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信号发生器MG3690A系列信号合成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超[1](2021)在《基于多组TDC的高精度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精度的时间频率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参数。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之中,高精度的时间间隔和频率测量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高精度的时频测量技术在精密测量领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如激光测距的距离精度就取决于时间间隔的测量精度,卫星导航中定位系统的实现也是基于时间差的测量,频率信号测量精度也会决定磁力仪对磁场测量的准确度。由于电容、距离等许多物理量测量都可转化为对时间频率的测量,因此提高时频测量的精度,便间接提升了以上物理量的测量精度,因而众多领域对时间频率的测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领域并不单单满足于时频测量的高精度,同时对时频信号的测量范围、有无测量死区时间、非线性误差等多个参数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当单独使用基于TDC(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芯片实现的量化时延法,或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实现的脉冲填充法进行时频测量时,均难以满足相应的指标。本文基于FPGA芯片和多组TDC-GP21芯片设计并完成了无死区的时间频率测量模块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粗时间”+“细时间”的方法,通过FPGA实现“粗时间”测量,基于专用TDC测量单元实现了高分辨率的“细时间”测量。综合考虑TDC测量单元中TDC芯片个数与测量精度的关系以及设备的研制成本,采用了3个TDC芯片构成1组TDC测量单元。使用TDC测量单元组内的3个TDC芯片分别对时间间隔中的“细时间”进行测量,将三者的测量结果使用平均值滤波法处理后输出,相较于使用单个TDC芯片,测量分辨率从22ps提升至13ps。2.利用上述两组TDC测量单元和FPGA芯片(内含32位计数器)组成的测时模块,交替对待测频率信号进行测量,实现了无死区的频率测量。本文设计的时间频率测量设备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以STM32为核心的下位机和基于Visual Studio环境搭建的上位机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核心测量模块及温度控制模块三部分构成。3.本文研制的基于多组TDC的时间频率测量模块对时间间隔的测量能力优于目前商用较为广泛的美国Stanford的时间间隔计数器SR620;频率测量稳定度优于美国Keysight Technologies(是德科技)生产的有死区测量时间的通用时间频率计数器53230A,与德国生产的无死区测量的频率设备K&K FXE的指标相当,可代替其进行频率信号的测量。
刘亚腾[2](2021)在《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号源作为电子和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其信号相参性能直接影响卫星定位精度、雷达测速测距准确度以及抗干扰性能,随着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信号源的应用场景逐渐扩大,多通道相参信号源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亟待提高。软件定义架构是一种面向用户分层设计的架构,用户可以通过该架构的上层应用软件与底层硬件资源进行交互,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将软件定义架构与信号源结构设计和相参性能仿真结合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其相参性以及灵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信号合成理论在相关仿真平台进行信号源核心组件的建模,对建立的PLL、DDS、分频器、混频器和倍频器各组件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各模型能够正常运行,通过计算并分析各模型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结果符合信号合成理论的推导,表明各模型可以模拟信号源组件的实际相位噪声特性。利用上述信号源组件模型搭建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框架,涵盖典型的DDS驱动PLL架构、DDS+PLL环内混频架构和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针对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频率锁定状态不佳和相位噪声较为严重的问题,设计了DDS+小数PLL环外混频架构和PLL驱动DDS环外混频架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信号合成框架设计的多通道信号合成器具有较低的相位噪声。在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框架基础上,结合软件定义架构思想设计了软件定义多通道信号合成架构,该架构分为三层,上层应用层负责与用户进行直接交互,中层虚拟层负责提供对底层模块的调用逻辑,底层基础设施层包含了所有的仿真模型供上层调用,该架构实现了用户到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基本结构的简单交互,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开发了基于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单通道的手动参数输入模式、自动参数计算模式以及多通道的参数计算和相参性能优化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鲁棒性,功能较为完善,能够为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器的设计提供前仿真功能,从而达到优化多通道信号源相参性能的目标。
