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鸡胃真武汤”可治哮喘发作期

古方“鸡胃真武汤”可治哮喘发作期

一、古方“加味真武汤”可治发作期哮喘(论文文献综述)

O KYOTO(王晓东)[1](2019)在《真武汤合小青龙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明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新的证型“阳虚寒饮证”的存在;验证真武汤与小青龙汤的合方对本证的疗效;探究此合方的方义、功效原理、方证、正确使用方法等。方法:在研究开始后2年间,依照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筛选出48位患者进行了临床评价。统计治疗前后每位患者填写的本研究特制的症状评分分析表的结果,依据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以及总体症状的得分变化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痊愈率29.17%、显效68.75%、有效2.08%,总有效率达到100%。本合方对于本病证的长年持续型或者突然发作型都具有明显疗效。起效快速,最短为4天,多数为7天,2-4周时疗效最好;复发率低;心身同调;多病同治。服药期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本病证病征:主症①腹泻;②腹痛。次症①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神疲懒言;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③恶寒,清涕,喷嚏;④舌淡胖或齿痕、苔白;⑤脉濡缓或沉细弱。证候确定:主症2项加次症2项以上。本合方方证:面色黄或苍白或青灰色,无光泽,绝少见面红光亮者,或浮肿貌;咳喘,鼻鸣,口内清涎或痰液及鼻涕多而清稀,不渴,恶寒,无汗;头晕,心悸,肢体震颤,步行不稳,甚至无法站立;小便不利,浮肿,四肢冷及沉重或疼痛,腹痛,腹泻;身体困重,乏力和疲劳感,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舌淡胖大苔白水滑,脉濡缓及沉细。证候确定:以上6组症状,每组症状中但见1、2症便可,不必悉具。结论:明确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阳虚寒饮证的存在;真武汤与小青龙汤合方对本证具有确切良效;合方对阳虚寒饮引起的身体的其他病证也同样有效;进一步服用合方还具有改善心性的作用。探讨了合方的方义;确认其内涵有许多方剂;分析出合方对全人病证具有的功效为温阳、升阳、解表、疏风、利水、解痉、涩肠等;确立了合方与本病证之间的方证相应关系以及本合方的方证、正确使用方法。阐述了本合方因治水气而起到了多经、多脏、内外同调,异病同治,心身同治等作用。为拓展中医使用合方来治疗疑难杂病,提供了一些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闫兴柱[2](2018)在《基于全基因表达谱揭示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在前期动物实验已确定古方天灸药物白芥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最佳配比的基础上,确定应用古方天灸药物白芥子散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有显着地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促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即古方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在免疫稳态重建中有重要作用。拟从基因角度对白芥子散在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免疫稳态重建机制、治疗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哮喘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靶向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撑。方法将雄性清洁SD大鼠90只,46周龄,体重(150±20)g,按均衡随机法(按体重分层)分为3组,分别为给药组、模型组A组和B组(各15只)、正常组,每组实验动物30只。第1天,给药组、模型组分别于用新鲜配制的OVA,100mg辅以氢氧化铝凝胶200mg及生理盐水1ml的混悬液在大鼠两腹股沟、后足跖,共4点做皮下注射,每点0.2ml,同时腹腔注射0.2ml,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第15天中处死模型组A组,正常组5只大鼠,收集并保存需检测部位的标本,以便于确认造模成功后动物的体内基因表达状态,模型组B组留用作为治疗对照。第1524天给药组开始进行天灸贴敷治疗,穴位贴敷前用8%硫化钠在穴位处脱毛,将药丸放在医用脱敏胶贴上,分别贴于大鼠肺俞(双)、定喘、膻中、膏肓(双)处,每天1次,每次贴敷24h,贴敷治疗后,将实验组致敏的大鼠置于密闭容器内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2%OVA生理盐水悬液,每天30min,进行激发诱喘1次,连续10天。模型组B组予空白贴敷,处理方法同给药组。正常组自由进食常规饲料和水。第25天处死大鼠,采集肺组织标本。进行RNA的提取及鉴定、基因芯片的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荧光定量RT-PCR检测和基因敲除技术对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1)造模成功判定: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在行为学、病理学及基因学上有显着变化,造模成功。(2)送检9只大鼠的肺组织中提取的基因,将所得基因结果根据基因库等数据进行剔除,按照p<0.05,以基因表达倍数值的绝对值≥2.0为阈值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基因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均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正常组与模型组A组比较,正常组中下调的17个基因,上调的6个基因,模型组A组呈现相反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建立成功。正常组和模型组B组、给药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相同,上调基因有4个,下调基因有2个,给药组基因上下调倍数明显高于模型组B组,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减少。模型组A组和模型组B组、给药组比较,上调基因有两个,下调基因有6个,给药组基因上下调倍数明显高于模型组B组,模型组A组中上调的基因在模型组B组、给药组中下调,下调的基因不表达或者低表达,模型组B组、给药组出现了两个上调基因,其均有抗炎作用。模型组B组和给药组比较中,无表达下调基因,表达上调基因有8个。结果提示模型组B组自身免疫恢复,给药组用药后免疫恢复,且治疗效果优于模型组B组,尚未恢复到正常状态。(3)将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通过热图可以发现,正常大鼠的基因表达中通过不同基因的上调和下调或者不表达来维持免疫稳态,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基因也出现了上调与下调来应对哮喘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与哮喘有关的上调基因有18个,下调基因有7个。通过各个基因作用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与已经发表的一些相关文献报道一致,也与基因的功能相一致。结论1.差异表达基因与哮喘发生机制的关系:与EOS有关,参与气道炎症形成、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过程的基因有:EOS趋化性细胞因子CCR3、Ccl11、Ccl2、Ccl22;有抗炎作用的基因:ADM、Pla2g4c、Fcgr3a、Nr1d1、Acox1;参与气道炎症的基因有:C3、SelP、Sele、Serpina3n、CX3CR1;参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基因有:MMP-9、TLR1;抗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基因有:Timp1;与哮喘密切相关,但是尚不清楚发生机制的基因有:prim1、Serpinb10、FMO3、Scd1、per3、DBP、ANKRD1、CD177、DES。2.正常组和模型组A组比较,基因上下调明显,基因与哮喘形成的三种机制均有关系,哮喘模型建立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模型组A组分别和模型组B组、给药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相同,给药组基因上下调倍数高于模型组B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全部是上调,无下调基因,说明天灸药物白芥子散治疗哮喘大鼠后,较之模型组A组、B组哮喘情况有所好转,较之正常组仍有哮喘炎症的存在,结果有统计学意义。3.正常情况下,免疫稳态维持大鼠生命的基本状态,哮喘大鼠伴随着免疫稳态的打破,与哮喘相关的基因也发生变化,在热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基因上下调变化,原本应该上调的基因,转变为下调,原本下调的基因转变为上调,原本不表达或者低表达的基因开始表达,将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发现与哮喘有关的上调基因有18个,下调基因有7个,通过各个基因作用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与已经发表的一些相关文献报道一致,也与基因的功能相一致,在基因上,哮喘大鼠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其中部分基因或者基因多态性在在哮喘中明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治疗哮喘的免疫稳态的重建过程提供一个方向。

