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集中补灌增产效果研究

梯田集中补灌增产效果研究

一、梯田聚流补灌增产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三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

杨姗姗[2](2014)在《集雨节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温环境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半湿润易旱区灌溉冬小麦为对象,通过设置田间根域集雨免灌种植、集雨补灌种植、传统平地旱作及水平畦灌等处理,对比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下的集雨节灌种植对农田水肥、温度等农田环境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集雨节灌种植可有效改善020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在060cm浅层土壤表现最为明显。苗期至灌浆中期,集雨节灌各处理的蓄水保墒效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加强,灌浆中后期至成熟期,随着降雨的大量增加,集雨节灌各处理的蓄水保墒效应逐渐减弱。灌溉显着改善作物返青期土壤水分状况和生育期耗水量,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蓄水保墒作用有所减弱。集雨免灌种植可较平地旱作显着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生育期耗水量;集雨补灌较充足灌溉的畦灌土壤水分含量高,耗水量显着降低,对小麦生长的水分状况有较大改善。相同种植条件下,60cm垄沟宽集雨节灌种植土壤水分状况优于40cm垄沟宽;小麦生育期耗水量,二者无显着差异。2.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效应不同,具体影响效应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期(出苗期和越冬期),不同栽培管理方式的温度表现为60cm垄沟宽集雨处理>40cm垄沟宽集雨处理>平作,即垄沟集雨处理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且宽带型的保温作用较窄带型好;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返青-成熟期),各处理的温度表现为平作>畦灌>60cm集雨免灌>60cm集雨补灌>40cm集雨免灌>40cm集雨补灌,即各集雨处理有一定的降温效应,可有效缩小作物生长期间的温差,避免作物生长后期的高温胁迫;各处理中同一栽培环境下,灌溉处理的土壤温度均小于免灌处理。3.集雨种植各处理对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均会产生显着性影响。在苗期,集雨处理可较平作提前出苗分蘖,返青之后,集雨处理的生育进程均较平作和畦灌有所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延长23d;集雨补灌处理较集雨免灌处理各生育进程推迟12d。集雨各处理的株高、干物质和茎蘖数均高于平地旱作与畦灌,较好的促进了冬小麦的生长发育;集雨补灌可在集雨免灌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60cm垄沟宽的小麦生长发育状况优于40cm垄沟宽。4.集雨节灌种植各处理有效提高了作物对氮、磷、钾肥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肥料的无效损耗,较好地协调了土壤水肥关系,有效增加了养分向籽粒等“库”的运输。集雨免灌处理T1、T3较平地旱作T5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均显着提高;集雨补灌处理并未因灌溉量的减少而较充足灌溉的畦灌肥料利用效率降低,T2氮、钾肥利用效率高于T6,T4较T6肥料利用效率无显着性差异。同一垄沟宽条件下,灌溉处理肥料利用效率均高于对应的免灌处理。不同垄沟宽之间相比较,60cm垄沟宽肥料利用效率显着高于40cm垄沟宽,与水分状况相一致。5.通过本研究发现,集雨免灌种植可较传统平地旱作显着增产节水,可实现对降雨的高效利用。试验进一步表明,集雨补灌可实现灌溉量减半的情况下与灌溉量充足的畦灌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使水分利用效率显着增加,有效实现灌溉水的高效利用,实现节约灌溉的目的。同时60cm垄沟宽带型的增产节水效果优于40cm垄沟宽。由于灌溉对产量有显着的增产效应,故在该区,根域集雨种植结合较小灌溉量的集雨补灌种植,可以实现雨水与灌溉水的双重高效利用,是该区节水增产的理想种植模式。

李仕华[3](2011)在《梯田水文生态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梯田是一种十分有效地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增加土壤水分,达到雨水资源利用的目的,对解决制约旱作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系统地论述了梯田的发展历史,对梯田水文生态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梯田的基本特征。以黄土高原的甘肃庄浪县梯田和陕西乾县梯田为例,采用调查研究与野外试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分析与综合、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梯田水文生态问题及其效益,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性成果。(1)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梯田的来由、形成、历史、类型及其特征,结合黄土高原的实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梯田的作用功能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对梯田水文生态系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梯田使得降雨入渗作用迅速加强,而与之伴生的减少或抑制了坡面径流,甚至使范围内的全部降雨就地入渗。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具有高渗透性和高蓄水性固有属性,为降雨入渗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其结果是,梯田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充裕的水因子保证,为“水文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支持性的作用。(3)研究了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通过坡面土(壤)体分析,认为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在于使得在坡地条件下,坡面径流系统及其伴随着土壤(体)非稳定性产生的土壤易流失性发生了改变,进而改变了水循环的路径和空间分布储存的特征,从而产生对生态环境的支配机制。(4)采用土钻烘干法,结合使用探针式时域反射仪(TRIME-PICO),研究了三场降雨过程中,梯田土壤储水量与坡地土壤储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三次降雨量之和为41.72mm时,梯田土壤储水量累计增加了37.12mm,坡地土壤储水量累计增加了17.981mm。梯田水文系统的入渗功能好于坡地水文系统。(5)研究了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结果是,土层深度0-2m处,豆科作物下梯田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4.76%,玉米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3.29%,果园地的土壤水分均值为11.98%。同时研究了不同植物下的梯田内侧、中部和外侧不同土层深度下的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6)采用水保法和调查的方法,依据梯田有效面积和蓄水拦沙指标,计算了甘肃庄浪地区梯田效益。庄浪县丰水年拦蓄水量2211万m3,拦蓄泥沙1190万t;平水年拦蓄水量1700万m3,拦蓄泥沙850万t;枯水年拦蓄水量1304万m3,拦蓄泥沙567万t。梯田粮食增产量为5万t。梯田及其梯田水文生态系统具有蓄水拦沙和良好的粮食生产功能。

