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读者对“6σ”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回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景周[1](2019)在《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文中认为【目的】减少包含不当信息的成果对后续研究的困扰和误导,为知识管理、学术评价和诚信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系统性方案。【方法】分析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原因、类型及存在问题,根据论文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把论文的信息变更分为更正、撤回与替换、部分撤回、整体撤回、论文删除等类型。基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构建具有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的可回溯管理体系。【结果】明确可回溯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建档内容、档案的保存与使用、学术论文不同版本间的超链接方式和责任归属等,实现变更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结论】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策略,实现不同版本论文间的超链接,减少错误信息对人类知识库的污染和干扰,有利于学术诚信治理的长效机制的形成:从个别发现到系统排查、从被动撤稿到主动申请、从惩罚到防范,起到规范和威慑的作用。
特里·安德森,王志军,张永胜,肖俊洪[2](2017)在《教育技术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文中指出所有高等教育教师和学生都使用在线教育技术,不管是用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还是完全在线教学。本文探讨在线教育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阐述如何最有效地把它们用于促进教与学的目的。文章还讨论教师在使用这些工具支持教与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第一部分着眼学习管理系统,揭示这种多功能工具支持教与学的多种方式以及一些新发展和一些长期存在的挑战。第二部分讨论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应用程序日益常见的用途,强调它们用于正式教育的优点和局限。最后一部分讨论学生和教师如何进一步扩展个人学习环境的用途。简而言之,本文从教育技术角度全面分析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21世纪教师。
李宁[3](2017)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晚清民初时期的着名翻译家、小说家、书画家和诗人,林纾(1852-1924)为近代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尤擅以古文笔调翻译数量众多的外来泰西小说而声名煊赫,故享有“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第一人”(1)的美誉,与严复合称“译才并世数严林”(2)。自1899年初涉译坛,随后几十年间林纾的一系列外来小说译作便以源源不断之势出现在大众视野并逐渐自成品牌成为脍炙人口的“林译小说”(3)。依循近代翻译史及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辅以微观研究的方式入手,林纾始终是近代翻译名家研究领域里难以回避的争论节点,由他一手开创并打造的林译小说也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典型个案,历来被学者加以研究和解读。通过审视以往林译小说及林纾个人相关研究的资料可见,论着多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呈现:其一,主要概括林纾生平,借由林纾译作的小说理论或序跋絮语总结归纳其翻译思想,进而推知造成林译小说轰动效应的背后成因,此类研究往往容易留于表面而忽略了有关翻译深层的讨论;其二,仅以选取林译单篇小说或几部译作名着为例分析总结林纾翻译的文化特点,这就造成对林译小说整体把握研究的欠缺;其三,仅限于运用翻译理论系统内的研究框架对林译文本进行解读,从而容易造成以文本语境的微观视角和社会语境的宏观视角相互割裂的弊端。综上所述,对林译小说研究的理想方式应当是三者的有机结合。笔者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研究框架对林译小说(1899-1919)进行分析解读,具体原因出于对林纾及其翻译小说所处特殊年代的社会场域进行整体考量。这一时间段与鸦片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相吻合,也正是中国社会从近代向现代发生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此间中国社会的翻译现象及策略趋势同样值得探究深思。本文共分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林纾生平及林译小说概况,包括林译小说文本的数量统计及译作呈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林纾翻译研究的相关情况并总结出了研究现状。同时对场域理论及其构成要素“场域”、“惯习”和“资本”加以解析,进而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题动因、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以“场域”因素的视角解读林译小说的成因。通过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场域”因素,诸如城市生活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出现,自由爱情婚姻的新式观念,内忧外患的双重逼迫,文人心态的转变及其多重身份的扮演等角度加以分析,呈现出对晚清翻译“场域”的相关解读。第三章主要以“惯习”因素为基准着重探讨了林纾的翻译惯习,并就其个体化特点的翻译惯习、翻译策略、情感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语言优势等方面入手推知林纾文学翻译观的成因及特点。同时兼及对晚清小说翻译情况的研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对清末中国译者群体翻译惯习的思考。第四章以林译小说(1899-1919)为个案研究,通过对林译作品标示分类中极具典型性的诸如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代表的情感小说世界,哈葛德小说冒险神怪的世界以及狄更斯长篇小说现实道德的世界加以文本的细化解读,从而在场域理论框架下对林纾的翻译惯习、翻译思想以及译学态度的变化等因素加以阐释说明。第五章通过对林译域外小说数目及国别的梳理廓清从而得到林译小说在当时堪称“世界文学”的译介工厂这一结论认知,并由此引出对林译小说处于晚清中国宏观文化社会语境下“世界文学”传播的价值思考。同时探讨了在林译作品影响下晚清翻译小说呈现出的与民族、国别等异质文化因素之外互通交流的世界文学这一特点。第六章以林译小说影响下的晚清翻译策略的相关考察为主线,大致归纳整理出“译”“作”杂糅,“译”“述”结合,以及“直译”渐盛这一脉络走势的特点,从中可见翻译的语言策略、归化策略、异化策略和注释策略等走向趋势无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化整体语境的影响和场域因素的制约。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就林纾小说翻译的功绩和缺陷展开相应讨论,并对全文的主要思想、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同时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进行陈明,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做出合理展望。
