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不说的“误认”和“误读”(论文文献综述)
周运琪[1](2020)在《《慧琳音义》异体字专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所收《慧琳音义》为底本(即高丽本《慧琳音义》),以其中所收辞目及释文部分出现的异体字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时的两个角度对《慧琳音义》中的异体字进行归纳、分类和对比研究。通过对《慧琳音义》异体字的提取和分类,从共时的角度讨论《慧琳音义》中声符不一致形成的异体字,义符不一致形成的异体字,声符或义符发生移位形成的异体字,复杂异体字(即异体原因可能同时包含声符、义符的不一致或其他复杂情况),将字形研究与音韵学、训诂学及辞汇语义学相联系,从多个角度考察异体字形,揭示《慧琳音义》中的异体字字形演变规律,为佛经文字研究和中古时期的汉字研究及汉语史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汉字资料。本文还从历时的角度对《慧琳音义》中非声符、义符的构件发生变化後形成的异体字进行了个案研究,结合字书、文献典籍等描述字形演变的历时动态。另外,本文还选取了《四分律音义》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不同版本的《四分律音义》中因)误而形成的异体字展开对比,考察其字形的异同点,分析致)原因,并藉助相关文献,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字形脉络。
邱丹[2](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提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张惟新[3](2019)在《路易·阿尔都塞的异化思想解读》文中提出路易·阿尔都塞先后对马克思、卢梭、拉康等异化理论的批判性诠释中,阐发了自己对异化问题的独特理解。阿尔都塞对不同异化思想的批判性解读和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密切相关。在阿尔都塞那里,意识形态通过主体说话,也通过主体传达,主体的存在成了意识形态的工具和手段,意识形态构成了主体异化的来源。人的在场实质是意识形态的在场,主体的话语实质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话语。人成了空心的、被意识形态填充的道具,主体的言行思考是意识形态的外化,主体性的获得正是意识形态的显现。当意识形态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形式出现时,主体的异化成了普遍性的客观事实,这种主体异化也从意识形态领域上升为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国家领域、世界领域,主体异化问题也就成了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国家问题、世界问题。据此,阿尔都塞具体探讨了以下这些问题:何为主体?人何以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何为主体异化?作为主体,人是如何被意识形态所异化的?个体的人何以成为一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体如何摆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生产链条,从而获得人存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他以证伪的方式展开对异化人的社会批判,以人的空心化、傀儡化揭示了20世纪西方社会的人们受到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双重奴役的困境,揭示了无产阶级必将消灭异化了的阶级社会,最终让人解放自己,复归自己,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类历史。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围绕阿尔都塞对异化思想的解读进行简要阐述,同时介绍了他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等情况,继而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本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阿尔都塞异化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通过对其异化思想的文本语境的介绍,阐明来龙去脉,为论文的系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阿尔都塞异化思想的基本内容,他借鉴了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分别对马克思、卢梭和拉康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阐发,对异化范畴作了自己的界定,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中的主体异化观,即通过主体之伪反观意识形态的异化问题。第四部分为阿尔都塞异化思想的评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它的价值和局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共产主义扬弃异化的必然性。
陈峰[4](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邱阳[5](2018)在《陈亮及其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亮是一位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而又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生性豪迈,坚决主张抗金复国,为此曾六达帝廷、两讥宰相,却被时人疑为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行事乖张、发言无忌,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邻里乡人不乏对其侧目者,其两度遭诬而身陷囹圄更是凄楚难言之尴尬经历;他不喜道德性命之学,不以儒者自期,身后却位列《宋史·儒林传》,而《宋元学案》亦为其单列学案以彰其事功之学;其文章兼备众体、成就甚高,却往往仅以政论家形象现于后世学者笔下;其词作以婉约清切、恬淡隽永者为多,却以辛派豪放词人身份为后人乐道。陈亮早年备极坎壈,仕途蹭蹬,虽有屡次伏阙上书之壮举,却终不能解生活之困;晚岁终获高第而得官,却未及赴任而遽卒。陈亮之一生,既是悲剧的,亦是喜剧的;陈亮之性格,既是自卑的,亦是自负的。备尝人间荣辱的陈亮在殿试中魁之后自拟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恰是对其一生得意之处的炫耀与总结。本文选取陈亮这一人物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分上、下两编,试图对其作一客观全面剖析,力求更鲜活、真实地将陈亮的形象呈现出来。上编为陈亮生平事迹研究,侧重文献考证。第一章为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关于陈亮的生平、家世,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年谱、传记即各有数种版本,但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陈亮生卒年、卒因、生地、身世及其生平中若干重要事件,如上书次数、系狱次数、斩马盗马事件真伪、其在朱唐交恶事件中的角色等,学界迄今仍存较大争议。故本章对陈亮的基本生平不作重复叙述,而重点选取其生平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考辨。对于其家族世系问题,则在吸收前贤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第二章至四章分别从政界官宦、浙东学人、闽赣知交等角度论述陈亮交游之况。陈亮虽终生布衣,却与诸多政界官宦来往颇密。这其中既有赏识提携陈亮的参知政事周葵、丞相周必大、吏部尚书韩元吉、吏部侍郎章森、侍御史章服,亦有助陈氏父子脱狱的丞相叶衡及王淮,其他与陈亮有交游行迹之官宦达数十人,陈亮之人格影响力可见一斑。