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边形的一个面积划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炜[1](2021)在《鲁南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研究 ——以枣庄市山亭区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地关系变得日趋复杂。作为探索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和新工具,可持续生计方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探讨人类生计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山区农户因受地方发展条件的制约,生计策略受到限制,生计可持续状况堪忧。为了更好的揭示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沿海发达省份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为研究区域,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农户生计可持续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农户生计可持续水平,分析影响因素,剖析影响机制,揭示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旨在系统认识发达省份山区农户生计的发展规律,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测算与评价。山亭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低可持续”与“具有一定的可持续”,且农户间的生计可持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非农兼务农农户生计可持续水平最高,务农兼非农农户次之,非农农户第三,纯农户最低。区域层面,核心商贸区水平最高,生态旅游区次之,生态农业区第三,生态工业区最低。区域内不同地形区农户差异较小,继而与中部、西部省份山区进行对比,发现鲁南山区农户生计水平相对较高。(2)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分析。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划分为生计资本、生计稳定性、生计成果三部分进行分析。生计资本指数整体偏低,生计资本比例失衡较为严重;农户整体的平均生计多样性指数偏低,多数农户的生计活动主要为1~2种;不同类型农户、不同区域农户、不同地形区农户的生计状况差异较为明显;从生计成果来看,山亭区农户的家庭收入偏低,家庭收入分布不均衡且农户间差距较大。(3)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耐用品数量、家庭收入、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林地面积及亲友任职影响了农户生计选择;农户生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为耕地面积、当前生计满意度、社区组织参与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林地面积、家庭收入,并存在正向影响;劳动力数量、亲友任职、家庭耐用品数量、贷款是否便利、村民的信任度、耕地面积对农户生计产生影响,仅耕地面积对农户生计成果产生一定的负向关系。(4)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优化建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农户生计可持续差异明显,本文结合区域发展现状、农户自身特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厘清农户生计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户、区域两个层级因户制宜、因地制宜的提出了针对性的生计可持续优化意见,为实现生计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杨帅[2](2021)在《新型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THz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低损耗THz波导,THz信号主要通过自由空间传输,易受空气中水汽等杂质的影响,传输损耗高。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THz波导,THz系统庞大复杂,稳定性差。缺乏低损耗THz波导,已经成为制约THz技术应用领域拓展的关键瓶颈问题。空芯反谐振THz波导,传输损耗低、传输带宽大、结构设计自由度大且易于制作,空芯导光可以突破材料损耗的限制,已成为当前THz波导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学位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下,面向THz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需求,以理论、材料及制备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开展新型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首次引入三角形空气孔以提升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结构的抗形变性能,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具有锐角结构的五角星形抗形变空芯反谐振THz波导。考虑制作可行性,选择3D打印常用的光敏树脂材料作为制备材料,系统研究了结构参数及形变对波导传输特性的影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波导样品,并应用THz时域光谱系统对波导特性进行测量,测量的最低损耗为0.041 cm-1位于0.848 THz频率处,与设计特性相吻合。与圆形及矩形空气孔结构相比,提出的三角形空气孔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结构,抗形变能力更强。2.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双五边形嵌套抗形变空芯反谐振THz波导。在保留原有的以五个三角形空气孔作为包层结构的基础上,由两个五边形相互嵌套而设计出双五边形嵌套波导。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长度为25 cm的波导样品,并利用THz时域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测量,最低损耗为0.011 cm-1位于0.995 THz频率处,在0.2-1 THz频率范围内平均传输损耗为0.07 cm-1,实验结果与设计特性相吻合。相较于五角星形抗形变空芯反谐振THz波导,改良后的双五边形嵌套THz波导,在保持低传输损耗和抗形变能力的前提下,波导尺寸缩小了大约40%,更有利于THz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3.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基于半椭圆管包层的有效单模空芯反谐振THz波导。通过与包层半椭圆管面积适配,以及芯区壁厚优化,在抑制传输损耗的同时获得6.01的高阶模消光比。波导以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制作。实验测量结果显示,波导出射端模场呈类基模高斯型分布,证明波导可实现有效单模传输。最低损耗0.009 cm-1位于0.82 THz频率处。