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在乎美国品牌?(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徐姝静[1](2021)在《反垄断大年——互联网平台经济结束跑马圈地时代》文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类似"水电气"一样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在资本的推动下,互联网巨头一路跑马圈地,确切地说,应该是疯狂地"野马圈地"。当其真的失去控制,会发生什么呢?"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有言在先。有人居高临下,左看右望,想尽办法恨不得把全市场的利益都赚了去——逐利、嗜血、疯狂……于是,"2021反垄断大年"开启!
迈克尔·卡多斯,秦红梅[2](2021)在《牌局》文中研究表明Bluff by Michael Kardos Copyright?2018 by Michael Kardo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Mysterious Press,an imprint of Grove Atlantic, Inc.,throug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2021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着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20-229号
竹几[3](2019)在《追赶潮流,须防“智商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到底是品牌在重新定义着生活的时尚面,还是大众追逐时尚的代价就是,需要缴一份用途和价值完全不成正比的"智商税"?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因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很多网站推荐的广告正打着高性价比的旗号,用类似于"月薪3000的她用的都是高级化妆品?""疯狂水果
邓海燕[4](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邵鲁阳[5](2019)在《大陆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 ——以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为例(1956-2016)》文中指出孙中山是对两岸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1949年以来,每逢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大陆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特别是孙中山诞辰“逢十”周年的纪念日,大陆的纪念活动规格尤其高。这不仅在大陆舆论场引起反响,也在台湾舆论场激起涟漪,形成特殊的跨舆论场传播。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研究的焦点是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方式。詹姆斯·凯瑞的仪式传播理论将传播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信息的传递,称之为“传播的传递观”;另一种是以在场聚集、共同关注和共同分享为主要特征的传播,称之为“传播的仪式观”。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仪式。但仪式化的活动,未必产生仪式化的传播。仪式化的活动,其传播方式,可能仅仅就是单纯的信息传递。大陆对两岸都具有深切影响的历史人物孙中山诞辰的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是否也产生了仪式化传播?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首先,运用历史研究法,根据年代顺序,对台湾报刊1956至2016年对大陆孙中山诞辰“逢十”纪念活动的报道进行历史学回顾,了解其来龙去脉;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台湾报刊自1956至2016年间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判断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四大报是否实现了仪式传播;然后,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该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中引发的相关议题进行分类和剖析,多方位探究相关议题引发的争议和分歧,了解事件被关注、引发参与和进行共享的轨迹;最后,利用台湾意蓝数据库挖掘大数据,研究大陆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在台湾网络舆论场传播的表现与效果,检验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是否在整个台湾舆论场实现了仪式传播。研究发现,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产生了仪式化传播。台湾舆论场形成了一种带有共性历史、共有议题、共享标的物的相似性共同体。大陆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具有在乎型在场、不同调参与和争议式共享的特征。
李鹏程[6](2019)在《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践行者——温德青的音乐旅程》文中提出温德青是我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从20世纪末旅居海外至21世纪初创办"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他通过多年的创作和传播推动了当代音乐的发展,其音乐旅程也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群体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梳理温德青的音乐道路和创作特色,总结其音乐作品的海外传播状况,从中寻求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现实规律。
