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第一例反腐倡廉案的借鉴意义

建国第一例反腐倡廉案的借鉴意义

一、开国第一反腐案的参照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晔[1](2021)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像表达》文中指出红色文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年代中精神与实践的提炼和浓缩,并且在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继承,有着丰硕的内在机理与表达外延。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一种重要资源,涵盖了: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们曾用过的物品与“战斗”过的地方、英雄身上的精神品格。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的河北,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具有三大优势即:点多面广,主题突出;新老结合,研传有序;红绿相间,便于拓展。由于河北重要的地理位置,红色文化资源体量巨大且内涵丰富。这为影视创作者们提供了大量真实宝贵的素材,进而通过影视手段有效地宣传了红色文化,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河北省红色资源的影像化相较于其他红色资源利用方式,其独特优势在于它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立体。用影像记录将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红色故事鲜活再现,感受其中的精神内涵。从新中国成立,河北的“红色”影视作品便已经出现荧幕,而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作在经历了几个标志阶段后如今依旧一路坚定地进行着。截至目前,红色影视作品虽具备一定规模,但还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未进行很好的影视开发和利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从河北省红色文化的概况、内容特征优势为切入,回顾了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影像化的历史,总结出了河北红色文化影像的主题特征与艺术特性,最后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河北红色文化借用影视化手段更好地进行红色文化的资源利用与传播。

张腾飞[2](2020)在《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廉政建设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严重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做出了廉政建设的新战略新部署,逐渐形成了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开启了管党治党的新征程新境界。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清晰的实践脉络。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内容丰富而深刻,有着鲜明的理论特点和思想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必须要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丰硕成果,政治生态得到显着改善。但腐败现象的存在是长期的,铲除腐败并非短期之内就能完成。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面对这些突出问题,廉政建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和紧迫。因此,必须要在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深入下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是我国廉政建设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深入研究探讨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对于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极为深刻的重要意义。

刘劲松,应千伟,周开国[3](2019)在《反腐下的高管政治关联——光彩依旧抑或黯然失色》文中提出本文基于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验证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是否有效抑制了企业高管政治关联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高管政治关联的价值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但在经济转型新时期的腐败治理背景下得到了有效抑制。与此同时,在反腐程度较高的地区、改革前腐败程度较高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政府管制行业中,高管政治关联的价值效应下降得更为明显。本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一致验证了上述结果。本文还发现,高管政治关联下价值减少的内在机制在于资源效应减弱和负面干预效应。本文提供的微观证据表明,反腐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市场化。

杜楠[4](2018)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时代,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由此产生了新的时代要求、时代任务和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重要的主体,因此,要应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必须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入手,抓好党的建设的每个环节。随着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以及党的队伍状况的变化,党的执政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加之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使党内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腐败堕落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面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需要不断加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而要应对党内存在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提高党的治理能力,就要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监督。目前,我们党内的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其体制建设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这一时期,中国仍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转型过程中,这种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对于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权力最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了使权力不被异化,为了使人民的公仆不会变成人民的主人,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保证权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并形成授权、控权和收权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整治党的作风建设,严厉打击党内腐败,目前党内形成了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此外,对党内监督从制度上加以规范,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了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拓展党内监督的手段,强调要构建国家监察体制,进一步强调运用法律的方式加强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努力实现党内巡视和派驻的全覆盖,构建全方位的党内监督网络,取得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初步胜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其发展路径遵循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本文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正是沿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的发展脉络,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了进入新时代研究中共党内监督体制的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对学术界关于党内监督体制的研究进行理论梳理,并介绍了研究的思路、框架、方法及其创新和不足之处。在第一章里主要写了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理论来源和经验借鉴,主要包括马克思关于党内监督的理论、西方政党监督的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监督思想的历史借鉴。第二章主要对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性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监督体制的形成经历了初步探索、确立与发展、改革与完善和创新四个阶段。第三章主要指出了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简要的原因分析,包括党内监督的体制不顺和“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党内监督民主机制不完善、权力配置机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党内监督制度存在法规制度供给不足、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不完善和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治体制以及我们党在探索中的失误制约了监督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第四章提出了新时代完善党内监督体制的新要求。第五章,在上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体制的思路。一是建立科学化的党内监督体制。