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曲率延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灿[1](2021)在《中美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和岸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比》文中研究表明高桩码头是重要的港口结构型式,易受地震灾害影响。我国的海港大部分处于非强烈地震区,设计不受地震控制,造成我国长期对港口码头抗震设计关注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港口码头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有一定差距。为了提高我国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水平,根据《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 146-2012)修订的需要,本文对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中国《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 146-2012)和美国《突堤式和顺岸式高桩码头抗震设计》(ASCE/COPRI 61-14)中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条文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水准和目标、抗震设计方法、场地分类方法、地震动参数、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截面承载力和位移验算、场地液化、岸坡变形和稳定性验算、抗震措施等方面。分析表明,中国规范采用单水准的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没有关于变形和能力保护方面的规定,美国规范主要采用多水准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控制位移实现对不同地震水准下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在场地液化判别和岸坡稳定性验算方面,美国规范的规定相比我国规范更加笼统,只是提供一些设计建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抗震构造措施方面,美国规范的规定相比我国规范更加详细。(2)采用一个典型高桩码头案例详细对比分析了中美规范高桩码头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完整流程,研究了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异同和特点。研究表明:中国规范采用桩的计算长度模拟桩-土相互作用,采用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惯性力并验算桩截面承载力;美国规范采用非线性土弹簧模拟桩土作用,通过推覆分析得到的荷载-变形曲线描述码头结构的延性特性,采用替代结构法计算三个地震水准下码头的位移,同时考虑码头的扭转效应,然后根据能力保护的要求验算桩的受剪承载力和码头上部结构的承载力。本算例表明,刚好满足中国规范抗震设计要求的码头,能够同时满足美国规范三个地震水准的抗震要求,而且富余较大,但桩的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3)以前面对结构进行抗震对比分析的码头的场地和地基为对象,对比分析了中美规范高桩码头场地液化判别、岸坡稳定性计算的流程,研究了美国规范中Newmark滑块法在岸坡侧向地基位移计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中国规范采用基于标准贯入试验的经验公式对场地土体液化进行细判,美国规范采用基于Seed循环剪切应力的液化安全系数法进行场地土液化判别;中国规范只验算单一地震水准下的岸坡整体稳定性,美国规范要求验算岸坡长期静力稳定性、震后静力稳定性、三个地震动水准下的拟静力稳定性,如果拟静力稳定性不满足要求,还要进行岸坡地基侧向位移和运动作用分析。针对本文算例,按中国规范和美国有关标准进行液化判别,场地土均未液化,岸坡稳定性均满足要求;总体而言,在计算码头岸坡侧向地基变形时,采用简化位移方法得到的结果比直接采用Newmark滑块法得到的结果更为保守,但在实际中还需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许友武[2](2020)在《椭圆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及复材-钢管混凝土短柱设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和快速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新建筑形式和建筑造型不断涌现,椭圆截面构件的应用日益广泛。椭圆钢管混凝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组合构件形式,此类构件在建筑上能提供良好的建筑美学效果,在结构上,钢管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能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椭圆截面的流线外形使构件具有较小的流体阻力系数。因此被逐渐应用于桥梁工程、剧院、机场航站楼等实际工程中。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椭圆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展开研究,而对椭圆钢管混凝土的抗震性能研究寥寥无几,这对于椭圆钢管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推广十分不利。因此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椭圆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推广椭圆钢管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椭圆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以及椭圆截面复材管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进行了 6个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单调轴压试验和12个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往复轴压试验,研究了不同椭圆截面比(长短轴长度的比值)、混凝土强度和加卸载次数对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在单调轴压荷载和往复轴压荷载下力学性能的影响。(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单调轴压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有限元模型中考虑了椭圆截面造成的钢管对混凝土不均匀约束应力的影响,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分析,主要参数包括:椭圆截面比、混凝土强度和钢管屈服强度,根据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叠加理论的椭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设计公式。(3)进行了 13个椭圆钢管混凝土试件在恒定轴压荷载和单调水平荷载下的压弯性能试验和13个椭圆钢管混凝土试件在恒定轴压荷载和往复水平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观察比较试件破坏模式、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承载力、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性能,分析了不同椭圆截面比、混凝土强度、钢管屈服强度、轴压比、长细比、弯曲方向对椭圆钢管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4)基于纤维模型的理论基础,建立了椭圆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数值分析模型,模型计算的椭圆钢管混凝土柱在恒定轴压荷载和往复水平荷载下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较好。采用该数值分析模型进行详细的参数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截面比、轴压比、钢材强度、钢管厚度、混凝土强度、长细比等参数对椭圆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2014)中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设计公式对于椭圆钢管混凝土的适用性。(5)在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椭圆钢管混凝土构件抗震计算方法,建立了椭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模型,为椭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6)提出在椭圆钢管混凝土的基础上包裹复材管形成椭圆形截面复材管约束钢管混凝土构件,解决椭圆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局部屈曲、锈蚀和延性不足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的手段建立椭圆形截面复材(文中选用了常用的碳纤维复材和玻璃纤维复材)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设计模型:首先利用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分析模型参数分析结果,得到圆形截面复材管-钢管约束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设计模型,其次,通过考虑椭圆截面与圆截面的差异,引入椭圆截面形状参数、复材体积比和钢管体积比,得到椭圆形截面复材管-钢管约束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设计模型。最后,建立椭圆形截面复材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设计模型。(7)基于椭圆形截面复材管-钢管约束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设计模型,根据纤维单元法,编制了椭圆形截面复材管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截面分析程序,通过截面分析程序计算了椭圆形截面复材管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压、受弯和压弯荷载作用下的正截面承载力。利用截面分析程序推导了椭圆形截面复材管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压区混凝土的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图,提出了椭圆形截面复材管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实用设计公式。
