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平衡积分卡及其在国有银行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翟蕊[1](2021)在《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大型企业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企业分支机构的逐渐增多使得共享经济概念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大智移云”、“业财融合”等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我国财务工作领域的一大必然趋势,之前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流程再造理论把各个分散在不同区域的重复性很高且容易进行标准化操作的财务业务集中在共享中心,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职能集中到共享中心,有助于轻松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整合。本文结合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从理论到实践研究了如何优化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平衡积分卡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指标,对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进行评价,总结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提出对应的提升策略。对结果进行评价后得出的结论性成果如成本管控及盈利能力等是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驱动因素;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是经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特征;人员的学习与发展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资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X能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方案进行优化以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全方位实施绩效评价,同时本文的研究对X能源公司完善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对其他同类型公司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洪赓[2](2020)在《基于BSC的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文中提出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冲击日益加大,国内的金融行业急速多元化,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入,各个金融机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大势所趋。2017年,EM农村信用社与RP农村信用社联合发起农商行改制,在具备很大改制优势前提下最终失败,除了有不良贷款占比高、业务拓展创新能力不足、募集股金难度大、监管政策不断趋紧等因素外,落后粗放的管理经营模式是造成改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两家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都是以存贷款指标为主,侧重于财务方面,无法满足改制的发展需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规划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梳理了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奠定后文的研究基础。再次,对EM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绩效评价体系与改制目标不一致、职员参与程度低、过于关注短期经营效益、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等问题,并剖析了产生的关键原因。然后,把平衡计分卡引入EM农村信用社绩效体系设计中,将改制战略要求和绩效考核体系链接起来,建立适应未来改制需要的现代银行绩效管理职能体系。最后,提出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研究成果对EM农村信用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改制农商行成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燕存睿[3](2020)在《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在BG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和2020年是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冲刺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为契机,我国各行业也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期。成本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化,又是对成本活动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依据,更是降低企业成本风险的有效工具,使企业能够依靠内生动力寻求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战略管理的引领下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建立走出企业困境的有效路径,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本文的核心论点是阐述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相较于传统成本预算的优越性,研究重点是多维度成本预算的整个应用过程。论文围绕多维度成本预算优越性这一论点从成本预算的目标制定、成本预算编制、成本预算执行、成本预算差异分析、成本预算控制、成本预算绩效评价的整个流程依次展开介绍。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依据战略管理思想,梳理战略管理与成本维度的关系,构建多个维度成本预算,将成本预算管理视角拓宽为时间维度、财务维度、产品维度、部门维度、资源维度和作业维度,实现成本预算管理从单一性到多维度的转变,弥补了传统成本预算管理分类模糊、与价值链脱钩、预算维度凌乱等缺陷,满足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本文在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针对BG公司的成本预算管理核心环节,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并提出易于操作的改进建议,借此希望能够帮助BG公司完善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也希望本文能够全面展示多维度成本预算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越性,切实地帮助企业节约资源,落实社会责任,实现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李春艳[4](2020)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评价改进研究 ——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各国政府部门关注。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了政府需要朝服务型政府进行转变,由此强调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党的号召下,税务系统开始持续推动绩效管理工作,各地税务局若想高效地进行绩效管理,那么现在已有的绩效评价体系就无法满足需求了。着眼全球范围,其他国家政府部门绩效评价与管理已经在有效地运用平衡积分卡理论了。在当前形势下,改进与创新税务部门的绩效评价迫在眉睫,摆在我国各地方税务部门面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能够切实推进实施税务部门的“全面绩效管理”。本研究是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代表的地方税务部门的绩效评价改进问题为典型案例,理论基础是在政府绩效评价理论上完成,在税务部门当前面临的形势下,以平衡积分卡为基本框架对如何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分析探索。本文在开展绩效评价研究工作中,基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理论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第一,本次开展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出现的相关概念的界定是通过相关的文献进行的,并且系统分析和介绍了本文中平衡积分卡理论这一核心理论,论述税务系统的绩效评价如果运用平衡积分卡来进行是否合适。