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了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测试

引入了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测试

一、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检测方法出台(论文文献综述)

于茜[1](2021)在《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巍然耸立,各种宏伟建筑纷纷呈现在大众面前,由此也带动了建材业的快速发展。而建材质量决定了建筑安全问题,目前工程质量问题屡见报端,引发建材行业质量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建立有效的建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建材生产到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是解决建材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使用全流程的质量追溯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信息化、智慧化的建材质量安全管控系统构架及追溯体系;并根据我国建材行业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建材可追溯系统有效运行的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相关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现状调研设计了建材安全生产运营与智慧管控整体构架,建立了建材综合管理与追溯系统;在追溯系统设计中考虑了前期数据获取、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与查询及后期追溯服务等功能,解决了6个不同层面建材的综合追溯管理问题,完善了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材管理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与系统功能的扩充。(2)依据现有编码规则的规定,结合所选建材产品的特点及应用需求,创建建材质量追踪编码与追溯流通编码的规则,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建材行业产品质量等存在的问题,构建区块链追溯体系;各企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等环节作为独立的节点,各类数据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存入北京市建材管理服务平台及区块链数据库中,用户可实时查询所需信息,监管部门也可高效追溯监管。(4)基于CREAM法及层次分析法,创建建材追溯管理全流程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评估分析模型,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找出全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与易引起失误风险的因素,为减少和规避风险的发生提供依据。

张孝阳[2](2021)在《经济类科普文本中模糊修辞的翻译 ——《新型冠状肺炎时期下的经济》(第4至7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新型冠状肺炎时期下的经济》(Economics in the Age of COVID-19)第四至七章为语料,并对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翻译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该文本属于经济类科普型文本,作为应用型文本,其目的是要向读者传递原文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该文本语言具有一定专业性,同时兼具文学性和通俗性。文本中运用大量模糊修辞——常式模糊修辞和变式模糊修辞,使其语言更加生动,灵活。对于常式模糊修辞中模糊名词、模糊动词和模糊形容词的翻译以及变式模糊修辞中互融式模糊修辞和缺省式模糊修辞的翻译,译者在交际翻译的原则下,采取直译、意译、增译、词义引申等翻译方法和技巧来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本的表达效果。在此次翻译实践报告中,译者针对相关的翻译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其他译者翻译类似题材的文本时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王超[3](2020)在《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 ——基于“情景-结构-过程-价值”的分析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这决定了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是当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致力于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核心问题是:如何使得大数据成为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重要动力和价值载体?即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复杂情景下,如何通过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使得大数据成为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重要驱动力,从而实现风险治理目标和彰显治理价值。流行病监测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全球化与现代性不可逆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促使人群不断聚集、关联性和流动性不断加大、人居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导致公共卫生风险频发,疫情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迅速、范围更加广大,以及传染防治难度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类型、范围和速度。由于大数据有望提高疫情的追踪和响应能力、疾病早期发现和预警的能力,以及诊断检测与治疗的研发能力,因此利用大数据监测与防控公共卫生风险被学界赋予了广阔的前景。然而,从现有实践看,大数据究竟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与彰显价值仍是一个经验性问题。无论是2008年的北美HINI甲型流感、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还是2020年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基于大数据的疫情监测系统都未能在疫情初期有效预警并及时采取治理行动。换言之,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事后的分析表明大数据实施公共卫生风险监测的可能性,实践证据的缺乏显示出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有鉴于此,面对新发、再发以及变异性全球流行病疫情的持续威胁与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公共治理的学科范式和现实命题,以大数据驱动为基础,以公共卫生风险这一复杂治理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关键问题,以回应全球性公共卫生风险的持续威胁。基于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面临的适应性困境,本研究致力于回答以下四个紧密联系的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复杂情景?二是如何分析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结构与过程?三是如何剖析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价值内涵?四是如何理解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具体来看,首先从技术嵌入理论视角来理解“大数据驱动”,从“国家治理现代化”来理解“风险治理体系”,并从“技术-制度”互动视角将二者进行结合,阐释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兴起背景、基本内涵与逻辑理路。其次,在数据治理理论、风险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价值网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素材的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进行情景要素提取,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价值网理论提出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多个理论模型。在以上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数据驱动治理的中美模式及效果进行对比。最后,回归到技术与制度互动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治理情景下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现实问题与未来走向。作为一篇规范研究,本文提出两个重要假设:一是坚持数据的非中立性,即任何数据都反映着特定文化背景下对人类行动的建构意义。二是现代风险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即任何风险都是客观实在性和主观建构性的统一。这也构成了理解公共卫生复杂情景、公众参与以及价值层次的关键基础。总的来说,本研究是大数据时代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一个宏大而又重要的现实命题,主要研究结论有四:一是大数据驱动治理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涉及风险治理的情景化、数据化、资本化与价值化。其中,情景是治理基础,“结构-过程”是治理重心,价值是治理导向,这决定了它是适应于特定情景下的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大数据和风险双重治理,从而涌现治理价值的过程;二是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治理工具,还是一种高度情景依赖的治理资源、新型的社会资本以及重构的价值网络。传统风险治理的价值链模式转向价值网模式意味着治理结构、流程以及价值的全新改变,尤其是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大数据驱动治理价值的发挥离不开信任、规范和网络三个要素;三是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技术治理过程彰显了制度文化优势下的中国之治。中美的技术治理反映了以“个体主义”为核心的技术赋能模式和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技术嵌入模式。其中,制度保障是技术治理的关键,尤其是数据标准的一致性和治理行动的组织动员性;四是大数据驱动治理的逻辑遵循“技术赋能-社会互动-治理重构”的基本路径,并将从“赋能式”驱动走向“重构式”驱动。这反映了大数据驱动治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制度再生产的体系重构过程。本研究的创新有三:一是重点从现象与案例入手,从价值视角构建了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理论模型(如钟漏模型、价值层次模型、价值网模型),并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现代风险的二重性特征,一定程度回应了新时期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理论需求。二是在微观层面上,将大数据视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资本类型,拓展了大数据的价值内涵,强调信任、规范和网络对于大数据资本的重要性,重点从参与式治理视角理清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过程中的主体结构关系与治理过程。三是在宏观层面上,基于“技术-制度”互动视角,理清了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逻辑理路,并基于价值趋向差异将大数据驱动方式划分为渐进性的“赋能式”驱动和变革性的“重构式”驱动,并深入探讨了二者的基本特征、区别与联系。以上分析与创新都共同构成了本研究对于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核心理解:大数据驱动治理既是一种基于多任务多目标的复杂情景链接和应对过程、一种数据治理和风险治理耦合的双重治理行动,也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的以信任、规范、网络等为核心要素、以技术、资源、资本等为多元内涵的大数据价值创新网络。简言之,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风险情景中已经超越了自身的工具价值,而是被赋予了包括吸纳公众参与、凝聚共识、协同行动等在内的多元价值内涵。这使得大数据驱动治理既是“赋能”以提升风险治理能力的变革过程,也是“增值”以重构风险治理体系的多元价值网络。

