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化 产业化 信息化 住宅发展大改观(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候云飞[2](2021)在《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农村地区一直以简单质朴的风土面貌示人,其民居具有传统北方农村特色。随着时代进步,现代黑龙江农村民居的地域风貌逐渐变化,与城镇化、现代化相适应,产生横向与纵向多维的演进与变化,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方法、外部形态、生活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以实地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和文献归纳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黑龙江农村民居进行调研与论证,梳理影响民居演进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以影响农村新民居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系统,论述城镇化与农村新民居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以建国以来各个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对黑龙江农村民居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经实地调研后阐述黑龙江农村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和外部形态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总结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现状,提炼目前关于新民居建设仍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新民居发展系统为基础,从影响和制约现代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转型的各项因素入手,分析促使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缘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等影响因素,并对当代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城镇化进程和新民居发展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最后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展望。在新民居发展原则和相宜性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省内、外优秀新民居创作案例,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四种禀赋类型农村新民居发展方向,对农村空心化情况给与相应解决办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提出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以期促进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良性发展。
赵月溪[3](2020)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与影响路径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建筑业仍然以传统的现浇方式为主,这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劳动密集的“粗放型”建造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与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在建筑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层面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以加快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建设计划规模为289万平方米,上海市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3444万m2,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86.4%;北京市1413万m2,占比为26.9%。天津、江西等地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均超过20%。相比之下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对缓慢。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展开以下研究:(1)运用基于“科技文献”的扎根理论方法,以近三年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研究、调研访谈资料、新闻评论、权威网站、行业报告等相关研究报告为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式编码,通过编码者信度评估与信息饱和度检验保证制约因素提取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建立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不支持、行业发展不充分、人才培养不足、企业自身能力有限四类。其中宏观环境不支持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果条件,行业发展不充分以及人才培养不足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中介条件,企业自身能力有限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行为决策,在这种影响机制作用下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为缓慢。同时,为分析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的影响关系、层级结构与影响路径奠定基础。(2)基于上述扎根理论所挖掘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对西安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政府部门进行调研,最终筛选出43个指标。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建立制约因素之间的二元影响关系,建立邻接矩阵,通过MATLBA R2018a计算得到可达矩阵,并将制约因素划分为7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的11个制约因素为表层制约因素,第二至六层的17个制约因素为中层制约因素,第七层的15个制约因素为深层制约因素。(3)基于制约因素可达矩阵,引入交叉影响矩阵相乘(MICMAC)分析法计算各个制约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性,以探究各个制约因素在影响路径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人才培养机制不适应与宣传力度不足的驱动力最强,依赖性最弱。通过将制约因素的驱动力、依赖性与解释结构模型得出的深层制约因素结合,分析得出西安市装配式建筑最优发展路径是通过优先解决驱动簇的深层制约因素,使其影响中间层制约因素,进而解决表层制约因素。最终,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符合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对策建议。
