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犁春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1](2017)在《宁夏引黄灌区春麦复种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宁夏引黄灌区是全国西北春麦优势产区,生态条件优越,种植水平高,小麦湿面筋含量平均30.8%、粗蛋白含量平均14.3%、面团稳定时间5min以上,为中强筋小麦。在宁夏引黄灌区探索麦后复种模式,可为实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为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提供基础。试验通过对春麦(Triticum aestivum L.)不同品种及复种糜子(Panicum niliaceum L.)产量性状观测,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的春麦品种及麦后复种糜子品种,并对不同麦后复种模式(粮饲、粮菜、粮油、粮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宁春50号各项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产量与目前的当家品种宁春4号表现一致,前期灌浆速度快,有利于避开小麦灌浆后期干热风影响,实现稳产高产,为后茬复种,两茬综合效益的保障,提供了基础。2.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糜子能够完全成熟,可大面积推广。宁糜10号、固糜21号2个品种产量高,亩产分别达到248.1kg和240.8kg,优于其他试验品种。3.通过引进12个西葫芦品种进行麦后复种试验示范,结合各品种在生长期内抗病性、抗旱性及市场表现,珍玉35产量较高,抗旱能力和抗病性较强,适宜大面积推广,珍玉17其产量及田间表现,花期较珍玉35晚一天,表现也较好,可作为辅助推广品种。4.对春麦后“粮饲、粮菜、粮油、粮粮”复种两熟制技术模式与传统的麦套玉米(Zea mays L.)模式以及单种玉米模式进行统一示范对比,表明麦后复种蔬菜“粮菜”模式、麦后复种小杂粮式粮粮”粮模式经济效益最好,宜大面积推广;麦后复种苜蓿(Medicago sativa L.)、燕麦(Avena sativa L.)草以及冬牧70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等“粮饲”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粮饲争地矛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培肥地力,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唐娜[2](2009)在《矮秆基因在小麦抗旱节水选育中的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缺水已成为世界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制约中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及灌溉水资源,提高作物的抗旱节水性,发挥其生产潜力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选择抗旱节水的小麦品种,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减少灌溉量或完全雨养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量,对中国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等的有效利用,对全世界小麦产量的提高起了关键作用。应用矮秆基因降低株高,提高抗倒伏性、收获指数和产量潜力已成为培育高产和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主要策略之一。小麦矮秆和半矮秆品种主要应用于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然而,中国60%以上的小麦生产面积依赖自然降水,因此,研究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抗旱节水相关性状的效应,选择利于抗旱节水性提高的矮秆基因,对选育适于旱地和有限灌溉地区生产利用的矮秆和半矮秆小麦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研究利用部分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结合系谱分析,对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的部分小麦品种及品系中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了检测,对这三个矮秆基因在不同麦区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按照品种中所含有的矮秆基因对测试品种进行了分类,对这三个矮秆基因对小麦抗旱节水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选择有利于小麦抗旱节水性提高的矮秆基因,促进适于旱地和有限灌区生产利用的小麦矮秆或半矮秆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子标记并结合系谱分析,对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的129份供试品种或品系的矮秆基因组成检测表明,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小麦品种58份,含有Rht-D1b基因的24份,含有Rht8基因的73份;其中35份品种含有两个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16份品种含有Rht-D1b和Rht8基因。本次实验未检测到同时含有Rht-B1b、Rht-D1b和Rht8三个矮秆基因的品种,以及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的品种。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检测结果与系谱分析一致。系谱分析表明,矮秆基因Rht-B1b来源于意大利引进品种St2422/464 (Rht-B1b+Rht8)和韩国引进品种水源86 (Rht-B1b+ Rht-D1b)。矮秆基因Rht-D1b来源于辉县地方品种辉县红和韩国引进品种水源86。矮秆基因Rht8来源于洛夫林10、St2422/464、阿夫、阿勃、中农28和中国小麦品种碧蚂4号。2.根据129份小麦品种(系)的分子标记检测和系谱分析结果,对我国北方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种(系)中Rht-B1b、Rht-D1b和Rht8三个矮秆基因的分布频率分析表明,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在北方麦区分布频率较高,分别占45.0%和56.6%,矮秆基因Rht-D1b的分布频率相对较低,为18.6%。不同生态区育成品种中Rht-B1b、Rht-D1b和Rht8三个矮秆基因的分布频率显着不同。本研究中矮秆基因Rht-B1b多集中在黄淮冬麦区,矮秆基因Rht-D1b主要集中在西南冬麦区,Rht8基因在不同的生态区都具有广泛的分布。造成这种分布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育种所用矮源和矮秆基因本身或与之紧密连锁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有关。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多集中在生育期降水量相对较多的黄淮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而Rht8基因分布较广,在每个麦区都有相对较多的分布频率,表明Rht8基因在不同的生态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3.按照对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矮秆基因分为赤霉素反应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对供试材料的赤霉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同时含有两个矮秆基因Rht-B1b+Rht8或Rht-D1b+Rht8的小麦品种多数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含有矮秆基因Rht8的小麦品种多数对赤霉素反应敏感。