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eparation of Nano-porous Materials(Ⅰ) by Polymerization of Amphiphile Self-assemblies(论文文献综述)
黄兆慧[1](2021)在《功能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子液晶是指具有热致液晶性质的离子化合物,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组装形成有序结构。相比于传统的由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热致液晶,离子液晶具有合成简单、组分灵活和性质可调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优异的自组装行为,并且通常含有较长的烷基链,因此可以作为离子液晶的柔性部分与不同的刚性基团结合,形成功能各异的离子液晶材料。离子液晶综合了各组分的优点,并且其高度有序的组装结构有利于优化材料的整体性能。目前,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存在种类较少、功能单一的缺点,因此需要探索更多功能基团与表面活性剂构筑离子液晶的可能性。在本论文中,我们以表面活性剂为基本构筑单元之一,通过选择不同的刚性功能基团与之结合,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离子液晶,并对它们的形成条件、组装机理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从介绍自组装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自组装的特点及重要性;系统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种类和自组装性质;总结了液晶尤其是热致液晶和离子液晶的概念、种类、性质和表征方法;综述了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基元、基本性质和功能应用;最后引出了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我们利用四庚基溴化铵((C7H15)4N+Br-)和K7PW11039制备了具有立方相结构的离子液晶[(C7H15)4N]7PW11O39,该离子液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粘度,在多种金属(如铜和铁)表面均具有很强的粘附力。离子液晶[(C7H15)4N]7PW11O39可粘附于金属表面作为防腐蚀涂层用于金属的保护。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在酸性或高盐度的环境中,受涂层保护的金属腐蚀电压增大,腐蚀电流减小,耐腐蚀性增强。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金属表面覆盖离子液晶涂层后,电阻增大,电容减小,证明涂层抑制了金属的腐蚀。由于这种离子液晶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因此有望应用于建筑或文物等金属材料的保护。第三章,我们利用不同链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鸟苷5’-单磷酸二钠(GMP)相互作用,构筑了四种GMP-表面活性剂离子复合物。四种复合物均表现出热致液晶的性质,其中,表面活性剂烷基链较短的复合物形成的是近晶相(SmA)液晶,烷基链较长的形成的是矩形柱状相(Colr)液晶。钾离子的引入可以诱导SmA相或Colr相液晶转变为六角相(Colh)液晶,这主要是由于钾离子诱导复合物形成了 G-四联体所致。液晶相态改变的同时也诱导复合物的手性和荧光性质发生了变化。该体系所构筑的基于生物分子的离子液晶在制备智能发光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第四章,我们选择两种含有不同双键数目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1-十一碳烯-3-甲基咪唑溴(C11VIMBr)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溴(C12VIMBr),分别与MnCl2,GdCl3和HoC13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系列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种类,获得了具有顺磁性或铁磁性的表面活性剂单体。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均表现出热致液晶的性质,液晶的微观结构随磁性反离子和有机阳离子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我们将表面活性剂单体原位聚合,得到了具有纳米微观结构的磁性液晶薄膜,该薄膜能被磁铁吸引并移动,因此为开发磁响应性固体电解质或吸附剂提供了可能。第五章,我们以锰离子Mn(Ⅱ)与卤素形成的配合物为阴离子和发光中心,以不同链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反离子制备了三种荧光磁性离子液晶。随着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增加,离子液晶在室温下的荧光颜色从绿色变为红色再转为黄色。温度的改变也能够引起离子液晶荧光颜色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配合物离子的配位方式随温度发生了转变。荧光颜色的温度响应性具有快速、稳定和可逆的特点,而且在基于锰配合物发光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此外,离子液晶的发光强度表现出湿度和有机气体敏感性。将离子液晶负载于滤纸上可制得荧光滤纸,荧光滤纸完好地保留了离子液晶的荧光性质,可以用作温度指示器、湿度或有机气体传感器。
杜雅静[2](2021)在《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多孔材料因其在环境、能源、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多孔材料领域的难点,也是其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此基于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探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由于其具有支撑性的纳米级立体笼型结构、多官能度、易于进行修饰改性、出色的稳定性等特点,成为制备杂化纳米多孔材料的多功能通用平台。得益于以上优点,基于笼型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材料迅速崛起,成为多孔材料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材料的制备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自由基聚合、Friedel-Crafts反应、Heck反应、硅氢化反应、Click“点击”反应,以及共混、掺杂和呼吸图法等。倍半硅氧烷基多孔材料性能优异,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性能的可调控性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水处理、药物传输、传感、催化、功能涂层等领域。尽管该领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制备方法的高效性、通用性,以及后期材料的可加工性、功能探索和应用拓展等值得进一步研究。系列倍半硅氧烷基多孔聚合物的成功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给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鉴于乙烯基官能团反应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S),作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典型代表,易于制备且极为稳定,无论是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还是作为基本的构筑单体来制备杂化多孔聚合物,均有多种合成方法可供选择。因此,对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多孔材料的制备方式及潜在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可以丰富倍半硅氧烷科学,促进倍半硅氧烷材料的普及和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选择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的合成策略来制备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材料,并进一步研究所制备材料的构效关系和潜在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笼型倍半硅氧烷概念及其性能特点,总结了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二章,发展了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通过三氯化铝(AlCl3)引发阳离子聚合制备多孔聚合物的新方法,这是首次利用阳离子聚合来制备倍半硅氧烷基多孔材料。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聚合过程以及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在比表面积为230~620 m2 g-1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对多孔材料的孔性能的调控。此外,还通过环氧化实现了对所得材料后功能化,并探讨了这些聚合物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最高达0.98 mmol g-1)的应用潜力。第三章,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和1,1,2,3,4,5-六苯基噻咯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成功合成了六苯基噻咯功能化的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材料。所得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144 cm2 g-1,微孔中孔并存的孔径分布,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荧光性能。此外,我们探索了该材料作为荧光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检测领域的应用,该材料对Fe3+、Ru3+和Cu2+表现出快速响应性、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这些结果表明了倍半硅氧烷基杂化荧光多孔材料在金属离子检测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第四章,首次利用梯型结构的硅氧烷单体和笼型结构的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新型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聚合物。所得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可达1273 m2 g-1。该纳米多孔材料对水中染料和金属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对刚果红的吸附容量可达1883 mg g-1,对Pb2+的吸附容量可达301 mg g-1;且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和再生性能,5次循环使用后吸附能力仍然十分优异。第五章,以溴化噻吩或溴苯取代的三嗪单体和八乙烯基倍半硅氧为原料通过Heck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三嗪功能化的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功能多孔材料,所得材料兼具多孔性、可调节的荧光性能、高稳定性和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在不添加氧化剂和pH调节的情况下,该材料对酸性和碱性染料(臧红T、刚果红、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均表现出高效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此外,材料对Pb2+的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324 mg g-1),同时,其可调节的荧光性能也成功应用于硝基芳烃的检测,并表现出较好的检测选择性和灵敏度。这项工作为高活性、无金属的光催化剂以及多功能倍半硅氧烷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其在环境修复、能量转换和传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Eshraga Awad Ahmed Siddig(尚晓冉)[3](2021)在《等离子体选择性刻蚀和接枝聚合制备多功能织物及其耐久性研究》文中指出耐用性多功能纺织品是增长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其技术进步显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多功能纺织品是在特殊环境下可以保护人们免受特殊环境伤害的装备,例如消防员服装、医疗和军用服装等。它需要满足各种情况下的特定要求,如对抗化学品、火灾、水、油、气体和污染物。然而,未经特殊处理的织物无法具有多重功能特性。需要针对不同的用途和需要,发展多功能织物。传统的纺织品湿化学功能化方法由于操作复杂、处理时间长以及使用有毒化合物,存在严重的环境挑战。目前的研究表明,非热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最适合热敏纺织材料处理的环保方法之一。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引入多种化学官能团,可有效改善纺织物的润湿性和粘结力,应用方便。