金玉格[4](2020)在《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住房发展基本完成从“缺房”到“有房”的演进,人民对住房品质的改善和服务消费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I住宅是当下最为成熟的工业化住宅之一,能最大限度满足住宅的可持续需求,是未来我国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SI住宅自提出起就提倡以工业化建造方式进行建造,但近年来唯装配式的观念对SI住宅在我国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行动性研究、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与国内某大型房企合作项目的基础研究内容,聚焦于探究如何采用SSGF(SSafe&share安全共享、S-Sci-tech科技创新、G-Green绿色可持续、F-Fine优质高效)这种被成熟应用、且被广为认可和推广的现场工业化建造体系建造SI住宅。以设计建造理论的变革和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创新为基础,以SI住宅工业化为发展目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本土化的、公众易于接受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首先,论文明确了SI住宅内涵与划分、典型特征及工业化建造要求,并基于国内实践案例及其技术体系分析了SI住宅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紧接着对SSGF的技术体系划分、理论基础、关键特征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目标、互补性、属性三个方面论证了SI住宅与SSGF建造体系的契合性,并通过支撑矩阵对SSGF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SSGF建造体系建造SI住宅的适应性和必要性。此外,论文对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上述支撑矩阵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SI住宅理论基础、SSGF现有成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搭建了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构建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基于以上分析框架,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中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三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设计模式上,在SSGF分级标准化设计模式基础上,加入有助于SI住宅产品特征和工业化建造要求实现的设计模式;施工技术体系上,支撑体混凝土结构强调适度预制,提出现场工业化成套技术体系,并提倡结合其他相关新型建造技术,此外还对SSGF缺少的填充体成套技术体系进行了补充;管理方式上,提出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模式,为技术体系发展提供管理保障。最终形成完整的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最后,论文通过案例分析和印证了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体系的可行性与优势所在。
王婷婷[5](2019)在《面向大农业发展的五常市兴隆乡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内容。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广大平原地区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大农业的发展对于小农经济下形成的现有居民点布局体系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乡村居民点用地及布局的变化作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单纯的就空间讲空间,就乡村讲乡村就会重蹈覆辙,只有将居民点布局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因此,本文重点研究面向大农业发展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为使研究结果更具实践性和可靠性,研究选取了哈尔滨五常市兴隆乡为代表,作为本文的研究范例。文章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对东北地区大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历时态发展下乡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乡村居民点重组动力机制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大农业的发展模式下,乡村居民点重组的主要方向受经济发展影响,同时其重组的速度和形式也受到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和乡村政治制度的影响。其次,研究选取五常市兴隆乡为代表,结合乡村实践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兴隆乡的产业发展现状、大农业发展预期进行分析;通过GIS等应用方法对兴隆乡的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人口流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着重分析了大农业发展对乡村居民点布局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结合兴隆乡居民点布局规划实践提出面向大农业发展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路径:建立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民点布局结构;建立适应多元产业发展的居民点职能结构;通过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引导新型居民点布局形成;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推进居民点布局调整;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居民点布局调整有序推进。本文尝试结合大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路径,以期为大农业地区乡村居民点布局的优化调整提供新思路,为实现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做出探索。