黄丽芳(Ng Lee Huang)[3](2015)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水心病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包括两大篇章,上篇为理论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理论研究1.《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中,首先探讨了《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的内涵。苓桂术甘汤证病机内涵为心脾两脏阳气虚弱,导致水饮内停中焦而上冲于心,具有水饮型,心脏病(水心病)的临床特征。故其证候特征表现为满(心下逆满)、冲(气上冲胸)、眩(起则头眩)、摇(身为振振摇)。治疗特色是温振心脾阳气的同时而化痰去饮,故本方用桂枝甘草汤温补心脾之阳,用茯苓配白术以健脾化饮;真武汤证主要为少阴肾脏阳气虚衰,水气内停上冲所致,而在其上冲过程中可以冲于肝、冲于心,冲于肝可见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肝风内动之象。冲于心,则可见心悸或心下悸,肢体水肿沉重,小便不利等,这也符合水饮上冲所致心脏病(水心病)之临床特点,但其治疗则是温肾以化水饮之气,用真武汤。本方实为通过调整水液代谢之脏腑功能而达到化气行水之目的。如用附子在于温补肾阳以复其主水之功,用白术在于健脾以燥湿,用生姜在于宣肺以散水气,用茯苓在于淡渗利湿以利膀胱之水,用芍药在于走三焦肌腠活血以利水。2.《伤寒论》水饮病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还总结了《伤寒论》对水饮病的辨治规律。《伤寒论》对水饮病辨治分为三大类:1)化饮剂:如解表温肺化饮治疗咳喘小青龙汤,温心阳健脾化饮治疗脾虚饮停的苓桂术甘汤,温胃散寒化饮治疗胃虚饮停的茯苓甘草汤,健脾通阳利水治疗头痛、小便不利、心下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温心通阳降逆治疗奔豚的桂枝加桂汤,以及温阳化饮利湿治疗欲作奔豚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2)利水剂:分别为温肾化气行水的真武汤,为肾阳虚水停之代表方;养阴清热利水的猪苓汤,为肾阴虚水停之代表方;解表化气行水的五苓散,为治疗蓄水证之代表方。3)逐水剂:分别有峻泻攻逐水饮治疗悬饮的十枣汤,泻实逐水破结治疗大结胸的大陷胸汤,逐水软坚散结治疗腰以下有水气的牡蛎泽泻散。3.水心病的研究关于水心病的概念与内容:“水心病”总由于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临床常见胸痛、心悸、气短等心病证候。临床上可从色、舌、脉、证诸方面辨识“水心病”。望色:面色多见黎黑色。病重者在额头、脸颊、鼻柱、口唇周围、下颏等处,或皮里内外可见如同色素沉淀的“黑斑”,谓之“水斑”。察舌:水心病常见舌淡,质嫩,苔水滑。诊脉:水心病其脉常见弦、沉、或沉弦并见,病重者可见结代脉。水心病辨证要点为,1)心悸:多发作于饮食、晨起、夜卧之后,或是伴有左侧颈部的血脉胀痛感觉; 2)胸满:以夜间为甚,遇到天气冷则加重,常多伴有咽喉不利感,有如物体梗阻咽喉;3)短气:患者若动则发生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的症状,甚则出冷汗;4)水气上冲胸咽之感:患者常自觉有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4心脾阳虚型与脾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1)心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之舌苔多为:薄白腻苔、或薄白滑苔;脉象多为:沉细而涩、或脉沉无力而结代;主要临床症状为: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水肿、气短、动则气喘汗出、小便短少。治以苓桂术甘汤为主。2)脾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之舌苔常为:薄白腻苔为主;脉象为脉沉细而数、或脉沉无力而结代;主要临床症状为:心悸、下肢水肿、小便短少、不能平卧、气短、唇绀、形寒肢凉。治以真武汤为主。下篇:Meta分析研究目的: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上将芩桂术甘汤、真武汤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资料分类,共分为7组;采用Rev Man基础Meta分析研究7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最后根据统计结果,遵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目的,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设计出一套建议方案。研究对象:1)采用于1949-2014年之间发表的芩桂术甘汤及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期刊及文献。2)采用芩桂术甘汤、真武汤及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或文献。研究方法:1)数据库检索:运用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49-2013)、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49-2013)、VIP(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49-2013),查检所需相关文献资料。设定6个主题词分别为:芩桂术甘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复方苓桂术甘汤、复方真武汤、芩桂术甘汤加减及真武汤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个关键词分别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2)文献整理:全面筛选、整理芩桂术甘汤及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以符合本论文研究内容(即苓桂术甘汤及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3)文献摘入:根据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芩桂术甘汤、真武汤的应用研究,治疗疾病的病名;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输入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作7项检测,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得出3组苓桂术甘汤及4组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的方案,然后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的题目、建档及输入数据。4)数据处理:采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苓桂术甘汤及真武汤应用研究的相关数据;使用Rev Man基础Meta-analysis处理3组苓桂术甘汤及4组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研究,包括OR、RR、RD等。研究内容:1)从期刊、文献逐篇筛选治疗疾病病名的芩桂术甘汤及真武汤,然后整理出苓桂术甘汤及真武汤的运用研究;2)采用RevMan基础Meta分析研究以下7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分别为: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真武汤vs西医疗法;真武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真武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真武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研究结果:遵循循证医学与运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芩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统计研究成果为:1)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西医三联疗法;2)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西医四联疗法;3)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疗法>西医六联疗法;4)真武汤>西医疗法;5)真武汤+西医三联疗法>西医三联疗法;6)真武汤+西医四联疗法>西医四联疗法;7)真武汤+西医六联疗法>西医六联疗法。从上述统计结果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治疗方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成果及建议治疗方案:根据统计结果,遵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目的,笔者与导师对心脾阳虚及脾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如下:1)心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治法:温补心脾,化饮利湿。处方: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兼证加减:兼水肿重者加葶苈子、大腹皮、五加皮、泽泻以利水渗湿;兼气虚重者加熟附子、人参、黄芪,以益气温阳;兼瘀血重者加丹参以活血补血。西医疗法:休息、吸氧、低钠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2)脾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治法:温阳利水。处方:真武汤(附子、茯芩、白术、白芍、生姜)。兼证加减:兼气虚重者加黄芪以益气;兼水肿重者加葶苈子以利水消肿;兼瘀血重者加丹参、泽兰、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兼心阳虚重者加桂枝、甘草,以温振心阳;兼脾肾阳虚重者加人参、干姜、肉桂,以温补脾肾;兼心神失养重者加五味子,以补心宁神。西医疗法:休息、吸氧、低钠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

陈妙[4](2011)在《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经方”即《伤寒》、《金匮》方,因其为经典故称之为经方。历代医家以仲景方为群方之冠,是方剂之鼻祖。经方以其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学术内涵深远,而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土人情、习俗气候不同,人的体质禀赋、饮食用药习惯亦不尽相同,因此岭南医学具有地方与时代的特色。关于经方在岭南地区的运用有何特色,有何规律,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对岭南地区经方的临床运用规律作进一步初步的整理和研究,为经方在岭南地区的运用提供重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指导价值,对促进学术发展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本文以通过检索中国知网1980-2011年公开发表的研究经方及通过文献研究岭南医学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及统计学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评述,对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临床运用规律进行探讨。按时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研究平缓期1980-1989年;第二阶段、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研究发展期1990-1999年;第三阶段、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研究繁荣期2000年以后;按内容对岭南地区运用经方治疗的常见病种:如内、妇、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科等进行梳理,同时对岭南地区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慢性胃炎、痹证、咳喘常见病证规律进行探讨。