单春玲[7](2018)在《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化网络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这种既节省资金,又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但在网络购物中由于不能接触到真实的商品,人们需要搜寻更多的有关商品的信息,以在线产品评论为代表的网络口碑成为了消费者主要的信息来源。网络口碑是指由已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在网络上发布的,以文本形式为主要载体,对产品和服务做出的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网络口碑日益充当着“销售助理”的角色,对人们的决策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网络口碑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和口碑信息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形,这些问题会造成消费者决策上的困境。最新的态度理论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态度不是一维的,而是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同时并存。当人们对同一个态度对象的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都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矛盾态度。那么,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强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效价(包括正面和负面)的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何种作用?消费者矛盾态度如何影响网络口碑的作用机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明确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客观存在性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扩展和丰富网络口碑以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企业在与消费者的沟通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营销手段,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信心和购物意愿,以便提高产品的销量和企业的效益。本文的研究主要解决四个关键性问题:问题一,消费者矛盾态度是如何产生的?哪些因素会对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问题二,正面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如何影响消费者的矛盾态度?在正面网络口碑的作用下,不同矛盾程度的消费者态度的变化路径是怎样的?问题三,负面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何种影响?企业或者商家采用补救措施后消费者购买意愿又有什么变化?其背后原因是什么?问题四,在具有预期消费的情境中,消费者情绪客观矛盾性对其主观矛盾性的影响作用如何?消费者客观矛盾态度在冲突性的网络口碑信息和消费者的行为意向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消费者矛盾态度调节作用的影响?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①文献研究方法,在第二章中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②实验研究方法,第三、四、五、六章均是通过设置实验场景收集了关于消费者态度、矛盾态度和购买意愿等数据,为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手的数据资料;③神经网络方法,第三章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使用了神经网络方法,定量分析了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因素;④统计分析方法,第四、五、六章在处理数据时,采用了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层次回归等。此外,在第六章中还用到了文本分析工具进行词频统计。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从消费者矛盾态度的视角探讨了网络口碑的影响作用,拓展了网络口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第二,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到消费者矛盾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构建了消费者矛盾态度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第三,将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理论(ELM)和预期理论应用到网络口碑的研究中,分别探讨了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信息处理路径的影响以及预期消费情境下消费者情绪客观矛盾态度的调节和中介双重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结论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产品知识、产品涉入度、价格敏感性、与参照群体的冲突以及信息差异性等对消费者矛盾态度的产生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其中产品知识、产品涉入度以及价格敏感性是消费者的个人内在因素,而与参照群体的冲突和信息差异性是外在环境因素。研究中发现网络口碑信息的差异性对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作用最强。