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锦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提纲节选(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潇[1](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提出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孙玉芳[2](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孙武[3](2011)在《探究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文中认为石油化工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以及能源的安全,起着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给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但是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要能够抓住机会,迎接各种挑战,促进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颜敏[4](2010)在《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出发,分政府环保和社会环保两个互动的方面,以赶超现代化过程为经,以控制-依赖结构为纬,对当代中国环境保护运动进行了全程、整体的叙述和分析。基本结论是:当代中国环境保护运动是控制-依赖合法性结构的建构、扩展和巩固的历史过程。本文的基本理路是:赶超现代化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共同奉行的战略原则,并铸就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控制-依赖结构;由于控制-依赖结构的生态遮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并反过来对控制-依赖合法性形成新的挑战;在为克服这些挑战而发起、推行的环境保护运动中,控制-依赖结构得以推广和巩固;因此,环境保护运动是控制-依赖结构实现合法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或方式。当代中国环境保护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红色起源、大转折、绿色突围、绿色政治。政府环保的基本特征,是行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紧密结合,这是政府构建系统内外控制-依赖结构的方式,也是环保“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本文更为详细地分析了环境信访与环境纠纷,精英、媒体和环保NGO,企业的环保态度、行为,大型水利工程等社会环保的多个维度,描述了政府与民众、精英、知识分子、媒体、NGO、企业的互动过程,归纳社会环保依赖性的种种表现,以说明环保“社会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结构性原因。本文特别提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既有传统理论所指出的“控制-服从”的一面,更有“控制-依赖”的一面。在论述过程中,本文还提出了“生态遮蔽”、“污染三角”、“污染标签”、“主动依赖”与“被动依赖”、媒体的“依赖性指标”和“环保宣传力度指标”等新概念。为广泛运用各种文献资料,本文运用统计方法,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如“中央政府历年环境法律法规政策件数和分类”、“历年全国环境治理投入及其所占GDP百分比”、“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关环境保护的主要支出项目及金额”、“历年环境信访”、“历年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的情况”等。此外,本文还运用社会网的理论和方法,绘制了“行政系统环保社会网”、“政府系统环保社会网”。最后,本文为探索中国环保事业的出路,提出“社会产权”这一新概念,构想以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相互促进、制约平衡的环保制度框架。只有推进政府-社会关系从控制-依赖向控制-自治的转型,中国环保事业才有崭新的明天。
张晨[5](2010)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2009年3月6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加之此前第一批确定的12个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44个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所有资源型城市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不仅要转型,而且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革新,实现绿色转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内部各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影响。论文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出发,深入阐述了绿色转型的内涵,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复合系统,设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及转型对策。论文既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的理论性探讨,又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太原案例的实证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提出了新的界定。论文通过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来阐述绿色转型内涵,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的差异,即:绿色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与一般经济转型存在显着不同。相较而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绿色经济的实现而非仅为避免“矿竭城衰”;强调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而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非脱资源化发展;强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而非生产过后对污染的治理;绿色转型注重企业绿色运营制度和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注重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改造及产业体系的绿色重构;注重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换及其自身的绿色约束和管理。2.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化成本、最佳时期及最优模式,在把握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绿色转型可以选择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前期进行;绿色转型的最优模式为产业延伸模式。3.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模型。论文运用复合系统理论与建模方法构建模型,使该模型与阐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三维结构模型相对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角度进行系统归纳。动力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它由四大因素代表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剖析了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内在动力。操作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涉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可操作途径。