4.按照品种所含有的矮秆基因类型对小麦品种(系)进行分类,对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抗旱节水相关性状,如株高、胚芽鞘长度、苗期根系长度等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降秆能力强,分别为24.6%和30.4%,但同时会缩短品种的胚芽鞘长度、对旗叶长度和苗期叶长都有显着的不利影响;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尽管降低小麦株高和穗下各茎节的效应较弱,但对小麦胚芽鞘长度、苗期根系长度以及苗期叶长都没有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降低小麦倒伏的风险,保持小麦有较大的生物量,同时也提高了其抵御不利环境的能力。5.按照品种所含有的矮秆基因类型对小麦品种(系)进行分类,对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如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对小麦品种的小穗数,有效穗数以及千粒重没有不利影响,同时还增加了穗粒数,相对于其它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基因的穗上部和穗下部结实粒数都较高,从而增加了产量潜力;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对小麦的小穗数、穗上部穗下部结实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也没有不利影响,其中Rht-D1b基因显着的增加了穗粒数。综上分析,矮秆基因Rht8对小麦抗旱节水相关性状没有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增加了产量潜力。因此我们认为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是旱地小麦改良中比较理想的矮秆基因。
李锦华[3](2009)在《栽培苜蓿(Medicago)茎生长的有限无限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半干旱地区灌溉和雨养栽培试验区的研究发现,苜蓿茎的生长习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有限型、无限型和中间类型。无限型苜蓿营养器官生长与生殖器官生长的并进时间长,二者对光合产物的竞争性强烈,而有限型反之。成熟期营养生长停止后,如果供给充裕的水分和养分,无限型苜蓿营养器官生长会重新占有优势;而有限型苜蓿根颈新枝会强烈生长,发生新枝和宿存枝混生的现象。典型的中间类型苜蓿在灌溉栽培条件下表现出无限生长习性,在少雨干旱的栽培条件下,具有有限生长习性特点。依据苜蓿生长型典型品种所具有的生长特点,选择能够反映类别差异的成熟期封顶枝比例、根颈新枝数量、根颈新枝高度、最长一级次生侧枝长度和4个时期测定的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重量比值共8个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典型品种在动态聚类图中的位置以及观测经验,确定各供试材料的类别,最后进行判别分析,对个别材料的类型进行调整。结果40个供试材料可分为三类,其中无限型供试材料有13个,中间型有18个,有限型有9个。选择的分析变量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生长型的差异,聚类分析分类结果的准确率为97.5%。研究分析了植株茎生长性状与生长型的关系,结果营养期有限型植株(包括再生草)的生长速度高于无限型,在一定阶段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秋季种植40个供试材料,第二年返青期测定田间根系性状,发现无限型供试材料的主根粗度比中间型和有限型的主根粗度低32.43%和34.43%,侧根数低83.87%和71.68%,其中无限型的侧根数与有限型和中间型的侧根数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主根长度和毛根数在生长型间差异不大。生长季结束时观测田间根系类型,发现可以分为分枝型、侧根型、毛根型、横向分根型和其它类型。茎生长型与根系类型的独立性测验得:x2=42.72>x20.995(6)=16.812,说明不同的生长型具有不同比例的根系类型。在大田和营养土栽培条件下测定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和根系相对含水量,生长型间差异不显着。有限无限型生育期差异是否影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苜蓿茎生长的有限无限型是重要的生态性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品种对水因子或栽培条件的适应性。了解苜蓿品种的生长型,有利于在生产中制定与品种生长发育特点相适应的栽培、管理及利用措施,有助于引种过程中对目标品种的区域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条件的要求做出初步判断,同时也是育种中制定育种路线和确定识别标记的重要依据。
肖永清,段湘妮,甘文英,伊秀锋,夏正汉,付文君[4](2002)在《伊犁春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报告》文中指出一、试验目的 春小麦是伊犁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由于小麦病害的普遍发生,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均受影响。为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引进一批春小麦新品种(品系),鉴定其丰产性、抗病性及品质,选出适于伊犁春麦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曾兵[5](2007)在《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及优异种质评价》文中认为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是禾本科鸭茅属的重要植物,是世界着名的冷季型优良牧草。鸭茅野生种质资源在温带地区广泛分布,许多优良品种被大量利用。本文以应用广泛的国产宝兴鸭茅(D.glomerata L.CV.Baoxing)和引进品种安巴鸭茅(D.glomerata L.CV.Amba)为对照,在以前研究基础上筛选出18份来自国内外的优异鸭茅种质资源从表型、生长发育、牧草生产性能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种质筛选研究。试验同时利用RAPD、ISSR、SRAP、SSR四种分子标记对收集到的来自全世界四大洲七个国家共45份鸭茅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鸭茅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性状多样性。在12个重要表型特征中,节间长、旗叶长宽、花序长宽、千粒重变异较大,其次为叶长宽的变异;而株高、茎粗变异最小。鸭茅植物学表型特征各性状间显着相关,鸭茅叶长宽、旗叶长宽及千粒重与其它鸭茅形态指标密切相关,这些性状是衡量鸭茅种质是否具有优异生产性能和品种培育潜力的标志,也可作为种源评价的重要形态指标。将供试鸭茅划分为3个类群的聚类结果显示了鸭茅生殖生长状况差异,不同类群同时反映了鸭茅地理分布的广泛性及对自然生长环境的较高的生态适应性。2、物候期观测将所有20份优异种质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品种(系),国内三个品种中,“宝兴”、“古蔺”属于早熟品种,“川东”为晚熟品种。所有种质资源中02123生育期最长(247d),次长的为YA02-116(244d),可考虑引进或培育为晚熟鸭茅品种,01821生育期最短(216d)。所有来自国外的种质材料在川西南试验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完成生育期,均能较好的适应本地生态气候条件。除了01821之外,所有引进品种(系)均属晚熟品种。鸭茅动态生长速度分析显示鸭茅在整个生育期内分为缓慢生长阶段、高速生长阶段和快速生长阶段,但在相同生长阶段内植株的不同器官或不同生育型的鸭茅种质的变化规律不同。3、生产性能状况评估表明不同鸭茅牧草产量差异显着。YA02-116干草产量为所有供试种质中最高,为32342.10kg/hm2,比对照“宝兴”和“Amba”分别高出24.17%和40.34%;02123的干草产量次最高,为30419.10kg/hm2,比对照分别高出16.79%和31.99%,同样具有非常优秀的牧草生产性能。分析同时表明“Amba”品种虽然为国内引进登记的国审鸭茅品种且在国内栽培广泛,但在川西南湿热气候生态条件下牧草产量不高,在20份种质中排名倒数第二,不太适合在本地区生产和推广。