章少华[3](2019)在《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结构形式,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体系,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了对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进行了8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12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受剪性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裂缝开展规律、承载能力、延性和变形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组合方柱的受力性能,揭示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受剪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破坏模式均为剪压破坏;芯部混凝土与外部预制管壁接触界面粘结完好,未出现滑移现象,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表现出较好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相比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中芯部混凝土的存在延缓了柱损伤发展,既提高了承载力,又显着改善了延性性能和变形性能,其受剪性能有显着提高。(2)基于桁架-拱模型理论,分别推导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和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因此,对发生剪压破坏模式的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或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可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公式对其极限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此外,在使用本文所提出的公式进行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空心方柱及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设计时,为确保柱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裂缝宽度限值的要求,建议高强箍筋强度取值不超过500 MPa(对应箍筋强度设计值不超过415MPa)。(3)进行了7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抗震性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累积损伤模型研究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了该类型组合柱塑性铰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破坏模式为受压弯曲破坏,芯部混凝土与外部预制管壁接触界面粘结完好,未出现滑移现象,表现出较好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高强箍筋对内部混凝土有较好的约束作用,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处于中等延性至高延性水平等级,表现出良好的延性性能。(4)基于极限强度理论推导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此外,利用试验拟合法,建立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5)进行了6个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变形组成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节点的受剪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破坏模式为节点域破坏,包括节点域剪切破坏和节点上下柱端混凝土的局部碎裂破坏,其中节点域剪切破坏是导致节点最终失效的主要原因。影响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钢套箍厚度、芯部混凝土强度和预制管混凝土强度,轴压力和钢套箍延伸高度对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增加钢套箍延伸高度可改善节点的延性性能,并能有效减小节点域的刚体转动。(6)基于叠加理论建立了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韦旺[4](2019)在《基于拟静力试验的混凝土空心墩延性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我国现行规范中混凝土空心桥墩抗震设计理论的不足。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空心墩拟静力试验成果的基础上,以典型公路和铁路桥梁空心墩为原型,开展19个空心墩拟静力试验。对桥墩抗震性能水准量化、延性指标、塑性铰理论模型以及塑性铰区约束箍筋用量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空心桥墩延性抗震设计提供有力参考。量化了各级抗震性能水准下桥墩的延性指标范围。基于圆端薄壁空心墩破坏过程中墩身裂缝的演化过程,对桥墩5个损伤等级(初始微裂缝、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接近倒塌)的损伤水平进行描述,并给出各性能水准下桥墩延性指标范围。结合国内外拟静力试验及PEER数据库中弯曲破坏墩柱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实心墩、空心墩在极限状态下具有90%保证率的位移延性比分别为4.5、4.2,位移延性系数则分别为3.3、3.0。修正了Park和Paulay关于桥墩曲率沿墩身分布特性,并提出了空心墩等效塑性铰长度的计算公式。在既有模型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基于35个矩形空心墩塑性铰长度试验结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给出矩形空心墩等效塑性铰长度回归公式。由试验发现,变截面圆端空心墩曲率沿墩身非线性分布,塑性铰整体上移且范围延长,Park和Paulay假设的曲率沿墩身分布及变形特征不适用于变截面薄壁空心墩,进而提出修正曲率沿墩身分布塑性铰理论。研究表明,等效塑性铰长度主要受几何尺寸、轴压比、混凝土抗压强度、纵筋直径及抗拉强度等影响,而受桥墩计算高度和材料特性参数(f y db fc’)的影响最为显着;相对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变截面圆端空心墩塑性区域较长,且为矩形空心墩的1.1倍。建立了不同截面形式混凝土桥墩塑性铰区设计配箍率与位移延性指标的关系式。通过梳理现有塑性铰区箍筋用量公式,分析影响桥墩位移延性的因素,基于总结试验数据回归得到箍筋设计用量公式,并对该式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桥墩位移延性系数受剪跨比、配箍率及配筋率影响的程度有一定差别;位移延性系数受力学配箍率的影响最为显着,且随力学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既有公式计算的试件配箍率普遍小于实际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的ACI 318、AASHTO、Eurocode 8公式相比,论文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吻合程度更好。所提出公式可用于估算不同轴压比、剪跨比及位移延性系数指标下实心和空心桥墩的塑性铰区约束箍筋用量,为桥墩抗震构造设计提供借鉴。最后,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位移能力计算探讨论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基于Midas及CSiBridge有限元软件对铁路圆端空心墩桥梁和公路矩形空心墩桥梁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根据空心墩塑性变形能力的研究成果计算工程实例的位移能力,并结合抗震性能水准及延性指标量化标准,对工程实例的延性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李梦玥[5](2019)在《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抗震设计基本要求、抗震设防分类和标准、结构分析方法、地震效应计算、荷载组合与结构承载力、岸坡稳定验算、抗震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和美国港口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美国港口结构抗震设计的理念、方法及美国规范编写的背景和理论支撑,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按我国与美国规范进行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和过程。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场地分类方面,我国主要以剪切波速为指标进行分类,美国除考虑剪切波速外,还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和标准贯入锤击数;在结构布置和形式方面,美国提倡使用直桩,限制斜桩的使用,同时区分抗震桩和重力桩,并划分了码头的规则和不规则形式;在抗震设防方面,我国采用单水平的抗震设计方法,美国采用多个水平的抗震设计方法,每个地震水平对应着不同的应变限值;在结构分析方法方面,我国采用的是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美国采用的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在结构承载力计算方面,我国分别计算桩、梁等构件的受弯或弯压承载力,美国首先验算桩的弹塑性变形,然后按能力保护构件计算桩的受剪承载力和梁的受弯承载力;在抗震措施方面,我国规范规定的比较详细,美国特别强调桩的延性,着重于桩顶与面板连接处的构造。