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寡糖对蛋鸡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峰[1](2021)在《发酵构树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构树作为天然饲用植物,营养价值较高,是潜在的饲料蛋白质资源,其自身活性物质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功能。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构树对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微生物菌落组成和卵泡发育的影响,综合评估发酵构树饲料在蛋鸡养殖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试验共选择23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重复,每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Ι组和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和5%的发酵构树饲料;预试期7 d,正试期54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一:相较于对照组,在添加发酵构树饲料后,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料蛋比和蛋黄色泽均显着提高(P<0.05);试验Ⅱ组相比于对照组,显着提高了平均蛋重,显着降低了鸡蛋的蛋壳比重和蛋壳厚度(P<0.05);不同剂量的发酵构树饲料对鸡蛋蛋壳重量有显着影响,相较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蛋壳重量显着下降(P<0.05)。试验二:相较于对照组,试验Ⅱ组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下调了肝脏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表达,同时上调了肝X受体基因(Liver X receptors,LXRs)的表达(P<0.05);试验Ⅰ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的表达量相较于对照组显着下调(P<0.05)。试验三:发酵构树饲料对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道形态结构无显着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的Shannon、Chao1、Simpson和ACE指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此外,PCo A和UPGMA聚类分析同样说明,三个试验组盲肠微生物系统的物种总数、群落多样性和物种分布均匀度相似度较高。在门水平,试验组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的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Spirochaetota丰度显着下降(P=0.01);在属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巨单胞菌属(Megamonas)丰度、试验Ⅱ组Candidatus_Stoquefich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着下降(P<0.05),试验Ⅱ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显着上升(P<0.05);随着发酵构树饲料剂量的增加,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丰度也随之显着增加(P<0.05)。试验四: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雌激素(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G)、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相比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PG含量显着升高(P<0.05);除试验Ⅰ组大黄卵泡(Large yellow follicle,F2)和试验Ⅱ组输卵管中的卵泡(F1)占比显着降低(P<0.05)外,其他等级卵泡占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相较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卵巢指数显着下降(P<0.05),该组ESR、FSHR、LHR、PGR和PRLR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试验Ⅰ组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下调(P<0.05),但各组Bcl-2-Associated X蛋白基因(BAX)的表达量均未显着变化(P>0.05)。发酵构树可提高蛋鸡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黄色泽;通过抑制蛋鸡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和提高HDL-C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蛋鸡血清胆固醇平衡,预防脂肪肝综合征发生;发酵构树饲料能够显着下调有害菌的相对丰度,但不会对蛋鸡肠道微生物系统整体稳态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产生显着影响;此外,5%的发酵构树饲料可显着提高平均蛋重,1%的发酵构树饲料能促进卵泡细胞的发育。综上所述,建议在饲粮中添加5%的发酵构树饲料有利于提高高峰期产蛋鸡的生产性能。
李玲[2](2021)在《饲粮中不同添加成分对鸡蛋品质及其功能成分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成分(虾青素、叶酸、硒)对蛋鸡的产蛋率、蛋品质以及功能性成分富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均匀一致的70周龄的坝上长尾鸡120只,白来航鸡180只,东乡黑鸡120只,随机分别分为4组(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坝上长尾鸡、东乡黑鸡每组30只,白来航鸡每组4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硒0.008 g/kg、虾青素1.5 g/kg、叶酸1 g/kg;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硒0.011 g/kg、虾青素3 g/kg、叶酸2 g/kg;试验3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硒0.014 g/kg、虾青素4.5 g/kg、叶酸3 g/kg。为研究比较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对DHA和EPA富集能力,试验按上述标准选取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各40只作为试验鸡,饲粮中添加一定含量的亚麻油粉和亚麻籽,比较三个品种蛋鸡的DHA和EPA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1.饲喂不同浓度的虾青素、叶酸和硒对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产蛋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随着不同添加成分浓度的提高,产蛋率的下降幅度减少。2.饲喂不同浓度的虾青素、叶酸和硒对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品质中的蛋壳颜色、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无显着影响(P>0.05),但对三个品种鸡的蛋黄颜色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表明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的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能显着改善蛋黄颜色,其中试验3组蛋黄颜色最深,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3.58%(P<0.01)、22.18%(P<0.01)和24.82%(P>0.01);试验3组在试验前和试验后的蛋黄颜色加深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26.86%(P<0.01)、22.18%(P<0.01)和17.24%(P>0.05)。3.随着饲粮中添加硒的浓度升高,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的鸡蛋的富集量呈递增趋势,试验3组三个品种蛋中硒的富集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006 mg/kg、1.458 mg/kg、1.145 mg/kg。与对照组相比,坝上长尾鸡提高了673.85%,白来航鸡提高了865.56%,东乡黑鸡提高了663.33%。白来航鸡蛋中富硒量超过食品安全需要量(富硒鸡蛋中硒安全需要量<1.2 mg/kg)。因此,建议白来航鸡硒的添加量不宜超过0.014 g/kg。4.随着在饲粮中添加叶酸的浓度升高,鸡蛋中叶酸富集的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试验3组三个品种鸡蛋中的叶酸富集量最高,分别为41.0μg/100 g、44.4μg/100 g、55.0μg/100 g。与对照组相比,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分别提高了10.22%、39.62%和31.58%。研究表明,每100克鸡蛋含叶酸量为100-130μg以上为富叶酸鸡蛋。因此,本试验结果未达到富叶酸要求。5.随着在饲粮中添加硒的浓度升高,三个品种鸡硒在胸肌中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试验3组三个品种胸肌中的硒富集量达最高,分别为0.18 mg/kg、0.20mg/kg、0.18 mg/kg。与对照组相比,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分别提高了38.46%、17.65%和28.57%。研究认为硒含量达到0.2 mg/kg为富硒产品,因此,白来航鸡胸肌中硒含量达到富硒产品要求,而坝上长尾鸡和东乡黑鸡则未达富硒要求。6.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鸡蛋中富集DHA和EPA研究表明:坝上长尾鸡(DHA 1.0167%;EPA0.6527%)>东乡黑鸡(DHA 0.7470%;EPA0.5590%)>白来航鸡(DHA 0.7370%;EPA 0.4527%)。坝上长尾鸡的鸡蛋中的DHA含量分别比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高了37.95%和36.10%;坝上长尾鸡的鸡蛋中的EPA含量分别比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高了44.18%和16.76%。表明坝上长尾鸡对DHA和EPA的富集能力较强。