故第三章重点叙述与陈亮交游事迹较多、对其生平影响较大之官宦,其他官宦与陈亮交游之况则按交游年份汇入一表,以求直观全面。因地缘便利及学术旨趣相近,身在婺州的陈亮与同在浙东的永嘉学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及金华学人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交谊深厚、往来颇密。此外,浙东尚有王自中、倪朴此类与陈亮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正是在与诸多学问深厚的浙东学人的交往中,陈亮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并开创了永康学派,门下有诸多服膺并极力传播其学之弟子。故第四章重在叙述陈亮与浙东代表性学人之间的交游之迹,间对浙东学派内部各家学说的异同作比较分析,以探寻陈亮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思想学说的特点。陈亮与其他浙东学人及乡人交游之况亦汇入一表,求全以备览。与陈亮同时代的学者、文人中,朱熹为孔子之后集儒学之大成的第一流思想家,辛弃疾不论作词数量还是词作成就皆堪称中国词史第一人,故而本文第五章专门讨论陈亮与朱熹、辛弃疾的交游之况,并穿插陈朱思想对比分析及辛陈词作对比分析。陈亮交游之况向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成果不丰。上述三章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多方爬梳,精心考证,在呈现陈亮交游网之同时兼及其思想、文学成就,为下编作铺垫。下编为陈亮文本创作研究,在坚持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分析。陈亮诗文集、词集及创作、编选的其他着述版本众多,何格恩、邓广铭等先生曾对陈亮文集版本作过精细考证。本文第五章在继承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搜罗近世及海外陈亮集版本并加以叙述介绍,惜笔者学识、精力皆不足,有诸多版本并未亲见,故版本介绍部分详略不一,此为本文目前一大憾。陈亮之文章成就,古今评价皆甚高,但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学者的关注点多在其政论文。而陈亮之文的数量占其别集作品十分之九,其分量之重不言自明。陈亮不仅精于政论写作,兼擅墓祭、序跋、祝祷等文体,且在科举制度渐趋完备的南宋时期大力作时文以教导士子,故本文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时文、古文角度,对陈亮之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时文侧重内容分析,对古文侧重艺术分析,以纠学界长期忽视陈亮时文而对其古文成就认识不全之弊。陈亮词作数量虽不多,对后世影响却不小。对其词作之成就,历来争议颇多,故本文第八章不单就陈亮词立论,而是将其放在南宋词史视野下进行观照,从其对前代词人的继承、与同代词人的比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选取李清照、辛弃疾、刘克庄等不同时段的词人作为代表性作家进行对比,以对陈亮在南宋词史中的地位作一客观评判。由于陈亮诗歌作品数量较少、成就不高,本章对其不作重点论述。对于陈亮之思想学说及成就,历来论述汗牛充栋。笔者学有不逮,且在交游考部分对此间有论述,故不再列专章加以赘述,仅在附录中对前贤成果加以梳理,间呈管见,以免阙如之嫌。附录二、三分别为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及集外佚文情况,以期为未来《陈亮集》的重新修订及全集注释本的面世尽菲薄之力。
孙鹏程[6](2017)在《《等待戈多》的历史认知叙事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的首要目标是:在多层面的《等待戈多》中,锚定一个最底层的亚文本,进而回答剧作引发批评难题,并试图通过这个难题的解决,获得面上的启示。这个学术目标,是通过重构一种历史认知叙事学,即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一种比较诗学)方法,来得以实现的。研究内容主体分为4章:第1章概括了《等待戈多》的5种主要阐释,并详述这5种阐释互相争论不休的原因,剖析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难点,进而凸显重构历史认知叙事学必要性:在处理事件序列、人物与时空系统及故事动力方面,认知叙事学具有优势;历史诗学则通过历史比较方法,向文本历时层敞开了大门。当然,两种方法都有交叉进阶的潜力。在建构新视野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论争的具体思路,即改进《等待戈多》的宗教阐释,重置该剧历史脚本,将之定位于“弥赛亚期盼”事件。第2章根据文本细读经验,在事件层上,揭示《等待戈多》虽解构了事件部分内容,但没有解构事件本身。在锁定“等待”事件的前提下,明确提出“约定”和“延宕”都是确定事件。而且“约定”是“等待”之因,并被“戈多的使者”所确认,“延宕”则是“等待”之果,之所以难以发现,是因为其有独特宗教逻辑。在此基础上,确认《等待戈多》存在明确事件序列,也就是“约定-等待-延宕”,并将之放在历史比较视野,即与弥赛亚期盼事件序列进行比较,判定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脚本,进而锚定意义。第3章用新视角重审人物与时空场点系统。这些系统是与事件序列相配套的。首先,这一章划分了《等待戈多》四种系统,即“期盼者系统”、“被期盼者系统“、“替代者及偏斜对立者系统”及“时空场点系统”。这在《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中是同构的。其次,在新方法视野中,重点解决了一个难点:弥赛亚本身具有复杂层次,可以有多种称呼,具有多种身份,这是戈多之谜的历史原因。解决“戈多”之谜,要从整体系统上来分析,也就是将“戈多”及其使者,视为同一个“被期盼者”系统,而不仅仅从个项上孤立地看。第4章勾勒了文本情感动力系统。这是以往未被发觉的,在新视野中才得以显现,即在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交互原则下,通过情感叙事学的引入,延展到历史认知叙事学的分支,也就是社会心理认知叙事学视野中,才彰显出来。在《等待戈多》中,推动事件向前的关键转折点上,希望的情感一直在起正面作用;同时,《等待戈多》中的失望与绝望,是一种“阻碍性的反向推动力”,这种推动力通过心理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在反向更强烈地推动了故事进程。结论认为:《等待戈多》存在着一个确定的底本。这个底本与弥赛亚期盼,在叙事结构上,是同构的,并且这种同构原则是一以贯之的。需要指出的是,和以往宗教阐释最大的不同是: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建构新的方法、发现新的学科分支实现的。这种方法与新的学科分支,在处理有社会心理认知内涵的叙事文本时,有很强的优势。
孙蕴[7](2017)在《明代书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的书目编纂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书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必经阶段。明代书目编纂的成果较多、种类多样。明代的文渊阁、行人司、地方府学、书院等机构都有大量的藏书,大多编有藏书目录。各家私人藏书、藏书目的数量较之前代皆呈井喷式增长。史志书目方面,兼有国史目录、政书目录及数十种方志艺文志。又有经学、医学、戏曲、宗教等多种专科书目。又有公、私、坊刻书目、地方及个人着述书目、辨伪书目、引用书目等诸家特种书目。此外,尚有大量存世的序跋题记,可看做对书目解题的补充,亦是研究明代书目及作者的重要资料。明代书目于书目体例、着录内容、编纂方式上皆多有创新。其对四部分类法有继承、又有改进;在同一书目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设类依据;对书籍相关信息的着录既简要又灵活;不仅保存了前代书籍的线索,更载录了明代着述、刻板的具体情况;不仅着录了书籍信息,更着录有相关的学术思想。明代的书目编纂为后世的目录学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学界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乏对明代目录学成果的参考利用,但专门针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却寥寥可数,且多集中于对明代的某几部书目的研究,而对大多书目并未有所涉及。