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渔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荣若飞,文景刚[1](2021)在《桓台古县城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分析》文中认为对桓台古县城进行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尤有必要。本文在概述桓台古县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重点从对其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与构想两个方面做了论述。旅游的优势在市场,文化的优势在内涵。站在文化的角度,抓住旅游就抓住了巨大的市场;站在旅游的角度,抓住文化就等于抓住旅游的核心价值。
王晶[2](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角力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复兴之路究竟该以何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近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洋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沿用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这表明中国学术界在海洋研究领域缺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质疑否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或海洋文明,并依循西方海洋文化或西方海洋文明范式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甚至还以此来指导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其底蕴、梳理其源流、探寻其从发轫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价值基因,既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合浦海上古丝路文化底蕴深厚”,合浦及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的合浦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为其提供了典型样本。合浦海洋文化是指自西汉为加强岭南地区政治军事统治而设立合浦郡以来,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汉民族、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内河、近海、陆路等途径,在交通贸易、生产交流、文化交往等具体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和合交往为核心价值的一种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合浦海洋文化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外文化汇聚合浦交融而成,合浦当地出土的各种古代器物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标志。同时根据这些古代器物可以推断,“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各地区与各民族。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或文明的一般原理,审视汉代合浦郡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融合。为此,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按照“器物—符号—价值”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梳理源流、勾勒轮廓、抽象符号、挖掘价值、凝练精髓、总结规律,重新探讨合浦海洋文化过去已经贡献什么、现在及未来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以此揭示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不仅在于论证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逐步发展出海洋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术上尝试突破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学术观点方面,提出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与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与“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合浦海洋文化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了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等新观点;二是学术思想方面,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挖掘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基于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及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海陆一体始源价值基因的基础性意义;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器物—符号—价值”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范式。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揭示其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所蕴涵的价值基因,由此对以合浦海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话语重构与价值重塑,从而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为当前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
曹铭强[3](2020)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日益发达的出行格局中,人们旅行的线路逐渐拉长,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方式。中央和各级政府在乡村旅游的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给予了乡村旅游更多的政策支持,使乡村旅游在助力脱贫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土家族聚居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土家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熏陶渐染,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作为湖北省深度贫困县,将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的重心,寻求新时代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既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更是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脱贫摘帽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中国未来农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的乡村旅游,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学术界也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就如何推进乡村旅游,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具体实践当中,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这些研究对乡村旅游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融合探索不够,缺乏对我国中部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例和操作层面的分析,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的空间。本文通过广泛阅读乡村旅游内涵、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国内外研究等相关文献,在当前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基础上,阐述当今乡村旅游的转变和革新,结合产业融合理论、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深入剖析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建立SWOT分析表。从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减少威胁四个维度,梳理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业所取得的经验启示,从服务品质、文旅融合、品牌建设、旅游纪念品开发和规范市场等五个方面给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性建议。