冯浩育[3](2020)在《基于VLC的实时业务传输及接入组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各国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研究和应用,人们的网络通信需求也日益剧增,射频通信的频谱资源被大量消耗,所剩的资源满足不了人们的流量需求。另一方面,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在20世纪末被发明之后,凭借其高效节能等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光源,并占领世界照明市场。随着LED的广泛普及和所剩无几的频谱资源,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VLC)技术横空出世,由于其丰富的频谱资源和绿色清洁等优点,VLC技术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和机构。目前对于VLC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的实物系统并不多。本论文完整地搭建了一套基于VLC的实时业务传输实验系统,并对可见光接入组网技术进行了探索实践,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阐述了 VLC系统关键技术原理,分析了 VLC信道,同时对VLC实验系统中的光学器件和电路器件进了行设计和选型。(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VLC的实时业务传输系统方案,在Linux平台上完成系统的音频接口编程和串口编程,并搭建了文本传输子系统和音频传输子系统,完成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通信距离80米、传输速率460Kbps的条件下能够完成无误码传输,并且能够根据按键状态实现数据源(音频和文本)和收发状态的切换。(3)设计了基于TDMA的VLC组网方案,并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实现了该方案中的位同步和帧同步系统,并完成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位同步方案能够实现系统传输速率为1Mbps的时钟恢复功能,且20分钟内无滑码现象,帧同步方案能够实现帧头的搜索和同步状态的转换功能,为后续VLC组网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李谦平[4](2020)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无线电技术采用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收发系统的各项功能。连续波雷达通过发射连续波信号,利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时差、频差来获取目标速度、距离等信息。论文研究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通过合理系统构架和软件设计,利用该系统完成对连续波雷达的信号产生、发射、接收、中频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测距、测速等模拟和应用。论文首先研究了软件无线电的技术体系,从软件无线电的系统结构入手,研究了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相关的网络技术、射频架构、处理器架构、软件开发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分析和建模。分析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系统的信号发射模型,选择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号参数。其次,对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进行计算和仿真。计算部分完成对调频连续波雷达的研究计算,包含其工作原理的研究,以及距离、分辨率等参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整体功能的模拟,包括对发射波信号和目标回波进行模拟,及雷达信号处理算法模拟仿真。然后,基于集成射频收发芯片AD9361和ZYNQ,设计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硬件部分。包括AD9361的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与天线连接的发射和接收部分,以及时钟和供电相关电路完成硬件系统设计。ZYNQ硬件部分包括DDR3、SPI flash、SD卡等存储相关模块,和串口相关的UART、JTAG等电路。并且已经完成的硬件系统上,实现雷达系统的软件部分,完成整个连续波雷达系统的设计。软件部分包括ZYNQ软件设计和驱动程序开发,ZYNQ软件设计具体分为HDL程序设计和Linux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开发分为libiio基本模块和AD9361 IIO数据传输。最后,对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进行调试与验证测试。测试连续波雷达系统的收发通道和信号处理模块,进行连续波雷达测距实验,验证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的性能。论文主要成果包括软件无线电技术、连续波雷达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子系统设计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的综合应用。
郭建宇[5](2020)在《宽频宽带多功能收发通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综合性能更优的电子信息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综合射频系统克服了传统单一功能系统简单叠加所导致的系统复杂,互扰严重,体积庞大等问题,使其成为未来电子信息系统的理想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综合射频系统依托于共用硬件平台,利用软件对硬件进行合理调控,使其具备通信雷达一体化能力。其中,硬件平台中的宽带收发通道是实现硬件可共用的关键部件。针对此,本论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工作频段800MHz-8GHz,具有300MHz实时带宽的小型化多功能宽带收发通道。首先,结合常规的接收与发射通道结构,分析对比各自优劣势,确定了超外差式的设计构架,并针对通道宽带特性采用了两级混频结合高中频的变频方案,实现良好镜像抑制的同时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接着,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结合实际指标需求,对变频链路及本振源进行相关设计。针对变频链路,分别对混频、放大、滤波模块进行设计。