茎叶比分析表明所有供试鸭茅材料中大部分的茎叶比在1.5-2.0间,YA01-103、YA01-104和YA02-116三份种质低于1.5,其次为02123。供试鸭茅在试验区的越夏率普遍较低,大部分均在50%左右,高于60%的只有YA02-116(60%)和02123(63%);YA02-117和01472的越夏率低于40%,仅为39%和32%;低于50%越夏率的全为国外引进品种(系)。相关分析显示叶片宽大,分蘖数较多的鸭茅材料具有较高的鲜草产量;叶细长、节间长、株高较高,茎粗的鸭茅材料有较高的干草产量。4、运用RAPD标记对45份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筛选出的20个引物扩增出120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9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63%,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4.8条,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值在0.6154-0.9254间,平均值为0.7984,表明鸭茅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45份鸭茅材料分为5大类,来自于相同洲的鸭茅基本能聚在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说明鸭茅的遗传变异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较丰富的鸭茅遗传多样性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分析同时表明RAPD仍然可应用于鸭茅等遗传多样性研究水平较浅的物种或实验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5、ISSR标记使用12条引物对45份鸭茅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117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100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8.42条,84.04%的多态性条带比率高于目前已报道的其它作物。鸭茅GS值范围在0.6116-0.9231间,平均值为0.8151。遗传相似性分析发现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尤其是中国和美国的材料。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能将所有材料聚为5类,表明供试鸭茅材料呈现出较好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分析表明ISSR稳定便捷且不需要预先掌握研究物种相关基因组信息就可以开展,不仅适合遗传多样性研究,还可用于快速准确的对物种开展品种鉴定。6、首次运用技术较新且在草类作物应用非常少的SRAP标记对45份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筛选出21对引物,共扩增出438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36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2.08%,高于目前所报道的其它作物。每对引物组合的多态性带数平均为17.29条。GS值范围在0.6248-0.9686间,平均GS值为0.7958,显示来源广泛的鸭茅种质资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能将所有材料聚为4类,不仅比RAPD和ISSR两种标记更能准确的反映材料的来源分布情况,而且能反映供试材料的染色体倍性差异,表明鸭茅的遗传多样性与染色体倍性及地理分布密切相关。研究认为SRAP能和AFLP标记体系一样有效检测鸭茅种质较多的遗传变异,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鸭茅种质资源奠定基础。7、使用小麦SSR引物和扩增程序以“中国春”小麦品种为对照开展45份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探讨,80%的供筛选引物对能从鸭茅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条带。用于正式试验的20对引物扩增出295个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8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1.15%,SSR揭示的鸭茅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848-0.9513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分类结果与大部分材料的地理分布相符合。聚类除了能反映鸭茅生态适应性特征,与其生长发育状况及生产性能相关,还清楚的揭示出国产鸭茅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研究表明将小麦SSR引物用于检测鸭茅遗传多样性行之有效,可以通过近缘物种开发引物用于SSR研究。综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鸭茅种质资源在表型性状、农艺学、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其遗传变异与广泛的地理分布和染色体倍性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种质筛选显示YA02-116和02123等种质生产性能优异,生态适应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研究潜力,能通过深入研究育成晚熟型新品种,缓解目前国内鸭茅品种数量少,遗传基础及生态适应范围狭窄的矛盾,满足牧草生产所需。
沈志忠[6](2004)在《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其科技进步的过程。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国人第一次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不再是“抚有四海”、“富甲天下”的“中央之国”,中国已经落后了。这直接促成了1860年的“洋务运动”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从那时起,中国自觉不自觉地对外开放,开始了其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近代中外科技交流中,中美交流可说是后来居上。至民国时期这种交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占据重要地位,而近代中美科技交流最多且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就是农业。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第二,美国因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18、19世纪一直以农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因此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一种客观需求。这也正是为什么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生物学和农学较其他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发展更为迅速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始于19世纪末。初期工作主要限于图书文献的译介和农业知识的传播、生物资源的专项考察及不对称交流也是主要内容之一。较为正式且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金陵大学与康乃尔大学开展校际合作,订立中国作物改良合作计划,是为中美农业技术合作之正式开始;后来又有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中国农林部与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农具改良合作、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等。 