检测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进行绿色转型将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它由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原因层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法层面包括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政府绿色管理,它们对绿色转型应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出了系统评价。4.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初步设计了由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共同构成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承接绿色转型内涵,综合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企业运营、产业结构、政府管理七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七大系统间的协调状态。同时,根据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及相关数据对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进行定量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了太原市在实施绿色转型前后发生的变化,并为进一步推进并完成绿色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
陈燕[6](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蔡玮[7](2004)在《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新闻实践出发注意到新闻交际领域中大量存在的口述形成的节目话语,经过反复使用、发展、稳定,已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体特征。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在第一章的绪论部分提出了“口述语体”的概念,并对传统“新闻文体”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以适切新闻交际领域中客观存在的文体现状。通过这一修正,第一次把广播电视新闻类谈话节目话语纳入到新闻文体的研究中。另外在绪论中还将新闻语体中跨媒介出现的带有文体特征的书面文本及言语成品统称为新闻类语篇,并依照典型性视点,选取新闻类语篇内部存在的典型报道语篇和典型口述语篇作为两个比照研究的对象。在充分阐述了选取这两个研究对象意义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第二、三章基于“事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以及新闻就是一种独特的叙事等相关理论背景,引入叙事学理论研究同处于新闻交际领域中的这两类不同语篇在叙事时间、视角、结构模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同异,强调报道语篇是一种独特的书面叙事,口述语篇是一种独特的口语叙事。研究中构拟了报道语篇和口述语篇的宏观结构图式,归纳了语篇微观命题连贯成篇的内因。得出报道语篇的命题连贯主要有时间线性连贯和“核心—附属”功能连贯两种;口述语篇的命题连贯主要有时间线性连贯和话题连贯两种。另外对两者在叙事节奏上的不同表现也作了相关分析。第四章讨论和描写了这两类不同语篇在话题推进时所采用的各种语言形式标记,目的是考察两者在受相同的功能制导和不同语式、语域的影响下,话题标记手段呈现出的同与不同。第五章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描写了这两类不同语篇中带语体要素性质的“共现特征”或“突出手段”。第六章统计和描写了报道语篇和口述语篇在主位选择及主位推进模式上的不同特征。通过这两章的描写研究得出报道语篇和口述语篇所代表的不同语体风格。余论在上述专题比照研究的基础上,对新闻语体层级系统进行新的构拟,并概括介绍了新闻交际领域中出现的语体交叉渗透现象和“说新闻”所形成的融合语体。结束语对全文内容作了概要的总结,对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作了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忠平[8](2003)在《盘锦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提纲节选》文中研究表明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支持资 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借矿业城市发展 论坛会在盘锦召开之际,我代表盘锦市政府简要介绍一下 盘锦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有关情况:
二、盘锦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提纲节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锦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提纲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3)探究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
2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3 促进石油化工产业改造的对策 |
3.1 建立创新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 |
3.2 用高科技进行改造 |
3.3 加大资金的投入 |
3.4 加强勘探力度 |
4 总结 |
(4)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二.西方环境主义研究 |
(一) 深绿 |
(二) 浅绿 |
(三) 美国环境主义发展阶段 |
(四) 欧洲和日本的环境主义 |
三.当代中国环保运动研究 |
(一) 原因 |
(二) 动力 |
(三) 阶段与结构 |
(四) 基本特征 |
四. 简要评论 |
第三节 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章节安排 |
一.理论框架 |
(一) 控制-服从与控制-依赖 |
(二) 控制-依赖的套结 |
二. 基本概念 |
三.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探讨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过程 |
三.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之说明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红色政治的绿色轨迹 |
第一节 赶超战略与环境问题 |
一.改革以前 |
二.改革以来 |
三.控制-依赖的“生态遮蔽” |
第二节 环境保护运动的四个时期 |
一.红色起源 |
(一) 爱国卫生运动 |
(二) 治理“三废” |
二.大转折 |
(一) 从斯德哥尔摩出发 |
(二) 从动员到管制 |
三.绿色突围 |
(一) 环境外交 |
(二) 世纪承诺 |
四.绿色政治 |
(一) 背景 |
(二) 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政分权与政治集权 |
第一节 行政分权 |
一.地方保护 |
二.部门利益 |
三.执行走样 |
四.环保腐败 |
第二节 政治集权 |
一.环保法规 |
(一) 内容 |
(二) 制定过程 |
二.环保财政 |
三.环保产业 |
四.公众参与 |
(一) 信息 |
(二) 《环境影响评价法》 |
(三) 环境诉讼 |
第三节 政府环保社会网分析 |
一.行政系统 |
二.政府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信访与环境纠纷 |
第一节 环境信访 |
一.环境信访的历史阶段 |
二.环境信访量相关分析 |
三.越级信访的逻辑 |
第二节 环境纠纷 |
一.改革之前 |
二.改革以来 |
三.污染三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英、媒体与 NGO |
第一节 精英 |
一.马寅初与毛泽东的争论 |
(一) 契合的时机 |
(二) 契合的目的 |
(三) 契合的方式 |
二.从“砍树劳模”到“栽树英雄” |
第二节 媒体 |
一.依赖性排名 |
二.宣传力度排名 |
第三节 环保NGO |
一.发展概况 |
二. 官办环保NGO |
三. 民间环保NGO |
四. 自治与腐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各类企业与污染标签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 |
一.从“希望所在”到“异军突起” |
二.“关、停、并、转、迁” |
三.罪魁祸首? |
(一) 污染的原因 |
(二) 污染的程度 |
四.污染标签 |
第三节 跨国企业 |
一.污染天堂? |
二.调查与比较 |
三.入乡随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峡,三门峡 |
第一节 政府与知识分子 |
一.政府 |
二.知识分子 |
第二节 政府与民众 |
一.软控制与硬控制 |
二.主动依赖与被动依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电子部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 |