等离子体处理的性能和耐久性取决于基底材料的种类和处理条件。经过O2,Ar,N2处理后,织物表面亲水性一般都得以改善,但是,贮存一段时间后,由于小分子官能团的“老化效应”,其功能性能下降或消失。此外,大多数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反复洗涤,因此,多功能织物的耐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纺织品等离子体处理和功能化的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特别研究了等离子体接枝和选择性刻蚀对耐久性的提升。考虑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使用量大,表面光滑,且与功能性共聚物的粘附力较低,本文针对这两种纤维织物进行了多功能化和耐久性研究。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及环保型防水整理剂C6(6个碳原子短链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接枝和阻燃整理PPTA芳纶织物的表面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变化。采用掺有纳米Ti O2的PET纤维,成功地实现了对PET/Ti O2纤维中有机/无机组分的选择性刻蚀效应,获得了持久疏水性和高效抗菌性PET/Ti O2的织物,并探讨了机理。这种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和选择性蚀刻方法,适合于聚合物织物的功能性整理,极大的提高了其耐久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一、具有持久超憎水憎油表面的材料在自清洁、防沾污、防护服和液体分离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C6是C8(八个CF2基团)氟化化合物的生态替代品,本文研究了芳纶表面C6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AG-E081的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获得了持久憎水憎油的芳纶织物。处理后的芳纶织物具有极高的拒水及拒油性,水接触角接近180°。通过“美国纺织品化学和着色协会”(AATCC)喷水和耐烃性标准测试,所制备的织物憎水憎油性分别达到100°(ISO 5)和4级的水平。此外,10次洗涤循环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接枝的芳纶涂层织物洗涤耐久性显着改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持久的超憎水憎油特性可归因于等离子体的处理对芳纶纤维表面的粗糙和活化作用,引发了C6共聚物更多的吸附和化学接枝。二、通过等离子体诱导磷-氟化合物的接枝聚合反应,获得了同时具备持久阻燃和超疏水双重功能的芳纶织物。芳纶织物首先通过等离子体活化和表面粗糙化处理,然后进行磷-氟化物乳液共聚物表面接枝涂层。当暴露于火焰或水中时,这样的表面会产生双重作用,即膨胀和防水,成功地使涂覆的织物具有阻燃的超疏水双重功能特性。经过10个重复的洗涤周期,所处理涂层的织物没有失去其阻燃性和超疏水性。其焦化长度小于1 cm,没有观察到后燃烧或后发光现象,其静态水接触角在170°以上保持稳定。而未处理的对照样品不具有火焰熄灭特性,破坏长度为10.6厘米,水接触角下降为100°。所有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反应性极性基团与磷和氟元素有相互作用,能量分散谱仪(EDS)光谱和XPS分析表明,P和F的相对原子比增大,从而抑制了可燃性和可湿性。三、通过高效简单的等离子体选择性刻蚀的方法,增加了表面粗糙度,并使纤维基质内部的Ti O2微米/纳米颗粒暴露于表面,一步成功制备了具有抗菌功能性的PET/Ti O2织物。在荧光灯(<830 nm)和紫外线灯(<365 nm)照射下,进行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测试,结果显示,由于暴露于表面的Ti O2相对量的提升,等离子体刻蚀后的PET/Ti O2织物抗菌活性得以提高。EDS和XPS分析表明,O和Ti元素的相对原子比增加。在氙灯和紫外灯照射条件下,抗菌环的半径分别为1到1.35 mm,和1.55到2.61 mm,菌落数减少量从未处理的40%增加到80%。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为医用高分子织物的创新提供了一条可控途径。四、通过射频(13.56 MHz)等离子体处理并进一步接枝涂覆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共聚物C6的PET/Ti O2,显示出高度持久的疏水性和疏油性。经过10次洗涤循环后,改性后的PET/Ti O2织物的水接触角仍然大于170°,喷水等级为80(ISO 3),耐油等级为B(等级4),比未改性C6涂层的PET/Ti O2织物高两个等级。与无机Ti O2相比,有机成分PET更易于蚀刻,这导致纤维表面产生波纹结构并在PET纤维表面上暴露出突出的Ti O2纳米粒子。通过EDS和XPS分析,O和Ti相对原子比显着增加。该结果表明Ti O2的暴露和反应性极性基团如O=C-O在纤维表面上的引入,有助于织物表面与C6接枝反应并改善了洗涤的耐久性。这种涂层处理方法可以提供一种简单、温和的技术,构造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法和选择性刻蚀在芳纶PPTA和涤纶PET/Ti O2上的应用,显着改善了涂层的耐久性,在拒水拒油、阻燃和抗菌的效果方面也有显着的提升。这种方法在不同尺度的纳米/微表面功能化技术中各有独特的优势,将为今后纺织行业的创新科学研究和商业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李柄谕[4](2020)在《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体系的粗粒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组装是指无序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分子、纳米粒子、嵌段共聚物等)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自组装生成的胶束、双层膜、囊泡或其他结构,被广泛用于生物、医药、催化等领域。计算机模拟研究领域中也建立了从量子化学计算到粗粒化模拟方法的贯通策略,用来研究自组装结构及其形成机理。虽然目前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自组装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测量仪器条件有限,单纯利用实验手段还难以解决部分关键问题,例如:1)探究实验条件对制备自组装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影响;2)观测自组装过程中溶剂的动态分布;3)明晰自组装过程中聚集体的形成机理。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组装机理、控制自组装过程、制备自组装结构。在本论文中,我们使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详细分析了聚合物自组装微观结构对混合溶剂相容性的依赖关系,研究了溶液相界面等实验条件对利用聚合物接枝方式构造两面神纳米粒子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两面神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莫尔花纹”的可能性。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1)研究了助溶剂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与机理的影响。在自组装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两种溶剂,一种是选择性溶剂(通常为水),另一种则是可以溶解嵌段共聚物的助溶剂。在之前的一些实验中已经发现,助溶剂的选择对观察到的自组装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论文中,我们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发现助溶剂不只是起到溶解嵌段共聚物的作用,而是会在自组装过程中选择性地分布在共聚物附近并且参与共聚物的自组装。当助溶剂的浓度或种类改变时,助溶剂在共聚物周围“吸附”的效果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最终的自组装结构。另外,当助溶剂浓度发生改变时,嵌段共聚物形成囊泡的机理也会发生改变。在低浓度的助溶剂体系,嵌段共聚物会先形成胶束,然后转变成双层膜,最后膜会弯曲形成囊泡;而在高浓度助溶剂体系中,嵌段共聚物会逐渐聚集成小聚集体,这些小聚集体再进一步聚集直到形成囊泡。在过去的模拟研究中,经常将水和助溶剂平均化为一种溶剂。我们将这种平均化的“单”溶剂体系和使用两种溶剂的体系的自组装过程进行对比,发现如果只使用一种溶剂来代替两种溶剂进行自组装模拟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准确的。(2)研究了溶液相界面等实验条件对利用聚合物接枝方式构造两面神纳米粒子结构的影响。两面神纳米粒子因其特有的两侧化学性质的不对称性,成为了一种典型的自组装构筑基元。“Grafting-from”聚合反应是比较常用的制备两面神纳米粒子的方法。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grafting-from反应模型描述了在油水两相界面处制备两面神纳米粒子的过程,研究了初始条件、反应概率以及界面张力对两面神纳米粒子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使用grafting-from制备两面神纳米粒子时,只有在两相中反应条件高度对称才有可能制备出两侧亲水-疏水体积占比对称的两面神纳米粒子。另外我们还发现,用grafting-from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在两相界面处总会有一个接枝链的混乱区域,在这个区域,纳米粒子表面接枝链大多是共聚物链。增大两相的界面张力有可能会增加混乱区中接枝链序列的混乱程度。利用初始浓度以及反应速率的不对称性,可以很容易地制备一些非对称的两面神纳米粒子。(3)研究了利用两面神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莫尔花纹结构的机理。近几年人们发现,当双层石墨烯发生扭转并形成莫尔花纹时,材料会表现出超导材料的性质。人们还发现这种莫尔花纹可用于信息处理、图像传输等领域。因此制备具有莫尔花纹的结构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目前已知的大部分制备莫尔花纹的方法,皆需精密的仪器或严格的实验条件。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纳米粒子自组装的体系,发现利用两面神纳米粒子在溶液中自组装,可以制备具有莫尔花纹的双层膜结构。模拟结果表明,强疏水的纳米粒子间的相互挤压是引起莫尔花纹出现的主要因素。此外,若想利用纳米粒子自组装得到具有莫尔花纹的结构,须调控好纳米粒子两侧接枝的亲水/疏水链的长度。纳米粒子上接枝的链过长或过短皆会导致莫尔花纹消失。通过在初始体系中加入一种二嵌段共聚物作为双层膜结构的稳定剂,我们发现在高浓度溶液中可以制备出多个具有莫尔花纹的小聚集体结构。
张芬铭[5](2020)在《基于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荧光纳米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分子自组装过程可以制备形貌多样的纳米材料,它的构筑单元多样,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药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其中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最具代表性。相比于传统自组装过程,聚合诱导自组装同时实现了聚合反应和嵌段共聚物的原位自组装过程,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制备组装体纳米材料的方法。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快速发展为制备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嵌段共聚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拥有适用单体范围广、条件温和等优点成为聚合效果最好、研究领域最广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我们使用水相RAFT聚合方法制备了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HPMAA-b-PHPMA,通过聚合诱导自组装过程实现了共聚物的原位自组装,得到组装体纳米材料。我们对组装体形貌与嵌段共聚物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尝试通过亲水质量参数方程对结论进行理论验证。随后我们将香豆素作为荧光染料修饰在链转移剂上,使用这种荧光功能化链转移剂成功制备了带有荧光端基的聚合物链,并得到了带有荧光基团的组装体纳米材料。我们对组装体形貌与其荧光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利用PHPMAA-b-PHPMA组装体的温敏性,对材料的荧光强度进行温度调控。最终我们得到了具有温度响应性的荧光纳米材料。