(2)美国规范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设计地震动及性能目标、材料特性及桩的非线性性能、土弹簧和p-y曲线、结构模型和抗震分析方法(需求分析)、结构能力和能力保护、运动作用、码头抗震设计流程。美国规范采用3个地震水平对高桩码头进行抗震设计,3个地震水平下要求码头具有不同的破坏性能,破坏性能用桩顶和桩土内塑性铰区钢筋、预应力筋或钢管的应变限值控制。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桩,除对桩的塑性变形计算有详细的规定外,明确规定桩的预应力筋不能伸入面板作为塑性铰区的钢筋,而要求在桩顶与面板间制作钢筋混凝土连接段。(3)地震的发生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所谓设防地震只是一定概率下的地震,实际中超过该强度地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使码头能够完全抵抗各种强度的地震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所以美国规范按照多设防目标、通过控制不同强度地震下高桩码头变形的抗震设计理念是科学的。另外,高桩码头桩的弹塑性变形是通过使桩出现塑性铰和对横梁进行能力保护实现的。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桩,桩端出现塑性铰后,抗剪能力降低,所以地震作用下桩可能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弯曲变形而发生剪切破坏,称为弯剪破坏。弯剪破坏是近年混凝土结构桩、柱等构件研究的热点,美国码头抗震设计规范能够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设计标准中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
薛岩[6](2015)在《钢筋混凝土柱箍筋约束性能及延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学者们关于钢筋混凝土(RC)柱的约束性能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由于箍筋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轴受压状态,可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提高其抗压强度和延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约束混凝土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约束形式对混凝土的约束效果也各不相同,其中箍筋约束最为常见、应用最广。如何提高和改善箍筋约束下钢筋混凝土柱强度和变形性能一直都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因此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收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中约束构件轴心受压试验数据,筛选出32组试验数据对箍筋约束混凝土的约束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别指出箍筋强度、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和配箍类型对约束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引用配箍特征值λ和几何有效约束系数ke,研究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性能,简化几何有效约束系数,以便更广泛应用。根据国内外文献收集来的156组试验数据,提出建议修正约束效应系数α的计算方程。根据新提出的修正约束效应系数α,重新拟合了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中的特征值点和方程下降段斜率,给出本文建议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并和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对典型试件进行分析,选取荷载达到屈服点、峰值点和破坏点3个典型时刻,对混凝土和箍筋的应力状态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有限元模型典型构件,对构件约束效果的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给出各参数对箍筋约束效果的影响规律。根据本文建议的本构方程,在Xtract软件中建立了48个柱截面模型进行曲率延性分析,并研究修正约束效应系数α和轴压比对箍筋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截面曲率延性的影响,提出了曲率延性系数μφ的建议方程。
王南[7](2015)在《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及节点受力性能与抗震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采用高抗拉强度的箍筋能够增强箍筋对高强混凝土的约束能力,有效克服混凝土的脆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可节省材料用量,降低材料生产时污染物的排放。本文的研究对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别进行了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力学性能、高强箍筋混凝土柱配箍设计方法和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通过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得到了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箍筋配箍率、有效约束系数和混凝土强度对箍筋应力、约束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了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和极限应力时高强箍筋应力的计算公式,在现有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约束水平的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和压溃应变的计算公式。最后,对不同的箍筋约束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的损伤演化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曲率延性的数值模拟,建立了约束指标和轴压比与截面曲率延性的关系,给出了基于位移延性需求的箍筋配量设计公式,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本文配箍设计公式的合理性,同时与现有设计规范公式的配箍量做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满足我国规范箍筋配置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延性评估分析。通过5个箍筋约束RC梁柱节点在轴压力作用下的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探讨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抗震性能和箍筋应力水平,分析了箍筋强度、配箍率和箍筋形式对节点受剪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箍筋强度并未对节点承载力产生太大影响,但可增强节点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同时限制了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高强复合箍筋试件比普通箍筋试件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在现有RC梁柱节点抗剪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节点混凝土的斜压杆传力机制和箍筋抗剪作用,提出了改进的斜压杆模型。采用Opensees程序中的节点单元和纤维模型建立非线性分析模型模拟了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对高强箍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在改进的斜压杆模型和规范设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陈烜[8](2013)在《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及延性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由于其在建筑布置中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但作为异形柱构件基本截面形式之一的Z形截面柱却没有在异形柱规程中体现。本研究利用自编程序及ANSYS大型有限元程序对Z形截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截面延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包括材料特性、截面尺寸以及加载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对柱截面承载力及延性的影响。本文用ANSYS大型有限元程序,研究Z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在双向偏心受压的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截面变形协调性。通过对不同截面尺寸的Z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理论分析,表明Z形截面柱符合平截面假定,其柱截面正应变分布等值线近似为直线。利用自编正截面承载力分析程序,研究了Z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在双向偏心受压的情况下,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荷载角、轴压比以及肢端配筋形式等均对正截面承载力有明显影响,纵筋配筋率、纵筋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正截面的承载能力。在对不等肢Z形截面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截面高宽比及肢高厚比确定了截面的最不利荷载角,且研究发现截面的高度和宽度的差值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截面在不同荷载角情况下极限承载力数值相差过大,出现明显薄弱的受荷角度。通过自编柱截面曲率延性计算程序,分析得到了Z形截面柱截面曲率延性比与多组构件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表明荷载角、纵筋的设置和箍筋的设置都能对Z形截面柱曲率延性产生较大影响。混凝土强度与Z形截面柱的截面高宽比两个参数对截面曲率延性影响相对较小。箍筋与纵筋的设置有一定的联动关系,即箍筋间距与纵筋直径的比值越小,越能提高Z形截面柱的延性。根据梁铰破坏机制研究了框架结构的位移延性与异形柱柱截面曲率延性比的关系,得出不同抗震等级下异形柱所需的曲率延性比值。利用自编程序对25920种工况下的Z形截面柱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了与配箍特征值相关的轴压比限值。