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党内监督体制的基础,要改革纪检监察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实行纪检监察垂直领导体制,合理配置权力,将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二是新时代要构建创新型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一把手”监督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逐步完善巡视和派驻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王卫兵[5](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指的是长期以来在党组织内部形成的且应该具备的关于廉洁的理论、作风、制度以及党员关于廉洁的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总和,归属于党内优秀政治文化,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廉洁风尚。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社会价值文化,更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它是对全体党员的道德要求、价值规范和政治约束,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引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颁布实施,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廉洁价值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廉洁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一直以来是古今中外所探讨的社会命题。古希腊哲学家将廉洁看作是一种“善德”或者“正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理性意义。古罗马思想家们从分权制衡的角度来确保掌权者的廉洁品行,并从“性恶论”“自私论”的人性假设出发,逐渐开辟出一条依靠法律、制度、分权制衡来约束人们腐败行为的文化路径。中国传统廉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两大源头。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中蕴含着“以德养廉”、“以法促廉”、“勤政为民”、“崇俭戒贪”等丰富的廉洁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基因”。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主要展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廉洁思想当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又一思想渊源。实现“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就是要以这两个源头为依据,不断挖掘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廉洁观念,以彰显传统廉洁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廉洁观的当代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于两个理论源头和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不断开拓出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形成了一些新的廉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思想理论内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重拳出击,惩治腐败,取得了显着效果,勾画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发展框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种种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开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背弃了党的宗旨,逐渐沉浸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不能自拔,一步一步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沦为党和国家的“蛀虫”和人民的公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失、宗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本文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以铲除腐败为导向,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为目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一、导论;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状况;五、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七、结语。本文的导论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廉洁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等概念的理论内涵,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与社会文化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本质属性,即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第四,阐释了中国共产廉洁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包括人民性、民族性和先进性。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本章首先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根据政党文化结构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分为“三层次”“两类型”。“三层次”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物质层次、规范层次和精神层次,这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经”。“两类型”指的是党员廉洁文化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文化,这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纬”。经纬结合,构成了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基本轮廓。其次,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在党和国家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即教育引导、优化创新、批判矫正和调控维护。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状况。按照“经验总结-问题归纳-原因分析”的研究路径,本章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包括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正风肃纪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品质、重视制度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责任。其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失、宗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第三,按照思想观念、反腐制度、权力运行和经济利益的分析视角,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问题所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选取世界上具有典型特征的政党、国家和地区,从正反两反面总结了这些地方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以揭示其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首先总结了中国国民党(反面典型)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及教训。其次阐释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同属儒家文化圈)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分析了世界上最清廉国家丹麦、芬兰、瑞典(正面典型)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围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发展目标,从教育、制度、监督、利益四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方略。本章第一部分提出要加强党员廉洁教育。包括加强廉洁教育主体建设;推进廉洁教育客体建设;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创新廉洁教育方式;优化廉洁教育环境;实现廉洁教育的制度化。本章第二部分提出要加强廉洁法规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本章第三部分提出要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实行有力的执行机制;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本章第四部分提出要妥善处理党员干部正当权益与廉洁自律的关系。包括完善党员干部财产公示公开制度;健全党员干部合理利益保障与激励机制;打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况总结,归纳了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相关展望。