在0.2-1 THz频率范围内,横截面结构对位级联后的波导样品平均损耗为0.048 cm-1,即使级联波导发生微小错位,其平均损耗值与对位级联波导的损耗值十分接近。基于此种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结构所研制的模式滤波器,可通过两种方案滤除HE31模式。4.提出并研制出一种椭圆芯保偏空芯THz波导。系统研究了结构参数对波导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厚主要影响传输窗口和高双折射区域在传输谱中的位置,对损耗和双折射没有直接影响;芯区尺寸和椭圆率的影响类似,芯区面积越大,X和Y偏振模式的损耗就越低,双折射也随之降低。采用光敏树脂材料3D打印制作出THz波导样品。实验结果显示,在0.2-0.24 THz和0.27-0.29 THz两个高双折射区域内双折射可达到10-4量级,X和Y偏振模式测得的最低损耗分别为0.016 cm-1和0.020 cm-1。5.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包层内嵌双层平行板的保偏空芯THz波导。在X和Y方向芯径不同的基础上,引入不同壁厚,从而进一步提高双折射。优化结构参数后的波导,在0.45-0.53 THz频率范围内双折射均优于10-3量级。分别利用白色与透明光敏树脂材料3D打印制备出THz波导样品。实验结果显示,在0.2-1THz频率范围内,所获得的最高双折射分别对应为4.91×10-3和3.43×10-3。较之椭圆芯保偏空芯THz波导,双折射值提升一个量级。
徐国强[3](2021)在《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微波辅助矿物解离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矿石矿物在冶炼之前必须要先经过选矿,去除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目前常用的选矿方法都存在能量利用率低的缺点。微波辅助矿石矿物破碎解离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电磁热力多物理场耦合,以黄铁矿和方解石组成的矿石块体和单颗粒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和离散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微波照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微波照射矿物解离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理论角度解释了微波照射下矿物开裂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多物理场耦合的必要性,并编写耦合程序将有限元耦合到离散元中:分别以强度和解离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微波对矿石块体和单颗粒矿物的照射效果;矿石块体强度变化曲线分为快速降低和缓慢降低两个阶段。单颗粒矿物解离率增长曲线分为开始增长、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三个阶段;对微波照射矿石块体和单颗粒矿物均存在最佳照射时间。未达到最佳照射时间时,矿石强度不能充分降低,矿物不能充分解离;超出最佳照射时间,又会造成能量的浪费。(2)根据矿石矿物在微波照射下不同时间的电场分布、温度分布、裂纹分布以及力链的变化研究微波辅助解离矿物的解离机理。结果表明矿石块体和单颗粒矿物电场均为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分布;温度呈现不均匀的块状分布;矿石块体中裂纹由下向上围绕黄铁矿发展并在不同黄铁矿之间链接,呈网状分布。单颗粒矿物中方解石内裂纹围绕黄铁矿呈放射状分布,交界面上裂纹围绕黄铁矿呈环形分布;裂纹随时间增长曲线可以分为裂纹萌生、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三个阶段:拉力超出矿物强度时,产生拉伸裂纹,矿物内裂纹以拉伸裂纹为主;微波解离矿物分为径向裂纹起裂、径向裂纹发展至交界面,环向裂纹起裂和环向裂纹开展三个阶段。(3)模拟矿石块体在不同矿物尺寸、矿物含量以及微波功率条件下进行微波照射,探讨不同因素对矿石块体照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尺寸越大、含量越少、微波功率越大,矿石块体内最大温度越高;裂纹增长分为两个阶段,矿石尺寸越大、含量越多、微波功率越大产生的裂纹数目越多;10kW微波照射矿石最佳照射时间在20s-30s之间,达到最佳照射时间后矿石强度降低幅度在50%-70%之间。矿物尺寸不影响强度的降低幅度,矿物含量越高、微波功率越大,矿石强度降低越明显,对能量的利用率也越高。(4)模拟单颗粒矿物在不同矿物尺寸、矿物形状以及微波功率条件下进行微波照射,探讨不同因素对单颗粒矿物照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单颗粒矿物,矿物尺寸越大、功率越高,矿物内电场和温度也越高,产生的裂纹也越多;矿物形状对电场、温度场分布、裂纹数目基本无影响;不同因素下裂纹增长曲线和解离率增长曲线分为三阶段或两阶段增长;不同因素下矿物解离率均在50%左右。矿物形状对解离率影响较小,使用高功率微波照射时更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矿物解离的最佳照射时间随矿物尺寸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圆形矿物最先达到最佳照射时间。
刘王亚[4](2021)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构能力的智能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群体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因它在发病初期症状极不明显,一经确诊便达到错过最佳干预期的中后期,会严重威胁到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由于它的病因涉及多个方面,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绝对的治疗办法.因此,要对老年人进行初期筛查.为了解决社区大样本条件下AD筛查医护人员不足时对结构能力测评存在的困难,本文从临床上最常使用的筛查量表出发,对它的结构能力测试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对结构能力的复制结果进行智能评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第二章主要采用随机森林的方法对109名AD患者的结构能力进行研究.先是对109名AD患者结构能力复制结果进行特征提取,接着采用随机森林建立的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7%,最后分析了模型的泛化性能.(2)为了规避提取特征,在第三章主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结构能力的复制结果建立了端到端的评测模型.首先把109名AD患者的结构能力测试图片直接放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率为94.45%.接着在模型中加入新招募的经过去噪处理后的668个样本进行训练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率为93.13%,最后对模型进行分析,证明了模型有较好的性能和可分离性.两种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大样本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对AD患者的初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且深度学习作为当今研究的主流且深度学习模型规避了随机森林模型的提取特征,所以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进一步发展投入到实际中使用.