1.2.2 绿色转型相关研究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2.4 文献数据收集的依据及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1.1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目标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2.1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2.2.2 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导向 |
第三节 产业经济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3.1 产业经济基本理论 |
2.3.2 产业发展特殊性在资源型城市中的体现 |
2.3.3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 |
第一节 资源 |
3.1.1 资源的涵义 |
3.1.2 我国资源开发与存量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 |
3.2.1 资源型城市的涵义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 |
3.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涵义 |
3.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3.4.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三维结构内涵 |
3.4.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本分析 |
3.4.3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时机选择 |
3.4.4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模式优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构建 |
第一节 系统科学及其分析方法 |
4.1.1 系统的内涵及系统科学的发展 |
4.1.2 复杂系统耦合及演化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结构及演化 |
4.2.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结构 |
4.2.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演化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的内在运转机制 |
4.3.1 动力系统因素对绿色转型的利益驱动 |
4.3.2 操作系统主体对绿色转型的行为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分解 |
第一节 动力系统:绿色转型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 |
5.1.1 绿色转型效率与四大因素的关系 |
5.1.2 动力系统约束下的技术范式革新 |
第二节 操作系统:绿色转型下的企业、产业、政府行为 |
5.2.1 基础子系统——企业绿色运营(微观层面) |
5.2.2 支撑子系统——产业体系绿色重构(中观层面) |
5.2.3 决策子系统——政府绿色管理(宏观层面) |
第三节 检测系统:绿色转型与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1 从绿色转型内涵考察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 |
5.3.2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5.3.3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方法简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山西省太原市绿色转型 |
第一节 太原城市发展分析 |
6.1.1 四大因素角度 |
6.1.2 三大主体角度 |
第二节 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
6.2.1 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太原市绿色转型 |
6.2.2 太原市绿色转型主要进展 |
6.2.3 太原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对策体系 |
第一节 动力系统角度的对策建议 |
7.1.1 经济因素角度 |
7.1.2 社会因素角度 |
7.1.3 资源因素角度 |
7.1.4 环境因素角度 |
第二节 操作系统角度的对策建议 |
7.2.1 企业主体角度 |
7.2.2 产业主体角度 |
7.2.3 政府主体角度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选取的意义 |
一 新闻类独白及会话语篇的存在 |
二 新闻类独白及会话语篇的内部分类 |
三 本文的研究对象 |
四 研究对象选取的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术语界定 |
二 主要研究思路 |
三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新闻类语篇叙事研究(上) |
第一节 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新闻报道语篇的叙事属性 |
一 叙事语篇 |
二 新闻报道语篇的叙事属性 |
第三节 新闻报道语篇的叙事时间 |
一 新闻报道语篇的基本时间语词及功能 |
二 新闻报道语篇的叙事顺序 |
第四节 新闻报道语篇的叙事视角 |
第五节 新闻报道叙事语篇的叙事模式 |
一 新闻报道叙事语篇的宏观结构图式 |
二 新闻报道语篇的微观连贯 |
第六节 新闻报道语篇的叙事节奏 |
第三章 新闻类语篇叙事研究(下) |
第一节 新闻口述语篇的叙事属性 |
一 新闻口述语篇叙事性的存在 |
二 新闻口述语篇叙事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新闻口述语篇的叙事时间 |
第三节 新闻口述语篇的叙事视角 |
第四节 新闻口述语篇的叙事模式 |
一 新闻口述语篇的宏观结构 |
二 新闻口述语篇的微观连贯 |
第五节 新闻口述语篇的叙事节奏 |
第四章 新闻类语篇话题标记研究 |
第一节 新闻报道语篇话题信号研究 |
一 段落标记 |
二 时间框架 |
三 新人物新事物的引进 |
四 消息来源语 |
五 概括回指成分 |
六 话语标记语 |
七 篇章管界动词 |
第二节 新闻口述语篇话题信号研究 |
一 元话语成分 |
二 概括回指成分 |
三 话语标记语 |
四 时间框架 |
五 篇章管界动词 |
六 指代词“这”“那”类 |
七 预述成分 |
第三节 新闻类语篇话题标记的研究意义 |
一 新闻报道语篇话题标记的层级性 |
二 新闻口述语篇话题标记的层级性 |
三 话语标记的研究意义 |
第五章 新闻类语篇语言特征的描写 |
第一节 新闻报道语篇的语言特征 |
一 词汇层 |
二 句法层 |
第二节 新闻口述语篇的语言特征 |
一 词汇层 |
二 句法层 |
第六章 新闻类语篇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 |
一 主述位概念及主位的类型 |
二 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 |
三 新闻报道语篇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 |
四 新闻口述语篇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 |
小结 报道语篇和口述语篇不同的语体风格 |
余论 新闻语体的重新构拟及划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盘锦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提纲节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3]探究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J]. 孙武.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1(02)
- [4]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D]. 颜敏. 上海大学, 2010(01)
- [5]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D]. 张晨. 南开大学, 2010(07)
- [6]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7]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 蔡玮. 复旦大学, 2004(01)
- [8]盘锦市接续产业的发展 ——第五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会期间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提纲节选[J]. 王忠平. 资源·产业,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