在混频模块中,选择了性能优良的混频器,保证隔离度与线性度性能;在放大模块中,选择了合适的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增益模块,保证链路增益的合理分配;在滤波模块中,设计了适用于射频的扇形短截线型低通滤波器,并利用创新方法实现了过渡带陡峭的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的快速设计。针对本振源,基于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其通过选取合适锁相环电路,并对滤波,本振驱动放大等模块进行设计得以实现。本振源实测结果表明,第一本振在输出频率13GHz处相位噪声优于-100d Bc/Hz@10k Hz,在输出频率16.5GHz处相位噪声优于-97d Bc/Hz@10k Hz;第二本振输出频率11.3GHz,相位噪声优于-101d Bc/Hz@10k Hz。最后,对宽带收发通道实物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接收通道最大增益可达44d B以上,输出中频平坦度2.9d B以内,线性度良好,镜像抑制可达65d Bc以上,16QAM调制方式50Msps码率EVM可达1.92%;发射通道最大发射增益可达31.5d B以上,宽带内波动7d B以内,输出1d B压缩点高于9.7d Bm,线性度良好,16QAM调制方式50Msps码率EVM可达2.67%。宽带收发通道整体性能表现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袁怡雯[6](2020)在《可变电容式直线型静电电机的驱动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静电电机在小型化电机中具备了结构简单、体积缩小电极表面电场强度不变、电场能量密度大、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优点。驱动器作为静电电机的重要部分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正弦波驱动法下变压器体积大、电路设计复杂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方波的驱动方法,设计了单双拍驱动法下的半桥驱动电路。针对静电电机工作在千伏级别高压下的情况,本文设计了基于推挽拓扑和全桥移相拓扑的高压直流可调电源,分析了电源电路工作状态和电源中器件选择。针对静电电机开环驱动时换相频率低、运行速度慢、易丢步和无法长期稳定地运行的问题,设计了闭环换相控制方法。针对静电电机的软件功能设计需要,对各个子模块进行了设计。完成了静电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以及静电电机调频程序设计、电源驱动程序设计和换相控制程序设计。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方波的静电电机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首次提出了静电电机的闭环换相方法和控制装置,解决了正弦波驱动法下变压器体积大、电路设计复杂的问题,解决了静电电机低速时性能差、推力小的问题,为静电电机的驱动方法和换相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刘涵[7](2019)在《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系统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动态扩散荧光层析可描述荧光剂在生物组织体中的摄取、分布及代谢过程。该技术旨在实时捕捉微弱且快速变化的药代动力学信息,在肿瘤组织早期诊断、药效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多源-探布配方案与锁相光子计数技术搭建了一套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系统,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仿体和小动物实验对系统进行评估和实验研究。本文所搭建系统采用了16根源探耦合光纤均匀分布于成像腔周围的布配方案,提高了系统的空间采样密度;采用恒流源驱动、可编码调频的16个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系统,实现了多光源的同时激励;配合使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的锁相光子计数检测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通过一系列仿体及小动物实验对所提系统进行了评估和验证。主要包括:(1)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评估;(2)提出了4源-4探(4个源同时激励、4个探测器同时探测)和8源-4探两种方案,并通过单通道串扰、多光源稳定性和静态成像实验证明了4源-4探方案在稳定性及成像能力方面的优势;(3)设计了一系列静态和动态仿体实验证明了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指标和代谢率分辨能力;(4)通过吲哚菁绿在活体健康小鼠中的肝代谢实验获取了代谢率参数,证明了系统具有捕捉小动物体内快速变化的荧光信号的能力。上述评估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并为肿瘤组织的荧光剂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曾炳超[8](2019)在《1-620MHz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核磁共振技术的发明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磁共振谱仪作为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小型化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信号发生器是磁共振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而且现有的核磁共振谱仪设备庞大。因此,小型化、高分辨率的信号发生器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型化宽带数字可调信号发生器为研究课题,提出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激励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PLL),采用分段输出的方法,研发了小型化、高带宽、高分辨率、高稳定的信号发生器。首先介绍了现有的各种频率合成技术,分析其中各方法优缺点,选用DDS激励PLL技术。其次,确定了信号发生器设计的具体方案,本文设计的信号发生器包括DDS模块、PLL模块、可编程滤波模块、衰减器模块、人机交互电路模块和射频开关模块。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4*5按键电路作为输入,OLED显示屏作为显示。接下来对信号发生器各个子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先是对模块所需芯片进行选型,然后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设计。介绍了以太网通信,通过STM32自带的LAN8720芯片利用LWIP协议栈实现信号发生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对整个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的测试与分析,在频率精度、相位噪声、杂散水平和谐波分量四个方面与国外的安捷伦信号发生器性能进行对比,计算得知整个系统的输出信号各项指标达到了要求。最后,文末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不足并期待改进。