在中关中国作物改良合作结束不久,康大育种教授马雅思(C.H.Myers)回美国写成五年合作的总报告,详述合作经过与成就。1964年,康大农学院洛夫(H.H.Love)教授和原金大农学院院长芮思娄(J.H.Reisner)合着《康乃尔大学与金陵大学作物改良合作计划》(The Cornell-Nanking Story),也对这些交流与合作项目进行了评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着名育种专家沈宗瀚先生在台湾发表了带有回忆性质的论文集《沈宗瀚晚年文录》,其中有《中国农业科学化之开始》、《中美农业技术合作》等文章,对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这些文章或论着既是当时的工作总结,也可以说是中美近代农业科技交流的初步研究。 本论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国内外对中美关系研究的着述很多,但以前的研究大多侧重政治、外交、商业及文化教育方面,对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进行系统研究者尚不多见。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研究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专着出版。因此,本研究的完成将有助于填补在这一认知方面的不足。古人云:“以史为鉴”。美国农科教三结合模式对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体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样,对我国目前及今后的农业教育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近代中美两国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对于今后的中美两国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对于我国今后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同样能够提供相当多的借鉴作用。 本论文力图从多个角度探讨影响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因素,对中美近代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脉络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 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等。 第一章介绍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社会背景,包括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近代美国农业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重点论述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阶段和主要途径。按照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规模可以划分为先导和深化两个阶段,先导阶段是主要是民间的、零星的引进和传播,深化阶段是有组织、有规模的交流与合作。主要途径有教会与传教士、外侨、官员和实业家、中国留美学生和美籍农科教师以及中美两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学校等。 第三章主要论述中美两国间作物品种改良及推广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近代的作物育种事业发端于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中美两国在作物育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大致经历了创始、奠基、发展三个阶段。本章以稻、麦、棉育种为代表,兼及其他作物,阐述我国的育种科学是在吸收外国近代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后诞生的,特别是一些美国育种专家的来华,不仅传播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而且直接参与了我国育种的实践,这对我国近代育种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第四章主要论述中美两国间在农机具、土壤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农机具方面,其主要成绩表现在垦田农机具、排灌农机具、畜产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具的引进与改良;农机具的教学与研究;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等。在土壤肥料方面,成立了土壤肥料研究机构,培养了土壤肥料科学人才;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土壤调查;运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了我国首次大范围的地力试验;开展肥料试验,促进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在病虫害防治科技方面,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病虫害防治研究机构;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水稻螟虫、棉
方辉[7](2004)在《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
赵玲[8](2003)在《平原农区县域饲草料生产结构最佳配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优化农区种植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平原农业县—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对其饲草料生产结构最佳配比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饲草料品种生产比较试验,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籽实玉米、青贮玉米和苜蓿品种;运用物流、能流高效持续利用原则和线性规划法提出了1hm2耕地全年舍饲30只绵羊的饲草料生产结构最佳配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与饲草料作物的最佳配比为1∶2.69,饲草作物∶饲料作物为1∶3.55。系统结构调整后产生了巨大的生产、生态效能。家畜饲养量显着增加(系统单位面积饲养量由现行结构的10只/ hm2增加为30只/ hm2);系统总物质量增加1.61倍,饲草料供应量增加1.98倍;可消化粗蛋白提高了2.75倍,总的消化能提高2.30倍,消化能利用率提高13%;结构调整后的种植业产投比为2.41∶1,较调整前增加了0.74。种养结合的产投比为4.21∶1,提高了1.72。依据1 hm2耕地全年舍饲30只绵羊的目标,对现行种植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实现平原农区种植业生产系统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
