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刚[1](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印美娟[2](2020)在《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话剧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戏剧碰撞、冲突、交融,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改良新剧。改良新剧是中国戏剧与西方话剧共同孕育的产物,是传统戏剧和时代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古典戏剧向现代话剧过渡的戏剧形式,它具有西方戏剧的艺术特征,亦未脱传统戏剧之窠臼,同时也掺杂着时代环境所投射的非艺术因素。本文以清末民初(1910-1918)期刊杂志登载的新剧剧本及新剧艺人忆述的演剧脚本为研究对象,以新剧的舞台实践及戏剧评论作为材料补充,以结构体制、文体特性、舞台艺术为切入点,分析新剧对中国古代戏剧的继承及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嬗变:第一章论述改良新剧的结构体制,主要包括新剧的结构方式与外在体式。新剧基本上效法中国传统戏剧的编剧方法,采用点线式结构组织故事情节。同时,它还借鉴改良新戏的幕外戏的表演手段,或连贯剧情,或插科打诨。在体制方面,改良新剧效仿西方戏剧的分幕分场的方式,却袭用了的中国传统戏剧的场次名称、分出标目及开场,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戏剧的“形骸”。第二章论述改良新剧的文体特点,主要包括台词的艺术、唱曲的魅力及舞台提示词的蜕变。新剧以对话与舞台提示词为主体,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叙述者干预以及小说式的叙述方式;受传统戏剧的浸润,新剧剧本保留着大量的唱曲,或是迎合中国观者爱唱之心理,或是抒情达意,或是开启民智、灌输文明。尽管新剧的舞台提示词保留着中国传统戏剧“++介”的范式,不过,提示词总体上呈现出细致、熨帖的特点。第三章论述改良新剧的舞台美术,主要包括新剧的舞台布景、演员妆饰、灯光技术及音响效果。剧作家比较重视剧作的舞台艺术,精心设置布景为角色提供活动场景、映衬角色性情、渲染戏剧氛围;注重演员妆饰,使其外在形象与性情气质保持一致;合理利用灯光技术,创设戏剧情境,强化角色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挥音响效果,展现时代面貌,传达人物的情绪。改良新剧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革新顺应了中国观众要求戏剧反映社会现实、针砭社会弊病、启民醒世的心理诉求,发挥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它对传统戏剧、改良新戏的继承,适应了观者的审美习惯,保证了戏剧的娱乐功能。
刘善强[3](2020)在《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文中研究说明追寻者形象在西方文学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其承载的意义与带给读者的启示在时代语境的变迁下显得蔚为丰富多彩。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追寻者形象也因其对传统追寻者形象的“叛逆”而激起研究者的兴趣,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其重要作品中均塑造有追寻者形象,他笔下的追寻者以一副反英雄和反崇高的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本论文聚焦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拍卖第四十九批》《V.》《性本恶》《葡萄园》五部作品中塑造的追寻者形象,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文学传统、时代语境与品钦的个人经验,探究品钦笔下追寻者形象的来源、类型特征、塑造方法和价值意义。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品钦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研究品钦笔下追寻者的类型。根据追寻经历与追寻目标的不同,将品钦小说的五位追寻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细致剖析他们的追寻特征和追寻经历。第二章着重阐释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方法。从“不确定性”刻画与戏仿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旨在对追寻者形象进行深度透视。第三章探究品钦笔下追寻者形象的源起。首先考察他对西方文学传统中追寻者形象的继承与创新;其次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状况对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启示意义;最后探讨熵定律对他塑造追寻者形象的深刻影响。第四章从揭示人类生存困境和重振人类生存信心两个方面来研究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追寻者的追寻揭示了人类在交流与技术方面的困境;另一方面,追寻者又通过突破固化秩序与呼唤真实情感的方式实现了对人类生存信心的重振。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观点,强调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重要意义。