第二,简单介绍泸西县税务局目前的绩效评价情况,通过了解掌握我国税务系统在沿革绩效管理以往的经验,从而总结归纳出该局平衡积分卡理论运用到绩效评价后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缺陷。第三,了解并分析泸西县税务局在绩效管理中的存在的缺陷和困难,依靠平衡积分卡这一基本理论去设定绩效指标并分解绩效战略目标,以及使用层次分析法去确定指标权重。第四,阐述和总结泸西县税务局的绩效评价行为在使用平衡积分卡过程中的要点和准备工作。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税务部门如何进行绩效评价以及评价成果情况也更加关注。所以,需要税务系统适应形势发展尽快完善健全绩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要求科学、高效且完善。这即能让税务机关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宏观经济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王楚涵[5](2020)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研究 ——以制造类国有企业A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世界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加深,带动了世界经济及生产的全球化,资源开始由地域性流转向世界范围扩大。同时,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化,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以及产品进行打压与抵制,使得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随着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增加以及政府全面小康方针的执行,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中国消费市场开始活跃,也给制造类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把握企业发展走向,利润平稳提升?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国有的制造企业更是这个行业中的领军者,把控着行业的方向。所以,国有制造企业应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提升,应用现代企业的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经营进行改革,为其他企业提供有效的模式作为参考,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在众多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中,全面预算管理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不仅是针对财务控制体系具有监督控制作用,并且它能有效反应公司运作是否发挥了效用最大的原则,为公司寻找资源高效利用的空间,提高企业效益。因此,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也成为了国有制造企业应对环境复杂化的有效手段。同时,近年来国家也开始推行中国会计由核算向管理转变,管理会计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行,一系列指导文件的颁布,推动了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管理会计正式迈进了管理会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相接轨的全新阶段。本文从国有企业角度出发,首先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和决策理论对企业经营决策全面预算控制体系中涉及到的原理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全面预算管理思想的应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当前制造类企业经营决策全面预算控制体系的现状及其该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预算宽余现象、预算目标脱离战略目标、预算执行效果差、预算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笔者从制造行业的全面预算模式以及现代企业采用的委托代理制模式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委托代理制以及全面预算的考评制度导致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预算控制与反馈机制的不健全;第三,生产经营环境发生新的变化。最后,笔者引用A公司作为具体案例,通过对A公司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过程进行论述与分析,找出其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具体原因。通过找到全面预算过程中的不足来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解决措施,从而能够有效解决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其中在寻找解决措施时,笔者采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思路对A公司预算考评指标进行了设计,这是之前A公司没有采用的模式,这为A公司预算考评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与之前有关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该文章不是广泛于全部行业,而是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制造行业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更加符合行业所具有的特征,具有一定可行性。最后,笔者希望通过此文章的研究,能够为制造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其次,能够由此来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同时,也希望此文章的研究能为中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与进步贡献微薄之力。
丁炜[6](2020)在《Z银行L支行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流程和有效管理工具,关系到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实现战略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与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实现银行内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促进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自身战略愿景。本文以Z银行L支行的员工绩效考核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对L支行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绩效考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建议。论文从主要内容上划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释研究的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出文章研究意义所在,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章阐述了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从优缺点的角度逐一剖析现代管理广泛采用的考核办法,强调平衡记分卡价值,为下文优化研究提供最契合L支行的考核方式。第三章主要是梳理了Z银行L支行绩效考核内容、流程以及办法以了解Z银行L支行现行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研和访问交谈的方式来分析当前Z银行L支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第四、五章节为L支行制定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方案及可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有利于Z银行L支行提升自身绩效考核效能,也可以为其他商业银行开展支行员工绩效考核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陈晓维[7](2020)在《面向基层网点的A商业银行J支行绩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站稳脚跟,并带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是各家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吸收优秀人才,并充分激发员工潜能,提升群体凝聚力以及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这些都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竞争的不错选择。