张津津[6](2018)在《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机制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型经济下,我国市场经济配套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公平竞争和产权保护的机制普遍缺乏,导致腐败行为时有发生(黄玖立和李坤望,2013)。关于国有企业高管贪污腐败的报道更是不绝于耳。企业高管腐败使得企业大量资产被个人侵占,造成企业资产流失,陷入财务困境,并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从2013年-2015年,中央巡视组对央企巡视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完成了对中管央企的巡视全覆盖。这就为我们从理论上验证巡视制度对遏制腐败的蔓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巡视制度能否通过其震慑力和声誉传导机制等发挥抑制央企高管腐败的作用?2、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作为巡视工作重点,在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之间发挥何种作用?3、巡视制度下高管腐败的治理又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本文以“理论总结-现状分析-实证论证-政策建议”为基本框架展开,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我国制度背景出发,引入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归纳梳理巡视制度的发展历史,对巡视制度、内部控制和高管腐败进行现状分析,并阐述了巡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内部控制和高管腐败的影响,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实证研究了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的关系、内部控制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以及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巡视制度的建立能够抑制高管腐败行为,而内部控制机制在二者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巡视制度下高管腐败问题的缓解能够提高央企投资效率,提升央企经营业绩。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1、巡视制度的建立是促进反腐倡廉的重大制度安排,已成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历史性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颇丰,但关于巡视制度抑制腐败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无相关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弥补了巡视制度对腐败治理研究的空白,也为现有理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2、本文结合央企巡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将内部控制引入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的关系之中,试图找到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作用机制,弥补了中央巡视对央企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的空白,更为我国巡视制度工作开展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机制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3、丰富和深化了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从微观视角研究高管腐败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和业绩的影响,为当前我国巡视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证据支持,也为国企投资效率低下这一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伍小涛[7](2017)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建构了许多话语体系,如"民主""科学""自由""革命""民族""人民""改革"等。其中"革命""民族""人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阶级斗争""改革""反腐"和"中国梦"分别是各个时期最重要的话语体系。系统考察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变化,对当前应对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叶岱西[8](2017)在《毛泽东反腐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领导中国革命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对反腐败工作极为重视。不但从实践方面主抓党内、军队内部反腐败工作,而且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关于反腐败的理论着述。这些理论着述,既是毛泽东反腐思想的成果,也是今天研究毛泽东反腐思想重要的资源载体。需要注意的是,毛泽东反腐思想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狭义的,被中国反腐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反腐工作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隶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毛泽东反腐思想;二是指广义的毛泽东个人的关于反腐工作的观点、看法和现实做法。本文的毛泽东反腐思想,更多的取其广义而言。我们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经典着作及民国时期的反腐思想均是毛泽东反腐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实践中的反腐实际为毛泽东反腐思想提供了现实基础。毛泽东反腐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反腐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对腐败成因的分析及其反腐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毛泽东反腐思想具有现实性、坚决性、系统性的显明特征;毛泽东反腐思想也具有认识偏差,制度建设不足和政治运动化倾向的严重不足。毛泽东反腐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反腐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启迪作用。

谢建平[9](2017)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权力失衡与贪污腐败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始终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并随之演变而成一个古老的历史性难题。为了有效地预防权力滥用与贪污腐败等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寻求力量来制约与监督权力的行使。而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国家机能并使其得以正常运转的制衡器,更是把握反腐败问题的关键所在,有助于民众了解和掌握腐败产生的根本缘由,并从学理上回应好当下中国反腐机制等问题。历史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更在于为现实服务。客观地说,贪污腐败与权力失衡等问题仍然是当下中国政治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如何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与制衡,考验着党和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与水平。为此,我们需要梳理研究中共在中华苏维埃时期探索建设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地推进当前中国的反腐倡廉顶层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在成功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后,面临着众多考验,既有外围的残酷军事斗争,又有内部的社会治理压力,监察制度建设呼之欲出。在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移植"苏维埃监察制度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吸取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传统监察思想与无产阶级政党监察理论与实践经验,先后建立了一个较为庞大和复杂的监察系统,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特和完备的国家监察制度体系。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论着中的监察意蕴为苏维埃监察制度的概念厘定和实践运行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权力监督实践中的监察创造则为苏维埃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是基于解决中共党内执行正确政策的方向与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问题而设立的。面对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社会,如何建设一项无产阶级监察制度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无论是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力格局的变化,还是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等政治团体的拥抱与决裂,抑或是中共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需要,更或者是中共乡村治理和自身建设的现实需求等缘由,都是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所需要考量的社会因素。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苏维埃运动,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深受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观念之影响,在外力的作用下尝试和探索着将苏维埃制度植入中国大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一条与苏俄革命方向截然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内外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借鉴苏俄监察制度的成功之处,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察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不仅明确了这一制度的的基本性质,提出了这一制度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强化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的管理体制,先后制定了一套由中共党内监察制度、苏维埃政权监察制度等正式制度及社会监察制度等非正式制度共同组成的国家监察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和完善,进而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政权的蜕化变质,取得了较为明显地历史成效。尽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存在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它在艰难困苦的实践环境之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成效,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国家监察制度体系,构建了一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监察工作体制,形成了一个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双向互动机制。但是,由于政策法规的偏差,苏维埃监察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教训,重监察制度的设计与轻配套的实施细则、重监察权的高度集中与轻民主化的实施、重监察惩处的落实与轻法治思维的发展,值得我们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战略中加以吸取和警醒!