匡林刚[4](2019)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戏剧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而存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戏剧涵盖诸多形式,包括舞蹈、文学、美术、表演等,其中表演为核心元素,其它形式均围绕表演而开展。戏剧通过形象的动作、个性的语言、冲突的剧情诠释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主要是通过生活场景及故事的塑造反映出其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问题,具有动作性、假定性、综合性、语言性、冲突性等特点。中学语文教学中涵盖戏剧作品教学内容,通过戏剧作品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这既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戏剧选文始终还没有达成一致,师生对戏剧缺乏足够的认知。本文以四种版本语文教学中的戏剧选文作为研究对象,对戏剧选文的选择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按照单元格编选、大范围内挑选、具有代表性等。结合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作品教学现状,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调查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教师和学生对戏剧作品和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戏剧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剖解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戏剧的分析不够透彻,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学生在戏剧教学中主要存在课业负担重缺乏足够的戏剧学习经历、对戏剧的认知不够等问题。师生间的种种问题都会削弱戏剧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第一,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学习戏剧。学生可以根据戏剧选文的某个点来进行阅读分析,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戏剧的语言特色、文字内容、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等,也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艺术性分析,了解人物的言语及动作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不同时期同一动作也会表达出不同的内容,通过艺术分析可以对戏剧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二,采用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先熟悉戏剧选文,学生对戏剧选文有一定的理解后,根据戏剧中的角色来组成戏剧表演组,分派角色,分别以朗诵的方式将戏剧选文的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会对戏剧人物有更为形象的认知,朗读过程结束后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探讨,对戏剧选文和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揣摩,了解戏剧所呈现的内容及内容所映射的社会现实。第三,读写结合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剧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揣摩,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戏剧内容或丰富人物语言及动作,对戏剧的人物形象有更详细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来阐述自己对戏剧人物形象的理解,从人物的台词、动作等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戏剧所想表现的思想一定离不开其所呈现的时代,要从时代大背景出发,来分析戏剧中的人物,通过知人论世,在评价过程中提升对戏剧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能有所帮助,有力地提升戏剧作品教学效果,使戏剧作品教学在中学校园里真正繁荣起来。
周莉莉[5](2018)在《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韦恩·布斯是美国当代着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他一生着述丰硕,在文学理论和修辞学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他的小说修辞学引起了中西方学界的共同关注和激烈讨论。其实,除了小说修辞学,布斯的小说伦理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的小说伦理学改变了传统伦理批评观念,并不强调对小说进行道德审查,或是要求小说传递先验的、普适的伦理价值,而是更为注重从世界、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通过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的“共导”,研究小说讲述或呈现的各种德性,挖掘小说的多元伦理价值。布斯的小说伦理学,有创见性地开拓了小说理论与批评的研究视域,因而值得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布斯的小说伦理学展开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在考察它的生成语境和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理论命题与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梳理和理论阐释;另一方面,与传统伦理批评观念进行比较,同时联系当代西方文论伦理转向的历史背景与趋势,对这一理论的意义价值进行历史和辩证的评析。论文内容结构分为引言、结语和六个章节。引言部分综述了布斯小说伦理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布斯的文学理论在英美国家和中国都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国内外研究者都注意到了渗透在他论着当中的伦理情怀。但是,他们更多地是在研究布斯的叙事学、修辞学等理论时,提及他的伦理意识,或者介绍他《小说伦理学》着作中的观点,还没有从总体上全面、深入地梳理和分析他小说伦理学的主要理论命题,也缺少在当代西方文论伦理转向的视野下,阐释和评价该理论的价值意义。