基层网点是银行最基本的经营单位,对于银行的业务经营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结合A商业银行J支行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该银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现状,从绩效指标设定、内部沟通、职责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其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BSC理论提出针对A商业银行J支行面向基层网点的绩效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内容及方法,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国内外关于银行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简介,包括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流程,绩效管理方法以及平衡记分卡相关理论,从而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的现状,对A商业银行J支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了解基层网点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深入了解了A商业银行J支行在绩效管理方面的情况,推动了后文的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为基于BSC的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包括A商业银行J支行引入BS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及目标,最后还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指标设计,提出了13个考核指标,并确定了各自权重。第五部分为A商业银行J支行构建BSC绩效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从文化宣传保障,运行保障,组织保障以及技术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对全文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发展的眼光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熊亮[8](2019)在《浅析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文中研究说明随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往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处于提投入高回报的状况,但是由于当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找比以往有所下降,并且所面对的市场压力也十分巨大。同时,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货币利率市场的改革也进入的崭新的阶段,在此情况下,我国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普遍开展对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商业银行在经营和发展中将面临极大的挑战。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销售人员的绩效管理上仍然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在营销人员的绩效管理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绩效评价模式,在执行营销人员的绩效管理中,仍然只对财务指标加以重视,对非财务指标往往处于忽略的状态,同时,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的绩效管理模式与当前银行发展目标相背离,已经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商业银行应对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营销人员绩效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对销售人员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本文在研究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主要是通过五大部分来进行研究和讲解。第一部分是对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并且对国内外对于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的研究管理工作加以陈述,从而研究出一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交代了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的具体目的、内容和过程中进行分析;在第三部分中,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现状,并且对A银行的基本状况和组织架构进行讲解,同时对A银行中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加以概括;第五部分对A银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不足以及绩效考核计划实施管理的不完善入手对现存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最后一部分,本文对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多个方面来对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牛永涛[9](2019)在《平衡积分卡在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经济衍生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领域逐渐放开外资准入限制,金融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近年来,国家一方面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合并成立银保监会,加大加强对金融领域监管力度,新金融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下,国有地方性金融控股平台原有政策红利逐步减少,如何在强监管和高速发展的金融领域内分一杯羹,成为地方性金融平台转型发展中亟需思考的课题。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制,可以将企业和中高层管理者行为凝聚到战略目标上,充分发挥企业才智,显着提升企业竞争力,避免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中被淘汰,成为金控平台管理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绩效管理的诸多方法中,平衡积分卡的绩效指标是以战略为导向,更加契合地方金融控股平台绩效管理。本文以XT金融控股平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分析XT金融集团原有中高层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平衡积分卡四个维度,研究如何在XT金融平台推广应用平衡积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针对性指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平衡积分卡在地方金控平台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运用的方法,探讨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第二部分为理论介绍,界定绩效管理理论框架,明确相关概念、绩效管理的方法,梳理平衡积分卡国内外研究文献。第三部分引入案例,介绍XT金融集团案例研究背景、概况、中高层绩效管理制度现状、结合问卷调查法分析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基于平衡积分卡理论对XT金融集团绩效管理进行设计。第五部分重点强调在XT金融集团中推行平衡积分卡绩效管理方法的保障措施。最后指出本文存在的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刘冰清[10](2019)在《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利率的市场化步伐持续加速,同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就导致当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正面临重大的冲击和挑战。