王雅敏[3](2021)在《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蛋鸡在进入产蛋期后,此时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状态,同时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遭受多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对于商品蛋鸡来说,如若在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不当,就会缩短产蛋高峰维持的时间,而且机体生理功能和体内代谢会逐渐退化,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明显减弱,易导致其肝脏组织中的脂肪沉积速率过快,脂肪沉积量增加,当蓄积到一定程度后,易出现脂肪肝综合征,导致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明显下降,给蛋鸡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蛋鸡健康养殖的问题,契合抗生素作为药物添加剂在产蛋期蛋鸡饲料中逐步被禁用的趋势,因此绿色安全的益生菌发酵饲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试验评估了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营养成分的变化,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作用效果并找出最适的添加浓度。试验利用玉米、豆粕、麸皮为底料,用复合益生菌制备发酵饲料,选用健康的23周龄京粉6号产蛋鸡360只,随机将它们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4%、6%以及8%益生菌发酵饲料的日粮。预试期两周,正试期25周。测定益生菌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鸡蛋胆固醇含量等,初步基于肝脏转录组层面分析来揭示益生菌发酵饲料调控蛋鸡脂质代谢的可能分子机理。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在添加6%的益生菌发酵饲料后显着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P<0.05),但未显着影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未显着影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P>0.05),但添加6%的益生菌发酵饲料组显着改善了蛋黄颜色(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后显着降低了蛋黄中TG和TC含量(P<0.05),6%的益生菌发酵饲料组蛋鸡血清TG含量和T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0%和16%。3.通过肝脏转录组测序,从分子水平上寻找影响蛋鸡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调控机制。在基础饲粮组与6%的益生菌发酵饲料组中共筛选出518个差异表达基因,相比于基础日粮组有258个差异基因上调,260个差异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结果发现有32个显着富集的功能(P<0.05,下同),其中,21个富集在生物过程(BP),10个富集在细胞组分(CC),1个富集在分子功能(MF),有8个GO富集功能主要与胆固醇代谢、甾醇类生物合成和甘油三酯等与脂类代谢相关的代谢过程。差异表达倍数最高的基因是LPL和HMGCR。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4条显着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其中3条与蛋鸡肝脏的脂质代谢有关。试验结论:(1)益生菌发酵饲料可以改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粗蛋白的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可有效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蛋鸡的脂质代谢,降低蛋鸡的血脂水平和鸡蛋的脂质含量,防止蛋鸡发生脂肪代谢障碍。综合评定拟定6%的益生菌发酵饲料添加量为最适添加量。(2)6%的益生菌发酵饲料通过上调或下调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最终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进行调控。
周建民,邱凯,张海军,武书庚,王晶,齐广海[4](2021)在《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低聚木糖(XOS)对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480只45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1%、0.02%、0.04%和0.08%的XOS。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0.01%~0.08%XOS线性提高试验第12周末蛋黄颜色(P<0.05)。2)试验第12周末,随饲粮XOS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线性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呈二次变化(P<0.05),即随XOS添加水平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饲粮添加0.01%~0.08%XOS线性降低了第12周末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3)随饲粮XOS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线性降低趋势(0.05≤P<0.10),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二次变化趋势(0.05≤P<0.10),即随XOS添加水平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而肝脏指数和肝脏甘油三酯含量随XOS添加水平提高呈线性上升趋势(0.05≤P<0.10);此外,饲粮添加XOS显着降低了蛋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XOS提高了蛋鸡蛋黄颜色,这可能与XOS改善蛋鸡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肖再利,谭清甜,陈家烙,Daniel Sindaye,卢亚萍,邓百川[5](2020)在《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溶菌酶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0周龄产蛋率相近的京粉1号蛋鸡3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350 mg/kg和500 mg/kg溶菌酶(酶活力3 110 U/mg)。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饲粮添加溶菌酶显着降低蛋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添加200 mg/kg溶菌酶降低料蛋比3.4%(P>0.05);②饲粮添加溶菌酶对蛋品质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500 mg/kg溶菌酶显着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5);③饲粮添加200、350 mg/kg溶菌酶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500 mg/kg溶菌酶显着降低血清尿酸和总胆固醇水平(P<0.05);④在试验期内,饲粮添加200 mg/kg溶菌酶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蛋鸡饲粮中添加200 mg/kg溶菌酶效果较好,可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推荐为在蛋鸡上的合适添加水平。