蒋小林[6](2020)在《嵌段共聚物导向制备芳香胺基介孔聚合物》文中提出多孔聚合物同时拥有多孔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的优势,比如具备贯穿的孔道、大的比表面积、开放的网络结构以及质轻和柔性等特点,从而在能源、催化、柔性光电器件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四-(4-氨基苯)乙烯作为一种新型的芳香胺,拥有独特的π-π共轭结构以及二维拓扑结构,因此,开发四-(4-氨基苯)乙烯基的新型聚合物也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然而,迄今尚缺乏合适的策略实现可控地构建介孔芳香胺基聚合物。本文基于嵌段共聚物共组装,开发适用于芳香胺基介孔聚合物的可控制备策略,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嵌段共聚物导向制备多腔室的介孔共轭聚亚胺纳米球本文首次利用软模板法制备出基于四-(4-氨基苯)乙烯和对苯二甲醛为有机构建单元的介孔聚亚胺。该方法使用单一的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嵌段共聚物为导向模板,其中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和亚胺键的成键条件相兼容,它们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相互吸引,使得PS-b-PAA可以作为制备介孔聚亚胺的结构导向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上述球形胶束导向四-(4-氨基苯)乙烯和对苯二甲醛交联聚合形成聚亚胺。模板去除后,得到高比表面积、单分散和多腔室结构的介孔聚亚胺纳米球。通过此方法克服了有机建筑单元的体积大小及其连接结构的限制,以制备可控介孔结构的多孔聚亚胺材料。同时,此方法解决了胶束形成条件与亚胺键成键条件之间的矛盾,克服了动态亚胺材料的软模板定向合成策略的巨大障碍。考虑到胺类和醛类的广泛来源,这种策略有望为制备具有可控介孔结构的聚亚胺类聚合物材料开辟新途径,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机会。2.一步制备同质核壳的有序介孔聚四-(4-氨基苯)乙烯本文使用单一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PS-b-PEO)为模板,一步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介孔聚合物(聚四-(4-氨基苯)乙烯)。四-(4-氨基苯)乙烯单体加入溶液中,首先自发组装形成有序聚集体,加入氧化剂后被引发聚合,形成结晶的聚四-(4-氨基苯)乙烯。同时,单体在聚合生长的过程中也会被PS-b-PEO导向,从而在上述产生的聚四-(4-氨基苯)乙烯晶体表面继续生长,去除模板后,在其表面被嵌段共聚物导向形成有序的介孔表面壳层。有意思的是,通过改变溶液的组分或含量,可以轻易调控该核壳结构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得到一系列新型的核壳结构聚合物材料。我们首次采用软模板共组装导向策略,基于一种单体,一步制备出同质的结晶性内核和有序介孔壳层的聚合物材料。而且,多孔结晶性聚合物的制备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等苛刻的条件,其有机建筑单元的体积大小及其连接结构限制了聚合物的孔结构,从而限制了多孔结晶性聚合物的应用前景。本章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且通用的多孔结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且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限制,此外,这种方法克服了软模板定向合成多孔结晶性材料的巨大障碍,从而为新型聚合物的结构设计提供新的策略。
黄岩[7](2020)在《实现选择脱除硫化氢与高效提取锂离子的印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记忆效应”智能材料的新手段,所得到的印迹材料能够高效识别、选择分离目标物。分析印迹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发现虽然近年来在环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发展日趋成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以推进其工业化应用的进程。关于常规的分子(离子)印迹材料,存在以下问题:1)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印迹位点对目标物的识别、吸附机理等理论问题;2)在面对复杂的干扰环境,印迹材料对目标物能否保持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3)当前印迹材料的再生方式仍以酸洗或有机溶剂萃取为主,这些常用的再生方法易造成吸附位点的破坏及溶损,也会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等实践问题。此外,在气体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中,由于气体分子自身性质不稳定,在聚合反应体系中不易控制,且溶解度低,不能直接作为模板分子,需要寻找合适的替代模板分子,从而限制了印迹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目前的研究仅涉及到CO2、NO和部分VOCs气体,而工业气体成分复杂多样,如果能开发出新型气体分子印迹聚合物,使其在气体的灵敏检测和高效净化及转化中发挥价值,这对于工业生产和印迹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针对硫化氢污染与硫资源紧缺的现状,结合当前干法脱硫剂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如选择性差、硫容较小、不易再生、以及硫资源的转化与回收等,本文将印迹技术应用于此,开发出能高选择性地捕集硫化氢并实现其资源化转化的硫化氢气体分子印迹材料。这不仅有利于气体净化及有价值资源的回收,也拓宽了印迹技术的应用领域。此外,针对锂资源的市场需求及提取回收的现状,结合当前锂离子印迹材料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几种新型印迹材料,以促进对锂离子的提取与回收,采用新型、绿色的再生方法以避免再生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等方法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分析,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在Keggin结构磷钼酸(H3PMo12O40)中合成PMo12@Zr-MOFs(UiO-66)材料,以此为载体,水分子为硫化氢的替代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和N,N-二甲基苯胺为引发剂,乙腈和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PMo12@UiO-66@H2S-MIPs吸附材料。通过常温动态脱硫实验,考察了构筑硫化氢分子印迹聚合物(H2S-MIPs)相关因素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获得其最佳制备条件:模板分子(H2O):功能单体(AAM):交联剂(EGDMA)的摩尔比为1:4:10,乙腈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聚合反应时间为 24 h。通过 FT-IR、SEM、TEM 和 XRD 对 PMo12@UiO-66@H2S-MIPs进行表征,结果证明H2S-MIPs被成功负载到PMo12@UiO-66的表面,也展现出PMo12@UiO-66@H2S-MIPs 具有核壳结构。与 PMo12@UiO-66(载体)相比,PMo12@UiO-66@H2S-MIPs对硫化氢表现出更佳的去除能力,吸附量可达到24.05 mg/g。发现水蒸汽对PMo12@UiO-66@H2S-MIPs脱除硫化氢有促进作用,在C02的干扰下,该材料仍能保持对硫化氢高效吸附的状态,且硫化氢吸附量没有降低,表现出优异的H2S/C02选择分离性能。对于吸附后的PMo12@UiO-66@H2S-MIPs,选用180℃空气吹扫和常温臭氧处理对其进行再生,重复6次再生利用实验,其对硫化氢的吸附量仅降低了 11.5%。利用XPS和TGA对吸附前后的PMo12@UiO-66@H2S-MI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后有硫单质的生成,说明硫化氢被成功转化成了硫资源,实现了硫化氢的资源化转化。对比PMo12@UiO-66@H2S-MIPs、PMo12@UiO-66 和 UiO-66@H2S-MIPs 的脱硫性能,并借助FT-IR、BET分析、XRD、XPS、ESR、TGA等表征手段,推断出PMo12@UiO-66@H2S-MIPs的选择脱硫机理为:硫化氢先被H2S-MIPs选择吸附,继而通过UiO-66的孔道扩散到吸附剂内部,然后在PMo12的氧化还原作用下,Mo6+被还原为Mo5+,硫化氢被氧化为单质硫,从而实现硫化氢的选择去除及资源化转化;使用后的吸附剂经180℃空气吹扫和常温臭氧处理,将Mo5+再氧化成Mo6+,实现其有效再生。因此,PMo12@UiO-66@H2S-MIPs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再生及重复利用性,能有效摆脱干扰成分,有望应用于低浓度精细脱硫及硫磺回收的工业领域中。二、基于盐酸纯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别以二苯并14冠4(DB14C4)和α-甲基丙烯酸(α-MAA)为螯合剂和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合成出锂离子印迹聚合物(IIPs)。通过FT-IR、SEM及BET对IIP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被负载到了 MWCNTs的表面,即IIPs被成功合成。考察温度及pH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在25℃、pH为6.0时,IIPs对锂离子吸附效果最佳,其最大吸附量为1362.56 μmol/g。通过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发现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更符合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IIPs的表面均匀,应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以Na+、K+、Cu2+和Zn2+为干扰离子,研究IIPs的选择吸附性能,发现在复杂的吸附环境中仍能保持对锂离子的吸附优势,证明IIPs具有理想的选择吸附性能。选用1mol/L硝酸对吸附饱和的IIPs进行再生处理,重复10次吸附脱附实验后,锂离子吸附量仅下降了 10.3%,说明IIPs易再生且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三、为获得廉价高效的印迹吸附剂,选用建材级蛭石为原料,结合硝酸蒸汽和超声波对其进行预处理,再以此为载体,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合成出廉价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IIPs)和非离子印迹聚合物(NIPs1和NIPs2)。考察硝酸蒸汽处理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佳处理时间为6 h。通过研究IIPs主要构筑元素的添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出IIPs的最优合成条件:模板分子(LiNO3)、功能单体(α-MAA)和交联剂(EGDMA)的摩尔比为1:5:20,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2。通过BET、FT-IR、SEM及XRD手段对所制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蒸汽和超声波联合处理可以提高蛭石的比表面积、剥离其片层结构,也证明在蛭石表面成功负载上了印迹聚合物而得到IIPs。在pH为7.0、温度为25℃的条件下,IIPs表现出最佳的吸附性能,其最佳吸附容量为2852.61μmol/g。根据锂离子吸附量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实验结果,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且能够自发进行。从吸附等温拟合结果来看,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IIPs的吸附行为,说明IIPs具有均匀的表面,应该为单分子层吸附模式。在Na+、K+和Mg2+干扰的情况下,相比于NIPs1和NIPs2,IIPs对锂离子的选择吸附能力更高。采用硝酸洗涤的方式对吸附饱和的IIPs进行再生处理,并考察其重复利用性能,发现经10次循环利用实验,吸附量仅下降13.1%,表明IIPs有稳定的吸附性能。四、在前期研究中,锂离子印迹聚合物均以酸洗的方式来实现再生利用,这种再生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化学药剂,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洗脱废液。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绿色、易操作的再生方法,即通过光照来实现材料的再生。为此,设计了一种光敏型锂离子印迹聚合物(P-IIPs),以偶氮苯衍生物和DB14C4为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印迹技术在M-C3N4表面进行交联聚合反应而制得。利用FT-IR、BET、SEM、TEM及XRD等对所制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说明P-IIPs被成功合成。考察P-IIPs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的光控性能,发现紫外光照射促进P-IIPs解吸锂离子,而可见光照射有利于P-IIPs吸附锂离子,在紫外-可见光重复交替照射过程中,P-IIPs表现出交替解吸与吸附锂离子的行为,说明P-IIPs有光控性能。动力学结果表明,P-IIPs在可见光照射下比黑暗条件下的吸附速率更快,并且可见光下的吸附量明显优于黑暗条件下,进一步证明可见光能促进P-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此外,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P-IIPs对锂离子的吸附过程,说明该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通过考察温度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大,50℃为最佳吸附温度,并且在50℃下,P-IIPs在可见光照射下比黑暗条件下对锂离子的吸附效果更好,说明热效应和可见光对P-IIPs吸附锂离子起到了协同促进作用。考察P-IIPs的吸附性能发现,在常温条件下,其吸附量可达到3280.5μmol/g,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通过测试选择性能发现,P-IIPs在Na+、K+和Mg2+存在的情况下能保持对锂离子的吸附优势,证明了其优异的选择吸附性。采用紫外光照射和超声波联合的方式对P-IIPs的再生性能进行探究,发现吸附饱和的P-IIPs的解吸量能达到90%,经5次重复利用,吸附量有轻微的降低。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P-IIPs的选择吸附机理为:一方面,DB14C4具有与Li+离子直径相匹配的空腔,且附带有四个氧原子,从而使Li+可以进入其空腔内部,并与其中的氧结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另一方面,偶氮苯类物质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有光致异构现象,能进行可逆的顺式和反式异构体转化;因此,基于DB14C4和偶氮苯衍生物的P-IIPs对锂离子具有选择性能、光控吸附与解吸性能。