第一章是对布斯小说伦理学理论来源的追溯。该部分分析了西方的伦理批评传统、芝加哥学派的形式理论、巴赫金等理论家的话语理论等等,对布斯小说理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布斯的小说伦理学源起于西方的伦理批评传统,在批判吸收形式研究理论和话语理论之后,逐渐从以先验道德准则为主导的伦理批评,向探寻多元化小说伦理价值的伦理批评转向。第二章论述布斯对伦理批评的重新定位。在布斯看来,以先验的道德准则作为文学价值判断的首要标准,忽视文学的多元化价值,是伦理批评在现代文学批评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重新定位了伦理批评。布斯的重新定位,一方面厘清了“道德”和“伦理”两个概念,将伦理与先验的道德准则区分,使小说伦理批评从泾渭分明的道德审查,转变为研究作品中那些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或好或坏的“德性”;另一方面,他将小说的叙述形式也纳入到伦理批评的研究范畴,使小说的伦理价值不局限于内容中的伦理表达,而是通过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在形式和内容中的对话“共导”产生。第三章介绍和评析布斯小说伦理学在审美与伦理问题上的理论观点。传统伦理批评将小说的审美特征视为伦理表达的装饰,而审美批评又将伦理意义排除在小说的“纯审美”之外。面对这样的矛盾,布斯的小说伦理学,将小说的审美特征与伦理表达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发现对小说的审美往往包含对其伦理内涵的感悟,这样的小说趣味超越了对小说文本的“纯审美”。而且,小说在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并不一定是内容中伦理表达的装饰,而可能是另一种伦理表达,能够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对话,深化小说的伦理意蕴。第四章阐释和讨论布斯小说伦理学在修辞与伦理问题上的理论观点。布斯小说伦理学中的修辞,不是指修饰文字语句的技巧方法,而是古希腊意义上的言说艺术,他把小说整个文本视为各种言说的交流活动。在布斯这里,参与到小说修辞的言说者,不仅有讲述故事的叙述者以及在故事中言说的人物,还包括藏匿在故事中的隐含作者,以及阐释故事的读者。他们都可以通过修辞,通过自己的言说艺术,参与到小说的伦理表达。而且,布斯的小说伦理学并不是单独研究这些言说者各自的伦理立场,而是主张通过文本细读,倾听不同言说者的对话,发现小说的多元伦理价值。第五章探讨布斯小说伦理学的他者视野。受到文化研究理论的影响,布斯小说伦理学并没有将小说的伦理意义完全归于作者意图,而是向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开放。他的理论充分考虑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读者在阐释小说伦理意义时的多种可能性,主张尊重来自不同文化的“他者”,倾听他们在小说的伦理表达中发出的声音。不过,他所说的开放,是有限的开放。他虽然支持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进行伦理解读,但仍然强调读者的阅读伦理,即读者应该首先是小说文本本身的听众,细读文本、理解作品,然后再结合不同的文化语境,对小说中的伦理表达进行多视角探寻。第六章分析布斯的多元主义理论如何运用于对小说的伦理解读。在布斯之前,罗纳德·克兰、肯尼斯·伯克和艾布拉姆斯等理论家都提出过多元主义的观点,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布斯的批评方法多元主义主张“一”与“多”的结合。根据他的多元主义,对小说进行伦理解读,应该以小说价值的二重性为基础,既坚持小说本身潜能的“一”,又考虑小说需求价值的“多”。小说的潜能是指小说是语言符号的构成物,它由讲述者的讲述,以及在一定文化中承载着价值观念的语言赋予的意义。小说需求价值的“多”是指小说是语言符号的虚构物,其指涉并没有唯一对应物,具有广阔的被阐释空间。小说语言符号存在的相对客观性和指涉的丰富性决定了小说的伦理价值是“一”与“多”的结合。结语部分对布斯的小说伦理学进行总结和评价。布斯小说伦理学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式研究式微、文化研究兴起的语境之下,既承继了前者细读文本的研究方法,也吸纳了后者的文化视角。在此基础上,布斯对道德与伦理的区分,对审美与伦理、修辞与伦理、他者伦理、小说伦理价值二重性等问题的探讨,转变了以先验道德准则为核心的伦理批评观念,将小说伦理批评重新定位为对小说中“德性”的研究,从小说的审美特征和修辞对话中,探析小说所呈现的“德性”,发掘小说的伦理价值。布斯小说伦理学,发现了由小说形式、作者意图以及读者感受共同建构的小说伦理趣味。他的研究实现了形式研究与小说伦理意义研究的有机结合,开启了以“共导”原则研究小说伦理价值的批评路径。布斯对小说伦理价值的坚守和探索,不仅是一位人文学者的伦理诉求,更是当代西方文论伦理转向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想,拓展了小说伦理学甚至文学伦理学的研究视野。
邓楠[6](2017)在《国内《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研究述评》文中指出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不仅深受中国读者喜爱,而且还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热评。尤其在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鲍西娅等主要人物形象的评价上,可谓众说纷纭。批评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鲍西娅评价为"狠毒的复仇者""吝啬鬼""伪君子""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人文主义者""非人文主义者""悲剧人物"等各种类型。对学界所产生的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将有助于推动《威尼斯商人》研究的深入开展。
