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构思(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随之不断进步,语文学科教学也发生微妙的变化,教学理念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出现了语文异化丛生的现象。当务之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研究深度学习的理念和特级教师黄厚江的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有助于解决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困境。深度学习理念因其旨在培养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而备受教育研究者的关注。黄厚江老师旨在发展学生思维中培养语文学习品质的独特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取得显着成绩。不难发现,无论是深度学习理念还是黄厚江的教学实践都指向对学习者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深度学习理念和黄厚江教学理念,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从文本解读、学习内容、学生活动三个角度剖析黄厚江的教学案例,有助于理清两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同时,为证实研究的有效性,基于黄厚江深度学习理念,对初中经典课文《桃花源记》进行教学设计。研究发现深度学习与黄厚江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的深度结合有利于改善当前逐渐异化的语文教学现状,对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大有裨益。
隋晓聪[2](2020)在《谢榛《四溟诗话》诗学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谢榛,一生“惟诗是乐”,除了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诗歌遗产,还留有一部理论价值颇高的着作《四溟诗话》。这部理论着作是谢榛一生诗学思想的结晶,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中的诗学观点客观、全面,对明代及后世的诗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理论专着。本选题以《四溟诗话》为研究对象,联系其作者谢榛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思潮,个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并结合其自身的诗歌创作实践,力图客观、全面地对其诗学观点进行探究。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阐明本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探讨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对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认识与看法。于创作主体而言,《四溟诗话》提出了“作诗勿自满”,“心神渺然”,“贯乎经史、粹乎旨趣”的要求,即要求诗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作诗应秉持谦虚的态度,并强调诗人在注重自身先天“想象力”的保持和运用的同时,还须注重后天的勤奋努力,要求诗人饱读诗书,有丰富的学识储备。而对于创作过程,《四溟诗话》提出了“以兴为主”的要求,强调“兴”对于作诗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兴”的特征及产生的条件,同时又认识到“以兴作诗”的负面效应,进而提出了“改诗”的措施。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还就情景问题提出了作诗应“情景适会”的主张,且从情景的契合关系及表现方式,情景的主次关系,虚景的创造三方面系统、深入地探究了“情景适会”的内涵。此外,《四溟诗话》还提出作诗要“袭古而弥新”的要求,即主张作诗应在继承中获得创新,并针对如何创新提出了具体的作诗方法。第三部分论述了《四溟诗话》对于诗歌风格的看法。谢榛在明代复古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崇尚盛唐,推崇“气象雄浑”的审美风格,主张诗歌应体现如盛唐时期雄浑高远的时代风格和昂扬向上、豪放大气的创作个性。同时,谢榛深受道家思想及当时重真情、重自然的文学思潮的影响,对“自然美”较为欣赏,他在《四溟诗话》中倡导“自然高妙”的审美风格,要求诗歌语言要平易流畅,情感要自然真实;此外,中国儒释道思想中渗透的“中和”的美学思想也对谢榛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崇尚“中和”之美,在《四溟诗话》中主张“中正温厚”的审美风格,并对诗歌的外在形式、思想情感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体现这一风格。第四部分探讨《四溟诗话》中的诗歌价值理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适情之具”的观点,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此外,他还在《四溟诗话》中提出了“以诗讽谏”的观点,强调诗人应通过诗歌反映现实生活,以发挥诗歌的讽谏功能。第五部分为结语,对全文所论问题及谢榛《四溟诗话》的地位价值进行概括总结。