车景华[10](2016)在《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这是世界各国政党一直以来都在孜孜以求、上下求索的历史性课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向腐败宣战、向廉洁政治建设进军的号角,人民寄予期待,世界予以瞩目。党的十八大开启的廉洁政治建设,立足于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背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服务服从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这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理论观点、政策措施新的概括和定位,也是论文研究的独特视角,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央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时代背景、目标任务,更好地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的逻辑思路基本按照“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来展开的。首先开篇阐述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价值。指出,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党心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同时强调,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顺应了当今世界反腐败斗争发展趋势,适应了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转换和执政方式新发展,也是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必然选择。其次是对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进行解读和阐释,从基本内涵、突出特征、价值取向、主要优势几个方面展开,廓清概念上的混淆,厘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挖掘其理论来源、历史传承和实践经验,最终形成对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相对系统、较为全面、具有个人视角的概括和认识。论文认为,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整体,内涵丰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三清”,从内涵上它有五个体系组成,即理想目标体系、制度设计体系、实践措施体系、保障支撑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从特征上讲,它有明显区别和优于西方国家和地区之处,这些特征,既有指导思想上的,也有政治制度上的,既有工作布局上的,也有动力机制上的,比如论文提出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最突出的特点是依靠制度反腐;在价值取向上,紧扣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产生的时代背景、内涵特征,提出服务发展、以人为本、民主法治、严格自律、公平正义、重在建设等六大取向,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本质、发展趋势和行动规律。接着是深入分析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但正像有专家指出的那样,“要突出问题意识,为什么(以往)在我国、我党始终注重反腐,腐败却愈演愈烈”,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既有客观历史原因,也有廉洁政治建设法律和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落实不力,廉洁政治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廉洁从政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不佳等现实因素。这些问题和原因,需要正视,并给予正面回答。这是接下来对策建议的根本依据,也是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提。最后,论文的逻辑落脚点是解决问题,即如何推进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这也是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对应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取向,联系当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1+6”工作格局,即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构建中国特色廉政教育体系、改革完善中国特色权力运行制约体系、打造制度、法治、科技“三位一体”腐败惩防体系、净化和重构廉洁政治生态体系、创新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多元监督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廉政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在具体措施上,则提出了改革权力配置结构、完善权力运行模式、加强反腐立法、建立弹劾罢免制度、建设廉政文化等对策建议,特别注意顺应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发展趋势,把“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廉洁政治建设对接,提出了科技反腐等系列新举措,使得论文的对策建议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感、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开国第一反腐案的参照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国第一反腐案的参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像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河北红色文化与影视的历史描述
    1.1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1.1.1 对“红色”的剖析
        1.1.2 河北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
        1.1.3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特征
    1.2 红色影像回眸:河北红色题材的影视创作历史
        1.2.1 凯歌高奏的早期作品
        1.2.2 日渐规模的“主旋律”作品
        1.2.3 集体发声的“河北现象”
        1.2.4 坚定道路的后“河北现象”时期
第二章 河北红色影视创作的主题分析
    2.1 固有主题突出
        2.1.1 爱国主义
        2.1.2 艰苦奋斗
        2.1.3 为人民服务
    2.2 融合多元主题
        2.2.1 人物的成长
        2.2.2 人物的情感
第三章 河北红色影视创作的艺术特性
    3.1 承载地域特色
        3.1.1 场景与道具彰显地域风景
        3.1.2 音乐与方言蕴含地域声气
    3.2 扩宽观众视野
        3.2.1 全景式记录
        3.2.2 科技手段合成
    3.3 渲染悲壮气氛
        3.3.1 画面的浸润
        3.3.2 声音的强化
第四章 河北红色文化影视创作的提升空间与策略
    4.1 利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影视创作的提升空间
        4.1.1 河北故事素材的选取可更多样
        4.1.2 河北故事叙事角度可细化
        4.1.3 河北故事可依托丰富的影视形式
    4.2 利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影视创作的实施策略
        4.2.1 尊重史实把握尺度
        4.2.2 构思独具匠心的创意点
        4.2.3 开拓传播新平台
第五章 毕业作品《火焰与鲜花》创意阐述
    5.1 毕业作品取材叙事分析
        5.1.1 拍摄主题
        5.1.2 叙事结构
    5.2 试听呈现
        5.2.1 历史感与参与感的营造
        5.2.2 诗意风格的诠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基本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重点与难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形成过程