按特色分析总结岭南地区运用经方的用方特点,用药特点,变通运用。同时对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形成的原因分析及今后开发运用的方向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经方在岭南地区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杂病,包括内、妇、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科等,尤其治疗外感、咳嗽、喘证、慢性胃炎、呃逆、胁痛、黄疸、头痛、汗证、焦虑证、郁证、失眠、眩晕、消渴、水肿、遗尿、痰饮、心悸、胸痹、痹证、鼻炎、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搔痒症、疑难杂症等病症,且疗效显着。岭南地区应用较多,且方法灵活,疗效卓着的经方有桂枝汤类方、柴胡汤类方、泻心汤类方、四逆汤类方、五苓散类方、麻黄汤类方、桃核承气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茵陈蒿汤、炙甘草汤、麦门冬汤、黄连阿胶汤等。岭南医家治病多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或经方合经方,或经方合时方,或经方合特异药,常加用岭南药材,如鱼腥草、地龙干、木蝴蝶、鸡血藤、玄参、霍香、田基黄、五指毛桃(南芪)等。用药量比仲景原方轻,多为轻剂。特色: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其一根据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特点,谨守方义,药因证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精心遣药,量随证变。其二拓展思路,经方变通;或一方多用,或多方合用,或加减化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其三在充分掌握方义同时、运用思维、理论、经验及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建立自己的“辨证观”及遣方用药思维,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姜群生[5](2010)在《经方治疗肾系水肿病的研究与分析》文中认为水肿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肾系水肿是指因肾系疾病及肾虚、肾主水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一类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肾系水肿为难治性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进一步恶化,甚至进入肾功能衰竭期,乃至危及生命。目前虽然西医在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以水肿为主症的肾系疾病时,疗效显着,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少效或无效。而中医对于肾性水肿的治疗疗效好,尤其是仲景经方在治疗水肿方面疗效显着,并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本研究以《伤寒杂病论》中的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古今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系统研究上述方剂治疗肾系水肿为主的多种疾病的应用特点及规律。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研究分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总结了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第二部分首先将上述三方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特点、病因病机及加减化裁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然后论述了隋唐、宋元及明清时期代表医家对水肿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接着总结并提炼了现代中医名家运用上述三方治疗水肿的临床经验;最后从方剂衍化、历代名家应用、方证鉴别诊断、方证疑点讨论、方证研究、现代临床应用这几个方面对上述三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五苓散功用在于通阳化气利水,治疗因气化不利而导致的诸多水肿及小便不利,疗效显着,广泛应用于多种因肾脏器质性疾病及肾气化不利导致的水肿病。真武汤功效为温肾阳、利水湿、助气化,用于治疗多种肾阳虚衰、水饮内停之证,每获良效。猪苓汤利水滋阴并举,主治水热互结证,治疗水肿日久不去而伤阴的复杂水肿病,疗效显着。总之,经方治疗肾系水肿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已有的研究显示了经方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发掘。

李园白[6](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吴佩泽[7](2008)在《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真武汤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的建立:口服牛血清白蛋白,静注葡萄球菌肠毒素B感染的复合法。观察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模型的尿红细胞数、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的影响,还检测了肾组织的免疫荧光沉积情况。重点观察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真武汤可以减轻IgA肾病大鼠的血尿、蛋白尿程度,减轻肾功能的损伤(P<0.05);病理结果亦显示,治疗组系膜区的IgA较模型组沉积程度明显减轻(P<0.05);真武汤通过升高IgA肾病大鼠的RBC-C3b,受体花环率和RBC-IC受体花环率(P<0.05)来提高IgA肾病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其中真武汤大剂量组疗效显着,中剂量组有明显疗效,小剂量组疗效不肯定。结论: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IgA肾病大鼠的血尿、蛋白尿,减缓其对肾功能的损害,延缓IgA肾病的进程。其治疗机制可能是提高IgA肾病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

汤朝晖[8](2008)在《老龄肾阳虚证候的诊断及其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文中认为目的①研究肾阳虚证候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证候特征②确立老龄肾阳虚证候的辨证因子和诊断标准③寻找老龄肾阳虚证候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方法①本研究查阅了秦汉至现代的中医文献650余篇,对肾阳虚证候的发展历史脉络和理论构架作了深入的挖掘和归纳,对肾阳虚证候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框架和证候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②在前期研究总结的肾阳虚40个辨证因子基础上,通过23位专家的权重排序,建立肾阳虚辨证因子专家评定系统。③设计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设计要求进行老龄人群的证候调查,比较分析老龄肾阳虚证人群的证候流行病学规律,并与专家系统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老龄肾阳虚证候的特征因子、常见证因子和参考因子,初步确定老龄肾阳虚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和辨证诊断标准。④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筛选典型老龄肾阳虚病例和健康对照,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老龄肾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采用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基因功能分类、聚类分析、分子通路等方法探讨老龄肾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谱的临床意义。结果①从14个类别36个项目总结了历代文献记载的肾阳虚证临床表现。②根据科研、临床、疑难杂证不同辨证对象,将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划分为三个层次。③为使临床辨证更为细致、准确,将肾阳虚证初步细化分为12个亚型。④形成具有特征因子3项、常见因子8项,参考因子10项,涉及7大类的老龄肾阳虚证候辨证因子与诊断标准。⑤将3例老龄肾阳虚证和3例健康对照组的基因芯片结果进行差异基因筛选、聚类分析和基因特征GO类及Pathways分析,分别得到20条上调和48条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13条信号通路和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三大系统功能。结论①肾阳虚证候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坚实而丰富的理论积淀,由零散到系统的科学发展轨迹并与临床实践高度统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研究。②肾阳虚证科研、临床、疑难杂证的辨证标准必须有机结合,形成肾阳虚证候诊断的完整概念,才能提高整体辨证水平。③肾阳虚证候是一个基础、复杂、笼统的证候,尚需进行细化分型,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地指导临床。④通过流行病调查结果与专家系统的比较,形成初步的老龄肾阳虚证候的诊断标准。是对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方法上的初步尝试。⑤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3大系统的调控网络异常可能是老龄肾阳虚证发生的主要机制,其中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多重代谢紊乱是老龄肾阳虚证发生的重要环节。