黄伟[4](2009)在《宁南旱作农区集雨节水高效种植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夏南部山区年降水量在280~450mm之间,年际间降雨和季节降雨变率比较大,农田水分的不足和自然降水与作物需水的矛盾限制了该区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和保蓄有限的降水资源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在以宁南旱作农区为代表半干旱地区进行了集雨节水高效种植研究,对主要作物高效种植的微集水、水肥调控、地膜覆盖体系等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春糜子微集水种植带型优化设计抽穗期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和蓄水量均比对照高。不同降雨强度下,垄上、垄侧和沟内100cm土壤含水量呈依次增加趋势。分蘖数、株高和单株干重均为宽垄窄沟型的带型处理效果好,处理3(30∶60)的最高,集水效果最优。处理2(30∶45)的籽粒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5.8%。2.谷子微集水增产技术垄沟微集水种植蓄水作用效果明显,以垄沟比60∶60带型效果最好。7~9月份雨季蓄墒期不同微集水带型的土壤蓄墒效率为40.4~62.9%,蓄墒效率较露地平播(CK)提高51%以上。谷子垄沟集水种植主要经济指标均较露地平播(CK)高,平均穗长、小穗数和穗粒重分别比露地种植(CK)区增加了3.94~5.42cm、9.8~16.8个和5.2g~5.25g。3.主要作物不同带型的增产效果在欠水年和正常年,均以带型45∶45的谷子产量最高,平均为3975.8kg/hm2,较对照增产200.4%,当带型宽度增加增产幅度下降。正常年带型75∶75较对照并不增产。玉米设置的1∶1二个带型宽度中,以带型60∶60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419.53%。4.经济作物集雨节水种植增产效益微集水种植的大豆和胡麻,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大豆增产553.5 kg/hm2、胡麻增产333.5 kg/hm2。5.旱地糜子水肥调控施肥能明显增加春糜子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以低肥处理(N45kg/hm2、P2O5 40.5kg/hm2)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400.0 kg/hm2和9.14kg/mm·hm-2,分别比无肥区(CK)提高18.63%和21.5%。6.谷子与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施肥量为N90kg/hm2、P2O5 81kg/hm2时,谷子产量和WUE最高,分别达到2394.0kg/hm2和7.28kg/mm·hm-2,分别较不施肥(CK)提高53.9%和51.4%。两年均以N120kg/hm2、P2O5 48 kg/hm2的施肥水平薯块商品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产量分别为20097.0 kg/hm2和22834.5 kg/hm2,WUE分别为65.25 kg/ mm·hm-2和66.13 kg/mm·hm-2。7.谷子水肥联合调控节水高效种植技术在自然降水基础上实施作物生育关键期补充灌水,同时与施肥合理配合,较大幅度地提高谷子产量。当不灌溉和补水量为40mm和80mm时,均以施肥量为N120kg/hm2,P2O5108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但随灌水量的增加,产量水平明显提高。在补灌量为120mm时,施肥量以N180 kg/hm2,P2O5162 kg/hm2谷子产量最高,为4356.0 kg/hm2。8.旱地玉米多元覆盖增产种植技术收获时“平膜侧播”处理土壤蓄水量最低为322.9mm,“垄膜沟播+秸秆覆盖”处理最高为361.9 mm,其它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平膜穴播”处理的产量、穗粒重和千粒重最高,分别为3622.5 kg/hm2、108.8g和269.9g,分别比对照高出281.52%、281.75%和210.59%。水分利用效率以“平膜穴播”处理最高,比对照提高14.2 kg/mm·hm-2。“垄膜沟播+秸秆覆盖”处理的玉米株高、穗长、穗粒数最大,比CK分别增加16.3%、15.5%、59.5%。

张富[5](2008)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该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方式。本论文针对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措施配置问题,以扩展生态位理论、系统论、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径流调控等理论为指导,以安家沟和九华沟小流域为实验研究基地,采取定位研究与调查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与方法、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径流调控工程技术优化设计,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效益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提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新概念。通过对生态位、资源位概念的引进与借鉴,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特点,阐述了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生态位、环境资源位、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含义,指出水土保持对位配置就是按照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生态位与环境资源位的能级分布层次,通过水土保持措施需求生态位与治理区域环境资源位的适宜度分析,选择需求生态位与环境资源位特征相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改变环境资源位,消除或减缓限制性因子对水土保持措施的胁迫程度,满足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生态条件,达到防治措施需求位与资源位相互适宜。(2)构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的模型,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层次描述为宏观对位、空间对位、植物对位、工程对位、耕作对位、技术对位、管理对位、时序对位、设施对位等九个方面。(3)小流域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生态位适宜度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草地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阴坡〉阳坡,且随坡位的抬高而上升;梯田和草地、灌木林地土壤水分明显降低,土层干化,导致其水分生态位适宜度降低,成为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瓶颈;水热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度,梯田、草地、灌木林地、农坡地及荒坡阴坡〉阳坡,坡面上、中、下部位措施生态位适宜度随坡位的抬高而减低;草地〉梯田〉农坡地。(4)利用土地生态位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各种土地利用措施从小气候、土壤水分、植物生产力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进行了分析,证明措施适度指数在措施上,梯田〉农坡地〉草地;在坡向上,阴坡〉阳坡;在坡位上,阳坡梯田、草地中部〉下部〉上部,阴坡梯田、草地上部〉中部〉下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治理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5)通过径流聚集工程与人工植被生态用水关键问题的配置研究,提出了隔坡软埂水平阶、漏斗式聚流坑、燕尾式聚流坑、竹节状聚流坑等径流聚集工程的优化设计。推广应用结果证明各种径流聚集工程措施的林木成活率达83%~98%;隔坡软埂水平阶隔坡产草量第四年后稳定在4000~7000kg/hm2。提出了“黄土丘陵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6)调查与总结了两个示范流域推广应用的治理模式与产业化发展模式。安家沟流域作为城郊型小流域,形成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套,农业、牧业用地镶嵌式配置的治理模式,流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农业、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模式;九华沟小流域作为典型的半干旱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典型,形成以径流调控综合利用体系为主,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及耕作技术优化组合、对位配置的治理的模式,建立了以工程养植物,以植物保工程,以生态保经济,以经济促生态,多功能、多目标、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7)小流域治理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减水减沙效益显着。至2007年底,安家沟流域治理程度达79.33%,林草覆盖率40.07%。安家沟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降至土壤侵蚀容许值1000t/km2以下,径流模数减少81.95%;九华沟流域治理程度达到86.3%,林草覆盖率达到57.1%,年土壤侵蚀模数降到915t/ km2,减沙效益达83.06%,减水效益达90.8%。二是治理开发相互促进,流域总产值稳步增加,农林牧各业同步增长。安家坡村立足农业生产,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流域收入迅速增加。安家坡村2002~2007年年均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达到112.28万元,农业、服务业占到总产值的99.22%;九华沟流域通过综合治理和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用地减少38.5%,林牧业用地增长137.5%,农业、林业、畜牧业产值分别增长了15.7%、2.8倍、1.57倍。粮食生产效率达到1638.kg/hm2,提高了86.7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486元,提高了96.3%。三是社会效益显着。九华沟流域土地生产率达到3051.45元/ hm2,劳动生产率达到24.17元/工日,人均收入达到1486元/人,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户已达到85%以上;为同类型区建设生态环境,脱贫致富奔小康树立了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6](2006)在《黄土高原梯田防旱抗旱措施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梯田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农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干旱仍然是其优质、高产、高效的最大影响因素。根据黄土高原多年的梯田防旱抗旱实践和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采取:合理修建梯田,为防旱抗旱做准备;广开水源,集流补灌;立体覆盖,抑制蒸发;增施有机肥料,以肥调水;合理耕作,增加土壤蓄水;应用抗旱品种和化学制剂,抓生物节水等措施,可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实现高产稳产。