彭兰舒[6](2019)在《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管理》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房地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26.12%。房地产业发展初期,住宅主要以毛坯房为主,但是随着客户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住宅产品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全装修住宅作为一种新的产品类型,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中央开始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在“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住不炒”等政策指导下,减少商品房土地供给、“限售”、“限贷”、“限价”、“限购”等措施相继出台,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开发商利润空间被压缩。而全装修住宅因为能够增加产品溢价、提高利润率,开始被开发商作为维持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上逐渐推广。同时,为了避免毛坯房二次装修所带来的大量能耗和环境污染,基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自1999年起,国家也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行全装修住宅发展。虽然多年来房地产业通过引进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逐渐形成采购管理及成本控制体系,但是随着全装修住宅逐渐发展成为主流产品,现有的房地产业供应链及采购管理无法适应其因装修材料品种繁多、数量较少,装修工程多、工程量小等特点而对材料采购、工程采购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政策环境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构建适合全装修住宅的供应链及采购管理体系,对于房地产企业有效实施成本控制、优化采购流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及案例研究等方法总结分析了全装修住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对当前房地产业供应链及采购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供应链及采购管理的特点及需求;基于采购及供应链的理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借鉴制造业相关经验,在房地产业现有电子网商平台基础上,重构房地产供应链,设计并构建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管理体系、供应链及相应的协同采购平台;并通过vensim模型仿真模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验证其有效性。本文将协同采购管理理论引入房地产业,重构供应链、改进了现有采购平台,构建了协同采购管理体系,使之适应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房地产企业提高采购效率、控制采购成本等提供了依据,为政府制定推行全装修住宅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李泽民[7](2019)在《D集团转型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建筑业一直对国家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曾以每年超过20%的行业增速连续发展多年,建筑业得到的发展持续而快速。在过去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业的拉动效应日益增强,支柱产业地位不断牢固。另外,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政策,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海外环境,海外市场为建筑企业创造了发展的新机遇。然而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也变的不同。劳动力缺失、行业效率低下、成本过高、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等现状倒逼产业升级,新型材料、新型技术不断出现和产业模式的创新,装配化、产业一体化等现代化建筑成为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国际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等风险也为建筑企业国际化道路增加了难度。因此传统建筑企业如何在新行业环境下发展成为了行业企业以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则以D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寻找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发展方案,为国内同行业的建筑企业提供参考。D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D集团”)是一家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依托其树立的行业品牌、较完备的资质体系和强大的员工执行力,经过数年努力在建筑施工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本文选取D集团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业经济宏观形式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分析为抓手,以D集团公司内部资源、能力和为基础,以转型求生存、创新促发展为目标,为D集团战略寻找途径,同时形成一套可供同行业企业借鉴的战略方案。全文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进行论述,其中包括D集团战略案例相关理论的分析。通过梳理D集团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信息,运用SWOT、资源、能力、价值观等相关理论工具,结合D集团的发展目标,为D集团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未来的战略规划。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整体分析,提出D集团战略转型的规划,确定以建筑产业多元化、建筑施工实施一体化和海外扩张作为公司层面的战略规划,同时选择集中化、低成本—高效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作为业务层面的战略规划,并在各职能部门设定相应的职能战略,保障集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韩联郡[8](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魏超[9](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干申启[10](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二、现代化 产业化 信息化 住宅发展大改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化 产业化 信息化 住宅发展大改观(论文提纲范文)
(2)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民居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
1.4.2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互动机理及影响关系 |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民居发展系统构建 |
2.1.1 新民居的内涵 |
2.1.2 新民居发展内核系统 |
2.1.3 新民居发展外缘系统 |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城乡关系解读 |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
2.2.2 “双向运动”的城乡关系 |
2.2.3 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
2.3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交互作用与影响关系 |
2.3.1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的交互作用 |
2.3.2 城镇化进程与民居发展影响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农村民居的联动演化 |