余虎力[8](2020)在《以纤维素为手性源构筑新型手性功能材料》文中研究表明手性是自然界神奇的属性之一,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手性可以巧妙地与功能性材料结合,应用于不对称催化、手性拆分、圆偏振光等领域,在生物材料、光电器件、智能材料领域也展现出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利用手性小分子作为手性源是制备手性材料中常见的策略,但手性小分子资源有限、价格贵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性材料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利用自然界中资源丰富的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纤维素作为手性源,有望解决手性小分子所面临的局限性。受益于纳米技术的发展,如DNA折纸术,de novo组装等,近年来基于DNA和蛋白质(或多肽)的手性材料得到迅速发展。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大分子,手性层次多样,利用纤维素作为手性源,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目前基于纤维素的手性材料研究十分有限,主要应用于手性色谱柱上,对其多层次手性的利用还有待深入开发。通过酸解纤维素原材料,可以得到纤维素纳米晶(CNCs)。CNCs为一维晶体棒状结构,具有三个层次的手性:分子组成单元葡萄糖中的碳手性(第一层次),纳米棒的螺旋扭曲结构(第二层次),纳米棒组装形成的胆甾相液晶结构(第三层次)。为推动纳米纤维素手性材料的发展,拓宽基于纤维素手性材料的应用范围,本论文对纤维素纳米晶三个层次手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不同层次手性的利用新方法。同时,将纤维素的手性与非手性物质如取代聚炔、半导体CuO相结合,制备了形貌与结构不同的新型手性功能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纤维素纳米晶(CNCs)的第三层次手性,制备了一种圆偏振荧光可调节的刺激响应复合膜。通过带正电的丹磺酰氯侧基荧光聚炔(PM1)与表面带负电的CNCs共组装,制备了 PM1/CNCs复合膜。通过SEM、CD和UV的表征,证明复合膜具备胆甾相液晶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试知,复合膜在HCl和NH3气体的调节下,荧光可逆的猝灭与产生,并可控制与NH3作用时间,调节荧光强度,这主要是由于丹磺酰氯侧基对酸碱具有敏感性。通过不同水含量的调节,复合膜的颜色可以从无色,到蓝色、绿色、黄色、红色较均一的变化,并且过程可逆,重复性好,通过CD、UV、SEM等测试证明主要是由于CNCs吸水后,膜中手性液晶结构的螺距对应变化引起。最终,通过酸碱和水含量的控制,可以对复合膜发射的CPL的强度和波长同时进行可逆调控。(2)利用CNCs的第二层次手性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光学活性的纳米花。通过铜氨离子与CNCs表面螺旋分布羟基的络合作用,在碱性与加热(40℃)条件下,使铜氨离子在原位转变为CuO。CuO以棒状CNCs为生长模板,最终形成复合纳米花结构。通过SEM、高分辨TEM、AFM等观察到呈放射状的纳米棒组成纳米花的花瓣,纳米棒具有右手螺旋结构,由尺寸更小的纳米纤维排列形成。通过煅烧除掉CNCs后,得到了仍保持有纳米花状结构的CuO粒子,纳米花瓣为右旋纳米棒。通过CD测试表明,CuO/CNCs复合纳米花和CuO纳米花都具有光学活性。利用两种纳米花的光学活性高比表面积,对苏氨酸对映体进行诱导结晶实验,实现了对苏氨酸对映体的有效分离。(3)利用CNCs的第一层次手性诱导制备了光学活性聚合物微球。利用CNCs作为悬浮聚合的稳定剂,非手性炔单体在液滴中聚合,成功制备了聚合物微球,但CD证明微球无光学活性。然后,利用含碳碳三键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在CNCs表面接上了炔基,利用炔基化的CNCs与非手性炔单体共聚,CD谱图中在与聚合物UV吸收对应的位置产生正向CD信号,证明炔基化CNCs的手性成功传递给了非手性聚炔。随后在悬浮聚合中,利用炔基化CNCs作稳定剂,成功制备聚合物微球。通过SEM观察到,炔基化CNCs以单分散态分布在微球的表面与内部,部分炔基化CNCs被聚合物完全包埋,说明微球中有炔基化CNCs参与了共聚。进一步对微球进行了 CD和UV-vis吸收谱图测试,证实微球具有光学活性,进一步证明炔基化CNCs的手性向非手性聚炔传递成功。(4)利用上部分(3)中建立的手性诱导方法,将CNCs替换为了羧甲基纤维素(CMC)。通过酰胺化反应,成功在CMC上接上了炔基。利用未改性CMC制备的非手性聚炔微球,无光学活性。然后通过炔基化的CMC作为悬浮聚合的稳定剂,制备了聚合物粒子。炔基化CMC溶液粘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少,说明CMC分子沿着剪切力方向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取向。在悬浮聚合的过程中,通过将搅拌速率从200 rpm增加到350 rpm,得到的聚合物微粒从球形转变为纺锤形,进一步增加速率到600 rpm,纺锤形粒子尺寸明显减小。通过SEM对粒子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在3个转速下所生成的聚合物微粒都由5-10 μm的小球组装形成,相邻小球间形成孔隙,并且小球由纤维结构组成,证明聚合物微粒具有多层次结构。通过CD和UV-vis吸收谱图测试,证实球形和纺锤形微粒都具有光学活性,同时证明炔基化CMC的手性向非手性聚炔成功传递。利用具有光学活性的球形和纺锤形微粒对手性药物进行选择性释放,实现了手性药物的有效拆分。
SAJID UR REHMAN[9](2020)在《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的合成及其复合物在微波吸收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与常规材料相比,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可以说是一类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它含有咪唑化物连接基和金属离子以及类似铝硅酸盐沸石的结构。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ZIF产生了兴趣,其固有的多孔特性以及出色的化学性质和可控的结构特征导致在气体吸附,分子传感,能量存储设备,光电,催化,生物医学,药物负载,磁性能以及电磁屏蔽和隐身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ZIF基材料可作为出色的模板,用于生产多孔碳和相关的纳米结构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均匀的孔,平衡的金属/有机比以及相对于其骨架而言可控的结构。近年来,人们在这一快速发展领域中专注于先进的合成方法以及有吸引力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研究ZIFs的制备,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以及ZIFs的应用。研究了 ZIFs的合成方法,形貌,结构性质,详细讨论了磁性,声子限制,超级电容,电子极化,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本文的研究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异质结构的TiO2/C/Co纳米材料是由碳化的沸石咪唑酸盐(ZIF-67)多孔骨架衍生而来,获得了包覆有TiO2的均匀纳米球结构,显示出了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迄今为止,在传统层面尚未在文献中研究受限系统内声子在微波吸收方面的相互作用,在这里,我们证明了声子限制对阻抗匹配改善的重要性,除了复合材料中不同电介质(TiO2/C,C/Co)处的多个界面介电弛豫。由于特制的声子限制和多种界面介电弛豫,因此合成后的(Ti02/C/Co)复合材料在5 GHz的吸波频率带宽下具有-42 dB的最大反射损耗(Reflection Loss)。这项工作解释了在具有多个接口的密闭系统中电磁屏蔽可以辅助设计用于微波屏蔽的先进材料的可能机制。(2)由于高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污染,电磁吸附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我们制备的具有聚吡咯(PPy)的碳化ZIF-67(CZIF)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明显增强的电磁波吸收性能。CZIF-PPy纳米复合材料是通过溶剂热和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CZIF-PPy纳米复合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反射损耗(Reflection Loss)值,它自身增强的表面性能,磁介电界面极化和涡流损耗的性质对于实现更高的反射损耗和更宽的吸收带宽起着重要作用。这项工作解释了磁介电接口的重要性,并设计了更高级的混合电磁屏蔽系统。(3)通过湿化学法制备了 ZIF-67之类的条带,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将PPy沉积在其表面上,命名为SZIF-67@PPy。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观察制备的样品的结构和形态。此外,将制备的样品(PPy,SZIF-67和SZIF-67@PPy)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活性材料,与PPy和SZIF-67相比,复合材料SZIF-67@PPy具有增强的电化学性能,高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SZIF-67@PPy可以成为下一代高性能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4)通过“一锅”溶剂热和聚合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具有聚苯胺(PANI)复合物的三维(3D)ZnO微球。所获得的微球具有4 μm至7 μm均匀的直径。这些微球体位于PANI聚合物的内部垫层中,具有出色的微波吸收性能。ZnO微球与PANI的复合物增加了复数磁导率并增强了介电损耗导致了复合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提升。尽管本文中ZnO与PANI的复合材料通过介电损耗使微波消散,但与大多数报道的基于PANI的复合材料相比,它们的性能令人赞叹。形态,结构和光谱特性已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ZnO@PANI的最大反射损耗值在14 GHz时达到-41 dB,厚度为3.5 mm,优于先前报道的PANI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物。(5)通过溶剂热合成制备了具有异质结结构的海星状C/CoNiO2,并进一步进行了蚀刻。由于局部电子极化和显着的磁损耗,具有海星状形态的C/CoNiO2异质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电磁衰减和反射损耗。这种奇异性使轻质C/CoNiO2成为具有宽频带和强吸收性的出色微波吸收剂。这些发现提供了对由于电子极化引起的微波吸收的可能机理的新见解,并证明了提高微波吸收性能对于未来应用的重要性。
蔡亚辉[10](2020)在《超湿润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乳化含油污水分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频繁的石油泄漏,而这些污水中往往含有稳定且粒径较小(一般小于20 μm)的油水乳液,因此乳化含油污水是最难处理的污水问题。膜分离技术可以根据分子大小,形状,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参数的变化来区分分子,使能源输出最小化,同时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清洁环保,高效经济,可以循环使用,使其在分离方面成为最佳选择。目前,通过对膜材料进行超湿润性改性和孔径调节,使其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处理油化污水的研究热点。然而,大量的研究报告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如何实现膜材料的多功能性(如同时具有破乳和分离性能);2、如何实现智能化分离(如pH可控的亲水/疏水相互转换);3、如何提高膜表面功能层的耐久性和膜材料抗拉伸性能;4、如何解决膜表面易受有机溶剂和油污染问题,因此制备高稳定性、优异分离性能和抗油污染的多功能膜对油化污水的处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基于以上问题,通过简单可行的方法对多孔基底材料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优异分离性能和多功能的复合膜,用于稳定的乳化含油污水处理。即以多孔材料钢网、静电纺丝膜、氧化铝膜、无纺布和混合纤维素膜为基底,然后对其表面修饰聚合物(聚二乙烯基苯、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和分枝状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小分子(1H,1H,2H,2H-全氟十七烷三甲基氧硅烷和全氟辛基硅烷),有机物和无机物(锌系列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坡缕石和氮化碳/碳酸氧铋异质结)使其具有超湿润性和合适的孔径,从而实现稳定乳化含油污水的分离。