胡兵辉[7](2006)在《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以及在这种新形势下该区必然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现实选择,紧紧抓住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环节——降水资源化,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通过对黄土高原资源环境进行辨识,并结合可行性评价,得出该区降水数量满足降水资源化的要求,且在降水资源化技术上,该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降水资源化技术不但增产增收效果显着,且降水资源利用工程区位优势明显,不会引发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故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2)本文阐述了降水资源化理论潜力(Rt)、可实现潜力(Ra)、现实潜力(Rr)三个概念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将降水资源化分为三种主要方式:降水就地利用、降水叠加利用和改变地表入渗能力降水异地利用。依据降水资源化的理论潜力开发度(Ra/Rt)、现实潜力开发度(Rr/Rt)和实际需水程度(Rd/Rt)三个指标可对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典型地区——渭北旱塬为代表,通过对该区生态用地构成及降水量等资料的分析,初步估算了其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认为渭北旱塬降水资源化潜力是相当大的,目前的开发度较低,尚需通过各种降水资源化技术增进。并针对旱作农田,提出了降水资源化潜力开发增进的技术途径。(3)综合考察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类型区主要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和水分影响率,发现主要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较大,但现实水平较低。并依据降水资源化现实,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4)依据黄土高原旱区人民群众长期与干旱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最新农业工程技术措施,依托农业科技进步,结合三种降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提出了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如图5-9所示)。具体技术措施的实施,需要重视黄土高原旱农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与农业生产的总体布局,以建立有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结构,包括造林草、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小型水利以及作物配置、合理耕作等措施都要加以采取,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以提高降水生产力的目的。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董锁成,王海英,张小军,刘贵环[8](2005)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九华沟流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九华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组成内容、布局模式,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九华沟流域的实践证明,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水土保持是干旱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抉择;经济发展是保证,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生态经济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卫三平[9](2005)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系统雨水优化利用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处黄土高原的晋西、陕北、宁南、陇中等地,面积35.85 万km2,其中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5.6 万km2,年输入黄河泥沙达14 亿t,占黄河泥沙量的80%。黄土丘陵沟壑区为大陆季风气候,降水量小,降水相对变率大,年内主要集中于6 月~9 月份且多暴雨,蒸发强烈,植被覆盖度低下,干旱、土壤贫瘠和水土流失是该区影响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几十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过程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建设了大面积的基本农田,其中梯田380 万hm2,占74%。但是由于该区降水往往与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错位,加之黄土粉沙粒含量高,保墒能力弱,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即使是保水、保土、保肥的梯田都不能保证高产、稳产。为此,我们将水土保持、抗旱耕作、农艺保水、雨水集蓄补灌四大措施有机集成为梯田系统雨水集蓄优化利用技术体系,在分析区域降水特征、梯田系统可利用雨水资源量的基础上,将2 种耕作措施和5 种雨水集蓄补灌形式优化组合设计出10 种处理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王家沟流域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地多年平均降水量479.3mm,年际间相对变率为0.6%~57.8%,平均23.1%,表现出年际间降雨量的差异很大。月与月之间的相对变率为6.1%~186.7%,平均78.4%,月降雨量平均相对变率比年降雨量平均相对变率更大,反映了当地一年中各月降雨量十分悬殊的特点。降水的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使得该区在平水年、甚至丰水年都可能发生春旱、伏旱等旱灾或夏秋的涝灾。(2)王家沟流域梯田周边的道路、坡耕地和疏林地3 种地类为较理想的集流场地,年集流量可达5.07 万m3,按可利用率70%计算,梯田系统可利用雨水资源量为3.55 万m3。王家沟流域梯田田面5 月~10 月份可集流352.2mm,若梯田田面的1/9 用于集流,现有230.8hm2 梯田可集流10.16 万m3。(3)梯田地采用集流补灌措施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明显改善梯田地土壤水分状况,有效抵御旱灾。7 月份严重干旱时,2001 年、2002 年垄作覆膜处理0cm~4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23%、7.77%,丰产沟覆膜处理为8.67%、8.66%,而常规种植处理仅6.12%、7.31%,补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常规种植处理,显示出较强的抗旱性。就整个玉米生育期来看,常规种植的土壤水分变化剧烈,其次为起垄覆膜处理,丰产沟覆膜处理较缓和,蓄水保墒作用最好。(4)二因素试验方差分析显示,耕作方式间、补灌形式间以及耕作方式与补灌形式交互作用都存在显着差异,对作物产量有很大影响。垄作覆膜和丰产沟覆膜处理产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种植处理,其中垄作覆膜1∶7 补灌种植模式为最好,1∶5 补灌模式最差。丰产沟覆膜周边补灌种植模式为最优,1∶5 补灌模式最次。丰产沟覆膜模式普遍优于垄作覆膜模式。