为了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必须在质量、服务、人才等方面全面进行竞争,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成本管理,进而创新性的使用战略成本管理,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以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为切入点,对其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进行论述,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和不足,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呈现出的问题和不足展开分析和研究,进而明确商业银行采取战略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是必由之路。其次,简要概述我国商业银行的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并利用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方法,以此对商业银行的战略成本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进行有力构建,同时,对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进行框架设计。最后,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分析,为其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以期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能够步步为营,进而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更加广阔的明天。
二、战略平衡积分卡及其在国有银行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略平衡积分卡及其在国有银行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FSSC的概念界定 |
2.1.1 FSSC的概念及内容 |
2.1.2 FSSC的建立目的及框架 |
2.2 绩效评价的概念界定 |
2.2.1 绩效评价的含义及原则 |
2.2.2 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和基本方法 |
2.2.3 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2.3 FSSC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2.3.1 FSSC绩效评价的对象及依据 |
2.3.2 FSSC绩效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X能源公司FSSC发展历程 |
3.1.1 X能源公司FSSC简介 |
3.1.2 X能源集团FSSC组织架构及日常业务梳理 |
3.2 X能源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
3.2.1 X能源公司整体绩效管理 |
3.2.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3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绩效评价的目标不明确 |
3.3.2 绩效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
3.3.3 绩效评价结果未有效落实 |
3.4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优化的必要及可行性分析 |
3.4.1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3.4.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 |
4.1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目标及原则 |
4.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流程 |
4.2.1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的优化思路 |
4.2.2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指标的选取 |
4.2.3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方案指标的说明 |
4.3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3.3 各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检验结果 |
4.3.4 基于指标权重的综合分析 |
4.4 X能源公司FSSC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 |
4.4.2 X能源公司FSSC模糊综合评价 |
4.5 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效果分析 |
4.5.1 财务维度效果分析 |
4.5.2 内部流程维度效果分析 |
4.5.3 客户维度效果分析 |
4.5.4 学习与成长维度效果分析 |
4.5.5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效果分析 |
第五章 X能源公司FSSC绩效优化提升策略 |
5.1 加强财务转型实现集约财务 |
5.1.1 强化业财融合实现降本增效 |
5.1.2 大数据背景下持续完成财务转型 |
5.1.3 加强财务监督以防范财务风险 |
5.2 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内部流程 |
5.2.1 强化系统功能信息化程度 |
5.2.2 流程改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
5.2.3 完善流程体系并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 |
5.3 学习与成长维度提升优化策略 |
5.3.1 优化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
5.3.2 进行能力培训以降低员工流失率 |
5.3.3 优化企业人才引进机制 |
5.4 持续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
5.4.1 树立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
5.4.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 |
5.4.3 发挥外部监管和舆论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6.2.1 展望 |
6.2.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BSC的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 绩效评价理论概述及方法 |
2.1.1 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2.1.2 绩效评价方法 |
2.2 平衡计分卡概述 |
2.2.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与发展 |
2.2.2 平衡计分卡优缺点分析 |
2.2.3 基于BSC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M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3.1 EM农村信用社概况 |
3.1.1 经营现状 |
3.1.2 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措施 |
3.1.3 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组织架构 |
3.2 EM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
3.2.1 存款考核 |
3.2.2 贷款考核 |
3.2.3 移动金融客户规模考核 |
3.2.4 不良贷款考核 |
3.2.5 业务量绩效 |
3.2.6 效益性指标考核 |
3.3 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绩效评价体系问卷调查与统计 |
3.3.1 满意度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问卷结果统计 |
3.4 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SC的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EM农村信用社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
4.2 EM农村信用社部门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思路与原则 |
4.2.1 设计思路 |
4.2.2 设计原则 |
4.3 EM农村信用合作社战略地图绘制 |
4.4 EM农村信用社平衡计分卡指标选择 |
4.4.1 财务维度 |
4.4.2 客户维度 |
4.4.3 内部控制维度 |
4.4.4 学习与提高维度 |
4.5 EM农村信用社平衡计分卡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EM农村信用社平衡记分卡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5.2 EM农村信用社平衡记分卡指标权重确定 |
4.6 EM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改进 |