张翼[9](2019)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设备研制》文中认为心输出量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心脏病患者及危重病人的心功能监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许多团队针对无创心输出量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生物电抗法作为一种无创、准确、易用的心输出量测量方法,展现了优异的性能。许多临床研究证明了该系统的准确性,然而目前国内目前并没有类似研究,因此本论文设计一种基于生物电抗技术的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设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制作了一款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设备样机。提出了基于AD5933傅里叶变换电阻抗网络分析芯片的生物电阻抗采集模块设计方案,并根据其特点设计了压控电流源、电势采集模块和信号匹配模块。配合基于ADS1198的心电模块、NRF52832 BLE蓝牙MCU、多路低噪声电源模块,组成了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设备。该设备给人体注入2mA,75kHz的高频电流,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方法获得阻抗和相位信息,实现了高精度的阻抗和电抗的同步测量。对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设备的核心模块进行了性能检测,验证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2)实现了心电信号和心阻抗信号特征点检测算法。该算法用于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电信号特征点检测算法使用加权滑动平均和高通递归滤波的方法对心电信号进行去噪,通过模板匹配实现了心电信号P、Q、R、S、T特征点的检测,各点定位误差均值小于10ms。心阻抗信号特征点检测算法使用低通滤波和相干平均法去噪,之后基于波形特征定位B,C,X特征点,使用健康志愿者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各个特征点定位的准确性。(3)验证了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设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9名健康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以及被动抬腿测试中进行心输出量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设备可以稳定的采集阻抗和电抗信号。在静息状态计算得到的心输出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在被动抬腿测试过程中的心输出量变化趋势也符合预期的增加幅度。综上,论文设计制作的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设备样机能够稳定的采集心阻抗和电抗信号,并获得心输出量等心脏功能指标,有望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为进一步进行临床上的对比实验奠定了研究基础。
王智[10](2019)在《基于FPGA的谐波雷达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非线性目标在受到射频信号照射后,会向周围散射二次和三次谐波信号,谐波雷达的功能就是接收并处理非线性目标散射的二次和三次谐波信号,以此探测非线性目标的具体位置。现实生活中的比较常见的非线性目标有窃听器、跟踪器和电子起爆器等,谐波雷达能够有效的探测隐蔽的电子装置、电子引信地雷和电子爆炸物等。因此,谐波雷达可以广泛应用于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等公共安全检查,考试高科技作弊预防,个人隐私保护等领域。以谐波雷达的应用需求为设计导向,参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了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并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探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距离远,误警率和漏警率低的谐波雷达。在设计谐波雷达过程中,首先对现有的雷达基础理论及原理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对非线性目标特性及其模型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包括非线性目标的伏安特性的研究以及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推导了谐波雷达的截面积方程和雷达方程。以谐波雷达的截面积方程和雷达方程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发射机、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和人机交互平台4个层次清晰的系统组成架构。发射机的主要功能是将零中频的线性调频信号通过IQ调制电路得到2.412GHz2.508GHz之间的射频信号,经过滤波电路后通过天线辐射出去。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天线所接收的非线性目标散射的二次和三次谐波信号,由于谐波信号功率较小,经过二级放大处理后,通过IQ解调电路得到基带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功能是利用CORDIC算法生成零中频的线性调频数字信号以及处理所接收的二次和三次谐波信号。