张勇[4](2017)在《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环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虽然一些移动服务已然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但这些多数是互联网服务的翻版,并没有给图书馆服务带来实质性的革新,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差距仍然存在。本文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来研究移动环境下的服务问题,是因为其理论切实能为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促使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科学高效并实现长远、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第二章,从知识生态的层面介绍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知识生态的相关理论;从知识链的角度分析了知识链的形成、结构、优化和模型;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视域阐述了移动服务的概念、方式和内容等;从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维度解析了知识生态系统、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为本文涉及的研究内容提供相关理论来源。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理论探讨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服务机理。解析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认为其形成是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是自组织、自适应的系统,同时也是知识增值创新、知识传递消费、知识生态反馈和知识协同进化的系统。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是知识服务主体在移动环境下利用移动知识技术向有知识需求的用户提供学科知识产品的个性化服务过程。本章是全文理论的核心,为全文提供概念逻辑框架。第四章,从学科知识资源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基于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产品化”思路,探讨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体系的特征、结构和服务原则。认为该服务模式主要由学科知识移动服务平台、服务数据中心、学科资源维护系统三部分构成,通过知识链实现知识交流、知识检索、知识导航、知识推送和知识评价等功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基础,为服务提供物质介质。第五章,从移动知识技术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计算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理论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技术服务模式,并对技术框架进行了详实的研析。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云计算服务平台,并从基础设施层、数据处理层、管理控制层和服务应用层分别进行了功能设计,阐明了实现路径,对运行过程进行了讨论。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技术支撑,为服务提供技术可行性佐证。第六章,从用户个性化需求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移动用户内涵、类型及特征。从用户需求现状综述分析其个性化需求演化方向,结合对长春7所高校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面向“课程教与学”、“科研项目和论文创作”、“学校科学管理”的3种个性化移动服务模式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目标,为服务指明方向。第七章,从知识环境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服务保障。讨论了知识环境的内涵及特征,重点阐述了移动服务中知识文化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制度建设及知识经济策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保障,为高效服务提供可操作条件。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促进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丰富了知识生态系统在移动环境下的内涵,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移动服务模式的研究,明晰了移动服务革新作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新理念。在实践层面,针对高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高校用户的教学、学习、科研和管理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这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实践提供了有力借鉴。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以知识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理论和新模式,深入调查论证,做好实例实证,以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的前进发展。
刘小燕[5](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李海萍[6](2015)在《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以上海J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在信息快速传达、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对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逐渐减少了依赖,学习模式发生改变,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得高校图书馆必须对传统的服务模式和馆舍布局进行改革。同时,图书馆作为高校科研的重要支撑部门之一,也要配合高校整体的发展来重新定位其功能。在网络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流程,规划并开发更多适合本校发展理念和满足学生学习、研讨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空间方面的经典案例,总结构建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法解析上海J大学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对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管理制度的影响。按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的实体层将J大学图书馆空间分为服务空间、学习空间、教育空间和社会空间,并介绍各空间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并指出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读者学习模式改变是导致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重新构建的原因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各种空间创造知识建构的真实情景,提供先进科技设备、丰富资源,满足学生学习、交流、休闲、娱乐,拓宽学生的思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进行知识储备。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促进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及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综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经验,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上海J大学图书馆构建不足之处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张利平[7](2014)在《《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文中研究指明媒介融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应对媒体剧变的最炙手可热的战略。报纸是传统媒体的代表,也是21世纪媒体的最大输家,由于互联网竞争者引领新闻商业化、大幅缩减广告成本,曾经定义美国新闻业的大城市日报面临其商业模式的崩溃,报业寒冬中的美国许多报纸媒体组织将“媒介融合”视为应对数字新媒体时代报媒不确定未来的最佳途径。