通过对明代的书目、明代的目录学家及目录学思想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探讨,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其做出宏观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目录学史、乃至整个学术史而言都是必要的,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论文将明代各家书目分为公藏、私藏、史志、专科、特种五部分,从论述目录学家的目录学事迹、清理书目的存佚与版本、探讨书目的形成、探讨书目的编纂体例、探讨书目的着录方法、分析书目的特色、评价书目的成就七个方面入手,对明代诸家书目进行逐一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述明代的书目成果。引用书目在我国问世较早,于明代得到弘扬。本论文对这种特殊目录的产生、发展、类型、特点等做了大致论述,并简要进行举例分析。胡应麟是明代目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论文通过对《四部正讹》、《经籍会通》等目录学成果的分析,对胡应麟的目录学思想做了整体的探讨。各家书目之外,本论文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二种序跋着作为例,窥豹一斑,探讨了明人的序跋题记,认为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补充书目解题之未备的史料价值。明代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兴盛时期。明代的书目编纂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种类多样,形成了空前完整的目录学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相对前后各代书目而言,明代书目具有较为突出的主观性、灵活性、实用性特点。类目设置方面,明代的书目大多突破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束缚,采用了根据收录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类的方式,并往往在同一部书目内将多种分类依据综合并用。明代书目中不仅产生了藩府类、举业类、性理类等新的类目,且其对类书、丛书、释道等书籍的归置方式较之前代亦呈现出新的格局。其中将四书类与五经类并行设立的设类方式更是成为后世定例。着录内容方面,明代书目既有对前代书籍线索的保留,亦有对明代着述成果的载录。此外,又有《南雍志·经籍考》、《内板经书纪略》等兼记书、板,《南词叙录》兼记理论、作品,《曲品》兼及作者、作品等特殊着录内容的存在。明代书目虽少有解题,但往往以简要、灵活的方式着录相关信息。明代书目大多着录作者姓名、籍贯等,更有详记其生平者,具有重要的史料集志。如《录鬼簿续编》对罗贯中生平的记录,便是现今而言唯一可查的史料,极为珍贵。此外,以赵定宇、赵琦美等为代表的明代目录学家具有极高的版本意识,其书目中对版本项的着录极为丰富,直接启发了钱谦益、钱曾等人的版本学思想。明代书目的着录内容,是考求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来源。着录方法方面,明代书目中首次出现了互着、别裁的着录方法,合并着录法、表格式着录法、千字文编号法等亦被多次运用,使得明代的书目编纂整体呈现出简明扼要的风格。明代书目普遍具有注重普查、方便检索的特征。统计收录、便于检索的工具性是书目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在明代首次得到了强调。自此以后,书目的工具性逐步为世人所重。统计完整、方便检索亦成为书目编纂的首要任务。书目的分类体系、着录内容、着录方法三方面,是对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的直接反映。明代目录学家不拘常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目录学思想,为四部分类法的成熟、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当代目录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杨龙[8](2017)在《哈罗德·布鲁姆的诗学创造与诺斯替主义》文中指出当代美国批评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的诗学理论,从影响到误读到修正,三个核心范畴的论述逐层推进,一以贯之,自成一体,自觉而鲜明地熔铸了他所皈依的诺斯替主义宗教观念。首先,作为他的诗学起点,也作为他的诗学主架构,他的影响诗学主要汲取了诺斯替主义宇宙论观念,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影响”概念,并分别从诺斯替主义的灵魂放逐神话、宇宙“灾难-创造”模式、反宇宙的终末拯救论,获得了对诗歌影响的事实性和生产性、以及影响的诗史重构设想的阐发。其次,他从“影响即误读”的必然性推论出发,深入借鉴诺斯替主义释经学的两个独特范式即“抗议-释经”或反向诠释、以及占用的诠释学,阐述了强力误读和创造性误读的方法论范型。最后,进而水到渠成,他聚焦于他的诗学的终极性命题即诗歌的创造,紧紧把握诗人为了达成诗歌创造而必得坚持的迟来与先在的对抗式关系,着重借助诺斯替主义二元论视域构想了对抗式批评模式,并提出六个修正比,以此构建了一套修正主义的诗歌创造理论。布鲁姆将诺斯替主义融会贯通于他的诗学理论各环节,从而成就了他自命独创、而又确实独树一帜的诗学创造。
李洪财[9](2014)在《汉简草字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所选择的研宄材料是,汉代简赎中除了工整规范隶书以外的所有草字材料。其中以汉代中後期简赎为主,对汉简草字的文字特点、书写情况、释文整理等作全面考察研宄,尤其注意相关文字的考释整理。通过本文研宄整理,共发现和解决汉简释文中300多处错误,并且建立了最新的汉简草字汇编。本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绪论、专题研宄和附录,下编为汉简草字汇编。上编共九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综述,考察了本文研宄问题的研宄现状、存在的问题、研宄材料的界定、研宄意义等。第二章,对本文研宄的汉简材料作了深入考察,包括相关的图版公布情况、图版的清晰度问题。第三章对汉简草书的草字简的数量和内容性质、汉简草字的整体特徵等相关问题作了概述补充。第四章考察汉简草字的草化方法和书写特点。第五章探讨了汉简草字中的同形相混现象,并纠正了一些因为草写同形相混产生的误释问题。第六章,以汉简草字中的俗字误写现象为考察点,论述汉简草字与俗字误写的关系,揭示了当前释文中对原简俗字、误字的诸多整理错误。第七章主要是概括了汉简草字中的合文、连写等特殊书写现象。第八章为汉简草字的单个字形研宄,包括汉简草字中的特殊字形的溯源举例,和一些误释未解的草字考释举例。第九章是本文对汉简草字考释方法的一点经验和总结。附录主要是在准备书写上编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零散问题,其中包括:各种汉简草字释文校注、出土汉简调查表、《陆编》校勘表、本文释字一览表,和其他一些专题文章。全文第一、二、三章主要是绪论和概述。第四、五、六章,是对汉简草字的构形、同形、形近、误字等问题作深入研宄。第七章是书写现象的考察。第八章则深入到具体的文字考释问题。最後一章是本文对释文和考释问题的思考和发微。本文下编为汉简草字汇编。汇编正文按照《说文》部首顺序排列,分成十四卷,共收集汉简草字将近三千个字头,两万八千多个字形。汇编後附有存疑字、未释字、合文、连写字、符号表