赵肖荣[4](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指出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李辰岭[5](2019)在《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速铁路的核心系统和关键装备,对于确保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将会造成行车中断,甚至是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铁路事故的发生,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模型及方法对铁路事故致因形成机理进行刻画和分析。人为因素在系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在系统运行阶段,还在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阶段,人员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在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中,人员与技术系统共同防护系统安全。但是,人员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受到技术系统、组织管理和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像技术系统那样设计其安全特性。因此,如何系统性的从人-机-环的基础上以人机交互为中心分析系统事故致因机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系统安全问题。论文针对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分析问题需求,建立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及过程(Systems-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STAMP)的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事故分析方法。首先,在深入研究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社会技术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安全管理和运行控制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体现系统中的管理影响、人机混合特性。然后,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和文献信息挖掘,构建了针对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的系统性事故致因分类系统—SACCS(Systematic Accident Ca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结合网络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形成了系统事故致因识别与权重分析方法。再者,为了挖掘致因之间的关系,基于组件交互提出了拓展型透镜模型——ELM(Extended Lens Model),以消除“事后之明(Hindsight biases)”分析的弊端,并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多对象多感知的组合拓展透镜模型分析方法;同时,提出多致因并发传播的事故致因影响传播模型,并用于定量分析事故致因的敏感度和动态影响。以此形成了针对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及分析方法,从而更加准确、高效的识别事故致因因素及评价。为保证方法的可靠性及正确性,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方式使用Krippendorff-Alpha指标对所提的模型进行评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拓展STAMP理论中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以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为基础,根据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及管理过程特点,拓展STAMP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构建系统开发、运营管理和运行过程的多过程事故致因模型,更准确的刻画系统中安全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引导分析人员更全面的理解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事故致因因素及影响。(2)提出系统性事故致因分类系统——SACCS。基于HFACS,根据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及事故特征,构建包括组织管理、过程监管、行为影响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技术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信息等六类的事故致因因素;在致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SACCS致因与控制回路的关联关系;为分析人员提供全面的致因分类,引导分析人员识别出详细的事故致因。(3)提出拓展型透镜模型——ELM。在认知理论透镜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多过程映射的拓展型透镜模型,用于系统组件交互分析,识别致因关联关系,以此形成系统性回溯分析方法;根据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特征,将ELM的使用拓展为“情境事件”和“感知者”之间的多重对应的分析,分析系统组件交互中的多重影响;为分析人员提供了致因因素关系分析的有效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事后之明”的弊端,更准确的分析致因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误致因。(4)拓展致因影响传播模型。在传统的致因影响传播模型基础上,增加多因素的并发和传播模式,更加客观的表示系统事故中致因发生的实际情况;给出致因影响传播网络的初始状态确定方法,及致因影响传播的计算方法和致因敏感度计算方法;为分析人员提供一种事故致因因素动态评估方法,更准确的评估致因因素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事故的形成动态过程,为事故的检测和预警提供基础。最后,论文以“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分析为例,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混合事故致因模型及方法研究案例中的事故致因,得到了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及致因影响网络,然后通过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致因因素进行评价,得出致因因素对事故的影响权重及灵敏度。

王昉[6](2019)在《基于政府监管视角的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食品领域危机迭出,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道德失范,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缺失。企业是经济体,以盈利为目标。食品是关乎每一个生命健康的产品,作为食品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应当履行必须承担的主体责任。《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若食品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而忽视、甚至故意躲避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但企业自身会在利益和责任的失衡中面临危机,更会给社会、给消费者带来严重危害。本论文以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研究对象,阐述当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国内外可借鉴经验,站在政府监管的视角提出进一步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包括界定主体责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等概念界定,以及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理论出发分析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阐述宁波市食品业现状及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现状,已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原因分析,为下一步对策建议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基础。第四部分介绍国内外经验,总结对宁波市的启示。第五部分结合工作实际,基于政府监管的视角,对宁波市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

何秋蓉[7](2018)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一个集管理和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如果只从某个技术维度研究是难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完整体系。基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及供应保障现状,论文重点研究农产品标识、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主体征信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等核心技术,同时基于这些核心技术构建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平台。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农产品标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基础,针对农产品标识的实际问题,论文设计了一维码、二维码的生成流程及规范,并对二维追溯码进行分级加密,增强了标识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防伪造能力,确保了农产品在追溯过程中可以正确唯一地标识。另外,很多农产品外形不是平面,普通二维条码粘贴上去后难以识别,论文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柱形农产品的二维码,该条码使用在柱形农产品上,可以快速准确识别条码。(2)针对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需求及智能数据采集的问题,论文按照农产品分类梳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因子,设计了QuEChERS-酶联免疫法检测真菌霉素方法。然后通过结合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农产品质量数据智能采集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快速并准确地上传至网络数据中心。(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会涉及研发企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销售企业等主体的经济利益,因此针对这些主体设计相对完善的征信体系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大数据征信体系,该体系包括金融信用、商务信用、责任信用、纳税和用工信用、农产品质量信用、农产品舆情信用等。针对农产品舆情信用,论文提出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农产品舆情信用的评估算法及实现框架,该算法较传统BP神经网络在舆情分类准确度和运行效率上具有更好效果。针对农产品质量信用的应用,论文提出了基于农产品农药残余的质量推荐算法及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推荐算法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优于新近方法。(4)数据共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核心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框架,提出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追溯数据共享及防篡改方案。该框架建立了企业和用户统一身份验证机制,通过多维信息反馈来实现追溯流程关键业务机制,如产品对象的认证、发起和接收方核验、动作和金额确认、数据处理系统追踪等,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的安全共享。(5)论文分析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该方案在系统层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在业务层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监管、追踪、信息发布等基础功能。论文依据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需求,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并实现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云服务平台原型,该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质量信息的全流程追溯及数据安全共享。