人机交互平台主要完成人机交互任务,主要包括设置射频信号的功率及频段,显示接收的二次和三次谐波信号的强度。谐波雷达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通过接收机扫描周围环境中所存在的频段,发射机以此选择最佳的射频信号工作频段,有效的提高了谐波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本论文完成了谐波雷达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驱动程序的设计,并通过Modelsim和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可行性。通过实际功能测试表明,本设计可以实现探测非线性目标的功能,无论该目标处于激活还是非激活状态,关机还是开机状态。和目前常用的安检设备相比较,本设计探测和定位非线性目标时,具有自动切换工作频段功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误警率和漏警率低等特点。
二、新型信号发生器MG3690A系列信号合成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信号发生器MG3690A系列信号合成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组TDC的高精度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2.1 时间间隔测量研究现状 |
1.2.2 频率测量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架构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精度时间间隔和频率测量理论基础 |
2.1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 |
2.1.1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定义 |
2.1.2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中“细时间”测量方法 |
2.2 频率测量原理 |
2.2.1 基于计数原理的传统频率测量方法 |
2.2.2 基于分频的频率测量方法 |
2.2.3 频率计数模式 |
2.3 基于多组TDC的时间频率测量原理 |
2.3.1 基于多组TDC的时间间隔测量原理 |
2.3.2 基于多组TDC的频率测量原理 |
2.4 稳定度评估方法 |
2.4.1 Allan方差 |
2.4.2 时间方差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基于多组TDC的时间间隔和频率测量模块设计 |
3.1 基于多组TDC的时频测量模块总体设计 |
3.1.1 基于多组TDC的时间频率测量模块方案设计 |
3.2 硬件部分设计 |
3.2.1 电源电路设计 |
3.2.2 基于多组TDC的测量电路设计 |
3.2.3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3.3 软件设计部分 |
3.3.1 下位机软件部分 |
3.3.2 上位机软件部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间间隔及频率测量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时间间隔测量实验 |
4.1.1 实验原理 |
4.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 频率测量实验 |
4.2.1 实验原理 |
4.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信号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软件定义架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相关理论 |
2.1 锁相信号合成技术理论 |
2.1.1 PLL原理 |
2.1.2 PLL相位噪声分析 |
2.2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技术理论 |
2.2.1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器原理 |
2.2.2 直接数字信号合成器相位噪声分析 |
2.3 信号合成器连接组件 |
2.3.1 倍频器 |
2.3.2 分频器 |
2.3.3 混频器 |
2.4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建模与仿真 |
3.1 建立仿真模型 |
3.1.1 PLL仿真模型 |
3.1.2 DDS仿真模型 |
3.1.3 倍频器和混频器仿真模型 |
3.1.4 分频器的仿真模型 |
3.2 仿真结果分析 |
3.2.1 PLL仿真结果分析 |
3.2.2 DDS仿真结果分析 |
3.2.3 混频器和倍频器仿真结果分析 |
3.2.4 分频器仿真结果分析 |
3.3 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分析 |
3.3.1 DDS驱动PLL架构 |
3.3.2 DDS+PLL环内混频架构 |
3.3.3 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 |
3.3.4 环外混频架构的改进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设计 |
4.1 软件定义相参信号合成架构整体设计 |
4.2 软件定义信号合成架构自动化方法 |
4.3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设计 |
4.3.1 DDS驱动PLL架构参数计算 |
4.3.2 DDS+PLL环内混频架构参数计算 |
4.3.3 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参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测试分析 |
5.1 软件定义信号合成架构应用层软件介绍 |
5.2 软件定义信号合成架构单通道模式测试分析 |
5.2.1 手动输入参数模式 |
5.2.2 自动计算参数模式 |
5.3 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测试分析 |
5.3.1 DDS驱动PLL架构 |
5.3.2 DDS+PLL环内混频架构 |
5.3.3 DDS+整数PLL环外混频架构 |
5.3.4 环外混频架构改进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VLC的实时业务传输及接入组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见光通信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的应用场景 |