李鹏[9](2013)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对于结构构件的能力需求不仅仅局限在极限承载力和弹性变形能力上,同时对结构构件延性变形、滞回耗能等抗震性能也有了明确的需求。根据性能设计要求进行结构构件设计,需要建立构件基本参数与抗震性能之间的数值关系。本文从国内外规范、试验研究、数值分析多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延性、位移延性和塑性铰长度等抗震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和统计概率分布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配箍率作为影响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一个主要参数,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结构设计规范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主要规范对于钢筋混凝土柱最小配箍率的相关规定。计算对比了各国规范中最小配箍率对截面延性的影响。讨论了我国规范按照最小配箍率所能获得的柱截面延性,并对最小配箍率的设置提出了建议。2.本文设计了4根钢筋混凝土悬臂柱,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中主要测试内容是柱顶位移、箍筋应变。试验获得了在压弯作用下箍筋应变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柱截面混凝土所承受的约束应力计算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变化轴压比、加载方式,讨论了这两个因素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压比和加载方式对于柱破坏形态、箍筋应变分布影响显着。总结了箍筋应变在柱截面内沿环向分布规律和沿柱高度方向的变化规律。3.对试验获得的箍筋应变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导入钢筋应力-应变全曲线,通过分析得到了柱试验过程箍筋应力分布和变化数据。从而得到箍筋约束的柱截面混凝土受到的约束力分布情况。根据Mander的约束理论,计算出有效约束系数,可以得到箍筋间弱约束截面的约束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引入混凝土膨胀参数,对约束应力进行计算,从而改进计算柱截面延性的纤维模型。利用改进的纤维模型,对影响截面曲率延性的各个参数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截面曲率延性与配箍特征值、轴压比、纵向配筋率和核心混凝土面积比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基于性能的截面延性设计方法计算结果相比,本文建议的方法准确度相对较高,能较好反映曲率延性系数的变化规律。4.位移延性作为最基本的构件抗震性能指标,有众多的影响参数。按照Priestly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两个主要参数来计算柱位移延性,分别是截面延性和塑性铰长度。本文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提供的柱试验数据中选取了143个滞回曲线完整且破坏形态为弯曲破坏的柱试验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柱等效塑性铰长度。再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等效塑性铰长度的计算公式。经试验结果的验证,本文建议的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本文收集了国内45个混凝土柱的抗震试验结果对本文建议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建议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位移延性均值与试验结果的均值基本一致,其误差基本能保证在20%以内,相对误差呈正态分布。5.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理念必然和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相联系。而位移是最为直观的指标之一。通过对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基于性能的多目标抗震思想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位移的多水准抗震设计方法。这一设计方法首先根据业主的要求确定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对结构位移性能的预期与需求。通过位移需求构造需求曲线,而结构的抗震性能将按照这一曲线,采用改进的直接基于位移的能力谱方法进行设计。采用一个单自由度桥墩的设计过程介绍了基于位移的多水准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朱烨[10](2011)在《约束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应》文中认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的设计是不经济且不合理的,良好的设计应能确保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延性,并通过塑性变形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采用钢筋对核心混凝土进行约束以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是提高混凝土构件延性的重要的手段。合理地配置约束钢筋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性能,是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约束混凝土的成果基础上,结合《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分析程序SARCF (Seismic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的修订研究,利用SARCF损伤分析的功能,探讨构件约束条件的改变对整体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所收集的有关约束混凝土的文献资料,修正SARCF程序中原有的混凝土模型,力求能反映出约束钢筋的数量、间距、强度及配置型式对于材料本构关系的改善效应。2、完善构件的弯矩-曲率骨架全曲线,根据应变协调理论和力的平衡原理,提出约束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骨架全曲线的计算方法;参考约束混凝土梁柱的试验数据,利用SARCF程序计算构件的骨架曲线,与现有试验曲线进行比较,分析骨架曲线在约束钢筋影响下的变化规律。3、修订SARCF程序的恢复力模型,引进箍筋约束效应系数来考虑约束效应的影响。根据现有试验的滞回曲线,对其在荷载循环下滞回曲线中的强度下降值做出定量研究,找出配箍率变化与其对应关系,给出反映钢筋约束效应的承载力下降系数。4、利用修正后的SARCF程序分析框架实例的损伤指数,并选择代表性的构件对其配箍率做出不同改变。比较配箍率改变前后框架节点及构件损伤指数的变化,进而分析约束钢筋对于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应。经过研究工作,得到了以下结果:1、约束钢筋的数量、间距、强度及配置型式对混凝土的本构模型有直接的影响,采用新材料模型修正后的SARCF程序,能有效地对约束混凝土梁、柱构件进行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模拟。2、构件截面弯矩曲率骨架曲线的形式受轴压比和配箍率两种因素的控制,其中轴压比决定了曲率延性系数的性质。3、依据现有试验滞回曲线实测值对承载力下降系数进行校准,得到了反映钢筋约束效应的承载力下降系数。采用新系数的SARCF滞回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约束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滞回曲线。4、运用SARCF对框架结构损伤指数的模拟分析表明,约束钢筋对构件的改善效应与构件延性指数密切相关;提高底层柱的配箍率,可明显改善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状况。
二、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曲率延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曲率延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和岸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港口及其他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演变和现状 |
1.2.1 国内港口及其他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
1.2.2 国外港口工程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条文对比 |
2.1 概述 |
2.2 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水准和设防目标 |
2.2.1 中国规范 |
2.2.2 美国规范 |
2.2.3 对比分析 |
2.3 抗震设计方法 |
2.3.1 中国规范 |
2.3.2 美国规范 |
2.3.3 对比分析 |
2.4 场地分类方法 |
2.4.1 中国规范 |
2.4.2 美国规范 |
2.4.3 对比分析 |
2.5 地震动参数 |
2.5.1 中国规范 |
2.5.2 美国规范 |