作为世界一流的商业出版物,《华尔街日报》总付费发行量自2007年起迄今保持美国最大,日报在报业颓势明显的互联网时代中的骄人业绩发人深省。新时期的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已经不是单纯的报纸,而是报纸、通讯社、网站、视频、APP应用、新闻信、杂志、专利数据库、会议等等在内的综合体。《华尔街日报》顺应时势,勇于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报业媒介融合之道的战略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是对《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个案研究,运用传播学、媒介融合、战略管理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理论资源,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调查研究、历时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的分析、选择和实施进行了系统剖析。首先,文献综述梳理了关于媒介融合的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框架、宏观上分析媒介融合的动因和微观上的融合新闻研究;而媒介融合实践研究的核心就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具体可细分为宏观产业变革的总体性分析、中观产业融合渠道研究和微观媒体变革案例研究三大范畴,总体上国内外媒介融合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研究。其次,论文历时梳理了《华尔街日报》创刊125年来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叙述了日报在前融合时期、克莱伦斯·巴伦时期、伯纳德·基尔格时期、华伦·菲利普时期、彼得·卡恩时期和鲁伯特·默多克时期的主要融合大事和融合特点。随后,论文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外部战略环境,并用VRIO模型剖析日报的内部资源,得出《华尔街日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品牌、内容和受众,并在日报使命构想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愿景目标,即“无处不在的《华尔街日报》”。接下来,论文从新闻融合战略和经济融合战略两方面论述了《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选择,其中新闻融合战略又分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前者包括报道范围的融合拓展、内容多媒体呈现、强势视频战略、定制内容的增值服务、品牌内容的延伸和整合、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式融合、团队报道和融合记者报道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九个方面的内容融合战略,后者包括无处不在的WSJ.com网站、视频终端、社交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四个方面的终端融合战略;《华尔街日报》的经济融合战略包括“付费墙”模式与免费模式的融合、全球广告销售网络及融合广告、平台广告销售战略、视频广告战略、原生广告战略、活动营销战略、数据库营销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八个方面。随后,关于《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实施,论文首先论述了日报实施媒介融合战略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然后从组织制度、资源配置、知识管理和沟通交流四个方面阐述了日报媒介融合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最后介绍了《华尔街日报》的融合文化建设,包括责任型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文化、合作型组织文化和开放型组织文化四种文化类型。此外,论文提炼出日报重要的融合理念一—在内容和技术的交叉点创造受众体验、从印刷第一,到数字第一,再到移动第一、数据和内容及经营的融合、融合打造独家新闻和实时新闻,并且运用李奇·高登的经典媒介融合模式和拉里·达利的“融合连续体”框架来检验《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全面性和深入度,得出的结论是日报的融合是全面的,日报的融合程度在逐步加深,但距离达利的“完全融合”仍然存在上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论文总结了《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趋势和不足。最后,论文提出了《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对于中国大陆报纸的理念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陆报纸要重构融合型产品平台、重构融合型经营平台及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刘段[8](2014)在《发现系统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重心逐渐由传统印刷型资源转向数字信息资源,图书馆如何提高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问题变得越发重要。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由数据库提供商和检索系统服务商提供的发现系统。发现系统通过对各种不同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预索引,建立元数据的集中索引仓储,提供“一站式”的检索服务和更高级的发现服务。通过基于预索引数据建立预索引库的方式,来保障检索速度的高效和检索结果排序的相关性。本文提出了将发现系统应用到学术研究中来的问题。将学术研究的过程划分为学术研究选题、学术研究实施过程、学术研究成果管理3个部分,并尝试将发现系统的主要特色功能应用到学术研究的这三个过程中来。文中首先对发现系统的产生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之后对发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发现系统的原理与架构、特点和分类以及其支撑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在完成基础理论的研究和阐述之后,对学术研究的选题、学术研究实施过程、学术研究成果管理这三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将发现系统的整合元素仓储、考镜学术源流、学术趋势分析功能模块应用到学术研究选题阶段;将发现系统的可视化分析、精准检索、智能辅助检索、无缝文献传递功能模块应用于学术研究过程;将发现系统的成果产出分析、多维分面聚类、立体引文分析等模块应用到学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过程中来。在应用部分中以超星发现系统、维普智立方·知识发现系统、CNKI学术资源发现平台等系统为实例,展示发现系统的应用方法和使用步骤等。最后本文对发现系统的强大功能作了总结,同时分析了发现系统自身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也对发现系统目前的应用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发现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周金娉[9](2013)在《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发达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全面地渗透到学术交流与共享的全过程,触发了学术交流价值,催生了科研成果本质。在“学术期刊危机”的孕育下,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机制和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应运而生。开放存取运动的发起,使无障碍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学术分享成为可能,而开放存取期刊作为重要的学术交流途径,打破了商业出版机构对知识进行垄断的局面,促进了全球知识的更新发展与广泛传播。近年来,开放存取以自存档和开放存取期刊等途径,通过网络高质、高效地向公众提供学术信息的发表,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不受任何权限地免费访问学术成果,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新通道,开放存取开始被学者们接受并认同。