邸含玮[7](2015)在《评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戏剧人物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威尼斯商人》是英国着名作家威廉·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喜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鲍西亚、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几位主要人物,每个形象都个性饱满、栩栩如生,本文主要对上述四个主要人物个性进行剖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陈露[8](2013)在《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材选编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戏曲已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多年,戏曲作为戏剧教学中的一项,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对学生进行古代戏曲文本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相关的戏曲知识,还能够陶冶其性情,使之积淀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中国戏曲通常被用来演绎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其思想领域多涉及正统文学所不敢触及的封建思想禁区。古代戏曲富于创造性的大胆想象和崇尚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是同以往学生接触到的雅文学有很大区别的。通过结合具体戏曲选文的讲解,让学生们会领会到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体裁的戏曲所特有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魅力。立足于高中戏曲的语文教学,找到中国古代戏曲中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论文就针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戏曲选篇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探讨性的研究。第一章,对戏曲走进课堂和当下几种语文课堂的戏曲教学方式进行简单梳理。对两个地区两所高中的学生做实地调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期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三方面对高中语文古代戏曲教学的学生接受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章,高中语文教材的戏曲选篇情况和编排体系直接制约着戏曲教学的质量,本章首先对教材的戏曲选篇做时间纵向与空间横向上的比较分析,之后考察现行几版语文教材戏曲选篇的练习系统和知识系统,最后对初高中戏曲选篇的衔接程度进行研究。第三章,在对当下几种戏曲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具体戏曲篇目的戏剧冲突,语言形式和审美要求方面入手探讨高中戏曲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理解。
刘继华[9](2012)在《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莎士比亚研究成果浩如烟海,尤其是其悲剧,由于其深刻的思想性,广受各个时代莎评家的关注。然而,评论家投向莎氏喜剧的目光要少得多。大多数人认为,莎士比亚喜剧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观众,它们显示了剧作家精湛的创作艺术,却缺乏其悲剧和传奇剧等所具有的深刻性。但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其思想性必然具有统一性,一个伟大的剧作家,无论他创作的是悲剧还是喜剧,其作品能够成为经典,必然是精湛的创作艺术与深刻思想的结合体,莎士比亚在其悲剧、历史剧、传奇剧等作品中体现的深刻性,势必也体现在他的喜剧之中。本论文以新批评文本细读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生平批评、解构主义等,选取莎士比亚创作早期公认不够成熟的《爱的徒劳》、中期较为成熟的《仲夏夜之梦》与公认为其喜剧巅峰之作的《第十二夜》三部作品,考察他喜剧作品的深刻性。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是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思想广泛影响英国的时代,他所生活的英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他经历了两个大不相同的王朝,也见证了新兴资产阶级势力和封建势力的激烈斗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莎士比亚对时代、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是他作品思想深刻性赖以实现的前提。这种深刻性,在他的喜剧中是通过他的创作技巧这一渠道体现的。在《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和《第十二夜》这三部作品中,莎士比亚运用巧合、戏中戏和语言游戏等技巧,巧妙地将他对于社会、时代、人性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融入作品中。作品中的人物,则是呈现这些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的主体,镜像式的双重人物使作者深刻思想得以多维地呈现,给观众和读者带来欢乐的丑角,则很好地将这些深刻思想隐藏在笑声之下,使作者的思想在欢乐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深刻。从这三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贯穿于莎士比亚所有喜剧作品中的显性主题,即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对真诚友谊的颂扬、对人性解放的讴歌和对和谐世界的憧憬,但同时也可看出,作品中大量的暗色因素同时对这些显性主题进行解构,让观众和读者看到人生与爱情的虚妄、幻想的破灭以及和谐世界的失落,反映出作者另一面的深刻思想,而这种由暗色因素体现的深刻思想,则延续至莎士比亚的悲剧、黑暗喜剧和传奇剧的创作之中。