    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2.1.1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2.1.2 治国以法,注重监察
        2.1.3 民为国本,注重道德教化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2.2.1 腐败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2.2.2 注重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2.3 列宁的廉政思想
        2.3.1 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2.3.2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2.4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廉政思想
        2.4.1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
        2.4.2 邓小平的廉政思想
        2.4.3 江泽民的廉政思想
        2.4.4 胡锦涛的廉政思想
    2.5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2.5.1 梁家河时期
        2.5.2 正定时期
        2.5.3 福建时期
        2.5.4 浙沪时期
        2.5.5 任职中央时期
第三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廉政建设的地位作用
        3.1.1 腐败不除必将亡党亡国
        3.1.2 反腐败是人心所向
    3.2 廉政建设的领导力量
        3.2.1 反腐败斗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3.2.2 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3.3 廉政建设的依靠力量
        3.3.1 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开展反腐败斗争
        3.3.2 坚持反腐败实际成效由人民来评判
    3.4 廉政建设的思路方略
        3.4.1 作风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着力点
        3.4.2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3.4.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4.4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4.5 加强海外追逃追赃
    3.5 廉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3.5.1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3.5.2 纪法衔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5.3 健全党和国家权力监督体系
第四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理论特点与思想品格
    4.1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理论特点
        4.1.1 铁腕反腐的坚决性
        4.1.2 一以贯之的继承性
        4.1.3 立足时代的创新性
    4.2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思想品格
        4.2.1 科学的内容体系
        4.2.2 艺术的语言表达
        4.2.3 鲜明的问题导向
        4.2.4 真挚的人民情怀
第五章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时代价值与践行路径
    5.1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时代价值
        5.1.1 有力驳斥了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各种错误观点
        5.1.2 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廉政建设理论体系
        5.1.3 有效遏制了社会歪风邪气
        5.1.4 为世界腐败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5.2 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的践行路径
        5.2.1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
        5.2.2 全面推进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制建设
        5.2.3 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5.2.4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监督的内涵
        (二) 党内监督的内涵
        (三) 制度、体制与机制的内涵
        (四)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内涵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文章的创新之处与写作难点
        (一) 本文的创新点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五、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写作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理论来源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监督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监督思想
        二、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思想
    第二节 西方的政党监督理论
        一、西方分权制衡理论
        二、“人性恶”的理论
    第三节 中国古代监督思想的历史借鉴
        一、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体制架构
        二、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历史经验
        三、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弊端
第二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党内监督体制的探索(1921.7-1949.9)
        一、党内监督体制的初创
        二、党内监督体制的奠基
    第二节 党内监督体制的重建与曲折发展(1949.10-1978.12)
        一、党内监督体制的确立
        二、党内监督体制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党内监督体制的改革与完善(1978.12—2012.12)
        一、党内监督体制的改革
        二、党内监督体制的完善
    第四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创新(2012.12—)
        一、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创新的提出
        二、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创新的基础
        三、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创新
第三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不完善
        一、党内监督体制不顺
        二、党内监督面临“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不完善
        一、党内监督的法规制度供给不足
        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
        三、党内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
        四、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
    第三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党内民主机制不健全
        二、党内监督权力配置机制不完善
        三、党内监督运行机制不完善
    第四节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的问题分析
        一、原苏共党内监督模式的影响