李静文[3](2019)在《沈蘅仲语文备课经验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蘅仲是上海首批特级教师之一,也是首批特级教师中最年长的一位。沈蘅仲在语文备课活动方面有突出的特点,本文将从沈蘅仲的语文备课经验及案例入手,研究他的语文备课特点,以供一线教师参考与借鉴。本文从沈蘅仲语文备课的经验、沈蘅仲备课经验在授课中的运用、沈蘅仲与其他教师的备课过程的比较、沈蘅仲语文备课经验的启示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通过研究沈蘅仲语文备课的过程,发现他在备课时十分注重备课的整体性及全面性。通过对沈蘅仲备课经验在授课中的运用研究,发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他非常重视学生字词等基础的学习和训练,注重通过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智力,并且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学,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与同时代的卢元与跨时代的王君比较,发现沈蘅仲在备课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方面更深入。在研究名师的论文中,更多的是通过分析名师的课例来研究名师的语文教学艺术等,很少有研究名师的备课活动特点方面的经验,备课在整个教学流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沈蘅仲作为老一辈优秀的教师,通过阐述他的语文备课经验,希望能为现如今的一线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袁红莉[4](2018)在《《聊斋志异》书生与女性的生态和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聊斋志异》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内容详尽、风格独特、蕴藉深远,在上个世纪已风行全国,并且传布海外。这部文言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奇异的对话,洋溢着丰富多样的生态表达内容,在蕴含生态思想的古典文本中,可谓是绿色典范之作。近年来,生态批评打开了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探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生态关系。《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与女性形象被蒲松龄反复描写,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张力。这两类人物形象文化蕴涵深刻,生态关系纷繁多样,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研究蒲松龄笔下书生与女性的生态和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书生与女性生态平等;二是书生与女性和谐共生;三是书生与女性生态中和。蒲松龄主要以书生形象和女性形象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立足于生态平等的基础和前提,在书生和女性多样化的互动中完成和谐共生,产生了生态中和之美的效果,最终呈现了作者的生态和谐理想。作者在颂扬生态思想的同时,对“非生态”思想也给予了有力的批判,有利于生态表达的全面性。沿着平等、共生再到中和这一理论生发路径对《聊斋志异》中书生和女性的生态和谐进行逐层的系统化分析,可见蒲松龄通过《聊斋志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具象化的演绎和承继。然而,从个别的篇章中我们也看到了蒲松龄思想的矛盾性,应秉持公允的态度。
吕辛福[5](2017)在《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对魏晋文人理想人格的研究,本文以接受理论视角下的人格接受史研究为主要思路,以魏晋时期主要文人对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通过对主要文人作品中高士人格形象、高士人格内涵的分析,在深入剖析个案的基础上,指出魏晋文人在理想人格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并在人格发展的纵向梳理过程中分析其中蕴涵的新变特征。本文除绪论、余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梳理学界有关魏晋理想人格的研究情况,重点围绕已有的研究思路展开分析。学界主要从文学和哲学两个层面研究魏晋理想人格,文学层面的理想人格研究,主要结合作家作品、历史背景,采取了精神史、心态史、人格心理学、民族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哲学层面的理想人格研究,主要是对魏晋文人理想人格宗儒还是宗道的方面进行分析。二是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以魏晋文人对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依据时间顺序,纵向以高士人格形象的变化、高士人格内涵的变化作为主要线索,结合横向上对主要文人社会交往关系、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选取典型个案,勾勒魏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演进轨迹,分析其中的新变特征,加深对作家主体和作品精神的理解。第一章主要论述建安时期曹丕对高士人物的接受与贡献。在对待文人关系上,从曹操的"得而用之"到曹丕的"得而友之",虽是一字之差,反映出的却是曹丕对文人人格的尊重。在理想人格方面,曹丕彰显历史上的高士人物品行,代表高士人格的"箕山之志"与"栾布之节"因曹丕的推崇而广为人知,曹丕在准确概括提炼高士人格内涵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曹植在高士人物商山四皓接受中的作用。在历史上四皓人格形象的确立阶段,曹植《商山四皓赞》对于四皓接受主题的改变和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后世的接受基础。后世对四皓的接受最终落脚在"商山四皓",而不是"南山四皓"、"楚山四皓"、"高车山四皓",这与曹植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第三章是本论文重点之一,分析正始时期的文人理想人格。结合对阮籍作品中高士人物形象的分析,评述阮籍在魏晋理想人格构建过程中的作用。阮籍作品中塑造了新的人格形象,承载了新的人格理想。首先从阮瑀生平经历、对高士人物的看法、人格精神的传承等方面剖析阮瑀对阮籍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阮籍笔下新高士人格形象"大人先生"的人格主张及意义。第四章也是本论文重点,主要分析嵇康在魏晋文人理想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不同于阮籍,嵇康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创作《高士传》,为历史上的高士人物巢父、许由等赋予了一种新的人格内涵,体现了嵇康"欲友其人于千古"的写作目的。