论文专门探讨莎士比亚喜剧,而且将其早期的喜剧作品与后来的作品视为一个体系,认为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作品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他早期的喜剧作品是这个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论文将莎士比亚喜剧创作不同阶段与不同艺术成就的作品放在一起探讨,给以一个历时坐标,发现这些作品存在着共同的创作及思想特点,而且,这些创作与思想特点延续至其悲剧、传奇剧等其他类型作品之中。论文还将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复杂性与深刻性相联系,认为复杂的目的是深刻,莎士比亚深邃的思想是其作品深刻性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其作品复杂的结构、人物关系、语言等是其深刻性的表现形式,其深刻性是通过这些复杂的因素呈现的。同时,论文提出了莎士比亚喜剧中的“暗色因素”这一概念,指出莎士比亚喜剧从最初开始就普遍并明显存在许多非喜剧因素。所谓暗色因素,不但包括以往莎评家已经注意到的“悲剧因素”和“严肃因素”等,而且包括所有其他与喜剧结局、氛围等不相符合的因素。这一概念是对“悲剧因素”、“严肃因素”等概念的扩展。莎氏喜剧中的暗色因素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对人性、对生命意义、对人类理想的严肃认真的哲学思考,是体现莎氏喜剧创作深刻性的一个重要元素。本论文虽然不是对莎士比亚喜剧的全面研究,也不是对他全部剧作的系统研究,但从他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喜剧作品中,可以管窥贯穿于莎士比亚全部创作过程的深刻思想,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
冯彬[10](2011)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刻画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些已经成为文学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哈姆雷特、李尔王等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以及《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戏剧中较为有名的戏剧。本文试图通过概览国内外学者对这三部莎剧中人物的分析,揭示出可从宗教文化角度,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理论来研究剧中的基督徒形象。
二、《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结构体制 |
第一节 新剧的结构方式 |
第二节 新剧的体制构建 |
小结 |
第二章 文体特点 |
第一节 台词的艺术 |
第二节 唱曲的魅力 |
第三节 舞台提示词的蜕变 |
小结 |
第三章 舞台美术 |
第一节 布景 |
第二节 妆饰 |
第三节 灯光 |
第四节 音响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类型 |
第一节 迷茫的真相追寻者 |
一、斯洛索普:“迷宫”里的追寻者 |
二、普雷丽:“乱世”中的“寻母”人 |
三、多克:“陷阱”内的探案者 |
第二节 对抗异化的追寻者 |
一、斯坦西尔:“V.”的解密人 |
二、奥迪帕:“荒原”上的独行客 |
第二章 追寻者形象塑造的独特手法 |
第一节 对追寻者的“不确定性”刻画 |
一、模糊化处理 |
二、开放式塑造 |
第二节 戏仿经典对追寻者的新演绎 |
一、戏仿侦探小说与间谍小说 |
二、戏仿神话、悲剧与史诗 |
第三章 品钦小说中追寻者形象探源 |
第一节 西方文学的追寻传统 |
第二节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社会的启示 |
第三节 熵化世界观的影响 |
第四章 追寻者形象塑造的价值 |
第一节 揭示生存困境 |
一、交流的困顿 |
二、技术的灾难 |
第二节 重振生存信心 |
一、对抗固化秩序 |
二、呼唤真实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附: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人教版”等四种中学语文教材戏剧选文编排研究 |
第一节 各版本教材戏剧作品选文数量与编排比较 |
第二节 各版本中戏剧作品选文分析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探讨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戏剧教学的问题反思及案例举隅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原则与编选思考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教学原则及对策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的编选思考 |
结语 |
附录部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5)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的理论渊源 |
一 西方伦理批评传统 |
(一)道德审查的伦理批评 |
(二)伦理批评与普遍价值 |
二 布斯与芝加哥学派 |
(一)芝加哥学派的形式论 |
(二)多元主义批评方法 |
三 布斯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 |
(一)小说的“客观性” |
(二)话语与他人的声音 |
(三)巴赫金之后的话语理论 |
第二章 布斯对伦理批评的重新定位 |
一 小说与伦理 |
(一)小说中“伦理”与“道德”的区分 |
(二)小说伦理学的复兴 |
二 小说中的伦理判断 |
(一)伦理判断的观念嬗变 |
(二)伦理评判者的标准 |
(三)小说伦理判断的决定因素 |
三 小说伦理学的“共导”原则 |
(一)基于感知的伦理交流 |
(二)自我与他者的“共导”关系 |
第三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一:审美与伦理 |
一 审美与伦理的矛盾性 |
(一)审美伦理化的局限 |
(二)审美去伦理化的矛盾 |
二 小说的趣味 |
(一)审美经验的伦理视角 |
(二)伦理阐释的美学维度 |
三 审美与伦理的融合 |
(一)审美与伦理的二律背反 |
(二)审美与伦理的辩证合一 |
第四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二:修辞与伦理 |
一 小说修辞的伦理旨归 |
(一)小说修辞与伦理的渊源 |