3.1 建国以来城乡发展阶段与民居的联动演进 |
3.1.1 (1949-1978)村镇建设探索阶段的民居演进 |
3.1.2 (1979-2011)村镇建设规范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
3.1.3 (2012-今)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
3.1.4 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风貌 |
3.2 民居空间布局的演进 |
3.2.1 建筑平面布局 |
3.2.2 院落平面布局 |
3.2.3 空间功能关系 |
3.2.4 建筑空间特性 |
3.3 民居建筑技术的演进 |
3.3.1 建筑材料的更新 |
3.3.2 建构手段 |
3.3.3 建筑热工性能 |
3.3.4 资源利用方式 |
3.4 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的演进 |
3.4.1 屋顶形态 |
3.4.2 外立面形态 |
3.4.3 院落形态 |
3.4.4 宅边空间形态 |
3.5 新民居建设中待优化的要素 |
3.5.1 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 |
3.5.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
3.5.3 外部形态缺少地域性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
4.1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分析 |
4.1.1 人地关系是内在机理 |
4.1.2 地方政府是演进的统筹力量 |
4.1.3 村级自治组织是演进的引导力量 |
4.1.4 村民的多层次需求是演进的主导力量 |
4.1.5 乡贤精英是演进的助推力量 |
4.2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外缘因素分析 |
4.2.1 现代转型的自然子因素 |
4.2.2 现代转型的社会子因素 |
4.2.3 现代转型的经济子因素 |
4.3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分析 |
4.3.1 主体系统能动下的需求分析 |
4.3.2 客体系统引导下的需求分析 |
4.3.3 新民居需求动态变化特点 |
4.4 城镇化与乡村收缩动力因素 |
4.4.1 城镇化率发展变化 |
4.4.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
4.4.3 农村就业结构变化 |
4.4.4 农村民居面积变化 |
4.5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非对称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探索和展望 |
5.1 新民居创作发展原则 |
5.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
5.1.2 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
5.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
5.2 新民居创作发展相宜性设计 |
5.2.1 遵循黑龙江农村居住特性 |
5.2.2 新民居创作价值取向 |
5.2.3 既有民居改造与农村现代化的形塑 |
5.3 城乡融合趋势下新民居创作要点 |
5.3.1 满足使用功能的民居平面布局 |
5.3.2 适宜性建筑技术 |
5.3.3 农村地域性禀赋传承 |
5.4 城乡融合趋势下农村新民居空心化发展路径 |
5.4.1 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 |
5.4.2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
5.4.3 合村并居 |
5.5 城乡融合趋势下不同禀赋类型的乡村新民居发展方向探索 |
5.5.1 特色小镇发展型 |
5.5.2 旅游发展带动型 |
5.5.3 农业发展型 |
5.5.4 新兴乡村电子商务型 |
5.6 新民居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 |
5.6.1 可变性设计方法探索 |
5.6.2 可持续发展设计探索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与影响路径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
1.1.2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
1.1.3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宏观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制约因素研究 |
1.3.2 微观视角下装配式建筑制约因素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概念界定、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界定 |
2.1.2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关系 |
2.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
2.2.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
2.2.2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
2.3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总结与启示 |
2.3.1 前期政府主导,发挥政策推进引导作用 |
2.3.2 拓宽应用范围,扩大应用领域 |
2.3.3 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 |
2.3.4 培育基地企业,带动供给能力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挖掘与分析 |
3.1 原始资料搜集与分析 |
3.1.1 原始资料搜集 |
3.1.2 原始资料编码分析 |
3.2 信度评估与信息饱和度分析 |
3.2.1 编码者之间的信度评估 |
3.2.2 信息饱和度分析 |
3.3 基于编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影响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层级结构分析 |
4.1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筛选 |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调查结果处理与建立制约因素指标 |
4.2 基于ISM的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
4.2.1 制约因素之间二元关系的构建 |
4.2.2 邻接矩阵与可达矩阵构建 |
4.2.3 制约因素层级划分 |
4.3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层级关系分析 |
4.3.1 装配式建筑发展表层制约因素分析 |
4.3.2 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层制约因素分析 |
4.3.3 装配式建筑发展深层制约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影响路径分析及发展对策 |
5.1 基于MICMAC的制约因素驱动力与依赖性分析 |
5.1.1 制约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性计算 |
5.1.2 制约因素驱动力与依赖性分析 |
5.2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影响路径分析 |
5.2.1 驱动簇深层制约因素影响路径分析 |
5.2.2 驱动簇深层制约因素改善的影响效果分析 |
5.2.3 自治簇深层制约因素影响路径分析 |
5.2.4 自治簇深层制约因素改善的影响效果分析 |