通过改性不仅使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超湿润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复合膜的耐用性、可重复使用性,更重要的是赋予其特殊的功能如自修复和自清洁性能,从而使制备功能膜材料在油化污水处理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工作展开:(1)通过简单表面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聚二乙烯基苯(PDVB)修饰的钢网和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修饰的钢网,使之结合从而得到具有破乳功能和分离功能的双功能膜,用于稳定的油包水乳液分离。通过简单的表面聚合方法在钢网修饰PDVB,使其获得超疏水的特性,在钢网上修饰PDMAEMA,使其获得破乳的功能,同时由于聚合物的修饰在钢网的表面形成了微观的粗糙表面,进一步增强其湿润性,然后将两个不同功能的钢网相结合,从而制备出同时具有破乳和分离功能的复合膜。制备的双功能膜对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乳液展示出优异的分离效果,对于各种各样油包水乳液的分离效率均在99%以上,更重要的是,多次分离循环后仍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高于99%)。(2)为了能够在同一个膜上实现对水包油乳液有效地破乳且快速分离,我们通过蒸汽扩散法和表面聚合法制备了双功能仿生Janus膜,用于水包油乳液的分离。我们首先通过蒸汽扩散的方法将全氟辛基硅烷(POTS)修饰在无纺织物的一面,然后在膜的另一面通过表面聚合的方法修饰PDMAEMA,从而得到具有双功能的仿生Janus膜。这种方法制备的仿生Janus膜不仅节约原材料,而且还能提高通量,同时使其在分离过程中便于操作,更重要的是对油水乳液展示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对于乳化剂的稳定水包油乳液分离效率在99.98%以上,同时具有很高的通量高达1.53×103Lm-2h-1。(3)以上功能膜材料只能单一的分离油包水乳液或者水包油乳液,为了获得既能用于分离水包油乳液也能用于分离油包水乳液的功能膜材料,我们将在空气中展示出双亲性的聚丙烯腈(PAN)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具有疏水性的ZIF-8晶体进行混纺制备出具有特殊湿润性的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的复合膜。由于单独PAN膜在水下对油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并且在油下也会对水具有一定的黏附性,达不到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的特性,会极大的降低其分离性能。而具有疏水性的ZIF-8的加入不仅能改善其湿润性即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性,同时由于ZIF-8的存在,使制备的复合膜具有微观的粗糙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湿润性,从而展示出优异的分离性能,不管是稳定的水包油乳液还是油包水乳液。对两种类型的乳液的分离效率均在99.95%以上,同样的具有很高的通量均在900Lm-2h-1以上。更重要的是,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优异重复使用性,经过多次循环后分离效率仍在99.9%以上。(4)为了使膜分离材料智能化,制备了 pH可控的亲水/疏水可相互转换的智能复合膜用于油水乳液的分离,我们对pH响应的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展开了研究。众所周知的是,膜表面污染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通过改变膜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膜表面的污染。鉴于此,我们制备了 pH响应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PS-b-P4VP)修饰的氧化铝膜,pH为大于7时展示出疏水性,而pH小于7时展示出亲水性的智能化性能。同时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的沉积可以增加膜表面的粗糙度。结合膜的亲水或疏水性和粗糙的结构能有效分离水包油乳液或油包水乳液。分离效率高达99.98%,同时还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多次循环后仍保持优异的分离性能。因此智能膜的制备,为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了新思路。(5)为了提高膜的耐用性和机械性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优势,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多功能膜材料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潜力的选择。根据其自修复的功能不同,我们制备了两种不同的自修复膜材料即功能层的自修复和破裂处的自修复,是根据其破坏方式不同,即化学破坏和物理破坏。针对化学破坏,我们制备了 1H,1H,2H,2H-全氟十七烷三甲基氧硅烷(FAS)和Zonyl(?)321修饰的ZIF-90复合膜,当表面的功能层(超疏水特性)被氧气等离子破坏后,经过加热处理又可获得其超疏水的特性。经过100次氧气等离子破坏/加热处理循环和200次洗涤仍具有超高的水的接触角160°以上,且表面没有变化。针对物理破坏,我们制备了分枝状的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b-PEI/PAA)修饰的PAN膜,当制备的复合膜断裂或者具有很深的划痕后,在水存在的条件下破损处可以迅速地重新结合在一起,且对不同的油水乳液分离效率仍在99.9%以上。因此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复合物膜用于油化污水处理时,不仅能提高膜材料的耐久性和机械性能,而且还为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6)膜分离材料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特别时乳化剂稳定的乳液,当膜具有很高通量时,极易受到油或有机溶剂的污染,膜的分离性能(分离效率和通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这严重影响膜的长期稳定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制备可见光驱动下具有自清洁性能的二维(2D)异质结氧化石墨烯/坡缕石/氮化碳@碳酸氧铋(GO/PG/CN@BOC)膜,用于稳定的水包油乳液分离;对不同的有水乳液分离效率均在99.95%以上,且具有优异的通量恢复率(达到99.8%)。复合膜中由于坡缕石和异质结结构的存在,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氧化石墨烯和异质结的层间距,而且还可以提高分离通量;同时由于坡缕石的存在可以避免膜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存在导致层间距减少,从而可以保持通量的恒定。因此制备的2D异质结膜为水处理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Preparation of Nano-porous Materials(Ⅰ) by Polymerization of Amphiphile Self-assembl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paration of Nano-porous Materials(Ⅰ) by Polymerization of Amphiphile Self-assemblies(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组装概述 |
1.2 表面活性剂 |
1.2.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与分类 |
1.2.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1.2.3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结构 |
1.3 液晶 |
1.3.1 液晶的定义 |
1.3.2 液晶的分类 |
1.3.2.1 溶致液晶 |
1.3.2.2 热致液晶 |
1.3.2.2.1 向列相热致液晶 |
1.3.2.2.2 近晶相热致液晶 |
1.3.2.2.3 柱状相热致液晶 |
1.3.2.2.4 立方相热致液晶 |
1.3.3 液晶的表征手段 |
1.3.3.1 偏光显微镜 |
1.3.3.2 小角X射线散射 |
1.3.3.3 其它表征手段 |
1.4 离子液晶 |
1.4.1 离子液晶的定义与性质 |
1.4.2 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
1.4.2.1 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
1.4.2.2 多金属氧酸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
1.4.2.3 生物分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
1.4.2.4 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
1.5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多金属氧酸盐离子液晶的构筑及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POM-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 |
2.2.3 表征方法 |
2.2.4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FF-TEM)表征 |
2.2.5 流变学测试 |
2.2.6 粘附力测试 |
2.2.7 酸性环境中金属的防腐蚀测试 |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2.9 极化曲线测试 |
2.2.10 电化学阻抗(EIS)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POMs的离子液晶的制备与表征 |
2.3.2 离子液晶的微观结构 |
2.3.3 离子液晶的形成机理 |
2.3.4 离子液晶的流变性质 |
2.3.5 离子液晶的防腐蚀性能 |
2.3.6 极化曲线和EIS测试 |
2.3.7 等效电路 |
2.3.8 防腐蚀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鸟苷磷酸盐复合物热致液晶的构筑与结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GMP-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 |
3.2.3 GMP-表面活性剂-K~+复合物的制备 |
3.2.4 表征方法 |
3.2.5 小角和广角X射线散射(SAXS,WAXS)测试 |
3.2.6 流变学测试 |
3.2.7 圆二色光谱(CD)表征 |
3.2.8 荧光光谱测试 |
3.2.9 分子长度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MP-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3.3.2 热致液晶性质 |
3.3.3 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相转变温度 |
3.3.4 流变学性质 |
3.3.5 K~+诱导液晶相态转变 |
3.3.6 热致液晶的相转变机理 |
3.3.7 手性和荧光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热致液晶行为与磁性液晶薄膜的构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C_(11)VIMBr的制备 |
4.2.3 可聚合磁性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
4.2.4 表面张力测试 |
4.2.5 电导率测试 |
4.2.6 流变学测试 |
4.2.7 磁性液晶薄膜的制备 |
4.2.8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
4.2.9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表征 |
4.3.2 表面活性 |
4.3.3 热致液晶行为 |
4.3.4 热致液晶的粘度 |
4.3.5 磁性液晶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温度、湿度和有机气体多重刺激响应性的荧光磁性离子液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C_8VIM]Br的合成 |
5.2.3 荧光磁性离子液晶的制备 |
5.2.4 荧光试纸的制备 |
5.2.5 不同湿度环境中荧光光谱的测试 |
5.2.6 不同有机气体中荧光光谱的测试 |
5.2.7 乙醇-水混合气体中荧光光谱的测定 |
5.2.8 荧光磁性离子液晶的聚合 |
5.2.9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
5.2.10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液晶的形成与表征 |
5.3.2 离子液晶的磁性 |
5.3.3 离子液晶的荧光性质 |
5.3.4 温度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
5.3.5 温度诱导荧光颜色转变的机理 |
5.3.6 温度诱导荧光颜色转变的应用 |
5.3.7 湿度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
5.3.8 有机气体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
5.3.9 乙醇-水混合气体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倍半硅氧烷及其杂化高分子 |
1.2 OVS基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 |