林正松[4](2020)在《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文中提出清江下游流域(以下统称“研究区”)位于湖北宜昌长阳县、五峰县和宜都市境内,属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第二大支流。康乾时期,研究区分布有数十座向王庙,还流传着“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的谚语,且当地土家族人民将“向王天子”的水神形象作为保护水环境的集体记忆。向王庙自身的三大功能(即“向王崇拜”、“灯塔与航标”和“凝聚”)与环境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化”了环境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康乾时期研究区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单一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相互作用不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通过筑水坝、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引进生态修复技术等方式遏制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从传承文化景观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视角,提出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破坏较重的遗址断面进行环境复原与修复,并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该模式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对此科学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从鄂西南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中找出向王庙遗址(1)揭示鄂西南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本土文化。研究区位于鄂西南连片贫困山区,具有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纵横、雨水分布不均等地质地貌特征。康乾时期,“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被打破,土汉交融促使本土文化快速发展。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一文中,将“向王天子”作为治水有功的水神,被广乏流传,“向王文化”也因此成为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2)通过田野调查提取向王庙遗址数据。土家族人民为保持“向王天子”的人物形象,在研究区险要关隘处和地质灾害多发地修建庙宇,被称为“向王庙”,长期以来成为当地典型的文化景观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加上“清江画廊”、“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等促使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向王庙断面的建筑、道路、植被等损毁严重。通过田野调查,提取了研究区向王庙遗址断面的地形地貌、占地面积、保存状况等基础数据,为文化景观复原与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二部分揭示向王庙的历史变迁、空间分布规律和社会意义(1)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田野调查中发现向王庙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流和支流的“川盐古道”和“万里茶道”险要关隘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点状、线状、面状”等特征,为分析研究保护文化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康乾时期,“生态环境—向王庙功能—人类活动”三者间相互作用促使人与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们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遗址断面生态系统失衡。康乾时期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一面对改善当代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提出重拾“向王文化”,从复原和修复文化景观资源的视角,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第三部分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复原和修复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1)制定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的运行机制。本文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总体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从田野调查、评估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效果评价等步骤制定运行机制。(2)运用典型案例对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以重拾“向王文化”为切入点,以复原向王庙的“三大功能”为主题,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环境修复设计研究,其结果不仅保护了文化景观资源,还提高了文化旅游价值,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对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遗址断面的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发现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2018年前后的环境修复设计工程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环境修复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引入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环境修复设计的权重值为0.462,高于其它几项驱动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环境修复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可行性(1)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遗址断面的参数指标中有13项指标达到集中式生活引用水“Ⅲ类”标准,还有5项指标在环境修复设计后依然超标。(2)环境修复工程前后超标水质指数变化分析。本章从地理区位因素和超标水质属性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显示超标水质指数值由环境修复工程前的27.21下降到修复后的20.58,下降幅度为24.37%,整体显示此次环境修复设计改善了遗址断面的环境质量,促使水环境质量提高,说明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改善遗址断面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3)政府科学引导,合理控制污染源。针对水环境中超标水质在不同遗址断面的污染状况,本文分别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稀释、植物吸附法等措施,来降解、稀释和去除污染物浓度。同时,随着当地政府综合管理的加强,在污染严重的遗址断面扩大环保宣传力度,从增加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角度可以进一步促进控制污染源的效果。
李倩倩[5](2019)在《深圳大鹏新区官湖村海洋艺术文化空间改造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在规划改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突出地域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突出的滨海地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明确的目标,是现代特色城乡发展的重要方向。21世纪是海洋产业快速发展的世纪,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而“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也将推进海洋经济、海洋特色地区的发展。而深圳作为中国最大的滨海城市之一,其特色是打造以海洋文化为中心的新经济发展载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官湖村作为滨海古旧村落,承载着珍贵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而落后的基础配套设施、旅游资源利用单一及传统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等诸多问题,阻碍了该滨海村落旅游的长期发展。抓住村落特色重点、坚持特色原则,做好空间特色改造设计无疑是该海洋特色村落发展的关键与核心。而艺术作为海洋文化的形式之一,对传播海洋文化、体现艺术价值以及推动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将以海洋艺术文化空间概念为设计主题,通过多次调研考察,探索官湖村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挖掘本土海洋文化资源,提取海洋元素,分析官湖村的发展现状,明确划分地块功能性,提出相应的更新改造策略。力求通过文化与艺术特色、空间结构体系重组村落的建构框架,强化海洋地域特征。策划相关文化活动增加群体互动体验需求,增强国民海洋意识。用直观的艺术设计手法使海洋文化深入人心,将村落作为传播海洋文化的载体,从而推动整个片区的更新转型与发展。