陈景兰[10](2014)在《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昆德拉丰富的小说理论中,“幽默”不可或缺。在他那里,“幽默”不仅仅是一个修辞学上的词,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范畴。“昆德拉式幽默”将事物之重与形式之轻糅合在一起,充满对存在的质询,为我们折射出了这个世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真’”,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研究价值,并对后世有广泛的启示意义。本文力图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分析昆德拉的幽默观,在其他作家的类似理论与时代的镜子中,映照出“昆德拉式幽默”的深层纹理。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研究背景、来源、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做简单梳理,并阐述在行文中将使用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有所创新的地方。第一章分为三节,对幽默的内涵做了阐释与延伸,并揭示其在文学上的价值。第一节详细讨论幽默涵义,对其词源、意义流变做了介绍,并将之于狂欢、黑色幽默两个近义词进行比较;第二节分析幽默的艺术构成手法与功用;第三节梳理幽默在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提出在西方文学史中,幽默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幽默与小说联姻并非出于偶然。第二章系统剖析与深度探讨昆德拉的幽默观。第一节对昆德拉幽默观进行溯源:昆德拉深受捷克民族幽默文化传统与欧洲幽默文学的影响与熏陶,在遭遇悖谬的现实世界后“分娩”了幽默,而个人音乐教育经历在其中也有一定作用。第二节阐述昆德拉幽默观的思想内容:在昆德拉看来,幽默是“笑的艺术”,在文学上有着延期道德审判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它具有一定喜剧性,这与欧洲的狂欢精神与喜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第三节分别从存在论和精神分析两个向度,深入解析昆德拉幽默观的精神内核:幽默扮演着“存在探测器”的角色,是对存在可能性的探寻,也萦绕着精神回归的乡愁,在文本中,“昆德拉式幽默”常常以“存在编码”的形式出现;在昆德拉关于欲望、爱情、游戏等的作品中,闪现着拉康式精神分析的魅影。第三章对昆德拉幽默观在小说创作中的实践做了详细说明。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幽默在昆德拉的作品中以笑谑、错位、自嘲等形式呈现;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幽默体现在昆德拉小说中最主要的三大元素——政治、宗教和性爱中。昆德拉关于幽默的文学理论又与其幽默观在创作中的实践有着显着的镜像效应:互为诠释、互相映照。第四章将昆德拉的幽默观与其他三位着名作家的相关理论做了比较。首先,与卡尔维诺的“轻逸”相比,两者在以智性对抗现实、“轻与重”相结合等方面颇为相似,但在形式上与对意义的追寻上又有一定区别。其次,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相比,昆德拉的幽默观在精神内核、文体、质询存在可能性等方面与之有共通之处,但昆德拉对狂欢精神又做了一些发展;再者与哈谢克的“黑色幽默”相比,两者产生的时代语境与荒诞的形式都比较类同,但昆德拉在继承了卡夫卡、哈谢克们的幽默精神后并没有止步,而是通过揭示可能性来照亮不少先驱作品中被怀疑之雾遮蔽了的存在。第五章谈论昆德拉幽默观面临的困境与现代启示。在西方世界乃至中国,“昆德拉热”的背后也隐藏着对昆德拉式幽默的误读,而昆德拉的幽默观本身,也在“泛政治化”、虚化道德、推崇相对性等方面面临着一定困境。尽管如此,其仍然有着鲜明的现代性,在对存在的探寻上抵达了相当的深度,对我们当代的小说创作与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通过以上的论证后总结出:昆德拉的幽默观区别于卡尔维诺、巴赫金、哈谢克等人的相关理论,是对欧洲幽默文学传统、狂欢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昆德拉那里,幽默是对存在的质询,是对可能性的释放,在存在论和精神分析学上都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核;其幽默观与实践有着显着的镜像关系,尽管面临着不少误读与理论、道德等当代的困境,却具备显着的现代性,对当代的小说创作与文学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二、不能不说的“误认”和“误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不说的“误认”和“误读”(论文提纲范文)
(1)《慧琳音义》异体字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1.绪论 |
1.1 慧琳及《慧琳音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反思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 |
1.4 研究中需要说明的概念 |
2.《慧琳音义》异体字统计及分类 |
2.1 《慧琳音义》异体字的来源与概述 |
2.2 《慧琳音义》异体字分类 |
3.《慧琳音义》异体字形体演变研究 |
3.1 声符不一致形成的异体字 |
3.2 义符不一致形成的异体字 |
3.3 构件发生位移形成的异体字 |
3.4 复杂异体字 |
3.5 小结 |
4.《慧琳音义》异体字历史演变个案研究 |
4.1 “食”字 |
4.2 “瓦”字 |
4.3 “亢”字 |
4.4 “(?)”字 |
4.5 “断”字 |
4.6 “聪”字 |
4.7 “只”字 |
4.8 “兼”字系列 |
5.《四分律音义》异体字个案研究 |
5.1 研究现状及反思 |
5.2 研究思路及意义 |
5.3 《四分律音义》版本概述 |
5.4 《四分律音义》异体字概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路易·阿尔都塞的异化思想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与不足 |
2.阿尔都塞异化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 |
2.1 阿尔都塞异化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2.2 阿尔都塞异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
3.阿尔都塞异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异化范畴的重新诠释 |
3.1.1 异化是主体在历史中的自我奴役 |
3.1.2 异化是人类永恒的普遍的战争状态 |
3.1.3 异化是主体的空无 |
3.2 从意识形态视角批判性解读既往异化理论 |
3.2.1 保卫马克思: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 |
3.2.2 错位的终结:在意识形态方面向前逃遁 |
3.2.3 无意识靠意识形态起作用:从“心理人”批判到“经济人”批判 |
3.3 提出意识形态领域主体异化问题 |
3.3.1 意识形态作为否定性决定作用的异化 |
3.3.2 异化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之伪 |
3.3.3 从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建构到主体异化的关系辨析 |
4.阿尔都塞异化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4.1 价值 |
4.1.1 深化了异化理论的多种范式研究 |
4.1.2 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4.1.3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 |
4.2 局限 |
4.2.1 夸大了结构对人的制约性 |
4.2.2 割裂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联系 |
4.2.3 忽视了社会实践对意识形态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史料取用 |
1.4 内容架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
2.1 世风与家学 |
2.1.1 清初学风 |
2.1.2 扬州学术 |
2.1.3 白田家学 |
2.2 交游与转益 |
2.2.1 学林硕彦 |
2.2.2 理学名臣 |
2.2.3 乡贤名士 |
2.3 着述与流传 |
2.3.1 《朱子年谱》 |
2.3.2 《白田草堂存稿》 |
2.3.3 《白田草堂续稿》 |
2.3.4 《读书记疑》 |
2.3.5 《朱子文集注》 |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
3.1 背景与动因 |
3.2 过程与意图 |
3.3 取鉴与采择 |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
4.1 考订早年学行 |
4.1.1 删汰神异书写 |
4.1.2 考辨武夷从学 |
4.1.3 讳言学禅经历 |
4.1.4 改订延平授受 |
4.2 辨析朱、张交游 |