郑高攀[5](2021)在《化归思想在初中几何解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作为中学数学最为基本的思想方法对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紧扣新课标的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化归思想在初中生几何解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结合大量文献,对初中几何解题中的化归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总结了初中几何解题中常见的化归策略。并以八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测试卷以及访谈深入了解了初中生在几何解题中化归思想的应用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初中生应用化归思想解几何题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在初中几何解题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建议,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初中生应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意识普遍不强,能力也普遍偏低。其中,男女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水平没有显着差异,学优生与学困生在运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时差异显着,学优生的化归思想的应用水平明显高于学困生。2.影响初中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的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解题习惯、元认知水平以及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及教学方法。3.初中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的水平对其运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化归思想的发展。
张寒松[6](2021)在《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H型钢梁节点受弯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闭口截面钢管柱在建筑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其与钢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一直是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钢结构框架半刚性节点也逐渐成为工程界研究的宠儿,其不仅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还能在地震时做到节点耗能而不产生脆性破坏。为了结合闭口截面钢构件与半刚性节点的优势,本文提出了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具体指方钢管柱与角钢之间通过穿芯螺栓连接,角钢与H型钢梁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的节点。本文提出了3种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分别为顶底无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顶底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和顶底加劲角钢腹板双拼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进行了研究。模型采用实体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和大几何变形。本文采用间接验证的方式对类似节点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比有限元与试验结果中的应力应变发展历程、破坏模式、部件变形和转角-弯矩曲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的静力抗弯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具体包括是否设置角钢加劲板、加劲板的位置、加劲板的形状、加劲板的数量、加劲角钢的材性、加劲板的厚度和是否设置腹板双拼角钢等参数。以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为基础,对顶底无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顶底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和顶底加劲角钢腹板双拼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进行了受力分析,结合Eurocode 3和P398中建议的屈服线理论及其模式对无加劲角钢和加劲角钢的抗拉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了顶底无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和顶底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的旋转轴位置,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计算简图。对比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
邵晓斐[7](2021)在《新型二维材料中的多重狄拉克锥与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墨烯是由sp-杂化的碳原子形成的一种蜂窝结构。其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具有线性的色散关系,称为狄拉克锥(Dirac cone)。石墨烯的狄拉克锥来源于碳原子的pz轨道在整个框架上形成的π共轭。石墨烯具有电导率大、导热率高、机械强度大等特性。在石墨烯的狄拉克锥附近,载流子的速度极高,这为设计高速纳电子器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材料平台。实验和理论研究还揭示了石墨烯中存在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量子霍尔效应、拓扑电子态等优异的性质,这些都来源于其能带结构中的狄拉克电子态。通过库仑电场模拟引力场,低能激发的准粒子具有与高能粒子类似的传播行为。例如,利用凝聚态物理中的量子隧穿效应,可以模拟天体物理中的霍金辐射,进而克服引力黑洞霍金温度低、探测困难的问题。由于本征石墨烯的带隙为零,因此基于石墨烯的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关比很低,这使得其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着局限性。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两类新型二维材料:二维Cairo晶格(单层penta-MX2)和类石墨烯的层状材料MXenes,找到了其中可以稳定存在的狄拉克电子态。另外,为了克服石墨烯零带隙的限制,需要寻找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半导体材料,这对于器件应用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紧束缚(tight-binding,TB)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二维材料中多重狄拉克锥的起源、调控规律、以及载流子迁移率开展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广义相对论,讨论了利用狄拉克锥的量子隧穿效应模拟天体物理中的霍金辐射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紧束缚哈密顿量,证明了二维Cairo晶格中存在着Ⅱ型、Ⅲ型和Ⅰ型狄拉克锥。TB参数揭示了这个多重狄拉克锥来源于pz和dπ轨道之间的π共轭,在TB参数空间中构建了电子结构相图,并求解了边界条件。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维Ⅲ型狄拉克材料:penta-NiSb2,其具有各向异性的费米速度(0~105 m/s)。在双轴应变下,单层penta-NiSb2可以实现三种类型狄拉克锥之间的Lifshitz相变。结合广义相对论,证明了非均匀形变的单层penta-NiSb2可以用于实现费米子黑洞视界模拟。当“黑洞”的尺寸(由材料的尺寸决定)为20nm时,这个体系的霍金温度达到了 4.6K,远高于引力黑洞的10-8 K。二维Cairo晶格中的多重狄拉克锥为实现二维狄拉克材料的特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2)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建立了一个包含312种MXenes的数据库,从中筛选出一种可以稳定存在的狄拉克半金属:Zr2Si MXene。它的基态是A型反铁磁耦合的:在单个Zr原子层内,自旋都是平行排列的;而上、下两个Zr原子层的自旋排列相反。在不考虑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和库伦排斥作用(U)时,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具有线性的色散关系和各向异性的输运性质。Zr2Si MXene的狄拉克锥主要来源于Zr原子的dx2-y2和dz2轨道,费米速度约为石墨烯的三分之一。