5.3 西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SI住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SSGF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住宅工业化建造方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概述与体系构建分析 |
2.1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2.1.1 研究范围 |
2.1.2 相关概念界定 |
2.2 SI住宅概述 |
2.2.1 SI住宅的内涵及构成与划分 |
2.2.2 SI住宅产品的典型特征 |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要求 |
2.2.4 SI住宅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困境 |
2.3 SSGF建造体系概述 |
2.3.1 SSGF的基本认识与体系划分 |
2.3.2 SSGF的工业化属性界定 |
2.3.3 SSGF的理论基础分析 |
2.3.4 SSGF的关键特征与优势分析 |
2.4 SSGF与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适应性分析 |
2.4.1 SSGF与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契合性分析 |
2.4.2 SSGF对 SI住宅工业化建造的支撑作用分析 |
2.5 基于SSGF的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构建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SSGF的 SI住宅工业化建造设计模式 |
3.1 SI住宅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
3.1.1 SI住宅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2 SI住宅的设计原则 |
3.2 基于SSGF的 SI住宅设计模式 |
3.2.1 分级标准化设计 |
3.2.2 模块化设计 |
3.2.3 空间可变设计 |
3.2.4 一体化集成设计 |
3.2.5 两阶段用户参与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SSGF的 SI住宅支撑体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 |
4.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
4.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内容 |
4.1.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要求 |
4.2 支撑体混凝土结构现场工业化 |
4.2.1 国外SI住宅支撑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的启示 |
4.2.2 支撑混凝土结构现场工业化建造的概念及建造目标 |
4.3 支撑体混凝土结构非承重构件适度预制 |
4.3.1 支撑体混凝土结构适度预制的理念 |
4.3.2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选择 |
4.3.3 新型混凝土构件预制装配技术的借鉴 |
4.4 支撑体混凝土承重结构现浇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 |
4.4.1 混凝土商品化生产、机械化施工 |
4.4.2 钢筋工厂一体化加工、装配化施工 |
4.4.3 模板标准化生产、工具化使用 |
4.4.4 脚手架技术集成化、智能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SSGF的 SI住宅填充体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体系 |
5.1 填充体集成化部品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 |
5.1.1 架空墙体 |
5.1.2 轻质隔墙 |
5.1.3 架空吊顶 |
5.1.4 架空地板 |
5.2 填充体模块化部品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 |
5.2.1 整体厨房技术集成 |
5.2.2 整体卫生间技术集成 |
5.2.3 整体收纳技术集成 |
5.3 填充体设备及管线工业化建造成套技术 |
5.3.1 设备管线技术集成 |
5.3.2 共用管道井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SSGF的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方法 |
6.1 基于SSGF的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框架分析 |
6.1.1 精益建造管理理论及方法的运用 |
6.1.2 BIM信息技术的运用 |
6.1.3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实施框架 |
6.2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的实施 |
6.2.1 项目设计阶段 |
6.2.2 构件部品生产运输阶段 |
6.2.3 项目施工阶段 |
6.2.4 运营维护阶段 |
6.3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 |
7.1 案例概况 |
7.2 SI住宅两阶段用户参与设计 |
7.2.1 第一阶段设计——商家设计 |
7.2.2 第二阶段设计——住户参与设计 |
7.3 基于SSGF的 SI住宅工业化建造施工技术体系 |
7.3.1 支撑体现场工业化施工 |
7.3.2 填充体干法施工 |
7.4 基于SSGF的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方法的应用 |
7.4.1 本项目BIM信息技术应用方案 |
7.4.2 SI住宅全生命周期精益建造管理方法的实施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结论与创新点 |
8.1.1 论文结论 |
8.1.2 论文创新点 |
8.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我国SI住宅集成技术应用情况 |
附录 B SSGF建造体系内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面向大农业发展的五常市兴隆乡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大农业产业发展 |
2.1.1 大农业的内涵 |
2.1.2 大农业产业特征分析 |
2.1.3 东北地区大农业发展研究 |
2.2 乡村居民点布局演化 |
2.2.1 “匀质分散型”的农耕文明时期 |
2.2.2 “多元混杂型”的工业化时期 |
2.2.3 集约化发展的生态文明时期 |
2.3 乡村居民点重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农业经济发展 |
2.3.2 政策制度环境 |
2.3.3 社会关系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兴隆乡产业发展及居民点分布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标与内容 |
3.1.1 调查目标 |
3.1.2 调研内容 |
3.2 产业特征及大农业产业基础条件分析 |
3.2.1 产业发展现状 |
3.2.2 产业发展特征 |
3.2.3 大农业产业发展预期及条件储备 |
3.3 居民点分布及人口流动特征 |
3.3.1 居民点分布及生产生活特征 |
3.3.2 人口流动特征 |
3.4 大农业发展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
3.4.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居民点布局结构调整 |
3.4.2 多元产业发展促进居民点职能分工调整 |