郭欣[6](2020)在《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消化及免疫机能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主要消化酶及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免疫机能的不同,为太行鸡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健康初生快慢羽太行鸡母雏各100只,分为快羽组和慢羽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主要消化酶及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免疫机能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试验期500天。结果显示:(1)生产性能:6周龄快羽组体重较慢羽组高6.51%(P<0.01),14周龄与20周龄分别较慢羽组高0.54%和0.28%,均无显着差异;6周龄快羽组胫长较慢羽组长3.45%(P<0.05),14周龄和20周龄分别较慢羽组长1.27%和1.22%(P>0.05)。快羽组与慢羽组体重和胫长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快羽组0~6周龄平均日增重较慢羽组高7.38%(P<0.01),7~14周龄和15~20周龄分别较慢羽组低3.57%和0.47%(P>0.05);0~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快羽组较慢羽组高4.94%(P<0.05),7~14周龄和15~20周龄分别较慢羽组高0.21%和0.01%(P>0.05),均无显着差异;料重比各阶段差异均不显着。0~6周龄快羽组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呈显着正相关(P<0.05),15~20周龄日增重和料重比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慢羽组7~14周龄日增重和料重比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呈显着正相关(P<0.05),15~20周龄日增重和料重比呈显着负相关(P<0.05)。慢羽组开产日龄较快羽组晚3.06天(P<0.05),开产体重较快羽组高2.12%(P>0.05),开产蛋重较快羽组高0.82%(P>0.05),500日龄产蛋数慢羽组较快羽组高3.86%(P<0.05)。产蛋率慢羽组较快羽组高4.81%(P<0.05),平均蛋重、日采食量慢羽组较快羽组分别高0.96%(P>0.05)和2.13%(P>0.05),料蛋比较快羽组低3.46%(P>0.05)。(2)蛋品质:慢羽组鸡蛋蛋白的哈氏单位较快羽组高3.10%(P<0.05),蛋黄颜色较快羽组高5.19%(P<0.05),其它蛋品质指标组间无显着差异。(3)消化机能:6周龄慢羽组粗脂肪、粗蛋白、钙及磷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较快羽组分别低0.91%(P>0.05)、6.57%(P<0.05)、2.70%(P>0.05)和3.44%(P>0.05),粗纤维及粗灰分慢羽组较快羽组分别高0.83%(P>0.05)、2.60%(P>0.05)。43周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无显着差异。6周龄时十二指肠、空肠脂肪酶活性快羽组较慢羽组分别高2.33%(P>0.05),3.38%(P>0.05);十二指肠、空肠胰蛋白酶活性快羽组较慢羽组分别高5.70%(P<0.05),2.71%(P<0.05);十二指肠、空肠淀粉酶活性快羽组较慢羽组分别高4.07%(P>0.05)、1.81%(P>0.05);盲肠纤维素酶活性快羽组较慢羽组低1.25%(P>0.05)。43周龄快羽组和慢羽组主要消化酶活性均无显着差异(P>0.05)。(4)免疫机能:6周龄快羽组胸腺指数较慢羽组高8.56%(P<0.05);8周龄血液中IgM快羽组较慢羽组高20.53%(P<0.01);新城疫抗体水平快羽组较慢羽组高9.85%(P<0.05);总蛋白、白蛋白、溶菌酶、IgA和IgG含量两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43周龄新城疫抗体水平快羽组较慢羽组高2.86%(P>0.05)。综上所述:0~6周龄快羽组太行鸡生长速度较快,7~14周龄慢羽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15~20周龄无显着差异;产蛋期慢羽组太行鸡产蛋率更高,蛋品质更好;育雏期快羽组粗蛋白表观代谢率显着高于慢羽组,43周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组间均无显着差异;育雏期十二指肠、空肠胰蛋白酶活性为快羽组更高,消化机能更好。0~8周龄快羽组主要免疫指标水平更高,免疫机能更强。
张恒硕[7](2020)在《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产蛋后期峪口京白1号蛋鸡为研究对象,在能量水平、三种限制性氨基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探究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肝脏健康以及肠道健康等的影响,并在降低1%蛋白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α-月桂酸单甘油酯,探究该营养调控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为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低蛋白日粮提供参考。本试验选择63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产蛋率基本一致的峪口京白1号蛋鸡648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108羽,分4个重复,每重复9格,每格3羽。对照组饲喂粗蛋白水平16.77%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降低粗蛋白水平0.5%%、1%和1.5%,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与对照组对应氨基酸水平一致。试验Ⅳ组在试验Ⅱ组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复合酶制剂,试验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再添加400 mg/kg α-月桂酸单甘油酯。预试期7天,正式期56天。试验结束次日进行屠宰试验,采集样品并检测。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生产性能方面,产蛋率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蛋白水平下降,产蛋率有降低的趋势,试验组Ⅰ、Ⅱ、Ⅲ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0.42%、0.78%、0.63%(P>0.05),而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0.83%、0.65%(P>0.05);料蛋比上,日粮蛋白水平下降,有提高料蛋比的趋势,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试验组Ⅱ(同蛋白水平组)相比降低了 2.12%,差异显着(P<0.05);平均蛋重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合格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合格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1%、2.0%(P<0.05);次品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次品蛋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 25.12%、45.73%(P<0.05)。蛋品质方面,蛋壳强度上,与试验组Ⅰ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和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蛋壳强度(P<0.05);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了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P<0.05);蛋黄颜色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提高蛋黄颜色深度(P<0.05)。2.对蛋鸡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粗蛋白消化率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粗脂肪消化率(P<0.05);干物质、粗纤维、粗灰分消化率方面,各组差异均不显着。3.对蛋鸡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免疫指标:白介素IL-2含量,与试验组Ⅰ以及试验组Ⅳ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血清白介素IL-2 的含量(P<0.05);不同蛋白水平及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脾脏指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无显着影响(P>0.05)。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方面,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较对照组、试验组Ⅰ、Ⅱ分别提高了 20.6%、25%、20.6%,差异显着(P<0.05);丙二醛含量,蛋白水平降低显着提高了蛋鸡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消化酶指标:脂肪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脂肪酶活性(P<0.0 5);胰蛋白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淀粉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P<0.05)。