2.5.3 对比分析 |
2.6 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 |
2.6.1 中国规范 |
2.6.2 美国规范 |
2.6.3 对比分析 |
2.7 截面承载力和位移验算 |
2.7.1 中国规范 |
2.7.2 美国规范 |
2.7.3 对比分析 |
2.8 场地液化判别 |
2.8.1 中国规范 |
2.8.2 美国规范 |
2.8.3 对比分析 |
2.9 岸坡变形和稳定性验算 |
2.9.1 中国规范 |
2.9.2 美国规范 |
2.9.3 对比分析 |
2.10 抗震构造的措施 |
2.10.1 中国规范 |
2.10.2 美国规范 |
2.10.3 对比分析 |
2.11 本章小结 |
3 中美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对比实例 |
3.1 概述 |
3.2 工程概况 |
3.3 按照中国规范设计 |
3.3.1 桩的计算长度 |
3.3.2 水平地震惯性力 |
3.3.3 结构内力 |
3.3.4 截面承载力验算 |
3.4 按照美国规范验算 |
3.4.1 设计地震动 |
3.4.2 材料性能 |
3.4.3 结构模型 |
3.4.4 码头荷载-变形曲线 |
3.4.5 桩的变形能力 |
3.4.6 桩的位移计算 |
3.4.7 桩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
3.5 本章小结 |
4 中美高桩码头场地液化判别和岸坡稳定性分析实例 |
4.1 概述 |
4.2 按照中国规范设计 |
4.2.1 液化判别 |
4.2.2 岸坡稳定性 |
4.3 按照美国规范验算 |
4.3.1 液化判别 |
4.3.2 地震引起的地基沉降 |
4.3.3 岸坡稳定性 |
4.3.4 岸坡地基侧向变形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椭圆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及复材-钢管混凝土短柱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通钢管混凝土结构 |
1.1.2 椭圆钢管混凝土结构 |
1.1.3 复材约束钢管混凝土结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普通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2.2 椭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复材约束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材料性能 |
2.2.3 加载测试方案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破坏模式 |
2.3.2 荷载-位移曲线 |
2.3.3 应变比-轴向应变曲线 |
2.3.4 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 |
2.3.5 强度衰减与残余变形 |
2.4 有限元模拟 |
2.4.1 约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2.4.2 有限元模型 |
2.4.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 承载力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椭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材料性能 |
3.2.3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3.3 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
3.3.1 单调加载柱试验现象 |
3.3.2 往复加载柱试验现象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3.4.2 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 |
3.4.3 强度退化 |
3.4.4 刚度退化 |
3.4.5 耗能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椭圆钢管混凝土柱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纤维计算模型 |
4.1 引言 |
4.2 OpenSEES建模 |
4.2.1 OpenSEES简介 |
4.2.2 OpenSEES纤维模型 |
4.3 材料本构模型 |
4.3.1 钢材本构模型 |
4.3.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3.3 纤维模型验证 |
4.4 椭圆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
4.4.1 截面比 |
4.4.2 混凝土强度 |
4.4.3 钢管屈服强度 |
4.4.4 轴压比 |
4.4.5 试件高度(长细比) |
4.4.6 弯曲方向 |
4.5 承载力计算 |
4.5.1 规范公式简介 |
4.5.2 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椭圆钢管混凝土柱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计算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恢复力模型简介 |
5.3 恢复力模型 |
5.3.1 弹性段刚度K_e |
5.3.2 峰值荷载P_u |
5.3.3 峰值点位移Δ_u |
5.3.4 下降段刚度K_T |
5.3.5 骨架曲线验证 |
5.3.6 加卸载规则 |
5.4 滞回模型验证 |
5.4.1 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
5.4.2 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椭圆形截面复材约束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设计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圆形截面复材管-钢管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分析模型 |
6.2.1 计算假定 |
6.2.2 主动约束模型 |
6.2.3 环向应变和轴向应变的关系 |
6.2.4 约束应力 |
6.2.5 分析模型计算过程 |
6.2.6 分析模型验证 |
6.3 圆形截面复材管-钢管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设计模型 |
6.3.1 数学表达式 |
6.3.2 极限应变 |
6.3.3 极限应力 |
6.3.4 设计模型验证 |
6.4 椭圆形截面复材管-钢管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设计模型 |
6.4.1 椭圆形截面复材管的约束刚度系数ρ_k |
6.4.2 椭圆形截面复材纤维的断裂应变ε_(h,rup) |
6.4.3 椭圆形截面钢管的约束应力f_(ls) |
6.5 椭圆形截面FRP-CFST短柱设计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椭圆形截面复材约束钢管混凝土短柱设计方法 |
7.1 引言 |
7.2 截面分析 |
7.2.1 计算假定 |
7.2.2 相关曲线的计算 |
7.3 短柱设计方法 |
7.3.1 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 |
7.3.2 设计公式的推导 |
7.3.3 公式计算精度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内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预制混凝土管柱研究现状 |
1.2.2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1.2.3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节点研究现状 |
1.3 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钢梁装配式混合框架的提出 |
1.3.1 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的组成 |
1.3.2 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的优势 |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预制管空心方柱及组合方柱受剪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件设计 |
2.2.3 材料材性 |
2.2.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2.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3 预制管空心方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2.3.2 破坏模式分析 |
2.3.3 剪力-位移角曲线 |
2.3.4 剪力-斜裂缝宽度曲线 |
2.3.5 承载力 |
2.3.6 变形能力分析 |
2.3.7 刚度分析 |
2.3.8 变形组成分析 |
2.3.9 应变分析 |
2.4 预制管组合方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2.4.2 破坏模式分析 |
2.4.3 剪力-位移角曲线 |
2.4.4 剪力-斜裂缝宽度曲线 |
2.4.5 承载力 |
2.4.6 变形能力分析 |
2.4.7 刚度分析 |
2.4.8 变形组成分析 |
2.4.9 应变分析 |
2.5 预制管组合方柱受剪机理分析 |
2.5.1 预制管空心方柱与组合方柱受力性能比较 |
2.5.2 内力分配 |
2.5.3 组合受剪机理 |
2.6 受剪构件数值模拟 |
2.6.1 数值模型建立 |
2.6.2 数值模型验证 |
2.7 预制管空心方柱参数化分析 |
2.7.1 剪跨比的影响 |
2.7.2 轴压比的影响 |
2.7.3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2.7.4 箍筋间距的影响 |
2.8 预制管组合方柱参数化分析 |
2.8.1 剪跨比的影响 |
2.8.2 轴压比的影响 |
2.8.3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2.8.4 芯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2.8.5 箍筋间距的影响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管空心方柱及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
3.1 引言 |
3.2 预制管空心方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
3.2.1 相关规程及文献计算方法分析 |