池宝亮[10](2005)在《旱地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及提高WUE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北方旱农地区,如何把集水、用水与当地种植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WUE),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重点研究了旱地高效用水技术中四种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和相关土壤过程与作物生长、生产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四种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的增产与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WUE)的机制。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 农田内部微集水种植模式:本试验研究中设计的4种集水种植方式,均可促进垄面降水向植株附近聚集叠加,具有明显的集水保墒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宽垄式>硬覆盖>膜内式>膜侧式。苗期雨后种植沟内聚集的降水依次是对照的2. 36倍、2. 07倍、1. 88倍和1. 69倍。不同集水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硬覆盖>宽垄式>膜内式>膜侧式,分别比对照增产27. 4%、20. 9%、13. 3%和7. 7%。与次相应,作物的水分生产效率依次较对照增加了0. 46、 0. 38、 0. 16和0. 06kg/m3。这一结果应是这种种植技术的集水、抑蒸和温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相比之下,宽垄式集水方式表现出较高的增产增收效果,且易于实现机械化操作。2. 微孔膜覆盖种植模式:针对山西省旱地面积大,降水量少,小雨次数多(全年80%以上的降水过程是小于10mm的降水)的特点,较系统地研究开发了微孔膜及其应用技术;研制了与地膜吹塑机相配套的打孔部件,实现了微孔地膜的规模化生产,并在早地大田作物玉米和小麦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山西省太原、榆次和临汾等地试验表明,微孔膜覆盖确有纳雨补墒的功能,降雨确实能通过孔膜进入膜下土壤,较普通膜覆盖,土壤含水量一般可提高30%左右。士壤温度观测表明,微孔膜与普通膜的增温效应基本一致,两者的温度差别不会影响到作物的生育进程。随着塑膜覆盖度的增加,土壤中CO2浓度(CO2 μ mol.m-2. s-1) 显着增高;宽普膜最高,达49,是露地土壤CO2浓度的10倍之多;孔膜覆盖处理的CO2浓度较相应幅宽的普膜都低,相当于普膜的1/3-1/2,说明孔膜改善了覆盖土壤环境的通透性,宽孔膜和窄孔膜使CO2的透过率分别较普通地膜增加了43. 67%和23. 94%。孔膜处理要比相应幅宽的普膜处理的植株根活力高。3. 降水集流补充灌溉种植模式:通过对洪洞试验区不同下垫面的降水径流模拟研究,明确了不同下垫面产生降水径流的最低降水量、不同下垫面的径流量及径流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数(集流效率)。田间试验重点探讨了小麦和玉米的补灌时期和补灌量及其产量效应和水分生产效率。由于旱地小麦缺水的单向性,无论在冬前,还是在拔节期,扬花期,补充灌溉均有增产效果,其增产效应的大小顺序为:拔节期补灌>扬花期补灌>冬前补灌。随着补灌量的增加,增产效应不断增大,本例中,补灌水量150m3/hm3,小麦增产6. 2-11. 1%;补灌300 m3/hm3,增产12. 9-39. 3%:补灌600m3/hm3,增产55. 8%。补灌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集水补灌有效地改善了地膜小麦的个体生长发育,株高与产量成正相关,单穗重、单株次生根、单株成穗明显优于未补灌处理,这是集水补灌增产的生物学基础。春玉米生育过程中缺水的对期和缺水程度主要取决于降雨的发生时期和数量。补充灌溉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及时供水,缓解时段干旱,而补灌水量不要求大。这一点与小麦的补灌方式明显不同。 4.点源根灌一稀穴密株种植模式:自行研制了一种可埋式地下灌水器一微孔渗头。它由刚性微粒物质组成,经胶结、模塑、固化等过程制成。并按照不同土壤类型,采泪不同粒径和密度组合,制作了不同型号的微孔渗头。 依据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与参数测定技术,借助月乃勺RUS一ZD软件,进行了地埋点源渗灌的土壤水运动轴对称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土壤剖面含水率、土壤水湿润峰运移值、累积入渗量及入渗速率等指标的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了验证,表明两者相对误差都小于10%,说明祈选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多种土壤条件的入渗情况.可为预测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根据根层局部灌溉、亏缺灌溉和补充灌溉的节水思路,在研制点源根灌灌水器基础上,结合其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大田作物的微灌设置方式,提出并实践了“稀穴密株种植技术”(俪de bunchwith cfose一grow planting)。从稀穴密株种植方式的农田生态因子、作物生长发育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等方面较深入地论证了这种节水种植新技术的可行性应用点源根灌技术可为稀穴密株种植的作物进行高效补充灌溉。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补灌增产效果为每方水增产4.3一n.8公斤,玉米水分生产效率达1.69k乡扩:西瓜补灌增产效果为每方水增产45.5一120.9公斤。关键词:田间微集水,微孔地膜,补充灌溉,微孔渗头,点源根灌,稀穴密株趁植方式

二、梯田聚流补灌增产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梯田聚流补灌增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集水农业
        1.2.1 集水农业含义与理论
        1.2.2 集水农业发展及模式
        1.2.3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1.3.1 农田集雨种植概念、理论基础及类型
        1.3.2 农田集雨种植的水分调控、增进降水生产潜力的机理
        1.3.3 国内外农田集雨种植研究进展
    1.4 节水灌溉研究
        1.4.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
        1.4.2 节水灌溉含义及发展
        1.4.3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4.4 现有节水灌溉技术
    1.5 有限灌溉
        1.5.1 有限灌溉含义
        1.5.2 有限灌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1.5.3 有限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土壤理化性质
        1.7.2 作物植株养分含量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区 2012-2014年降雨量分布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降雨量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2.4.3 土壤温度测定
        2.4.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2.4.5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2.4.7 玉米生育期观察
        2.4.8 株高、叶面积测定
        2.4.9 玉米干物质量测定
        2.4.10 产量指标的测定
        2.4.11 土壤养分测定
        2.4.1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
        2.4.13 土壤耗水量计算
        2.4.14 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水利用效率(IWUE)及灌水生产率(IWP)计算
        2.4.15 收获指数(HI)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1 2012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2 2013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3 2014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 集雨限量补灌对 6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4 集雨限量补灌对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4.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4.1.1 苗期
        4.1.2 大喇叭口期
        4.1.3 抽雄扬花期
        4.1.4 灌浆期
        4.1.5 收获期
    4.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5 cm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1.1 全氮含量
        5.1.2 全磷含量
        5.1.3 全钾含量
    5.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2.1 碱解氮含量
        5.2.2 速效磷含量
        5.2.3 速效钾含量
