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液压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吴鸿雁,马前帅[1](2021)在《“液压传动”实训教学改革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也是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为了提高"液压传动"实训教学的质量,改进了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丰富了教学内容,引入液压元件拆装、企业实际案例到实训教学中;科学地进行教学组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相关知识;科学进行教学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通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了学生对液压元件、液压系统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熊峰[2](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逐步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制造业迫切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难以符合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较为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即促进入以职业为载体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系统化设计,使学习者习得系统化职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论。本研究聚焦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首先,通过对工业机器人企业及中职学校调研明确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深入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企业开展访谈调研掌握人才需求情况,确定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生从业岗位群,挖掘岗位职业能力及核心素养等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对珠三角地区中职院校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明确工业机器人视觉课程开设现状,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课程开发提供依据。其次,在行业专家及中职资深教师共同研讨下,依据工作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为职业行动领域,根据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完成学习领域转化。以视觉功能为载体,设计四个难度螺旋上升的学习情境,再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并制作一体化工作页,构建多主体、过程性的评价量表。最后,以“多形状工件分拣”学习情境为例,在实验学校进行教学实验,待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课程实施效果问卷。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过程、综合评价量表及课后问卷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工业机器人视觉工作站安装、调试水平和技能迁移能力。
赵鹏[3](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推动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同时激发社会对人才能力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是跨越职业场和教学场的跨界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也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研究以杜威的“做中学”及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目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对中职课程《机械基础》进行开发,以适应当今产业结构化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调研机械加工企业与中职学校,旨在寻找目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的课程内容与企业所需人才不匹配之处。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国际J集团为例经过为期四个月细致的走访调研与车间实地考察,并充分参与生产加工一线岗位进行深度访谈。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机械加工企业中中职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包括学校培养的能力与企业所需不符、理论与实操技能与企业所需不匹配、岗位职业精神与企业所需不符。对中职学校的调研,主要以企业需求的角度评定当今中职学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288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编排与学生自身水平接受度不一致、课程知识与企业需求能力不匹配、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基于上述对机械加工企业与中职学校的调研,本研究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开发,其中包括课程目标、开发路径与具体步骤、教学评价三个部分。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制定;开发的路径与具体步骤分为确定工作岗位(群)与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归纳行动领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转换、创设学习情境四个部分;课程评价则为多元主体评价,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为主。选取广州市H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课程实施对象,通过对学情与教材进行分析来选取《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机械传动章节进行课程实施,教学实施效果的反馈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岗位认知能力的水平,夯实了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基础。
沈伟,沈超,钱炜[4](2021)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文中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发展对专业课程教学就德才兼备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探索流体传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以《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为代表,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经验,提出"1+5"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机制,助力提升流体传动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代光辉[5](2021)在《立足项目式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提高线上教学实践性——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线上教学缺乏实践性的问题,立足项目式教学,明确案例教学目标,阐述了从内涵建设着手,立足工程实践开发案例,多路径拓展改编案例,以及全路径融入思政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结合具体实例,详细描述了案例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一种"不定项任务"案例设计思想,提炼了教学实施中"个体"与"整体"有机结合的理念,传递了创新意识和思政品质。通过案例设计和实施,完成了案例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实践性以及线上教学的可实施性,为相关课程线上教学提供借鉴经验。
王二敏[6](2020)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气动实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能推动社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职教育仍沿用了普通教育知识本位的学科体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信息化时代,学生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时代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对中职学校也不例外。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业实训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想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与专业实训课程教育的融合。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气动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教与学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第一,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靶,针对气动技术实训课堂实际,开发了一套能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装置。该装置采用箱体式结构,不仅降低设备成本,节省实训室的使用面积,而且具有易开发的优势;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示教功能,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可轻松实现教学内容与工程案例的对接,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优化了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学理念,构建了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了适合中职学校气动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根据设计,在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中以具体“自动剪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教学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实践验证了气动实训装置与创新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一是,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在强调自主性学习的氛围下,增强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是,实训装置是实训课教学的重要载体,人机交互式气动教学装置的应用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三是,在中职学校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气动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中”这一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林维裕[7](2020)在《STEAM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系统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技能人才作为国家的宝贵资源,在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研究探索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到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发中并进行案例教学实践,旨在寻找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解决目前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论文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了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形势急需大批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而培养这些人才需要靠教育,然后研究了国家在促进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和制度等。