文中着重分析了 "友情"和"知音"内涵如何通过嵇康的叙述呈现出来,同时结合横向上对嵇康与友人交往关系的分析,深化对嵇康人格内涵的理解。另外通过比较嵇康《高士传》与皇甫谧《高士传》创作目的的差异,指出嵇康为高士作传的目的在于"立心"而非"存史"。第五章是对西晋文人人格特征的综合分析。不同于正始时期文人的个性张扬,西晋文人人格体现出更多的群体性特征,本章所勾勒的西晋文人人格具有世俗、重情、自适的典型特征,论述中凸显了向秀哲学主张对西晋文人人格带来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西晋文人对主要高士人物接受态度的变化,最后对左思人格进行了单独分析,左思诗文中的独立批判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第六章主要论述东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新变特征。主要从思想领域、文艺领域以及文人社会关系交往的角度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选取的代表文人是孙绰、王羲之和陶渊明。孙绰身上体现出东晋时期佛教影响下的士人人格内涵的变化;针对王羲之,结合对其帖书内容中有关高士人物的分析,指出王羲之为人方面不曾被人重视的高远志趣,他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其人格精神在艺术领域中的自然体现;对于陶渊明,他对理想人格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从劳动关系中发现了以往文人不曾注意到的人际关系的新内涵,他对高士人物的选择性接受,也体现出他独特的欣赏标准和价值主张。余论部分主要回顾整理了学界有关接受史研究的发展演变情况,这是本论文写作思路的宏观理论背景。主要涉及接受理论传入中国后,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哪些代表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以及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如何做出改进研究等。
刘乐乐[6](2017)在《“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墓葬壁画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了汉代人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因而,汉代墓葬壁画在一定程度上比传世文献中记载的丧葬制度更加直接与立体,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汉代墓葬壁画内容和风格的释读探知蕴含其后的思想、经济、社会等文化脉络以及当时的审美风尚。但是,汉代墓葬壁画在事死如事生的特定主观目的制约下,作为墓主的随葬品深藏于地下,其图像呈现的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现实本身,而是暗示了墓主(或赞助人)欲将墓葬转化为死后理想家园的殷切期望。墓壁被发掘后,墓葬壁画由藏于地下的随葬品变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品,墓葬壁画在图像-观-观者的视域下被探寻、追问。在这种研究范式中,研究者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在墓葬之中,以视觉形象呈现的墓葬壁画并非是作为视觉图像而存在的。这意味着,许久以来,墓葬壁画作为被观的对象,遮蔽的存在着。因而,在墓葬壁画研究中,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谁在观?二、观何物?三、如何观?墓葬壁画的观者包括两类,即墓葬被封藏前墓葬的建造者、赞助人和墓葬被发掘后站立于丧葬礼仪体系之外的意外观者。他们所观之物分别是具有空间性和物质性的墓葬中壁画和或丧失空间性或丧失物质性的(墓葬)壁画。他们与墓葬壁画的关系都是视觉活动下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种视觉活动中,图像、观和观者都属于日常语言,观因观看者的不同视域呈现为盲目之看与意见之观,墓葬壁画亦因此被赋予宗教、政治和美学等价值。但是,在墓葬这一特殊的存在场域中,墓葬壁画虽然是视觉图像,但却指向非视觉。就此而言,封藏于地下的墓葬壁画究竟是否存在观者?或者更确切的说,墓主究竟能否成为墓葬壁画的观者?这一问题的追问促使我们对“观”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观”除具有看、极目洞察之见的用法之外,其本字“萑”与“翟”皆有灌祭一义。所谓灌祭是指天子或诸侯以圭瓒酌郁鬯之酒灌注于地,使香气达于渊泉,引起神灵的注意,使之(神)起而与尸之形相合,如此,主人和主妇才能通过献“尸”(形神合一)实现尸饱如亲饱、尸醉如神醉的祭祀目的。故而,“观”作为祭礼之一环,具有神秘的降神意义,使尸作为真正的祖先而存在。对于墓葬礼仪图像而言,图像的本性(象此之“在”)完成于其自身之中(降神附于图),而非画师、赞助人或其他观者的观看、判断、陈述之中。在“观”的此种意涵中,因日常语言所遮蔽的墓葬壁画像作为“象”的本性显现出来。“像”的首要意涵是指与物(人)相似之形,此意涵乃是从“象”中分化出来的形式、形状义。根据《周易》对“像”与“象”关系的论述,“象”强调形似之意的同时更强调“象”如所像之物一样去存在。这说明,“象”不仅指物之形状,更包含与形相对的生与神,是与所象之物生命上的一致。汉代墓葬壁画在墓葬礼仪空间中,绝非诉诸视觉的“形”所能规定,而是作为“象”,在感神通灵的信仰下,具有“致天神”的能力或其本身即是真实的存在。不仅如此,在墓葬的特殊礼仪秩序下,汉代墓葬壁画的位置与墓室特定空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使墓葬具有天象、仙境和家园的象征性意涵,共同完成死者“理想家园”的建构。对于当代观看者而言,汉代墓葬壁画成为被观照的艺术品,其作为视觉艺术的审美价值凸显出来。汉墓壁画艺术风格问题最先为西方学者所注意,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汉墓画像的空间构图原则,试图证明汉墓画像经历了由二维到三维的图像空间进化。但是作为汉墓壁画最直观的呈现形式——色彩与线条却为中外学者忽视,而这两者无疑最能呈现出汉墓壁画的独特魅力。关于汉代墓葬壁画的用色问题,学者多以五色审美模式涵盖之,却未考虑五色作为一种审美模式的真伪性和五色理论与汉代墓葬中的颜色遗迹的相悖性。五色理论经由时间的演进而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意涵,不仅成为阐明或建构以五行为序的思想体系或礼仪制度的一面,更被赋予了道德价值判断,形成一种“反色彩美学”的色彩理论;而目前所能见的汉代颜色遗存皆穷尽画工设色之能,可谓“五色杂而炫耀”。