4.对蛋鸡肝脏健康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脏器指数指标:肝脏指数方面,与试验组Ⅱ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肝脏指数(P<0.05)。肠道形态结构指标:十二指肠隐窝深度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上,蛋白水平降低显着降低了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差异显着(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P<0.05);空肠绒隐比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隐比(P<0.05)。盲肠菌群指标:各组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差异。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降低0.5%,显着降低了脱硫弧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但也显着提高了梭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0%,显着降低了弯曲杆菌门、脱硫弧菌门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5%,显着降低了葡萄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但也显着降低了别样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与同一蛋白水平的试验组Ⅱ相比,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显着提高了艾克曼菌科等菌以及消化球菌科、布劳特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氨基酸球菌科、琥珀酸弧菌科等菌的相对丰度。总体上,蛋白水平降低改变了盲肠肠道菌群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可以改变蛋鸡盲肠肠道菌群结构。综上所述,蛋鸡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血清生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降低了抗氧化性能;影响了肠道结构;对盲肠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影响,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改善了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提高了蛋鸡免疫性能与抗氧化能力;提高了消化酶活性,降低了肝脏指数,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
鲁鑫涛[8](2020)在《腐植酸对产蛋后期蛋鸡正常和热应激温度下生产性能、抗氧化和肠道形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探讨产蛋后期与高温热应激条件下,两种不同来源的腐植酸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抗氧化能力、促产蛋激素及肠道形态功能等指标的影响,为腐植酸在蛋禽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内容1腐植酸对产蛋后期蛋鸡作用效果的研究选取405羽52周龄体重(1.31±0.12 kg)和产蛋率(81.39±0.23%)相近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一组9个重复,每一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ON组),试验1组(HAA组)和试验2组(HAB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000 mg/kg 腐植酸 A(Humic Acid A,HAA)、基础日粮+1000 mg/kg腐植酸B(Humic Acid B,HAB)的日粮,试期为期8周。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HAA组的日粮显着提高了产蛋率(P<0.01),而HAB组差异不明显(P>0.05);HAA和HAB组均显着提高了平均蛋重(P<0.05)、降低了料蛋比(P<0.01)和不合格蛋率(P<0.05)。2)与CON组相比,HAA与HAB组均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1),HAB组提高了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HAA组降低了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3)与对照组比较,HAA组与HAB组对蛋鸡血清促卵泡素影响不明显(P>0.05);添加腐植酸均能显着提高蛋鸡血清中促黄体素的含量(P<0.01),且HAA组较HAB组的结果更加显着(P<0.01)。4)与CON组和HAA组相比,饲喂添加1000 mg/kg HAB日粮显着提高了蛋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内容2腐植酸对蛋鸡高温热应激条件下作用效果的研究基于内容1,进一步探究腐植酸对高温热应激下蛋鸡的作用效果。选取450羽60周龄体重(1.23±0.25 kg)和产蛋率(80.45±0.16%)相近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CON1组)、热应激对照组(CON2组)、热应激试验1组(HAA组)和热应激试验2组(HAB组)。CON1组在常温下(25±1℃)饲喂基础日粮;CON2组在高温下(35±1℃)饲喂基础日粮;HAA组在高温下饲喂添加1000 mg/kg腐植酸A的基础日粮;HAB组在高温下饲喂添加1000 mg/kg腐植酸B的基础日粮。每组设置9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1)与CON1组比较,三组热应激组(CON2、HAA及HAB组)的蛋鸡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出现显着下降(P<0.01),不合格蛋率显着增加(P<0.01);但与CON2组相比,HAA组蛋鸡产蛋率显着提高(P<0.01),并显着减少不合格蛋率(P<0.01),而HAB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与CON1组比较,热应激促使CON2组鸡蛋中的哈氏单位显着下降(P<0.05);而与CON2组比较,添加HAA和HAB均可显着提高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3)与CON1组相比,热应激显着降低了 CON2组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P<0.05),提高了血清中的尿酸含量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1);而与CON2组相比,HAA和HAB组则均在热应激条件下显着提高了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降低了血清尿酸含量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1)。4)与CON1组相比,三组热应激组中的血清促黄体素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而相比于CON2组,HAA组血清促黄体素水平有显着的增加(P<0.01)。5)与CON1组相比,热应激显着提高了 CON2组蛋鸡血清和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P<0.01)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P<0.01);而与CON2组比较,HAA与HAB组均显着降低了热应激条件下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肝脏丙二醛含量(P<0.01),且HAA组中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亦出现显着降低(P<0.01)。6)与CON1组相比,三组热应激组中的肠道绒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裂;且CON2、HAA和HAB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及回肠绒毛高度均出现显着的下降(P<0.01),但与CON2组比较,HAA和HAB组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1),HAB组中的回肠绒毛高度则显着有所提高(P<0.01)。7)与CON1组比较,热应激显着提高了 CON2组空肠HSP70、HSP90、ZO-1及Occludin的mRNA表达量(P<0.01);但与CON2组比较,HAA与HAB组显着降低了热应激条件下HSP70、HSP90、ZO-1及Occludin的mRNA表达量(P<0.01),且HAA组的改善作用效果更佳。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蛋鸡产蛋后期日粮中添加1000 mg/kg腐植酸,不仅可有效增强常温条件下机体的抗氧化力,增强促黄体素分泌,提高生产性能,在热应激条件下还可减缓因高温致使的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改善抗氧化能力,保护肠道形态结构与功能,使蛋鸡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且天然腐植酸(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腐植酸)表现的效果更佳。
