无. 红岩春秋, 2020(10)
- [9]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D]. 张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D]. 熊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