这说明从先秦到两汉,不断被“道学化”的五色理论并未成为汉代实际的用色标准,相反,汉代实际用色愈益追求惊采绝艳的生命感性之美。关于汉代墓葬壁画的用笔问题,有学者以为汉代用笔唯尽生动而未至于神。的确,汉代绘画从未特别追求象外之韵的呈现,而是以线条呈现出生命运动的极致。汉代绘画遗迹中的云气意象与奔马形象作为极其简易的“概念化形象”,最能体现两汉时期笔描的特质,二者虽有特定的程式表达,但画工对笔描运动之变化的热衷使其造型语言作最大程度上的夸张表现,线条作为“象”的骨骼挺立起“象”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色彩与线条属于赋形的方面,而汉代墓葬中的壁画对于色彩与线条的重视,说明色彩与线条在墓葬中具有超越于形之上的与生命存在相关的意涵。山水画与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中的两大题材,其在汉代己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汉代山水图像多为仙境山水,仙山的神圣性与理想性是其最重要的意涵所在。而山水画,尤其是隐逸山水画所呈现的是与画家胸中丘壑相呼应的如桃花源式的超越现实自然山水的理想山水。就此理想性而言,隐逸山水与仙境山水图像确实存在某种亲缘关系。墓葬中墓主形象的面部刻画十分精细,但这些精细的面部特征并不足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人物仿佛带着一具高度概念化、理想化的面具。传世绘画中的人物像虽然坚持写貌传神,但画家在人物实际形貌的塑造上未必比汉代画师高明许多,由形貌所见的人物性格依旧隐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可见,文人小像依旧是一种理想性的形貌。然而,现代画史研究多将山水画与人物画传统追溯至魏晋时期,忽略汉代山水图像与人物像所承载的宗教象征内涵,而更倾向于以超俗的文人理想与个人性的抒怀解释之。这种忽略隔断了山水图像与人物图像在产生之初所表达的汲汲以求的世俗的理想性。当代学者认为,文本与图像的错位意味着“以图证史”的研究方式无法满足汉墓壁画的研究,而必须将墓葬壁画置于墓葬之中探索其自身的存在意义。这种对墓葬原境的强调或再现以及解释者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投入无疑可以唤起汉代墓葬壁画原始的、真实的生命瞬间。但是,对于汉代墓葬壁画而言,历史的巨大时间沟壑使得研究者不可能抛弃自己的视域,完全进入墓葬建造者、赞助主,乃至墓主的视域。这意味着,当学者强调墓葬礼仪空间的还原时,他们对于墓葬壁画图像自身的风格、意涵及空间象征性,乃至文本理解等的前见势必会影响到墓葬礼仪空间的还原和汉代社会、政治和宗教环境的复原。由此,当学者在对汉代墓葬壁画的礼仪环境进行还原的同时,必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还原是否真的可以完成,并思考研究者究竟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汉代墓葬壁画,是惊喜于其作为历史的引证材料的史料价值,还是惊诧于其作为艺术史遗珠的美学价值,抑或惶恐于这难以重构、难以还原的特定存在场域、特定文化背景及宗教背景下的“象”的存在。
柳永祥[7](2014)在《对《桃花源记》中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的重新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讨论《桃花源记》中反映出来的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并重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理解文中的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才能更好地解读陶渊明的行文思想,进而完整地展现《桃花源记》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
王乐[8](2014)在《《初学记》与初唐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学记》作为完整保存的两部唐代官修类书之一,本文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初学记》与唐代文学研究”为主题,以《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的校勘价值。《初学记》作为唐开元年间一部精良的类书,其中引选不少本朝人的作品,由於当时这些作家的文集能够易於见到,所以《初学记》选择性收录这些作品依据的可谓是.寻材料,其文字可信程度较高.该部份主要是作文献的工作,为进一步论述《初学记》与唐代文学的关系打下基础。是以现存的宋本及排印本《初学记》来校勘《全唐诗》和《全唐文》相应的部份,同时汇校其他主要宋、明代文献,以期发现问题,考订辨误.第二部分:《初学记》视角下的初唐主流文学。该部份着重考察《初学记》所引唐代作家作品的情况,剖析《初学记》选择当朝人作品的标准,并结合这一时段的文学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特徵,探讨这些作品会被选入类书中作为典范的原因。着重从所引的诗、赋和文等不同题材文学作品的内容入手,以时代为主线,通过对作家作品的逐一分析和分类论述,总结出《初学记》的选文特色和文艺倾向,即该书所反映的初唐文学流行的情况。该部分试从诗歌的题材、形式、语汇和用典等角度全面分析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这些作家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和作品的接受程度,从而总结出在《初学记》视角下所映射的初唐百年间不同时期主流文学发展的走向。第三部分:以《初学记》为例探讨唐代文学政治与官修类书的关系。该部分一方面从文学意义的角度选取时代较近的《艺文类聚》和李崤《杂咏》一百二十首作为横向的比较对象,通过将《杂咏》诗中的用典用事在两部官修类书中的反映情况,来考察初唐时期类书因袭和传抄的情况,同时从这一视角切入来探求初唐时期咏物诗发展的一些现象,论证官修类书与初唐咏物诗发展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从政治的角度挖掘官修类书的核心价值——准备科举考试的意义。