结论二,正面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程度稳健地调节着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处理。高矛盾消费者受评论质量的影响较为显着,即高矛盾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低矛盾消费者受评论数量的影响较为显着,即低矛盾者主要沿着边缘路径改变态度。结论三,负面网络口碑及商家补救措施对不同矛盾强度的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负面网络口碑质量较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显着降低,但高矛盾者的变化程度大于低矛盾者。当负面网络口碑质量较低时,只对低矛盾者的购买意愿有显着影响。当商家采取补救措施后,高矛盾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提升要显着高于低矛盾消费者。同时,研究中也揭示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高、低矛盾性消费者的矛盾态度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变化。结论四,考虑到预期消费的情境下,预支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作用要大于预期情绪,消费者的预支情绪客观矛盾性对其主观矛盾性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此外在由产品属性之间的评论不一致导致的冲突性网络口碑的作用下,消费者的客观矛盾态度是网络口碑和消费者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同时客观矛盾态度在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也起着调节作用。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企业管理上的启示和建议。针对在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李传玉工作室[8](2017)在《2017,国妆产业在“后真相时代”的三个真相》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一词选人"年度英文词汇"。随即全球舆论便放言世界进入了"后真相时代"。这个衍生于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中反映西方政治生态的新词汇,与世界经济生态的演化将发生延伸性关联,是可以预见的。美国《经济学人》对"后真相时代"的注脚是:政治谎言的目的是为了制
刘厦静[9](2014)在《论巴兰钦新古典主义芭蕾之“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为,巴兰钦的新古典主义芭蕾是介乎于旧与新之间,古典与现代之间,俄罗斯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之间、本能世界与理性思辨之间、存在与消失之间,具象感知与抽象探索之间,相对最为平衡且异常稳固的一块巨大的基石,是两极之间的矛盾对立统一和生命哲学,是连接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其一端可以追溯到俄罗斯的古典主义芭蕾、法国的浪漫主义芭蕾与宫廷芭蕾,乃至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根源,另一端则通往现当代文化的最前沿。换言之,巴兰钦是在巩固了俄罗斯芭蕾的古典主义基础,并吸取了美国的民族特征、青春活力与现代风格之后,建立起了他的新古典主义芭蕾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巴兰钦是如何完成了美国芭蕾的现代化与民族化这两项重大使命的。通过近三年来在中美两国的研究,笔者认为,芭蕾语言的“更新”是完成这两项重大使命的关键所在,并据此对巴兰钦如何采用20世纪的现代理念与方法,“更新”了古典芭蕾300多年来形成的程式化语言,并使其既不失古典主义的根基,又能以鲜明的美国特色融入国际主流,进行了逐一的论述。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从自身在北京舞蹈学院初而学习芭蕾,继而留校教授芭蕾20余载的切身体认出发,并通过对英文文献的大量阅读和来美国近一年的实地考察,对巴兰钦芭蕾语言的内在结构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条分细缕的剖析,由此得出如下三点结论:一是他对古典主义芭蕾语言的“更新”,是在清醒地坚守了其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是他用20世纪美国所拥有的民族特色、青春活力和现代风格,逐步完成了对古典主义芭蕾语言的“更新”;三是他在教、学、编这三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完整地实现了对古典主义芭蕾语言的“更新”。为了确保上述结论不流于空泛,笔者研究和阐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危机与出路、20世纪美国社会的主要特征、现代风格的形成与芭蕾教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此外,我还拓宽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巴兰钦“交响芭蕾”的狭隘定义:它不仅仅是巴兰钦常用的编舞方法与作品属性,而且足以代表他的舞蹈观:作为“长于抒情、短于叙事”的舞蹈种类,交响芭蕾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可以摆脱叙事的惯性,努力将音乐融化在舞者的身体里,并在动作本体中寻求时空力的突破,进而使动作本身产生音乐性,以及近似于诗歌朗诵般抑扬顿挫的韵律、节奏、速度与力量的对比。因此,在巴兰钦的交响芭蕾中,不稳定、失衡、重心偏移的运动方式,放大、延伸了的线条感与变幻莫测的空间感,以及腿脚的灵活运用等本体美学特征,都是对古典主义芭蕾语言的“更新”之举;与此同时,他还善于审时度势,在其新古典主义芭蕾中,大胆地汲取了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关系、文化价值等显着特征,使其既有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和科学原理,又具有当时美国的现代风格与民族特色。笔者发现,巴兰钦的“语言更新”还涉及到芭蕾的动作形态、时空力的处理、舞蹈美学主张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实践与理论上的问题无一例外地受制并反作用于整个美国社会的外部环境因素。因此,“巴兰钦的新古典主义芭蕾之‘新’”这个研究对象,也涉及到,甚至凝结了同时代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潮、精神气候、价值观念及其影响,而将这项研究置身于整个美国社会的大背景之中,则是梳理和总结出巴兰钦新古典主义芭蕾究竟如何完成了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的又一创新之处。
