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环湖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正式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黄茜[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之治》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治理长江的进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做出的不同历史选择,如以治理为主或开发为主或保护为主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当今中国,长江的作用、影响、地位、功能产生了长足的变化,中国当今治理长江,对长江进行开发的能力、条件、水平也昨今不同,洪水不再是长江治理的主要对象,污水因主要矛盾转换而成为治理的主要对象,开发利用长江不再局限于水动能和水资源的汲取,而是拓展到水生态、水环境,这样快速的发展、巨大的变化、深远的作用,是长江以往不曾展露在任何历史时期过的,其罕见在世界大江大河发展史上也鲜少出现。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围绕长江进行的治理作回顾和分析,并从整体上对治理长江的思想脉络作较为系统的阐述,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内长江的功能和地位,对习近平长江大保护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长江治理展开研究,有助于为防洪提供参考,结合长江生态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帮助打开长江开发新局面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第一章围绕长江治理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经验来写。主要从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思想的思想来源、历史起点、近代长江水患治理的历史经验来论述。以理论视角阐明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思想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治水的生态思想。以现实视角从长江由古至今的经济地位和重要作用来论述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的历史渊源。第二章主要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江治理。从建国初期的实际出发,消除长江水患。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的现实基础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举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论述综合开发利用长江的探索。主要从三峡工程从构想到实现、水利措施结合生物措施综合治理、沿江开发开放战略的逐步开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问题等内容论述。第四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治理长江思想最新成果长江大保护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以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治理成效。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过度索取的人类活动影响了长江生态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共抓长江大保护是时代的要求,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行并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
卢纯[3](2019)在《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文中指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70年光辉历程中建设了一系列彪炳人类史册的重大工程,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富强、造福百姓民生、提升综合国力、展示科技实力的大国重器、民族脊梁、国家名片。在众多的重大工程中,三峡工程是一个杰出代表。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建成运行长达百年,世界唯一!为三峡工程而筹备设立一个省级行政区,世界唯一!为三峡工程搬迁安置百万移民,世界唯一!三峡工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议通过,中国唯一!
王资博[4](2019)在《经验与展望:重庆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文中指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时空视域下重庆市取得的成效体现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等各个方面,其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展望未来,重庆的发展大有可为。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两年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成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惟一的直辖市。1999年12月,重庆市成立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贾慕昕[5](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提出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杨晶晶[7](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提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何伟[8](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刘明欣[9](2019)在《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的高密度集聚建设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公共健康和社会分异等多重矛盾的叠加,寻找密集建成环境空间品质优化的应对之策成为关键。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环境品质、公众健康、景观美化等战略性空间资源已获得广泛认可,在密集建成环境中城市绿色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效能供应是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一般认为,在建成区内出于对土地利用经济性的考虑所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对有限,若非依存大型山体或水域难以形成超规模的绿色空间;然而,从欧美大城市实践经验可知,以结构化的超规模绿色空间为特征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往往成为城市环境品质保障的重要对策之一。在密集的建成环境中,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元作用。在中国目前若干城市已拥有或在建超大型的城市绿色空间,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在产生大量积极效益的同时,呈现割裂、低效、侧重特定目标而漠视广泛需求等矛盾。而当前涉及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应对则具有显着的局限性,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和技术工具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撑。据此,本研究尝试弥补此空白,透过密集建成环境内形成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和表征探索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作为应对高聚集建设的结构性空间类型,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对策,以期作为对我国现行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绪论和第二章。从综述前人相关研究基础和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现象观察入手,辨析城市绿色空间和城市绿地定义,并提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基本概念,探讨其“规模”界定值以厘清研究对象;进而在辨析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绿色空间基础理论、认知模型和比较研究构成的理论基础,搭建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比较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案例研究、实证调查与综合比较,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基于“形成、定位、特征和价值”的实证分析框架,对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地域的13个国内外案例加以剖析,其中广州海珠湿地案例作深入调查;继而从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形成、定位、特征、价值”四个方面阐释国内外案例的共性和差异,从中发现在密集建成环境中供应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和必要性,归纳其形成、定位、特征及价值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和影响机制,并从认知、制度和技术三个维度探究其深层原因。