通过《文苑英华》巾的十卷科举应试诗的题目来比对《初学记》的内容,论证以《初学记》为代表的类书与唐代科举文学及国家选官制度的密切联系,进而延伸讨论官修类书与当时文学和政治精神实质的一致性,及对其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徐洁[9](2012)在《“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及现代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译介入中国,并形成了以创造社为引领的译介潮流。浪漫主义的译介对五四及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梳理中国文学中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基础上,考察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五四时期的译介、传播,分析了其误读和变异,并从现代性角度对这种误读和变异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梳理了五四时期译介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学背景。本文认为,五四时期的浪漫主义,既是本国文学传统的延续,也是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借鉴。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是以后者为主前者为辅的,即外因为主,内因为辅。第二章考察了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译介和变异。探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译介的中介、途径,以及译介过程中出现的有意误读,考察五四文化语境下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变异现象。第三章从现代性的角度阐释浪漫主义译介过程中出现的有意误读和变异。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和现代性关系,以及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与现代性关系进行比较,探讨从西方浪漫主义到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变异的深层历史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的译介和变异的分析,指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传播中的有意误读、误译现象,分析深层原因,以此对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形成和特质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王骞[10](2012)在《宋诗经典及其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衡定宋诗经典诗作和经典诗人,并探讨宋诗经典形成与嬗变的过程及其成因。全文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两大部分,上篇是对经典诗作的经典化历程与原因的论述与探讨,下篇论述宋代经典诗人的经典化过程。绪论中,用定量分析法确定经典诗作和经典诗人的名单。其中经典诗作的确定分两个步骤,先将选本分作古近代选本和当代选本两种类型,根据两种选本选录的数目在五万余条的原始数据库中确定出经典诗歌的前三百篇,而后与评论纪事资料、百度链接一起组成四种数据,再加权计算得出诗歌经典的前一百篇名单。经典诗人的确定方法与经典诗作类似,先统计选本选录的总数,确定出经典诗人前一百名,再将古代选本、当代选本、三种网络搜索、古代评论纪事、20世纪论着等共五种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经典诗人前二十名名单。上篇,以经典篇目数据为基础,分类探讨不同诗作的经典化历程及其成因。第一章,论述恒定型经典诗作的接受特点和恒定型经典诗作经典化历程的宏观曲线。指出恒定型经典诗作的接受特点一是及时性,二是持久性。其宏观曲线有古今大致持平、当代名次较古代下滑、当代名次较古代上升三种。附带论述了整体恒定而小阶段有所波折诗作的情况。第二章,论述渐进型经典诗作的经典化历程。将渐进型经典诗作按题材内容分为国家情怀的诗作、社会情怀的诗作、自然情怀的诗作、爱情情怀的诗作、人生情怀的诗作、文艺情怀的诗作六类,并在每一种类型中具体探讨这些诗作在开始未能及时经典化的缘故和后来在某个点开启经典化之路的原因。第三章,讨论突进型经典诗作的经典化历程。这类经典诗作按突进原因可分成三种类型,忧国情怀类、忧民情怀类和作者主体胸襟类,在每类诗作的具体论述中,对当代突进之前的诗歌的寂寞冷清情况予以描述,对当代突进之后的具体突进情形和突进原因予以论述分析。第四章,讨论波折型经典。这一章论述了当代受欢迎程度不如古代的经典篇目的经典化历程,描述了它们在古代受重视的情形,并分析了它们在古代受欢迎、在当代受冷遇的原因,诗歌情感、题材、话题、思想与当代生活和当代读者的隔膜性以及诗作艺术的欠独特性和非卓越性,是古热今冷的主要因素。第五章,讨论没落型经典。主要探讨了古代受重视当代遭到弃置的诗作及其原因。第六章,总结和探讨宋诗诗歌经典的经典要素和生成机制。下篇,分三章,论述经典诗人前十名的经典化进程。第七章,讨论苏轼、陆游、王安石、黄庭坚四位大家的经典化进程,注意揭示每位诗人的经典化的开始、发展、持续与变动情况。第八章,论述了范成大、杨万里、欧阳修、梅尧臣、朱熹、陈与义的经典化进程。注意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力图在比较中揭示经典化进程中的外力作用。第九章,从总体上对经典诗人进行分析,讨论经典诗人的古今差异及其原因。结语部分,主要讨论本文对当代诗歌和诗人未来经典之路的启迪。
二、释《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构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释《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语文深度学习概述 |
第一节 深度学习概述 |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 |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概念 |
第二节 深度学习的基本特点 |
一、深度学习的基本特点 |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特点 |
第二章 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黄厚江语文教学主张 |
一、黄厚江语文教育观 |