赵庆枫[9](2019)在《蛋虫草培养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将北虫草菌种接种在鸡蛋尿囊腔内成功培育出蛋虫草培养物,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蛋虫草培养物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和北虫草菌丝体一致,基因测序序列一致性和北虫草相似,经动物试验,提高正常小鼠和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提高血清生化指标、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1、选育北虫草菌种,以0.1ml、0.3ml、0.5ml接种在360d蛋鸡所产的无公害鸡蛋尿囊腔和卵黄囊腔内,以在尿囊腔内接种0.3ml菌种培养18d时,菌丝体生长明显,喷雾干燥蛋虫草培养物粉重量显着。2、蛋虫草培养物经消毒、粉碎、打浆、过滤后喷雾干燥,以蛋虫草培养物粉重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影响产物指标的最佳工艺参数:进风温度150℃、进样量300 mL/h、空气流量600 L/h、干燥剂比例4%时,色泽正常,蛋虫草培养物粉重量达最高7.59 g。3、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蛋虫草培养物和北虫草菌丝体一致,呈管状有分枝。以磁珠法提取总基因组DNA,ITS区引物设计,PCR扩增产物双向测序,通过BLAST程序和多种相关菌株序列分析,并构建发育进化树,发现菌株ZK-1在GenBank中的相似序列较多,尤其和Cordyceps militaris strain CICC 14013(AY899259)同源性高达100%,属于北虫草。4、蛋虫草培养物粉按高、中、低剂量灌胃,体温、饮水、体重等一般状态与正常小鼠差异不明显,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吞噬指数,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采食量和体重,增殖免疫器官细胞,显着提高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吞噬指数,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5、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阳性药物小鼠比正常小鼠显着增加白细胞,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力均有所提高。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阳性药物小鼠白细胞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56.55%、42.77%、37.93%、44.84%,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增加127.29%、90.93%、63.65%、109.11%,红细胞显着增加18.08%、14.94%、13.25%、9.0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着减少3.75%、3.58%、2.12%、1.04%,血小板显着增加30.76%、31.38%、0.69%、34.65%,高、中剂量蛋虫草培养物、阳性药物小鼠的淋巴细胞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20.45%、14.39%、15.91%,低剂量不显着增加9.85%,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和阳性药物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机能,对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水平相当。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之间小鼠的血液指标差异不显着,以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比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更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6、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比正常小鼠显着增加,中剂量抗体生成细胞比正常小鼠显着增加,高、中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显着增加免疫力低下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极显着增加抗体生成细胞;中剂量蛋虫草培养物的血清溶血素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14.87%,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93.04%、84.58%,表明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比阳性药物显着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与阳性药物显着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相当,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之间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相当。7、在蛋鸡产蛋后期饲料中添加蛋虫草培养物粉,总蛋白、白蛋白显着增加,甘油三脂、胆固醇减少0.87%、0.46%,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低密度蛋白含量减少,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利用,产蛋率、平均蛋重显着增加,砂皮蛋显着减少,提高了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蛋形指数显着改善1.82%、蛋壳强度显着增加4.37%、蛋壳重显着提高6.94%,蛋白重显着减少3.77%,蛋黄颜色显着加深6.55%,蛋白高度显着增加3.08%,哈夫单位显着增加2.48%,蛋新鲜度和均匀度增加,蛋黄颜色加深,蛋品质明显得到改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着提高14.58%,使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显着提高了机体免疫水平,将蛋虫草培养物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将北虫草菌种接种在鸡蛋成功培育出蛋虫草培养物,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出蛋虫草培养物粉,其形态结构和北虫草菌丝体一致,基因序列和北虫草一致性相似,能提高正常小鼠和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将其做为动物生产的新型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鲁鑫涛,邱家凌,祝家明,周琴,刘兵,余东游[10](2020)在《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抗氧化及促产蛋激素分泌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旨在探究天然腐植酸和合成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52周龄体重、产蛋率相近的海兰白蛋鸡405羽,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N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 000 mg/kg的天然腐植酸A(HAA组)和合成腐植酸B(HAB组),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添加腐植酸均可提高平均蛋重(P<0.05),降低不合格蛋率(P<0.05)和料蛋比(P<0.01),其中HAA组产蛋率极显着提高,HAA组的料蛋比低于HAB组(P<0.01);饲粮添加腐植酸对蛋品质无显着影响;与CON组相比,HAA组血清中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HAB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P<0.05),HAA组与HAB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均降低(P<0.01);相比于CON组,添加HAB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腐植酸提高了血清中促黄体素水平(P<0.01),对促卵泡素水平有升高趋势(P=0.060),且HAA组中促卵泡素水平高于HAB组(P<0.01)。结果提示,腐植酸可促进机体促性腺激素分泌,改善机体抗氧化水平,显着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且天然提取的腐植酸作用效果更佳。
二、果寡糖对蛋鸡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寡糖对蛋鸡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构树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卵泡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术语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天然饲用植物的应用研究现状 |