        二、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束缚
        三、领导体制过于集中
        四、党内监督探索中的失误
第四章 新时代完善党内监督体制的新要求
    第一节 新时代对党内监督体制提出新要求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四个伟大”工程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建设环境的变化对党内监督体制提出新考验
        一、国际环境变化的考验
        二、国内环境变化的考验
        三、党的队伍状况变化的考验
    第三节 新时代“四大危险”对党内监督体制提出新挑战
        一、“四大危险”的表现
        二、“四大危险”带来的新挑战
    第四节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一、国家治理与党内监督的关系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紧跟时代步伐
        三、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党内监督体制完善的途径
    第一节 新时代要建立科学化的党内监督体制
        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党内监督体制的基础
        二、新时代完善党内监督体制的着力点
        三、新时代创新党内监督体制的着力点
    第二节 新时代要构建创新型的党内监督机制
        一、发展党内民主机制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三、构建党内监督的防控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一、制定新时代党内监督制度的原则
        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三、加强和完善制度落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概念解析
    一、廉洁文化
    二、廉洁文化“发展”与“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
    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观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本质属性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鲜明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人民性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民族性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
    一、政党文化结构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物质层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规范层
    四、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精神层
    五、党员廉洁文化和党员干部廉洁文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引导功能
    二、优化创新功能
    三、批判矫正功能
    四、调控维护功能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状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二、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
    三、正风肃纪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品质
    四、强调制度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五、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责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迷失
    三、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
    四、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
    五、部分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落后观念消极影响
    二、反腐败制度不完善
    三、政治权力运行失调
    四、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 第四章 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教训
    一、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表现
    二、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教训
第二节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三节 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四节 最清廉国家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丹麦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芬兰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三、瑞典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四、最清廉国家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
第一节 强化廉洁教育
    一、加强廉洁教育主体建设
    二、推进廉洁教育客体建设
    三、丰富廉洁教育内容
    四、创新廉洁教育方式
    五、优化廉洁教育环境
    六、实现廉洁教育制度化
第二节 加强廉洁法规制度建设
    一、建立科学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二、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
    三、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第三节 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
    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二、实行有力的执行机制
    三、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妥善处理党员干部正当权益与廉洁自律的关系
    一、完善党员干部财产公示公开制度
    二、健全党员干部合理利益保障与激励机制
    三、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6)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机制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1.6 本文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巡视及巡视制度
        2.1.2 高管
        2.1.3 内部控制
    2.2 文献综述
        2.2.1 腐败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2.2.3 小结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寻租理论
        2.3.3 新制度主义理论
        2.3.4 声誉理论
        2.3.5 政府规制理论
3. 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对内部控制、高管腐败的影响
    3.1 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比较
        3.1.1 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
        3.1.2 古今巡视制度之比较
    3.2 巡视制度与内部控制
        3.2.1 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3.2.2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2.3 巡视制度与内部控制
    3.3 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
        3.3.1 高管腐败的度量
        3.3.2 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的现状及特点
        3.3.3 巡视制度与高管腐败
4. 新时期党的巡视制度能够抑制央企高管腐败行为吗?