公敬一[8](2018)在《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和国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然而,食品安全事故仍屡屡发生,一起起食品安全事故无不说明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仍不乐观。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互联网+”行动的开展,如何将日常监管和网络舆情相结合,使用现实手段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甄别和有效利用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将新公共治理理论、网络治理理论、网络舆情监督等多个概念引入到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分析研究中。然后结合欧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经验借鉴,分析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现状的表现和原因,并列举了淄博市开展“明厨亮灶”的实践的具体案例,最后分别从构建理念、建立引导制度和提高监管技术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灏[9](2018)在《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科技飞速的进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频次的增强和活动区域的扩展,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对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逐渐增强。科技作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负面效应,由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科技使人类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其具有的各种特性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科技活动治理。自上世纪50年代后,关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关的风险理论与风险学说,一般说来,科技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科技自身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与控制能力有限性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使科技治理增加困难,甚至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内部风险的受体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直接主体。外部风险是科技治理与应用等过程中,科技活动或人工物对已有物(如生态环境、有限资源等)、人自身以及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危害(如科技活动主体不愿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转嫁各类风险,导致风险分配不正义而成为影响社会与世界稳定的风险源)。外部风险受体除了直接参与活动的主体外,还有各类非直接参与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等非人主体。科技风险的存在就需要治理。科技风险治理具有复杂性。不同行动者对科技风险的识别具有差异性。而且长期以来,有些风险无法进行归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当代科技正成为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当前由科技应用引发的风险问题已然成为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主题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科技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为事关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现阶段科技风险研究领域来看,全社会对于科技风险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相关基础理论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地指导科技风险治理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科技风险的成因、属性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积极探索在风险社会下治理科技风险的新型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促进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选题是在总结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绿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引领下,综合当代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科技风险做出新的界定,由于科技的高度复杂性和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使科技在其应用过程中或应用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能被人们充分认识,并且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的潜在的、不确定的危害。我们需要把握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快的扩散性、连锁反应性和生成的渐进性等特征,就科技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以及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克服或降低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工业社会中科技的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市场经济中急功近利的利益驱动,以及对科技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和科技道德的滑坡等导致科技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主要从内部和外部对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对社会和公众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要加强法制控制、道德控制、科技控制、完善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全球协同治理科技风险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期望达到更有效的控制科技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如下: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反省,加快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与经济增长方式,使之朝着绿色的路径发展。只有以绿色发展观作为指导建设现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创新机制,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科技风险治理创新机制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科技风险,加快社会架构的调整,将绿色社会从理论变为现实。为此首先界定什么是科技风险:科技风险就是指在科技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害的负面效应。科技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生物、信息、核能等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实际消费和享受过程中所存在的显性危害、隐性危害和潜在危害。科技风险主要分为狭义风险和广义风险。科技既能够把自然力转化为绿色环保、高效能的产品,减少环境污染,让人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与使用价值,也会给人类带来科技风险,带来灾难。任何一个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科技风险。为了治理科技风险,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念的产生,是当代社会发展观念创新的结果,彰显了由科学发展观直至五项发展观念的改变,不但是意识领域创新的体现,还是实践形成的结果,这给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也就是利用绿色发展带动生态文明建设,以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我们看到,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在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同时发现科技不仅会带来风险,而且其自身本身也存在风险。传统的治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能回应来自当前各方面所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进步的现实转向:坚持绿色发展: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和谐与自由。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如何引导科技发挥积极动力。在以绿色发展观为指导治理我国的科技风险,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达到“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目的。在以绿色发展观指导探讨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对策时,我们初步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对策。我们认为,风险是科技的内在属性之一,虽然科技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将科技风险的负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最终促使科技为人类社会造福。坚持绿色发展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大国的重要担当。我们应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努力!