在国家各个政策的指导下,希望通过本次的设计研究,为今后以营造海洋艺术文化为特色的、具有相同性质地区的更新与改造研究,提供积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这是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魏唯一[6](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苏雯雯[7](2019)在《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年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审查并原则通过《安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公示稿(201804)》,其中“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6条明确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为了充分挖掘安阳地区传统村落蕴含的地理育人价值,同时引起学生和教师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及保护,将传统村落蕴含的课程资源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课标解读法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要求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筛选的10个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案例,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成果、呈现方式、开发依据、开发目标、开发主体、开发区域范围、开发内容、开发方法、利用方式这9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之后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目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区域范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方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方式6个方面得出案例分析的启示。在上述课标、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为紧紧围绕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明确开发区域,选取典型资源;根据实际条件,确定资源获取途径;传统村落开发以地理教师为主,兼顾其他;分析教材内容,巧妙对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提出后,通过实地考察法对安阳国家级传统村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挖掘,结合对初中人教版教材的分析,筛选出与传统村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相契合的内容和章节,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出四个乡土地理课堂教学案例和一个课外实践活动案例。为进一步完善开发策略,对设计出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进行实施,并针对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提出开发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还要考虑学校、学生实际条件;在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之前,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后,一定要进行应用,检验开发效果。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论述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本文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倩[8](2019)在《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深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纵向挖掘象山渔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同行”对比等横向扩展象山渔文化旅游。在问卷调查中,善于发现象山在渔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深入了解游客对渔文化旅游开发的期待,结合象山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解决“痛点”找到“通点”,开发符合大多数游客偏爱的渔文化旅游策略,驱动象山旅游经济发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象山县所有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并对渔文化及渔文化旅游进行定义。现阶段,渔文化的知名度低,具有地区限制性,而其旅游开发参差不齐,一直正处于摸索阶段,面临着多方挑战及问题,本文的研究为以后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发展建议,仅供参考决策,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借鉴。本文以象山石浦镇作为本文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阅读文献资料,归纳梳理了石浦镇旅游资源,同时对其现有的开发模式、地理位置、周围生态环境、客源市场容量、营销推广模式、政策优势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山县作为沿海城市,隔海相望的还有舟山嵊泗县,其渔文化旅游资源不亚于象山,竞争压力极大,易造成旅游资源同质化,开发模式单调性,营销推广片面化,因此在开发渔文化旅游市场时,亟待开发属于自身的特色渔文化旅游市场。
高翔[9](2017)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各异、少数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中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文化内容,它们是中国的底色,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丰厚滋养,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其中,宽广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为数众多的岛屿以及沿海而居的人民共同造就了我国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海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沿海居民在生产、生活、文学艺术、思想形态等方面的智慧,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是激发民族自信、弘扬海洋文化、形成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广西北部湾地区位于我国南疆,有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临海,当地有客家、疍家、壮族、京族等不同群体沿海而居,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然而,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亟需转变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具有绿色、劳动密集、乘数效应大等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动体现,能够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求知与文化体验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钦北防”三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都提到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其一是通过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摸清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并按民间文学、传统表演与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能、民间信俗四个方面对其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分析了遗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旅游开发现状等基础问题。其二是从主体、客体、介体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为后文提供指导思想与决策思路。其三是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对各种模式的涵盖范围、实施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四是从旅游开发前、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后三个阶段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各种开发模式的有效执行与落实。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能有些许丰富与创新,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能够提供参考与借鉴。