与传统出版模式相比,开放存取模式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解决了学术期刊出版周期长、出版流程发展的问题,也消除了科技期刊高昂的订阅费用所导致的经济障碍,使学术论文的版权回归到作者手中,并有利于编辑、作者、读者与评审者之间的互动,还能有效地遏制学术腐败,同时满足了科研人员对于学术信息的即时性、高效性和多元性的需求。为促进全球学术资源的共享传播,各界人士掀起了关于开放存取的课题研究。开放存取科技论文是研究成果的主要体现,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方向、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为集中体现我国科技基础研究与创新应用成果,促进科研人员之间正式、有效、及时、公开的学术交流,扩大我国科技资源在国际话语权上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力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择探索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为题,在微观上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开放存取的价值和生存能力,为研究者评价开放存取期刊的等级奠定基础;宏观上找出影响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发展和影响力的因素,为开放存取期刊的宏观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促进我国开放存取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对推动国际学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分析开放存取期刊的组成要素及属性特征,根据已有相关研究对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甄选,构建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概念模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利用Amos和SPSS软件处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拟合验证,从模型的各个层面对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的难点在于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相关因素,深入的模式分析及科学的模型设计;以及针对相关因素的复杂性,多渠道获取各个层面的数据,并对每个数据项进行精准的测度。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包括理论研究、因素分析、实证研究、模式构建与对策研究,以理论研究及框架的梳理、关键影响因素的辨析和实证研究过程的检验为研究重点。论文全面而系统地辨析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关键因素,深入的模式分析及科学的模型设计;针对相关因素的复杂性,多渠道获取各层指标的数据,并对每个数据项都要进行精准的测度。其中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了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评测方法,以及对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相关理论探索。第二部分因素分析主要依据开放存取期刊特征与学术影响力构成要素,辨析各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分析关键影响因素间作用机理。第三部分实证研究主要是对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实证研究结果。第四部分模式构建主要依据前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逻辑模型,并构建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实施对策主要依据前文的研究,探讨开放存取期刊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提高学术影响力应当采取的途径与对策。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开放存取学术资源的理论研究与框架的梳理,发现我国关于开放存取资源的研究停留在较浅的理论层面,缺乏有突破性的成果,不利于探索开放存取资源影响力的关键要素所在,难以促进我国开放存取学术资源的快速发展。2)通过系统分析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机理,辨析影响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开放存取期刊作者影响力、开放存取期刊读者影响力、开放存取期刊机构影响力、开放存取期刊网站影响力、开放存取期刊的期刊影响力、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影响力及开放存取期刊的网络影响力。相关学者曾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影响科研人员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因素,结论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大致相似,说明本次研究的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概念模型进行拟合验证,提出研究假设均成立,从而构建了以学术交流过程为理论支撑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逻辑模型。4)通过对比国内外几种典型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现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在开放存取期刊作者合作度、开放存取期刊机构声望、开放存取期刊编委构成、开放存取论文图表数量及开放存取期刊网络链接等方面与国外的差异较大,由此我国应借鉴国外成熟的发展经验,调整开放存取政策,普及开放存取理念,明确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改革现行出版体制,重视开放存取实践,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开放存取基金支持,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开放存取资源的学术影响力与资源价值。总之,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方法与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基础理论与实践发展还有待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基本理论、影响因素、模式构建与提升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希望能够加速我国开放存取事业的发展,推进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实践,为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存取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做出微薄的贡献。
周妍[10](2012)在《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文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从合理化采购以及有效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二、本刊读者对“6σ”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回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读者对“6σ”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变更的原因、类型及存在问题 |
1.1 信息变更的原因 |
1.2 信息变更的类型 |
1.3 信息变更中存在的问题 |
2 信息变更可回溯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
2.1 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 |
2.2 建构可回溯管理体系的意义 |
2.2.1 提高变更信息的可发现性 |
2.2.2 为监管部门治理不端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
2.2.3 对学术不端行为者起威慑作用 |
3 信息变更可回溯管理的体系框架 |