    5.3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6.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6.1.1 茎秆
        6.1.2 叶片
        6.1.3 籽粒
    6.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6.2.1 茎秆
        6.2.2 叶片
        6.2.3 籽粒
    6.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6.3.1 茎秆
        6.3.2 叶片
        6.3.3 籽粒
    6.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6.4.1 全氮吸收量
        6.4.2 全磷吸收量
        6.4.3 全钾吸收量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7.2.1 各年份耗水量
        7.2.2 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7.2.3 降雨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的影响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8.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指标影响
        8.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8.1.2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8.1.3 叶片气孔导度(Gs)
        8.1.4 叶片蒸腾速率(Tr)
    8.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荧光参数影响
        8.2.1 叶片初始荧光(Fo)
        8.2.2 叶片暗反应最大荧光(Fm)
        8.2.3 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8.2.4 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
        8.2.5 叶片可变荧光(Fv)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9.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9.1.1 株高
        9.1.2 叶面积
        9.1.3 单株干物质量
    9.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9.2.1 穗长
        9.2.2 穗粗
        9.2.3 突尖长
        9.2.4 百粒重
        9.2.5 穗行数和行粒数
        9.2.6 穗粒数
    9.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9.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9.5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9.6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WUE、PUE、IWUE和IWP的影响
        9.6.1 水分利用效率(WUE)
        9.6.2 降雨生产效率(PUE)
        9.6.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9.6.4 灌水生产效率(IWP)
    9.7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9.7.1 总投入
        9.7.2 总收入
        9.7.3 产投比
        9.7.4 净收益
    9.8 讨论
    9.9 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集雨节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温环境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集水种植技术的概念与类型
        1.2.1 集水种植技术的概念
        1.2.2 微集水种植的类型
    1.3 国内外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1.3.1 国外集水农业研究
        1.3.2 国内集水农业研究
    1.4 微集水种植技术效果
        1.4.1 微集水种植技术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4.2 微集水种植技术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4.3 微集水种植技术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4.4 微集水种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1.4.5 微集水种植技术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5 微集水种植技术与有限灌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水分含量
        2.3.2 土壤温度
        2.3.3 株高、干物质和茎孽数的测定
        2.3.4 土壤肥料利用效率
        2.3.5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3.6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集雨节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不同种植方式下 0~200cm 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2 冬小麦各生育期 0~20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
    3.3 不同处理下冬小麦耗水状况分析
第四章 集雨节灌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1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4.2 各处理对冬小麦不同土层温度的影响
第五章 集雨节灌种植方式对生育进程、生长发育的影响
    5.1 各处理对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5.2 各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5.3 各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4 各处理对冬小麦单株茎蘖数的影响
第六章 集雨节灌种植方式对土壤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氮肥利用效率
    6.2 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磷肥利用效率
    6.3 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钾肥利用效率
第七章 集雨节灌种植方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 各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7.2 各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梯田水文生态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梯田的类型特征及其功能
    2.1 梯田的类型
        2.1.1 按地区分类的梯田
        2.1.2 按田坎材料分类的梯田
        2.1.3 按断面形式分类的梯田
    2.2 梯田断面及其特征
        2.2.1 梯田微地貌
        2.2.2 梯田的断面要素
        2.2.3 梯田的特征
    2.3 梯田的功能
        2.3.1 保持水分的功能
        2.3.2 保持土壤的功能
        2.3.3 保持肥力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3.1 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
        3.1.1. 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
        3.1.2. 水文生态系统的类型
        3.1.3 水事活动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梯田水文系统
        3.2.1 梯田水文系统概念
        3.2.2 梯田水文系统的过程
        3.2.3 梯田水文系统构成
    3.3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
        3.3.1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概念
        3.3.2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要素
        3.3.3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梯田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
    4.1 梯田减蚀作用机理分析