孙莉玲[10](2016)在《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和平台的发展,我国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舆情表现方式,把网络舆情推到了反映民众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前台。网络平台以开放的空间形态,成为个体和社会组织参政议政、表达态度、发表言论的公共平台,成为快速传递信息和传达民意的通道,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锋、各种利益诉求集散和多种意识形态较量的阵地,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成为当今网络社会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当前网络舆情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冗余和信息传播方式革命性变化所带来的夹杂大量噪音的海量数据的处理,导致了基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无法适应新的要求,而且缺乏对不同网络舆情的细分,缺乏针对不同特质的网络舆情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目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分析软件以同一模型笼统应对不同特征的网络舆情,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文以大数据环境为背景,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网络谣言、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三类典型的网络舆情,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预警决策机制和演化机理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在基于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策略。首先,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理论,文中构建了具有饱和接触率的网络谣言传播研判模型和非线性接触率网络谣言传播研判模型,利用动力系统平衡点理论与稳定性理论,对网络谣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谣言传播中存在一个阈值R0,当R0>1时,系统将存在内部非零平衡点,即如任由谣言发展,会在系统中大面积爆发开来;当网民群体人数服从Logistic曲线时,新增加的网民不会对网络谣言的传播造成影响;由于阈值对心理作用系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采取措施增大心理作用系数可以高效管理网络谣言的扩散;披露不实信息以及不实信息传播者,其管理效率要远高于正向宣传。其次,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引入Deffault模型,建立了有向加权动态网络结构模型,利用Matlab工具对所建立的网络舆情观点演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还研究了影响网络舆情观点演化传播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向加权动态BBV网络是无标度网络,符合在线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性。模型分析还发现,政府的态度r、媒体的关注程度λ等都能对网络舆情产生显着影响。因此,政府及主要公众媒体利用自身权威性及时披露信息,加强疏导,可以有效消除社会恐慌,稳定社会局面。接着,针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预警级别的评判,构建了基于直觉模糊推理和层次分析法的网络舆情定性和定量评判模型。关于运用直觉模糊推理判断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将话题重要性、公众反应和公众与话题联系作为直觉模糊推理的参与因素,用直觉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每个因素的隶属度,将最贴近的直觉模糊集作为网络舆情预警等级,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构建了网络舆情预警级别判定模型。对于运用层次分析法判定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将目标分解为多指标层次,引入专家打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造了反映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深度和广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对各级指标具体权重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后,根据所构建的模型计算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值S,根据S值所对应的阈值区间,确定应启动的预警级别,进而通过分析其变化的基本特征,掌握其发展态势,揭示出问题的本质所在,预测出舆情的进一步走向,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实证研究表明,以网络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专家决策人员的理性判断为切入点,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舆情级别,为及早启动预警流程和进行引导干预,有效控制舆情发展态势提供支持。本文最后还进行了案例分析。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湖南大学研究生违规转学事件作为典型案例,以本文中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研究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意见的演化过程,分别采集谣言和公共卫生影响的关键词,对事件进行描述,将特征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网络事件具有较为明显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本文所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模型是有效的。

二、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检测方法出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检测方法出台(论文提纲范文)

(1)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发展与工程建设的需要
        1.1.2 管理机制的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2.2 相关行业追溯管理发展特点现状分析
        1.2.3 产品追溯体系现状
        1.2.4 区块链技术在质量管理追溯中的应用现状
        1.2.5 建筑材料追溯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相关企业利用信息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现状
        1.3.1 河钢集团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1.3.2 北京榆构集团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1.3.3 燕通建筑构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1.3.4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1.3.5 东方雨虹防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1.3.6 联强远大及路德工程企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建材管理可追溯性研究
    2.1 可追溯系统概述
        2.1.1 可追溯性的含义
        2.1.2 可追溯系统的目标
        2.1.3 可追溯系统的特点
    2.2 建材管理体系现状
        2.2.1 建材生产管理体系
        2.2.2 建材供应管理体系
        2.2.3 建材检测管理体系
        2.2.4 建材采购管理体系
        2.2.5 建材使用管理体系
    2.3 北京建材管理平台及监管现状
        2.3.1 北京市建材管理服务平台介绍
        2.3.2 政府及企业监管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信息化技术建材管理追溯机制研究
    3.1 质量追溯体系研究
        3.1.1 追溯对象研究
        3.1.2 追溯过程研究
    3.2 质量追溯系统信息识别关键技术
        3.2.1 条码技术
        3.2.2 RFID射频识别
        3.2.3 无线传感网络
        3.2.4 机器视觉
    3.3 信息化技术对建材管理的促进作用
        3.3.1 物联网在建材管理中的应用
        3.3.2 区块链在建材管理中的应用
    3.4 建材质量追踪体系编码规则设计
        3.4.1 编码概述
        3.4.2 建材质量追踪编码规则
        3.4.3 追溯流程编码规则
        3.4.4 建材全流程追溯核心编码串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建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设计
    4.1 追溯系统信息化技术
        4.1.1 建材安全生产运营与智慧管控整体构架设计
        4.1.2 信息化技术应用特点
        4.1.3 系统功能设计
        4.1.4 系统构成
    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材追溯方案设计
        4.2.1 基于区块链的追溯流程
        4.2.2 基于区块链的追溯体系架构
        4.2.3 追溯系统实施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对质量影响评估方法的研究
    5.1 CREAM理论
        5.1.1 HRA理论方法简介
        5.1.2 CREAM法的认知行为理论基础
        5.1.3 人的认知控制模式及失误概率
    5.2 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5.2.1 假设条件
        5.2.2 CPC权重的确定
        5.2.3 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建立
    5.3 案例分析
        5.3.1 河钢集团事故案例列举
        5.3.2 人为差错失误模式与前因分类
        5.3.3 层次分析法