1.2.1 自由基聚合 |
1.2.2 Friedel-Crafts反应 |
1.2.3 Heck反应 |
1.2.4 点击反应 |
1.2.5 基于OVS衍生物的多孔聚合物 |
1.3 SQs基多孔聚合物的应用 |
1.3.1 吸附 |
1.3.2 检测 |
1.3.3 催化 |
1.3.4 其他应用 |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阳离子聚合制备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聚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2.2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2.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2.2.4 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2.2.5 多孔聚合物CHPPs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时间对OVS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
2.3.2 溶剂对OVS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对OVS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
2.3.4 CHPP的后功能化 |
2.3.5 CHPPs的CO_2吸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六苯基噻咯功能化的倍半硅氧烷基杂化荧光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3.2.2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3.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3.2.4 多孔聚合物SHHPPs的合成 |
3.2.5 金属离子检测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合成及结构表征 |
3.3.2 热稳定性和形貌分析 |
3.3.3 荧光性能 |
3.3.4 孔性能分析 |
3.3.5 CO_2吸附 |
3.3.6 金属离子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梯形和笼形倍半硅氧烷的杂化纳米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4.2.3 多孔聚合物LCHPPs的合成 |
4.2.4 LCHPPs的吸附实验 |
4.2.5 LCHPPs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及表征 |
4.3.2 LCHPPs的染料吸附 |
4.3.3 金属离子吸附 |
4.3.4 LCHPPs的循环利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三嗪功能化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功能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5.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5.2.3 多孔聚合物TSHPPs的合成 |
5.2.4 光降解实验 |
5.2.5 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 |
5.2.6 硝基芳烃的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制备及结构表征 |
5.3.2 TSHPPs的形貌和热稳定性 |
5.3.3 光学性质 |
5.3.4 TSHPPs光催化降解染料 |
5.3.5 金属离子吸附 |
5.3.6 硝基芳香化合物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等离子体选择性刻蚀和接枝聚合制备多功能织物及其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 |
1 CHAPTER 1.INTRODU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
1.0 INTRODUCTION |
1.1. PLASMA TECHNOLOGY |
1.1.1. Thermal and nonthermal plasma |
1.1.2.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
1.1.3. Low-pressure plasma |
1.2.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extiles |
1.2.1. Etching and exposing |
1.2.2. Oxidization and reduction |
1.2.3. Grafting and crosslinnking |
1.2.4. Plas ma poly merization |
1.3. WASHING DURABILITY AND APPLICATIONS |
1.3.1. Water and oil repellency |
1.3.2. Flam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
1.3.3.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1.4. PROBLEM STATEMENT AND CHALLENGES |
1.5. OBJECTIVE AND INNOVATION POINTS |
1.6. METHOD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 OFTHE DISSERTATION |
1.7. REFERENCE |
2 CHAPTER 2. PLASMA-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N THE SURFACE OFARAMID FABRICS WITH IMPROVED OM NIPHOBICITY AND WASHING DURABILITY |
Chapter briefs |
2.1 INTRODUCTION |
2.2 Experimental |
2.2.1 Materials |
2.2.2 Plas ma surface activation parameters |
2.2.3 Fluorination of the aramid fabric |
2.2.4 Washing durability test |
2.2.5 Water and oil repellency testing |
2.2.6 Fabric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
2.3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2.3.1 Surface morphology |
2.3.2 Surface chemical structure |
2.3.3 Surface chemical composition |
2.3.4 Water and oil repellency performance |
2.4 CHAPTER SUMMARY |
2.5 REFERENCES |
3 CHAPTER 3. DURABLE FLAME RESISTANT AND ULTRA-HYDROPHOBIC ARAMIDFABRICS VIA PLASMA-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
Chapter briefs |
3.1 INTRODUCTION |
3.2 EXPERIMENTAL |
3.2.1 Materials |
3.2.2 Plas ma surface modifications |
3.2.3 Phosphorus-fluoride coatings |
3.2.4 Coating durability |
3.2.5 Fabric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
3.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3.1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
3.3.2 Phosphorus-fluoride graft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
3.3.3 Durable flame-resistant ultra-hydrophobic performance |
3.4 CHAPTER SUMMARY |
3.5 REFERENCES |
4 CHAPTER 4. ANTIBACTERIAL THROUGH PLASMA EXPOSING TITANIUMNANOPARTICLES ON DELUSTERED PET/TIO2 FABRIC SURFACES |
Chapter briefs |
4.1 INTRODUCTION |
4.2 EXPERIMENTAL |
4.2.1 Materials |
4.2.2 Plas ma surface treatment |
4.2.3 Antibacterial preparations |
4.2.4 Fabric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3.1 The plasma-exposed TiO_2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
4.3.2 Plasma-exposed TiO_2 chemical reactions analysis |
4.3.3 The efficiency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4.4 CHAPTER SUMMARY |
4.5 REFERENCES |
5 CHAPTER 5. PLASMA EXPOSED TIO_2 NANOPARTICLES ON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MATRIX SURFAC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DURABLEHYDROPHOBIC COATING |
Chapter briefs |
5.1 INTRODUCTION |
5.2 EXPERIMENTAL |
5.2.1 Materials |
5.2.2 Coating and durability of PET[TiO_2] and PET[TiO_2]~E fabrics |
5.2.3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ET [TiO_2] and PET[TiO_2]~E fabrics |
5.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3.1 Fabrication mechanis mof plasma-exposed TiO_2 Nanoparticles |
5.3.2 Influence of plasma-exposed PET [TiO_2]~E Fabrics |
5.3.3 Fluorine reactions on plasma Exposed PET[TiO_2]~E Fabrics |
5.3.4 Hydrophobicity analysis of plasma exposing PET[TiO_2]~E fabrics |
5.4 CHAPTER SUMMARY |
5.5 REFERENCES |
6 CHAPTER 6. CON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6.1 CONCLUSIONS |
6.2 FUTURE WORK AND RECOMMENDATIONS |
LIST OF PUBLICATIONS |
(4)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体系的粗粒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 |
1.1.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
1.1.2 两面神纳米粒子自组装 |
1.2 表面接枝聚合反应 |
1.3 莫尔花纹 |
1.4 计算机模拟概述 |
1.4.1 计算机模拟的发展 |
1.4.2 GPU在计算机模拟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拟方法 |
2.1 DPD模拟方法简介 |
2.1.1 DPD基本原理 |
2.1.2 积分算法 |
2.1.3 DPD方法中的涨落耗散定理 |
2.1.4 DPD参数α与 Flory-Huggins理论参数χ的对应 |
2.1.5 通过实验溶度参数计算DPD参数 |
2.2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3 系综 |
第3章 助溶剂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3.1 引言 |
3.2 模型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利用“grafting-from”方法制备两面神纳米粒子的微观特征 |
4.1 引言 |
4.2 模型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利用两面神纳米粒子自组装自发形成莫尔花纹结构 |
5.1 引言 |
5.2 模型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荧光纳米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1.1.1 活性聚合的发展 |
1.1.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 |
1.1.3 RAFT试剂的选择及改性 |
1.2 聚合诱导自组装 |
1.2.1 自组装概述 |
1.2.2 传统自组装 |
1.2.3 聚合诱导自组装 |
1.2.4 聚合诱导自组装研究进展 |
1.3 荧光材料 |
1.3.1 荧光机理 |
1.3.2 荧光材料发展 |
1.3.3 荧光材料的应用 |
1.3.4 响应性荧光材料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RAFT聚合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组装体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链转移剂4-氰基-4(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戊酸(4-Cyano-4-(dodecylsulfanylthiocarbonyl)sulfanyl pentanoic acid,CDTPA)的合成 |