考虑上SOC和U之后,Zr2Si MXene的狄拉克点处打开了一个拓扑平庸的带隙,用它制作的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实现一个合适的开关比。另外,铁磁耦合的Zr2Si MXene是金属性的,可以通过调控其磁结构,实现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切换,为设计并制造磁性开关元件提供了新思路。(3)通过紧束缚模型,证明了 p-d π共轭的二维Cairo晶格除了具有线性的色散关系,还可以在费米能级附近实现内禀的直接带隙、以及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稳定的二维材料:penta-NiP2,并发现该材料的直接带隙具有鲁棒性,单层和双层的直接带隙分别达到了0.818 eV和0.635 eV。根据声学有限声子散射模型,其迁移率的计算值比黑磷的高很多,和石墨烯的相当,大概为105-106 cm2 V-1s-1。直接带隙和高载流子迁移率表明:单层penta-NiP2在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周爽[8](2021)在《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能量最高的重离子对撞机。螺旋径迹探测器(STAR)是RHIC的主要探测器之一,它的主要科研目标是研究高能量密度下强相互作用物质的行为以及探测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形成及其特征。STAR探测器是一个优秀的中间快度区探测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在前向快度区的实验探测越来越重要,因此STAR合作组提出了 STAR探测器前向升级计划。STAR探测器前向升级计划需要建造一个细条窄间隙室(sTGC)探测器系统,来提高STAR探测器在前向快度区的带电粒子鉴别能力、粒子径迹追踪能力和堆积事例抑制能力。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山东大学共同负责研发与生产,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信号读出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山东大学主要负责sTGC探测器设计。目前,山东大学已制作出sTGC原型探测器。本论文基于sTGC原型探测器研究了 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的实现方案,并测试了原型系统的各项性能。STAR前向升级计划要求sTGC探测器系统需要具有优秀的位置分辨能力和高探测效率,同时,sTGC探测器系统还要满足STAR实验环境的安装和数据通信等方面的要求。基于上述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一套由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三部分组成的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探测器分为4层,共有20000个读出通道,通过高通道密度设计来提高位置分辨能力。sTGC探测器的探测效率与工作电压相关,在合适的工作电压下探测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为满足系统安装等要求,读出电子学系统分为了前端读出板和读出驱动板两部分。前端读出板直接安装在探测器边缘,负责测量探测器输出的电荷信号。前端读出板实现了高通道密度下电荷信号测量,并设计了 3.2Gbps数据率的高速串行通信方案来满足事例数据传输的需求。读出驱动板负责为前端读出板提供同步时钟和控制命令,并将前端读出板的探测结果发送到数据采集系统。读出驱动板上设计有满足STAR实验系统要求的触发接收模块和10Gbps光纤通信模块,并设计了大容量数据缓存模块。数据采集系统负责控制读出电子学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存储探测数据等功能。针对STAR实验运行和原型系统测试两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使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案。在STAR实验运行中,使用STAR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原型系统测试中,则设计了基于10G以太网的测试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本文分别在电子学测试平台和宇宙线测试平台下对原型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在电子学测试中,对读出电子学系统的通道噪声、基线、线性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在运行温度、数据误码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稳定性测试。在宇宙线测试中,对原型系统的通道性能、位置分辨、探测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原型系统的通道噪声小于0.80fC,位置分辨为157μm,探测效率高于99%,均满足系统设计目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完成了针对相对论重离子对撞的sTGC探测器原型系统,实现了对粒子位置信息的精确测量,经测试能够满足STAR前向探测的物理需求。(2)针对STAR sTGC探测器设计了具有212个读出通道的前端读出板,以满足高通道密度下的电荷信号测量需求。前端读出板的通道等效噪声电荷低于0.54fC,数据传输速率为3.2Gbps。(3)设计了满足20000个通道数据采集需求的读出驱动板系统,并且该系统满足STAR数据接口需求以及离线缓存需求。系统总数据率为307.2Gbps,经测试能够满足各项设计需求。
王葛平[9](2021)在《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领域为例》文中提出小学数学教材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更新而不断修订与完善。为了探究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与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有何差异,本研究以我国的苏教版教材和新加坡的MC版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案例法对两版教材的组织结构、课程难度以及两版教材与各自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教材组织结构的对比包括内容、栏目、插图和教师配套用书对比;教材难度对比使用了史宁中的难度模型;两版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对比时使用了美国SEC一致性分析范式。通过对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在教材组织结构方面,两版教材存在着以下几个共同点:他们的栏目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实践;都重视练习在掌握新知中的作用;都极其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两版教师用书都注重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同时,两版教材也有各自的特点。MC版教材有以下四个特点:注重家校合作;例题的呈现更具备示范性;教师用书注重跨学科知识;教师用书提供直观且可操作的评估表。苏教版教材也有自身的特点;栏目不仅注重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还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重视问题的提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材中的插图丰富有趣。第二,根据史宁中等学者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课程难度与课程广度、课程时间、课程深度有关。研究发现,总体上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广度大于MC版教材的课程广度,并且除了一年级,其他每个年级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广度都大于或等于MC版教材。课程时间方面苏教版教材远大于MC版教材。苏教版教材每个年级的课程深度都要大于或等于MC版教材,其中一年级和六年级课程深度相等。关于课程难度,总体上MC版教材的课程难度高于苏教版教材。第三,苏教版教材和MC版教材与各自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都很好,说明两版教材的编写非常符合各自国家课程发展理念与课程标准的主旨思想。总体比较而言,苏教版教材与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高于MC版教材。从各个年级看,除了二年级,苏教版教材其他年级的一致性水平都高于MC版教材的每个年级,并且MC版教材一致性指数的极小值较低,这说明MC版教材部分年级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非常低。从学习目标维度看,苏教版一致性水平相对稳定,除了记忆和评价维度,其他学习目标维度的一致性水平都高于MC版教材。