1.1 天然饲用植物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
1.2 天然饲用植物对动物繁殖机能的影响 |
1.3 天然饲用植物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 |
2 构树饲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
2.1 构树的生物学特性 |
2.2 构树的营养价值 |
2.3 构树的药用保健作用 |
2.4 构树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
1.1.1 试验材料 |
1.1.2 发酵构树工艺流程 |
1.1.3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 |
1.3.1 生产指标测定 |
1.3.2 蛋品质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 |
1.3.1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2 器官指数的测定 |
1.3.3 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 发酵构树对蛋鸡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 |
1.3.1 蛋鸡肠道形态结构的测定 |
1.3.2 蛋鸡肠道微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盲肠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2.2.1 蛋鸡盲肠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分析 |
2.2.2 蛋鸡盲肠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曲线 |
2.2.3 蛋鸡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 |
2.2.4 蛋鸡盲肠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 |
2.2.5 蛋鸡盲肠微生物菌落结构分析 |
2.2.6 蛋鸡盲肠微生物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发酵构树对蛋鸡卵泡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动物及设计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动物与方案设计 |
1.2 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 |
1.3.1 血清激素含量的测定 |
1.3.2 性腺器官指数和卵泡发育等级的测定 |
1.3.3 卵巢组织中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1.4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发酵构树对蛋鸡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 发酵构树对蛋鸡性腺器官指数和卵泡发育等级的影响 |
2.3 发酵构树对蛋鸡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总体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饲粮中不同添加成分对鸡蛋品质及其功能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三个品种鸡概况 |
1.2.1 坝上长尾鸡 |
1.2.2 白来航鸡 |
1.2.3 东乡黑鸡 |
1.3 功能性添加成分的作用及应用 |
1.3.1 虾青素的结构、理化性质、来源途径 |
1.3.2 虾青素的生理功能 |
1.3.3 虾青素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4 硒在机体中存在形式 |
1.3.5 硒的生理功能 |
1.3.6 硒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7 叶酸的来源、结构、理化性质 |
1.3.8 叶酸的生理功能以及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9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鸡 |
2.2 饲养管理 |
2.3 试验饲粮与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产蛋率的测定 |
2.4.2 蛋品质及测定方法 |
2.4.3 鸡蛋中叶酸和硒的测定 |
2.4.4 胸肌中硒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2.6 试验鸡与饲养管理 |
2.7 试验饲粮与设计 |
2.8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9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产蛋率的影响 |
3.2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蛋品质的影响 |
3.2.1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坝上长尾鸡蛋品质的影响 |
3.2.2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白来航鸡蛋品质的影响 |
3.2.3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东乡黑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 饲粮中不同浓度硒和叶酸在鸡蛋和胸肌中的富集 |
3.3.1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的富集 |
3.3.2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叶酸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的富集 |
3.3.3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胸肌中的富集 |
3.4 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对EPA和 DHA的富集能力 |
第四章 讨论 |
4.1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产蛋率的影响 |
4.2 饲粮中添加硒、叶酸和虾青素对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品质的影响 |
4.3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富集的影响 |
4.4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叶酸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蛋中富集的影响 |
4.5 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硒在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胸肌中富集的影响 |
4.6 坝上长尾鸡、白来航鸡和东乡黑鸡对EPA和 DHA的富集能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益生菌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 |
1.1.1 益生菌 |
1.1.2 益生菌发酵饲料 |
1.1.3 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功能 |
1.2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
1.2.1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2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品质的影响 |
1.2.3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1.3 转录组学技术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日粮 |
2.1.3 益生菌发酵饲料制备 |
2.1.4 饲养管理 |
2.1.5 测定指标 |
2.1.6 测定方法 |
2.1.7 数据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血清和鸡蛋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实验动物 |
3.1.2 试验日粮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血脂指标的影响 |
3.2.2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鸡蛋胆固醇、甘油三酯、卵磷脂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4.1.2 试验日粮 |
4.1.3 饲养管理 |
4.1.4 样品采集 |
4.2 试验方法 |
4.2.1 RNA提取及鉴定 |
4.2.2 mRNA文库构建 |
4.3 结果 |
4.3.1 蛋鸡肝脏测序质量分析结果 |
4.3.2 蛋鸡肝脏基因鉴定结果 |
4.3.3 基因表达分析 |
4.3.4 蛋鸡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4.3.6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试验饲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蛋品质 |
1.4.2 血清抗氧化指标 |
1.4.3 血清生化指标 |
1.4.4 肝脏指数和腹脂率 |