3.2.2 预制管空心方柱受剪承载力公式推导 |
3.2.3 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3.3 预制管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计算 |
3.3.1 预制管组合方柱受剪承载力公式推导 |
3.3.2 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件设计 |
4.2.3 材料材性 |
4.2.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4.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4.3 试验现象 |
4.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4.3.2 破坏模式分析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滞回性能 |
4.4.2 骨架曲线及特征点荷载 |
4.4.3 延性性能 |
4.4.4 承载力退化 |
4.4.5 刚度退化及刚度维持能力 |
4.4.6 耗能能力 |
4.4.7 截面应变分布 |
4.4.8 箍筋应变分析 |
4.4.9 柱端弯矩-曲率关系 |
4.4.10 柱端剪切变形 |
4.4.11 塑性铰长度分析 |
4.5 预制管组合方柱累积损伤分析 |
4.5.1 累积损伤模型 |
4.5.2 累积损伤分析 |
4.6 拟静力试件数值模拟 |
4.6.1 数值模型建立 |
4.6.2 数值模型验证 |
4.7 参数化分析 |
4.7.1 轴压比的影响 |
4.7.2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7.3 芯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7.4 箍筋直径的影响 |
4.7.5 箍筋间距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恢复力模型 |
5.1 引言 |
5.2 预制管组合方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5.2.1 截面纤维单元法 |
5.2.2 简化计算公式推导 |
5.2.3 公式验证 |
5.3 预制管组合方柱的恢复力模型 |
5.3.1 恢复力模型及建立方法 |
5.3.2 骨架曲线模型 |
5.3.3 刚度退化规律 |
5.3.4 恢复力模型建立及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构造 |
6.3 试验概况 |
6.3.1 试验目的 |
6.3.2 试件设计 |
6.3.3 材料材性 |
6.3.4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
6.3.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6.4 试验现象 |
6.4.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6.4.2 破坏模式分析 |
6.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1 滞回性能 |
6.5.2 骨架曲线及特征点荷载 |
6.5.3 延性性能 |
6.5.4 承载力退化 |
6.5.5 刚度退化及刚度维持能力 |
6.5.6 耗能能力 |
6.5.7 节点域剪切变形 |
6.5.8 变形组成分析 |
6.5.9 应变分析 |
6.6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数值模拟 |
6.6.1 数值模型建立 |
6.6.2 数值模型验证 |
6.7 参数化分析 |
6.7.1 钢套箍厚度的影响 |
6.7.2 预制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6.7.3 芯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6.7.4 钢套箍延伸高度的影响 |
6.7.5 轴压比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受剪承载力及设计建议 |
7.1 引言 |
7.2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的受剪机理 |
7.3 预制管组合方柱-钢梁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 |
7.3.1 钢套箍腹板受剪承载力 |
7.3.2 节点域混凝土受剪承载力 |
7.3.3 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验证 |
7.4 CFCPSTS装配式混合框架设计建议 |
7.4.1 一般规定 |
7.4.2 布置原则及计算分析 |
7.4.3 构造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主要符号对照表 |
附录B:预制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制作工艺及流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拟静力试验的混凝土空心墩延性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空心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2.2 空心墩抗震性能水准及指标量化 |
1.2.3 塑性铰区长度计算及约束箍筋设计用量 |
1.2.4 空心墩延性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 |
1.3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
1.3.1 存在问题 |
1.3.2 解决办法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心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拟静力试验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墩柱数据库 |
2.3 课题组拟静力试验 |
2.3.1 圆端空心墩 |
2.3.2 矩形空心墩 |
2.4 小结 |
第3章 空心墩抗震性能水准及延性指标 |
3.1 概述 |
3.2 抗震性能水准 |
3.2.1 我国规范抗震性能水准 |
3.2.2 学者抗震性能水准 |
3.3 空心墩抗震性能水准 |
3.3.1 圆端空心墩损伤演化 |
3.3.2 圆端空心墩性能水准 |
3.4 我国铁路和公路规范位移延性指标对比 |
3.4.1 延性指标定义 |
3.4.2 铁路规范延性指标 |
3.4.3 公路规范延性指标 |
3.4.4 两种规范延性指标对比 |
3.5 延性指标的超越概率 |
3.6 小结 |
第4章 塑性铰区长度计算及约束箍筋设计用量 |
4.1 概述 |
4.2 等效塑性铰长度概念 |
4.3 既有桥墩塑性铰长度模型 |
4.4 矩形空心墩塑性铰长度模型 |
4.4.1 既有模型分析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4.3 模型回归分析 |
4.4.4 回归模型验证 |
4.5 薄壁空心墩塑性铰模型 |
4.5.1 塑性铰成因分析 |
4.5.2 曲率沿墩身分布特征 |
4.5.3 等效塑性铰模型 |
4.5.4 延性计算结果 |
4.6 塑性铰区箍筋用量 |
4.6.1 箍筋用量既有成果 |
4.6.2 箍筋设计用量公式 |
4.6.3 箍筋设计用量评估 |
4.6.4 箍筋设计用量适用性 |
4.7 小结 |
第5章 空心墩延性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 |
5.1 概述 |
5.2 位移能力计算方法 |
5.2.1 基于材料应变的位移确定方法 |
5.2.2 基于损伤指标的位移确定方法 |
5.3 工程实例应用 |
5.3.1 铁路圆端空心墩桥梁 |
5.3.2 公路矩形空心墩桥梁 |
5.4 基于论文成果的延性能力评估 |
5.4.1 延性能力评估过程 |
5.4.2 延性能力计算结果 |
5.4.3 延性能力评估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概述 |
6.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1 空心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
6.2.2 空心墩性能水准及延性指标 |
6.2.3 塑性铰区长度计算及约束箍筋设计用量 |
6.2.4 空心墩延性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 |
6.3 论文研究的主要贡献 |
6.4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5)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高桩码头的结构破坏形式及影响 |
1.2.1 加州洛马普列塔地震对奥克兰港口的影响 |
1.2.2 海地地震对太子港的影响 |
1.2.3 苏门答腊-安达曼群岛地震对其周围各港口的影响 |
1.2.4 唐山地震对天津港口的影响 |
1.2.5 高桩码头破坏形式总结 |
1.3 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发展 |
1.3.1 基于力的抗震设计 |
1.3.2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1.4 中美港口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
1.4.1 中国规范 |
1.4.2 美国规范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规范条文对比 |
2.1 港口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
2.1.1 场地类别 |
2.1.2 结构布置和结构形式 |
2.1.3 材料性能 |
2.2 抗震设防分类和标准 |
2.3 结构分析方法 |
2.4 地震效应计算 |
2.4.1 地震作用表达 |
2.4.2 反应谱 |
2.5 荷载组合与结构承载力 |
2.5.1 荷载组合与设计表达式 |
2.5.2 结构承载力 |
2.6 岸坡稳定验算 |
2.7 抗震措施 |
2.8 本章小结 |
3 美国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剖析 |
3.1 设计地震动及性能目标 |
3.1.1 设计地震动 |
3.1.2 结构破坏准则 |
3.2 材料特性及桩的非线性性能 |
3.2.1 混凝土、钢筋和结构钢的材料特性 |
3.2.2 桩非线性性能 |
3.3 土弹簧和p-y曲线 |
3.3.1 块石中桩的p-y曲线 |
3.3.2 软黏中桩的p-y曲线 |
3.3.3 砂土中桩的p-y曲线 |
3.3.4 地基液化后桩的p-y曲线 |
3.3.5 p-y曲线的上限和下限 |
3.4 结构模型和抗震分析方法(需求分析) |
3.4.1 分析模型 |
3.4.2 静力Pushover曲线 |
3.4.3 P-Δ效应 |
3.4.4 规则码头结构的分析方法 |
3.4.5 不规则结构的分析方法和特殊情况 |
3.5 结构能力和能力保护 |