1.3 可见光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目前面临的挑战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层次安排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技术理论研究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
2.2 可见光通信系统发送端研究 |
2.2.1 LED的基本原理 |
2.2.2 LED的种类 |
2.2.3 LED的主要特性 |
2.2.4 LED驱动电路 |
2.2.5 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 |
2.3 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分析 |
2.3.1 可见光通信的链路方式 |
2.3.2 可见光信道建模 |
2.4 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端研究 |
2.4.1 PIN光电二极管 |
2.4.2 雪崩光电二极管 |
2.4.3 放大电路 |
第三章 VLC实时业务传输与接入组网系统设计 |
3.1 系统发射端设计 |
3.1.1 LED光源的选择 |
3.1.2 光学透镜的选择 |
3.1.3 驱动电路设计 |
3.2 系统接收端设计 |
3.2.1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
3.2.2 接收端放大电路设计 |
3.2.3 收发端信号处理开发板选择 |
3.3 VLC实时业务传输系统设计 |
3.3.1 VLC文件传输子系统结构设计 |
3.3.2 VLC语音传输子系统结构设计 |
3.3.3 VLC实时业务传输系统设计 |
3.4 接入组网方案设计 |
3.4.1 VLC组网结构设计 |
3.4.2 多址接入技术 |
3.4.3 位同步系统设计 |
3.4.4 帧同步系统设计 |
第四章 VLC实时业务传输与接入组网系统测试 |
4.1 VLC实时文件传输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4.1.1 Linux系统下的串口编程 |
4.1.2 VLC文件传输子系统实现 |
4.1.3 VLC文件传输子系统测试 |
4.2 VLC实时音频传输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4.2.1 音频处理芯片 |
4.2.2 Linux系统下的音频接口编程 |
4.2.3 VLC音频传输子系统实现 |
4.2.4 VLC语音传输子系统音质测试 |
4.3 VLC实时业务传输系统搭建与测试 |
4.3.1 VLC实时业务传输系统搭建 |
4.3.2 VLC实时业务传输系统噪声处理 |
4.3.3 VLC实时业务传输系统误码测试 |
4.4 位同步系统实现与测试 |
4.4.1 位同步系统FPGA实现 |
4.4.2 位同步系统的测试 |
4.5 帧同步系统实现与测试 |
4.5.1 帧同步系统的FPGA实现 |
4.5.2 帧同步系统的测试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软件无线电雷达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雷达技术研究 |
2.1 软件无线电系统详述 |
2.2 网络技术与软件无线电 |
2.3 软件无线电的射频架构 |
2.4 软件无线电的处理器架构 |
2.5 软件无线电的软件开发环境 |
2.6 连续波雷达技术研究 |
2.6.1 连续波雷达特点研究 |
2.6.2 多普勒雷达 |
2.7 调频连续波雷达 |
2.7.1 FMCW雷达测量原理 |
2.7.2 最大距离和距离分辨率 |
2.7.3 线性调频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仿真及方案设计 |
3.1 FMCW雷达仿真 |
3.1.1 模拟部分 |
3.1.2 回波接收和雷达信号处理 |
3.1.3 结果显示与分析 |
3.2 系统方案设计 |
3.2.1 软件无线电雷达信号链 |
3.2.2 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硬件选型 |
4.1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
4.2 射频收发器件AD9361模块 |
4.2.1 AD9361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 |
4.2.2 AD9361模块原理图 |
4.2.3 天线端输入输出电路 |
4.2.4 AD9361与ZYNQ连接电路 |
4.2.5 供电和时钟电路 |
4.3 ZYNQ电路模块 |
4.3.1 存储模块 |
4.3.2 串口相关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5.1 软件设计的结构划分 |
5.2 ZYNQ软件开发 |
5.2.1 HDL程序设计 |
5.2.2 Linux系统移植 |
5.3 驱动程序部分 |
5.3.1 libiio基本模块 |
5.3.2 AD9361 ⅡO数据传输 |
5.4 连续波雷达应用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软件功能测试 |
6.1.1 软件测试平台 |
6.1.2 Linux系统测试 |
6.1.3 AD9361软件模块验证 |
6.2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系统测试 |
6.2.1 发射和接收通路测试 |
6.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系统验证 |
6.3.1 系统验证场景 |
6.3.2 目标探测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宽频宽带多功能收发通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宽带收发通道原理分析与方案概述 |
2.1 收发通道的常见结构 |
2.1.1 接收机的常见结构 |
2.1.2 发射机的常见结构 |
2.2 收发通道的主要指标 |
2.2.1 接收机的主要指标 |
2.2.2 发射机的主要指标 |
2.3 宽带收发通道的方案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带收发通道变频链路设计 |
3.1 链路总体方案设计 |
3.1.1 主要技术指标 |
3.1.2 链路结构 |
3.1.3 链路仿真 |
3.2 混频模块设计 |
3.3 放大模块设计 |
3.3.1 发射链路功放设计 |
3.3.2 接收链路低噪放设计 |
3.3.3 中频放大设计 |
3.4 滤波模块设计 |
3.4.1 射频低通滤波器 |
3.4.2 高中频带通滤波器 |
3.4.3 低中频带通滤波器 |
3.5 电源模块设计 |
3.6 PCB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带收发通道本振源设计 |