杨豫[9](2020)在《宁夏桃、苹果、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宁夏地区主要种植的果树品种枝条抗寒性,以宁夏吴忠园艺场的3个桃树品种(京陇7号、中油14、大久保)、宁夏恒通绿机公司苹果基地的3个苹果品种(金冠、惠民富士、秦冠)、立兰酒庄的4个酿酒葡萄品种(北红、赤霞珠、西拉、威代尔)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设计了新梢石蜡切片、不同低温程度胁迫和不同低温时间胁迫三部分试验,测定各处理下果树枝条中相关抗逆指标的含量变化,综合分析比较各类果树不同品种间的抗寒性差异,使用隶属函数法对所有抗寒指标进行抗寒性综合分析及排序,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宁夏全区的越冬灾害风险等级区域划分,为宁夏地区的三种常见果树的冬季防寒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抗寒性强的果树品种,枝条新梢中的导管分子直径、木质部面积、木质部占维管束面积比率均较大。2)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中,各品种一年生枝的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S”型曲线上升;不同冷冻时间处理中,枝条相对电导率先升高,在6h处理后升高趋势趋于平缓。3)3种桃的LT50分别为大久保(-24.41℃)、中油14(-24.13℃)、京陇7号(-21.89℃);3种苹果的LT50分别为秦冠(-32.98℃)、惠民富士(-29.66℃)、金冠(-27.70℃);4种酿酒葡萄的 LT50 为北红(-29.57℃)、威代尔(-27.26℃)、赤霞珠(-23.99℃)、西拉(-14.10℃)。4)SOD、POD、CAT活性随温度降低和低温时间的延长均呈升高或者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抗寒性强的品种枝条中保护酶活性高,酶活的增加幅度大。MDA含量呈现出与保护酶相适应的变化特征,抗寒性强的品种枝条MDA含量低,且随低温胁迫的深入含量变化小。5)在-30℃的极端低温环境下,6 h是多数品种发生冷害的临界时间。6)3个桃品种抗寒性综合排序结果为大久保>中油14>京陇7号;3个苹果品种抗寒性综合排序结果为秦冠>金冠>惠民富士;4个酿酒葡萄抗寒性综合排序结果为威代尔>北红>赤霞珠>西拉。此抗寒性排序结果与LT50排序结果相差不大,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可较为准确地判断果树抗寒性。7)沙坡头区北部和盐池县的东部气温较低,为桃树的越冬冻害高度风险区;苹果可在宁夏全区广泛种植,遭受越冬冻害的风险较低;酿酒葡萄冬季必须埋土,否则均有中、重度的风险遭受越冬冻害。
刘晓永[10](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二、伊犁春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犁春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引黄灌区春麦复种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世界小麦生产及复种模式研究 |
1.2.2 我国小麦生产及复种模式研究 |
1.2.3 宁夏小麦生产及复种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春小麦品种筛选 |
1.4.2 麦后复种糜子品种引进筛选 |
1.4.3 麦后复种西葫芦品种引进筛选 |
1.4.4 不同麦后复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研究 |
1.4.5 麦后复种大田典型调查研究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2.1 春麦品种的筛选试验 |
2.2.2 麦后复种糜子品种筛选试验 |
2.2.3 麦后复种西葫芦品种筛选试验 |
2.2.4 不同麦后复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
2.2.5 田间调查及观测指标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春麦品种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观测指标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对比分析 |
3.2.2 群体结构及产量因素分析 |
3.2.3 单株性状分析 |
3.2.4 病虫害及倒伏情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春麦后复种糜子品种的筛选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观测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糜子品种生育时期及群体结构比较 |
4.2.2 不同糜子品种植株性状比较 |
4.2.3 不同糜子品种考种结果及产量要素比较 |
4.2.4 不同糜子品种产量结果比较 |
4.3 小结 |
第五章 春麦复种西葫芦(Cucuerbita pepo L.)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品种 |
5.1.2 试验地情况 |
5.1.3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早熟性 |
5.2.2 结瓜特性 |
5.2.3 产量及收益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麦后复种模式的效益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点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粮菜模式 |
6.2.2 粮饲模式 |
6.2.3 粮油模式 |
6.2.4 粮粮模式 |
6.2.5 传统麦套玉米及单种玉米模式 |
6.3 小结 |
第七章 春麦复种大田典型调查 |
7.1 利通区春麦复种蔬菜高效示范基地(2014 年) |
7.2 永宁县春麦移栽复种蔬菜高效示范基地(2014 年) |
7.3 永宁县春麦后复种糜子示范点(2016 年) |
7.4 宁夏原种场春麦复种蔬菜示范基地(2014 年) |
7.5 小结 |
第八章 春麦复种栽培技术要点 |
8.1 小麦复种作物技术组合原则 |
8.1.1 作物品种生育期适宜 |
8.1.2 农艺操作最简化 |
8.1.3 效益最大化 |
8.1.4 抢收抢墒抢早 |
8.2 小麦复种种植模式 |
8.2.1 粮菜模式 |
8.2.2 粮油模式 |
8.2.3 粮粮模式 |
8.2.4 粮饲模式 |
8.3 小麦后复种主要作物 |
8.4 小麦后复种部分主要作物栽培基本技术 |
8.4.1 黄瓜 |
8.4.2 西葫芦 |
8.4.3 娃娃菜 |
8.4.4 甘蓝 |
8.4.5 大葱 |
8.4.6 韭葱 |
8.4.7 青萝卜 |
8.4.8 胡萝卜 |
8.4.9 盘菜 |
8.4.10 油用向日葵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矮秆基因在小麦抗旱节水选育中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小麦抗旱节水选育的研究 |
1.1.1 抗旱节水小麦选育的意义 |
1.1.2 抗旱节水小麦选育的研究进展 |
1.1.3 抗旱节水小麦选育存在的问题 |
1.2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
1.2.1 作物矮秆基因的发现 |
1.2.2 小麦矮秆基因的主要类型 |
1.2.3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类与遗传 |
1.2.4 常用的小麦矮秆基因及分布 |
1.2.5 小麦矮秆基因的遗传效应 |
1.2.6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与辅助选育 |
1.2.7 矮秆基因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
1.2.8 矮秆基因与小麦的抗旱节水性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北方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类型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 |
2.2.2 矮秆基因Rht-816、Rht-D16 和Rht8 的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矮秆基因在中国部分生态区小麦品种的分布及来源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的分布频率 |
3.2.2 矮秆基因在不同麦区的分布规律 |
3.2.3 矮秆基因Rht-816、Rht-D16 和Rht8 的来源分析 |
3.3 讨论 |
3.3.1 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的分布 |
3.3.2 矮秆基因Rht-816、Rht-D16 和Rht8 的来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与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小麦品种的赤霉素敏感性 |
4.2.2 不同生态区矮秆基因的株高分析 |
4.2.3 不同矮秆基因对株高和茎节长度的效应 |
4.2.4 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胚芽鞘长度的效应 |
4.2.5 不同矮秆基因对苗期根系长度的影响 |
4.2.6 不同矮秆基因对旗叶长宽的影响 |
4.2.7 不同矮秆基因对苗期第一叶长宽的影响 |