张壮[10](2021)在《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响应多尺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颗粒填充复合材料。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简化路面分析与设计程序,通常将其视作均质材料,并采用基于唯象理论的宏观力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该方法在给定简单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预测沥青路面的整体力学行为,但无法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的非均质性及其细观结构特征对路面整体力学、热学性能的影响。因此,在解释沥青混合料微细观损伤演化机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的沥青路面三维多尺度黏弹性力学响应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客观、合理地反映沥青路面在轮载和外部环境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布特征。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为了准确地表征沥青混合料的三维细观结构形貌特征,从而为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建立奠定良好的模型基础,本研究通过X-ray CT扫描、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沥青混合料三维细观结构有限元模型。为了比较三维细观模型和二维细观模型在模拟沥青混合料整体热学、力学性能方面的能力,本研究介绍了两种二维细观结构的建模方法,即图像处理法和随机骨料法。将以上三种方法建立的细观尺度模型作为宏观沥青路面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对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复数模量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二维细观RVE相比,三维模型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预测结果更接近试验值,从而证明了三维细观模型在模拟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行为方面的优越性。(2)考虑到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布的显着影响,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应力双场同步耦合作用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模拟方法。首先,基于传热学原理和实测气象数据,建立了沥青路面温度场分析模型,模拟了不同气象条件下路面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顺序耦合法建立了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半刚性和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应力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规律。最终,通过有限元重启动分析建立了考虑环境荷载与轮载耦合作用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全温域及多种因素同步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布特征。(3)为了弥补基于唯象理论的单一宏观尺度分析模型的不足,充分考虑混合料细观结构特征对路面力学响应与损伤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将上述考虑温度-应力双场同步耦合作用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模拟方法与多尺度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考虑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的沥青路面三维多尺度力学响应有限元模拟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由细观模型参数到宏观模型参数的升尺度联系机制和温度、力学响应从宏观尺度向细观尺度传递的降尺度联系机制,从而可将细观-宏观两个尺度间的力学行为有效地联系起来。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沥青路面三维多尺度力学响应模拟方法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在宏观和细观两个尺度上的力学响应分布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沥青路面在服役条件下的损伤演化机理提供有效途径。
二、五边形的一个面积划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边形的一个面积划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鲁南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研究 ——以枣庄市山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可持续生计框架研究 |
1.2.2 生计资本研究 |
1.2.3 生计策略研究 |
1.2.4 替代生计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生计 |
2.1.2 可持续生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3 人地关系协调论 |
2.2.4 系统论 |
2.2.5 地域分异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2 数据来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实地调研安排 |
第4章 山亭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分析 |
4.1 农户生计可持续现状分析 |
4.1.1 农户生计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
4.1.2 农户生计可持续水平评价测算方法 |
4.1.3 可持续水平指数计算 |
4.2 农户生计可持续水平评价与比较 |
4.2.1 总体评价 |
4.2.2 不同区域间比较分析 |
4.2.3 与其他省份山区比较分析 |
4.2.4 不同类型农户间比较分析 |
4.3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分析 |
4.3.1 生计资本分析 |
4.3.2 生计稳定性分析 |
4.3.3 生计成果分析 |
4.4 存在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框架构建 |
5.2 因素选择与模型构建 |
5.2.1 因素选择 |
5.2.2 模型选择与构建 |
5.2.3 多重共线性检验与关联度分析 |
5.3 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农户生计类型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农户生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农户生计成果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计可持续性优化建议 |
6.1 优化建议 |
6.1.1 区域差别化对策建议 |
6.1.2 农户差别化发展对策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研相关照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型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THZ系统概述 |
1.1.1 THz波特性 |
1.1.2 THz波的产生及探测 |
1.1.3 THz时域光谱实验系统 |
1.2 THZ波导研究现状 |
1.2.1 THz波导材料 |
1.2.2 聚合物THz波导的分类 |
1.2.3 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的发展 |
1.3 THZ波导制备技术 |
1.3.1 THz波导传统制备技术 |
1.3.2 3D打印技术简介 |
1.3.3 THz波导3D打印制备研究 |
1.4 功能性THZ波导研究现状 |
1.4.1 单模THz波导研究现状 |
1.4.2 保偏THz波导研究现状 |
1.5 论文结构 |
2 抗形变空芯反谐振THz波导设计 |
2.1 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理论分析模型 |
2.1.1 基础波动方程 |
2.1.2 空芯反谐振波导内的模式 |
2.1.3 反谐振波导理论 |
2.1.4 有限元法 |
2.2 抗形变空芯反谐振THZ波导 |
2.2.1 抗形变结构设计 |
2.2.2 结构参数的影响 |
2.2.3 材料对波导传输特性的影响 |
2.3 波导样品制备及实验研究 |
2.3.1 实验系统介绍 |
2.3.2 波导选材及制备 |
2.3.3 实验研究及讨论 |
2.4 双五边形嵌套THZ波导 |
2.4.1 波导结构设计 |
2.4.2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2.4.3 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单模空芯反谐振THz波导及模式滤波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单模空芯反谐振THz波导设计 |
3.2.1 波导结构设计 |
3.2.2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3.2.3 实验研究及讨论 |
3.3 基于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的模式滤波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双折射空芯反谐振THz波导设计 |