3.1 可回溯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 |
3.2 可回溯管理信息系统 |
4 可回溯管理体系构建应注意的两个重要环节 |
4.1 信息的收集与加工 |
4.2 沟通、协调和监督机制 |
5 结语 |
(2)教育技术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学习管理系统 |
学习管理系统的常用功能 |
学习管理系统的发展 |
学习管理系统的挑战 |
社交媒体 |
摆脱学习管理系统的束缚 |
使用社交网站 |
面对挑战 |
收获好处 |
个人学习环境 |
个人学习环境的特别之处 |
教师个人学习环境 |
用于学习目的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环境 |
用户对个人学习环境的控制 |
教育技术三大支柱 |
(3)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林纾及其译作概况 |
1.2 林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场域理论框架总览及概念解析 |
1.4 研究方法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 |
2 “场域”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的成因 |
2.1 晚清中国社会“场域”因素解析 |
2.2 晚清翻译“场域”因素解析 |
2.3 “场域”因素对林译小说成因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晚清小说翻译“惯习”之考据 |
3.1 林纾的翻译惯习 |
3.2 晚清译者的翻译惯习 |
3.3 “惯习”因素对林纾翻译观的影响 |
3.4 小结 |
4 林译小说个案研究(1899-1919) |
4.1 “茶花女”——旖旎情感的世界 |
4.2 哈葛德——冒险神怪的世界 |
4.3 狄更斯——现实道德的世界 |
4.4 小结 |
5 林译小说的“世界文学”观 |
5.1 “世界文学”概念的厘定与谱系梳理 |
5.2 林译小说对“世界文学”中国化传播的影响价值 |
5.3 晚清翻译小说“世界文学”的特点显现 |
5.4 小结 |
6 林译小说影响下的晚清翻译策略 |
6.1 翻译策略之“译”“作”杂糅 |
6.2 翻译策略之“译”“述”结合 |
6.3 翻译策略之“直译”渐盛 |
6.4 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4)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迅猛发展推动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 |
1.1.2 图书馆移动服务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 |
1.1.3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知识生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 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知识生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自然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社会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知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 知识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知识链的形成 |
2.2.2 知识链的结构 |
2.2.3 知识链的优化 |
2.2.4 知识链的模型 |
2.3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3.1 移动环境的特点 |
2.3.2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
2.3.3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
2.3.4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
2.4 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4.1 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4.2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机理 |
3.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构成 |
3.1.1 高校图书馆知识主体 |
3.1.2 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 |
3.1.3 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 |
3.1.4 高校图书馆知识环境 |
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结构 |
3.2.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内部结构 |
3.2.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间结构 |
3.2.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结构形态 |
3.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形成动因 |
3.3.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内在动力 |
3.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外在动力 |
3.3.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利导和限制因子 |
3.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3.4.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过程 |
3.4.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 |
3.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自适应过程 |
3.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3.5.1 知识增殖创新机制 |
3.5.2 知识传递消费机制 |
3.5.3 知识生态反馈机制 |
3.5.4 知识协同进化机制 |
3.6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构建 |
3.6.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模块 |
3.6.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块 |
3.6.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块 |
3.6.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环境服务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4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模式 |
4.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的提出 |
4.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的特征 |
4.2.1 资源成果呈“产品化” |
4.2.2 资源建设呈“多元化” |
4.2.3 资源形式呈“碎片化” |
4.2.4 资源服务呈“全时空” |
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体系构成 |
4.3.1 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库 |
4.3.2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元库 |
4.3.3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产品库 |
4.3.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信息库 |
4.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原则 |
4.4.1 知识元多变涌现原则 |
4.4.2 知识链灵活可塑原则 |
4.4.3 知识产品循环更新原则 |
4.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型构建 |