沈会[9](2006)在《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系疾病或非心系疾病发展的结果,如心悸、胸痹心痛、咳嗽等。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中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范围,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心力衰竭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心力衰竭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由于古代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该病的相关病名却有出现,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该部分对与本病相关的七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分别对各期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其发展与独到之处。在每一阶段中介绍心力衰竭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调护等多个方面,并对心力衰竭论治有卓越贡献的医家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便于了解心力衰竭论治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学术思想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总结。建国以后,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分型方面更加丰富。在治疗上,不光是传统的方药、针灸、气功的治疗,还有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剂、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并且,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值得借鉴。

范春香[10](2005)在《《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伤寒杂病论》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范畴,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于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其确立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共同准绳,它对各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对《伤寒杂病论》中心悸的证治进行探讨。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探讨《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的研究,在探讨主题之前,本文首先介绍了张仲景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重点论述了其学术成就,其成就主要有: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发展了病因病机学说,对方剂学的贡献以及对临床各科都有所建树等。这些学术成就,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伤寒杂病论》原文的角度,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心悸的证治。这部分内容包括:关于心悸病名的描述、对心悸证脉象的描述、注重从整体观角度阐述心悸证之机理、心悸证的辨证论治。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心悸病名的描述有多种,其中包括“悸”、“心悸”、“心中悸”、“心下悸”、“心动悸”等等,通过这些名词,把“悸”大致归纳为三类:一曰心悸,二曰心下悸,此外,条文中尚有“悸者”、“或悸”、“悸而惊”、“烦而悸”未指明悸动部位之“悸”。对心悸证脉象的描述,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提及,可见脉象在心悸证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古方“加味真武汤”可治发作期哮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方“加味真武汤”可治发作期哮喘(论文提纲范文)

(1)真武汤合小青龙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1.1 病名源流
        1.2 古代医家的认识
        1.3 《伤寒论》的认识
        1.4 现代中医的认识
        1.5 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认识
        1.6 中医治疗中存在的不足
    2 真武汤辨析
        2.1 方名探源
        2.2 原文解析
        2.3 方药功效
        2.4 方药现代药理
        2.5 方剂药理研究
        2.6 临床应用
    3 小青龙汤辨析
        3.1 方名探源
        3.2 原文解析
        3.3 方药功效
        3.4 方药现代药理
        3.5 方剂药理研究
        3.6 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临床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中止试验
        2.6 安全性观察
    3 研究方法
        3.1 流程
        3.2 治疗方法
        3.3 疗效评估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评估
        4.3 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度评估
        4.4 服药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真武汤合小青龙汤治疗IBS-D阳虚寒饮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1.1 应用指征
        1.2 治疗效果
        1.3 复发机率
        1.4 生活质量改善度
        1.5 相关性研究结果和特点
    2 真武汤与小青龙汤合方的药物组成与涵括方剂以及方解
        2.1 药物组成与剂量
        2.2 涵括24个经方
        2.3 方义解读
    3 真武汤与小青龙汤合方的方证
        3.1 原文寻根
        3.2 合方机制探讨
        3.3 日本汉方药合用动机
        3.4 本合方方证分析及确立
    4 真武汤与小青龙汤合方的功效分析
        4.1 对IBS-D阳虚寒饮证的功效分析
        4.2 对本病证兼见的心身病症状的功效分析
        4.3 对全身各脏器及系统中阳虚寒饮病证的有效性
        4.4 本病证与西医“过敏”及中医“风邪”的相关性
    5 中医水气病与IBS-D的关系
        5.1 中医水气病简述
        5.2 中医对水气病的认识与治药同样适用于IBS-D
    6 典型病案举例
        例1.男26岁无职业
        例2.女42岁钢琴教师
        例3.男67岁退休公路建设工人
        例4.男44岁养老设施经营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全基因表达谱揭示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水心病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词LIST OF ABBREVIATIONS
前言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理论探讨
        第一节 探讨苓桂术甘汤证的理论
        1 成因
        2 病位
        3 主证特点
        4 方药
        5 小结
        第二节 探讨真武汤证的理论
        1 第82条真武汤证特点(水饮上冲心肝)
        2 第316条真武汤证特点(水饮浸渍肺脾肾)
        3 第316条或然症探讨
        4 阳虚为何水停的探讨
        5 真武汤方组方特点
        6 真武汤证和苓桂术甘汤证的区别
        7 苓桂术甘汤证及真武汤证异同点
        8 苓桂术甘汤证及真武汤证总结
    第二章 《伤寒论》水饮剂运用分析
        第一节 《伤寒论》水饮病辨治
        1 化饮剂
        1.1 解表温肺化饮
        1.2 温阳健脾化饮
        1.3 温胃散寒化饮
        1.4 健脾通阳化饮
        1.5 温阳降逆化饮
        1.6 温心补肾化饮
        2 利水剂
        2.1 温肾祛寒利水
        2.2 养阴清热利水
        2.3 解表化气行水
        3 逐水剂
        3.1 峻泻攻逐水饮
        3.2 泻实逐水破结
        3.3 逐水软坚散结
        第二节 水心病的概念与内容
        1 中医对水心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3 水心病与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的关联性
        4 水心病的病因病机
        5 现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心病的进展
        5.1 辨证分型的论治
        5.2 专方专药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5.3 汤剂
        5.4 注射剂
        5.5 口服制剂
        5.6 实验
        5.7 中西医结合冶疗
        5.8 问题与展望
        6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治疗水心病的概况
        6.1 苓桂术甘汤治疗水心病
        6.2 真武汤治疗水心病
        7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治疗水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
        7.1 苓桂术甘汤的药理作用
        7.2 真武汤的药理作用
        8 苓桂术甘汤方现代临床概况
        8.1 心血管系统疾病
        8.2 循环系统疾病
        8.3 呼吸系统疾病
        8.4 五官科疾病
        8.5 消化系统疾病
        8.6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9 真武汤方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概况
        9.1 心血管系统疾病
        9.2 呼吸系统疾病
        9.3 循环系统
        9.4 消化系统疾病
        9.5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第一节 心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1 原发病
        2 舌象统计结果
        2.1 舌质
        2.2 舌苔
        3 脉象统计与分析
        4 临床症状
        5 典型病例
        5.1 王现图,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验案三例