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比较研究分析了STEAM发展历程、国内外STEAM教育研究现状和国内外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研究现状。找出差距和问题所在,从而确定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所在区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省内中职学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进行了访谈以论证开展STEAM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中职教育和STEAM教育两者在教学理念、教育目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的关联性,找到开展STEAM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依据。教育理念上以跨学科思维融合STEAM教育理念、经验兴趣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和杜威的“做中学”等教学理论,为课程系统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打破传统学科思维,紧扣STEAM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四大部分开发构建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STEAM课程系统,并选择《码垛编程与操作》案例进行了对比性教学实践。通过SPSS软件对学生工程创造力测评量表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教学效果。验证了课程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表明STEAM课程能够促进中职生的成长蜕变和能力养成。本论文为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李萌萌[8](2020)在《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应对未来挑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技工程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本采用讲授方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化学作为一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中心学科,通过分科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起源于美国的STE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了更有效的开展STEM教育,美国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学会(ITEEA)于2014年提出落实STEM教育的活动模式——6E设计型学习模式(6E Learning by DeSIGNTM Model)。该模式分为六个教学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工程(Engineering)、深化(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STEM教育和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皆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跨学科知识,主动完成科学探究、自主设计和工程制作,从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研究将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以化学学科为主,其他学科知识为辅,引导学生在化学课程中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化学学科的学习和STEM素养的培养。为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6E设计型学习模式和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界定了6E设计型学习模式、STEM教育和STEM素养的概念;(2)通过分析化学学科特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代化学教学原则、化学教学常用教学模式以及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对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3)结合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依据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的六个教学阶段,提出该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教学步骤及实施策略;(4)通过三轮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践后通过试题测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等相关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检验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和STEM素养培养的有效性。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和结论:(1)从化学学科特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原则及常用教学模式等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将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是可行的;(2)本次研究设计了将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9个教学步骤,即情境导入、知识链接、探究设计、展示交流、知识总结、工程设计、展示交流、思考延伸和评价测试;(3)经过三轮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化学学习成就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在STEM学习成就方面:学生们对STEM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并体会到STEM课程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4)由于思维能力需要长时间不断的培养和内化,但本人教学经验不足、加上教学课时限制和实施条件限制,因此本次研究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STEM思维能力暂时没有明显的提高。
杨斌[9](2020)在《中职学校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技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普遍认识到,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以经典职业教育理论为基础,开展了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工制造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液压与气压技术在工业上应用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越来越迅速,对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中职学生而言,掌握液压与气压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迫切性、必要性和通用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是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教育方法。本文从适用性和实用性的角度进行思考,结合企业需求、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特点,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进行优化,并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通过对企业需求的深度分析,以“职业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核心目标;其次,以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特点开展“4-3-2-1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而后,以“实际问题”为主线重构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最后,提出以“五步教学法”为特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优化方案,开展教学实施。
孙晶[10](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二、改革液压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液压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液压传动”实训教学改革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问题剖析 |
1.1 液压元件认知困难 |
1.2 液压系统动作过程认知困难 |
1.3 创新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 |
2 新型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
2.1 教学目标方面 |
2.2 教学内容方面 |
2.2.1 元器件的拆装及结构认知 |
2.2.2 液压仿真技术在实训中的应用 |
2.2.3 在液压实训台上进行典型回路连接训练 |
2.3 教学组织方面 |
2.4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
2.5 教学评价方面 |
2.6 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的融合 |
3 新型实训教学改革效果 |
3.1 加深了学生对液压元件结构、工作原理的直观了解 |
3.2 加深了学生对液压系统的了解 |
3.3 有助于液压传动综合项目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4 结语 |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案及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相关概念界定 |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 |