蒯宙[10](2017)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景点为中心,集聚了以饭店、酒店为代表的商业群,逐渐形成了旅游相关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政府作为旅游产业集群最有力的推手,在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学者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扮演的角色,行使的职能以及政府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政府行为的界定及内容和特征的描述,从公共选择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出发,对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进行定位,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引出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取得的绩效、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影响政府行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政府行为的对策和建议,从管理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公共服务提升、旅游市场的监管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入手,推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渔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渔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桓台古县城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县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
(一)有助于历史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
(二)有利于保护和传播古县城的历史文化及其实体 |
(三)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
二、古县城文化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相关部门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发展古县城文化旅游的强大合力 |
(二)推动产品创新,开发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
(三)瞄准市场定位,实施“智慧文旅” |
三、古县城文旅融合的发展选择 |
四、结语 |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论述 |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与文明的产生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 |
一、海洋概念 |
二、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三、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构成 |
一、海洋文化的主体 |
二、海洋文化的客体 |
三、海洋文化的中介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发展理论 |
一、海洋文化的发展路径 |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动力 |
三、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
一、合浦海洋文化的兴起 |
二、合浦海洋文化的繁荣 |
三、合浦海洋文化的延续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
一、合浦地理位置的海陆一体特征 |
二、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
三、合浦是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 |
一、与东南亚、南亚诸国深植经济文化交往厚谊 |
二、向东南亚、南亚诸国传播和合交往理念 |
第三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
第一节 合浦器物文化符号的主要标志 |
一、蚕桑丝绸业是汉民族生产方式的器物文化符号 |
二、玻璃烧制技术是海外生产技术的器物文化符号 |
三、羽纹铜凤灯是生活用具的器物文化符号 |
四、南珠与奇石异物是海上贸易的器物文化符号 |
五、钵生莲花器是佛教传播的器物文化符号 |
六、宝石珠饰形制是审美价值的器物文化符号 |
七、叠涩穹窿顶墓是丧葬习俗的器物文化符号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融合符号 |
一、海陆一体是合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号 |
二、辐射影响是合浦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的融合符号 |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符号 |
一、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开放包容的价值符号 |
二、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和合交往的价值符号 |
第四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与学术意义 |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精髓 |
一、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 |
二、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 |
三、合浦海洋文化是“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核心价值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 |
一、对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批判 |
二、对中国海洋文化失觉的反思 |
三、合浦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核心价值的根本区别 |
第五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双重展望 |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展望 |
一、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
二、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现实展望 |
一、为中国海洋文化夯实发展基础 |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
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乡村旅游的内涵 |
1.2.2 乡村旅游的特点 |
1.2.3 乡村旅游的基本类型 |
1.2.4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1 农家乐 |
2.2.2 旅游产品 |
2.2.3 乡村旅游 |
2.2.4 文旅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1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 |
3.1.1 区域概况 |
3.1.2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
3.2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
3.2.1 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
3.2.2 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改善 |
3.2.3 市场营销美誉度不断提升 |
3.2.4 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潜力凸显 |
3.3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
3.3.1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的农户主导型——以长乐坪镇为例 |
3.3.2 依托文旅融合的政府主导型——以渔洋关镇为例 |
3.3.3 依托基础发展的企业主导型——以采花乡为例 |
第四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SWOT分析 |
4.1 优势 |
4.2 劣势 |
4.3 机遇 |
4.4 威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与借鉴 |
5.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5.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5.3 启示 |
第六章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
6.1 齐抓共管,提升农家乐、民宿服务品质 |
6.2 多管齐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
6.3 正确引导,加强五峰旅游品牌建设 |
6.4 强化管理,拓宽旅游纪念品开发路径 |
6.5 规范市场,增强经营主体的活力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化景观资源研究现状 |
1.2.2 文化景观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3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 |
1.3.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概念 |
1.3.2 环境修复设计研究现状 |
1.3.3 环境修复设计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鄂西南生态环境转型时期的向王庙遗址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鄂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2.2.1 地质地貌特征 |
2.2.2 气候变化特征 |
2.2.3 植被类型与分布状况 |
2.2.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5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
2.2.6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3 土家族敬畏清江观念的转型 |
2.3.1 航运变迁导致敬畏清江观念的矛盾 |
2.3.2 山体资源化导致环境问题恶化 |
2.3.3 水体资源化改变生态系统平衡 |
2.4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提取 |