        5.2 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
        5.3 文旺秀等,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衰33例分析
        第二节 脾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1 原发病
        2 舌象统计结果
        2.1 舌质
        2.2 舌苔
        3 脉象统计与分析
        4 临床症状
        5 典型病例
下篇 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第一章 苓桂术甘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研究前言
        2 研究之目的
        3 研究之方法
        3.1 题目之确立
        3.2 文献资料之检索方法
        3.3文献资料之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
        3.4文献资料之统计分析
        研究一 苓桂术甘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研究二 苓桂术甘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研究三 苓桂术甘汤+西医六联法VS西医六联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第二章 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研究前言
        2 研究之目的
        3 研究之方法
        3.1 题目之确立
        3.2 文献资料之检索方法
        3.3 文献资料之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
        3.4 文献资料之统计分析
        研究一 真武汤VS西医疗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5 典型病列
        研究二 真武汤+西医三联疗法vs西医三联疗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研究三 真武汤+西医四联疗法VS西医四联疗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研究四 真武汤+西医六联疗法VS西医六联疗法
        1 文献资料评价
        2 比值比OR
        研究结果
        3 相对危险度RR
        研究结果
        4 率差RD
        研究结果
    第三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1 苓桂术甘汤心脾阳虚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1.1 药物归类与总药数、总出现频次表
        1.2 各类药出现频次与总出现频次表
        1.3 心脾阳虚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2 真武汤脾肾阳虚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2.1 药物归类与总药数、总出现频次表
        2.2 各类药出现频次与总出现频次表
        2.3 脾肾阳虚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建议治疗方案
        3 结语
        问超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PERSONAL BRIEF INTRODUCTION

(4)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岭南医学研究述略
    (一) 岭南地域之界定
    (二) 岭南医学研究内容
        1. 岭南中医药名家及其着作
        2. 岭南医学研究
二、岭南医学形成原因分析
    (一) 地理气候因素
    (二) 体质致病因素
    (三) 生活、工作因素
    (四) 饮食、用药习惯因素
三、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发展趋向
    (一) 平缓期 (1980-1989年)
        1. 论文分布
        2. 特征
        小结
    (二) 发展期 (1990-1999年)
        1. 论文分布
        2. 主要内容
        小结
    (三) 繁荣期(2000年以后)
        1. 论文分布
        2. 出版着作
        3. 特征
        小结
四、岭南地区常见疾病经方运用规律
    (一) 糖尿病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1. 白虎加人参汤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2. 桃核承气汤清热活血、祛淤生新
        3. 真武汤温阳利水
        4. 肾气丸补阴以生气、助阳以化水
        5. 黄茂桂枝五物汤温通血脉、调和营卫
        6. 乌梅丸 和胃疏肝、温阳泻热
        7. 五苓散 温阳利水
        8. 四逆散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9. 酸枣仁汤 养肝清热、宁心安神
        10. 黄连阿胶汤泻心火、滋肾水、交通心肾
        11. 桂枝加龙骨牡砺汤调和阴阳、潜镇固涩
        12. 桂枝加附子汤温经复阳、固表止汗
        13. 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化痰散结、清热祛湿
        讨论
    (二) 慢性胃炎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1. 半夏泻心汤 寒温并用、辛开苦降
        2.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疏泄肝胆
        3. 四逆散 疏肝解郁、缓急止痛
        4. 旋覆代储汤 理气和胃、平肝降逆
        5. 麦门冬汤清养胃阴、止逆下气
        6. 吴茱英汤 温胃止呕、降逆止呢
        讨论
    (三) 痹证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1. 麻黄加术汤散寒除湿
        2. 麻黄杏仁慧饮甘草汤 轻清宣化、解表除湿
        3. 防己黄茂汤 益气除湿固表
        4. 桂枝附子汤 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5. 麻黄细辛附子汤 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6. 当归四逆汤 养血散寒、温通经络
        7. 白虎加桂枝汤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8. 桂枝芍药知母汤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9. 乌头汤 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10. 黄茂桂枝五物汤 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
        讨论
    (四) 咳喘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1. 小青龙汤 发汗解表、散寒化饮
        2. 射干麻黄汤 散寒化饮、消痰开结
        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调和营卫、降气定喘
        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清宣肺热、平喘止咳
        5. 苓桂术甘汤 温补脾阳、化气行水
        6. 五苓散 温阳利水、宣肺止咳
        7. 麦门冬汤 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讨论
五、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
    (一) 历史回顾
        1. 伤寒学术在岭南的兴起
        2. 岭南近代伤寒四家(重扶阳)
        3. 岭南现代伤寒家(重胃气)
    (二) 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
        1. 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2. 拓展思路、灵活变通
        3. 辩证论治、三因制宜
结语
    一 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不足点
    四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经方治疗肾系水肿病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的现代应用
    1 五苓散
    2 真武汤
    3 猪苓汤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经方治疗肾系水肿病的研究与分析
    1 释名
        1.1 经方
        1.2 肾系疾病
        1.3 水肿
    2 肾系水肿理论的渊源
        2.1 《黄帝内经》对水肿的认识
        2.1.1 水肿的病因
        2.1.2 水肿的病机
        2.1.3 水肿病的临床表现
        2.1.4 水肿病的治疗法则
        2.2 张仲景对水肿的认识
        2.2.1 水肿的分类
        2.2.2 水肿与五脏的关系
        2.2.3 水肿病的治疗
        2.3 隋唐医家对水肿的认识
        2.3.1 巢元方对水肿病因的认识
        2.3.2 孙思邈对水肿预后的认识
        2.4 宋元时期医家对水肿的认识
        2.4.1 严用和对水肿病因病机治法的认识
        2.4.2 杨士瀛对水肿病因病机治法的认识
        2.4.3 朱震亨对水肿的认识
        2.5 明清医家对水肿的认识
        2.5.1 张景岳对水肿的认识
        2.5.2 唐宗海对水肿的认识
    3 经方在肾系水肿治疗
        3.1 五苓散
        3.1.1 方剂组成
        3.1.2 用法
        3.1.3 功效
        3.1.4 原文辑要
        3.1.5 方剂衍化
        3.1.6 历代名家应用
        3.1.7 方证鉴别诊断
        3.1.8 方证疑点讨论
        3.1.9 方证研究
        3.1.10 现代临床应用
        3.2 真武汤
        3.2.1 方剂组成
        3.2.2 用法
        3.2.3 功效
        3.2.4 原文辑要
        3.2.5 方剂衍化
        3.2.6 使用注意
        3.2.7 历代名家应用
        3.2.8 方证鉴别诊断
        3.2.9 方证疑点讨论
        3.2.10 方证研究
        3.2.11 现代临床应用