    4.1 研究问题
    4.2 理论分析
    4.3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4.3.1 样本选择
        4.3.2 变量定义和研究模型
        4.3.3 描述性统计特征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双重差分检验结果
        4.4.2 稳健性检验
    4.5 结论
5. 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研究问题
    5.2 理论分析
    5.3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5.3.1 样本选择
        5.3.2 变量定义和研究模型
        5.3.3 描述性统计特征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双重差分检验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5 结论
6. 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经济后果研究
    6.1 研究问题
    6.2 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
        6.2.1 理论分析
        6.2.2 案例分析
    6.3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6.3.1 样本选择
        6.3.2 变量定义和研究模型
        6.3.3 描述性统计特征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双重差分检验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5 进一步的经济后果研究
    6.6 结论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巡视制度
        7.2.2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7)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话语体系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话语体系
三、改革开放时期话语体系
四、结论

(8)毛泽东反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意义、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腐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廉政思想
        二、古代官德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的经典理论
        一、剥削制度与私有制度是腐败的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人的定位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反腐思想
        一、以公为仆、主权在民
        二、天下为公
第三章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形成
        一、毛泽东反腐思想的萌芽
        二、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四章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深度探究党员贪腐的原因
        一、官本位思想延续
        二、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及和平演变的威胁
        三、党内阶级成份的复杂性
        四、党员自身修养不足
    第二节 毛泽东反腐的措施
        一、反腐教育
        二、清廉表率
        三、群众运动与民主监督
        四、建立反腐法制保障体系
第五章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局限性
    第一节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现实性
        二、坚决性
        三、系统性
    第二节 毛泽东反腐思想的局限性
        一、认识偏差
        二、制度建设不足
        三、政治运动化错误
第六章 毛泽东反腐思想对当代中国反腐的启示
    第一节 反腐必须从源头做起
        一、新时期仍需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二、坚持廉政思想教育不放松
        三、树立反腐廉政社会风尚
    第二节 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并进
        一、规范党纪党规,加强党内监督
        二、注重民主党派党外监督
        三、信息网络与全民反腐体系
    第三节 反腐法律保障体系构建
        一、法制完善,规范明确
        二、从严执法,贪腐必究
    第四节 国际形势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建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历史意义
        (三) 学术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 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监察制度的概念、实质、原则与功能
    第一节 监察制度的概念和实质
        一、监察的词源学解释
        二、监察制度的政治学分析
    第二节 监察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监察原则
        二、实事求是原则
        三、人人平等原则
        四、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专门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监察制度的基本功能
        一、监察制度的政治功能及作用
        二、监察制度的社会功能及作用
第二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思想发展及实践
        一、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二、民国监察制度的建立
        三、苏维埃时期中共对民国监察制度的吸纳与扬弃
    第二节 无产阶级执政党监察制度的理论认识及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监察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监察思想及实践
        三、苏维埃时期中共对前苏联监察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建立的背景与需求
    第一节 中国苏维埃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一、环境变迁: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变化
        二、自觉认识: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
        三、被迫选择:国民党对中共的排斥与杀戮
    第二节 中国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理论需求
        一、传统乡绅政治的超越与全能型政权的构建
        二、权力失范的出现与民主建政的初步尝试
        三、社会组织的重构与国家动员能力的重建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
        一、苏维埃制度与乡村权力再造
        二、工农群众民主权利需求的高涨
        三、乡村治理结构的早期国家重构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制度设计需要
        一、思想建党:全力维护全党上下团结与统一的理论诉求
        二、制度治党: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第四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建立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监察制度的认识与实践(1921-1927)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监察思想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监察实践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建立(1927-1931)
        一、外力的作用:世界革命与“把苏维埃移植到中国”
        二、内生的力量: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必然选择
        三、合力的结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机构的产生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发展(1931-1937)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机构充实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形式调整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内容完善
第五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框架与运行
    第一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苏俄借鉴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框架设计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的监察制度实践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党内监察制度实践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党外监察制度实践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监察制度实践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实践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审计监察制度实践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司法监察制度实践
