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振葳[1](2021)在《ASSUR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也在教育行业广泛实施,广大教师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具有特殊性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也导致了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应用时比较随意,因此很容易产生教学材料的选择困难,对学生注意力的分散等问题。在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更为普遍,而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课堂设计也需要重视。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改变教师应用随意的问题,本研究将以某中学的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ASSURE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的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以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采用ASSURE模式辅助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能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ASSURE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中能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访谈法以及实验研究法来进行,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使教师们意识到ASSURE模式的实践意义,从而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中,使教学设计更具连贯性,进而增加学生们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
曲红南[2](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反馈模式在偏远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与阅读、听力等输入性的知识不同,写作是输出性的知识,在考察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主观思想、语言理解、逻辑思维等方面也进行了综合考察。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要能够在正确把握题干信息的基础上,具有对题干中的内容可以加以总结归纳、主观判断分析、故事延续等沟通、描述以及论述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受到学习环境、教师素养、学生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制约,加之学校以及家庭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导致教师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期望值低,学生缺乏英语写作实践训练以及策略培养等问题。为改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低效的现状,笔者将语料库技术与英语写作反馈教学相结合,基于过程写作法、注意假设理论、输出假说、最近发展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理论基础,探索新型高效的教学反馈模式。本文在研究中提出以下实验研究问题:(1)语料库技术辅助下新型反馈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学生对语料库技术辅助下新型反馈教学模式的接受态度如何?(3)教师对语料库技术辅助下反馈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此次实验在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中学进行,笔者根据实验前测成绩选取了英语写作平均成绩相近的两个班级:初一(2)班以及初一(3)班,展开在语料库技术辅助下的写作反馈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是否有帮助的实验探究。笔者根据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实验探究方法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刨析并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在语料库技术辅助下的写作反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准确性,帮助学生在语法句法的错误类型上有较明显的作用。(2)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形式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52%的学生希望继续运用语料库技术辅助下新型反馈教学模式,除去不确定是否继续希望使用这一技术的26%的学生,有22%的学生态度比较保守,对于新型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接受与信任。(3)在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一致认为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进步明显,但是对教师的专业以及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备课准备工作时间长,不容易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普及。本研究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将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模式应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以优化教学反馈模式,改进英语写作课的反馈手段,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写作反馈教学手段开发提供参考。
艾琳[3](2020)在《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恰恰符合情景教学法的内涵。情景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且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重点在于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景,使学习变得更简单,更有趣。关于创建情境,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方式。多媒体网络辅助外语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创建更加真实的场景,为学生们带来多感官的学习刺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效果更是明显。由此,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外语情景教学就成为了研究的必要。本研究从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和情景教学的定义、发展及应用研究开始,在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相关二语习得理论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多媒体辅助下的情景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出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并加以实例研究。为了验证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级初一年级的2位英语老师及197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生英语能力方面有何影响?2.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对初中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有何影响?3.教师对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反馈如何?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笔者以外研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为载体,以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与同事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为依托,确定其中两个为实验班,另两个为对照班。实验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法教学,对照班采用的是常规的教学模式。笔者采用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课堂观察表等工具,悉心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一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研究多媒体辅助下的情景教学的实效性。经研究发现,采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情景教学的方法可以增大课程容量,较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学生的英语综合成绩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多媒体网络所设计的特定教学情景,有助于改善沉闷的英语学习课堂,学生的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度与学好英语的信心均有所提高。此外,授课教师对此种教学方式的反馈较为满意。因此,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中英语课堂教与学的问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沈晓婷[4](2020)在《希沃白板软件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课堂开始普及。英语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过去十几年里,教育教学软件如春笋般不断涌现,各学校斥巨资安装设备以及培训教师学习使用各种教育教学软件,然而对使用教育软件效果的反馈往往没有及时跟上。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兴趣,是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对高中一线教师用信息技术开展写作教学提供一个实例借鉴;同时也促进教师思考专业能力和技术素养的提升;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方面则既是能力的促进又是兴趣的培养。