第三部分为规划对策研究,即第六章。基于对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这一空间类型的理论认识,提出了由捕获契机、定位目标、明确要素、设定原则和实施规划5项组成的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付寿康[10](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二、三峡环湖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正式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环湖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正式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之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长江治理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经验 |
第一节 长江治理的理论起点 |
一、在气象变化和农业发展中治水起着重要作用 |
二、治水是亚细亚生产模式的鲜明特点 |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生态观 |
第二节 历史上的重心南移及长江承载的重任 |
一、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二、宋代后长江流域承载的历史重任 |
第三节 近代以来治理长江水患的历史经验 |
一、历史上长江严峻的防洪形势 |
二、近代长江治理的失败经验带来思考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江治理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的历史地位 |
一、长江发展亟待复兴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长江水患 |
三、长江流域成为新中国的经济重心 |
第二节 工程驱动下的长江治理 |
一、荆江分洪工程成功分洪 |
二、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兴建及成效 |
第三章 综合开发利用长江 |
第一节 综合开发利用长江的探索 |
一、全面治理长江—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构想 |
二、大型水利工程与其他治理举措相结合 |
第二节 以开发开放驱动长江之治 |
一、沿江开发开放战略推动长江历史性巨变 |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问题 |
第四章 长江大保护成为历史主题 |
第一节 长江大保护思想的形成 |
一、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
二、习近平长江大保护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长江大保护的成效 |
一、长江大保护成为长江治理的主线 |
二、长江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百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见证者、国家独立自强史的亲历者、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史的记述者,它折射出“四个自信”的真理光辉,是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 |
(一) 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的历史性、结论性评价,是我们回望百年三峡工程的重要遵循 |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评价是对所有三峡工程建设者、支持者和建议者最大慰勉 |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的重要评价是伟人之间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 |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评价,为我们回望、评述百年三峡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历史平台 |
(二) 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重叠着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复兴、共和国从自立走向自强和从改革开放走向伟大新时代的历史足迹 |
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晚期,孙中山先生首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伟大设想,这是百年三峡工程的历史起点 |
第二,抗战期间,萨凡奇博士首次将三峡工程从设想转变为可以实现的建设计划 |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峡工程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议事日程被重新提出,成为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见证 |
第四,改革开放后,三峡工程进入实质性筹备和重新研究论证阶段,并获得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三峡工程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建设的沃土 |
(三) 百年三峡工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执政兴国的具体实践之一,闪耀着“四个自信”的真理光芒 |
第一,三峡工程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民生工程 |
第二,三峡工程是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国家工程 |
第三,百年三峡工程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
(四) 百年三峡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情思和家国情怀,在这里可以读懂中国精神、感悟中国价值、感受中国力量 |
第一,三峡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对大江安澜、百姓安居、治水安邦的千年期盼 |
第二,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万众一心的精神丰碑 |
第三,三峡工程是新中国走向富强、民族走向复兴的百年历史缩影 |
二 三峡工程是治理长江中下游洪水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治水兴国的伟大实践,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治水楷模 |
(一) 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控制性、关键性、基础性作用,是保障长江中下游亿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
第一,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是兴建三峡工程的初衷和最主要动因 |
第二,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关键骨干工程,扮演着“定海神针”的重要角色 |
第三,三峡工程推动长江实现了从“抗洪”到“防洪”再到“洪水资源化利用”历史性转变 |
第四,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显着发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
(二) 三峡工程是全世界功能最多元、影响最广泛、效益最普惠的水利工程 |
第一,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之际,就是其发电、航运、生态、补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淡水储备等多功能、多目标、多效益全面发挥之时 |
第二, 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多种功能具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 |
第三,三峡工程效益惠及全国、普惠民生 |
(三) 三峡工程是“六水共治”的成功实践,为全世界提供了实践人水和谐的工程典范 |
第一,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实践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改写了人与江河的关系 |
第二,三峡工程是“六水共治”理念的成功实践,是实践人水和谐的治水范本 |
第三,理性辩证客观地认识三峡工程,是对这一百年工程的充分尊重 |
三 三峡工程是超大型工程建设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现代工程文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晶 |
(一) 三峡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是山河再造、社会重构的伟大奇迹 |
第一,三峡工程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建筑物 |