4.1 引言 |
4.2 高双折射椭圆芯THZ波导 |
4.2.1 波导结构设计 |
4.2.2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4.2.3 实验研究 |
4.3 高双折射内嵌平行板THZ波导 |
4.3.1 波导结构设计 |
4.3.2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4.3.3 实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5.2 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微波辅助矿物解离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波照射岩石研究现状 |
1.2.2 微波照射矿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 |
2.1 微波的性质及加热原理 |
2.2 微波照射矿石计算理论 |
2.2.1 微波场中的电场 |
2.2.2 微波照射下的电磁损耗 |
2.2.3 微波场中能量与热应力的转化 |
2.3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 |
2.4 研究方案 |
2.4.1 计算模型 |
2.4.2 计算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微波照射矿物解离机理研究 |
3.1 矿石块体微波照射效果研究 |
3.1.1 矿石块体温度变化 |
3.1.2 矿石块体裂纹变化 |
3.1.3 矿石块体强度变化 |
3.2 单颗粒矿物微波照射效果研究 |
3.2.1 单颗粒矿物温度变化 |
3.2.2 单颗粒矿物裂纹变化 |
3.2.3 解离率及解离机理的解释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因素对矿石块体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4.1 矿物尺寸对矿石块体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4.1.1 矿物尺寸对矿石块体电场及功率密度的影响 |
4.1.2 矿物尺寸对矿石块体温度的影响 |
4.1.3 矿物尺寸对矿石块体裂纹的影响 |
4.1.4 矿物尺寸对矿石块体强度的影响 |
4.2 、矿物含量对矿石块体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4.2.1 矿物含量对矿石块体电场及功率密度的影响 |
4.2.2 矿物含量对矿石块体温度的影响 |
4.2.3 矿物含量对矿石块体裂纹的影响 |
4.2.4 矿物含量对矿石块体强度的影响 |
4.3 微波功率对矿石块体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4.3.1 微波功率对矿石块体电场及功率密度的影响 |
4.3.2 微波功率对矿石块体温度的影响 |
4.3.3 微波功率对矿石块体裂纹的影响 |
4.3.4 微波功率对矿石块体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因素对单颗粒矿物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5.1 矿物尺寸对单颗粒矿物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5.1.1 矿物尺寸对单颗粒矿物电场及功率密度的影响 |
5.1.2 矿物尺寸对单颗粒矿物温度的影响 |
5.1.3 矿物尺寸对单颗粒矿物裂纹的影响 |
5.1.4 矿物尺寸对单颗粒矿物解离率的影响 |
5.2 矿物形状对单颗粒矿物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5.2.1 矿物形状对单颗粒矿物电场及功率密度的影响 |
5.2.2 矿物形状对单颗粒矿物温度的影响 |
5.2.3 矿物形状对单颗粒矿物裂纹的影响 |
5.2.4 矿物形状对单颗粒矿物解离率的影响 |
5.3 微波功率对单颗粒矿物微波照射效果的影响 |
5.3.1 微波功率对单颗粒矿物电场及功率密度的影响 |
5.3.2 微波功率对单颗粒矿物温度的影响 |
5.3.3 微波功率对单颗粒矿物裂纹的影响 |
5.3.4 微波功率对单颗粒矿物解离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构能力的智能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随机森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构能力智能评测 |
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1.1 实验方案 |
2.1.2 特征提取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
2.2.2 随机森林模型的泛化性能 |
2.2.3 讨论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构能力智能评测 |
3.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1.1 实验方案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参数介绍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
3.2.2 模型评估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化归思想在初中几何解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渗透数学思想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内涵 |
1.1.2 化归思想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有待进一步突破 |
1.1.3 初中平面几何解题中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多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化归思想的历史渊源 |
2.2 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研究 |
2.3 化归思想教学的研究 |
2.4 几何解题研究现状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化归思想与化归方法、化归策略 |
3.1.2 化归思想与转化思想 |
3.1.3 等价化归与不等价化归 |
3.2 理论基础 |
3.2.1 迁移理论 |
3.2.2 元认知理论 |
3.3 应用化归思想解题的分析框架 |
第4章 初中生几何解题中化归思想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效度和信度 |
4.1.2.1 信度 |
4.1.2.2 效度 |
4.1.3 问卷实施 |
4.1.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 测试卷调查 |
4.2.1 测试卷设计 |
4.2.2 测试卷效度和信度 |
4.2.2.1 信度 |
4.2.2.2 效度 |
4.2.3 测试卷实施 |
4.2.4 测试卷内容及其评分标准 |
4.2.5 测试卷结果分析 |
4.2.5.1 化归思想在初中几何解题中的应用整体现状 |
4.2.5.2 男女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几何题的差异分析 |
4.2.5.3 学优生与学困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几何题的差异分析 |
4.3 初中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现状的个案分析 |
4.3.1 案例1 |
4.3.2 案例2 |
4.3.3 案例3 |
4.3.4 案例4 |
4.4 初中生运用化归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分析讨论 |
第5章 化归思想在初中几何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5.1 在初中几何解题中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建议 |
5.2 在初中几何解题中渗透化归思想的教学案例 |
5.2.1 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习题课教学案例 |
5.2.2 相似三角形习题课教学案例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思考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查测试卷 |
致谢 |
(6)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H型钢梁节点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单边螺栓的研究现状 |
1.2.2 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及试验验证 |
2.1 有限元模型 |
2.1.1 节点几何尺寸及部件模型 |
2.1.2 材料本构 |
2.1.3 单元类型及网格尺寸 |
2.1.4 相互作用 |
2.1.5 边界条件及荷载类型 |
2.1.6 分析步设置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参数 |
2.2.2 材性 |
2.2.3 加载装置及制度 |
2.3 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对比 |
2.3.1 破坏模式 |
2.3.2 节点变形 |
2.3.3 转角弯矩曲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顶底加劲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受弯性能 |
3.1 试件设计 |
3.1.1 角钢加劲位置参数 |