        3.3 猪苓汤
        3.3.1 方剂组成
        3.3.2 用法
        3.3.3 功效
        3.3.4 原文辑要
        3.3.5 方剂衍化
        3.3.6 使用注意
        3.3.7 历代名家应用
        3.3.8 方证鉴别诊断
        3.3.9 方证疑点讨论
        3.3.10 方证研究
        3.3.11 现代临床应用
    4 现代医家治疗水肿的经验
        4.1 温肾利水法
        4.2 健脾利水法
        4.3 化气形水法
        4.4 育阴利水法
        4.5 活血化瘀法
        4.6 宣肺利水法
    5 小结
        5.1 五苓散
        5.2 真武汤
        5.3 猪苓汤
        5.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7)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IgA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机理探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老龄肾阳虚证候的诊断及其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格目录
图形目录
主要专业词汇中英文缩写对照
前言
    1.老龄肾阳虚证发生率高,涵盖各类疾病
    2.挖掘传统证候表现,提高肾阳虚证候诊断水平
    3.引入分子流行病学观,研究肾阳虚证候标准
        3.1 流行病学观对肾阳虚证候的研究意义
        3.2 探索传统证候与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的立体研究方法
    4.从基因组学入手,揭示肾阳虚证的分子内涵
    5.肾阳虚证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1 传统肾阳虚证候研究现状
        5.2 肾阳虚证候实质的研究现状
        5.2.1.肾阳虚证与内分泌功能
        5.2.2 肾阳虚证与免疫功能
        5.2.3 肾阳虚证与能量代谢
        5.2.4 肾阳虚证与蛋白组学
        5.3 肾阳虚证的基因研究进展
    6.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6.1 肾阳虚证候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证候特征
        6.2 老龄肾阳虚证候的辨证因子和诊断标准
        6.3 老龄肾阳虚证候的基因表达差异
正文
    第一部分 肾阳虚证候的理论发展研究
        1.肾阳虚证诠释
        1.1 肾阳虚证的概念
        1.2 肾阳虚证的名称考证
        2.肾阳虚证候理论发展的时代特征
        2.1 秦汉时期——肾阳虚证理论基础的奠基
        2.2 晋隋时期——肾阳虚证候开始分类描述
        2.3 唐宋时期——方证论述推动肾阳虚证候的发展
        2.4 金元时代——肾阳虚证候理论取得重要发展
        2.5 明代时期——肾阳虚证候理论系统的形成
        2.6 清代时期——肾阳虚证候理论逐渐成熟
        2.7 近代时期——肾阳虚证候的扩展和补充
        2.8.现代肾阳虚证候研究总结
        2.8.1 全国统编教材
        2.8.1.1 中医诊断学教材
        2.8.1.2 临床各科教材
        2.8.2 科研诊断标准
        2.8.2.1 肾阳虚证科研参考诊断标准
        2.8.2.2 证候诊断专业书籍肾阳虚证诊断标准
        2.8.2.3 国家、行业颁布肾阳虚证诊断标准
        3.结果
        3.1 肾阳虚证候历代文献记载的症状总结
        3.2 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归纳
        3.2.1 肾阳虚证科研诊断参考指标
        3.2.2 肾阳虚证临床常用诊断参考指标
        3.2.3 肾阳虚证疑难杂证诊断参考指标
        3.3 肾阳虚证细化分型研究
        3.3.1 温煦失职证
        3.3.2 腰府失养证
        3.3.3 髓海空虚证
        3.3.4 生殖减退证
        3.3.5 水气泛滥证
        3.3.6 火不暖土证
        3.3.7 水泉不止证
        3.3.8 阳虚失纳证
        3.3.9 阳浮于上证(戴阳)
        3.3.10 格阳于外证(格阳)
        3.3.11 冲气上逆证(奔豚气)
        3.3.12 冲任不调证
        3.3.12.1 冲任失调证
        3.3.12.2 胞宫虚寒证
        3.3.12.3 寒凝血瘀证
        4.讨论
        4.1 肾阳虚证候理论历史发展特征
        4.1.1 适应时代的坚实而丰富的理论积淀
        4.1.2 由原则到临床、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轨迹
        4.1.3 紧密联系临床实践
        4.2 相关学派对肾阳虚证候理论的贡献
        4.2.1 温补学派的贡献
        4.2.1.1 重视命门加深对肾阳虚证候理论的认识
        4.2.1.2 阐明肾阳虚衰对脏腑虚损病证的影响。
        4.2.1.3 丰富了肾阳虚证候的鉴别诊断。
        4.2.2 火神派的贡献
        4.2.2.1 突出阳虚证的辨识
        4.2.2.2 强调阴证三候对辨识肾阳虚证的作用
        4.2.2.3 阐明假热证对肾阳虚证的鉴别意义
        4.3 肾阳虚证候理论的主要局限
        4.3.1 尊古尚古观念影响肾阳虚证候理论的发展
        4.3.2 主观色彩浓重导致规范性较弱
        4.3.3 证候表现认识不够均衡
        4.4 关于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比较
        4.5 肾阳虚证细化分型的设想
        4.5.1 肾阳虚证细化分型的依据
        4.5.1.1 脏腑辨证有层次之分
        4.5.1.2 肾阳虚证候有多重内涵
        4.5.2 肾阳虚证候细化分型的实施和意义
        5.结论
        5.1 归纳总结了医籍文献肾阳虚证候的临床表现
        5.2 提出不同层次的三种肾阳虚证候诊断参考标准。
        5.3 提出肾阳虚证候细化分型的设想
    第二部分 老龄肾阳虚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因子研究
        1.研究方法
        1.1 建立肾阳虚证候辨证因子专家评定系统。
        1.2 流行病学调查及病例筛选
        1.2.1 证候普查
        1.2.2 病例纳入(国家标准)
        1.3 调查分析
        2.结果
        2.1 专家设定的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23个专家资料分析)
        2.1.1 辨证因子权重排序
        2.1.2 专家意见
        2.2 流行病调查结果
        2.2.1 老龄人群肾阳虚与非肾阳虚证的35个辨证因子比较
        2.2.2 专家排序前10位辨证因子比较
        2.2.3 专家排序后10位辨证因子比较
        2.2.4 性及生殖类辨证因子比较
        2.2.5 水液代谢异常辨证因子比较
        2.2.6 大便异常辨证因子比较
        2.2.7 舌象脉象辨证因子比较
        3.结论
        3.1 老龄肾阳虚证候的特征因子
        3.2 老龄肾阳虚证候的常见因子
        3.3 老龄肾阳虚证候的排除因子
        3.4 老龄肾阳虚证候的参考因子
        3.5 老龄肾阳虚辨证因子与诊断标准的确立
        4.讨论
        4.1 老龄肾阳虚证候研究
        4.1.1 老龄人群性及性功能问题
        4.1.2 大小便失禁问题
        4.1.3 舌象问题
        4.1.4 国家标准问题
        4.2 肾阳虚证候标准化、客观化研究
        4.2.1 肾阳虚证候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的利弊
        4.2.2 各家学说对肾阳虚证标准化、客观化的影响
        4.2.3 深入开展细化分型对证候标准化有重要意义
        4.2.4 肾阳虚证候标准化、规范化方法学探讨
    第三部分 基因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的采集与分离白细胞
        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2 实验步骤
        1.2 RNA的提取
        1.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2 实验步骤
        1.2.2.1 物品器械的去RNA酶处理
        1.2.2.2 总RNA的提取
        1.2.2.3 总RNA的纯化
        1.2.2.4 RNA样品质量检测
        1.2.2.5 基因芯片实验
        1.2.2.6 芯片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肾阳虚证病例筛选结果
        2.2 基因芯片实验结果
        2.2.1 基因芯片的杂交
        2.2.2 肾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
        2.2.3 芯片数据聚类结果
        2.2.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子功能注释
        2.2.5 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信号通路
        3 讨论
        3.1 老龄肾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探讨
        3.2 聚类结果分析
        3.3 差异表达基因GO的注释分类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分子通路分析
        4.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肾阳虚证候理论发展综述
    1.秦汉时期——肾阳虚证理论基础的奠基
    2.晋隋时期——肾阳虚证候开始分类描述
    3.唐宋时期——方证推动肾阳虚证候的发展
    4.金元时代——肾阳虚证候理论取得重要发展
    5.明代时期——肾阳虚证候理论系统的形成
    6.清代时期——肾阳虚证候理论逐渐成熟
    7.近代时期——肾阳虚证候的扩展和补充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附件1:中医证候普查表
附件2: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手册
附件3: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中医心力衰竭病名探讨
    1.1 心力衰竭中医病名探讨
    1.2 历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同类病名的记载