4.5.1 学科知识资源维护系统 |
4.5.2 学科知识资源数据中心 |
4.5.3 学科知识资源服务平台 |
4.6 本章小结 |
第5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 |
5.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的提出 |
5.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服务模式的建设优势 |
5.2.1 海量的存储性能 |
5.2.2 高速的计算性能 |
5.2.3 可靠的安全性能 |
5.2.4 强大的共享性能 |
5.2.5 无限的扩展性能 |
5.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知识服务的架构 |
5.3.1 基于移动云技术的知识服务构成 |
5.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知识服务构成 |
5.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服务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 |
6.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提出 |
6.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及需求现状 |
6.2.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 |
6.2.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特点 |
6.2.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现状 |
6.2.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 |
6.3 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 |
6.3.1 高校大学生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6.3.2 高校教师队伍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6.3.3 高校管理人员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
6.3.4 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结果 |
6.4 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型 |
6.4.1 面向“课程教与学”的移动服务模式 |
6.4.2 面向“科研项目和论文创作”的移动服务模式 |
6.4.3 面向“学校科学管理”的服务模式 |
6.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改进措施 |
6.5.1 通过平台架构完善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功能 |
6.5.2 通过素质培养提升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效率 |
6.5.3 通过无缝衔接丰富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资源 |
6.6 本章小结 |
第7 章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知识环境保障 |
7.1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知识环境问题的提出 |
7.2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文化教育 |
7.2.1 图书馆员的知识素养培育 |
7.2.2 教师的知识素养培育 |
7.2.3 科研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培育 |
7.2.4 学生的知识素养培育 |
7.3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 |
7.3.1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
7.3.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
7.3.3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路径 |
7.4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制度建设 |
7.4.1 高校图书馆知识规章制度的影响 |
7.4.2 高校图书馆知识规章制度制定原则 |
7.4.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制度的完善措施 |
7.5 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策略 |
7.5.1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运营现状 |
7.5.2 高校图书馆经济问题的原因分析 |
7.5.3 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对策 |
7.6 小结 |
第8 章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
2.1.1 对《通知》的报道 |
2.1.2 反思与体会 |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
3.1 “文革”背景 |
3.2 概况统计 |
3.3 学科分布 |
3.4 区域分布 |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
4.1 概况统计 |
4.2 学科分布 |
4.3 区域分布 |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
4.4.6 呼吁学术创新 |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
5.1 概况统计 |
5.2 学科分布 |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
5.3 区域分布 |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
7.2.1 地域分布 |
7.2.2 学科分布 |
7.2.3 主管单位 |
7.2.4 主办高校层次 |
7.2.5 刊期分布 |
7.2.6 语种分布 |
7.2.7 获奖频次 |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
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以上海J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本文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公共文化空间内涵 |
二、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内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阐述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 |
一、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的阐述 |
二、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四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阐述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三章 J大学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现状 |
第一节 J大学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 |
一、J大学公共文化空间定义 |
二、J大学公共文化空间组成部分 |
第二节 J大学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现状 |
一、服务空间 |
二、学习空间 |
三、教育空间 |
四、社会空间 |
第三节 J大学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一、服务缺乏人性化 |
二、不重视信息反馈 |
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四、缺乏宣传力度 |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实践现状 |
第一节 国外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现状 |
第二节 国外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实践的经验分析 |