4.2.1 过程的序列 |
4.2.2 史料的辨析 |
4.2.3 立场的审视 |
4.3 形塑朱、陆之争 |
4.3.1 书写鹅湖之会 |
4.3.2 重释南康之会 |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
4.4 论定晚年宗旨 |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
5.1.1 征于古今礼书 |
5.1.2 验诸人情风俗 |
5.1.3 考之朱熹行年 |
5.1.4 余论 |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
5.2.1 校雠于版本 |
5.2.2 寻绎于师说 |
5.2.3 决疑于本事 |
5.2.4 小结 |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
6.1.1 治《书》历程 |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
6.2.1 治《诗》历程 |
6.2.2 辨毛、郑之异 |
6.2.3 订朱熹之注 |
6.2.4 创自得之说 |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
6.3.1 治《礼》历程 |
6.3.2 纂礼求通 |
6.3.3 博古求是 |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
7.1 校雠以判史实 |
7.2 尊朱以申《纲目》 |
7.3 博古以通世用 |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
8.1.1 着作的评价 |
8.1.2 观点的征引 |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
(5)陈亮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陈亮生平事迹研究 |
第一章 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 |
第一节 生平身世考 |
一、生卒及卒因考辨 |
二、生地及身世考辨 |
第二节 重要事件考辨 |
一、上书次数考辨 |
二、系狱次数考辨 |
三、斩马盗马事件考辨 |
四、朱唐交恶与陈亮考辨 |
第三节 家族世系考 |
一、父族陈氏 |
二、母族黄氏 |
三、妻族何氏 |
四、余论:家族对陈亮之影响 |
第二章 陈亮与政界官宦交游考 |
第一节 知遇恩官 |
一、参知政事:周葵 |
二、丞相:周必大 |
三、吏部尚书:韩元吉 |
四、吏部侍郎:章森 |
五、侍御史:章服 |
第二节 脱狱恩官 |
一、丞相:叶衡 |
二、丞相:王淮 |
附:陈亮与其他官宦交游表 |
第三章 陈亮与浙东学人交游考 |
第一节 永嘉诸子 |
一、一生挚友:叶适 |
二、一面之交:薛季宣 |
三、同族兄长:陈傅良 |
四、永嘉师长:郑伯熊、郑伯英 |
五、人格同调:王自中 |
第二节 金华诸子 |
一、海内知己:吕祖谦 |
二、兄弟情深:吕祖俭 |
三、志士同道:倪朴 |
第三节 永康门人 |
附:陈亮与浙东其他师友及乡人交游表 |
第四章 陈亮与闽赣知交交游考 |
第一节 论争劲敌生活密友:朱熹 |
一、明招初会 |
二、论争萌芽 |
三、王霸义利辩 |
四、晚年交谊 |
五、余论 |
第二节 英雄同道词坛盟友:辛弃疾 |
一、陈、辛定交时间考辨 |
二、淳熙铅山之会 |
三、陈、辛考亭之会 |
四、余论 |
下编:陈亮文本创作研究 |
第五章 陈亮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别集及版本流传 |
一、诗文合集及版本 |
二、词集及版本 |
第二节 陈亮其他着作 |
一、着作 |
二、编着 |
第六章 陈亮时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论古今之人:《酌古论》等史论 |
一、《酌古论》 |
二、《史传序》 |
三、《三国纪年》与《汉论》 |
第二节 阐圣人之道:《问答》 |
一、“公天下”之政治理想 |
二、重“天命”“人心”,阐“正名”“贵义”,论“春秋之义” |
第三节 治天下之策:《策问》 |
一、人才培养及任用 |
二、官员选任及管理 |
三、开源节流及保护民生 |
四、治天下之道—继承与变通 |
第四节 其他时文:《谢安比王导》等 |
一、经论与史论—《谢安比王导》等四论 |
二、重“法”之时评—《策》 |
三、儒家经典导读—《经书发题》 |
第七章 陈亮古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奏疏政论—《中兴五论》及四上孝宗皇帝书 |
一、忧愤之情,泻于笔端 |
二、遣词造句,气势雄浑 |
第二节 祭悼之文—墓志、祭文、行状、哀辞 |
一、墓志(附行状) |
二、祭文(附哀辞) |
第三节 其他古文 |
一、序跋记文—书籍序跋、赠序与记文 |
二、祝祷之文—祝文 |
三、有韵之文—箴、铭、赞 |
第四节 陈亮的文章观 |
第八章 陈亮诗词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志在中兴推尊词体—南渡词及词论之回响 |
一、倡言恢复、指斥投降的咏怀词 |
二、轻诗重词、推尊词体的创作实践—兼论陈亮诗词观 |
第二节 “歌词渐有稼轩风”—词史高峰掩映下的陈亮词 |
一、英雄失路与志士失意:辛、陈词中情感态度比较 |
二、使典用事语意生新:辛、陈词用典比较 |
三、“以文为词”:辛、陈词创作方式比较 |
第三节 陈亮龙川词遗响—以刘克庄为视角 |
一、忧心国事壮志难酬:陈、刘爱国词比较 |
二、不主一家词风多样:陈、刘婉约词比较 |
第四节 余论 |
结语 |
附录一:陈亮思想综论 |
附录二: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 |
附录三:增订本《陈亮集》集外佚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等待戈多》的历史认知叙事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等待戈多》研究概述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五种主要观点及其他中性阐释 |
1.1.1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一:戈多是谁不重要,作品揭示荒诞处境 |
1.1.2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二:戈多是死亡及其他关于“死亡话语”的思考 |
1.1.3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三:戈多是形而上所指,晦涩作品需哲学阐释 |
1.1.4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四:《等待戈多》是语言游戏及后结构主义阐释 |
1.1.5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五:戈多是上帝,“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上帝” |
1.1.6 国内研究观点主流阐释概况及国内外其他中性分析补述(含叙事问题)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的跨学科方法 |
1.2.1 目前研究可以改进的三个问题及解决问题存在的难点 |
1.2.2 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方法: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来解决问题 |
1.3 本文研究意义:经典解读、跨学科方法融合及学科扩展 |
1.3.1 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方面的意义 |
1.3.2 方法论融合与学科拓展方面的意义 |
2.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核心叙事的脚本 |
2.1 《等待戈多》中的“约定-等待-延宕”事件序列 |
2.1.1 文本中没有被解构动作与事件之一: 约定 |
2.1.2 文本中没有被解构动作与事件之二: 等待 |
2.1.3 文本中没有被解构动作与事件之三: 包含误认环节的延宕 |
2.2 弥赛亚期盼脚本中的“约定-等待-延宕“事件序列 |
2.2.1 弥赛亚期盼动作与事件之一: 约定 |
2.2.2 弥赛亚期盼动作与事件之二: 等待 |
2.2.3 弥赛亚期盼动作与事件之三: 包含误认环节的延宕 |
2.3 “约定-等待-延宕”当代文本及历史脚本的整体判定 |
2.3.1 核心叙事中的动作、事件序列中的势及认知图式 |
2.3.2 《等待戈多》历史脚本的判定 |
3.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脚本的人物与时空场点认知框架 |