4.2.8 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
4.2.9 不同矮秆基因对穗上部和穗下部结实粒数的影响 |
4.2.10 不同矮秆基因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栽培苜蓿(Medicago)茎生长的有限无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苜蓿的分布及作用 |
1.2.2 中国栽培苜蓿的种类成分 |
1.2.3 中国苜蓿的引种和选育 |
1.2.3.1 引种选育 |
1.2.3.2 品种比较 |
1.2.4 生态学研究 |
1.2.4.1 中国苜蓿地方品种的生态类型 |
1.2.4.2 秋眠性的研究 |
1.2.4.3 苜蓿水分胁迫作用的研究 |
1.2.5 有关作物生长习性类型的鉴别方法研究概述 |
1.2.5.1 大豆生长习性的研究进展 |
1.2.5.2 大豆生长习性经典分类方法的依据及局限性 |
1.2.5.3 中国学者有关大豆生长习性类型鉴别方法的最新研究 |
1.2.6 苜蓿根系研究 |
1.2.6.1 根系构型的定义 |
1.2.6.2 根系构型研究方法 |
1.2.6.3 根系构型三维可视化研究 |
1.2.6.4 苜蓿根系形态学研究 |
1.2.6.5 苜蓿根蘖性状的研究 |
1.2.6.6 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因子研究 |
1.2.6.7 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2.7 苜蓿茎生长性状研究 |
1.2.7.1 株高研究 |
1.2.7.2 生长速度研究 |
1.2.7.3 再生草茎生长性状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有限无限型特征性状的观察和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栽培条件 |
2.1.1.1 灌溉栽培区 |
2.1.1.2 旱作栽培区 |
2.1.2 研究材料 |
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3.1 特征性状 |
2.1.3.2 生产性能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型的一般特征性状 |
2.2.1.1 有限生长型 |
2.2.1.2 无限生长型 |
2.2.1.3 中间型 |
2.2.2 成熟期的茎顶特征及封顶枝比例 |
2.2.3 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干物质比例 |
2.2.4 最长一级次生侧枝 |
2.2.5 根颈新枝数量及其高度 |
2.2.6 不同生长型生产性能比较 |
2.2.6.1 产草性能 |
2.2.6.2 种子生产性能 |
2.3 小结与讨论 |
3 有限无限型鉴别方法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及草地栽培管理 |
3.1.2 研究材料 |
3.1.3 研究方法 |
3.1.3.1 茎顶花序+1/3节位相对值法 |
3.1.3.2 特征性状综合分类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茎顶特征、LRV、PRV观测结果 |
3.2.2 综合性状指标的聚类分析 |
3.2.2.1 聚类指标测定结果 |
3.2.2.2 聚类分析结果 |
3.2.2.3 聚类结果的判别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有限无限型苜蓿茎生长动态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研究材料 |
4.1.3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旱作条件下第一茬草生长型间茎生长动态 |
4.2.1.1 株高动态 |
4.2.1.2 生长速度动态 |
4.2.2 灌溉条件下第一茬草生长型间茎生长动态 |
4.2.2.1 株高动态 |
4.2.2.2 生长速度变化 |
4.2.3 再生草的高度和生长速度 |
4.2.3.1 旱作条件下的再生草性状 |
4.2.3.2 灌溉条件下的再生草性状 |
4.3 小结 |
5 有限无限型苜蓿幼龄根系性状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1.2.1 根系类型的鉴定 |
5.1.2.2 根系生长性状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根系类型与生长型的相关性 |
5.2.2 生长型间部分根系性状的差异显着性 |
5.3 小结 |
6 有限无限型苜蓿生理性状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供试材料及种植方式 |
6.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1.2.1 土壤含水量测定 |
6.1.2.2 叶片细胞膜透性测定 |
6.1.2.3 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6.1.2.4 根系相对含水量测定 |
6.2 结果分析 |
6.2.1 供试草地含水量动态 |
6.2.2 旱作栽培条件下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比较 |
6.2.3 旱作栽培条件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比较 |
6.2.4 灌溉栽培条件下根系相对含水量比较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苜蓿生长型与大豆生长习性比较分析 |
7.2.2 苜蓿生长型研究的应用价值 |
7.2.3 类型鉴别中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及优异种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遗传多样性概述 |
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2.1 表型性状标记 |
2.2 细胞学标记 |
2.3 蛋白质标记 |
2.4 DNA分子标记 |
2.4.1 RFLP标记 |
2.4.2 RAPD标记 |
2.4.3 ISSR标记 |
2.4.4 SSR标记 |
2.4.5 AFLP标记 |
2.4.6 SRAP标记 |
2.4.7 EST-SSR标记 |
2.4.8 SNP标记 |
3 鸭茅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
3.1 鸭茅种质资源生态型分布状况 |
3.2 鸭茅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研究 |
3.3 鸭茅种质资源细胞学研究 |
3.4 鸭茅种质资源分子水平研究 |
4 鸭茅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
4.1 鸭茅种质资源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4.2 国外鸭茅育种研究进展 |
4.2.1 鸭茅品质选育 |
4.2.2 鸭茅抗性育种 |
4.2.3 鸭茅组织培养 |
4.2.4 鸭茅转基因育种 |
4.3 国内鸭茅育种状况 |
4.3.1 鸭茅引种 |
4.3.2 野生鸭茅栽培驯化 |
4.3.3 鸭茅杂交育种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研究内容 |
3.1 优异鸭茅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研究 |
3.2 优异鸭茅种质资源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
3.3 鸭茅种质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三章 优异鸭茅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小区设计 |
2.3.2 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 |
2.3.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鸭茅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 |
3.1.1 营养器官性状变异 |
3.1.2 花序性状变异 |
3.1.3 种子性状变异 |
3.2 鸭茅种质资源表型特征的相关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鸭茅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 |
4.2 鸭茅种质资源开发前景 |