一、重视规划和读者需求 |
二、多部门协同合作 |
三、加大经费优化配套设施 |
第三节 国内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实践情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的解决对策 |
第一节 构建和谐舒适的实体空间 |
第二节 重视信息反馈 |
第三节 加强人员管理 |
第四节 强化宣传提升社会影响力 |
第五节 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外包服务 |
第六章 总结 |
附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媒介融合 |
1.2.2 关于《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 |
1.2.3 关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 |
2.1 前融合时期(1882-1902年) |
2.2 班克罗夫特家族时代的融合(1902-2007年) |
2.2.1 克莱伦斯·巴伦时期(1902-1941年):专业化的开始 |
2.2.2 伯纳德·基尔格时期(1941-1967年):基尔格革命 |
2.2.3 华伦·菲利普时期(1967-1988年):菲利普扩张 |
2.2.4 彼得·卡恩时期(1989-2007年):数字化融合的发展 |
2.3 默多克时代的融合(2007年至今) |
2.3.1 《华尔街日报》的“默多克式进化” |
2.3.2 “无处不在的《华尔街日报》”融合战略 |
3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战略环境与使命愿景分析 |
3.1 《华尔街日报》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华尔街日报》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3.2.1 《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资源构成 |
3.2.2 《华尔街日报》资源的VRIO框架分析——日报核心竞争力 |
3.3 《华尔街日报》的使命和愿景 |
3.3.1 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的使命构想 |
3.3.2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SWOT分析 |
3.3.3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愿景目标——“无处不在的《华尔街日报》” |
4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选择 |
4.1 《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融合战略 |
4.1.1 内容融合战略 |
4.1.2 终端融合战略 |
4.2 《华尔街日报》的经济融合战略 |
4.2.1 “付费墙”模式与免费模式的融合 |
4.2.2 全球广告销售网络及融合广告 |
4.2.3 平台广告销售战略 |
4.2.4 视频广告战略 |
4.2.5 原生广告战略 |
4.2.6 活动营销战略 |
4.2.7 数据库营销战略 |
4.2.8 多元化战略 |
5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实施 |
5.1 《华尔街日报》实施媒介融合战略的组织结构 |
5.1.1 新闻集团和道琼斯公司组织结构 |
5.1.2 《华尔街日报》的编辑部融合历程 |
5.1.3 《华尔街日报》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 |
5.2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实施过程 |
5.2.1 组织制度 |
5.2.2 资源配置 |
5.2.3 知识管理 |
5.2.4 沟通交流 |
5.3 《华尔街日报》融合的组织文化建设 |
5.3.1 责任型组织文化 |
5.3.2 学习型组织文化 |
5.3.3 合作型组织文化 |
5.3.4 开放型组织文化 |
5.4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理念和融合程度 |
5.4.1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理念 |
5.4.2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模式和融合程度分析 |
6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对中国大陆报纸的启示 |
6.1 理念的启示 |
6.1.1 用户思维融合理念 |
6.1.2 平台思维融合理念 |
6.1.3 跨界思维融合理念 |
6.2 重构融合型产品平台 |
6.2.1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型产品平台 |
6.2.2 融合型产品平台重构机制 |
6.3 重构融合型经营平台 |
6.3.1 员工平台 |
6.3.2 商务经营平台 |
6.3.3 受众平台 |
6.3.4 融合型经营平台重构机制 |
6.4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
6.4.1 拥抱媒介融合思维和互联网思维 |
6.4.2 构建融合型平台生态圈 |
6.4.3 融合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8)发现系统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现系统应用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2 发现系统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
2.1 发现系统概述及定义 |
2.2 发现系统的原理与架构 |
2.2.1 发现系统的原理 |
2.2.2 发现系统的系统架构 |
2.2.3 发现系统的服务架构 |
2.3 发现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
2.3.1 发现系统的特点 |
2.3.2 发现系统的分类 |
2.4 发现系统支撑技术 |
2.4.1 数据挖掘技术 |
2.4.2 元数据集中索引技术 |
2.4.3 实时跨库检索技术 |
2.4.4 可视化数据分析技术 |
3 发现系统与学术研究选题的关系 |
3.1 学术研究的选题来源 |
3.1.1 学术研究的选题来源 |
3.1.2 学术研究的选题步骤 |
3.2 发现系统与学术研究选题 |
3.2.1 学术研究选题的原则 |
3.2.2 传统的图书馆检索系统不能满足需求 |
3.2.3 发现系统的创新功能在学术研究选题中的作用 |
3.3 整合元数据仓储 |
3.3.1 发现系统的元数据整合仓储 |
3.3.2 发现系统的元数据收录情况 |
3.4 考镜学术源流 |
3.4.1 考镜学术源流功能简介 |
3.4.2 考镜学术源流功能应用 |
3.5 发现系统学术趋势分析功能应用 |
3.5.1 发现系统学术趋势分析功能简介 |
3.5.2 学术趋势分析应用示例 |
4 发现系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
4.1 学术研究过程概述 |
4.2 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信息需求 |
4.2.1 学术研究中的定题服务需求 |
4.2.2 学术研究中的检索服务需求 |
4.2.3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传递需求 |
4.3 精准检索和智能辅助检索功能的应用 |
4.3.1 精准检索 |
4.3.2 智能辅助检索 |
4.4 可视化学术分析的应用 |
4.4.1 发现系统可视化分析概述 |
4.4.2 发现系统可视化学术分析功能示例 |
4.5 文献传递功能的应用 |
4.5.1 文献传递在发现系统的中的存在意义和形式 |
4.5.2 发现系统中文献传递功能使用实例 |
5 发现系统在学术研究成果管理中的应用 |
5.1 学术研究项目成果管理 |
5.1.1 学术研究项目的成果统计 |
5.1.2 学术研究项目的成果分析 |
5.2 多维分面聚类功能应用 |
5.2.1 多维分面聚类功能概述 |
5.2.2 发现系统中多维分面聚类功能实例 |
5.3 机构及个人产出分析功能 |
5.3.1 机构及个人产出分析研究概述 |
5.3.2 机构及个人产出分析应用实例 |
5.4 立体引文分析功能应用 |
5.4.1 引文分析及其意义 |
5.4.2 立体引文分析概念 |
5.4.3 立体引文分析应用实例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发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解决的问题 |
6.1.2 发现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
6.1.3 发现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
6.2 发现系统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开放存取期刊 |
2.1.1 开放存取出版模式述评研究 |