3.1 《等待戈多》人物与时空场点系统 |
3.1.1 作品中的期盼者系统: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 |
3.1.2 作品中的替代者与偏斜对立者系统: 波卓与幸运儿 |
3.1.3 作品中的被期盼者系统: 戈多及其使者 |
3.1.4 作品中的时空场点系统: 接近终点的无限拖延的困境 |
3.2 弥赛亚期盼脚本中的人物与时空场点系统 |
3.2.1 弥赛亚期盼中的期盼者群体 |
3.2.2 弥赛亚期盼中的替代者与偏斜对立者系统 |
3.2.3 弥赛亚期盼中的被期盼者系统及其历史原貌 |
3.2.4 弥赛亚期盼中的时空场点系统 |
3.3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中的人物与时空场点判定 |
3.3.1 人物与时空场点判定的历史认知框架与历史层次 |
3.3.2 《等待戈多》人物、时空场点系统的判定 |
4.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脚本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系统 |
4.1 《等待戈多》中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系统 |
4.1.1 作品中的希望: 对脚本的目标、计划起正面推进作用的情感动力 |
4.1.2 作品中的恐惧、失望与绝望: “阻碍式反向推进”的脚本情感动力 |
4.2 弥赛亚期盼脚本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系统 |
4.2.1 弥赛亚期盼中的希望: 对脚本的目标、计划起正面作用的情感动力 |
4.2.2 弥赛亚期盼中的恐惧、失望与绝望: “阻碍式反向推进”的脚本情感动力 |
4.3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中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的判定 |
4.3.1 历史脚本情感动力界定的两个原则 |
4.3.2 《等待戈多》情感与故事动力的判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7)明代书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代书目编纂概况 |
二、明代书目的研究价值 |
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历代目录学史中有关明代的章节 |
(二) 有关明代书目研究的专门成果 |
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的公藏书目 |
第一节 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 |
一、明代文渊阁的建制与功用 |
二、《文渊阁书目》的纂修及其作者问题 |
三、《文渊阁书目》的版本 |
四、《文渊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
五、《文渊阁书目》的特色 |
六、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 |
第二节 钱溥(等)《秘阁书目》 |
一、《秘阁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二、“未收书目”所录书目的来源 |
三、《秘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秘阁书目》的学术价值 |
五、《秘阁书目》与《文渊阁书目》的关系 |
第三节 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 |
一、称张萱等人所撰为《文渊阁书目》的情况 |
二、《内阁藏书目录》的作者张萱等人 |
三、《内阁藏书目录》的版本 |
四、《内阁藏书目录》的编纂体例 |
五、《内阁藏书目录》的特色 |
六、《内阁藏书目录》的价值 |
第四节 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 |
一、行人司概述 |
二、《行人司重刻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三、《行人司重刻书目》的编纂体例与分类特色 |
第二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上) |
第一节 吴宽《吴文定公藏书目》 |
一、《吴文定公藏书目》的作者吴宽 |
二、《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版本 |
三、《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特色 |
五、《吴文定公藏书目》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
一、《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特色 |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价值 |
第三节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 |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者晁瑮父子 |
二、《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版本 |
三、《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对《晁氏宝文堂书目》的价值评述 |
第四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
一、《赵定宇书目》的作者赵用贤 |
二、《赵定宇书目》传世的两个写本 |
三、《赵定宇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赵定宇书目》的特色 |
五、《赵定宇书目》中反映出的赵用贤藏书特色 |
六、《赵定宇书目》对《脉望馆藏书目》的影响——兼议高谷谥号 |
第五节 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 |
一、对《脉望馆藏书目》作者的考辨 |
二、《脉望馆藏书目》的版本 |
三、《脉望馆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脉望馆藏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脉望馆藏书目》与《赵定宇书目》的承继关系 |
第六节 高儒《百川书志》 |
一、《百川书志》的作者高儒 |
二、《百川书志》的成书 |
三、《百川书志》的版本 |
四、《百川书志》的编纂体例 |
五、《百川书志》的特色 |
六、《百川书志》的价值 |
第三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下) |
第一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 |
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作者与编纂体例 |
二、各家对《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着录及该书的版本 |
三、《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重视版本的着录特色 |
四、李如一的藏书思想 |
五、《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存世版本两种的差异 |
第二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
一、《澹生堂藏书目》的作者祁承(?) |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版本 |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特点 |
五、祁承(?)的目录学思想——兼议《澹生堂藏书训约》与《旷亭集》 |
第三节 陈第《世善堂书目》 |
一、《世善堂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
二、关于《世善堂书目》是否是伪书的争论 |
三、《世善堂书目》的版本 |
四、《世善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五、《世善堂书目》的特点与价值 |
第四节 徐(?)《徐氏家藏书目》——兼议红雨楼题跋三种 |