二、典型工作任务 |
三、行动领域 |
四、学习领域 |
五、学习情境 |
第二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 |
一、课程开发的平衡性 |
二、课程目标的多元化 |
三、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
四、课程评价的过程性 |
第三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一、能力本位原则 |
二、职业成长规律原则 |
三、行动导向原则 |
四、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四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流程 |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企业人才需求与中职专业课程设置调研 |
第一节 调研背景与目的 |
一、调研背景 |
二、调研目的 |
第二节 调研对象 |
一、行业企业调研对象 |
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对象 |
第三节 调研过程 |
一、行业企业调研过程 |
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过程 |
第四节 调研结果分析 |
一、工业机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果分析 |
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的现状分析 |
第五节 调研结论 |
一、行业企业调研结论 |
二、中等职业学校调研结论 |
第四章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践 |
第一节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第二节 行动领域归纳 |
第三节 学习领域分析 |
一、学习领域转化为课程 |
二、确定课程目标 |
三、选择课程内容 |
第四节 课程标准研制 |
第五节 学习情境设计 |
第六节 教学材料设计 |
一、教学设计 |
二、一体化工作页设计 |
第七节 课程评价设计 |
一、自我评价 |
二、组间评价 |
三、教师评价 |
四、企业评价 |
第五章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教学实验设计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环境 |
三、实验目的 |
第二节 教学实验实施 |
一、实验准备 |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学设计 |
四、教学实施 |
第三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效果分析 |
一、学习过程分析 |
二、多元评价表分析 |
三、课程效果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结论 |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职业能力 |
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性 |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企业人才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B 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C 中职课程建设访谈提纲 |
附录D 工业机器人视觉相关课程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E 《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标准 |
附录F 多形状工件分拣教学设计 |
附录G 多形状工件分拣工作页 |
附录H 多形状工件分拣情境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课题研究目的 |
三、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
二、国内外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中职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工作过程 |
二、《机械基础》专业课 |
三、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路径与具体步骤 |
一、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二、行动领域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梳理整合 |
三、学习领域转换——课程体系建构 |
四、学习情境设计——模块化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基础》课程开发调研 |
第一节 机械加工行业企业需求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研结果 |
第二节 广州市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研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 |
第一节 《机械基础》课程目标 |
一、《机械基础》课程目标特点 |
二、《机械基础》课程目标制定 |
第二节 《机械基础》课程开发流程 |
一、确定工作岗位(群)与典型工作任务 |
二、确定归纳行动领域 |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转换 |
四、创设学习情境 |
第三节 《机械基础》课程评价 |
一、学生评价 |
二、教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以机械传动章节为例 |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准备阶段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第二节 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设计 |
四、教学评价设计 |
第三节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一、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
二、教师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三、企业能力与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职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企业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获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传统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存在的不足 |
1.1 教师思政观念薄弱 |
1.2 教学资源建设不足 |
1.3 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单一 |
1.4 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
2 《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
2.1 专业课程目标 |
2.2 思政育人目标 |
3 《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
3.1 一个中心 |
3.2 五个抓手 |
1) 深挖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 |
2) 聚焦课程运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3) 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
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
5)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教学评价机制 |
4 结论 |
(5)立足项目式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提高线上教学实践性——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设计目标 |
1.1 解决工程问题 |
1.2 拓宽职业技能 |
1.3 激发创新精神 |
1.4 提升思政素质 |
2 案例设计思路 |
3 案例实施示例 |
3.1 教学案例开发 |
3.2 教学案例改编 |
3.3 教学案例实施 |
3.4 教学案例总结 |
4 结语 |
(6)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气动实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
1.1.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1.3.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1.3.3 气动技术实训教学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 |
2.1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
2.1.1 创新教育 |
2.1.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2.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研究 |
2.2.1 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
2.2.2 创造力的培养 |
2.2.3 创新方法的探索 |
2.3 基本理论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3章 中职学校气动技术实训课程现状 |
3.1 关于中职学校气动技术教学调查 |
3.2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运用和田十二法进行气动技术实训装置的开发 |
4.1 需求分析 |
4.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3 系统硬件设计 |
4.4 系统软件设计 |
4.5 系统整体调试 |
第5章 气动实训装置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5.1 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
5.1.1 构建原则 |
5.1.2 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
5.1.3 创新性教学模式在气动技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
5.2 实践研究结论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7)STEAM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系统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和制度促进 |
1.1.2 现实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STEAM发展历程 |
1.3.2 国内外STEAM教育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5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STEAM教育 |
2.2 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 |
2.3 课程开发 |
2.4 教学模式 |
2.5 “5E教学模式” |
2.6 “STEAM教学模式” |
2.7 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2.7.1 学习理论基础 |
2.7.2 教学理论基础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可行性研究 |
3.1 开展STEAM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3.1.1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