3.1.2 角钢加劲板形状参数 |
3.1.3 角钢加劲板数量参数 |
3.1.4 加劲角钢材性参数 |
3.1.5 角钢加劲板厚度参数 |
3.1.6 双拼腹板角钢参数 |
3.2 角钢加劲位置对节点受弯性能的影响 |
3.2.1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 |
3.2.2 节点变形 |
3.2.3 转角-弯矩曲线 |
3.3 角钢加劲板形状对节点受弯性能的影响 |
3.3.1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 |
3.3.2 节点变形 |
3.3.3 转角-弯矩曲线 |
3.4 角钢加劲板数量对节点受弯性能的影响 |
3.4.1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 |
3.4.2 节点变形 |
3.4.3 转角-弯矩曲线 |
3.5 加劲角钢材性对节点受弯性能的影响 |
3.5.1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 |
3.5.2 节点变形 |
3.5.3 转角-弯矩曲线 |
3.6 角钢加劲板厚度对节点受弯性能的影响 |
3.6.1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 |
3.6.2 节点变形 |
3.6.3 转角-弯矩曲线 |
3.7 双拼腹板角钢对节点受弯性能的影响 |
3.7.1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 |
3.7.2 节点变形 |
3.7.3 转角-弯矩曲线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静力荷载下承载力计算 |
4.1 顶底角钢无加劲节点 |
4.1.1 未加劲角钢抗拉承载力 |
4.1.2 顶底角钢无加劲节点承载力 |
4.1.3 承载力对比 |
4.2 顶底角钢加劲节点 |
4.2.1 加劲角钢抗拉承载力 |
4.2.2 顶底角钢加劲节点承载力 |
4.2.3 承载力对比 |
4.3 顶底角钢加劲双拼腹板角钢节点 |
4.3.1 腹板双拼角钢抗拉承载力 |
4.3.2 顶底角钢加劲双拼腹板角钢节点承载力 |
4.3.3 承载力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新型二维材料中的多重狄拉克锥与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概述 |
1.3 费米子和半金属 |
1.4 二维狄拉克材料 |
1.5 二维高迁移率材料 |
1.6 选题意义 |
1.7 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方法简介 |
2.1 紧束缚方法 |
2.2 准粒子在广义相对论中的描述 |
2.2.1 费米子能谱的洛伦兹表达式 |
2.2.2 爱因斯坦求和约定下的速度向量 |
2.3 第一性原理计算 |
2.3.1 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 |
2.3.2 绝热近似(Born-Oppenheimer近似) |
2.3.3 单电子近似(Hartree-Fock近似)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2.4.1 Thomas-Fermi模型 |
2.4.2 Hohenberg-Kohn 定理 |
2.4.3 Kohn-Sham方程 |
2.4.4 交换关联泛函 |
2.4.4.1 局域密度近似(LDA) |
2.4.4.2 广义梯度近似(GGA) |
2.4.5 布洛赫定理与平面波方法 |
2.4.6 有效芯势方法 |
2.5 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简介 |
2.5.1 VASP |
2.5.2 Phonopy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维Cairo晶格(单层penta-NiSb_2)中Lifshitz相变与黑洞视界模拟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1.1 史瓦西黑洞 |
3.1.2 费米子的黑体辐射谱 |
3.1.3 黑洞视界模拟 |
3.1.4 狄拉克锥的分类 |
3.2 二维Cairo晶格的紧束缚模型 |
3.2.1 二维Cairo晶格的紧束缚哈密顿量 |
3.2.2 二维Cairo晶格的电子结构相图 |
3.3 单层penta-NiSb_2的狄拉克锥 |
3.3.1 方法与计算细节 |
3.3.2 单层penta-NiSb_2的结构和稳定性 |
3.3.3 单层penta-NiSb_2的电子结构 |
3.3.4 应力调控下的Lifshitz相变 |
3.4 黑洞视界模拟与霍金温度的理论研究 |
3.4.1 相对论准粒子 |
3.4.2 人造事件视界 |
3.4.3 准粒子的霍金辐射 |
3.4.4 非均匀形变的单层penta-NiSb_2系统中的霍金辐射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维反铁磁狄拉克材料Zr_2Si MXene的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方法与计算细节 |
4.3 MXenes数据库 |
4.4 反铁磁耦合的Zr_2Si MXene的狄拉克锥 |
4.4.1 Zr_2Si MXene的结构 |
4.4.2 Zr_2Si MXene的磁性 |
4.4.3 反铁磁耦合的Zr_2Si MXene的稳定性 |
4.4.4 反铁磁耦合的Zr_2Si MXene的电子结构 |
4.4.5 库仑相互作用(U)和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 |
4.4.6 铁磁耦合的Zr_2Si MXene的电子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维Cairo晶格(单层penta-NiP_2)中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与计算细节 |
5.3 单层penta-NiP_2的高载流子迁移率 |
5.3.1 单层penta-NiP_2的结构 |
5.3.2 单层penta-NiP_2的稳定性与可能的实验合成途径 |
5.3.3 单层penta-NiP_2的电子结构 |
5.3.4 单层penta-NiP_2的高载流子迁移率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获奖情况 |
发表论文 |
附录: 英文原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RHIC-STAR实验 |
1.1.1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
1.1.2 螺旋径迹探测器 |
1.2 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的物理目标 |
1.2.1 STAR探测器前向升级计划 |
1.2.2 sTGC探测器系统的物理目标 |
1.2.3 sTGC探测器系统的指标要求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TAR sTGC探测器系统设计方案 |
2.1 STAR sTGC探测器系统需求分析 |
2.1.1 探测目标需求分析 |
2.1.2 安装尺寸限制分析 |
2.1.3 数据通信需求分析 |
2.2 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结构 |
2.2.1 sTGC探测器 |
2.2.2 读出电子学系统 |
2.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 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
2.4 设计方案总结 |
第3章 STAR sTGC探测器系统具体实现 |
3.1 前端读出电子学设计 |
3.1.1 前端连接器 |
3.1.2 前端网络 |
3.1.3 VMM3a |
3.1.4 数据接口 |
3.1.5 FPGA功能设计 |
3.1.6 电源设计 |
3.1.7 前端读出板布局布线设计 |
3.2 读出驱动电子学设计 |
3.2.1 系统同步设计 |
3.2.2 STAR DAQ系统通信链路设计 |
3.2.3 数据缓存设计 |
3.2.4 FPGA功能设计 |
3.2.5 电源设计 |
3.2.6 读出驱动板布局布线设计 |
3.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3.1 触发系统设计 |
3.3.2 光纤通信链路设计 |
3.3.3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第4章 STAR sTGC原型系统测试结果 |
4.1 测试目标 |
4.2 建立测试平台 |
4.2.1 外部信号源 |
4.2.2 电子学测试平台 |
4.2.3 探测器系统测试平台 |
4.3 电子学测试结果 |
4.3.1 前端电子学性能测试 |
4.3.2 数据通信测试 |
4.4 探测器系统测试结果 |
4.4.1 前端通道性能测试 |
4.4.2 宇宙线事例测试 |
4.5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育的国际化 |
1.1.2 新加坡数学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
1.1.3 “统计与概率”的价值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课程标准的界定 |
1.4.2 教材的界定 |
1.4.3 “统计与概率”的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中新两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
2.1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
2.1.1 借鉴探索时期(1960 年-2000 年) |
2.1.2 促进发展时期(2001 年-2010 年) |
2.1.3 完善丰富时期(2011 年-至今) |
2.2 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历程 |
2.2.1 统一版本时期(1978 年-2000 年) |
2.2.2 变革调整时期(2001 年-2010 年) |