陆文捷[10](2013)在《电子报的版式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麦克卢汉曾说:“排版试图将语言从原本感知的工具角色,转换成了可携式的日常用品。”报纸中的版式设计将新闻信息变成了人们每日可消费的商品,通过这一设计活动读者可以更有效率地获得实时资讯。报纸作为一种经典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和引导大众舆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发挥着不可取替的作用。报纸的版式设计不仅能反映其企业形象,更能帮助传媒竖立新闻权威,获得当今世界真正的话语权。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强势发展下,报纸完成了从版面到界面的时代跨越。电子报成为了新闻传播的新平台,它不是摧垮传统媒介的工具,而是一种纸介新闻的延续。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不再停留在平面设计的语境中,界面的设计特点必将重塑其设计核心。以往报纸的版式设计的核心策略就是与其品牌形象吻合,而现在由于界面的人机互动特点,界面上的设计活动不再从载体出发,而是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设想。以人为中心的版式设计需与电子报的交互特性所匹配,版式设计不仅可以提供与读者感知层面的交流,例如动态的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真实绚丽的图片色彩,甚至可以通过与交互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得电子报与人达到情感层面的互动。比如更加流畅的软件操作,轻松的新闻浏览等等。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与使用者的交互程度越高,感知或者情感方面的交流模式愈丰富,用户的体验就会得以升级。用户体验是界面上一切设计活动最终目的,使得读者拥有一份愉快的阅读体验就是电子报中版式设计的核心。在当今,科技与设计交织领域总是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iPad等移动设备终端上的电子报,让传统的报纸在年轻的读者群得以延续。在网络普及的地方,新闻资讯可以和人们如影随形。新的传播载体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了平台的局限性。读者对电子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报纸上长篇的新闻评论也许不再是他们的关注点所在。读者对于移动和点选的渴望成就了丰富的阅读模式,同时也反映出他们使用屏幕阅读时的焦躁情绪。怎么样通过版式设计来解除屏幕阅读的限制,是未来电子报取得突破的关键点。
二、谁在乎美国品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在乎美国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1)反垄断大年——互联网平台经济结束跑马圈地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截击,紧急制动 |
顶格处罚的利剑 |
“二选一”背后的凶残 |
移动支付的魔咒 |
大数据杀熟背后 |
回溯,资本原罪 |
先手:巨头的膨胀 |
并购:疯狂的掐尖 |
金融:难填的欲壑 |
收割:超额的利益 |
基因:逐利的本性 |
监管,不断加码 |
紧箍咒来了 |
是否要倒查? |
监管的难题 |
监管大风暴 |
(2)牌局(论文提纲范文)
要目 |
第一部 |
A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二部 |
A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J |
Q |
K |
第三部 |
A |
2 |
3 |
4 |
5 |
6 |
(4)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
一、炮制伪满洲国 |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
三、推行殖民学制 |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
二、“大众”读者定位 |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大陆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 ——以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为例(1956-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 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 |
1.3.1 仪式传播 |
1.3.2 舆论 |
1.3.3 舆论场与跨舆论场 |
1.3.4 纪念活动 |
1.4 文献回顾 |
1.4.1 纪念活动的研究概况 |
1.4.2 孙中山诞辰的研究概况 |
1.4.3 仪式传播的研究概况 |
1.4.4 对台传播的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文本分析法 |
1.5.4 大数据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报道的历史回顾(1956至2016年) |
2.1 台湾四大报简述 |
2.2 台湾报纸1 956至201 6年阶段性报道情况回顾 |
2.2.1 1956年和1966年:“苦寒”阶段 |
2.2.2 1976年、1986年和1996年:“破冰”阶段 |
2.2.3 2006年和2016年:“回温”阶段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传统舆论场的传播 |