2.4.1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调查与挖掘 |
2.4.2 向王庙数据提取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王庙历史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1 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 |
3.1.1 向王文化的历史变迁 |
3.1.2 向王庙地望及其分布格局 |
3.1.3 向王庙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向王庙遗址的功能特征 |
3.2.1 “灯塔与航标”:保障人们通行安全 |
3.2.2 “向王崇拜”:为土家族人民消灾祈福 |
3.2.3 “凝聚”: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
3.3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3.1 人们开发清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2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王庙断面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运行机制 |
4.1.1 修复目标 |
4.1.2 修复原则 |
4.1.3 修复策略 |
4.1.4 效益评价 |
4.1.5 综合分析与判断 |
4.2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与实施 |
4.2.1 建筑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2 道路系统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3 植被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4 水体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5 废弃物处理与修复设计 |
4.3 文化景观效益对比分析 |
4.3.1 文化景观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
4.3.2 景观效益评价分析 |
4.4 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
4.4.1 水环境质量污染对比分析 |
4.4.2 土壤环境污染对比分析 |
4.4.3 空气污染对比分析 |
4.5 多因素改善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
4.5.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5.2 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及其应对措施 |
5.1 水环境质量调查与检测 |
5.1.1 采样及检测 |
5.1.2 检测方法与流程 |
5.1.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5.1.4 检测结果与统计 |
5.2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区位因素的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3.2 基于超标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深圳大鹏新区官湖村海洋艺术文化空间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设计项目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支持 |
二、时代背景 |
三、地域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四节 相关基础性研究 |
一、海洋文化的定位及发展状况 |
二、海洋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设计目标 |
第一节 设计内容 |
第二节 设计创新点 |
第三章 设计方法 |
第四章 项目概况 |
第一节 区位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第四节 文化环境 |
第五节 经济状况 |
第六节 资源优势 |
第七节 村落格局 |
第八节 建设用地 |
第九节 建筑形态 |
第十节 基础设施 |
第十一节 道路现状 |
第十二节 群体活动分析 |
一、调研方法 |
二、问卷调查信息统计 |
第十三节 存在问题 |
第五章 设计思路 |
第一节 设计定位 |
第二节 设计策略 |
第三节 设计原则 |
一、整体性保护原则 |
二、以人为本原则 |
三、文化传承原则 |
第六章 设计过程 |
第一节 设计元素提取 |
一、空间元素 |
二、自然元素 |
三、人文元素 |
第二节 色彩提取 |
第三节 项目设计 |
一、“感知海洋”的功能结构 |
二、“滨海引导”的交通流线 |
三、“海洋趣味”的地面铺砖 |
第四节 沙滩水域 |
一、设计来源 |
二、功能结构 |
第五节 渔文化主题公园 |
一、设计来源 |
二、功能结构 |
第六节 “风帆时代”海洋艺术文化研学体验中心 |
一、海洋艺术文化研学体验区 |
二、开放式休闲体验区 |
三、美食体验区 |
第七节 情景概念设计 |
第八节 细节设计 |
一、植物配置 |
二、景观小品 |
三、导视标识 |
第七章 设计成果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1.传统村落 |
2.乡土地理 |
3.地理课程资源 |
(二) 理论基础 |
1.情境认知论 |
2.地理教学理论 |
二、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要求 |
(二) 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目的与分析视角 |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选择 |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三)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启示 |
三、安阳国家级传统村落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
(一) 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
1.紧紧围绕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 |
2.传统村落开发以地理教师为主,兼顾其他 |
3.明确开发区域,选取典型资源 |
4.根据实际条件,确定资源获取途径 |
5.分析教材内容,巧妙对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二) 安阳传统村落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
1.安阳地区概况 |
2.安阳国家级传统村落概况 |
3.安阳国家级传统村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
四、安阳国家级传统村落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 |
(一) 教学案例实施 |
1.课堂教学案例实施 |
2.课外实践活动案例实施 |
(二) 教学实施总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文献分析着录卡 |
附录2:实地考察图片 |
附录3: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分析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8)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日渐重视发展文化旅游 |
1.1.2 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中隐形力量 |
1.1.3 象山旅游规模逐年扩大 |
1.2 研究意义 |
1.2.1 促进象山旅游业及经济发展 |
1.2.2 让渔文化成为象山的旅游象征 |
1.2.3 为沿海地区渔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
1.3 国内外渔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渔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渔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渔文化旅游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渔文化的概念 |
2.1.3 渔文化旅游的概念 |
2.2 渔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理论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系统论 |
第三章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状况 |
3.1 象山渔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3.1.1 行为资源 |
3.1.2 物质资源 |
3.1.3 精神资源 |
3.2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 |
3.2.1 象山渔文化旅游需求及消费者偏好 |
3.2.2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
3.2.3 “同行”城市的竞争分析 |
3.3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的潜在问题分析 |
3.3.1 整体保护利用意识不强,渔文化资源流失明显 |
3.3.2 保护利用宗旨不明确,渔文化资源挖掘不深 |
3.3.3 渔文化继承趋于“老龄化” |
3.3.4 渔村渔民的文化素质总体不高 |
3.3.5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执行力度低 |
3.3.6 渔文化旅游知名度低 |
第四章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经典案例分析 |
4.1 石浦镇渔文化旅游资源 |
4.2 石浦镇渔文化旅游开发特色 |
4.2.1 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渔村建设 |
4.2.2 利用“开渔节”建立体验性渔文化活动 |
4.2.3 旅游+各项产业,提升旅游品质 |
4.3 石浦镇渔文化旅游开发的潜在问题 |
4.3.1 资源开发深度有待挖掘 |