本研究在学生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等环节将希沃白板软件的教学资料推送、师生端互动、思维导图、多屏投影、分层作业布置等多个功能融合进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研究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如何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2)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于写作教学中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兴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于写作教学中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提升是否有显着效果?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高三(9)班(10)班的90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运用希沃白板软件深度融合英语写作的教学实验,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调查问卷、半结构化访谈和写作测试收集数据。在教学实验前,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用写作测试题进行英语写作水平前测;在教学实验中,笔者在实验班综合运用希沃白板软件的教学资料推送、师生端互动、思维导图、多屏投影、分层作业布置等功能融合进写作教学,对照班使用普通教师常规运用希沃白板软件的功能(呈现PPT)进行写作教学;在实验后,笔者用写作测试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英语水平后测,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实验结束后笔者使用SPSS17.0分析实验收集的数据得出结果。本文研究发现,与传统写作教学中孤立地应用教育软件的某个功能对比,综合运用希沃白板软件的多种功能(教学资料推送、师生端互动、思维导图、多屏投影、分层作业布置等),令其与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得以提高,同时写作水平有显着的提升。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表明,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运用希沃白板软件学习英语写作后的成绩比对照班的成绩有了显着的提升;实验班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教学与希沃白板软件融合的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意见,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一致。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在使用希沃白板软件的英语写作课堂的热情更高,更富有积极性,同时访谈中学生希望软件的写作评阅功能应该更加完善和智能。基于研究结果,笔者证实了希沃白板软件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可行的操作借鉴。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欢[6](2020)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英语学科要充分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教学呈现形式的最优化的具体要求。就目前农村地区的英语学科教学而言,落实这样的要求最便捷与有效的手段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来拓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途径。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很好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够让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的容易,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在情景创设、听读辅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对于很多的英语教师来说,多媒体课件成为了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支持手段与工具。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因为存在着意识、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进度都相对滞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这样的问题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选取了Y市X中学这一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应用情况为切入点,从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师的角度,以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为具体的对象,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研究Y市X中学初一、初二共48位初中英语教师,共48节课的英语课件,访谈了8位英语教师。针对该学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实施、开展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问题有:(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如何?(2)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存在哪些问题?(3)基于现状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得出问题的成因。调查结果显示,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目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课件制作与应用形式较为单一、课件制作存在较大困难;二、多媒体课件与英语学科的融合存在一定困难;三、教师缺乏足够有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这三个方面。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加深教师信息化了解、集中强化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促进课件呈现信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朱润秋[7](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深度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发生重大变革,从而本研究提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建议,探索学科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本研究从教师与学生都迫切想要促进和提高的英语阅读能力着手,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的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研究提出三个问题:(1)互联网+背景下,建构怎样的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能否实现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高?(3)这种教学模式还将对高中生哪些素养产生影响?本研究根据“互联网+教育”和拓展阅读的理论基础,结合传统的PWP(读前、读中和读后)阅读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四基元”理论建构与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学习方式等能力的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某四星高中两个班级99人为研究对象采集数据,首先收集了研究对象在教学模式实施前后的阅读测试成绩,从而分析该教学模式对以阅读成绩为表征的阅读素养的影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研究实验班学生在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学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25中的描述性统计、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和图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结合了PWP阅读教学法和信息技术“四基元”理论,建构出以阅读课前、阅读课中和阅读课后为整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模式可操作,效果可测量;(2)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测验成绩、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反思能力等阅读素养都有所提升;(3)除了阅读素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素养、处理团队协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本研究揭示了在师生共同协作中,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融合。教师筛选出优质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语篇,通过课堂中的有效精读,课中与课外紧密联系,创设符合阅读语篇的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处理实际问题,教师转变育人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梁鹏程[8](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静[10](2020)在《郑州市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IT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在快速地推进,网络课程以及在线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2020年2月以来,由于新冠病毒在我国的肆虐,大陆中小学学生延期返校上课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活动,不仅验证了中国大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且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里程碑。