3.5.1 桩变形能力 |
3.5.2 能力保护 |
3.6 运动作用 |
3.7 码头抗震设计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4 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案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按中国规范设计 |
4.2.1 设计地震动 |
4.2.2 桩台水平地震惯性力 |
4.2.3 钢管桩承载力验算 |
4.3 按美国规范设计 |
4.3.1 设计地震动 |
4.3.2 混凝土、钢筋和结构钢材料特性 |
4.3.3 p-y曲线 |
4.3.4 结构模型和Pushover曲线 |
4.3.5 桩变形能力 |
4.3.6 需求分析 |
4.3.7 各种方法位移需求与变形能力计算结果对比 |
4.3.8 受剪承载力验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钢筋混凝土柱箍筋约束性能及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的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约束系数计算 |
2.1 概述 |
2.2 约束机理 |
2.3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分析 |
2.3.1 影响因素对比和分析 |
2.3.2 几何有效约束系数ek的简化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模型研究 |
3.1 概述 |
3.2 已有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
3.3 本文建议的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模型 |
3.3.1 约束效应系数修正及试验数据收集 |
3.3.2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 |
3.3.3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 |
3.3.4 本文提出的本构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钢筋本构模型 |
4.2.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2.3 单元选取、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2.4 接触模型 |
4.2.5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4.3 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分析 |
4.3.1 有限元建模 |
4.3.2 计算与试验对比 |
4.3.3 核心混凝土应力分析 |
4.3.4 箍筋应力分析 |
4.4 箍筋约束混凝土相关参数分析 |
4.4.1 有限元建模 |
4.4.2 混凝土强度 |
4.4.3 箍筋强度 |
4.4.4 配箍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延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延性指标 |
5.2.1 延性定义 |
5.2.2 曲率延性系数 |
5.2.3 位移延性系数 |
5.2.4 曲率延性系数与位移延性系数间的关系 |
5.3 曲率延性数值模型 |
5.3.1 Xtract分析方法介绍 |
5.3.2 数值算例模型 |
5.3.3 材料的本构 |
5.3.4 影响因素分析 |
5.3.5 曲率延性系数回归 |
5.3.6 柱箍筋加密区的曲率延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及节点受力性能与抗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箍筋约束混凝土文献综述 |
1.2.1 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性能研究现状 |
1.2.2 箍筋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钢筋混凝土RC节点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参数分析 |
2.1 概述 |
2.2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材性试验 |
2.2.3 试验加载方案 |
2.2.4 量测方案 |
2.2.5 箍筋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
2.3 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影响因素分析 |
2.3.2 箍筋有效约束应力和约束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 |
3.1 概述 |
3.2 现有的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
3.3 本文提出的轴心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
3.3.1 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
3.3.2 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特征点计算 |
3.3.3 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模型的对比验证 |
3.4 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模型的损伤演化参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延性分析和配箍抗震设计 |
4.1 概述 |
4.2 曲率延性数值分析 |
4.3 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箍筋用量计算方法 |
4.4 箍筋用量计算方法的验证及对比 |
4.5 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延性计算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件设计 |
5.2.2 材料的力学性能 |
5.2.3 加载与测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
5.3.2 滞回性能 |
5.3.3 骨架曲线 |
5.3.4 节点剪力和延性 |
5.3.5 强度衰减 |
5.3.6 刚度退化 |
5.3.7 耗能分析 |
5.3.8 箍筋应力分析 |
5.3.9 节点区剪切变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的抗剪分析模型 |
6.1 概述 |
6.2 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抗剪计算分析模型 |
6.2.1 Attaalla节点分析模型 |
6.2.2 斜压杆模型 |
6.2.3 本文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非线性分析和受剪承载力计算 |
7.1 概述 |
7.2 有限元数值的建立 |
7.2.1 单元选取 |
7.2.2 本构关系 |
7.2.3 剪切块和零长度单元参数 |
7.2.4 建模步骤 |
7.3 节点试件的模拟结果 |
7.3.1 积分点数目和网格分析 |
7.3.2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7.3.3 高强箍筋RC梁柱节点参数分析 |
7.4 高强箍筋RC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及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外混凝土异形柱构件的研究 |
1.3 国内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的研究 |
1.3.1 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研究 |
1.3.2 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 |
1.3.3 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研究 |
1.3.4 异形柱构件曲率延性分析 |
1.4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与研究 |
1.4.1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概述 |
1.4.2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和受力特点 |
1.4.3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平截面假定适用性研究 |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模型 |
2.1.2 钢筋混凝土单元类型的选择 |
2.1.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1.4 ANSYS 计算中的其他问题 |
2.2 Z 形截面柱构件截面变形特性分析 |
2.2.1 等肢 Z 形截面柱构件截面变形特性分析 |
2.2.2 不等肢 Z 形截面柱构件截面变形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研究 |
3.1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双向偏压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 |
3.1.1 破坏曲面的基本概念 |
3.1.2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的编制 |
3.2 钢筋混凝土 Z 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
3.2.1 等肢钢筋混凝土 Z 形截面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2.2 不等肢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延性分析 |
4.1 延性概述 |
4.1.1 曲率延性系数 |
4.1.2 位移延性系数 |
4.2 双向偏心受压荷载下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截面曲率延性计算程序简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2.3 计算原理 |
4.2.4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构件截面曲率延性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4.3 Z 形截面双向压弯柱的曲率延性计算及理论分析 |