3.1 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报纸上的呈现 |
3.1.1 《联合报》对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的报道 |
3.1.2 《中国时报》对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的报道 |
3.1.3 《自由时报》对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的报道 |
3.1.4 《苹果日报》对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的报道 |
3.1.5 四大报对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报道的比较研究 |
3.2 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传统舆论场的议题争议和分歧 |
3.2.1 孙中山诞辰纪念议题的争议和分歧 |
3.2.2 两岸关系议题的争议和分歧 |
3.2.3 国家和民族认同议题的争议和分歧 |
3.2.4 军事与统战议题的争议和分歧 |
3.3 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传统舆论场的在场、参与和共享 |
第四章 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网络舆论场的传播 |
4.1 数据搜集和概念定义 |
4.2 2016年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在台湾网络舆论场的传播大数据 |
4.2.1 网络声量概述 |
4.2.2 声量来源分布 |
4.2.3 主回文声量分布状况 |
4.2.4 网友讨论面向分布 |
4.3 2016年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当日在网络舆论场的主要议题 |
4.3.1 基本情况 |
4.3.2 主要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得出的结论 |
5.2 研究获得的启示 |
5.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4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践行者——温德青的音乐旅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长经历:从武夷山脚下走出 |
二、旅居海外:国际乐坛上的中国“功夫” |
三、归国十年:推动中国当代音乐传播 |
四、音过留痕:温德青作品传播现状 |
结 语 |
(7)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网络口碑的理论研究 |
2.1.1 传统口碑与网络口碑 |
2.1.2 网络口碑的研究框架 |
2.1.3 网络口碑的前因变量 |
2.1.4 网络口碑要素 |
2.1.5 网络口碑的后因变量 |
2.2 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理论 |
2.2.1 消费者态度 |
2.2.2 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关系 |
2.3 消费者矛盾态度理论 |
2.3.1 矛盾态度的概念 |
2.3.2 矛盾态度的测量 |
2.3.3 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形成 |
2.3.4 矛盾态度对消费者的影响作用 |
2.4 文献述评及本文研究的问题 |
第3章 消费者矛盾态度影响因素研究 |
3.1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
3.1.1 个人内在因素 |
3.1.2 外在环境因素 |
3.2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消费者矛盾态度影响因素模型应用 |
3.3.1 变量的控制和预测试 |
3.3.2 因变量矛盾态度的测量 |
3.3.3 样本选择 |
3.4 模型训练及结果分析 |
3.4.1 变量操控检验 |
3.4.2 网络结构设定 |
3.4.3 实验参数设定 |
3.4.4 网络训练结果 |
3.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面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路径分析 |
4.1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
4.1.1 评论质量和数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
4.1.2 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的差异 |
4.2 研究设计 |
4.2.1 调查目标物及样本选择 |
4.2.2 变量控制和预调研 |
4.2.3 调查步骤 |
4.3 研究结果 |
4.3.1 操纵性检验 |
4.3.2 假设检验 |
4.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面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5.1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
5.1.1 负面网络口碑质量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
5.1.2 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原因分析 |
5.2 研究设计 |
5.2.1 调查目标物及样本选择 |
5.2.2 变量控制和预调研 |
5.2.3 矛盾态度和购买意愿的测量 |
5.2.4 实验过程 |
5.3 研究结果 |
5.3.1 操纵性检验 |
5.3.2 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变化 |
5.3.3 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变化 |
5.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冲突性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的影响——矛盾态度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