信息化教学之实质是以传统的面授教学向在线教学转型,它不仅从知识获取到教与学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而且也在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的形态重构。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则是信息化教学在英语课程的具体展现,是英语课程在信息化时代顺应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多元化教学手段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有益探索。论文遵循教学主体的学生的研究视角,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处理的中心问题在于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英语课程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首先,论文从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历程出发,具体分析郑州市S中学英语信息化的现状,分析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原因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解决方式。这给一线英语教师的启示在于英语信息化教学在实践中有外部环境和教学主要参与者内在两方面因素。其次,在如何解决方面,论文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英语信息化教学,结合理论基础,用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显示S中学当前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优劣势和机遇与挑战进行正反剖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学主要活动者教师、学生方面,结合两方面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必须从内外两方面解决英语信息化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信息化课堂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分析问题,从学生在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中的映射到教师、学校、学校主管部门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这不仅拓展了英语信息化的研究视角,也加深了人们对初中英语信息化的认知,丰富了教学实践的研究领域,也为我国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更多模式。
二、关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ASSUR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与阐释 |
(一)ASSURE模式的概念界定与阐释 |
(二)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概念界定与阐释 |
二、关于ASSURE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ASSURE模式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ASSURE模式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关于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ASSURE模式应用于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依据 |
一、加涅九段教学理论 |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实验研究法 |
四、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 |
(二)实验中 |
(三)实验后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
二、实验前数据分析 |
三、实验后数据分析 |
四、实验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从教师的角度 |
(二)从学生的角度 |
三、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反馈模式在偏远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偏远地区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 |
(二)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三)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兴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写作反馈 |
(一)写作反馈的定义 |
(二)写作反馈的分类 |
(三)反馈的理论基础 |
二、语料库的分析研究 |
(一)语料库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语料库与英语写作教学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写作教学反馈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写作教学反馈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写作教学反馈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反馈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反馈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反馈的研究现状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模式教学实验设计 |
一、实验研究问题 |
二、实验教学对象 |
三、实验教学以及研究工具 |
(一)初中英语写作测试题 |
(二)语料库赋码工具——Microsoft Office365:Word |
(三)语料库检索工具——Ant Conc3.5.8 |
(四)SPSS数据分析软件 |
(五)调查问卷 |
四、实验研究方法 |
五、研究过程以及课程设计 |
(一)实验研究前期准备过程 |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程设计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前测与后测结果分析 |
(一)前测数据及其分析 |
(二)后测数据及其分析 |
(三)前、后两次测试中控制班与实验班错误统计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分析 |
(二)问卷数据结果分析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一)访谈提纲 |
(二)教师对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教学的态度的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
三、基于语料库的写作反馈研究的不足 |
四、对未来相关领域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情景教学法的研究 |
2.1.1 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
2.1.2 国内外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2 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研究 |
2.2.1 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概念 |
2.2.2 国内外对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的研究 |
2.3.1 多媒体网络辅助情景教学的概念 |
2.3.2 国内外对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相关二语习得理论 |
3.2.1 Krashen的“输入假说” |
3.2.2 输入强化 |
3.3 心理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学生调查问卷 |
4.3.2 教师课堂观察表 |
4.3.3 前、后测试卷 |
4.4 研究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1.1 实验数据分析 |
5.1.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1.3 访谈结果 |
5.2 研究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启示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生关于多媒体网络辅助情景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课堂观察表 |
附录3 典型教学设计 |
致谢 |
(4)希沃白板软件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标的要求 |
1.1.2 希沃白板软件的应用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教育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 |
2.1.1 国内相关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理论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动态系统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研究工具 |
4.4 研究过程 |
4.4.1 实验前测 |
4.4.2 教学过程 |
4.4.3 实验后测 |
4.5 数据收集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深度融合的措施 |
5.2 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影响 |
5.3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学生对于英语写作与希沃白板软件深度融合的兴趣问卷调查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的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5 教学案例 |
致谢 |
(6)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Y市X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
(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
(三)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
二、国外多媒体课件应用研究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二)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三、国内多媒体课件应用研究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二)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四、国内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