        4.1.1 坡面产流冲刷过程
        4.1.2 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1.3 梯田减蚀的物理分析
    4.2 梯田使土壤肥力发生变化及其机制分析
        4.2.1 坡面土壤(体)的易流失性作用
        4.2.2 坡面土壤(体)易流失性与土壤肥力
    4.3 梯田对水分储存时空发生变化及其机制分析
        4.3.1 不同坡度梯田入渗量的变化
        4.3.2 梯田降水入渗时间历时的延长
    4.4 梯田对水文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及其研究方法
    5.2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统计特征值
        5.2.1 玉米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特征值分析
        5.2.2 豆科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特征值分析
        5.2.3 果园植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特征值分析
    5.3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5.3.1 玉米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5.3.2 豆科作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5.3.3 果园植物下的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5.4 不同植物种植条件下梯田土壤水分试验结果分析
        5.4.1 梯田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5.4.2 梯田土壤水分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异
        5.4.3 梯田土壤水分异常点(值)的空间变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试验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2 观测仪器及检验
        6.2.1 TRIME测量原理
        6.2.2 TRIME的精度检验
    6.3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观测区的布置
        6.3.1 试验场地选择
        6.3.2 试验观测场地布置
    6.4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过程及土壤水分动态观测研究
        6.4.1 试验期间的降雨过程
        6.4.2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描述
    6.5 梯田与坡地降雨入渗土壤储水量的计算
        6.5.1 参数的确定
        6.5.2 计算过程及结果
        6.5.3 结果分析
    6.6 SCS模型下的流域降雨径流量的计算分析
        6.6.1 基本原理
        6.6.2 CN值确定
        6.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6.7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水分变化试验研究
        6.7.1 试验概况及其方法
        6.7.2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水分变化描述
        6.7.3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储水量计算
        6.7.4 冬小麦梯田与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梯田及生物埂的水文生态效应分析
    7.1 梯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7.1.1 梯田切填土部位的土壤理化性质
        7.1.2 梯田切填土部位的土壤养分
    7.2 梯田生物埂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7.2.1 梯田生物埂的土壤养分
        7.2.2 梯田生物埂的物理特性
    7.3 梯田及生物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7.3.1 梯田对作物生长的水分影响
        7.3.2 梯田生物埂下的土壤水分变化
    7.4 梯田生物埂的水文生态及其气候效应
        7.4.1 梯田生物埂的水土保持效应
        7.4.2 梯田生物埂的气候效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梯田效益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梯田的蓄水拦沙效益分析
        8.2.1 概述
        8.2.2 蓄水拦沙量的计算方法
        8.2.3 蓄水拦沙指标的确定
        8.2.4 蓄水拦沙效益计算
    8.3 梯田经济效益分析
        8.3.1 梯田宽度及地形部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8.3.2 梯田粮食增产量分析
        8.3.3 梯田粮食产量效益计算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宁南旱作农区集雨节水高效种植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雨水集流研究进展
        1.2.1 雨水集流的概念
        1.2.2 雨水集流的类型
        1.2.3 国内外雨水集流发展史
        1.2.4 国外雨水集流研究动态
        1.2.5 国内雨水集流研究动态
    1.3 本研究的内容
        1.3.1 旱区作物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1.3.2 田间集雨节水种植与水肥高效转化研究
        1.3.3 地膜覆盖与化学制剂综合节水种植技术研究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1:旱区作物微集水种植技术
        2.1.2 试验2:田间集雨节水种植与水肥高效转化
        2.1.3 试验3:地膜覆盖与化学制剂综合节水种植技术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土壤水分参数
        2.2.2 作物生物量
        2.2.3 株高测定
        2.2.4 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
        2.2.5 地温测定
        2.2.6 产量
第三章 旱区作物微集雨节水种植技术研究
    3.1 春糜子微集水种植带型优化设计试验研究
    3.2 谷子微集水增产技术研究
        3.2.1 降雨量与垄沟产流蓄水量的关系
        3.2.2 谷子微集水种植雨季的土壤增墒效果
        3.2.3 微集水种植对谷子生长量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3.2.4 对谷子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2.5 小结
    3.3 主要作物不同带型的增产效果研究
        3.3.1 不同带型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3.3.2 不同带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 经济作物集雨节水种植增产效益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集雨节水种植与水肥高效利用研究
    4.1 旱地糜子水肥调控试验
    4.2 谷子与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
        4.2.1 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谷子和马铃薯产量效应
        4.2.2 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谷子和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WUE)
    4.3 谷子水肥联合调控节水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4.3.1 不同水肥处理对谷子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4.3.2 不同水肥处理对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3 小结
第五章 地膜覆盖与化学制剂综合节水种植技术研究
    5.1 旱作玉米多元覆盖增产种植技术试验示范
    5.2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与化学制剂节水增产技术研究
        5.2.1 生育期降水分布及无效降水有效化
        5.2.2 不同处理生育期间主要农艺性状
        5.2.3 生育期地温的变化
        5.2.4 产量、水分利用率及效益分析
        5.2.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1.1 生态位理论及研究
        1.1.2 资源位理论及研究