2.2.3 亲水性单体(N-2甲基丙烯酰胺)羟丙酯(HPMAA)的合成 |
2.2.4 大分子链转移剂聚(N-2甲基丙烯酰胺)羟丙酯(PHPMAA)的合成 |
2.2.5 各种形貌的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6 仪器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亲水性单体(N-2甲基丙烯酰胺)羟丙酯的合成 |
2.3.2 大分子链转移剂聚(N-2甲基丙烯酰胺)羟丙酯(PHPMAA)的合成 |
2.3.3 各种形貌的纳米材料的制备 |
2.3.4 组装体形貌转变的研究与论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荧光纳米材料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香豆素荧光功能化的链转移剂的合成 |
3.2.3 荧光功能化大分子链转移剂(PHPMAA)的合成 |
3.2.4 荧光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制备 |
3.2.5 仪器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功能化链转移剂coumarin-CDTPA的合成 |
3.3.2 荧光功能化大分子链转移剂(PHPMAA)的合成 |
3.3.3 荧光功能化组装体纳米材料的合成 |
3.3.4 荧光纳米材料的荧光特性研究 |
3.3.5 荧光纳米材料的温度响应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嵌段共聚物导向制备芳香胺基介孔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嵌段共聚物 |
1.2.1 嵌段共聚物的分类 |
1.2.2 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 |
1.2.3 嵌段共聚物的应用 |
1.3 共轭聚合物 |
1.3.1 共轭聚合物的合成 |
1.3.2 共轭聚合物的应用 |
1.4 多孔有机材料 |
1.4.1 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分类 |
1.4.2 多孔材料的制备 |
1.4.3 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思路 |
1.5.1 选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嵌段共聚物导向制备多腔室的介孔共轭聚亚胺纳米球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表征 |
2.2.4 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2.2.5 嵌段共聚物的表征 |
2.2.6 球形介孔聚亚胺的制备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球形介孔聚亚胺的合成策略 |
2.3.2 球形介孔聚亚胺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步制备同质核壳的有序介孔聚四-(4-氨基苯)乙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表征 |
3.2.4 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3.2.5 嵌段共聚物的表征 |
3.2.6 同质核壳的有序介孔聚四-(4-氨基苯)乙烯的制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同质核壳的有序介孔聚四-(4-氨基苯)乙烯的合成策略 |
3.3.2 同质核壳的有序介孔聚四-(4-氨基苯)乙烯的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实现选择脱除硫化氢与高效提取锂离子的印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迹技术简介 |
1.1.1 印迹聚合物发展历程 |
1.1.2 印迹聚合物合成原理 |
1.1.3 构筑印迹聚合物的主要元素 |
1.1.4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2 印迹聚合物的应用领域 |
1.2.1 水环境 |
1.2.2 大气环境 |
1.2.3 土壤环境 |
1.3 硫化氢去除及硫资源回收的必要性 |
1.3.1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 |
1.3.2 硫化氢的去除方法 |
1.3.3 硫资源回收 |
1.4 提取及回收锂资源的必要性 |
1.4.1 锂的应用及市场需求 |
1.4.2 锂资源的分布情况 |
1.5 提取及回收液态锂资源的研究进展 |
1.5.1 沉淀法 |
1.5.2 煅烧浸取法 |
1.5.3 溶剂萃取法 |
1.5.4 碳化法 |
1.5.5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5.6 吸附法 |
1.5.7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PMo_(12)@UiO-66的核壳结构H_2S印迹聚合物的调控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Mo_(12)@UiO-66@H_2S-MIPs的制备 |
2.2.4 硫化氢吸附实验 |
2.2.5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构筑H_2S-MIPs相关因素的影响 |
2.3.2 材料的表征结果 |
2.3.3 脱硫性能 |
2.3.4 PMo_(12)@UiO-66添加量的影响 |
2.3.5 水蒸汽的影响 |
2.3.6 选择性能 |
2.3.7 再生性能 |
2.3.8 脱硫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WCNTs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ⅡPs)的制备 |
3.2.4 锂离子的测定方法 |
3.2.5 吸附脱附实验 |
3.2.6 材料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结果 |
3.3.2 吸附动力学 |
3.3.3 pH的影响 |
3.3.4 等温吸附 |
3.3.5 选择性能 |
3.3.6 再生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建材级蛭石的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锂离子印迹聚合物(ⅡPs)的制备 |
4.2.4 锂离子的测定方法 |
4.2.5 吸附脱附实验 |
4.2.6 材料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构筑ⅡPs相关因素的影响 |
4.3.2 材料的表征结果 |
4.3.3 吸附动力学 |
4.3.4 pH的影响 |
4.3.5 温度的影响 |
4.3.6 等温吸附 |
4.3.7 选择性能 |
4.3.8 再生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敏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光控吸附与再生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光敏型锂离子印迹聚合物(P-ⅡPs)的制备 |
5.2.4 锂离子的测定方法 |
5.2.5 吸附脱附实验 |
5.2.6 材料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结果 |
5.3.2 光控性能 |
5.3.3 吸附动力学 |
5.3.4 温度影响 |
5.3.5 pH的影响 |
5.3.6 等温吸附 |
5.3.7 选择性能 |
5.3.8 再生性能 |
5.3.9 吸附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博士期间所获荣誉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以纤维素为手性源构筑新型手性功能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生物大分子 |
1.1.1 引言 |
1.1.2 DNA简介 |
1.1.3 蛋白质或多肽简介 |
1.1.4 多糖简介 |
1.2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CNCs)多层次手性材料 |
1.2.1 引言 |
1.2.2 基于CNCs的光学活性粒子 |
1.2.3 基于CNCs的光学活性膜 |
1.2.4 基于CNCs的光学活性凝胶 |
1.2.5 基于CNCs的光学活性纤维 |
1.3 螺旋取代聚炔的手性诱导策略 |
1.3.1 引言 |
1.3.2 聚合过程中诱导 |
1.3.3 聚合后期诱导 |
1.4 手性功能材料的应用简介 |
1.4.1 引言 |
1.4.2 不对称催化 |
1.4.3 手性拆分 |
1.4.4 圆偏振光材料 |
1.4.5 其它应用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其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利用CNCs胆甾液晶结构制备可调控圆偏振荧光(CPL)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2.2.2 CNCs的制备 |
2.2.3 取代聚炔/纤维素纳米晶复合膜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响应性CPL复合膜的制备策略 |
2.3.2 纤维素纳米晶(CNCs)的表征 |
2.3.3 无色复合膜的结构表征 |
2.3.4 复合膜的多重响应性能 |
2.3.5 荧光调控对复合膜CPL发射的影响 |
2.3.6 手性调控对复合膜CPL发射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利用CNCs螺旋扭曲棒作手性模板构筑光学活性纳米花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3.2.2 脱硫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3.2.3 CuO/CNCs复合纳米花与CuO纳米花的制备 |
3.2.4 诱导苏氨酸对映体选择性结晶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纳米花的组成表征 |
3.3.2 复合纳米花的结构与光学活性表征 |
3.3.3 复合纳米花的生长机理 |
3.3.4 光学活性纳米花在诱导结晶方面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利用CNCs手性碳作手性源诱导制备光学活性聚炔微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4.2.2 中性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4.2.3 炔基化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4.2.4 微球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学活性微球制备策略 |
4.3.2 炔基化纤维素纳米晶的表征 |
4.3.3 光学活性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4.3.4 炔基化纤维素纳米晶的手性传递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利用纤维素作手性诱导剂制备球形和非球形光学活性聚合物粒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5.2.2 炔基化羧甲基纤维素(A-CMC)的制备 |
5.2.3 炔基化羧甲基纤维素与非手性单体的共聚 |
5.2.4 聚合物微粒的制备 |
5.2.5 微粒对辛克宁和辛可尼丁对映体选择性释放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球形和非球形微粒制备策略 |
5.3.2 炔基化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
5.3.3 球形与纺锤形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
5.3.4 球形和纺锤形微粒对辛克宁和辛可尼丁对映体选择性释放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的合成及其复合物在微波吸收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
1.2 Ze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 (ZIFs) nanomaterials |
1.3 Overview of ZIFs |
1.4 Synthesis methods |
1.4.1 Synthesis of pure/ powder-based ZIFs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
1.4.1.1 Hydrothermal/solvothermal synthesis |
1.4.1.2 Sonothermal and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
1.4.1.3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
1.4.1.4 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
1.4.1.5 Solvent minimal method |
1.4.2 ZIFs materials composites with metals and metal oxides |
1.4.3 ZIFs materials composites with conducting polymers |
1.4.4 Summary of the synthesis methods |
1.5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ZIFs materials |
1.5.1 Structure |
1.5.2 Other properties |
1.6 Application of ZIFs materials |
1.6.1 Gas adsorption and storage |