        5.3.4 案例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
    6.1 灰色预测理论相关知识
        6.1.1 灰色系统理论的提出
        6.1.2 灰生成技术
        6.1.3 GM(1,1)定义及建模步骤
    6.2 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影响指标选取
        6.2.1 指标选取原则
        6.2.2 指标对象的确定
        6.2.3 风险预测影响指标的初选
        6.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预测指标体系建立
    6.3 基于GM(1,1)模型建立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经济类科普文本中模糊修辞的翻译 ——《新型冠状肺炎时期下的经济》(第4至7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常式模糊修辞的翻译
        3.1.1 模糊名词的处理
        3.1.2 模糊动词的处理
        3.1.3 模糊形容词的处理
    3.2 变式模糊修辞的翻译
        3.2.1 互融式模糊修辞的翻译
        3.2.2 缺省式模糊修辞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2 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3)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 ——基于“情景-结构-过程-价值”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大数据
        2.1.2 大数据驱动及其治理
        2.1.3 风险及其治理
        2.1.4 公共卫生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技术嵌入理论
        2.2.2 风险治理理论
        2.2.3 数据治理理论
        2.2.4 社会资本理论
        2.2.5 价值网络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适应性困境
        2.3.2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内涵与逻辑理路
    3.1 从经验到数据: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兴起
    3.2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基本内涵
        3.2.1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基本要素
        3.2.2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基本特征
        3.2.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基本概念
    3.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逻辑理路
        3.3.1 技术嵌入视角下的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
        3.3.2 从过程嵌入到源头嵌入:大数据嵌入治理体系的结构嬗变
        3.3.3 从被动吸纳到适应吸纳:治理体系吸纳大数据的制度调适
        3.3.4 从政府主导到社会互动:统一于风险治理的价值创造之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情景分析
    4.1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情景分析框架
        4.1.1 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的“大数据监测失灵”现象
        4.1.2 面向大数据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失灵的现象观察
        4.1.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情景-应对”分析框架
    4.2 基于文本分析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景要素分析
        4.2.1 文本素材选择
        4.2.2 情景要素提取
        4.2.3 情景要素关联
    4.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面临的挑战
        4.3.1 公共卫生风险的特殊属性加剧了大数据监测复杂性
        4.3.2 公共卫生大数据的质量与分析技术制约了精准监测
        4.3.3 公共卫生大数据治理标准缺乏和数据隐私保护担忧
        4.3.4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制约大数据监测系统的建立
        4.3.5 参与能力不足与反应滞后导致大数据实时监测困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结构-过程”分析
    5.1 社会资本视角下公共卫生大数据的生产和共享
        5.1.1 资本与社会资本
        5.1.2 风险治理中大数据资本的生产和共享
        5.1.3 大数据资本推动下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嬗变
    5.2 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结构重组
        5.2.1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结构转变的必然性
        5.2.2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主体的基本构成
        5.2.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主体的权责关系
    5.3 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流程再造
        5.3.1 公共卫生大数据治理的基本流程
        5.3.2 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基本流程
        5.3.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基本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价值分析
    6.1 从科学研究到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
        6.1.1 科学研究目的的层次
        6.1.2 风险科学研究的层次模型
        6.1.3 大数据有望弥合风险治理中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割裂
    6.2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价值层次模型
        6.2.1 基于情景的价值:提供公共卫生风险决策支持
        6.2.2 基于治理的价值:重塑良性的政民互动关系
        6.2.3 基于发展的价值:推动知识生产与经验积累
    6.3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价值模型构建
        6.3.1 从大数据价值链到大数据价值网
        6.3.2 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价值网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美模式比较
    7.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7.1.1 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7.1.2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7.2 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美模式——以健康码为例
        7.2.1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健康码应用分析
        7.2.2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健康码应用分析
        7.2.3 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国模式
        7.2.4 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美国模式
    7.3 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美模式比较
        7.3.1 情景维度的比较分析
        7.3.2 “结构-过程”维度的比较分析
        7.3.3 价值维度的比较分析
    7.4 我国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效果分析
        7.4.1 我国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总结
        7.4.2 我国大数据驱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问题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重构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路径
    8.1 从赋能到重构: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价值转向
        8.1.1 赋能式驱动路径的特征与挑战
        8.1.2 重构式驱动路径的特征
        8.1.3 赋能式驱动与重构式驱动之间的关系阐释
    8.2 重构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对策
        8.2.1 拓展情景认识,探索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理论范式
        8.2.2 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基于互信关系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体系
        8.2.3 优化治理流程,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机制
        8.2.4 打牢治理基础,探索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
        8.2.5 重塑价值理念,整合并建立全球一体化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9.1.1 主要研究结论