第二,三峡工程安装了全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
第三,三峡水电站是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电站 |
第四,三峡工程拥有全世界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内河船闸和升船机 |
(二) 三峡工程是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的典范 |
第一,三峡工程是科学论证的典范 |
第二,三峡工程是民主决策的典范 |
(三) 三峡工程是改革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 |
第一,三峡工程是改革创新的典范 |
第二,三峡工程是管理体制创新的典范 |
第三,三峡工程是原始创新的典范 |
第四,三峡工程是集成创新的典范 |
第五,三峡工程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 |
(四) 三峡工程是举国共建、再造库区、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的典范 |
第一,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 |
第二,三峡百万移民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实现的世界奇迹 |
第三,三峡移民工程使贫穷落后的三峡库区实现了山河再造和经济重构 |
(五) 三峡工程是绿色发展、人文荟萃的典范 |
第一,三峡工程建设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三位一体,同步规划、建设和运行 |
第二,三峡工程是积极主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程典范,实现了现代工程科技精华与人文历史精粹交相辉映 |
(六) 三峡工程是质量优良、投资节约、安全可靠、管理一流的典范 |
第一,三峡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优良 |
第二,三峡工程概算和投资均实现了有效控制 |
第三,三峡工程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在设计值范围之内 |
(七) 三峡工程是“两坝同筑”、清正廉洁的典范 |
四 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重要,是民生所系、发展所依、复兴所倚的大国重器 |
(一) 三峡工程为国家构建了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进行防灾减灾、淡水资源配置、清洁能源调度的新格局 |
第一,三峡工程建成后,以三峡工程为骨干的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及其防洪能力实现了新提升 |
第二,三峡工程建设促进了全国电网联网和长江水电清洁能源走廊的形成,推动形成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水火互补的全国电力供应新格局 |
第三,随着三峡水库上游梯级电站的陆续建成运行,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和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格局即将全面形成 |
(二) 三峡工程建设整体提升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能力,推动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就了一批大国重器和强国重企,推动我国从世界水电大国成为全球水电强国 |
第一,三峡工程建设推动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实现了全面协同发展和全球引领 |
第二,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
第三,三峡工程建设成就了一批大国重器和强国重企 |
(三) 三峡工程正在向“洪水控制”与“污水治理”并举的方向转变,将在“共抓长江大保护”这一新时代历史伟业中发挥应有作用 |
第一,以“共抓长江大保护”为节点,长江治理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
第二,三峡工程作为长江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效益最广泛的国家工程,将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 |
第三,三峡工程正在积极拓展、实践服务“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方式和路径 |
五 百年三峡工程积累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经验和宝贵启示,是我们在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战胜新挑战的重要经验和力量 |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成就伟大事业的独特优势 |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一往无前、无往不胜的重要动力 |
第三,坚持不懈改革、矢志不渝创新是我们在新时代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 |
第四,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们引领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战胜新困难的重要法宝 |
第五,开放包容、科学严谨、理性客观是我们固本强基、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 |
第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谐自然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第七,通过建设大国重器培育强国重企,是我们推动国家强盛崛起的重要手段之一 |
六 结 语 |
(4)经验与展望:重庆西部大开发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重庆市取得的发展成效 |
(一)经济发展成效 |
(二)文化发展成效 |
(三)社会发展成效 |
(四)生态发展成效 |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重庆市彰显的发展经验 |
(一)崇尚创新 |
(二)注重协调 |
(三)倡导绿色 |
(四)厚植开放 |
(五)推进共享 |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重庆市可期的未来展望 |
(一)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
(二)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
(三)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
(5)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基本概念阐述 |
1.3.2 相关基础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2.1.1 人口变化分析 |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
2.2 移民安居情况 |
2.2.1 城市住区分类 |
2.2.2 移民住区调研 |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
2.4 民生情况 |
2.4.1 经济发展分析 |
2.4.2 产业结构分析 |
2.4.3 人民收入分析 |
2.5 生态环境情况 |
2.5.1 城市生态格局 |
2.5.2 现状环境质量 |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6.1 交通基础设施 |
2.6.2 市政基础设施 |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2.9 本章小结 |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1.2 移民安居情况 |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1.4 民生情况 |
3.1.5 生态环境情况 |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2.2 移民安居情况 |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2.4 民生情况 |
3.2.5 生态环境情况 |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1 人类社会系统 |
5.1.2 地域环境系统 |
5.1.3 支撑体系系统 |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2.1 人类社会系统 |
5.2.2 地域环境系统 |
5.2.3 支撑体系系统 |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3.1 人类社会系统 |
5.3.2 地域环境系统 |
5.3.3 支撑体系系统 |
5.4 评价结论 |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E调查问卷设计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辨析 |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
1.4.3. 风景营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形势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
3.1. 地域文化基础 |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
3.2.1. 先秦 |
3.2.2. 秦汉六朝 |
3.2.3. 隋唐五代 |
3.2.4. 两宋 |
3.2.5. 元明 |