第四章 鸭茅优异种质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4.1 物候期及生长速度观测 |
2.4.2 产量测定 |
2.4.3 茎叶比 |
2.4.4 鸭茅越夏率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期及生长速度分析 |
3.2 产量分析 |
3.3 茎叶比 |
3.4 越夏率 |
3.5 牧草产量与表型指标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标记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2.2.1 试剂配制 |
2.2.2 DNA的提取 |
2.2.3 DNA纯度和浓度的测定 |
2.3 鸭茅RAPD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4 鸭茅RAPD标记引物筛选 |
2.5 RAPD扩增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APD标记多态性 |
3.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3.4 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RAPD标记的发展前景及在鸭茅遗传多样研究中的可行性 |
4.2 鸭茅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鸭茅种质资源保护 |
第六章 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鸭茅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 鸭茅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4 鸭茅ISSR引物的筛选 |
2.5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SSR反应体系及PCR扩增与检测分析 |
3.2 鸭茅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3.3 鸭茅ISSR遗传相似性分析 |
3.4 鸭茅ISSR聚类分析 |
3.5 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ISSR-PCR的扩增多态性分析 |
4.2 鸭茅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4.3 ISSR研究在鸭茅上的其它应用 |
第七章 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鸭茅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 鸭茅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4 鸭茅SRAP引物的设计和筛选 |
2.5 鸭茅SRAP-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RAP标记多态性 |
3.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3.4 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鸭茅SRAP标记的扩增多态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 SRAP在鸭茅遗传多样研究中的应用 |
4.3 国内鸭茅品种遗传基础评估及对育种的建议 |
4.4 SRAP标记特点及在草类作物遗传多样研究中的发展前景 |
第八章 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鸭茅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 鸭茅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4 用于鸭茅SSR标记的小麦引物的筛选 |
2.5 鸭茅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SR标记多态性 |
3.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 聚类分析 |
3.4 主成分分析 |
3.5 SSR与RAPD、ISSR及SRAP标记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近缘物种SSR引物开发策略探讨 |
4.2 鸭茅SSR标记遗传多样研究的可行性 |
第九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鸭茅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6)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
第三节 近代时期美国农业历史的发展 |
第四节 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
第二章 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阶段和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主要途径 |
第三章 作物品种改良与推广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小麦 |
第三节 棉花 |
第四节 玉米 |
第五节 烟草 |
第六节 其它作物 |
第四章 农机具、土壤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农机具 |
第二节 土壤肥料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园艺科技、林业科技、畜牧兽医的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园艺科技 |
第二节 林业科技 |
第三节 畜牧兽医科技 |
第六章 交流与合作的动因分析和历史评价 |
第一节 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历史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近代时期美国引进中国的物资品种一览 |
2: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主要项目一览 |
3:近代中国留美学农人员主要情况一览 |
4:近代美国来华农业专家情况一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土地荒漠化 |
1.1.2 草地退化 |
1.1.3 生态重建 |
1.1.4 立草为业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动态 |
1.3.2 农牧交错区生态治理及农业开发研究动态 |
1.3.3 草业开发研究动态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
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2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农牧交错区概况 |
3.1 农牧交错区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
3.2 农牧交错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3.2.1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 |
3.2.2 半干旱偏旱农牧交错区 |
3.3 农牧交错区的历史地位 |
3.4 农牧交错区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四章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构建 |
4.1 草业助推及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基本涵义 |
4.2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目标 |
4.2.1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2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目标 |
4.3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基本技术要素 |
4.3.1 旱作农田增产技术 |