        9.1.2 研究创新
        9.1.3 研究不足
    9.2 展望
        9.2.1 未来走向
        9.2.2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分析法
        1.3.2.2 历史分析法
        1.3.2.3 个案分析法
        1.3.3 创新点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6.2.2 争论的性质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第八章 结语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8.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事故致因模型研究
        1.3.2 事故分析中人因识别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1.3.3 当前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2 系统事故致因模型及研究方法综述
    2.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2 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及事故分析方法
        2.2.1 基于分层的社会技术系统事故模型及分析方法
        2.2.2 基于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及分析方法
        2.2.3 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及分析方法
        2.2.4 三种模型及方法的对比分析
    2.3 人误因素建模与分析方法
        2.3.1 人误及诱发因素分析
        2.3.2 人误形成机理建模与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高铁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框架
    3.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
        3.1.1 系统组成
        3.1.2 系统组件交互
        3.1.3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层次结构特征
    3.2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安全
        3.2.1 系统理论安全观
        3.2.2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安全威胁来源
    3.3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框架
        3.3.1 系统理论的模型要求
        3.3.2 模型基础
        3.3.3 模型内容
        3.3.4 基于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的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ACCS的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识别与权重分析
    4.1 系统性事故致因分类系统—SACCS
        4.1.1 SACCS构建方法
        4.1.2 SACCS的分层致因
        4.1.3 SACCS的可靠性验证
    4.2 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致因权重计算
        4.2.1 网络分析法(ANP)结构
        4.2.2 权重计算的基本步骤
    4.3 致因识别与权重分析
        4.3.1 SACCS与控制回路
        4.3.2 致因识别与分析流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ELM的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关系及动态影响分析
    5.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中的交互
    5.2 透镜模型(Lens Model)
    5.3 基于透镜模型的系统事故致因关系分析
        5.3.1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交互的透镜模型
        5.3.2 拓展型透镜模型分析应用
    5.4 基于级联失效的事故致因关系动态影响分析
        5.4.1 系统性事故致因关系网络—SACN
        5.4.2 事故致因关系动态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Krippendorff-Alpha的高铁运行控制系统事故致因模型评价
    6.1 系统事故致因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6.1.1 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
        6.1.2 模型评价指标
    6.2 高铁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评价
        6.2.1 调查问卷和数据收集
        6.2.2 Krippendorff-α计算方法
        6.2.3 模型可靠性计算
        6.2.4 模型效用计算
    6.3 本章小结
7 案例分析:“7.23”甬温铁路事故致因分析及评价
    7.1 案例介绍
        7.1.1 线路和设备情况
        7.1.2 事故发生经过
    7.2 基于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的分析
        7.2.1 事故相关的系统及系统危险
        7.2.2 系统分层安全控制结构
        7.2.3 事故致因识别及权重分析
        7.2.4 事故致因关系及动态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事故致因检索文献列表
附录B 高铁列控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评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政府监管视角的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主体责任
        2.1.2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2.1.3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3 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宁波市食品业现状
        3.1.1 宁波市食品产业现状
        3.1.2 宁波市食品安全状况
        3.1.3 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现状
    3.2 宁波市已采取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措施
        3.2.1 监督食品企业定期自查自纠
        3.2.2 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3.2.3 生产经营场所“阳光化”
        3.2.4 采取信用监管手段
        3.2.5 利用公众投诉举报线索
    3.3 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制约主观违法行为的举措有限
        3.3.2 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3.3.3 公众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认知不当
    3.4 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3.4.1 政府监管面临产业局限及资源不足的客观现实
        3.4.2 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且受到利益的无度驱动
        3.4.3 消费者受困于信息不对称及不良舆论
4 国内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经验借鉴
        4.1.1 美国完善立法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4.1.2 日本建立食品监督员制度体系
    4.2 国内经验借鉴
        4.2.1 天津市出台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4.2.2 上海市建立“食品从业证”制度
5 基于政府监管视角强化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对策建议
    5.1 宏观层面实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统筹布局
        5.1.1 出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总领性指导意见
        5.1.2 构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体系
    5.2 微观层面推动政策制度落地实施
        5.2.1 构建科学监管机制
        5.2.2 构建倒逼自律机制
        5.2.3 构建社会共治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相关概念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追溯现状
        1.2.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2.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现状
        1.2.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
        1.3.1 标识技术
        1.3.2 安全质量数据采集技术
        1.3.3 征信技术现状
        1.3.4 区块链技术现状
        1.3.5 云计算技术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标识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应用研究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技术概述
    2.2 标识数据的加密和签名算法
    2.3 基于二维条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的设计
        2.3.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的编码规则
        2.3.2 一维追溯码的设计与实现