3.1.2 专业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2 开展STEAM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教与学理念可共享 |
3.2.2 教育目的可相通 |
3.2.3 教学程序可相融 |
3.2.4 教学方法可互用 |
3.2.5 教学评价可一致 |
3.3 艺术在中职课堂的角色扮演分析 |
3.3.1 艺术在中职教育的价值 |
3.3.2 艺术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4.1 课程目标设计 |
4.2 课程内容确定 |
4.2.1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4.2.2 课程内容确定 |
4.3 课程实施方案 |
4.3.1 课程体系构建 |
4.3.2 教材选择与编写 |
4.3.3 师资队伍 |
4.3.4 多元化的课程实施平台 |
4.3.5 教学策略 |
4.4 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
4.4.1 评价含义与功能 |
4.4.2 评价的特点和评价主体 |
4.4.3 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评价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案例分析及评价 |
5.1 实践目的 |
5.2 教学案例选择 |
5.3 案例教学设计 |
5.3.1 学情分析 |
5.3.2 教学目标分析 |
5.3.3 教学过程设计 |
5.4 案例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
5.4.1 工程创造力测评量表 |
5.4.2 测评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6.2.1 存在问题 |
6.2.2 完善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职学工业校机器人课程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工程创造力测评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 |
1.1.2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
1.1.3 STEM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兴起 |
1.1.4 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6E设计型学习模式 |
1.5.2 STEM教育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6E设计型学习模式 |
2.1.2 STEM教育 |
2.1.3 STEM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2.2.3 STS教育理论 |
2.2.4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第3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3.1 化学学科特征分析 |
3.1.1 综合性 |
3.1.2 情境性 |
3.1.3 实用性 |
3.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
3.3 现代化学教学的原则 |
3.3.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 |
3.3.2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
3.3.3 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
3.4 高中化学常用教学模式分析 |
3.4.1 自学——指导模式 |
3.4.2 引导——发现模式 |
3.4.3 示范——模仿模式 |
3.5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分析 |
3.6 化学教学与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的适切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 |
4.1 教学设计原则 |
4.1.1 注重真实问题情境 |
4.1.2 以工程思想为核心 |
4.2 教学目标设计 |
4.3 教学内容的选择 |
4.4 教学步骤及实施策略 |
第5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5.1 第一轮教学实践 |
5.1.1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制作简易净水器 |
5.1.2 教学反思与改进 |
5.2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2.1 水往高处流——制作微型喷泉 |
5.2.2 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 |
5.3 第三轮教学实践 |
5.3.1 表面活性剂——创意手工香皂 |
5.3.2 教学反思及改进 |
第6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1.1 评价工具 |
6.1.2 数据分析方法 |
6.1.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6.2 数据分析 |
6.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6.2.2 化学学科学习成就分析 |
6.2.3 STEM学习成就分析 |
6.3 访谈分析 |
6.3.1 访谈目的 |
6.3.2 访谈对象 |
6.3.3 访谈实录 |
6.3.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化学必修教材中的情境素材 |
附录二 学生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摸底前测专项测试题 |
附录四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制作简易净水器专项测试题 |
附录五 水往高处流——制作微型喷泉专项测试题 |
附录六 表面活性剂——创意手工香皂专项测试题 |
附录七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八 教师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九 小组合作任务分配表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9)中职学校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方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
2.中职学校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二、课程教学方法优化理论基础 |
(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优化 |
1.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
2.教学方法优化 |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
1.概念 |
2.理论基础 |
三、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加工制造类中职人才需求分析 |
1.社会需求分析 |
2.企业需求分析 |
(二)课程实施现状 |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四、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方案 |
(一)以“职业需求”为依据的教学目标确定方案 |
1.岗位分析 |
2.目标确定 |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4-3-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 |
1.中职学生学情 |
2.课程特点 |
3.“以学生为主体”的“4-3-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 |
(三)以“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教学内容重构方案 |
1.内容模式构建 |
2.教学内容重构 |
(四)以“五步教学法”为理实一体化优化方案的教学实施 |
1.五步教学法 |
2.五步教学法的一体化内涵 |
3.五步教学法的一体化实施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企业关于加工制造类中职人才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 B 加工制造类技能型人才岗位工作调查问卷 |
附录 C 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学情调查问卷 |
附录 D 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
致谢 |
(10)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跨学科理论 |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综合 |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
(三)综合性设计 |
(四)综合课程 |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
一 交叉性设计 |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
二 跨界设计 |
(一)关于跨界设计 |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
三 边缘设计 |
四 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
(二)关于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
(一)艺术的综合性 |
(二)综合性艺术 |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
(一)观念体现 |
(二)超越媒介 |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
(二)实验设计课程 |
(三)毕业设计课程 |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
二 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
结论 |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改革液压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液压传动”实训教学改革与应用[J]. 吴鸿雁,马前帅. 职业技术, 2021(09)
-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课程开发研究[D]. 熊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开发研究[D]. 赵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4]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沈伟,沈超,钱炜. 液压与气动, 2021(06)
- [5]立足项目式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提高线上教学实践性——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J]. 代光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01)
- [6]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气动实训教学研究[D]. 王二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7]STEAM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系统开发与实践[D]. 林维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萌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职学校气动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方法优化[D]. 杨斌.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10]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