        1.2.1 心痹
        1.2.2 心咳
        1.2.3 心水
        1.2.4 心胀
        1.2.5 心脏衰弱
        1.2.6 心衰
        1.2.7 心脏麻痹
2 心力衰竭的古代文献研究
    2.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2.1.2 《黄帝内经》对于心力衰竭的论述
        2.1.2.1 心力衰竭的症状
        2.1.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2.1.2.2.1 外感六淫
        2.1.2.2.2 七情内伤
        2.1.2.2.3 饮食不节
        2.1.2.2.4 脏腑经脉传变
        2.1.2.2.5 气血失常
        2.1.2.3 心力衰竭的脉象描述
        2.1.2.3.1 心动过缓之脉
        2.1.2.3.2 心动过速之脉
        2.1.2.3.3 心律不齐之脉
        2.1.2.4 心力衰竭的诊断
        2.1.2.5 治则治法
        2.1.2.5.1 辛温散寒法
        2.1.2.5.2 活血化瘀法
        2.1.2.5.3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2.1.2.6 预后调理
    2.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2.1 《难经》
        2.2.2 《神农本草经》
        2.2.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2.2.3.1 心水病名的提出
        2.2.3.2 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脉象
        2.2.3.3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2.2.3.3.1 心衰关乎少阴
        2.2.3.3.2 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2.2.3.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心力衰竭的治法方剂总结
        2.2.3.4.1 补益心阳
        2.2.3.4.2 温阳利水
        2.2.3.4.3 活血利水
        2.2.3.4.4 强心复脉
        2.2.4 《华氏中藏经》
        2.2.5 《脉经》
        2.2.6 《小品方》
    2.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3.1 《诸病源候论》
        2.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3.2.1 对心力衰竭传变的认识
        2.3.2.2 心力衰竭新的治疗方药的提出及饮食禁忌
        2.3.2.2.1 十水散(丸)
        2.3.2.2.2 补心汤
        2.3.2.2.3 水肿禁盐
        2.3.3 《外台秘要》
    2.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4.1 《圣济总录》
        2.4.1.1 《圣济总录》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1.1 明确心气不足、水停心下为心力衰竭之因
        2.1.1.1.2 心病及脾
        2.4.1.1.3 心衰病根于心
        2.4.1.2 心力衰竭治方的丰富
        2.4.2 《鸡峰普济方》
        2.4.3 《济生方》
        2.4.4 《世医得效方》
        2.4.5 朱丹溪及其着作
        2.4.5.1 逐水消饮合调养心血并用治心衰
        2.4.5.2 心力衰竭之喘
        2.4.5.3 心衰水肿
    2.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5.1 《普济方》
        2.5.2 《杂病证治准绳》
        2.5.2.1 心力衰竭心肾肺相关病机、治法的深化
        2.5.2.2 对于五皮散主治病证的新认识
        2.5.3 《景岳全书》
        2.5.3.1 对心力衰竭怔忡的认识
        2.5.3.2 对心力衰竭咳喘的认识
        2.5.3.2.1 虚喘
        2.5.3.2.2 水病之喘
        2.5.3.3 对心力衰竭水肿的认识
    2.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2.6.1 温病心痹
        2.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2.6.2.1 心脏麻痹
        2.6.2.1.1 心脏麻痹概念的提出
        2.6.2.1.2 心脏麻痹之因机证治
        2.6.2.2 大气下陷致心力衰竭怔忡
        2.6.2.2.1 大气的形成和作用
        2.6.2.2.2 大气下陷至心衰的因机证治
        2.6.2.3 心力衰竭的其它用方
        2.6.2.3.1 来复汤
        2.6.2.3.2 既济汤
        2.6.2.3.3 参赭镇气汤
        2.6.3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因机证治的完善
        2.6.3.1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病因病机
        2.6.3.2 心力衰竭治方
        2.6.4 心力衰竭血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2.6.4.1 血瘀的形成
        2.6.4.2 血瘀的外在表现
        2.6.4.3 血瘀心衰怔忡病机及治法
        2.6.4.4 血瘀心衰水肿病机及治法
3 现代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3.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3.1.1 急性心力衰竭
        3.1.1.1 病因
        3.1.1.2 临床表现
        3.1.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3.1.1.4 治疗
        3.1.2 慢性心力衰竭
        3.1.2.1 病因
        3.1.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3.1.2.2.1 左侧心力衰竭
        3.1.2.2.2 右侧心力衰竭
        3.1.2.2.2 舒张性心力衰竭
        3.1.2.2.3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3.1.2.3 诊断
        3.1.2.4 并发症
        3.1.2.5 防治
    3.2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3.2.1 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人体生理
        3.2.1.1 心脏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3.2.1.2 津液代谢的生理
        3.2.1.3 血和津液的关系
        3.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3.2.2.1 感受外邪
        3.2.2.2 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
        3.2.2.3 脏腑功能失调
        3.2.2.4 药物误用、滥用
        3.2.2.5 其它
        3.2.3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3.2.3.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3.2.3.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3.2.3.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3.2.3.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3.2.3.5 强调心力衰竭五脏相关
    3.3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3.3.1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3.3.2 心力衰竭的辨证治疗
        3.3.2.1 以本虚为主的证型
        3.3.2.1.1 气阴两虚
        3.3.2.1.2 阴虚火旺、营阴枯竭
        3.3.2.1.3 心肺气虚
        3.3.2.1.4 心肾阳虚
        3.3.2.2 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3.3.2.2.1 气虚血瘀
        3.3.2.2.2 热痰壅肺
        3.3.2.2.3 寒痰阻肺
        3.3.2.2.4 肝脾不和
        3.3.2.2.5 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3.3.2.2.6 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3.3.2.2.7 胸阳不振、肝血瘀滞
        3.3.2.2.8 肺肾气虚、痰浊壅盛
        3.3.2.2.9 阳气衰微、水湿泛滥
        3.3.2.2.10 热瘀水结
        3.3.2.3 心力衰竭急病
        3.3.2.3.1 阴竭阳脱
        3.3.2.3.2 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
        3.3.2.4 瘿瘤合并心衰(甲亢合并心衰)
        3.3.3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举例
        3.3.3.1 中医辨证分型
        3.3.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3.3.4 有关辨证论治的几个问题
        3.3.4.1 关于心衰原发病治疗及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3.3.4.1.1 心衰原发病治疗
        3.3.4.1.2 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3.3.4.2 心力衰竭调理脾胃
        3.3.4.3 心衰咯血
        3.3.4.4 关于心力衰竭标本缓急治法
        3.3.4.5 关于西医左右心衰与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关系
        3.3.4.6 应用西药后的辨证
        3.3.5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3.3.5.1 张晓星
        3.3.5.2 陈慈煦