        2.3.3 二维追溯码的设计与实现
        2.3.4 多级融合加密二维追溯码
        2.3.5 实验结果和分析
    2.4 一种新的农产品柱形二维条码生成方法
        2.4.1 柱形表面二维码
        2.4.2 二维码空间点映射
        2.4.3 条码生成系统与测试
        2.4.4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产品安全质量快速检测与数据智能采集技术研究
    3.1 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3.1.1 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
        3.1.2 QuEChERS-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真菌毒素方法
    3.2 农产品质量数据智能快速采集方法
        3.2.1 农产品快速检测试纸检测结果智能采集原理
        3.2.2 基于色彩的农产品快速检测试纸智能识别设计与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数据征信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应用研究
    4.1 概述
        4.1.1 征信体系发展及存在问题
        4.1.2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现状
    4.2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大数据征信模型分析
        4.2.1 农产品征信主体信用模型
        4.2.2 农产品企业征信服务模型
        4.2.3 农产品企业征信PDCA循环模型
    4.3 改进的BP模型农产品舆情征信分析方法
        4.3.1 BP神经网络
        4.3.2 BP神经网络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4.3.3 舆情分析实验
    4.4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推荐算法
        4.4.1 效用、效用过剩和边际效用
        4.4.2 融合质量征信的农产品效用度模型
        4.4.3 融合模型的参数估计
        4.4.4 实验分析和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应用研究
    5.1 概述
    5.2 区块链技术简介
    5.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建设思路
    5.4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
        5.4.1 基于IBE的用户统一身份标识管理
        5.4.2 基于电子标签的农产品电子身份标识管理
        5.4.3 面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区块链平台
        5.4.4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架构及设计
    6.1 概述
    6.2 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存在问题及建设目标
        6.2.1 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存在问题
        6.2.2 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目标
    6.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云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6.3.1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6.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云服务平台框架
    6.4 面向省级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原型
        6.4.1 平台建设需求
        6.4.2 平台原型实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及创新点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特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食品安全相关概念
        2.1.2 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2.1.3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概念
        2.1.4 网络舆情监督的概念
    2.2 基本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网络治理理论
第3章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现状分析
    3.1 我国食品安全概况
    3.2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取得的成效及原因
        3.2.1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取得的成效
        3.2.2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取得成效的原因
    3.3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山东省2016 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报告分析
        3.3.2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存在的问题
        3.3.3 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3.4 山东省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案例分析
第4章 欧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经验借鉴
    4.1 欧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实践
        4.1.1 美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实践
        4.1.2 加拿大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实践
        4.1.3 欧盟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实践
    4.2 欧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的启示
第5章 完善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对策建议
    5.1 建立舆情参与理念,加强公众监督力度
        5.1.1 运用战略思维,做好顶层设计
        5.1.2 加强机制建设,完善体系构建
        5.1.3 探索多种模式,理顺工作流程
        5.1.4 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科学评价
        5.1.5 立足科技创新,搭建共享平台
    5.2 建立媒体引导制度,严厉打击不实报道
        5.2.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5.2.2 坚持媒体曝光与案件查处相结合
    5.3 提高网络舆情监管技术,及时做好正面引导
        5.3.1 推行“主导与协同相结合”的网络舆情监管模式
        5.3.2 建立规范协调为主要职能的信息传播体系
        5.3.3 建立最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宣教模式
        5.3.4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队伍的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意义
        1.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2.1 绿色发展
        1.2.2 科技风险
    1.3 研究方法及重点与难点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2章 我国科技风险问题的产生及其后果
    2.1 科技风险与特征
        2.1.1 科技风险的界定与分类
        2.1.2 科技风险的特征
    2.2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构成风险的可能性
        2.2.1 科技风险问题的明确
        2.2.2 科技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
        2.2.3 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2.2.4 科技中社会因素的渗透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2.3 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及特征
        2.3.1 生态资源风险
        2.3.2 生命生存风险
        2.3.3 社会风险
第3章 绿色发展观的兴起
    3.1 绿色发展观的生态内涵及基本特征
        3.1.1 生态内涵
        3.1.2 基本特征
    3.2 绿色发展观的理论缘起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见素抱朴”观
        3.2.2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观
        3.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观
    3.3 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3.3.1 社会进步的现实困境
        3.3.2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
        3.3.3 社会生产力的催生作用
    3.4 绿色发展观的现实评价
        3.4.1 从文明形态的角度来看
        3.4.2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来看
        3.4.3 从发展愿景的角度来看
第4章 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的治理
    4.1 在防控科技风险上容易发生的可能性
        4.1.1 偏离以人为本理念的可能性