        1.1.3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
        1.1.4 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研究
    1.2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安家沟实验研究流域基本情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
        2.2.3 土壤
        2.2.4 自然植被
        2.2.5 土壤侵蚀
        2.2.6 土地利用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3 九华沟科研推广流域基本情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
        2.3.3 土壤
        2.3.4 自然植被
        2.3.5 土壤侵蚀
        2.3.6 土地利用
        2.3.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技术途径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资料
    3.6 实验设计
        3.6.1 小流域地形小气候观测
        3.6.2 常见树种蒸腾量观测
        3.6.3 小流域土壤水分动态观测
        3.6.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调查
        3.6.5 小流域径流泥沙及径流小区观测
        3.6.6 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研究
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
    4.1 小流域生态系统及要素组成
        4.1.1 自然因素
        4.1.2 人文要素
    4.2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
        4.2.1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内涵
        4.2.2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外延
        4.2.3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型
        4.2.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层次结构
    4.3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数量化分析
        4.3.1 生态适宜度数学模型
        4.3.2 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4.4 小结
5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5.1 不同地形部位小气候研究
    5.2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用水与生物量研究
        5.2.1 土壤水分物理常数的测定
        5.2.2 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水分
        5.2.3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蒸散量
        5.2.4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生物量
    5.3 不同地形部位环境因子与林木蒸腾量研究
        5.3.1 观测结果
        5.3.2 环境因子与林木蒸腾强度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3.4 不同树种蒸腾量
    5.4 小流域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1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小气候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2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3 不同地形部位农牧措施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5.4.4 不同地形部位林业措施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性分析
        5.4.5 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位适宜性指数分析
    5.5 小流域植物措施的对位配置模式
    5.6 小结
6 小流域水土保持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研究
    6.1 小流域降水资源分析与评价
    6.2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研究
        6.2.1 年降水量设计计算
        6.2.2 不同雨量级别降水量设计计算
        6.2.3 降水可集水量分析计算
    6.3 工程优化设计
        6.3.1 隔坡软埂水平阶
        6.3.2 漏斗式聚流坑
        6.3.3 燕尾式聚流坑
        6.3.4 竹节状聚流坑
    6.4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
        6.4.1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
        6.4.2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
    6.5 小结
7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
    7.1 安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
        7.1.1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查
        7.1.2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7.1.3 安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分析
    7.2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
        7.2.1 治理技术对位配置分区及原则
        7.2.2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7.2.3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在学期间承担科研项目
致谢
图片

(7)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内外降水资源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1.1 雨水利用的含义与途径
    1.2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进展
    1.3 国内外雨水高效利用的主要类型
    1.4 中国雨水资源农业利用进展
    1.5 国内外雨水高效利用的共同特点
    1.6 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本研究工作设计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自然降雨特征分析
    2.4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2.5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潜力研究
    3.1 降水资源化潜力计算与评价
    3.2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初步估算
    3.3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开发与增进
第四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
    4.1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系统的降水生产潜力
    4.2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
    5.1 降水就地入渗自然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5.2 降水就地富集叠加被动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5.3 降水汇集异地主动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5.4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方式的技术体系
第六章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
    6.1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6.2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