2.1.2 开放存取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3 开放存取期刊产生的影响 |
2.2 国外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 |
2.2.1 开放存取期刊引文计量 |
2.2.2 开放存取期刊综合质量 |
2.2.3 开放存取期刊接纳认知 |
2.3 国内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 |
2.3.1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 |
2.3.2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 |
2.4 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相关理论研究 |
3.1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基本理论 |
3.1.1 开放存取 |
3.1.1.1 开放存取的内涵 |
3.1.1.2 开放存取的途径 |
3.1.2 开放存取期刊 |
3.1.2.1 开放存取期刊内涵 |
3.1.2.2 开放存取期刊特征 |
3.1.3 学术影响力 |
3.1.3.1 学术影响力内涵 |
3.1.3.2 学术影响力作用 |
3.1.4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 |
3.2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理论基础 |
3.2.1 学术交流过程模型 |
3.2.1.1 信息链模型 |
3.2.1.2 UNISIST 模型 |
3.2.1.3 Garvey‐Griffith 模型 |
3.2.2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交流过程模型 |
3.2.3 基于引文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3.1 基于引文规范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3.2 基于社会结构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4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4.1 基于扩散过程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4.2 基于接纳研究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5 基于网络信息计量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5.1 基于网络链接分析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5.2 基于网络引文分析理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理论模型构建 |
4.1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开放存取期刊作者影响力 |
4.1.2 开放存取期刊读者影响力 |
4.1.3 开放存取期刊自身影响力 |
4.1.4 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影响力 |
4.1.5 开放存取期刊机构影响力 |
4.1.6 开放存取期刊网站影响力 |
4.1.7 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影响力 |
4.2 开放存取期刊各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作用关系分析 |
4.2.1 开放存取期刊作者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2.2 开放存取期刊学者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2.3 开放存取期刊机构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2.4 开放存取期刊网站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2.5 开放存取期刊自身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2.6 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2.7 开放存取期刊网络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的作用 |
4.3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理论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实证研究 |
5.1 方案设计 |
5.1.1 实证分析模型的构架 |
5.1.2 实证研究方法论述 |
5.1.3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5.1.4 数据的收集与衡量 |
5.2 数据分析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分析 |
5.3 实证分析整体模型的拟合检验 |
5.3.1 实证分析模型的适配度检验 |
5.3.2 假设关系的检验 |
5.4 研究结果分析 |
5.5 实证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6.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 评价方法 |
6.3 国内外典型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
6.3.1 评价样本选取 |
6.3.2 指标权重确定 |
6.3.3 应用评价研究 |
6.3.4 国内外典型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对策研究 |
7.1 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发展制约瓶颈 |
7.2 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途径 |
7.3 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发展与学术影响力提升对策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 |
2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
2.1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的合理化采购 |
2.2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
3 结语 |
四、本刊读者对“6σ”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回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J]. 王景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08)
- [2]教育技术三大支柱: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和个人学习环境[J]. 特里·安德森,王志军,张永胜,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2017(11)
- [3]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D]. 李宁. 暨南大学, 2017(01)
- [4]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D]. 张勇. 吉林大学, 2017(09)
-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6]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以上海J大学图书馆为例[D]. 李海萍.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7]《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D]. 张利平. 武汉大学, 2014(01)
- [8]发现系统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D]. 刘段.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9]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 周金娉. 吉林大学, 2013(08)
- [10]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 周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