        4.1.2 偏离全面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1.3 偏离协调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1.4 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2 我国在科技风险防控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4.2.1 观念缺失
        4.2.2 科研逻辑缺失
        4.2.3 内在属性缺失
        4.2.4 工具缺失
        4.2.5 政策缺失
    4.3 传统治理方式面临的挑战
        4.3.1 责任主体分配不明晰
        4.3.2 公众风险意识不清醒
        4.3.3 科技理性工具化与政策选择失衡
    4.4 绿色发展对科技风险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4.4.1 绿色发展观对科技风险治理的意义
        4.4.2 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第5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们的重新思考
    5.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1.1 美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2 英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3 日韩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4 其他国家科技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
    5.2 对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启示
        5.2.1 从社会参与者层面来讲
        5.2.2 从政府治理的层面来讲
        5.2.3 从各组织因素差异层面来讲
第6章 中国科技风险治理应对策略探讨
    6.1 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6.1.1 对中国当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基本思路
        6.1.2 基本原则
        6.1.3 策略选择
    6.2 主要对策
        6.2.1 全面认识绿色发展战略
        6.2.2 政府职能由主导向引导转变
        6.2.3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
        6.2.4 公众参与和协商制度的设立
    6.3 保障机制
        6.3.1 切实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
        6.3.2 强化绿色配套保障措施的建设
        6.3.3 建立绿色成果共享机制
结语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1.2.1 网络舆情研判模型研究现状
        1.2.2 国外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现状
        1.2.3 国内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问题和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基础
    2.1 舆情
        2.1.1 舆情的形成与发展
        2.1.2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
        2.1.3 网络舆情
        2.1.4 网络舆情作用
    2.2 传染病动力学
    2.3 直觉模糊推理与层次分析法
        2.3.1 直觉模糊推理方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4 有向加权动态BBV网络与DEFFAULT模型
第三章 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3.1 网络谣言
        3.1.1 谣言
        3.1.2 网络谣言的含义
        3.1.3 网络谣言的基本特点
        3.1.4 网络谣言的危害
    3.2 具有饱和接触率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3.2.1 具有种群动力学和饱和接触率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3.2.2 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3.2.3 仿真实验
    3.3 具有非线性接触率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3.3.1 具有种群动力学和非线性接触率的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3.3.2 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3.3.3 仿真实验
    3.4 总结及建议
第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型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
        4.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与特征
        4.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度与趋势
        4.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
        4.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意义
    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分析
        4.2.1 在线社会网络结构特性
        4.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分析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观点演化模型
        4.3.1 问题描述
        4.3.2 大数据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观点演化模型构建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4.5 总结和建议
第五章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模型
    5.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类型及特点
        5.1.1 研究背景
        5.1.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5.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直觉模糊预警模型
        5.2.1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态势分析
        5.2.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预警等级的直觉模糊集
        5.2.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直觉模糊推理系统
        5.2.4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判决
        5.2.5 实证分析
    5.3 面向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层次分析预警模型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3.2 构造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5.3.3 计算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
        5.3.4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
        5.3.5 网络舆情研判的理论模型
        5.3.6 实证分析
    5.4 总结及建议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6.1.1 事件描述
        6.1.2 网络谣言研判分析
        6.1.3 公共卫生角度网络舆情观点演化分析
    6.2 湖南大学研究生违规转学事件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6.2.1 事件描述
        6.2.2 数据分析及问题求解
        6.2.3 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检测方法出台(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D]. 于茜.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经济类科普文本中模糊修辞的翻译 ——《新型冠状肺炎时期下的经济》(第4至7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张孝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
  • [3]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研究 ——基于“情景-结构-过程-价值”的分析框架[D]. 王超. 兰州大学, 2020
  • [4]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混合事故致因模型研究[D]. 李辰岭.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4)
  • [6]基于政府监管视角的宁波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研究[D]. 王昉. 宁波大学, 2019(06)
  • [7]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研究[D]. 何秋蓉.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山东省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督研究[D]. 公敬一. 天津大学, 2018(07)
  • [9]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D]. 张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莉玲. 东南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引入了更快、更准确的疯牛病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