4.6.1 绩效评价结果分值等级划分 |
4.6.2 基于绩效评价分值等级划分的结果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BSC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
5.1 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流程与面临的问题 |
5.1.1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流程 |
5.1.2 实施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体系面临的问题 |
5.2 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组织保障 |
5.2.1 绩效评价领导小组 |
5.2.2 绩效考核小组及职责分工 |
5.3 实行新的绩效评价制度保障措施 |
5.3.1 强化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管控 |
5.3.2 提高领导层及各级管理者的重视程度 |
5.3.3 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 |
5.3.4 进一步畅通上下沟通交流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在BG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我国文献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成本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成本预算管理概述 |
2.1.1 成本预算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多维度成本预算管理的概念界定 |
2.1.3 成本预算编制方法 |
2.2 战略管理概述 |
2.2.1 战略管理的概念界定 |
2.2.2 战略管理的意义 |
2.3 战略管理与成本预算管理的关系 |
2.3.1 战略层级划分与预算管理的导向表现 |
2.3.2 战略管理与成本预算管理的衔接 |
2.3.3 战略管理与成本预算维度的衔接 |
2.4 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组织系统理论 |
2.4.3 博弈理论 |
3 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管理框架 |
3.1 多维度成本预算组织架构 |
3.2 多维度成本预算管理的目标理念 |
3.2.1 多维度成本预算目标确定的原则 |
3.2.2 多维度成本预算目标确定的方式 |
3.3 多维度成本预算管理的基础条件 |
3.3.1 全员知悉的战略理念 |
3.3.2 规范的会计核算基础 |
3.3.3 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 |
3.4 多维度成本预算的编制 |
3.4.1 多维度成本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
3.4.2 多维度成本预算编制体系 |
3.5 多维度成本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
3.5.1 多维度成本预算的执行 |
3.5.2 多维度成本预算的调整与控制 |
3.6 平衡积分卡在多维度成本预算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
4 BG公司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应用分析 |
4.1 BG公司基本概况 |
4.2 BG公司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应用现状 |
4.2.1 BG公司战略管理现状 |
4.2.2 BG公司多维度成本预算的战略体现 |
4.2.3 BG公司多维度成本预算的编制 |
4.2.4 BG公司多维度成本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
4.2.5 BG公司多维度成本预算执行的差异分析 |
4.2.6 BG公司多维度成本预算的控制 |
4.2.7 BG公司多维度成本预算的绩效评价 |
4.3 BG公司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1 财务系统与预算系统未实现完全兼容 |
4.3.2 财务部门部分基层员工工作态度消极 |
4.3.3 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资源维度存在优化空间 |
4.3.4 成本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缺乏合理性 |
5 BG公司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改进建议 |
5.1 优化ERP软件财务模块与预算模块的整体数据连接 |
5.2 进一步提高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幸福感 |
5.3 在资源维度基础上进一步向作业维度做延伸 |
5.4 基于公司战略改进平衡积分卡评价指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评价改进研究 ——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一、主要理论观点 |
二、新公共理论所带来的启示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四节 平衡积分卡理论 |
一、平衡积分卡 |
二、组织的战略中心 |
三、战略图谱 |
第二章 泸西县税务局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泸西县税务局介绍 |
一、泸西县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情况 |
第二节 泸西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 |
一、国内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沿革 |
二、泸西县税务局绩效管理情况 |
第三节 泸西县税务局绩效评价问题分析 |
一、绩效评价仍偏重以实现税收收入 |
二、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
三、绩效评价标准和主体不合理 |
第三章 平衡积分卡在基层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基层税务使用平衡积分卡的适用性分析 |
一、平衡积分卡的平衡分析 |
二、“放管服”改革在平衡积分卡下的辩证关系 |
三、平衡积分卡与税收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分析基层税务机关绩效管理是否适用平衡积分卡 |
一、顶层设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二、纳税人主观参与意识形成,保证实施环境 |
三、政策不断完善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应用平衡积分卡的绩效评价步骤 |
第四章 基于平衡积分卡的泸西县税务局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第一节 泸西县税务局战略目标确定 |
一、泸西县税务局整体战略目标分析 |
二、平衡积分卡下泸西县税务局绩效管理框架设计 |
第二节 泸西县税务局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一、税收质量层面指标设计 |
二、纳税人与缴费人层面指标设计 |
三、依法治税与行政效能层面指标设计 |
四、组织建设层面指标设计 |
第三节 泸西县税务局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一、指标权重测算方法介绍 |
二、绩效评价各指标权重测算结果 |
第五章 泸西县税务局绩效评价应用 |
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 |
一、建设专业绩效管理队伍 |
二、获取领导支持 |
三、做好培训和沟通工作 |
第二节 平衡积分卡绩效评价应用要点 |
一、注重反馈和跟踪 |
二、注重结果运用 |
三、建立科学激励与改进机制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研究 ——以制造类国有企业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综述 |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三、我国国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综述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及原则 |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
第二节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一、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 |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和监督控制 |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 |
第三章 制造业全面预算控制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全面预算控制体系的现状 |
第二节 制造业全面预算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预算宽余”的存在 |
二、脱离企业战略目标 |