4.3.2 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 |
4.3.3 农牧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
4.3.4 苜蓿生产技术 |
4.4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构建 |
4.5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中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 |
5.1 旱作农田增产技术 |
5.1.1 覆盖栽培技术 |
5.1.2 微集水种植技术 |
5.1.3 专用肥及推荐施肥系统 |
5.1.4 化学抗旱节水、保水技术 |
5.1.5 良种引进与推广 |
5.2 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 |
5.2.1 少耕与免耕 |
5.2.2 草田轮作 |
5.2.3 垄作 |
5.3 农牧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
5.3.1 农牧结合 |
5.3.2 粮、草种植结构调整 |
5.3.3 优良牛羊畜种引进 |
5.4 农牧交错区主要牧草-苜蓿的生产技术 |
5.4.1 苜蓿种植区划分 |
5.4.2 良种引进与推广 |
5.4.3 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
5.5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集成应用效果-以宁南试区为例 |
5.5.1 宁南试区概况 |
5.5.2 单项技术的应用效果 |
5.5.3 技术集成应用的成效 |
第六章 农牧交错区主要牧草-苜蓿的产业化开发 |
6.1 苜蓿草产业开发的意义和前景 |
6.2 苜蓿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 |
6.3 苜蓿产业化开发模式 |
6.3.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分析 |
6.3.2 农牧交错区苜蓿产业化开发模式的选择 |
6.4 农牧交错区苜蓿产业化开发对策 |
6.4.1 苜蓿草业开发的三阶段 |
6.4.2 苜蓿草业开发的基本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平原农区县域饲草料生产结构最佳配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1 立项背景 |
1.1 饲草料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与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2 人工饲草料生产的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饲草料品种区域适应性筛选 |
2.2 饲草料生产结构配比研究 |
3 研究材料、方法和内容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内容 |
4 玉米和苜蓿饲草料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苜蓿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玉米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察布查尔县农区种植业结构现状分析 |
5.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5.2 社会经济情况 |
5.3 畜牧业生产情况 |
5.4 天然草地经营现状 |
5.5 农区现有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 |
5.6 系统生产能流物流经济流流程图解 |
5.7 饲草料生产系统物流分析 |
5.8 饲草料生产系统能量分析 |
5.9 饲草料生产系统的经济流分析 |
5.10 现有种植业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 |
6 建立1hm2耕地全年舍饲30只绵羊的农区最佳粮草种植结构 |
6.1 农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模型的特征 |
6.2 优化模式建立的原则 |
6.3 建模目标 |
6.4 建模的基本思想 |
6.5 建模的技术路线 |
6.6 建立数学模型 |
7 系统优化结果比较分析 |
7.1 系统结构对比分析 |
7.2 系统物质量对比分析 |
7.3 系统DCP、DE供应量对比分析 |
7.3 系统家畜饲养量对比分析 |
7.4 系统种植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7.5 系统养殖业效益对比分析 |
7.6 系统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8 结论 |
8.1 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籽实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和苜蓿品种 |
8.2 建立平原农区县域最佳饲草料生产配比 |
8.3 结构调整后饲草料供应量、DCP、DE等显着增加 |
8.4 系统家畜饲养量显着增加 |
8.5 结构调整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9)宁夏桃、苹果、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树抗寒性与越冬冻害 |
1.2 桃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 苹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
1.4 酿酒葡萄抗寒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参试材料生物学概述 |
2.1 三个桃品种 |
2.2 三个苹果品种 |
2.3 四个酿酒葡萄品种 |
第三章 枝条显微结构与抗寒性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低温处理下枝条抗寒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冷冻时间处理下枝条抗寒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抗寒性综合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宁夏地区三种果树越冬冻害风险区划 |
7.1 研究区简介 |
7.2 区划指标 |
7.3 区划方法 |
7.4 结果分析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伊犁春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引黄灌区春麦复种技术模式研究[D]. 刘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2]矮秆基因在小麦抗旱节水选育中的利用研究[D]. 唐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02)
- [3]栽培苜蓿(Medicago)茎生长的有限无限型研究[D]. 李锦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4]伊犁春小麦新品种品比试验报告[J]. 肖永清,段湘妮,甘文英,伊秀锋,夏正汉,付文君. 新疆农业科技, 2002(S1)
- [5]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及优异种质评价[D]. 曾兵.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6]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D]. 沈志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2)
- [7]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 方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8]平原农区县域饲草料生产结构最佳配比的研究[D]. 赵玲. 新疆农业大学, 2003(01)
- [9]宁夏桃、苹果、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研究[D]. 杨豫. 宁夏大学, 2020(03)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