6.1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
6.1.1 预期消费中预支情绪和预期情绪的比较 |
6.1.2 矛盾态度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分析 |
6.2 研究设计 |
6.2.1 调查目标物及样本选择 |
6.2.2 对网络口碑信息的操控 |
6.2.3 变量的测量 |
6.3 研究结果 |
6.3.1 操纵检验 |
6.3.2 假设检验 |
6.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2.1 企业应重视网络口碑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
7.2.2 矛盾态度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
7.3 研究局限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一问卷 |
附录二 研究二问卷 |
附录三 研究三问卷 |
附录四 研究四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论巴兰钦新古典主义芭蕾之“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岁序更“新”——巴兰钦的生平与艺术之道 |
第一节 世纪初,一位芭蕾旷世奇才诞生在俄罗斯 |
第二节 巴兰钦的艺术之道 |
一 音乐——“舞蹈的基本形象之源” |
二 舞蹈——古典 民间与现代多舞蹈语言的全面掌握 |
三 歌剧——“来歌剧院欣赏舞蹈” |
四 百老汇和好莱坞——都市流行文化内驱 |
五 绘画——古典艺术复兴 |
六 宗教文化——理性与感性创造之源 |
第三节 巴兰钦对美国芭蕾的奠基 |
一 美国芭蕾舞学校 |
二 纽约市芭蕾舞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领异标“新”——巴兰钦的新古典主义芭蕾与20世纪的美国 |
第一节 思想 文化的“多”与“一” |
一 思想体系的形成对文化的作用力 |
二 多元化特色 |
第二节 美国新古典主义芭蕾何以“变” |
一 角色之变 |
二 主题之变 |
三 形式之变 |
第三节 美国新古典主义芭蕾何以“新” |
一 异国文化相碰撞 |
二 跨界艺术大交融 |
三 实用主义起作用 |
第四节 美国新古典主义芭蕾何以“兴” |
一 “大熔炉”与“交响芭蕾” |
二 平等与自由 |
三 技术法则与行为准则 |
四 芭蕾推广与普及 |
五 林肯·科斯坦 |
第三章 温故知“新”——巴兰钦的传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巴兰钦的古典传承 |
一 传统文化精髓 |
二 俄罗斯古典芭蕾的本质 |
第二节 巴兰钦的现代创新 |
一 时间的探索 |
二 空间的探索 |
三 力的探索 |
第四章 革故鼎“新”——新古典芭蕾风格构成 |
第一节 巴兰钦舞蹈美学观 |
一 芭蕾艺术与女性的天然关系 |
二 芭蕾是美的化身 |
三 如烹饪般的芭蕾艺术 |
四 芭蕾与娱乐的关系 |
五 芭蕾是一种宗教 |
六 芭蕾之今日 |
第二节 巴兰钦教学法 |
一 个体价值 |
二 纯粹 |
三 不定式 |
四 重复与变化 |
五 启发式 |
六 循序渐进 |
七 同步与异步 |
第三节 国有界然艺无界 |
一 民族化之聚合与分流 |
二 文化认同之审时度势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电子报的版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报纸中的版式设计 |
2.1 版式设计概述 |
2.2 现代报纸中的版式设计风格 |
2.2.1 模块化的排版原则 |
2.2.2 艺术化的图片处理 |
2.2.3 色块化的版面区域 |
第三章 从版面到界面——电子报中版式设计的时代跨越 |
3.1 电子报的早期探索 |
3.2 电子报版本演变过程中的版式特点 |
3.3 电子报与传统报纸中版式设计的比较分析 |
3.3.1 从版式设计到界面设计 |
3.3.2 模块化的沿袭与突破 |
3.3.3 屏幕色彩的视觉优化 |
3.3.4 动态图像的灵活使用 |
第四章 电子报中版式设计的机会与限制 |
4.1 交互特性对版式设计的重塑 |
4.1.1 电子界面的交互特性 |
4.1.2 版式设计是交互特性的视觉输出 |
4.1.3 交互性定义版式设计的新高度 |
4.2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版式设计 |
4.2.1 使用者的诞生 |
4.2.2 用户体验取代以品牌为核心的设计策略 |
4.3 屏幕的可读性 |
4.3.1 屏幕中的字体 |
4.3.2 长篇文章的可阅读性 |
4.4 阅读终端多样化带来的困扰 |
4.4.1 终端的特性限制版式设计 |
4.4.2 字库支持技术滞后 |
4.4.3 品牌受众定位与用户群体的矛盾性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谁在乎美国品牌?(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垄断大年——互联网平台经济结束跑马圈地时代[J].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徐姝静. 创新世界周刊, 2021(07)
- [2]牌局[J]. 迈克尔·卡多斯,秦红梅. 译林, 2021(04)
- [3]追赶潮流,须防“智商税”[J]. 竹几. 看世界, 2019(10)
- [4]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5]大陆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在台湾舆论场的传播 ——以大陆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为例(1956-2016)[D]. 邵鲁阳. 厦门大学, 2019(08)
- [6]当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践行者——温德青的音乐旅程[J]. 李鹏程. 音乐文化研究, 2019(01)
- [7]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 单春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8]2017,国妆产业在“后真相时代”的三个真相[J]. 李传玉工作室. 中国化妆品, 2017(Z1)
- [9]论巴兰钦新古典主义芭蕾之“新”[D]. 刘厦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08)
- [10]电子报的版式设计研究[D]. 陆文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