二、黄厚江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张 |
第二节 黄厚江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
一、以文本理解为基础,选好阅读教学原点 |
二、以问题探讨为引领,激活课堂教学 |
三、以语言活动为主,推进课堂教学过程 |
四、用非语言活动,辅助课堂生成 |
第三章 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实践 |
第一节 文本的深度解读 |
一、新视角: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 |
二、新途径:新的切入方式解读文本 |
第二节 学习内容的深度开掘 |
一、指向思维培养的学习内容 |
二、指向迁移应用的学习内容 |
第三节 学生活动的深度设计 |
一、形式多样的“读” |
二、丰富立体的“写” |
三、有质量的“说” |
四、非语言活动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桃花源记》教学策略 |
一、目标确定 |
二、文本解读 |
三、学习内容 |
四、学生活动 |
第二节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一、教学处理 |
二、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谢榛《四溟诗话》诗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述评 |
1.3 选题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谢榛《四溟诗话》诗歌创作观 |
2.1 “作诗勿自满” |
2.2 “心神渺然” |
2.3 “贯乎经史,粹乎旨趣” |
2.4 “以兴为主” |
2.5 “情景适会” |
2.6 “袭古而弥新” |
3 谢榛《四溟诗话》诗歌风格观 |
3.1 “气象雄浑” |
3.2 “自然高妙” |
3.3 “中正温厚” |
4 谢榛《四溟诗话》诗歌价值观 |
4.1 “适情之具” |
4.2 “以诗讽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沈蘅仲语文备课经验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沈蘅仲语文备课经验探析 |
第一节 备课要立足于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整体 |
一 对教学大纲的梳理 |
二 对整册课本的梳理 |
三 对课文第一感受的重视 |
第二节 一课多备的策略及其价值 |
一 从部分到整体 |
二 从个体到联系 |
三 从存疑到不求甚解 |
第二章 沈蘅仲备课经验在授课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设定 |
一 重视字词 |
二 重视应用能力 |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 拓展阅读 |
二 自学指导 |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处理 |
一 知识的灵活性 |
二 方式的灵活性 |
第三章 沈蘅仲与其他优秀教师备课案例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
一 卢元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
二 王君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
三 沈蘅仲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
第二节 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 卢元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二 王君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 沈蘅仲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三节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
一 卢元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
二 王君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
三 沈蘅仲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
第四章 沈蘅仲语文备课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对备课资料的搜集与收罗 |
一 资料的丰富性 |
二 积累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对备课系统性与差异性的编排 |
一 贯穿教学的系统性 |
二 针对学生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沈蘅仲个人作品一览表 |
附录B 沈蘅仲古诗词备课涉及类别统计表 |
附录C 沈蘅仲文言文备课涉及类别统计表 |
附录D 沈蘅仲古诗词备课引用书目统计表 |
附录E 沈蘅仲文言文备课引用书目统计表 |
附录F 沈蘅仲文言文备课札记之《鸿门宴》 |
致谢 |
(4)《聊斋志异》书生与女性的生态和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书生与女性生态平等 |
第一节 书生形象的概述及分类 |
一、普通的书生 |
二、“鬼书生” |
三、“狐书生” |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概述及分类 |
一、多具人情的花妖 |
二、直率随性的狐女 |
三、真诚至性的鬼魅 |
四、和善可亲仙女 |
第三节 书生与女性的生态平等 |
一、物种平等 |
二、性别平等 |
三、人与自然平等 |
第二章 书生与女性和谐共生 |
第一节 书生与女性共生 |
一、竞生中完成互补 |
二、书生与女性相互包容 |
三、书生与女性互利共生 |
四、生死与共的“至情”表达 |
第二节 蒲松龄对共生理想的呼唤 |
一、对“非共生”问题的批评 |
二、“此生所恨无知己”的创作补偿 |
第三章 书生与女性生态中和 |
第一节 “文性”与“野性”的中和之美 |
一、文雅的君子 |
二、豪放野性的“狂生” |
三、“文”与“野”的生态中和 |
第二节 “物性”与“人性”的中和之美 |
一、多元价值的中和 |
二、欲望与礼教的中和 |
第三节 书生与女性生态中和之美 |
一、阴阳互动以致中和 |