4.1 本振源实现原理与总体方案 |
4.2 第一本振设计 |
4.2.1 锁相环芯片选型 |
4.2.2 环路滤波器设计 |
4.2.3 放大电路设计 |
4.3 第二本振设计 |
4.4 本振源实现与测试 |
4.4.1 第一本振测试结果 |
4.4.2 第二本振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带收发通道的实现与性能测试 |
5.1 实物与测试环境 |
5.2 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
5.3 接收通道测试结果 |
5.3.1 接收增益 |
5.3.2 输出中频平坦度 |
5.3.3 线性度 |
5.3.4 镜像抑制与杂散抑制 |
5.3.5 解调精度 |
5.4 发射通道测试结果 |
5.4.1 发射增益 |
5.4.2 线性度 |
5.4.3 最大发射功率 |
5.4.4 邻信道功率比 |
5.4.5 调制精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可变电容式直线型静电电机的驱动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静电电机概述 |
1.2 静电电机简介 |
1.3 静电电机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
1.3.1 静电电机的驱动要求 |
1.3.2 静电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变电容式直线型静电电机驱动系统设计 |
2.1 可变电容式直线型静电电机的基本结构 |
2.2 基于方波的静电电机驱动 |
2.2.1 驱动原理 |
2.2.2 单拍驱动 |
2.2.3 双拍驱动 |
2.2.4 单双拍驱动 |
2.3 基于方波的静电电机驱动仿真验证 |
2.4 驱动电路总体硬件设计方案 |
2.4.1 主控平台选择 |
2.4.2 驱动芯片的选择 |
2.4.3 LCD屏显示电路设计 |
2.4.4 电路拓扑原理分析与设计 |
2.4.5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2.5 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电源设计 |
3.1 高压直流电源系统简介 |
3.2 基于推挽电路的电源设计 |
3.2.1 推挽升压拓扑原理 |
3.2.2 驱动电路设计及开关管的选择 |
3.2.3 变压器设计 |
3.2.4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3.3 基于移相全桥电路的电源设计 |
3.3.1 移相全桥拓扑原理 |
3.3.2 驱动芯片选择 |
3.3.3 谐振电感计算 |
3.3.4 变压器设计 |
3.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电电机的换相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4.1 静电电机控制装置总体设计 |
4.2 电流检测 |
4.3 静电电机换相点控制 |
4.3.1 换相点的获取 |
4.3.2 边界检测 |
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5.1 静电电机软件架构 |
5.1.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5.1.2 多线程任务子模块划分 |
5.1.3 通讯协议 |
5.2 上位机与软件运行环境 |
5.2.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2 软件运行环境 |
5.3 静电电机程序设计 |
5.3.1 驱动程序设计 |
5.3.2 使用HAL库输出PWM |
5.3.3 静电电机调频程序设计 |
5.3.4 静电电机LCD显示程序设计 |
5.3.5 静电电机信号采集实现 |
5.3.6 静电电机边界检测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系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荧光剂在肿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1.2.2 ICG药代动力学层析成像概述 |
1.2.3 测量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原理及技术 |
2.1 荧光效应 |
2.2 DFT图像重建算法 |
2.3 指数模型 |
2.4 锁相光子计数检测原理 |
2.4.1 单光子计数技术 |
2.4.2 数字正交锁相检测 |
2.4.3 锁相光子计数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系统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系统各组成部分介绍 |
3.2.1 光源系统 |
3.2.2 成像腔系统 |
3.2.3 光路传输与控制系统 |
3.2.4 锁相光子计数检测系统 |
3.2.5 系统自动化控制平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系统评估实验 |
4.1 系统稳定性评估 |
4.2 两种探测方案静态实验评估 |
4.2.1 4 源和8 源探测方案 |
4.2.2 单通道串扰评估 |
4.2.3 多光源稳定性评估 |
4.2.4 静态成像能力评估 |
4.3 系统静态成像实验 |
4.3.1 积分时间 |
4.3.2 目标体放置位置 |
4.3.3 浓度灵敏度 |
4.3.4 ICG荧光淬灭浓度 |
4.4 动态仿体实验 |
4.4.1 动态仿体 |
4.4.2 动态实验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健康小鼠肝代谢实验研究 |
4.5.1 实验设置及流程 |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1-620MHz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发展现状 |
1.3 频率合成技术基本介绍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频率合成技术原理 |
2.1 直接合成频率技术 |
2.2 直接数字合成频率技术 |
2.3 锁相频率合成技术 |
2.4 混合频率合成技术 |
2.4.1 DDS与PLL环外混频 |
2.4.2 PLL内嵌DDS |
2.4.3 DDS激励PLL |
2.4.4 混合环的相位噪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 |
3.1 数字信号发生器总体方案设计 |
3.2 DDS模块 |
3.2.1 DDS的芯片选型 |
3.2.2 AD9854的程序设计 |
3.3 PLL模块 |
3.3.1 PLL芯片的选型 |
3.3.2 ADF4351的程序设计 |
3.4 可编程数控滤波器模块 |
3.5 衰减器模块 |
3.5.1 HMC624A硬件设计部分 |