(二)非人格化叙述与伦理 |
(三)关联“事实”与“价值”的小说修辞 |
二 “隐含作者”与修辞伦理 |
(一)从“作者”到“隐含作者”` |
(二)“隐含作者”与伦理效果 |
三 小说修辞的形式与伦理 |
(一)从叙述距离到小说效果 |
(二)可靠叙述与伦理 |
(三)不可靠叙述与伦理 |
第五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三:他者伦理与阅读伦理 |
一 “他者”研究的兴起 |
(一)文化研究的“他者”视野 |
(二)哲学研究的“他者”伦理 |
(三)小说伦理学中的“他者” |
(四)布斯“他者”伦理的批评实践 |
二 阅读的伦理 |
(一)他者伦理与作者意图 |
(二)叙述的听众和作者的听众 |
(三)倾听修辞的伦理旨归 |
第六章 布斯小说伦理学命题之四:多元对话与伦理阐释 |
一 “多元主义”的对话 |
(一)布斯对克兰多元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布斯对伯克戏剧多元视野的延伸 |
(三)布斯与艾布拉姆斯的对话 |
二 布斯的批评方法多元主义 |
三 多元主义与小说伦理阐释 |
(一)多元视野下的伦理困惑 |
(二)小说伦理价值的二重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6)国内《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夏洛克形象研究述评 |
二、安东尼奥形象研究述评 |
三、鲍西娅形象研究述评 |
(7)评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戏剧人物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吝啬、贪婪、残忍的夏洛克 |
二、机智、果断、调皮的鲍西亚 |
三、慷慨、乐于助人、狭隘的安东尼奥 |
四、奢侈浪费、挥霍无度、重情义的巴萨尼奥 |
(8)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材选编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一、 高中语文戏曲教学现状分析 |
(一) 戏曲教学进入语文课堂 |
(二) 对当下几种戏曲教学方法的探讨 |
(三) 高中语文古代戏曲教学学生接受情况调查 |
二、 高中语文教材戏曲选文编排体系研究 |
(一) 选篇对教学内容的限定 |
(二) 练习系统的教学导向作用 |
(三) 初高中选篇衔接问题 |
三、 高中语文戏曲教学方法探讨 |
(一) 戏曲选篇的思想内容价值分析 |
(二) “本色”与“文采”相生的戏曲语言鉴赏 |
(三) 戏曲与西方戏剧审美特质的比较式阅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 |
第二节 莎士比亚喜剧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方法、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莎士比亚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刻性赖以实现的前提 |
第一节 历史背景:地理大发现 |
第二节 社会背景 |
一 两个王朝,两个国君 |
二 两种势力,两种社会状态 |
第三节 文化背景 |
一 文艺复兴 |
二 戏剧创作传统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与《第十二夜》的创作技巧:深刻性的体现渠道 |
第一节 巧合:情节安排中的深刻性 |
一 《爱的徒劳》中的巧合 |
二 《仲夏夜之梦》中的巧合 |
三 《第十二夜》中的巧合 |
第二节 戏中戏:套盒结构中的深刻性 |
一 《爱的徒劳》中的戏中戏 |
二 《仲夏夜之梦》中的戏中戏 |
三 《第十二夜》中的戏中戏 |
第三节 话中话:语言游戏中的深刻性 |
一 语言的多重性 |
二 历史时事影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与《第十二夜》的人物塑造:深刻性的呈现主体 |
第一节 人外有人:深刻性的双维呈现 |
一 《爱的徒劳》中的双重人物 |
二 《仲夏夜之梦》中的双重人物 |
三 《第十二夜》中的双重人物 |
第二节 小丑:深刻性的欢乐呈现 |
一 《爱的徒劳》中的丑角 |
二 《仲夏夜之梦》中的丑角 |
三 《第十二夜》中的丑角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与《第十二夜》的主题思想:深刻性的具体内涵 |
第一节 人性的赞歌:三部喜剧的显性主题思想 |
一 对真挚爱情的赞美 |
二 对真诚友谊的颂扬 |
三 对人性解放的讴歌 |
四 对和谐世界的憧憬 |
第二节 喜之不喜:三部喜剧中的暗色因素 |
一 死亡的阴影 |
二 虚妄的爱情 |
三 幻想即幻灭 |
四 和谐的失落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总结 |
第二节 本研究创新点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四、《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D]. 印美娟. 山东大学, 2020(09)
- [3]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D]. 刘善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D]. 匡林刚. 安庆师范大学, 2019(01)
- [5]韦恩·布斯小说伦理学研究[D]. 周莉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国内《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研究述评[J]. 邓楠.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 [7]评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戏剧人物形象[J]. 邸含玮. 芒种, 2015(03)
- [8]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材选编与教学研究[D]. 陈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9]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D]. 刘继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J]. 冯彬.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