1.6.2 Chemical sensing |
1.6.3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
1.6.4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
1.6.5 Drug delivery |
1.6.6 Microwave absorption |
1.7 The aim and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
Chapter 2 Heterostructured TiO_2/C/Co from ZIF-67 Frameworks forMicrowave-Absorbing Properties |
2.1 Introduction |
2.2 Experimental section |
2.2.1 Chemicals |
2.2.2 Synthesis of carbonized ZIF-67 |
2.2.3 Synthesis of composites TiO_2@CZ (TiO_2/C/Co) |
2.2.4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
2.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2.4 Conclusion |
Chapter 3 Carbonized ZIF-67/Polypyrrole:A Magnetic-Dielectric Interface for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
3.1 Introduction |
3.2 Material and methods |
3.2.1 Reagents |
3.2.2 Synthesis of carbonized ZIF-67 |
3.2.3 Synthesis of carbonized ZIF-67-polypyrrole nanostructures |
3.2.4 Characterizations |
3.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4 Conclusion |
Chapter 4 Preparation of Polypyrrole Composite with Strips Shaped ZIF-67 and Study on their Capacitance Characteristics |
4.1 Introduction |
4.2 Experimental part |
4.2.1 Reagent |
4.2.2 Preparation of SZIF-67 |
4.2.3 Preparation of SZIF-67@PPy |
4.2.4 Tes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4 Conclusion |
Chapter 5 Synthesis of composite of ZnO spheres with polyaniline and their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
5.1 Introduction |
5.2 Experiment section |
5.2.1 Materials |
5.2.2 Preparation of ZnO microspheres |
5.2.3 Synthesis of ZnO@PANI composites |
5.2.4 Characterization |
5.3 Result and discussion |
5.4 Conclusions |
Chapter 6 Starfish-like C/CoNiO_2 Heterostructure Derived from ZIF-67 with Tunable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
6.1 Introduction |
6.2 Experimental section |
6.2.1 Reagents |
6.2.2 Synthesis of C/CoO |
6.2.3 Synthesis of C/CoNiO_2 |
6.2.4 Characterizations |
6.3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6.4 Conclusion |
Chapter 7 Summary and Prospect |
7.1 Summary of all research work |
7.1.1 Haterostructured TiO_2/C/Co from ZIF-67 and Magnetic-Dielectric Interface from the Carbonized ZIF-67 and Polypyrrole for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
7.1.2 Starfish-like C/CoNiO_2 with Tunable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
7.1.3 Composite of ZnO with PANI and thei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7.1.4 Preparation of Polypyrrole Composite with Strips Shaped ZIF-67 and Study on their CapacitanceCharacteristics |
7.2 A Future prospect |
References |
List of Public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10)超湿润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乳化含油污水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化污水和常用处理方法 |
1.2.1 污水的来源 |
1.2.2 油化污水的危害 |
1.2.3 常用的处理方法 |
1.3 特殊湿润性的材料用于油化污水的处理 |
1.3.1 材料表面湿润性理论研究 |
1.3.2 特殊湿润性材料及其在油化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 |
1.3.3 特殊湿润性膜材料在油水混合液分离研究 |
1.3.4 特殊湿润性膜材料在油水乳液分离研究 |
1.3.5 其他特殊湿润性膜材料在油化污水分离研究 |
1.4 仿生Janus膜在油化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聚二乙烯基苯和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制备的双功能膜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表征 |
2.2.3 制备乙烯基三氯硅烷修饰的不锈钢网 |
2.2.4 制备PDVB-修饰的不锈钢网 |
2.2.5 制备PDMAEMA-修饰的不锈钢网 |
2.2.6 制备乳化剂稳定的油包水乳液 |
2.2.7 油包水乳液分离实验 |
2.2.8 双功能膜的渗透流量和分离效率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和组成 |
2.3.2 湿润性和稳定性测试 |
2.3.3 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功能仿生Janus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在无纺布的一侧修饰全氟辛基硅烷 |
3.2.4 在亲水性的一面修饰碳碳双键 |
3.2.5 在含有碳碳双键的一面修饰PDMAEMA |
3.2.6 制备水包油乳液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仿生双功能Janus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2 化学组成 |
3.3.3 湿润性表征 |
3.3.4 破乳性能测试 |
3.3.5 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湿润性PAN@ZIF-8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制备ZIF-8纳米晶体 |
4.2.4 制备静电纺丝液 |
4.2.5 制备PAN膜和PAN@ZIF-8复合膜 |
4.2.6 制备油水乳液和混合液 |
4.2.7 油水乳液分离实验 |
4.2.8 分离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纯的PAN和PAN@ZIF-8复合膜形貌 |
4.3.2 结构和组成 |
4.3.3 湿润性表征 |
4.3.4 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亲水-疏水可相互转换的PS-b-P4VP智能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链转移剂的合成:4-氰基-4-(十二烷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戊酸(CDCTP) |
5.2.4 嵌段共聚物PS-b-P4VP的合成 |
5.2.5 制备嵌段共聚物PS-b-P4VP修饰的多孔PAAO膜 |
5.2.6 制备乳化剂稳定乳液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智能膜的制备和表征 |
5.3.2 pH调控的亲水/疏水相互转化的湿润性表征 |
5.3.3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5.3.4 抗污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超疏水ZIF-90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及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制备聚多巴胺修饰的表面 |
6.2.4 制备半连续的ZIF-90层以及疏水性改性 |
6.2.5 制备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ZIF-90膜 |
6.2.6 耐久性和自修复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制备的超疏水ZIF-90膜的形貌表征 |
6.3.2 结构和组成表征 |
6.3.3 湿润性测试 |
6.3.4 自修复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
6.3.5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具有破损自修复性能的b-PEI/PAA@PAN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及试剂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制备纯的PAN纤维膜 |
7.2.4 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PAN@b-PEI/PAA复合膜 |
7.2.5 制备水包油乳液 |
7.2.6 分离性能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复合膜PAN@b-PEI/PAA的制备与表征 |
7.3.2 结构和组成表征 |
7.3.3 湿润性能和抗油污性能测试 |
7.3.4 自修复性能测试 |
7.3.5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可见光驱动下具有自清洁性能的二维异质结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原料及试剂 |
8.2.2 实验仪器 |
8.2.3 制备g-C_3N_4纳米片 |
8.2.4 制备g-C_3N_4/Bi_2O_2CO_3异质结结构 |
8.2.5 制备单纯的GO膜和二维异质结膜GO/PG/g-C_3N_4@Bi_2O_2CO_3 |
8.2.6 分离性能和抗污性能测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异质结的制备与表征 |
8.3.2 异质结的结构和组成表征 |
8.3.3 2D异质结膜的制备与表征 |
8.3.4 湿润性测试 |
8.3.5 抗污性能测试 |
8.3.6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测试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Preparation of Nano-porous Materials(Ⅰ) by Polymerization of Amphiphile Self-assemblies(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与性能研究[D]. 黄兆慧. 山东大学, 2021(10)
- [2]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策略及应用研究[D]. 杜雅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3]等离子体选择性刻蚀和接枝聚合制备多功能织物及其耐久性研究[D]. Eshraga Awad Ahmed Siddig(尚晓冉). 东华大学, 2021(01)
- [4]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体系的粗粒化模拟研究[D]. 李柄谕. 吉林大学, 2020(01)
- [5]基于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荧光纳米材料[D]. 张芬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嵌段共聚物导向制备芳香胺基介孔聚合物[D]. 蒋小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实现选择脱除硫化氢与高效提取锂离子的印迹技术研究[D]. 黄岩. 山东大学, 2020(12)
- [8]以纤维素为手性源构筑新型手性功能材料[D]. 余虎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的合成及其复合物在微波吸收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 SAJID UR REHMAN. 安徽大学, 2020(08)
- [10]超湿润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乳化含油污水分离中的应用[D]. 蔡亚辉.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