一、《徐氏家藏书目》的作者徐(?) |
二、徐(?)的聚书与编目 |
三、徐氏旧藏书籍的去向 |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
五、《徐氏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六、《徐氏家藏书目》的着录特色与价值 |
七、红雨楼徐氏题跋三种 |
第五节 朱睦(?)《万卷堂书目》 |
一、《万卷堂书目》的作者朱睦(?) |
二、《万卷堂书目》的版本 |
三、《万卷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五、《万卷堂书目》与《聚乐堂艺文目》的关系 |
第六节 王道□《笠泽堂书目》 |
一、《笠泽堂书目》的作者为王继贤之子 |
二、《笠泽堂书目》的版本与编纂体例 |
三、《笠泽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
第四章 明代的史志书目 |
第一节 焦竑《国史经籍志》 |
一、《国史经籍志》的作者与版本 |
二、《国史经籍志》的编纂体例 |
三、《国史经籍志》的特色 |
四、《国史经籍志》的价值 |
第二节 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
一、《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作者与版本 |
二、《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体例 |
三、《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特色 |
四、《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 |
第三节 方志艺文志——以(成化)《杭州府志·书籍》与(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为例 |
一、(成化)《杭州府志·书籍》 |
二、(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 |
第五章 明代的专科书目 |
第一节 经学目录 |
一、朱睦(?)《经序录》 |
二、朱睦(?)《授经图义例》 |
第二节 医学目录——以《医藏书目》为例 |
一、《医藏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
二、各家对《医藏书目》的着录与《医藏书目》的版本 |
三、《医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
四、《医藏书目》的特色与价值 |
第三节 宗教目录 |
一、释藏目录 |
二、道藏目录 |
第四节 戏曲目录 |
一、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
二、《录鬼簿续编》 |
三、祁彪佳《远山堂剧品》 |
四、徐渭《南词叙录》 |
五、《旧编南九宫目录》 |
六、吕天成《曲品》 |
七、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
第六章 明代的特种书目 |
第一节 刻书目录 |
一、周弘祖《古今书刻》 |
二、官刻目录 |
三、私人刻书目录——以毛晋《汲古阁校刻书目》为例 |
四、坊肆刻书目录 |
第二节 引用书目 |
一、引用书目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
二、引用书目的多种称谓 |
三、引用书目的类型 |
四、明代引用书目的特点 |
五、高武《针灸聚英集用书目》 |
六、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 |
七、梅鼎祚《书记洞诠引用书目》 |
八、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
第三节 辨伪目录——以胡应麟《四部正讹》为例 |
一、《四部正讹》的作者与版本 |
二、《四部正讹》的编纂体例 |
三、胡应麟的目录学理论——兼议《经籍会通》 |
第四节 地方着述目录——以曹学佺《蜀中广记·着作记》为例 |
一、《蜀中广记·着作记》的作者曹学佺 |
二、《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版本 |
三、《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编纂体例 |
四、《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特色 |
五、对《蜀中广记·着作记》的评价 |
第五节 序跋题记——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为例 |
一、王世贞《读书后》 |
二、都穆《南濠居士文跋》 |
余论 |
一、明代书目中多样化的类目设置 |
(一) 二分法与三分法的采用——主要以专科目录为例 |
(二) 对四部分类法的继承——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
(三) 对四部分类法的突破——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
二、明代书目对多种分类依据的采用 |
(一) 设类依据的单一化——以专科目录为例 |
(二) 多种设类依据的平行并用——主要以《赵定宇书目》、《脉望馆藏书目》等为例 |
(三) 多种设类依据的立体结合——主要以集部、史部为例 |
三、明代插架与分类相结合的书目编制体创——兼议《千字文》编号法在书目中的意义 |
四、明代书目中新类目的设立与特殊内容的归置 |
(一) 藩府类的设立 |
(二) 举业类的设立 |
(三) 四书、性理类的设立与理学书籍的归置 |
(四) 御制类书籍的归置 |
(五) 个人着述的归置 |
(六) 类书的归置 |
(七) 丛书的归置 |
(八) 释道二家书籍的归置 |
五、明代书目编纂的特征 |
六、明代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 |
七、明代的书目编纂所体现的学术文化特色 |
(一) 经学与理学 |
(二) 史学 |
(三) 文学——兼议明代目录学家版本意识的抬头 |
(四) 医药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哈罗德·布鲁姆的诗学创造与诺斯替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入思 |
二、回顾与前瞻 |
三、命题与解题 |
四、构想与布局 |
第一章 影响与占用:布鲁姆对诺斯替主义的接受 |
一、诺斯替主义的历史源流与定义困境 |
二、布鲁姆的中年危机与诺斯替主义皈依 |
三、诺斯替主义的影响与布鲁姆的个人化占用 |
第二章 布鲁姆的影响诗学建构与诺斯替主义宇宙论 |
一、布鲁姆的“影响”界说与诺斯替主义的宇宙流溢论 |
二、影响的事实性与灵魂放逐的神话 |
三、影响的生产性与宇宙“灾难-创造”模式 |
四、影响的诗史重构与反宇宙的终末拯救 |
第三章 布鲁姆的诗学误读理论与诺斯替主义释经学 |
一、误读的必然性与释经学的歧见 |
二、强力误读与“抗议-释经”或反向诠释 |
三、创造性误读与占用的诠释学 |
第四章 布鲁姆的修正主义理论与诺斯替主义二元论 |
一、对抗式批评与二元论反题 |
二、六个修正比与创造的二元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汉简草字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凡例说明与简称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汉简草书与书法研究 |
一、 草书的定义与划分 |
二、 草书产生时间 |
三、 草书来源问题 |
四、 汉简草书与草书演变研究 |
五、 草书结构和特徵研究 |
六、 汉简草书与章草 |
七、 其他 |
八、 小结 |
第二节 汉简草书与文字考释相关研究综述 |
一、 与公布图版相应的通释整理 |
二、 释文校补 |
三、 通论与专论 |
四、 小结 |
第三节 汉简草字相关的工具书、字编、字表综述 |
一、 相关字编、字表等工具书概述 |
二、 小结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概念、意义与具体工作 |
一、 材料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意义和具体的工作 |
第二章 汉简图版公布情况调查 |
一、 甘肃、内蒙地区出土汉简情况与图版调查 |
二、 湖南省出土汉简情况与图版调查 |
三、 湖北省出土汉简情况与图版调查 |
四、 江苏省出土汉简情况与图版调查 |
五、 新疆出土汉简情况与图版调查 |
六、 其他地区出土汉简情况与图版着录调查 |
第三章 难草字概述 |
第一节 汉简草字概况与传世书体的相关问题 |
一、 汉简草字的基本概况 |
二、 汉简草字与传世书体 |
第二节 汉简草字简的数量、内容、性质和整体特徵 |