4.3.2 景区旅游丰度不够 |
4.3.3 景区知名度低 |
4.3.4 非遗文化传承衔接断层 |
4.3.5 资源整合度低 |
4.3.6 产业融合度低 |
第五章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
5.1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
5.1.1 渔文化性 |
5.1.2 因地制宜性 |
5.1.3 体验性开发 |
5.1.4 可持续性原则 |
5.2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方向 |
5.2.1 深入挖掘具有象山特色渔文化旅游资源 |
5.2.2 开发具有象山特色渔文化旅游产品 |
5.2.3 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发展渔文化旅游 |
5.2.4 打造象山特色渔文化旅游模式 |
5.3 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
5.3.1 借助全方位的网络营销,打响象山渔文化旅游 |
5.3.2 深入挖掘传统渔文化资源 |
5.3.3 创新渔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 |
5.3.4 打造属于象山特有的渔文化产业链 |
5.3.5 加强对渔文化旅游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 |
5.3.6 注重海洋渔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
5.3.7 建立体验型渔文化旅游 |
5.3.8 提高政府对渔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一:象山渔文化旅游消费者偏好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3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文化资本理论 |
2.2.2 点轴开发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况 |
3.1 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
3.2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
3.2.1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数量 |
3.2.2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特点 |
3.3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
3.3.1 取得的成绩 |
3.3.2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 |
4.1 主体因素 |
4.1.1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吸引力 |
4.1.2 经济利益的驱使与追求 |
4.1.3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
4.1.4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4.2 客体因素 |
4.2.1 社会经济的发展 |
4.2.2 旅游需求的转变 |
4.2.3 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需要 |
4.2.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
4.2.5 广西沿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
4.3 介体因素 |
4.3.1 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 |
4.3.2 广告和口碑效应 |
4.3.3 新闻传媒的推广 |
4.3.4 学术研究的指导 |
4.3.5 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5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
5.1 基于遗产资源分布的“点轴”开发模式 |
5.1.1 培育三个发展极 |
5.1.2 构建一条发展轴 |
5.1.3 打造两片辐射区 |
5.2 基于遗产资源类型的“差异”开发模式 |
5.2.1 民间文学旅游开发模式 |
5.2.2 传统表演与游艺旅游开发模式 |
5.2.3 传统工艺与技能旅游开发模式 |
5.2.4 民间信俗旅游开发模式 |
5.3 基于旅游开发主体的“协同”开发模式 |
5.3.1 政府主导型 |
5.3.2 企业主导型 |
5.3.3 居民主导型 |
5.4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时序”开发模式 |
5.4.1 起步阶段:原生与展示并存 |
5.4.2 成长阶段:整合与创新并重 |
5.4.3 成熟阶段:开发与保护并进 |
第6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
6.1 旅游开发前 |
6.1.1 加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力度 |
6.1.2 完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规划 |
6.2 旅游开发中 |
6.2.1 协调旅游开发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 |
6.2.2 培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管理人才 |
6.3 旅游开发后 |
6.3.1 深化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地域协同合作 |
6.3.2 注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品牌营销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
2、政府行为的界定 |
3、政府行为的内容及特征 |
(二)相关理论 |
1、公共选择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市场失灵”理论 |
(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定位 |
1、战略决策者 |
2、服务提供者 |
3、监督管理者 |
4、利益协调者 |
二、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分析 |
(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概况 |
1、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
3、项目载体建设顺利推进 |
4、旅游综合功能不断完善 |
(二)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取得的绩效 |
1、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与战略 |
2、开辟了度假区旅游业发展新路径 |
3、确立了五大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
4、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
5、完善了政府行为主导的保障体系建设 |
三、苏州太湖国家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1、存在问题 |
2、原因分析 |
四、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优化政府行为的对策 |
(一)改革管理体制 |
1、优化部门职能 |
2、明确旅游主管部门职责权力 |
3、促进跨部门相互协作 |
(二)加强宏观引导与支持 |
1、加强资金投入与财政扶持 |
2、加强补助、奖励 |
3、加强用地支持 |
4、明确产业导向 |
(三)提升公共服务 |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2、推广旅游品牌 |
3、优化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的设计 |
4、拓宽市场营销策略 |
(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
1、制订相关行政规章制度 |
2、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
3、引导扶持农民参与旅游经营 |
(五)推动可持续发展 |
1、保护生态环境 |
2、保护历史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渔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桓台古县城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分析[J]. 荣若飞,文景刚. 作家天地, 2021(16)
-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D]. 王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曹铭强.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D]. 林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深圳大鹏新区官湖村海洋艺术文化空间改造设计[D]. 李倩倩. 深圳大学, 2019(01)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7]聚落类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安阳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D]. 苏雯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8]象山渔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李倩.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9]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高翔.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 蒯宙.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海洋污染论文; 海洋强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