3.4.3 提升对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的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大农业发展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路径 |
4.1 优化原则 |
4.1.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4.1.2 植根乡土,保留乡情 |
4.2 建立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居民点布局结构 |
4.2.1 农业生产单元特色农庄 |
4.2.2 产业新村 |
4.2.3 区域服务中心特色小城镇 |
4.3 建立适应多元产业发展的居民点职能结构 |
4.3.1 从区域层面研究乡村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模式 |
4.3.2 因地制宜塑造特色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 |
4.3.3 培育农业技术人才支撑产业体系构建 |
4.4 通过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引导新型居民点布局形成 |
4.4.1 构建完善的区域道路交通体系 |
4.4.2 差异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
4.5 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推进居民点布局调整 |
4.6 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居民点布局调整有序推进 |
4.6.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
4.6.2 加强乡村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 |
4.6.3 协调多方利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全装修住宅概念界定 |
2.1.2 采购与供应链相关概念界定 |
2.1.3 B2B电子商务与采购平台相关概念界定 |
2.1.4 协同采购相关概念界定 |
2.1.5 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2.2.3 消费者需求理论 |
2.2.4 Vensim系统原理及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全装修住宅及基于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
3.1 全装修住宅的发展及现状 |
3.1.1 全装修住宅的发展背景 |
3.1.2 全装修住宅的发展现状及房地产企业推行全装修住宅存在的问题 |
3.2 房地产业供应链及采购管理的发展现状 |
3.2.1 房地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及现状 |
3.2.2 房地产业采购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
3.3 全装修住宅背景下的房地产业采购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 |
3.3.1 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3.3.2 全装修住宅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协同采购管理在房地产业的运用 |
4.1 协同采购管理的发展及运用 |
4.1.1 协同采购管理的发展 |
4.1.2 协同采购管理的运用成果 |
4.2 协同采购平台的发展及运用 |
4.2.1 协同采购平台的发展及现状 |
4.2.2 房地产业采购平台的发展及运用情况 |
4.2.3 现有房地产业电商采购平台案例研究 |
4.3 全装修背景下房地产业运用协同采购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3.1 必要性 |
4.3.2 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管理体系构建 |
5.1 全装修住宅背景下协同采购管理特点 |
5.2 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管理体系需求分析 |
5.2.1 协同采购管理下供应链组织架构 |
5.2.2 供应链各主体对协同采购管理体系需求分析 |
5.2.3 供应链各主体对协同采购平台需求分析 |
5.3 协同采购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
5.4 协同采购管理参与主体及其职责与义务 |
5.4.1 参与主体 |
5.4.2 参与主体职责与义务 |
5.5 协同采购平台的构建及论证 |
5.5.1 协同采购平台的构建 |
5.5.2 协同采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
5.5.3 协同采购平台实用性论证 |
5.6 协同采购管理内容 |
5.6.1 供应链主体内部协同管理 |
5.6.2 供应链整体协同管理 |
5.7 协同采购管理的运行机制 |
5.7.1 需求统筹管理 |
5.7.2 采购统筹管理 |
5.7.3 信息统筹管理 |
5.8 协同采购管理下房地产企业的采购流程 |
5.8.1 需求分析 |
5.8.2 制定采购计划 |
5.8.3 实施采购计划 |
5.8.4 采购结果评价 |
5.9 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项目基本情况 |
6.1.1 基本信息 |
6.1.2 L23 地块价值 |
6.1.3 L23 地块拟定业态 |
6.2 采购全过程管理 |
6.2.1 工程采购 |
6.2.2 材料采购 |
6.2.3 协同采购管理 |
6.3 协同采购管理成果估算 |
6.3.1 全装修住宅个性化 |
6.3.2 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采购成本 |
6.3.3 其他成果估算 |
6.4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关于全装修住宅市场现状的问卷调研 |
B关于房地产企业推行全装修住宅存在的问题的问卷调研 |
C关于全装修住宅背景下采购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的问卷调研 |
D协同采购管理需求专家访谈大纲 |
E协同采购平台功能需求访谈大纲 |
F协同采购平台实用性论证访谈大纲 |
G三阶供应链模型—信息未整合 |
H三阶供应链模型—信息部分整合(预测信息整合) |
I三阶供应链模型—信息部分整合(库存信息整合) |
J三阶供应链模型—信息完全整合 |
K图3.11“十三五规划”后政府相关政策来源 |
L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D集团转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建筑产业现代化 |
2.1.2 企业战略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PEST分析 |
2.3.2 SWOT分析 |
2.3.3 企业资源分析 |
2.3.4 企业能力分析 |
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
3 D集团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3.1 D集团简介 |
3.2 D集团发展现状 |
3.2.1 整体产业结构 |
3.2.2 现有内部资源 |
3.2.3 经营业务能力 |
3.2.4 企业综合能力 |
3.3 D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整体产业问题 |
3.3.2 业务方面问题 |
3.3.3 职能方面问题 |
3.4 战略转型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
4 D集团战略规划环境分析 |
4.1 D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国外宏观环境分析 |
4.1.2 国内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3 国内建筑产业环境分析 |