    6.3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关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系统雨水优化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梯田的形成与发展
        1.1.1 我国梯田的形成与发展
        1.1.2 黄土高原梯田的形成与发展
    1.2 梯田在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1.3 国内外雨水资源的集蓄利用综述
    1.4 国内外农业雨水集蓄利用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开展本项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试验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1.1 地貌
        2.1.1.2 地质
        2.1.1.3 土壤
        2.1.1.4 气候
        2.1.1.5 水资源
        2.1.1.6 植被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第三章 试验区降水特征
    3.1 多年平均降雨特征
        3.1.1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变化
        3.1.2 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相对变率
        3.1.3 年降水量频率
    3.2 试验期降雨特征
第四章 试验区梯田系统可利用雨水资源分析
    4.1 梯田系统各地类雨水资源量化分析
        4.1.1 山区道路
        4.1.2 坡耕地
        4.1.3 疏林地
        4.1.4 荒坡
        4.1.5 梯田地埂
        4.1.6 梯田田面
    4.2 梯田系统可利用雨水资源总量
第五章 不同雨水优化利用模式下土壤水分变化和增产效果
    5.1 试验设计
        5.1.1 耕作方式设计
        5.1.1.1 丰产沟覆膜耕作法
        5.1.1.2 垄作覆膜耕作法
        5.1.2 种植模式设计
        5.1.3 补灌形式设计
        5.1.3.1 补灌方法设计
        5.1.3.2 补灌水量设计
        5.1.3.3 补灌时间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2.2 不同雨水优化利用模式下梯田增产效果
        5.2.2.1 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5.2.2.2 对玉米生长量的影响
        5.2.2.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2.2.4 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旱地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及提高WUE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旱地农业水分生产潜力与高效用水原理
        1.2.2 旱地节水技术的研究
        1.2.3 旱地作物种植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田微集水种植一体化模式
    2.1 农田微集水“沟垄系统”水分调控分析
        2.1.1 沟垄系统结构描述
        2.1.2 沟垄系统的功能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条件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方法
        2.2.4 测定方法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集水方式的水分效应
        2.3.2 不同集水方式的温度效应
        2.3.3 不同集水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2.3.4 不同集水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3.5 不同集水方式对玉米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微孔膜覆盖种植技术模式
    3.1 降水资料分析
    3.2 新型微孔膜
        3.2.1 打孔机具的研制
        3.2.2 微孔膜质量检测结果
    3.3 试验材料和方法
        3.3.1 小麦微孔膜覆盖试验
        3.3.2 玉米微孔膜覆盖试验
        3.3.3 不同规格微孔膜覆盖试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处理的水分效应
        3.4.2 不同处理的增温效应
        3.4.3 对土壤通气状况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3.4.4 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降雨集流补充灌溉与种植一体化模式
    4.1 研究区集雨集流条件
        4.1.1 降雨条件分析
        4.1.2 下垫面径流测定
    4.2 不同作物补充灌溉试验研究
        4.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作物集雨补灌模式讨论
        4.3.1 冬小麦集雨补灌模式
        4.3.2 春玉米集雨补灌模式
    4.4 小结
第五章 点源根灌试验与节水的理论分析
    5.1 根部灌水器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5.1.1 问题分析
        5.1.2 根部灌水器——微孔渗头的研制
        5.1.3 微孔渗头水力性能评价
    5.2 根部土壤点源灌水入渗室内实验研究
        5.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2 不同质地土壤点源入渗湿润体要素分析
        5.2.3 不同入渗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
    5.3 地下点源根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与验证
        5.3.1 数学模型
        5.3.2 模拟结果验证
    5.4 影响灌水入渗因素的模拟分析
        5.4.1 层次性土壤剖面
        5.4.2 变水头入渗过程
    5.5 小结
第六章 点源根灌与稀穴密株种植一体化模式
    6.1 稀穴密株种植方式
        6.1.1 试验条件
        6.1.2 试验设计
        6.1.3 调查测定方法
    6.2 稀穴密株种植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状况
        6.2.1 稀穴密株种植对玉米、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6.2.2 稀穴密株种植群体生态因子分析
        6.2.3 稀穴密株种植作物的生理特性分析
        6.2.4 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性状的影响
    6.3 稀穴密株种植与点源根灌结合的节水节本效果
        6.3.1 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节水效果
        6.3.2 减少根灌设备投入的节本效果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梯田聚流补灌增产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 张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2]集雨节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温环境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杨姗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3]梯田水文生态及其效应研究[D]. 李仕华. 长安大学, 2011(06)
  • [4]宁南旱作农区集雨节水高效种植技术体系研究[D]. 黄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D]. 张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6]黄土高原梯田防旱抗旱措施研究进展[J].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04)
  • [7]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研究[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九华沟流域为例[A]. 董锁成,王海英,张小军,刘贵环. 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9]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系统雨水优化利用模式研究[D]. 卫三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旱地保水与种植一体化模式及提高WUE机制分析[D]. 池宝亮.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梯田集中补灌增产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