1.4.5 脂质代谢指标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2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2.3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肝脏指数和腹脂率的影响 |
2.5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蛋黄颜色的影响 |
3.2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饲粮添加XOS对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
4 结论 |
(5)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及饲粮组成 |
1.3 饲养管理 |
1.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1.4.1 生产性能 |
1.4.2 蛋品质 |
1.4.3 血清生化指标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
2.2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见表3) |
2.3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 |
2.4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5) |
3 讨论 |
3.1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结论 |
(6)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消化及免疫机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太行鸡研究现状 |
1.2 鸡的羽速基因 |
1.3 鸡不同羽速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1.4 鸡不同羽速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1.5 鸡不同羽速对蛋品质的影响 |
1.6 消化道中主要消化酶的研究现状 |
1.6.1 试验中所测的各种消化酶的意义 |
1.6.2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
1.7 鸡不同羽速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1.8 羽速基因在生产中的应用 |
1.9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3 饲养管理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生产性能及其测定方法 |
2.4.2 蛋品质及其测定方法 |
2.4.3 日粮主要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消化酶活性及其测定方法 |
2.4.4 免疫机能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
3.1.1 不同羽速太行鸡不同阶段的生长性能 |
3.1.2 不同羽速太行鸡生长性能相关性分析 |
3.1.3 不同羽速太行鸡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及开产蛋重 |
3.1.4 不同羽速太行鸡的生产性能 |
3.1.5 不同羽速太行鸡500天内产蛋数及产蛋率变化 |
3.2 不同羽速太行鸡蛋品质的比较与分析 |
3.3 不同羽速太行鸡日粮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比较与分析 |
3.4 不同羽速太行鸡消化酶活性的比较与分析 |
3.5 不同羽速太行鸡免疫指标的比较分析 |
3.5.1 不同羽速太行鸡免疫器官指数 |
3.5.2 8周龄不同羽速太行鸡血液主要免疫指标 |
3.5.3 43周龄不同羽速太行新城疫抗体 |
4 讨论 |
4.1 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
4.2 不同羽速太行鸡蛋品质的比较分析 |
4.3 不同羽速太行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比较分析 |
4.4 不同羽速太行鸡消化酶活性的比较分析 |
4.5 不同羽速太行鸡免疫指标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痛点一:我国蛋白原料短缺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
1.2 痛点二:饲料利用率低,尤其是蛋白利用率低 |
2. 低蛋白日粮 |
2.1 低蛋白日粮概念 |
2.2 理想蛋白质概念 |
2.3 蛋鸡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
2.4 低蛋白日粮应用现状和理论尚待完善的探讨 |
2.5 低蛋白日粮饲料添加剂营养调控技术 |
3.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二、试验研究与分析讨论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时间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2.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指数的影响及肝脏切片观察 |
2.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的影响 |
2.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
2.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3.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健康的影响 |
3.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
3.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腐植酸对产蛋后期蛋鸡正常和热应激温度下生产性能、抗氧化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蛋鸡 |
1.1 国内外蛋鸡养殖的发展状况 |
1.2 产蛋中后期的蛋鸡问题 |
1.3 海兰蛋鸡 |
2. 腐植酸 |
2.1 国内外腐植酸的研究现状 |
2.2 腐植酸的分类及提取方法 |
2.3 腐植酸的结构性质与生物学功能 |
2.4 腐植酸在畜牧生产中应用 |
2.4.1 反刍动物 |
2.4.2 猪 |
2.4.3 肉鸡 |
2.4.4 蛋鸡 |
3. 热应激 |
3.1 热应激的定义与分类 |
3.2 高温与热应激 |
3.3 热应激对家禽机体可能的影响机制 |
4. 试验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2.1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抗氧化及促产蛋激素分泌的影响 |
4.2.2 热应激下腐植酸对蛋鸡产蛋性能、抗氧化、激素分泌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
第二章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抗氧化及促产蛋激素分泌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基础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5.1 血清样品 |
1.5.2 肝脏样品 |
1.6 测定指标 |
1.6.1 生产性能 |
1.6.2 蛋品质指标 |
1.6.3 血清生化指标 |
1.6.4 血清促产蛋激素 |
1.6.5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 |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2.3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
2.5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3.3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
3.5 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产蛋性能、激素分泌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基础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5.1 血清样品 |
1.5.2 肝脏样品 |
1.5.3 肠道样品 |
1.6 指标测定 |
1.6.1 生产性能测定 |
1.6.2 蛋品质测定 |
1.6.3 血清生化测定 |
1.6.4 血清促产蛋激素测定 |
1.6.5 血清及肝脏抗氧化指标测定 |
1.6.6 肠道形态观察 |
1.6.7 肠道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测量 |
1.6.8 空肠相关蛋白mRNA表达量测定 |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血清促产蛋激素的影响 |
2.5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6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肠道绒毛结构与肠道形态的影响 |
2.6.1 对热应激蛋鸡十二指肠绒毛结构与肠道形态的影响 |
2.6.2 对热应激蛋鸡空肠绒毛结构与肠道形态的影响 |
2.6.3 对热应激蛋鸡回肠绒毛结构与肠道形态的影响 |
2.7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HSP70,HSP90,ZO-1及occludin的mRNA表达量影响 |
3 讨论 |