二、多重关系的生态中和 |
余论 |
一、蒲松龄思想的矛盾性 |
二、蒲松龄的浪漫情怀 |
三、“异史氏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旧式明君"与箕山之志—曹丕与魏晋文人理想人格 |
第一节 君臣关系从"用"到"友" |
第二节 "箕山之志"得到表彰 |
第三节 "箕山之志"人格内涵的形成 |
第二章 汉魏新高士人物接受主题的奠定—曹植对商山四皓的接受与贡献 |
第一节 曹植《画赞》有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曹植《商山四皓赞》的意义 |
第三章 正始文人新人格形象的生成—阮籍理想人格探索的基础及意义 |
第一节 阮籍高士接受的思想基础—《咏怀诗》中的易学思想分析 |
第二节 阮籍理想人格的伦理基础—父亲阮瑀对阮籍为人及为文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人格形象大人先生的生成及意义 |
第四章 正始文人新人格内涵的生成—嵇康《高士传》中的士友之志 |
第一节 欲友其人于千载——嵇康《高士传》接受主题的界定 |
第二节 神交与绝交—嵇康与友人的相处之道 |
第三节 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其微—嵇康诗文中的知音情结 |
第四节 "存史"与"立心"——皇甫谧、嵇康《高士传》比较 |
第五章 "奋力危邦,竭心庸主"—西晋文人人格特征综论 |
第一节 消弭崇高:未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 |
第二节 重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第三节 自适: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 |
第四节 从"伧父"到"伟人"—后人对左思人品的接受 |
第五节 西晋人对士风的反思 |
第六章 东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新变及意义 |
第一节 东晋人格特征综论 |
第二节 不夸绝艺临池学,只羡清风誓墓高—王羲之的高士接受及人格 |
第三节 陶渊明对《高士传》的接受及与范泰之关系 |
结论 |
余论: 接受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
附录一 辩四皓 |
附录二 《巢由洗耳图》作者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6)“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么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汉墓壁画由“观”到“藏”的反思 |
第一节 汉代壁画墓的视觉—空间性回溯 |
一、作为公共审美空间的墓葬 |
二、作为私人存在空间的墓葬 |
第二节 汉墓壁画的“历史物质性”回归 |
一、作为视觉图像的观赏性呈现 |
二、作为生死观的具象表现 |
第二章 “感神通灵”“观”视野下的汉墓壁画 |
第一节 基于“感神通灵”“观”的“象”的呈现 |
一、“感神通灵”“观” |
二、壁的敞开与“象”妙通神 |
三、墓葬壁画的题材内容和空间位置 |
第二节 “象”的多重空间指向 |
一、天界的模拟 |
二、仙境的创造 |
三、家园的诉求 |
第三章 “图像-观看者”语境中的汉墓壁画 |
第一节 汉墓壁画的设色问题 |
一、作为象征符号的颜色 |
二、间色的吊诡 |
三、“绘事后素”与“随色象类” |
第二节 汉墓壁画的用笔问题 |
一、线之形上性 |
二、概念化形象 |
三、概念化形象背后的审美意味 |
第四章 汉墓壁画“象”的遗忘与转化 |
第一节 墓葬山水图像对传世山水画的影响 |
一、汉代墓葬山水图像 |
二、墓葬中山水图像的新形式 |
三、游仙与隐逸的共构性关联 |
第二节 汉墓壁画墓主形象对后世人物画的启示 |
一、墓主形象的缺失 |
二、墓主形象的图像模式 |
三、理想形貌与传神写照 |
第五章 图像史学价值的疑惑 |
第一节 图像证史的误区 |
第二节 以建鼓与建鼓图像为例的思考 |
一、建鼓之形制 |
二、建鼓之意涵 |
三、建鼓图之功能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对《桃花源记》中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的重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桃花源记》文本的叙事矛盾 |
二、《桃花源记》文本叙事与读者接受之间的矛盾 |
三、《桃花源记》的叙事真实 |
(一) 陶潜对现实的无奈与真实性情的抒写 |
(二) 行文艺术构思与作者理想写照 |
(8)《初学记》与初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关于本文的研究 |
注释 |
上编:《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的校勘价值 |
凡例 |
附1:《初学记》所录唐人作品体裁分类统计表 |
附2:《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一览及部份诗文(?)年表 |
中编:《初学记》视角下的初唐主流文学 |
第一章:《初学记》所选武德贞观时期作品 |
第一节:凸显唐太宗的文学领袖地位 |
第二节:稹极肯定虞世南等文馆学士的地位 |
第三节:倍加尊崇的北方文学大家 |
第四节:摘选文章和赋作的典范 |
第五节:为主流文坛所认可的宫廷文人 |
第六节:非主流文学的代表作家 |
第七节:其他作品及结论 |
注释 |
第二章:《初学记》所选高宗武后时期文人作品 |
第一节:推崇“造境大师”上官仪 |
第二节:“四友”首肯苏味道的成就 |
第三节:沈佺期地位高於宋之间 |
第四节:被边缘化的文学大家:“四杰”与陈子昂 |
第五节:高宗时期较有成就的文人 |
第六节:凸显“珠英学士群”与武后时期的文学繁荣 |
第七节:其他作品及结论 |
注释 |
第三章:《初学记》所选中宗睿宗时期文人作品 |
第一节:认可“景龙学士”为诗坛创作主体 |
第二节:较为推重唐中宗时期的诏书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附3:《初学记》徵引唐人作品与别集史志着录情况对照表 |
下编:唐代文学政治与类书——以《初学记》为例 |
第一章:主流类书与初唐泳物诗建设 |
注释 |
第二章:文学性类书与唐代科学应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後记 |
(9)“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及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之源 |