3.2.6. 清 |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
3.3.1. 总体发展 |
3.3.2. 凿河建塘 |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
3.5. 小结 |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
4.1. 释山 |
4.1.1. 天目山脉 |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
4.2. 叙水 |
4.2.1. 太湖 |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
4.2.3. 苕溪水系 |
4.2.4. 长兴水系 |
4.3. 水网农田 |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
4.4. 城池市镇 |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
4.5. 小结 |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
5.1. 圈地营城 |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
5.2. 园林成境 |
5.2.1. 皇家园林 |
5.2.2. 私家园林 |
5.2.3. 寺庙园林 |
5.2.4. 书院园林 |
5.3. 规画治野 |
5.3.1. 经营山水 |
5.3.2. 优化交通 |
5.3.3. 择优选种 |
5.4. 人文赋意 |
5.4.1. 山水为序 |
5.4.2. 八景立意 |
5.4.3. 风俗附会 |
5.5. 小结 |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
6.1.1. 水 |
6.1.2. 田 |
6.1.3. 城 |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
6.5. 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战略性空间资源 |
1.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1.3 传统城市绿地规划控制存在不足 |
1.1.4 小结 |
1.2 研究综述 |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趋势和需求 |
1.2.2 应对高聚集建设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对策 |
1.2.3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研究综述 |
1.2.5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建立与实证比较 |
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
2.1.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概念 |
2.1.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分类 |
2.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特殊性 |
2.2.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一般特征 |
2.2.2 四种大规模城市绿色空间的比较 |
2.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的理论基础 |
2.3.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相关理论 |
2.3.2 认知模型What-Why-How |
2.3.3 比较研究 |
2.4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的构建 |
2.4.1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比较框架 |
2.4.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内容 |
2.4.3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分析的素材来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研究 |
3.1 19世纪60年代以前 |
3.1.1 伦敦内城皇家公园群 |
3.1.2 柏林大蒂尔加滕公园 |
3.1.3 巴黎圃龙林苑 |
3.1.4 纽约中央公园 |
3.2 20世纪 |
3.2.1 荷兰阿姆斯特丹森林 |
3.3 21世纪 |
3.3.1 美国纽约清泉公园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实证调查 |
4.1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类型及案例研究 |
4.1.1 历史保护型:以北京天坛公园为例 |
4.1.2 休憩供应型: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
4.1.3 生态保育型: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
4.1.4 重大节事型: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
4.1.5 棕地再生型:以唐山南湖中央公园为例 |
4.1.6 新区开发型: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 |
4.2 中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实证调查:以海珠湿地为例 |
4.2.1 海珠湿地选例的典型性 |
4.2.2 海珠湿地的形成 |
4.2.3 海珠湿地的定位 |
4.2.4 海珠湿地的特征 |
4.2.5 海珠湿地的价值 |
4.3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综合比较 |
5.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比较与分析 |
5.1.1 形成的共性与差异 |
5.1.2 定位的共性与差异 |
5.1.3 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
5.1.4 价值的共性和差异 |
5.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
5.2.1 认知层面 |
5.2.2 制度层面 |
5.2.3 技术层面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对策 |
6.1 规划对策一: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契机 |
6.1.1 国内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发展的现实制约 |
6.1.2 识别与捕获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机遇 |
6.2 规划对策二:定位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发展目标 |
6.3 规划对策三:明确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3.1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6.3.2 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6.4 规划对策四:设定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原则 |
6.4.1 优先规划原则 |
6.4.2 区域协同原则 |
6.4.3 生态主导原则 |
6.4.4 功能复合原则 |
6.4.5 边缘激活原则 |
6.4.6 连通辐射原则 |
6.5 规划对策五:规划并实施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 |
6.5.1 规划内容 |
6.5.2 规划过程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与特色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中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着作 |
(3) 学位论文 |
(4) 技术标准 |
(5) 报纸文章 |
(6) 报告 |
(7) 电子文献 |
(8) 其他文献 |
2. 外文参考文献 |
(1) 学术期刊文献 |
(2) 学术着作 |
(3) 电子文献 |
(4) 其他文献 |
附录目录 |
附录1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案例资料集 |
附录3 国内外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景点与设施汇总表 |
附录4 海珠湿地公众认知与使用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
附录5 海珠湿地案例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6 海珠湿地鸟类名录2012年与2016年对比 |
附录7 海珠湿地各类图表汇编 |
附录8 广州海珠区“万亩果林”参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四、三峡环湖百万亩绿色屏障工程正式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江之治[D]. 黄茜. 三峡大学, 2020(06)
- [3]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J]. 卢纯. 人民长江, 2019(11)
- [4]经验与展望:重庆西部大开发二十年[J]. 王资博. 新西部, 2019(28)
- [5]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城市超大型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刘明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