(一)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问题研究 |
(二)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 |
二、多模态理论 |
(一)多模态理论 |
(二)多模态理论与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 |
第四章 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题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调查过程 |
(一)调查前准备 |
(二)调查阶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观察结果分析 |
二、调查结果讨论 |
(一)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农村初中英语课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三)问题成因 |
第六章 Y市X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建议 |
一、优化信息化软硬件应用条件 |
二、集中强化对教师课件制作与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 |
三、深化对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支持 |
四、做好学科知识点与软件应用的整合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对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拓展阅读的概念界定 |
2.1.2 拓展阅读的特点 |
2.1.3 互联网+教育 |
2.1.4 信息技术的“四基元” |
2.2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
2.2.1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
2.2.2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
2.3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 |
2.3.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发展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现状 |
2.3.3 国内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内容 |
3.6 数据收集 |
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
4.1 建构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需求分析 |
4.1.1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调查分析 |
4.1.2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调查结论 |
4.2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模式整体设计 |
4.3 互联网与教学、学习资源 |
4.3.1 硬件设施 |
4.3.2 软件设施 |
4.4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实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阅读理解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1 实验样本的选取分析 |
5.1.2 前测和后测成绩分析与讨论 |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学科融合对培养“英语阅读素养”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2 学科融合对发展“信息素养”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学科融合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问卷调查整体分析与讨论 |
5.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学模式设计前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学模式设计前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拓展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江苏省某四星高中入学摸底英语试卷阅读部分 |
附录五 2019年1月3日阅读能力测试题 |
附录六 2019年6月19日阅读能力测试题 |
附录七 教学模式实施后访谈提纲 |
附录八 教学实例1:《吸血鬼德拉库拉》材料 |
附录九 教学实例2:纪录片《行星地球》 |
附录十 教学实例3:新闻报道——以21世纪英语报为例 |
致谢 |
(8)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词典设计 |
2.1.2 场景融合 |
2.1.3 电子词典 |
2.1.4 翻译学习者 |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
7.2.1 测试目的 |
7.2.2 测试材料 |
7.2.3 测试用户 |
7.2.4 数据收集 |
7.2.5 测试过程 |
7.2.6 结果和讨论 |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郑州市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现有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研究 |
(二)关于信息化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研究 |
(三)现有研究评述 |
四 主要内容与研究假设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假设 |
五 概念界定 |
(一)网络学习空间 |
(二)教学模式 |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 |
(四)翻转课堂 |
六 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七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实验研究法 |
八 基本思路、重点、难点 |
九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历程 |
一 郑州市S中学 |
二 信息化教学发展 |
(一)教育信息化1.0时代 |
(二)教育信息化2.0时代 |
(三)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新模式 |
(四)网络环境下教学发展 |
三 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 |
(一)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 |
(二)英语学习APP的应用 |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第二章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
一 郑州市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优、劣势分析 |
(一)优势资源分析 |
(二)劣势资源分析 |
二 郑州市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
一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际遇 |
二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挑战 |
第三章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实际操作问题 |
(一)信息化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的需要加强 |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有待加强,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三)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提升 |
二 学校环境和信息化产品自身问题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大环境需要改善 |
(二)信息化产品自身问题 |
三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浅析 |
(一)外部环境因素 |
(二)学校内部因素 |
第四章 加强和改进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强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
(一)优化网络空间和资源 |
(二)加强信息化教学辅助的支持 |
二 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 |
(一)加深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 |
(二)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
(三)减少教师非教学任务量 |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和培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学生英语信息化教学情况调查表 |
附录 B 中学生英语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调查表 |
附录 C 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关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ASSUR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姜振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语料库的写作教学反馈模式在偏远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 曲红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D]. 艾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4]希沃白板软件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 沈晓婷. 西南大学, 2020(05)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D]. 张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研究[D]. 朱润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郑州市S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D]. 王静.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