3.5.2 HMC624A软件设计部分 |
3.6 人机交互电路模块 |
3.6.1 键盘输入电路 |
3.6.2 液晶显示电路 |
3.7 射频开关模块 |
3.8 硬件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太网通信部分 |
4.1 STM32F4以太网简介 |
4.2 TCP/IP协议以及LWIP协议 |
4.3 程序实现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频率稳定度测试 |
5.2 相位噪声测试 |
5.3 杂散水平测试 |
5.4 谐波分量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无创心输出量监测设备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wan-Ganz漂浮导管热稀释法 |
1.2.2 动脉脉搏波形分析法 |
1.2.3 超声多普勒法 |
1.2.4 生物阻抗法与生物电抗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心输出量测量原理 |
2.1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
2.2 心阻抗信号的测量原理 |
2.2.1 胸部圆柱模型 |
2.2.2 心阻抗信号测量原理 |
2.3 心阻抗图介绍 |
2.4 心输出量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心阻抗采集模块 |
3.2.1 心阻抗采集模块需求分析 |
3.2.2 心阻抗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3 心电模块 |
3.4 MCU选型 |
3.5 电源模块 |
3.6 PCB制作 |
3.7 嵌入式软件设计 |
3.8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3.8.1 心阻抗采集模块性能测试 |
3.8.2 心电图模块性能须J试 |
3.8.3 系统整体性能总结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算法研究 |
4.1 心电信号分析与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心电信号特征点检测算法研究 |
4.1.3 结果讨论 |
4.2 心阻抗信号分析与处理 |
4.2.1 信号来源 |
4.2.2 心阻抗信号特征点检测算法 |
4.2.3 结果讨论 |
4.3 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 |
5.1 实验条件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FPGA的谐波雷达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谐波雷达原理及基础理论 |
§2.1 雷达基础理论及原理 |
§2.2 非线性目标特性及其模型理论 |
§2.2.1 非线性目标的伏安特性 |
§2.2.2 非线性目标的数学模型 |
§2.2.3 非线性目标的物理模型 |
§2.3 谐波雷达截面积及雷达方程 |
§2.3.1 谐波雷达截面积 |
§2.3.2 谐波雷达的雷达方程 |
§2.4 谐波雷达系统方案设计 |
§2.4.1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 |
§2.4.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谐波雷达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 基带信号处理硬件部分 |
§3.2.1 FPGA核心电路设计 |
§3.2.2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
§3.2.3 DAC电路设计 |
§3.2.4 ADC电路设计 |
§3.3 射频信号处理硬件部分 |
§3.3.1 频率合成电路设计 |
§3.3.2 射频开关电路设计 |
§3.3.3 正交调制电路设计 |
§3.3.4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3.3.5 正交解调电路设计 |
§3.3.6 I/Q通道选择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谐波雷达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AD9117驱动程序设计 |
§4.2.1 AD9117串行接口特性 |
§4.2.2 AD9117自校准过程 |
§4.2.3 驱动程序设计方案 |
§4.2.4 仿真及验证 |
§4.3 ADF4351驱动程序设计 |
§4.3.1 ADF4351寄存器分析 |
§4.3.2 ADF4351时序特性分析 |
§4.3.3 仿真及验证 |
§4.4 线性调频信号的实现 |
§4.4.1 线性调频信号的特性 |
§4.4.2 CORDIC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
§4.4.3 线性调频信号的产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功能验证 |
§5.1 硬件系统的实现 |
§5.2 通信稳定性测试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A |
四、新型信号发生器MG3690A系列信号合成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组TDC的高精度时间频率测量技术研究[D]. 陈国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1
- [2]软件定义多通道相参信号合成架构的研究[D]. 刘亚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VLC的实时业务传输及接入组网技术研究[D]. 冯浩育.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D]. 李谦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宽频宽带多功能收发通道的研究[D]. 郭建宇. 东南大学, 2020(01)
- [6]可变电容式直线型静电电机的驱动器研究[D]. 袁怡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动态扩散荧光层析成像系统及实验研究[D]. 刘涵. 天津大学, 2019(01)
- [8]1-620MHz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与研究[D]. 曾炳超. 厦门大学, 2019(07)
- [9]无创心输出量监测设备研制[D]. 张翼.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10]基于FPGA的谐波雷达设计与实现[D]. 王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