    第四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监察制度实践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工农群众监察制度实践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团组织监察制度实践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新闻舆论监察制度实践
第六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历史反思
    第一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历史成效
        一、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监察制度体系
        二、构建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监察工作体制
        三、形成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双向互动机制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历史教训
        一、重监察制度的设计与轻配套的实施细则
        二、重监察权的高度集中与轻民主化的实施
        三、重监察惩处的落实与轻法治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历史评析
        一、深受联共(布)监察制度的影响
        二、深受战争环境的束缚与思想认识的局限
        三、探索并开辟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特色监察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谢建平基本情况及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本文的安排
第一章 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与时代价值
    一、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主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凝聚党心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五)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
    二、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顺应当今世界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
        (二)契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三)适应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转换和执政方式的新发展
        (四)以更大勇气和智慧推动深化政治领域改革
第二章 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突出特征和价值取向
    一、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廉洁政治
        (二)中国特色廉洁政治
    二、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突出特征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二)制度保障的先进性
        (三)工作布局的融入性
        (四)强势反腐的震撼性
        (五)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六)以上率下的示范性
    三、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恪守服务发展
        (二)遵循以人为本
        (三)推进民主法治
        (四)实现公平正义
        (五)厉行严格自律
        (六)坚持重在建设
第三章 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历史演进
    一、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洁政治建设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人廉洁政治建设思想
        (三)中国古代廉洁政治建设思想
        (四)西方廉洁政治建设理论
    二、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演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廉洁政治建设实践
        (二)建国至党的十八大前夕廉洁政治建设实践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洁政治建设实践
第四章 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比较优势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廉洁政治建设情况
        (一)丹麦廉政情况
        (二)新西兰廉政情况
        (三)新加坡廉政情况
        (四)香港廉政情况
        (五)美国廉政情况
    二、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与西方国家和地区廉洁政治建设的比较
        (一)廉洁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不同
        (二)廉洁政治建设的领导力量不同
        (三)廉洁政治建设的依靠力量不同
        (四)廉洁政治建设的关键措施不同
    三、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
        (一)党政一体同心,确保领导有力
        (二)建设协商民主,讲求步调一致
        (三)群众广泛参与,注重监督到位
        (四)注重惩防并举,追求标本兼治
        (五)坚持“四自”并重,力求永葆纯洁
第五章 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廉洁政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二、廉洁政治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三、廉洁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根源
        (二)经济根源
        (三)思想根源
        (四)社会历史根源
第六章 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构建中国特色廉政教育体系
        (一)廉政教育内容体系
        (二)廉政教育主客体体系
        (三)廉政教育方法体系
    三、改革完善中国特色权力运行制约体系
        (一)改革完善传统权力结构
        (二)改革完善传统权力运行模式
        (三)改革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四)改革完善国家司法体制
    四、打造制度、法治、科技“三位一体”腐败惩防体系
        (一)坚持制度反腐,建设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二)厉行法治反腐,构建惩治腐败法律体系
        (三)运用科技反腐,探索廉政风险防控新手段
    五、净化和重构廉洁政治生态体系
        (一)持续坚持高压反腐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三)严明党的纪律规矩
        (四)努力净化政商关系
    六、创新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多元监督体系
        (一)创新人大政协监督体系
        (二)创新社会监督体系
        (三)创新网络监督体系
    七、建设中国特色廉政文化体系
        (一)建设主流廉政文化
        (二)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
        (三)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
        (四)清除“腐败亚文化”不利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四、开国第一反腐案的参照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像表达[D]. 张晔. 河北大学, 2021(02)
  • [2]习近平廉政建设理论及其价值研究[D]. 张腾飞. 江南大学, 2020(01)
  • [3]反腐下的高管政治关联——光彩依旧抑或黯然失色[J]. 刘劲松,应千伟,周开国. 中国会计评论, 2019(03)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研究[D]. 杜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D]. 王卫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巡视制度抑制高管腐败的机制与后果研究[D]. 张津津. 厦门大学, 2018(07)
  • [7]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历史考察[J]. 伍小涛. 红广角, 2017(Z5)
  • [8]毛泽东反腐思想研究[D]. 叶岱西. 云南财经大学, 2017(10)
  •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研究[D]. 谢建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研究[D]. 车景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标签:;  ;  ;  ;  ;  

建国第一例反腐倡廉案的借鉴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