(一)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
(二) 西方浪漫主义的引介与移译 |
二、 五四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变异 |
(一)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传播与途径 |
(二)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变异 |
三、 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现代性表现 |
(一) 现代性:主体性的自我确证或主体自由 |
(二) 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代性:传统民族文化的维系与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宋诗经典及其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
一、 宋诗经典的研究目的 |
二、 宋诗经典的研究背景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难点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统计结果 |
一、 诗歌数据及经典诗作名录 |
二、 诗人数据及经典诗人名录 |
上篇 经典作品的类型与生成 |
第一章 恒定型经典 |
第一节 恒定经典的接受特点 |
一、 及时性 |
二、 持久性 |
第二节 恒定经典的具体走势 |
一、 恒定大势下的上升下滑 |
二 、恒定大势下的微小波动 |
第二章 渐进型经典 |
第一节 国家情怀的诗歌 |
第二节 社会情怀的诗歌 |
第三节 自然情怀的诗歌 |
第四节 爱情情怀的诗歌 |
第五节 人生情怀的诗歌 |
第六节 艺术情·怀的诗歌 |
第三章 突进型经典 |
第一节 爱国热忱被追捧 |
第二节 忧民深情引关注 |
第三节 胸襟个性受推崇 |
第四章 波折型经典 |
第一节 情感心绪之古近今远 |
第二节 生发话题之古热今冷 |
第三节 题材对象之古熟今生 |
第四节 思想观念之古扬今弃 |
第五节 一般作品之物竞天择 |
第六节 小家作品之碧玉难珍 |
第五章 没落型经典 |
第一节 作者主体原因 |
第二节 作品本身原因 |
第六章 经典的特质与生成机制 |
第一节 经典篇目的文本特质 |
一、 体裁篇幅:倾向简短 |
二、 题材主题:广泛超越 |
三、 审美特征:唐宋并重 |
第二节 经典篇目的主体特质 |
第三节 经典篇目的生成机制 |
一、 经典篇目的古今异同 |
二、 经典篇目榜与宋诗特色 |
三、 经典篇目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
下篇 经典作家的类型与生成 |
第七章 大家的经典化历程 |
第一节 苏轼 |
(一) 1949年之前对苏轼之推崇 |
(二) 1949年之后对苏轼之接受 |
第二节 陆游 |
(一) 1949年之前对陆游之接受 |
(二) 1949年之后对陆游的接受 |
第三节 王安石 |
宋代:评价颇高 |
元代:评价中等 |
明代:批评为主 |
清代:褒贬各半 |
当代:欣赏揄扬 |
第四节 黄庭坚 |
(一) 成名经过 |
(二) 毁誉交织 |
(三) 先抑后扬 |
第八章 名家的经典化历程 |
第一节 范成大 |
宋代:人以官重——范氏经典地位之初立 |
元代:清新典雅——范氏审美特质之确定 |
明代:以范并陆——范氏经典地位之上升 |
清代:特重清新——范氏经典进程之继续 |
当代:契合要求——范氏经典进程之加速 |
第二节 杨万里 |
宋元:经典地位之确立 |
明清:经典地位之波折 |
当代:经典地位之复兴 |
第三节 欧阳修 |
1949年之前:宋诗称大家,褒贬各参半 |
当代:名次有下降,关注有侧重 |
第四节 梅尧臣 |
生前:名公奖许,梅氏成名 |
北宋:广受赞誉,诗名稳固 |
南宋:盛誉之后,一度遇冷 |
元明清:地位确立,褒贬纷纷 |
当代:两极并举,地位稳同 |
第五节 朱熹 |
1949年之前:道学宗师助诗名 |
1949年之后,骤然冷却又升温 |
第六节 陈与义 |
宋代:因诗致通显,生前已成名 |
元代:推尊持续中,与世作典型 |
明代:霜雪严寒日,温热自如昔 |
清代:褒扬声不断,风雨中前行 |
当代:遇春即回温,理性进行中 |
第九章 诗人经典化的宏观状况 |
一、 宋诗人经典化历程宏观曲线 |
二、 宋诗人经典化的古今异同 |
三、 宋诗人经典化的内外力比重 |
结语 |
附录一 |
表一、选本数据库来源书目 |
表二、诗歌篇十大经典名篇原始选本数据 |
表三、一百名家诗人之后八十名排行榜 |
表四、诗人篇之当代绩点排行榜前十名 |
表五、诗人篇之古近代绩点排行榜前十名 |
附录二 部分宋诗经典名篇原文 |
附录三 部分文学史宋代文学版块目录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按汉语拼音排序) |
论文类(按时间排序) |
读博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后记 |
四、释《桃花源诗并记》的艺术构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 刘静.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2]谢榛《四溟诗话》诗学观研究[D]. 隋晓聪.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3]沈蘅仲语文备课经验述略[D]. 李静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聊斋志异》书生与女性的生态和谐研究[D]. 袁红莉.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5]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D]. 吕辛福. 山东大学, 2017(08)
- [6]“观”、“看”视域下的汉墓壁画“象”问题研究[D]. 刘乐乐. 武汉大学, 2017(06)
- [7]对《桃花源记》中叙事矛盾与叙事真实的重新认识[J]. 柳永祥.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11)
- [8]《初学记》与初唐文学研究[D]. 王乐. 复旦大学, 2014(12)
- [9]“五四”时期浪漫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及现代化[D]. 徐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4)
- [10]宋诗经典及其经典化研究[D]. 王骞. 武汉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