        3.3.5.3 邓铁涛
        3.3.5.4 董燕平
        3.3.5.5 郭维琴
        3.3.5.6 李介鸣
        3.3.5.7 林慧娟
        3.3.5.8 刘延忠
        3.3.5.9 柯雪帆
        3.3.5.10 邢月朋
        3.3.5.11 颜德馨
        3.3.5.12 詹文涛
        3.3.5.13 张侃如
        3.3.5.14 赵淳
        3.3.5.15 周次清
        3.3.5.16 罗克聪
        3.3.5.17 李可
    3.4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3.4.1 黄芪
        3.4.1.1 重用
        3.4.1.2 后下
        3.4.2 威灵仙
        3.4.3 五味子
        3.4.4 茯苓
        3.4.5 熟地黄
    3.5 心力衰竭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3.5.1 心衰的古方治疗
        3.5.1.1 葶苈大枣泻肺汤
        3.5.1.2 苓桂术甘汤
        3.5.1.3 大承气汤
        3.5.1.4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3.5.1.5 大青龙汤
        3.5.1.6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3.5.1.7 五苓散
        3.5.1.8 桂枝茯苓丸
        3.5.1.9 大黄虫丸
        3.5.1.10 白通加猪胆汁汤
        3.5.1.11 木防己汤
        3.5.1.12 防己茯苓汤
        3.5.1.13 薯蓣丸
        3.5.1.14 己椒苈黄汤
        3.5.1.15 桂枝加桂汤
        3.5.1.16 金匮肾气丸
        3.5.1.17 真武汤
        3.5.1.18 小青龙汤
        3.5.1.19 黄连阿胶汤
        3.5.1.20 小陷胸汤
        3.5.1.21 苓桂味甘汤
        3.5.1.22 生脉散
        3.5.1.23 逍遥散
        3.5.1.24 鲤鱼汤
        3.5.1.25 升陷汤
        3.5.1.26 补阳还五汤
        3.5.1.27 参附汤
        3.5.1.28 血府逐瘀汤
        3.5.1.29 甘露消毒丹
        3.5.1.30 温胆汤
        3.5.1.31 归脾汤
        3.5.1.32 八珍汤
        3.5.1.33 桃红四物汤
        3.5.1.34 鸡鸣散
        3.5.1.35 独参汤
        3.5.1.36 苏子降气汤
        3.5.1.37 实脾饮
        3.5.1.38 茯苓导水汤
        3.5.1.39 当归补血汤
        3.5.1.40 回阳救急汤
        3.5.2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3.5.2.1 运用中药治疗心衰的同时,适当配以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3.5.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晚期病情危急者有其优势
    3.6 心力衰竭的中医其它疗法
        3.6.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3.6.1.1 参附注射液
        3.6.1.2 生脉注射液
        3.6.1.3 川芎嗪注射液
        3.6.1.4 刺五加注射液
        3.6.1.5 独参汤注射液
        3.6.1.6 丹参注射液
        3.6.1.7 葛根素注射液
        3.6.1.8 黄芪注射液
        3.6.2 中药雾化剂的应用
        3.6.2.1 复方丹参气雾剂并肝素雾化
        3.6.2.2 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剂雾化
        3.6.3 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
        3.6.3.1 丹苓液保留灌肠
        3.6.3.2 中药复方强心栓剂的应用
        3.6.4 心力衰竭的针灸与气功治疗
        3.6.4.1 毫针治疗
        3.6.4.1.1 慢性心衰的毫针治疗
        3.6.4.1.2 急性心衰的毫针抢救
        3.6.4.1.3 心力衰竭并发脚趾痉挛痛的的毫针治疗
        3.6.4.2 火针治疗
        3.6.4.3 水针治疗
        3.6.4.4 针刺治疗心衰的机理研究
        3.6.4.5 心衰的气功治疗
        3.6.4.5.1 指玄功治疗心力衰竭
        3.6.4.5.2 内气吐纳法治疗心力衰竭
        3.6.4.5.3 坐卧站功治疗心力衰竭
    3.7 心力衰竭的护理与食疗
        3.7.1 护理
        3.7.1.1 一般护理
        3.7.1.2 心理护理
        3.7.1.3 医疗体育
        3.7.2 心力衰竭的食疗
        3.7.2.1 辨证施食
        3.7.2.1.1 气血不足
        3.7.2.1.2 气阴两虚
        3.7.2.1.3 肾阳虚衰
        3.7.2.1.4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3.7.2.1.5 心肾阳虚
        3.7.2.2 饮食禁忌
    3.8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3.8.1 心力衰竭舌象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3.8.2 心力衰竭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3.8.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3.8.2.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相对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
        3.8.2.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
        3.8.2.2 生化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3.8.2.2.1 体内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关系
        3.8.2.2.2 红细胞内 ATP 酶、SOD,钠钾钙镁及血清LPO 的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3.8.2.2.3 血管活性肽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3.8.2.2.4 血浆 NO 及 TNF-a 含量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3.8.2.2.5 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
        3.8.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3.8.3 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3.8.3.1 强心作用
        3.8.3.2 减轻容量负荷
        3.8.3.3 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
        3.8.3.4 延缓心肌细胞调亡及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与再生
        3.8.3.5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3.8.3.6 对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3.8.3.7 抗氧自由基作用
        3.8.3.8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心力衰竭防治方剂
致谢
个人简历

(10)《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的研究
    前言
    张仲景生平简介及其学术思想
        张仲景生平简介
        张仲景学术思想
    《伤寒杂病论》中心悸的证治
        关于心悸病名的描述
        对心悸证脉象的描述
        注重从整体观角度阐述心悸证之机理
        心悸证的辨证论治
讨论
    最早确立心悸病名
    首开心悸从肝论治先河
    苓桂术甘汤奠定了水心病的基础
    首创活血化瘀治疗心悸证
    对“血不利则为水”理论的发挥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古方“加味真武汤”可治发作期哮喘(论文参考文献)

  • [1]真武汤合小青龙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D]. O KYOTO(王晓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基于全基因表达谱揭示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的分子机制研究[D]. 闫兴柱.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水心病证研究[D]. 黄丽芳(Ng Lee Huang).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4]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规律探讨[D]. 陈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5]经方治疗肾系水肿病的研究与分析[D]. 姜群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1)
  • [6]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7]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 吴佩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8(09)
  • [8]老龄肾阳虚证候的诊断及其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D]. 汤朝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
  • [9]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D]. 范春香. 河北医科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古方“鸡胃真武汤”可治哮喘发作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