4.3.1 计算模型 |
4.3.2 各参数对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截面曲率延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分析 |
5.1 Z 形截面框架柱曲率延性比的确定 |
5.1.1 多层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 |
5.1.2 梁铰机制情况下框架侧向挠度与柱曲率的关系 |
5.1.3 梁铰机制情况下框架位移延性与柱曲率延性的关系 |
5.1.4 各抗震等级时异形截面框架柱应具有的曲率延性比 |
5.1.5 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 |
5.2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
5.2.1 计算参数 |
5.2.2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最差荷载角区域的确定 |
5.2.3 Z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截面曲率延性比μφ公式拟合 |
5.2.4 Z 形截面柱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
1.2.1 基于性能抗震的研究概况 |
1.2.2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
1.3 结构延性能力设计与计算 |
1.3.1 延性的定义 |
1.3.2 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
1.3.3 柱截面延性研究 |
1.3.4 柱位移延性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柱延性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延性的基本理论 |
2.2.1 应变延性 |
2.2.2 曲率延性 |
2.2.3 构件位移延性 |
2.2.4 结构位移延性 |
2.3 柱箍筋设计的规范要求 |
2.3.1 欧洲 EURO CODE8 |
2.3.2 美国 ACI 318-11 |
2.3.3 新西兰 NZS 3101 |
2.3.4 美国 ATC-32 |
2.3.5 中国 GB 50010-2010 |
2.3.6 各国规范比较 |
2.4 基于截面延性的箍筋设计方法 |
2.4.1 WATSON 模型 |
2.4.2 SHEIKH AND KHOURY 模型 |
2.4.3 XIAO 模型 |
2.5 各种设计方法的配箍率与延性对比分析 |
2.5.1 最小配箍特征值与轴压比 |
2.5.2 最小配箍特征值与延性 |
2.5.3 最小配箍特征值建议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模型 |
3.2.2 材料特性 |
3.2.3 试件安装和加载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钢筋混凝土柱力-位移滞回曲线 |
3.3.2 试件破坏现象 |
3.3.3 影响参数分析 |
3.4 应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RC-1 试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2 RC-2 试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3 RC-3 试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4 RC-4 试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5 箍筋环向应变沿柱高分布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延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混凝土柱的约束应力分析 |
4.2.1 反复荷载下钢筋的本构关系 |
4.2.2 箍筋应力计算分析 |
4.2.3 试件箍筋约束应力计算结果 |
4.2.4 截面约束应力分布 |
4.3 影响柱截面延性的参数分析 |
4.3.1 试验介绍 |
4.3.2 截面数值模拟 |
4.3.3 截面延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筋混凝土柱位移延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塑性铰长度 |
5.2.1 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
5.2.2 影响塑性铰长度的因素分析 |
5.2.3 本文建议计算方法 |
5.3 柱位移延性计算 |
5.3.1 柱位移延性计算方法 |
5.3.2 延性计算验证 |
5.4 柱延性的概率分布 |
5.4.1 柱延性的概率分布 |
5.4.2 轴压比对柱延性概率分布的影响 |
5.4.3 体积配箍率和其他参数对柱延性概率分布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性能的多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
6.1 引言 |
6.2 抗震水准和目标 |
6.2.1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 |
6.2.2 抗震性能目标 |
6.3 能力谱方法 |
6.3.1 ATC-40 模型 |
6.3.2 改进能力谱模型 |
6.3.3 强度折减系数计算模型 |
6.3.4 直接基于位移的改进能力谱方法 |
6.4 基于位移的多水准能力谱设计方法 |
6.4.1 结构性能点 |
6.4.2 弹塑性反应谱簇 |
6.4.3 多水准设计曲线 |
6.5 算例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试件环向应变测试结果) |
致谢 |
(10)约束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箍筋约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 |
1.3.2 约束钢筋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 |
1.4 地震损伤模型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2 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的修正 |
2.1 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
2.2 受拉钢筋本构模型 |
2.3 受压钢筋本构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约束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全曲线理论分析 |
3.1 弯矩-曲率全曲线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3.2 弯矩—曲率全曲线的分析方法 |
3.2.1 基本假定 |
3.2.2 简化曲线的特征及控制点 |
3.2.3 基于截面应变协调和力的平衡分析方法 |
3.2.4 弯矩—曲率曲线模拟流程图 |
3.3 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3.1 程序计算结果与矩形梁试验结果的对比 |
3.3.2 程序计算结果与高强约束混凝土柱试验结果的对比 |
3.3.3 框架构件延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约束钢筋对构件恢复力特性的影响 |
4.1 恢复力模型研究 |
4.1.1 恢复力模型定义及研究意义 |
4.1.2 本文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
4.1.3 强度退化 |
4.2 承载力降低系数的修正 |
4.3 对试验滞回曲线的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约束钢筋对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改善效应 |
5.1 循环荷载下的失效定义 |
5.2 节点损伤指数D_e |
5.3 约束钢筋对框架结构改善效应的研究 |
5.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5.3.2 示例建筑的设计方案 |
5.3.3 分析程序及方法 |
5.3.4 初始损伤情况 |
5.3.5 约束钢筋的调整方案 |
5.3.6 各方案调整效应分析及最佳调整方案 |
5.4 曲率延性情况与改善效应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曲率延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和岸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比[D]. 刘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椭圆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及复材-钢管混凝土短柱设计方法[D]. 许友武. 浙江大学, 2020(01)
- [3]离心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方柱及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 章少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4]基于拟静力试验的混凝土空心墩延性抗震性能研究[D]. 韦旺.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D]. 李梦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钢筋混凝土柱箍筋约束性能及延性研究[D]. 薛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7]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及节点受力性能与抗震设计研究[D]. 王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8]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及延性研究[D]. 陈烜. 天津大学, 2013(12)
- [9]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D]. 李鹏. 湖南大学, 2013(09)
- [10]约束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应[D]. 朱烨. 扬州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