三、预算不能有效的执行与控制 |
四、预算考评的标准不科学 |
五、现有的预算控制体系适应性弱 |
第三节 制造业全面预算控制体系的问题根源剖析 |
一、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
二、预算控制与反馈机制不健全 |
三、生产经营环境发生新的变化 |
第四章 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公司简介 |
第二节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情况 |
一、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
二、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架构和编制流程 |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 |
四、全面预算的考核评价情况 |
第五章 A公司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全面预算编制中的问题 |
一、预算目标的确定存在不合理性 |
二、预算目标分解不具体 |
三、预算编制方式选择存在弊端 |
第二节 全面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
一、未设立预算执行的监督部门 |
二、预算执行能力差,未起到控制作用 |
第三节 全面预算考核中的问题 |
一、员工的预算意识薄弱 |
二、公司领导对全面预算的关注不充分 |
三、考核次数少,对于考核结果没有立刻进行奖惩 |
第六章 完善A公司全面预算体系的措施 |
第一节 完善A公司全面预算编制体系的措施 |
一、制定战略导向的预算目标 |
二、选择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 |
第二节 完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的措施 |
一、设立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部门 |
二、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机制 |
三、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反馈机制 |
第三节 完善A公司全面预算考核体系的措施 |
一、完善预算考核制度 |
二、增加预算考核次数 |
三、细化预算考核对象 |
四、建设科学预算考核指标 |
五、优化预算考核奖惩机制 |
六、建立申诉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
致谢 |
(6)Z银行L支行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线路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绩效考核相关概述 |
2.1 绩效考核概述 |
2.1.1 绩效考核相关概念 |
2.1.2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
2.1.3 绩效考核原则 |
2.2 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
2.2.1 MBO目标管理法 |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2.3 平衡记分卡 |
2.2.4 360 度考评法 |
2.2.5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Z银行L支行员工绩效考核现状 |
3.1 L支行概况 |
3.1.1 Z银行简介 |
3.1.2 L支行机构简介 |
3.1.3 L支行人力资源状况 |
3.1.4 L支行员工考核方案 |
3.2 绩效考核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1 问卷调查设计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绩效考核员工访谈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提纲 |
3.3.3 访谈内容 |
3.4 问题分析与总结 |
3.4.1 绩效考核认知不足 |
3.4.2 考核指标不合理 |
3.4.3 绩效考核流程不规范 |
3.4.4 绩效考核系统技术支持落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支行员工绩效考核优化 |
4.1 绩效考核组织优化 |
4.1.1 设置绩效考核小组 |
4.1.2 明确岗位职责 |
4.2 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优化 |
4.2.1 指标的科学实用化 |
4.2.2 现有考核指标优化 |
4.3 员工绩效考核流程优化 |
4.3.1 优化绩效考核计划 |
4.3.2 优化绩效考核实施 |
4.3.3 优化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支行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保障 |
5.1 完善员工培训制度建设 |
5.1.1 企业文化建设 |
5.1.2 加强员工培训 |
5.2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
5.2.1 建立与绩效挂钩的科学薪酬制度 |
5.2.2 完善激励制度 |
5.3 完善绩效考核信息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面向基层网点的A商业银行J支行绩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绩效管理的内涵及流程 |
2.1.1 绩效管理的内涵 |
2.1.2 绩效管理的流程 |
2.2 绩效管理的方法 |
2.2.1 平衡计分卡 |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2.3 目标管理法 |
2.2.4 360度绩效考核法 |
2.3 平衡计分卡的功能及维度 |
2.3.1 平衡计分卡的功能 |
2.3.2 平衡计分卡的维度 |
3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A商业银行简介 |
3.2 A商业银行J支行简介 |
3.2.1 发展情况 |
3.2.2 组织结构 |
3.2.3 人力结构 |
3.2.4 财务状况 |
3.3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现状 |
3.3.1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考核总则 |
3.3.2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考核指标 |
3.3.3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考核方法 |
3.4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过于关注财务指标 |
3.4.2 绩效管理沟通效果不佳 |
3.4.3 绩效管理过程中职责不清晰 |
3.4.4 绩效考核结果存在局限性 |
3.5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问题的成因 |
3.5.1 指标设定问题成因分析 |
3.5.2 沟通不足问题成因分析 |
3.5.3 职责不明问题成因分析 |
3.5.4 考核结果使用局限成因分析 |
4 基于BSC的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
4.1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引入BS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及目标 |
4.2.1 构建原则 |
4.2.2 构建目标 |
4.2.3 总体思路 |
4.3 基于BSC的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
4.3.1 基于BSC的指标体系构建 |
4.3.2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
4.4 基于BSC的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优化效果评价 |
5 A商业银行J支行基层网点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绩效管理方案实施的文化宣传 |
5.2 绩效管理方案实施的推动保障 |
5.3 绩效管理方案实施的组织保障 |
5.4 绩效管理方案实施的技术保障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浅析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一、绩效与绩效考核 |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 |
三、绩效考核的内容 |
四、绩效考核的过程 |
五、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内容以及流程 |
第二节 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分析 |
一、从分类考核走向综合考核 |
二、从定性考核转向量化考核 |
三、引进现代绩效考核系统 |
四、制定质量考核机制 |
五、营销绩效考核的对象 |
第二章 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
第一节 公司概况 |
一、A银行组织构架 |
二、A银行简介 |
第二节 A银行营销人员现有的绩效考核方案 |
一、绩效考核评分方法 |
二、绩效等级的确定 |
三、绩效考核方案评价 |
第三章 A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一、绩效考核设计理念落后,整体与局部配适度不高 |