3.1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血清促产蛋激素的影响 |
3.5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6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肠道绒毛结构与肠道形态的影响 |
3.7 腐植酸对热应激蛋鸡HSP70,HSP90,ZO-1及occludin的mRNA表达量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9)蛋虫草培养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
1.2.1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历史 |
1.2.2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
1.2.3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
1.2.4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依据和研究基础 |
1.3 中药免疫增强剂概述 |
1.3.1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动物中的应用 |
1.3.2 中药免疫增强剂中动物常用的类型 |
1.3.3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主要成分 |
1.3.4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常用剂型 |
1.3.5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
1.4 北虫草的研究概述 |
1.4.1 北虫草的药用价值 |
1.4.2 北虫草的免疫调节作用 |
1.4.3 北虫草的生长需求 |
1.4.4 北虫草的制备 |
1.5 禽类免疫系统的构成 |
1.5.1 禽类的免疫器官 |
1.5.2 禽类的免疫细胞 |
1.6 构建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免疫抑制模型 |
第2章 北虫草在鸡蛋内培养与制备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菌种接种剂量 |
2.2.2 鸡蛋接种部位 |
2.2.3 接种培养时间 |
2.3 讨论 |
2.3.1 接种剂量对蛋虫草培养物发酵培养影响 |
2.3.2 接种部位对蛋虫草培养物发酵培养影响 |
2.3.3 接种时间对蛋虫草培养物发酵培养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蛋虫草培养物粉喷雾干燥制备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工艺流程 |
3.1.4 操作要点 |
3.2 结果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2 正交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蛋虫草培养物形态、分子学特征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蛋虫草培养物形态特征鉴定 |
4.2.2 蛋虫草培养物分子学鉴定及序列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检测指标 |
5.2 结果 |
5.2.1 一般状态的结果 |
5.2.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的结果 |
5.2.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变化的结果 |
5.3 讨论 |
5.3.1 一般状态的影响 |
5.3.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的影响 |
5.3.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变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检测指标 |
6.2 结果 |
6.2.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白细胞变化的结果 |
6.2.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变化的结果 |
6.2.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淋巴细胞变化的结果 |
6.2.4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红细胞变化的结果 |
6.2.5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结果 |
6.2.6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小板变化的结果 |
6.3 讨论 |
6.3.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白细胞变化的影响 |
6.3.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变化的影响 |
6.3.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淋巴细胞变化的影响 |
6.3.4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红细胞变化的影响 |
6.3.5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影响 |
6.3.6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小板变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检测指标 |
7.2 结果 |
7.2.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变化的结果 |
7.2.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PFC)变化的结果 |
7.3 讨论 |
7.3.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清溶血素(HClgm)变化的影响 |
7.3.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PFC)变化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1.3 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测定 |
8.2 结果 |
8.2.1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生产性能变化的结果 |
8.2.2 蛋虫草培养物对鸡蛋蛋品质变化的结果 |
8.2.3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结果 |
8.2.4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变化的结果 |
8.3 讨论 |
8.3.1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8.3.2 蛋虫草培养物对鸡蛋蛋品质的影响 |
8.3.3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8.3.4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抗氧化及促产蛋激素分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1 生产性能指标 |
1.5.2 蛋品质指标 |
1.5.3 血清生化与抗氧化指标 |
1.5.4 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 不同来源腐植酸对蛋鸡血清LH与FSH水平的影响 |
4 结论 |
四、果寡糖对蛋鸡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发酵构树对高峰期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肠道健康和卵泡发育的影响[D]. 王永峰.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饲粮中不同添加成分对鸡蛋品质及其功能成分的影响[D]. 李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 王雅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J]. 周建民,邱凯,张海军,武书庚,王晶,齐广海. 动物营养学报, 2021(07)
- [5]饲粮中添加溶菌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肖再利,谭清甜,陈家烙,Daniel Sindaye,卢亚萍,邓百川. 饲料工业, 2020(19)
- [6]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消化及免疫机能的比较研究[D]. 郭欣.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7]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 张恒硕. 浙江大学, 2020
- [8]腐植酸对产蛋后期蛋鸡正常和热应激温度下生产性能、抗氧化和肠道形态的影响[D]. 鲁鑫涛. 浙江大学, 2020(01)
- [9]蛋虫草培养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D]. 赵庆枫.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腐植酸对蛋鸡产蛋后期产蛋性能、抗氧化及促产蛋激素分泌的影响[J]. 鲁鑫涛,邱家凌,祝家明,周琴,刘兵,余东游. 中国畜牧杂志,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