一、 草字简数量问题 |
二、 汉简草字的内容和实际应用情况 |
三、 草字简的性质 |
四、 汉简草字的整体特徵 |
第四章 汉简草字的草法与草化特点 |
第一节 汉简草字的草化方法 |
一、 相关研究概述和存在的问题 |
二、 汉简草字的演变过程举例与草法归纳 |
第二节 汉简草字的草化特点 |
第五章 汉简草字中的同形与形近相混现象 |
第一节 汉简草字中的同形不别现象 |
一:束、来草字同形不别 |
二:朱、未草字同形不别 |
三:男、功草字同形不别 |
四:甘、曰草字同形不别 |
五:告、吉草字同形不别 |
六:史、丈草字同形不别 |
七:卮、危草字同形不别 |
八:钦、钱草字同形不别 |
九:叚、段草字同形不别 |
十:牵、辜草字同形不别 |
十一:出、土草字同形不别 |
十二:乃、弓草字同形不别 |
十三:色、包草字同形不别 |
十四:人、入草字同形不别 |
十五:旁、虏草字同形不别 |
十六:矣、吴草字同形不别 |
十七:累、界草字同形不别 |
十八:舒、邮草字同形不别 |
十九:殳、夂草字同形不别 |
二十:?、艹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一:台、吕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二:予、邑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三:朿、来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四:彖、彔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五:鱼、角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六:主、生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七:交、文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二十八:牛、木、扌在偏旁中同形不别 |
第二节 汉简草字中的形近相混现象 |
一:劾、功相混 |
二:色、邑相混 |
三:色、也相混 |
四:传、傅相混 |
五: 望、坚相混 |
六: 尺、己相混 |
七: 佐、伏相混 |
八:左、大相混 |
九: 县、孙相混 |
十:自、白相混 |
十一:桼 、来相混 |
十二:正、匹、甚相混 |
十三:受、使相混 |
十四:吏、史相混 |
十五: 日、四相混 |
十六:计、斗相混 |
十七:力、少、九相混 |
十八:之、六相混 |
十九:酉、百相混 |
二十:卿、叩相混 |
二十一:监、临相混 |
二十二:等、寸相混 |
二十三:槁、桥相混 |
二十四:具、与相混 |
二十五:郭、鄣相混 |
二十六:戌、戎相混 |
二十七:草、革草字同形不别 |
第三节 同形草字的区别特徵 |
一、 笔划有无的区别 |
二、 特殊笔划区别 |
三、 加笔划区别 |
第四节 形近草字辨析举例 |
一:前、万辨析 |
二:茅、第辨析 |
三:宽、宪辨析 |
四:官、向辨析 |
五:事、亭辨析 |
六、 归、随辨析 |
七:告、赤辨析 |
八:延、征辨析 |
九:念、舍辨析 |
十:天、与辨析 |
十一:正、五辨析 |
十二:甚、皆、曹辨析 |
十三:曰、日辨析 |
十四:房、所辨析 |
十五:等、尊辨析 |
十六:还、远辨析 |
十七:顷、愿相混 |
十八:发、爱辨析 |
十九:主、生辨析 |
二十:堠、谯辨析 |
二十一:家、众辨析 |
二十二:召、名辨析 |
二十三:宏、客辨析 |
二十四:辤、拜辨析 |
二十五:介、不辨析 |
二十六:责、夹辨析 |
二十七:耳、氏辨析 |
二十八:己、乙辨析 |
二十九:宜、宣辨析 |
第六章 观草字与俗字误胃 |
第一节 汉简草字与俗字 |
一、 汉简草字与俗字的关系 |
二、 汉简草字与後世俗字的关系 |
三、 汉简草字中的俗字释读问题 |
第二节 汉简草字与误写 |
一、 汉简草字中的误写类型举例 |
二、 误写与汉简释读整理的相关问题 |
第七章 汉简中的特殊书写现象 |
第一节 合文与连写 |
一、 合文与类似合文的组合写法 |
二、 连写 |
三、 连写与合文的关系 |
四、 合文连写给释文整理带来的问题 |
第二节 其他特殊书写现象 |
一、 书写符号化 |
二、 末笔拉长的书写现象 |
三、 汉简中的“狂草” |
四、 避复现象 |
五、 特殊的人名写法 |
第八章 汉简草字特殊形体探源与字词考_例 |
第一节 汉简草字特殊形体探源述例 |
第二节 汉简草字考释举例 |
一、 释汉简中的“邵” |
二、 利用草字释汉简中的“脊” |
三、 释汉简中所谓的“芷” |
四、 释居延新简中的“罝” |
五、 释汉简中的“捶” |
六、 释敦煌汉简中所谓的“孚” |
第九章 汉简草字的考释方法 |
一、 熟悉传世草书字形 |
二、 通晓古文字,尤其是秦简文字和小篆字形 |
三、 熟知汉简异体俗字写法 |
四、 掌握充分的字形材料,对比辨析细微特徵 |
五、 辞例推求互证 |
六、 熟悉汉简的书写特点 |
附录 |
附录一:难草字释文校注 |
附录二:汉简释文录写问题刍议 |
附录三:俗字演变与探源举例 |
附录四:汉简释文中音形相近字的整理问题 |
附录五:说汉简中的符号 |
附录六:汉简缀合三例和一支特殊纪年简考释 |
附录七:出土汉简调查表 |
附录八:《陆编》校勘表 |
附录九:本文释字一览表 |
参考书目 |
作者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汉代简牍草字汇编 |
(10)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幽默——笑的艺术 |
(一) 幽默的涵义 |
1. 幽默词源考与内涵流变 |
2. 词义辨析:幽默与狂欢 |
3. 词义辨析:幽默与黑色幽默 |
(二) 幽默——对抗媚俗的现代艺术 |
1. 幽默的艺术手法 |
2. 幽默的社会价值 |
(三) 幽默——被忽视的文学珍宝 |
1. 幽默与小说联姻 |
2. 西方幽默文学的历史嬗变 |
二、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 |
(一) 米兰·昆德拉幽默观溯源 |
1. 捷克民族的幽默文化传统 |
2. 欧洲幽默文学传统 |
3. 悖谬的现实环境 |
4. 个人的音乐教育经历 |
5. 反抗现实的需要 |
(二) 米兰·昆德拉幽默观的思想内容 |
1. 幽默是“笑”的艺术 |
2. 幽默具有延期道德审判的意义 |
3. 幽默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具有喜剧性 |
(三) 米兰·昆德拉幽默观的深层内核 |
1. 昆德拉幽默观的存在论内核 |
2. 昆德拉幽默观的精神分析内核 |
三、米兰·昆德拉创作中的幽默实践 |
(一) 米兰·昆德拉创作中的幽默实践 |
1. 幽默作为艺术手法在昆德拉小说中的体现 |
2. 幽默作为一种艺术精神蕴含在昆德拉的小说中 |
(二) 昆德拉小说理论与实践中的镜像效应 |
四、米兰·昆德拉幽默观与其他作家相关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一) 昆德拉幽默观与卡尔维诺“轻逸”的比较 |
(二) 米兰·昆德拉幽默观与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比较 |
(三) 米兰·昆德拉的幽默与哈谢克黑色幽默的比较 |
五、米兰·昆德拉幽默观面临的困境与现代启示 |
(一) 昆德拉幽默观和实践面临的误读与困境 |
1. 昆德拉式幽默所遭遇的误读 |
2. 昆德拉式幽默面临的困境 |
(二) 昆德拉幽默观与实践的现代性 |
(三) 昆德拉幽默观与实践对当代的启示 |
1. 昆德拉幽默观与实践对当代小说的启示 |
2. 昆德拉幽默观与实践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不能不说的“误认”和“误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慧琳音义》异体字专题研究[D]. 周运琪. 广西大学, 2020(07)
- [2]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3]路易·阿尔都塞的异化思想解读[D]. 张惟新.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5]陈亮及其文学研究[D]. 邱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等待戈多》的历史认知叙事学分析[D]. 孙鹏程. 浙江大学, 2017(12)
- [7]明代书目研究[D]. 孙蕴. 山东大学, 2017(05)
- [8]哈罗德·布鲁姆的诗学创造与诺斯替主义[D]. 杨龙. 武汉大学, 2017(06)
- [9]汉简草字整理与研究[D]. 李洪财. 吉林大学, 2014(12)
- [10]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景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