4.1.4 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4.1.5 D集团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比较 |
4.1.6 D集团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 |
4.2 D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4.2.1 D集团内部环境存在的优势 |
4.2.2 D集团内部环境存在的劣势 |
5 D集团发展战略定位及市场定位 |
5.1 D集团SWOT矩阵分析 |
5.1.1 D集团SWOT综合分析 |
5.1.2 D集团战略矩阵SWOT分析 |
5.2 国内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选择 |
5.2.3 目标市场定位 |
5.3 国外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
5.3.1 市场细分 |
5.3.2 目标市场选择 |
5.3.3 目标市场定位 |
6 D集团战略方案设计 |
6.1 D集团整体战略定位 |
6.2 D集团战略体系框架 |
6.3 D集团战略总体规划 |
6.3.1 横向多元化战略 |
6.3.2 纵向一体化战略 |
6.3.3 海外扩张战略 |
6.4 D集团业务性战略规划 |
6.4.1 集中化战略 |
6.4.2 低成本—高效率一体化战略 |
6.4.3 精细管理战略 |
6.5 D集团职能层战略规划 |
6.5.1 企业市场发展战略 |
6.5.2 企业技术发展战略 |
6.5.3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
6.5.4 企业人力发展战略 |
6.5.5 企业资本运营发展战略 |
7 D集团战略可行性分析和保障措施 |
7.1 D集团战略可行性分析 |
7.1.1 经济可行性 |
7.1.2 政策可行性 |
7.1.3 技术可行性 |
7.1.4 模式可行性 |
7.1.5 组织可行性 |
7.2 D集团战略保障措施 |
7.2.1 品牌保障 |
7.2.2 组织保障 |
7.2.3 人才保障 |
7.2.4 财务、资金保障 |
7.2.5 技术保障 |
7.2.6 信息化保障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选择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资料获取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大城市 |
2.1.3 大城市边缘区 |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
2.1.5 旅游转型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城乡互动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2.4 旅游转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乡村旅游研究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态势 |
3.1.3 研究评述 |
3.2 旅游转型研究 |
3.2.1 国外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研究态势 |
3.2.3 研究评述 |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3.1 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国内研究态势 |
3.3.3 研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
4.3.1 市场消费特征 |
4.3.2 产品供给特征 |
4.3.3 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发展演化特征 |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
5.1.1 转型原则 |
5.1.2 转型目标 |
5.1.3 转型战略 |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
5.2.1 初始阶段 |
5.2.2 发展阶段 |
5.2.3 成熟阶段 |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
5.3.1 旅游产品维度 |
5.3.2 空间结构维度 |
5.3.3 参与主体维度 |
5.3.4 旅游效应维度 |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
5.4.1 供给要素 |
5.4.2 需求要素 |
5.4.3 支持要素 |
5.4.4 技术要素 |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
5.5.1 需求系统 |
5.5.2 中介系统 |
5.5.3 引力系统 |
5.5.4 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
6.2.1 旅游产品转型 |
6.2.2 空间结构转型 |
6.2.3 参与主体转型 |
6.2.4 旅游效应转型 |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
6.3.1 转型影响要素 |
6.3.2 转型内部动力 |
6.3.3 转型总体思路 |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
6.4.1 景区升级模式 |
6.4.2 社区提升模式 |
6.4.3 文化重构模式 |
6.4.4 主题休闲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7.1 典型案例选取 |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
7.2.1 木兰草原概况 |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
7.3.1 杜堂村概况 |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
8.1.1 制度障碍 |
8.1.2 需求障碍 |
8.1.3 能力障碍 |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基础 |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
5.2.2 结构施工方式 |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
5.4.1 “微排”未来屋 |
5.4.2 “梦想居”未来屋 |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
6.1 BIM技术简述 |
6.1.1 BIM的基本概念 |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拓展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现代化 产业化 信息化 住宅发展大改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2]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D]. 候云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与影响路径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赵月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SSGF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D]. 金玉格.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面向大农业发展的五常市兴隆乡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D]. 王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全装修住宅背景下房地产业协同采购管理[D]. 彭兰舒. 重庆大学, 2019(01)
- [7]D集团转型战略研究[D]. 李泽民.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