2.2.3 修正创新时期(2011 年-至今) |
第三章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组织结构的比较 |
3.1 编排顺序的比较 |
3.1.1 知识点的编排顺序 |
3.1.2 教科书的编排体例 |
3.2 单元栏目的比较 |
3.2.1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栏目 |
3.2.2 相关拓展领域中的栏目 |
3.3 例题习题的比较 |
3.3.1 例习题的数量 |
3.3.2 例习题的呈现方式 |
3.3.3 例习题与其他知识的交叉 |
3.4 教材插图的比较 |
3.4.1 创设情境的例题图 |
3.4.2 促进思考的对话图 |
3.5 配套资料的比较 |
3.5.1 数学背景的比较 |
3.5.2 教学指导的比较 |
3.5.3 教学评估的比较 |
第四章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难度比较 |
4.1 课程广度的比较 |
4.1.1 一至三年级课程广度的比较 |
4.1.2 四至六年级课程广度的比较 |
4.2 课程时间的比较 |
4.2.1 一至三年级课程时间的比较 |
4.2.2 四至六年级课程时间的比较 |
4.3 课程深度的比较 |
4.3.1 一至三年级课程深度的比较 |
4.3.2 四至六年级课程深度的比较 |
4.4 课程难度的比较 |
4.4.1 一至三年级课程难度的比较 |
4.4.2 四至六年级课程难度的比较 |
第五章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比较 |
5.1 中新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
5.1.1 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内容简介 |
5.1.2 新加坡《数学教学大纲》中“统计”领域内容简介 |
5.1.3 中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
5.2 苏教版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 |
5.2.1 总体一致性水平分析 |
5.2.2 按年级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2.3 按学习目标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3 MC版教材与《数学教学大纲》一致性水平 |
5.3.1 总体一致性水平分析 |
5.3.2 按年级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3.3 按学习目标划分的一致性水平分析 |
5.4 两版教材与各自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比较 |
5.4.1 总体一致性水平比较 |
5.4.2 按年级划分的一致性水平比较 |
5.4.3 按学习目标划分的一致性水平比较 |
5.5 一致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
5.5.1 教师的资质水平不一 |
5.5.2 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 |
5.5.3 实际的教学条件约束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组织结构的比较结果 |
6.1.2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结果 |
6.1.3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比较结果 |
6.2 完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 |
6.2.1 科学配套教师用书,有效加强课堂教学 |
6.2.2 细致落实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学习 |
6.2.3 把握教材内容深度,促进所有学生发展 |
6.2.4 紧密结合课程标准,适当拓展学习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响应多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唯象理论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特性与损伤演化行为研究 |
1.2.2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建模研究 |
1.2.3 基于均匀化原理的有效参数预测研究 |
1.2.4 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 |
1.2.5 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机制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沥青混合料三维细观结构模型构建 |
2.1 试件准备 |
2.1.1 沥青混合料级配 |
2.1.2 动态模量试件准备 |
2.1.3 CT扫描试件准备 |
2.2 沥青混合料X-ray CT断层扫描研究 |
2.2.1 X-ray CT扫描技术原理 |
2.2.2 X-ray CT设备与扫描参数 |
2.2.3 沥青混合料断层图像 |
2.3 数字图像处理研究 |
2.3.1 图像滤波 |
2.3.2 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 |
2.3.3 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 |
2.3.4 基于标记符的分水岭分割 |
2.4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建模研究 |
2.4.1 三维模型可视化方法 |
2.4.2 三维细观结构重构与数值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细观尺度模型建立及多尺度模型参数确定 |
3.1 细观尺度有限元模型 |
3.2 多尺度模型参数确定 |
3.2.1 细观尺度模型参数 |
3.2.2 宏观尺度模型参数 |
3.3 基于不同细观结构建模方法的沥青混合料黏弹特性预测 |
3.3.1 基于图像处理的二维建模方法 |
3.3.2 基于随机骨料生成算法二维建模方法 |
3.3.3 沥青混合料复数模量预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宏观力学响应模拟 |
4.1 典型实测气象资料 |
4.2 路面温度场模拟相关热力学原理 |
4.3 路面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
4.3.1 宏观尺度有限元模型 |
4.3.2 路面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4.4 路面温度应力有限元模拟 |
4.4.1 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
4.4.2 温度应力理论 |
4.4.3 初始温度场 |
4.4.4 路面温度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4.5 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宏观路面力学响应模拟 |
4.5.1 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 |
4.5.2 温度-应力双场耦合方法 |
4.5.3 不同工况下沥青路面宏观尺度力学响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多尺度分析 |
5.1 多尺度耦合分析机制建立 |
5.2 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多尺度力学响应分析 |
5.3 不同工况下沥青路面多尺度力学响应分析 |
5.3.1 第一主应力分析 |
5.3.2 第一主应变分析 |
5.3.3 Mises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四、五边形的一个面积划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鲁南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研究 ——以枣庄市山亭区为例[D]. 孙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型空芯反谐振THz波导研究[D]. 杨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微波辅助矿物解离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 徐国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结构能力的智能评测研究[D]. 刘王亚. 山西大学, 2021(12)
- [5]化归思想在初中几何解题中的应用研究[D]. 郑高攀.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6]组合螺栓角钢连接方钢管-H型钢梁节点受弯性能研究[D]. 张寒松. 山东大学, 2021(12)
- [7]新型二维材料中的多重狄拉克锥与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理论研究[D]. 邵晓斐. 山东大学, 2021(11)
- [8]STAR sTGC探测器系统研究[D]. 周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统计与概率”领域为例[D]. 王葛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温度-应力双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响应多尺度分析[D]. 张壮.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