二、绩效考核方案制定不合理,指标设定不明确 |
四、绩效反馈渠道不畅,考核过程缺乏沟通 |
第二节 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营销绩效考核理念的问题 |
二、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难点 |
四、对激励机制的认识不充分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改进策略 |
第一节 A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作用及必要性 |
一、A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
二、A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第二节 A银行平衡计分卡各维度指标设计 |
一、财务维度指标设计 |
二、客户维度指标设计 |
三、内部流程指标设计 |
四、学习与成长指标设计 |
第三节 指标权重设计 |
一、指标权重设计方法 |
二、构建层次模型 |
三、指标权重运算 |
第四节 构建各层面平衡计分卡 |
一、构建A商业银行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
二、构建部门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
三、构建个人层面的平衡计分卡 |
第五章 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策略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优化现有绩效考核体制 |
一、注重考核工作主体的多元性 |
二、有效推进差异化考核方式 |
三、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等级 |
第二节 构建良好的绩效管理文化 |
一、改变管理层的绩效管理观念 |
二、制定内部控制方针 |
三、多层次开展绩效激励 |
四、落实绩效考核的实施 |
第三节 加强考核结果应用 |
一、晋升淘汰 |
二、轮岗调岗 |
三、因材施教 |
四、表彰激励 |
第四节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沟通和绩效反馈机制 |
一、转变传统绩效考核理念 |
二、构建可执行性高的绩效结果反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启示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启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平衡积分卡在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
二、绩效管理方法 |
三、平衡积分卡文献综述 |
第三章 XT金融集团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现状 |
三、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四、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XT金融集团基于BSC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一、实行BSC绩效管理动因分析 |
二、建立BSC绩效管理体系总体原则 |
三、基于BSC绩效管理设计方案 |
第五章 应用BSC绩效管理方案保障措施 |
一、管理层的积极支持 |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三、积极考评和反馈 |
四、构建学习型组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研究 |
1.2.2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
1.2.3 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期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 |
2.1.1 商业银行成本的涵义 |
2.1.2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理论 |
2.2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
2.2.1 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
2.2.2 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
2.2.3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3.1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3.2 商业银行的成本构成 |
3.3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必要性 |
3.3.1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问题 |
3.3.2 商业银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及框架构建 |
4.1 商业银行战略环境 |
4.1.1 经济因素 |
4.1.2 社会因素 |
4.1.3 产业结构因素 |
4.2 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内容与方法 |
4.2.1 价值链分析 |
4.2.2 战略定位分析 |
4.2.3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
4.3 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框架的构建 |
4.3.1 构建目标及原则 |
4.3.2 基本框架及实施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
5.1 平衡计分卡的概述 |
5.1.1 平衡计分卡的内涵 |
5.1.2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
5.2 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
5.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成本管理框架设计 |
5.3.1 财务维度 |
5.3.2 客户维度 |
5.3.3 内部流程维度 |
5.3.4 学习与发展维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 |
6.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概况 |
6.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现状 |
6.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成本管理因素分析 |
6.3.1 价值链分析 |
6.3.2 战略定位分析 |
6.3.3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
6.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成本管理框架的优化策略 |
6.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 |
6.5.1 考核目标的确定 |
6.5.2 指标体系构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大摘要 |
四、战略平衡积分卡及其在国有银行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X能源公司FSSC绩效评价研究[D]. 翟蕊.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基于BSC的EM农村信用社部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 赵洪赓. 燕山大学, 2020(06)
- [3]基于战略管理的多维度成本预算在BG公司的应用研究[D]. 燕存睿.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层税务机关绩效评价改进研究 ——以泸西县税务局为例[D]. 李春艳.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研究 ——以制造类国有企业A为例[D]. 王楚涵.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Z银行L支行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研究[D]. 丁炜.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7]面向基层网点的A商业银行J支行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 陈晓维.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8]浅析A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D]. 熊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平衡积分卡在XT金融集团中高层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牛永涛. 安徽大学, 2019(02)
- [10]商业银行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D]. 刘冰清.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